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教学设计
沪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选修模块介绍
![沪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选修模块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5a8a4c8caaedd3383c4d3dd.png)
多媒体技术中“各种文件压缩格式的原理,JPG,TIFF。
与信息技术基础的衔接
如:《数据管理技术》
a
9
3 选修模块在教材体例设计上的考虑
情景 任务/提示板 学习指引 体验活动 后续活动 学习评价 参考资料
启发思考与了解本章主题 了解应用,感知技术 介绍必须的知识与方法 体验性运用技术/操作方法 综合性,创作性,独立实践 回顾,总结,归纳,提高 拓展性学习,补充材料
配合课文学习,深入了解基础概念,引 导知识挖掘,扩大知识面
完整的任务,综合运用知识与方法, 独立实践、合作交流。
补充性和扩充性的知识、相关的技
术指导的内容。
19
选修模块体例(例 )
第3章 因特网技术应用
情景: 呈现一些典型的因特网应用例子,信息检索、网上交流等
学习目标:
课文:
1.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如何使用因特网查找需要的信息,如:克隆人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概要原理
a
11
4.选修模块在创新性实践活动组织上 的设计
用体验性,操作性,试探性实践加速学生进 入独立创造和创作的境界
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a
12
实践: 图象实践:采集---加工—保存/压缩 声音实践:采集---加工—保存/压缩 视频实践:采集---加工—保存/压缩
创作: 策划---设计—制作—合成---交流/评价
返回
a
31
体验---操作---创作
体验性实践
初识多媒体:尝试---调查---寻找
初识多媒体技术:比较---鉴赏---归纳
操作性实践: 扫描仪使用,照相机使用, 屏幕抓取
创作性实践: 图片/声音/动画素材采集,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沪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沪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7d0e9267fd5360cba1adbcc.png)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2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2节5学时数: 90 分钟(网络机房)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了解图像的获取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体会图像加工的意义b、掌握图像加工的典型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b、通过仔细认真的作品加工,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实践态度,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c、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版权意识。
2、内容分析: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
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节内容设计安排为两个课时,由于图像获取的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选择等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经出现,为了避免过度重复,将这一节理论部分知识进行略讲,而将重点放在图像的加工方法上面。
同时,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把理论部分几个知识点串成一个简单逻辑关系,通过依次提出问题,引出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第一节课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处理方法,第二节课作为练习课,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对前面所学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熟练和巩固,进一步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处理图片。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作品制作单元设计学案 选修2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作品制作单元设计学案 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41efed6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5.png)
多媒体作品制作单元设计一、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和建议:课标要求:同学应当通过亲身体验,生疏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进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展甄别和选择;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根本原理,把握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依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进展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的力气。
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要亲热结合同同学活与学习的实际,留意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表达思想,实现直观有效的沟通。
建议通过主体学习和人物驱动方式让同学依据主题的要求开展探究活动和小组协同学习,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教学课时:8学时二、学习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与传递方面的特征。
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展采集,了解采集的根本工作原理。
能依据信息呈现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展加工和制作。
学会使用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
能依据表达于沟通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多媒体编辑或集成工具创作多媒体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从问题解决得需求动身,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通过评价和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起创作思想,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同学的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培育同学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沟通、发布信息的力气。
培育同学正确评价、选择和运用信息的价值观。
通过小组学习,培育同学乐观合作、团结进取的意志品质。
通过作品的制作、评价活动提高同学的审美力气。
在信息的猎取过程中培育同学的学问产权意识和对自己作品进展版权爱护的意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在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时,同学已经完成了必修课的学习,根本具备了在网络中采集多媒体信息的力气和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洁的多媒体作品的力气。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1e21c3968011ca30091ea.png)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二单元第4课《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了解多媒体加工的基础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多媒体的发展阶段及其对社会产生长远影响。
主要着力于建立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客观分析和科学评价意识,以及对图象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的理解。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种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不太感兴趣,所以要想办法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1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活动】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一、启发部分:请同学描述现实生活中“向右走”提示实例:文字、图象、声音、简单的动画引出媒体的定1.通常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
2.介绍以下几种现实中常见的媒体
3.“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
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
所以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啦。
4.多媒体技术(课本):通常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运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 作品的发布与评价-国赛一等奖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 作品的发布与评价-国赛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f2d0817f8c75fbfc67db22e.png)
多媒体作品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及设计等基本方
法。
2、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具有对作品的评价意识。
3、掌握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与合成的方法,能够围绕作品的主题选择素材,加工制作多媒体
作品。
4、提高学生对多媒体作品的鉴赏能力。
5、在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鼓励原创素材,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2、掌握多媒体作品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2、提升多媒体作品的鉴赏水平。
3、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小组合作、讨论、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环境:录播教室
五、教学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0ed6b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d.png)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评
价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
评价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发布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发布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发布网页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意识;了解发布与评价网页作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该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制作网页设计作品,了解制作网页设计作品的一般方法,学会从需要出发,选择素材并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网页设计作品。
学生在评价作品时,或是单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或是只从某个方面进行评价,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性。
3重点难点
重点:发布多媒体作品
难点: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引出主题
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并通过photoshop软件制作网页作品,那么网页作品该如何发布与评价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
活动2【讲授】知识讲解
了解作品发布的必要性。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策划多媒体作品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策划多媒体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bf14f5725c52cc58bd6bece.png)
多媒体作品欣赏: 共同的岁月
作品分析: 多媒体元素:
文字 图片 声音 动画 视频
一个新颖别致而又有意义的多媒体作品,首先要 进行策划,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多媒体作品的策划: 确定主题 规划作品 创意设计 设计脚本
任务一 构思多媒体作品
1、确定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目标(包括主题、观众、 目的、内容、运行平台等) 2、用流程图设计多媒体作品的结构框架。
3、用故事版细化页面框架。(如下图)
起始画面 主页
让你一次笑个够…… 我们的奥林匹克…… 明天会更好……
同窗的你……
欢乐时光…… 才高八斗…… 军旅风…… 师说……
创新天地 广角视野
动感地带 艺海拾贝 文苑漫步
让你一次笑个 够 我们的奥林匹克
明天会更好
起始画面
主页
欢乐时光 同窗的你
师说
才高八斗
军旅风
文字处理: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 动画制作:AutoDesk Animator Pro、3DS MAX、Maya、Flash 声音处理:Ulead Media Studio、Sound Forge、Audition(Cool Edit)、Wave Edit 视频处理:Ulead Media Studio、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
学习指引
多媒体创作工具的选择
1、独立的播放程序 2、多媒体数据文件管理 3、可扩充性
谢谢!
创新天地
广角视野
动感地带
艺海拾贝
文苑漫步
……
……
……
……
……
底层节点中存放不同媒体呈现的个人作品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a111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5.png)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多媒体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软件进行图像、音频和视频的编辑和制作。
3. 掌握多媒体设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设计技术的介绍- 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多媒体设计的原则和要素- 多媒体设计软件的选择和使用2. 图像的编辑和制作-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像的处理和修饰技巧- 图像的导入和导出3. 音频的编辑和制作- 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音频的剪辑和混音技巧- 音频的导入和导出4. 视频的编辑和制作- 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视频剪辑和特效添加技巧- 视频的导入和导出5. 多媒体设计的实践应用-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广告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多媒体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法: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多媒体设计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多媒体设计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创意程度进行评价。
3. 项目评价:对学生完成的多媒体设计项目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Adobe Audition、Adobe Premiere Pro等。
2. 课件和教学资料:包括多媒体设计案例、操作指南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多媒体设计技术的介绍2. 第二课时:图像的编辑和制作3. 第三课时:音频的编辑和制作4. 第四课时:视频的编辑和制作5. 第五课时:多媒体设计的实践应用6. 第六课时:教学评价和总结以上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设计技术全册教案》的简要内容概述。
《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d1771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4.png)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实践,加深学生对多媒体作品设计流程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多媒体素材处理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作业内容1. 素材收集与整理:学生需收集至少五类不同的多媒体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文本等),并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理。
素材应符合积极健康、富有创意的原则,并注意版权问题。
2. 作品主题构思:学生需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主题需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例如“环保宣传”、“校园文化展示”等。
3. 素材处理与编辑:学生需使用信息技术软件(如Photoshop、Audacity、Premiere等)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处理和编辑,如调整图片大小、剪辑音频、视频等。
4. 作品制作与呈现: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将处理后的素材整合成完整的多媒体作品,作品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美观的界面和良好的交互性。
5. 团队协作与交流: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作业,小组内成员需进行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并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三、作业要求1. 素材收集要全面且符合主题要求,素材处理要得当,保证作品质量。
2. 作品设计要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体现学生的思考与创意。
3. 作品制作过程中需遵循信息技术操作规范,保证作品的技术质量。
4. 小组内成员需积极参与协作,确保作品的顺利完成。
5.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作品说明文档,包括作品主题、构思、制作过程及小组分工等信息。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创意、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小组间进行互评,评价标准包括作品的完整性、团队协作及创新性等方面。
3. 结合自评与他人评价,形成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作业成绩的依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小组内成员进行作品分享与交流,总结经验与不足。
《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
![《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49bf4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1.png)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及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的多媒体作品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多媒体作品设计的理论知识部分,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并掌握其应用原则和设计技巧。
2. 设计构思:学生需根据个人兴趣或教师提供的主题,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构思。
构思过程中需考虑作品的受众群体、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因素,并绘制出初步的设计草图。
3. 制作准备:学生需根据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如Photoshop、Flash等),准备必要的素材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并规划好作品的布局和排版。
4. 实践操作:学生需在计算机上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初步制作,包括文字编辑、图片处理、音频视频剪辑等操作,并尝试运用所学的设计技巧进行作品的优化和美化。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质量。
2. 学生在设计构思阶段,需充分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创意点,但需注意作品的主题和受众群体。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需合理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工具的操作技巧。
4. 作品需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命名和保存,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创意性、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2. 教师将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3. 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3.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下一课时继续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和学习。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教学设计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cf2c0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5.png)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课程时间:45分钟课程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结构分类。
2.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4.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配置TCP/IP协议。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来进行知识传授和知识梳理。
2.互动式授课: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授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的运行机制和相关配置操作。
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1.通过造句来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解主体内容(30分钟)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结构分类。
2.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4.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配置TCP/IP协议。
三、互动交流和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TCP/IP协议的相关配置操作。
四、总结(5分钟)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提示下节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配置TCP/IP协议。
教学资源1.计算机网络教材。
2.多媒体设备。
3.计算机及网络设备。
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度: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作业成绩:布置相关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考试成绩:通过定期考试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考核。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教案 教科版选修2
![高中信息技术 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教案 教科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4e5f9a771fe910ef12df8b6.png)
中国传统文化之风筝——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一、基本说明1 模块:高中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2 年级:高中二年级3 所用教材版本4 所属的章节:第五章第二节5 学时数:45分钟(机房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进一步掌握用Flash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原理和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了解根据表达、交流或创造的需要,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实现表达意图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以风筝为主题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新时代的学生,在追求现代元素同时,不能忘了传统元素以及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情趣;让学生体验创作作品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作意识和信息素养。
2、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为沪科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多媒体作品创作”中的内容。
本章的内容是学生在完成作品规划设计和多媒体素材收集处理的基础上,制作一幅多媒体作品让学生体验作品制作与合成这一过程。
培养学生设计、创作、交流、合作等信息素养。
通过对教材的综合分析和充分理解,在尊重教科书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可将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章节。
(教学大纲中有明确指出)因此我安排4课时完成本章教学,具体见下表: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作品总体结构的构建第二课场景内容编辑与制作第三课各场景的合成与导航第四课作品的递交本节课为我教学过程中的第二课,由于一个多媒体作品通常比较庞大,个人独立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教程中,我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完成各单场景的制作。
到第三课时,再把这些单场景进行合成与导航,如此以来,整个章节的课程的流程水到渠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Flash软件中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Flash中场景的概念、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等。
本节课以“中国传统文化——风筝—多媒体作品制作”为主线,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教学方式,在合作中交流、探讨;在评价中鉴赏、收获;在兴趣中学习、体验。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体验多媒体技术教案 沪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体验多媒体技术教案 沪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a39f1fc4daef5ef7ba0d3cc6.png)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体验多媒体技术教案沪教版选修2一、基本说明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年级:高一高二年级用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第1章第2节|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②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呈现中的作用③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技能目标①通过比较文字、图表在表达同一事物的不同效果,开拓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②学会使用EXCEL图表来呈现要表述的信息③学会使用和鉴赏多媒体作品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让学生感爱不同媒体的效果,体验多媒体技术在呈现信息、交流思想方面的直观性和有效性②激发学生对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2、教学重点: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数据的筛选和用EXCEL图表处理数据3、教学方法采用分析归纳、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实践操作、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在第一节里,我们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子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了解了多媒体的基本应用,在第二节中我们将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准备这节课的学习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入了解多媒体让各小组完成任务一,通过阅读、操作来体验文字与图表在表达同一事物时的不同效果。
学生活动前教师给出操作提示,建议学生首先在EXCEL中建立表格将数据进行罗列,然后通过EXCEL中的图表向导建立数据图表(三维饼图)最后通过交流,让各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完成任务一,在EXCEL中建立表格将数据进行罗列,然后通过EXCEL中的图表向导建立数据图表,学生填写任务一的留白。
最后通过交流,发表各组的看法。
了解信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图表来呈现要表述的信息,之所以学生活动前给出操作提示,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活动。
在鉴赏中体验与思考让学生欣赏多媒体作品“中国茶”并要示学生填写教材中的留白,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关注学生欣赏多媒体作品“中国茶”,并填上教材中的留白。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作品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734966e83186bceb19e8bbce.png)
学习指引
1、媒体素材的引入(P130) 显示图标 数字电影图标 声音图标 视频图标 运动图标
学习指引
2、多媒体作品程序流程的控制(P131) 擦除图标 等待图标 交互图标 框架图标 导向图标 判断图标
学习指引
3、其他辅助类型的图标(P131) 组图标 计算图表 开始图标 调色板图标
谢谢!
任务四 制作“评选最佳诗朗诵”页面
(以“配乐诗朗诵交流”为例) 1、在流程线上安排除交互以外的静态画面内容; 2、制作将诗名拖曳入框的交互; 3、制作诗名未拖曳入框的交互,即诗名未拖入框时 ,将自动返回原来的位置,并让用户再试; 4、制作“放弃”按钮; 5、测试所做画面。
任务五 制作“诗朗诵评选结果反馈”页面
任务二 制作封面
6、让标题从左侧移动进入画面。 7、显示动态出现的制作者名字。 8、让画面停留3秒。 9、测试所制作的封面。
任务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作页面
(以“配乐诗朗诵交流”为例) 1、擦除封面为显示页面做准备; 2、在“擦除封面”图标的下方拖曳一个显示图标, 并进行命名为“诗朗诵”; 3、制作单机同学照片,显示相应的是此内容、配乐 诗朗诵视频的交互效果; 4、制作显示诗词名称和诗朗诵视频的画面; 5、安排“评选最佳诗词”按钮; 6、安排“退出”按钮。
多媒体作品设计
多媒体作品设计
任务一 细化设计 任务二 制作封面 任务三 制作页面
需求分析-应用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当前社会上对此类作品的需求程度如 何,国内外有无同类作品。
用户情况:作品主要面向哪些用户,用户的计算 机应用水平如何等等。
作品效益:作品在社会及经济上的效益如何,需 要花费的时间、资金。所提供信息的使用价值如 何,使用频率如何。
高中信息技术 走进多媒体技术殿堂教案 沪教版选修2 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走进多媒体技术殿堂教案 沪教版选修2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11cf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0.png)
走进多媒体技术殿堂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2、年级:高一高二年级用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某某科技教育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5、学时数:45分钟(机房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中通常包含的媒体元素②让学生初步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③让学生了解各媒体元素在多媒体作品中的作用④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技能目标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IE浏览器的使用,学会浏览器中多媒体属性的设置②让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②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来鉴赏多媒体作品2、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入门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学会使用多媒体作品,在情感态度上激发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多媒体作品的鉴赏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而了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来鉴赏多媒体作品是本节的难点。
考虑到让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比较枯燥,我们书上任务二的三段文字材料改为播放视频和动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学情分析:多媒体技术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比较喜爱的一部分内容,但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多数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混为一体,对于信息技术的一些概念了解兴趣不高,多数趋向于计算机的使用。
4、设计思路:抛砖引玉,激发兴趣;体验多媒体课件,感受媒体元素;了解多媒体的应用,拓展对身边的多媒体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多媒体,辨证对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1、课前在机房通过大屏幕投影设备播放世界杯的精彩片段,并且伴有介绍、部分球员特写镜头及文字说明等,让学生第一次进入机房就能够感受多媒体作品的效果。
2、本堂课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一堂课,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激发学生玩的乐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初步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来鉴赏多媒体作品,学习效果较好。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dff57e518964bcf847cbf.png)
1-1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章节简介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课程目标1.能够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3. 通过网络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第一章第1节教学内容1.知识点目标分层2.学习内容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重点(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特征。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3)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
4.难点理解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5.课时安排:建议 2 课时第一章第1节教学过程一、教学情景导入情景一:让学生欣赏以网页、动画、幻灯片等形式的作品,让他们找出这几个作品的共同点。
【突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导入情景二:展示视频:“杨利伟与曹刚川太空连线”。
提问:( 1 )这是什么作品?导入情景三:展示一虚拟现实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羽毛球拍导入情景四:播放机器人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机器人.wma ”导入情景五:展示如何将一视频转换成流媒体,保存在校园网上进行视频点播。
导入情景六:展示多媒体系统的硬件平台的组成设备实物,如:声卡、视频捕捉卡、扫描仪等。
二、教学任务任务一: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3《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3《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d0f84d1f34693dbef3e04.png)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3课《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
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多媒体作品中通常包含的媒体元素;
2、初步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从实践中感受归纳多媒体的内涵并区分各种媒体;
2、让学生进一步熟练IE浏览器的使用,学会浏览器Internet选项中多媒体属性的设置;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使用多媒体作品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针对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树立科学、合理地态度,在体验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信息社会中的影响和尊重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
2、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用正确的审美眼光鉴赏多媒体作品;
3、针对本节课教学要点,力所能及的宣传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渗透思想教育。
2学情分析
高一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多媒体技术这一节没有落实。
学生平时接触多媒体技术多,但对多媒体技术这个术语不是很清楚。
所以要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概念联系起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归纳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内涵并区分各种媒体。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全册课件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255deb05087632311212b2.png)
学习指引:
选择题 1. 多媒体是由( )等媒体元素组成的。 (A)图形、图像、动画、音乐、磁盘 (B)文字、颜色、动画、视频、图形 (C)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 (D)图像、视频、动画、文字、杂志 2. 多媒体技术是指一种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的( ) 的计算机技术。 (A)采集、存储、加工 (B)采集、传递、处理 (C)处理、传递、加工 (D)集成、加工、存储
思考: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在日常生活与学习 中有哪些媒体?
报纸 、杂志、书籍等
任务一:尝试使用多媒体课件源自观看多媒体课件《谈骨气》 问题:在“谈骨气”这个课件中除了运用 了文本展示内容外,还用了什么方式? 讨论: (1)运用课件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 方式有什么区别? (2)如果要使课件更具观赏性,你有什 么好的建议?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有( )等特征。 (A)数字化、交互性、多样性、实时性、超媒体结构 (B)数字化、多样性、正确性、超媒体结构 (C)交互性、多样性、实时性、正确性 (D)数字化、交互性、多样性、正确性、超媒体结构 4.在网页制作中,( )。 (A)只能加入文字 (B)只能加入文字和图 (C)能加入文字、声音和图片,但不能加入视频和动画 (D)能加入几乎所有媒体元素
5.浏览网页时,( )内容不能被禁止显示或禁止播放。 (A)文字 (B)图片 (C)声音(D)视频 6.在表达同一事物时,( )。 (A)文字比图表直观 (B)图表比文字详 (C)图表比文字准确 (D)图表比文字直观
谢谢!
体验多媒体技术
一、完成任务
任务一:比较文字与图表在表达同一事物时的不同效果
初识多媒体技术
学习目标:
了解多媒体作品中通常包含的媒体元素 初步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了解各媒体元素在多媒体作品中的作用 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学会使用多媒体课件 了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学会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来鉴赏多媒体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第3课多媒体作品的
评价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发布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发布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发布网页的喜悦;让学生体会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意识;了解发布与评价网页作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该节课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制作网页设计作品,了解制作网页设计作品的一般方法,学会从需要出发,选择素材并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网页设计作品。
学生在评价作品时,或是单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或是只从某个方面进行评价,容易造成评价的片面性。
3重点难点
重点:发布多媒体作品
难点:鉴赏和评价多媒体作品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导入
引出主题
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已经通过策划、设计,并通过photoshop软件制作网页作品,那么网页作品该如何发布与评价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
2【讲授】知识讲解
了解作品发布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