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合集下载

医学检验系统解剖学7-女性生殖系统

医学检验系统解剖学7-女性生殖系统
狭窄和弯曲? 5 试述输精管分部及临床结扎的部位.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 乳房 • 会阴的概念
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 内生殖器: 生殖腺: 卵巢 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 附属腺: 前庭大腺
• 外生殖器: 女阴 乳房
女 性 生 殖 系 统 的 组 成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2、卵巢的形态
内侧面:略突,朝向盆腔,邻小肠。 外侧面:较平,贴盆壁。 上端: 邻输卵管末端(输卵管
端)。 下 端: 借韧带连于子宫
(子宫端)。 前缘: 借系膜连于阔韧带(系膜
缘)。卵巢门。 后缘: 游离(独立缘)
3、卵巢的固位装置
悬韧带:
介于骨盆缘与卵巢上端的双 层腹膜结构。内有血管、神经、 淋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
固有韧带:
连于卵巢下端和输卵管与 子宫的结合处,腹膜皱襞下有 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
4、卵巢的功能
• 产生女性生殖细胞——卵子 • 分泌女性雌激素
四、输卵管(uterine tube)
位置:盆腔,一端以开放 的状态浮于卵巢的上端; 另一端连于子宫。
长度:10-12cm。
形态:不规则开放性肌肉 管道,近子宫端细;近 卵巢端粗,且有多个指 状突起。
前屈
90o 170o
3、子宫的分部
• 子宫底:上部 • 子宫体:
中间大部分, 内含子宫腔 • 子宫颈: 下部,分为子宫 颈阴道部、子宫 颈阴道上部(子宫 颈管) • 子宫峡: 颈体交界, 在妊娠时可变长 • 子宫口:子宫在阴道的开口
4、子宫的固位装置
• 子宫阔韧带(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子宫系膜)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
是一对输送卵细胞的肌性管道。 内侧端:开口子宫腔
分两端 外侧端:开口于腹膜腔
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可分为四部分: 1、子宫部 2、输卵管峡(结扎部位) 3、输卵管壶腹(受精部位) 4、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
输卵管的形态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管伞
输卵管峡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的形态
卵泡(颗粒)细胞 多(围绕外周)
原始卵泡
原始卵泡
卵 泡 细 胞
初级卵母细胞
1、卵泡及其发育过程
2)生长卵泡(从青春期开始)
➢初级卵泡
体积增大,出现透明带,靠近初级卵母细胞的
一层卵泡细胞呈 高柱状-放射冠 卵泡细胞
透明带
➢次级卵泡 立方细胞 单层 多层
卵母细胞核
生长卵泡
放射冠 卵泡腔
卵泡膜 卵丘
(二)子宫
1、子宫的形态和分部 成人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
子宫分为三部分 1)子宫底 2)子宫体 3)子宫颈(子宫颈阴道部和阴道上部)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颈 阴道壁
子宫的分部
子宫峡
子宫颈 阴道部
(二)子宫
子宫内腔狭小,分上、下两部分。 子宫腔:呈三角形,底朝上,两端通输卵 管;尖向下,通子宫颈管。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输卵管
内生殖系统

外生殖系统 巢




功能 有内分泌功能, 产生输送卵子、受精,孕育胚胎作用。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内生殖器 ➢ 卵巢 ➢ 输卵管 ➢ 子宫 ➢ 阴道

系统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女性--产科会阴
【学习内容与要求】
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卵巢、输卵管、子宫的位置、分部和形态特点。 3.掌握子宫固定装置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4.掌握阴道穹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6.掌握会阴的概念。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部
【输卵管道】
子宫峡
子宫峡
子宫颈与子宫体移行处之间 狭细部位,仅长1cm,但在妊娠
期可延伸至7~11cm。产科常
经此部行剖腹产术取出胎儿。
子宫内腔 子宫腔--倒三角形 子宫颈管--梭形
子宫口 未产妇(圆形) 经产妇(横裂状)
2.子宫位置与姿势
①.位于小骨盆中央,膀胱和直肠 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为子宫 附件。 ②.子宫底在骨盆口以下,子宫 颈下端在坐骨棘水平以上
阴道后穹最深,对应直肠 子宫陷凹,当腹腔积液时可经 阴道后穹处穿刺或引流。
阴道开口
阴道前庭
阴阜
尿道外口 阴道口
前庭大腺开口
处女膜(痕)
五.前庭大腺 Greater Vestibular Gland
【附属腺】
形如碗豆,位于前庭球后端的深面,开口于阴道 前庭,阴道口两侧,临床多见因导管阻塞而致囊肿。
乳房悬韧带 Cooper韧带
“酒窝征” “橘皮样变”
乳腺癌
附2.会阴 Perineum
• 广义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
所有软组织。
①境界--耻骨联合下缘、尾骨尖和两侧耻骨 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连 成的菱形区。
②分区--以坐骨结节连线将其划分为:
1.尿生殖区--(尿生殖三角)
2.肛区-------(肛门三角)
下---子宫端
2.固定装置
【生殖腺】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人体解剖学课件)

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
实质
卵泡、黄体和白体
髓质:有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三、生殖管道 (一)输卵管 10~12cm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峡 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管子宫口
(二)子宫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峡 子宫颈
子宫体腔 峡管
子宫颈管
子宫颈阴道部
(二)子宫
固定装置
子宫阔韧带 卵巢系膜
女性生殖系统微细结构01源自卵巢目02
子宫

03
04
05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二、生殖腺
卵巢
卵巢窝 内、外侧面 前、后缘 卵巢门 上、下端
输卵管端 子宫端 卵巢悬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一般结构:
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
实质
卵泡、黄体和白体
髓质:有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一)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1. 原始卵泡 数量多,体积小,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 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
附二、会阴
狭义会阴 产科会阴
广义会阴
尿生殖区 肛区
肛门三角
盆膈肌 盆膈裂孔
尾骨肌 坐骨肛门窝
肛门外括约肌
盆膈筋膜 盆膈下筋膜 盆膈上筋膜
尿生殖三角
会阴浅横肌 球海绵体肌
阴道括约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深横肌 尿道膜部括约肌
尿生殖三角的筋膜
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
会阴深筋膜 尿生殖膈上筋膜 尿生殖膈下筋膜
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 增生,称月经周期。
月经期
增生期
分泌期
功能: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黄体局部光镜图(※ 膜黄体细胞 颗粒黄体细胞)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被膜:表面上皮(单立或单扁)+白膜(结缔组织) 实质:皮质和髓质
皮质:发育不同阶段的卵泡等 + 结缔组织 髓质:疏松结缔组织
门细胞:分泌雄激素
卵巢结构模式图
一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ovarian follicle): 卵母细胞+卵泡细胞 • 出生时约100万个,
青春期约4万个, 大多数先后闭锁
2. 初级卵泡
组成:中央一个初级卵母C+周围单或多层(5-6)的立方或柱状卵泡C组成 主要变化:
初级卵母C体积增大,核增大,核糖体、RER、Golgi 增多;出现皮质颗粒; 卵泡C单扁→立或柱→多层,最内层称放射冠;出现透明带,缝隙连接
晚期初级卵泡
缝隙连接:卵泡和卵母细胞 间,卵泡细胞间均有,传递 营养和信息分子
功能:营养卵细胞,辅助卵的运行
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的周期性变化
(左:子宫内膜增生期早期;右:子宫内膜分泌期晚期)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概述组成Βιβλιοθήκη 卵 巢——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 输卵管——受精场所、运送受精卵 子 宫——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 阴道及外生殖器 乳腺:产生乳汁,哺育婴儿
特点
明显的年龄变化
规律的周期性 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第一节 卵巢
外膜层:环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
3. 次级卵泡 (囊状卵泡)
次级卵泡光镜像
次 级 卵 泡 扫 描 电 镜 像
颗粒细胞与膜细胞协同合成雌激素 (卵巢中主要为雌二醇)
4. 成熟卵泡
FSH作用的基础上,经LH刺激,次级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 主要变化:
初级卵母C直径增加,染色质→染色体;卵泡体积增大,突向卵巢表面,颗粒层变薄;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月经周期:每28天发生一次内膜的剥脱、出血、增生和修复。
月经期可分为3个阶段:
月经期:第1~4日,卵巢中的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内膜缺血、坏死→剥落、出血。
增生期:第5~14日,原始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 子宫内膜逐渐增生、增厚
分泌期:第15~28日,排卵,黄体开始形成。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韧带: l.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
子宫系膜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18
2.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上外侧,子宫角的下方,
进入并浅出腹股沟管,分散纤维束止于阴 阜和大阴唇皮下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19
3.子宫主韧带:从子宫颈 两侧缘到盆壁,又称子宫 旁组织。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生长卵泡
原始卵泡:由中央的初 级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 的卵泡细胞构成。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闭锁卵泡 大部分退化 生长卵泡
1个
次初级级卵卵泡泡::卵卵泡泡细细胞胞分由泌两卵层泡增液生、至并多 形 卵层 分 带丘成裂 ;;生 次;卵前 初初长 级泡卵期 级级卵 卵腔细, 卵卵泡 泡胞;体 泡母: 。周卵积 周细分围细增 围胞为出胞大结仍初被现,缔处级挤放周组于卵射于围织第泡冠一出形1和。侧次现成形成透卵成熟明泡
30 会阴肌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肛门
后界为尾骨尖

解剖学 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 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练习题
简答: 1、 试述输卵管的分部。 2、试述卵巢与子宫的位置及固定装置。
卵巢是以破溃方式排卵, 排入腹膜腔。每个月经 周期(28天)只有一个 卵巢排出一枚卵子。
(一)卵巢的形态
呈扁卵圆形,略呈灰 红色,被子宫阔韧带 后层所包绕。可分为 内、外侧两面,前、 后两缘和上、下两端。
幼儿期较小 性成熟期最大 35~40岁开始缩小 45~50岁以后逐渐萎缩
(二)卵巢的固定装置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
内脏学
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附:乳房 附:会阴
1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生殖腺(卵巢)、生殖管道(输卵管、子 宫和阴道)以及附属腺(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膀胱 耻骨联合
阴道 女尿道
2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功能产生卵子,生成女 性激素。
分泌期:第15~28日,排卵,黄体开始形成。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四、阴道
前壁
后壁
侧壁 下端:
阴道口
开口于阴道前庭。
处女膜 上端:
阴道穹 前穹
子宫 膀胱 阴道穹
阴道 女尿道
阴道口
后穹
最深,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
侧部
24
直肠子宫陷凹
阴道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中央 前:膀胱、尿道 后:直肠
子宫 膀胱 阴道穹
附:会阴
尿生殖膈下筋膜
狭义的会阴
—产科会阴
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 区域的软组织分娩时易发生 撕裂,助产时应注意保护。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第1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1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

【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一、阴阜(mons pubis)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为第二性征之一的阴毛,其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二、大阴唇(labium majus)为靠近两股内侧的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两侧大阴唇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的终点,后端在会阴体前相融合,称为阴唇后联合。

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内侧面皮肤湿润似粘膜。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当局部受伤时,易发生出血,可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

经产妇的大阴唇因受分娩影响而向两侧分开。

绝经后妇女的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也稀少。

三、小阴唇(labium minus)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有神经末梢,故极敏感。

两侧小阴唇前端相互融合,包绕阴蒂,形成阴蒂包皮,后端与大阴唇的后端会合,在正中线形成一条横皱襞,称为阴唇系带。

四、阴蒂(clitoris)位于小阴唇之间的顶端,类似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为敏感。

五、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在此区域内,前方有尿道口,后方有阴道口。

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舟状窝,经产妇因分娩时阴唇系带撕伤,舟状窝常不复见。

在此区内有以下各部:1.前庭球(vestibular buld)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勃起性的组织构成,表面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2.前庭大腺(major vestibular glands)又称巴氏腺(Bartholin’s glands),位于大阴唇后以滑润阴道。

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卵巢)、生殖管道(输卵管、子宫和yin道)和附属腺体(前庭大腺)。

一、卵巢卵巢位于小骨盆侧壁,位于髂内、外动脉夹角形成的卵巢窝内,为腹膜内位器官。

二、输卵管输卵管位于子宫底的两侧,包裹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其内侧端开口于子宫腔,称为输卵管子宫口,外侧端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输卵管全长由内侧向外侧分为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和输卵管漏斗四部分。

输卵管漏斗游离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为输卵管伞,手术时常以此作为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三、子宫1.形态成年未孕的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鸭梨形,子宫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子宫底为两侧输卵管入口以上的部分,子宫底与子宫颈之间为子宫体。

子宫颈又分为突入yin道内的子宫颈yin道部和在yin道以上的子宫颈yin道上部。

子宫体与子宫颈连接的部位,稍狭细,称为子宫峡,在妊娠期,子宫峡逐渐扩张伸长(可达7~11cm),形成子宫下段,产科常在此进行剖宫产手术。

2.子宫的位置子宫位于小骨盆腔的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下接yin道。

正常成年未孕女子的子宫呈前倾前屈位。

前倾是子宫向前下方的倾斜,即子宫长轴与yin道长轴形成的夹角,约为直角;前屈是指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向前凹的弯曲,呈钝角。

3.子宫的固定装置子宫借韧带、盆底肌和yin道的承托保持正常位置。

固定子宫的有4对韧带。

(1)子宫阔韧带:是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

(2)子宫圆韧带:是起于子宫外侧缘,输卵管子宫口的前下方,走行在子宫阔韧带两层之间,再循盆侧壁前行,穿腹股沟管出皮下环,止于大yin唇的皮下。

此韧带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

(3)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下部两层之间,从子宫颈yin道上部连至骨盆侧壁,固定子宫颈,是防止子宫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

(4)骶子宫韧带:起自子宫颈yin道上部后面,向后绕过直肠,附于骶骨前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大阴唇
三、小阴唇 四、阴道前庭 五、阴蒂 阴蒂海绵体2个 六、前庭球
12
附:乳房
乳头
输乳管窦
1.位置 乳腺后间隙
2.形态 乳头 乳晕 乳晕腺 3.结构 乳腺叶 乳腺小叶 输乳管 输乳管窦 乳房悬韧带 或Cooper韧带
13
乳晕 乳晕腺
输乳管 乳腺小叶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乳腺后间隙 输乳管 输乳管窦 输乳孔 胸大肌
输卵管峡
子宫体 子宫峡 子宫颈 阴道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颈阴道部
5
子宫腔 子宫颈管 子宫口 未产妇:光滑圆形 经产妇:横形裂口 (二)子宫壁的结构 三层:
未产妇
经产妇
子宫底

子宫腔 外层为浆膜 —腹膜的脏层 • 中层为强厚的肌层 —由平滑肌组成 • 内层为粘膜,称子宫内膜
6
子宫内膜 肌层 浆膜 子宫颈管 子宫口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5.子宫的年龄变化
10
四、阴道
下端: 阴道口
开口于阴道前庭。
子宫 膀胱
阴道穹 阴道 女尿道 阴道口 直肠子宫陷凹
处女膜 上端: 阴道穹 前穹 后穹
最深,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
侧部
五、前庭大腺 又称Bartholin腺 相当于男性的尿道球腺
11
第二节 即女阴
女性外生殖器
一、阴阜
(三)子宫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前 有膀胱,后邻直肠。 膀胱空虚时,呈前倾、 子宫的长轴 前屈位
子宫颈
前倾: 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 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 o o 稍大于 90 约 170 角,稍大于900 前屈: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 成的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 约为 1700
7
阴道的长轴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韧带: l.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
子宫系膜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8
2.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上外侧,子宫角的下方,进入并浅 出腹股沟管,分散纤维束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皮下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9
3.子宫主韧带:从子宫颈两侧缘到盆壁 又称子宫旁组织
作用:防止子宫颈向下脱垂
4.子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上外侧,绕直肠止于2、3骶椎前 直肠子宫襞
内脏学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
第一节 第二节
附:乳房 附:会阴
1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生殖腺(卵巢)、输送管道(输卵管、子 宫和阴道)以及附属腺(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膀胱 耻骨联合 阴道 女尿道
2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功能产生卵子,生成女性激素。 借卵巢悬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固定于盆腔内。 卵巢是以破溃方式排卵,排入腹膜腔。每个月经周期(28天)只有一个 卵巢排出一枚卵子。
肛门外括约肌
15
附:会阴 尿生殖区
肛区
容纳外生殖器和尿道 含有肛门
尿生殖膈下筋膜
阴蒂头 小阴唇 阴道口 会阴深 横肌 会阴中 心腱 肛提肌 肛门外括约肌 尾骨
狭义的会阴
—产科会阴
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 区域的软组织分娩时易发生 撕裂,助产时应注意保护。 肛门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臀大肌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输卵管腹腔口
开口于腹膜腔
由内侧向外侧分为四部: ①输卵管子宫部 ②输卵管峡
是输卵管结扎术的常选部位
③输卵管壶腹 ④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伞 卵巢伞
4
卵巢伞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子宫口
三、子宫 (一)子宫的形态 子宫底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体 子宫角 子宫峡
剖宫产的位置
子宫角
子宫底
后界为尾骨尖 两侧为耻骨下支、坐骨支、 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14
一、会阴的肌
(一)肛区的肌 1.肛提肌
盆膈裂孔男性有尿道通过, 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作用:托起盆底,承托盆 腔器官,并对肛管和阴道有括约 作用作用:协助封闭骨盆下口,承 托盆腔脏器及 固定骶、尾骨
3.肛门外括约肌
(一)卵巢的形态
呈扁卵圆形,略呈灰红 色,被子宫阔韧带后层 所包绕。可分为内、外 侧两面,前、后两缘和 上、下两端。
白体 黄体 卵巢固有韧带
(二)卵巢的固定装置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3
卵巢
二、输卵管
输卵管子宫口
开口于子宫腔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峡 输卵管子宫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