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光学实验专题复习-1教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光学专题复习(一)——光现象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设计光学专题复习(一)——光现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光学》——光现象详细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反射面的性质;3.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折射率的概念及计算;4. 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5. 光的色散: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原理及现象。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和传播规律,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2. 理解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3. 熟悉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够解释和预测各种透镜成像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光的传播规律;2.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3. 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1. 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2. 透镜成像规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激光笔;2.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3. 光具座;4. 色散实验器材。
学具:1. 笔记本;2. 尺子;3. 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演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2. 知识点讲解:(1)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变化关系。
(4)透镜的成像规律: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通过实验演示透镜成像现象,让学生观察并预测成像结果。
(5)光的色散:讲解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色散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原因。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典型题目,如反射定律的应用、折射现象的解释、透镜成像问题等。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光的传播规律;2.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 = 入射角;3.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折射率的关系;4. 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特点;5. 光的色散现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现象教案1
光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二、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光现象。
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
四、知识梳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色光颜料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定义规律现象基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红外线对光的作用紫外线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初中光学复习教案
初中光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及其应用。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3)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复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复习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2. 光的反射:复习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例分析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3. 光的折射:复习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通过实例分析光的折射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光的直线传播:提问学生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及应用。
二、光的直线传播(15分钟)1.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
三、光的反射(20分钟)1.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引导学生掌握反射角、入射角、法线等概念。
2.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 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光的反射现象。
四、光的折射(20分钟)1.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2. 讲解折射定律,引导学生掌握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等概念。
3. 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光的折射现象。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教师的讲解是否清晰、生动,能否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学知识。
2. 学生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光学专题--折射与透镜 复习 教学设计
光学专题--折射与透镜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光学在中考内容中占10%,而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在光学中占重要的位置,考点较多。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属于理解层次,对技能要求不高。
但本节课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物理知识的应用。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定位在通过一些有关的现象及应用的题目的解决,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及总结相关规律,达到逐步攻破考点。
二、对学生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旧知识,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的作图、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已有初步的了解。
但对透镜成像规律觉得过于繁杂,成像情况变化多端,不易记忆,。
在设计中针对凸透镜成像的重、难点,对每一种成像情况都精选了跟生活、科技相关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解答,使学生不但掌握了中考的考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及课件的演示达到以下五个目标:①怎样画折射光线?②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③怎样画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⑤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题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分析、展示答案并解说自己对于各种情况是如何作图和解答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点拨常见的错误,并通过课件的图片展示加深学生对作图方法的掌握和一些细节的注意事项。
通过课件演示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中,穿插一些相应的辅助小实验。
多方面,多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准确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分析、解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观察、总结,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的世界观。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光学
“光学”复习课案复习目标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是3×108米/秒。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小:光在空气中的速近似认为3×108米/秒。
3.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在界面处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称为反射现象。
光在反射时遵从反射定律。
光路可逆。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且是正立的像。
6.球面镜:反射线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叫球面镜。
凹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
凸面对光起发散作用:生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8.光的折射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入射角为零时折射角也为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
9.透镜:表面是球面一部分的玻璃元件称为透镜。
中间原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在主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称为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中心上。
10.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分聚在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焦点:用F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可以成像: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11.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的折射线的反向延长线分聚在主轴上一点。
这点也称为焦点:用F表示。
要点简析1.像:把物体看作无限多个点光源的组合:从物体上某一点发出的一部分光(形状像锥:称为光束):在两种媒质界面发生了反射(或折射)。
2013年物理中考光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光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设计思想】这是一堂实验复习课,帮助学生回顾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四个光学实验设计中运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实验中的出现的现象及实验结论,更好的完成中考中物理实验题的解答。
因此本公开设计思想如下:1、拟定学案,让学生课前通过自主复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并发现问题。
2、课堂通过观看实验视频,用flash模拟实验过程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四个光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3、课堂上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教师指导等方法完成对学案的内容学习,更好的完成中考中物理实验题的解答,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视频,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探究过程,归纳结论。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通过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总结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4、通过探究实验的复习,回顾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四个光学实验设计中运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实验中的出现的现象及实验结论,更好的完成中考中物理实验题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复习,回顾已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实验复习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复习【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知识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分析近年来安徽省中考光学实验的考题(见课件)二、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观看实验视频三、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1、观看实验视频五、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1、观看实验视频【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复习,你们有哪些新的认识?同学们相互谈谈。
【课堂练习】:学生讨论、交流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老师选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在集中解决。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题:光学实验专题复习一、近年来安徽省中考光学实验的考点回顾二、实验“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三、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四、实验“光的折射定律”探究五、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光学复习教案
课题:光现象(一) 序号:03九年级 主备课人:吴先超 审核: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时间:2010-3-15班级: 姓名: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能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一课时导法:讨论、归纳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 自然光源:如 1、光源: ,分类人造光源:如 (1)条件是:(2)解释的现象:如: 、 、 ; 2、光的 直线 (3)光速 光 传播现 (1)反射定律:3、光的反射象(2)分类: 和 ,共同点是(1)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3)(1)定义: 5、光的折射(2)规律:(3)在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中,光路都是 的。
6、色光三原色是 ;透明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体的 颜色由 决定。
7、看不见的光有 和 ;了解它们的应用和危害。
课堂导学【例1】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孔隙,在地面上出现无数个小圆点,这是太阳的______,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
【例2】右图是成因的示意图(选填“日食”或“月食”)。
【例3】在图1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例4】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光路图,请在图中画出界面和法线的位置。
【例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 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课堂练习1.夜晚我们看到灯光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___形成的;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课桌,是由于课桌___的光射入了眼睛。
2.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因为光从___射向___中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3.如图,PQ为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则左侧是____(空气/玻璃),在图上标出折射角γ。
4.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__镜,若某人以0.5m/s的速度在湖边行走,则该人像相对人的速度是____。
初中光学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光学专题复习教案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 光的现象: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
3. 光的粒子性:光的色散、光的干涉、光的衍射。
4. 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摄像机、照相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光的粒子性、光学仪器的原理与构造。
四、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参考书等资源,复习光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总结光的传播、光的现象、光的粒子性和光学仪器等方面的知识。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互相解答疑问,共同总结光学知识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等知识点。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光学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评价自己在光学知识掌握、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光学知识。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光学的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11初三复习教学案——光学1
初三复习(第三章:光学)教学案一、复习目标1.知道光学的一些基本概念2.知道概念的区分方法3.知道关于光学的基本实验4.解决光学现象基本问题二、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探究与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与归纳、对光现象形成过程的解释(学会画光路)三、学习内容1.自我总结(框架)2.问题分析与点拨【例1】1.研究小孔成像:①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②将蜡烛AB高度和小孔位置O固定后,蜡烛AB离小孔越远,像就越,测量蜡烛AB离小孔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③从图象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④估算太阳的直径:测出光斑的直径为7.0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m。
⑤小孔成像的变化因素:物高、物孔距、孔径、像孔距、光屏大小等【例2】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问题:①在A、B两个玻璃板上有刻度,其目的是:②B玻璃板旋转的目的是:③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路径,多次测量两个角度值,目的是:④画光路图:(2)关于平面镜成像实验: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两个跳棋棋子A、B、刻度尺、白纸和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①要求A、B完全相同,这是为了. 。
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③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或B)这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重合.④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⑤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上(有或无)像,原因是:(填“光发射所形成的虚象、光折射所形成的虚象、或棋子B本身),实验中若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B,都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复习》复习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教案:《初中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复习》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0章《光学》中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定律。
2. 光的粒子性:光的颜色、强度、频率等。
3. 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等。
4. 光学仪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
2. 学会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光的传播规律、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和应用。
2. 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光学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2. 复习:回顾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练习:给出一些光学作图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实验:进行光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学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 拓展: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定律。
2. 光的粒子性:光的颜色、强度、频率等。
3. 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等。
4. 光学仪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光的传播规律,画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答案:根据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定律,画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2. 题目:解释光的干涉现象,并画出干涉条纹。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两束或多束相干光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干涉条纹是由于光的波动性造成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1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1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2. 详细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反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3)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4) 光的色散:白光、彩虹。
(5) 光的能量:热效应、化学效应。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为例,如太阳光、镜子、透镜等,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和思考。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幻灯片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光的反射:讲解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反射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射现象,并能够分析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4. 光的折射:讲解透镜、棱镜的折射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并能够分析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5. 光的色散:讲解白光、彩虹的色散原理,通过幻灯片展示色散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
6. 光的能量:讲解光的热效应、化学效应,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能量表现,并能够分析光的能量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反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3.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4. 光的色散:白光、彩虹。
5. 光的能量:热效应、化学效应。
七、作业设计1. 题目1:请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是指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际例子:激光准直。
2. 题目2:请解释光的反射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初三下学期光学专题复习教案一
初三下学期光学专题复习专题一一、对考纲的解读:光学部分1.光的直线传播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现象;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光的反射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光的折射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会根据光的折射特点简单作图。
会根据光的折射特点简单作图。
4.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知道色散现象,探究并了解白光的组成。
了解色光的三原色,常识性了解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5.透镜会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光心、主光轴,并能画出特殊光线。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6.眼睛和眼镜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7.显微镜和望远镜(探索宇宙)常识性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常识性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与目镜的成像特点。
常识性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3.光的折射√4.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5.透镜√6.眼睛和眼镜√7.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板块知识点考试目标了解认识理解山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说明二、对题型的解读:二、对题型的解读:纵观山西省最近这几年的中考,光学主要的出题题型有四类型,选择题(3分),填空题(2分)作图题:(2-3分)(不过14年和13年都没考过),实验题(4分)分)总分也就是9-11分之间分之间所以专题的出题也以这四种形式来出题。
所以专题的出题也以这四种形式来出题。
光学专题复习学案-2023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复习优质教学特色学案
光学专题复习学案2023年中考物理考前冲刺复习优质教学特色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
这次光学专题复习学案,我是以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为载体,将光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设计意图本次学案的设计方式是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和复习光学知识。
设计思路是将光学知识点融入到故事中,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光学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光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光学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复习光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光学知识的童话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课件,详细讲解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孩子们了解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光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6.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光学知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看哪个环节做得好,哪个环节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光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次光学专题复习学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和巩固光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光学复习课教案
初中光学复习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应用;(3)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运用归纳总结法,使学生掌握光学基本定律;(3)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1)光的传播途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光的速度及真空中光速的特点。
2. 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类型的判断及应用:镜面反射、漫反射。
3. 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为定值;(2)折射类型的判断及应用:正常折射、全反射。
4.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光的折射导致不同波长的光分离;(2)光谱: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及定律;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及光的色散现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2. 讲解光的传播:介绍光的传播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3. 讲解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4. 讲解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5. 讲解光的色散:介绍色散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多样性;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教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5)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掌握成像规律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实例及应用。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
4. 光学作图:掌握光学作图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特点和应用。
2. 知识梳理: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 重点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光学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并加以解释。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1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复习的方式,以知识点为线索,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光现象这一章的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光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掌握光现象的常见应用,如镜面反射、漫反射、透镜成像等。
3. 能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光现象的常见应用。
难点:光的传播规律、透镜成像原理以及光现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片、幻灯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相关书籍。
活动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太阳光的传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现象的复习。
二、讲解(10分钟)1.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方式、速度和规律。
2. 光的反射: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原理。
3. 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成像原理。
三、示例(10分钟)通过投影片、幻灯片等教具,展示光现象的常见应用,如眼镜的透镜成像、摄影的曝光等。
四、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光现象的常见应用。
难点:光的传播规律、透镜成像原理以及光现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仍有待加强。
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光现象实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拓展对光现象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是理解光现象的基础,因此,讲解这些基本概念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在讲解过程中,我采用了投影片、幻灯片等教具,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光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的,二级主题“声和光”中的内容,《课程标准》对光学实验有四个要求: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的逻辑结构:
光的传播
探究光沿直线传播条件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一、光的反射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如右图所示,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与水平面
成30°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
置,计算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二、平面镜成像的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采用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能比
较像与物的大小。
②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
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
例题3: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
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
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
大小的关系”。
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物体的大小,是需要改变的,因变
量是像的大小,是要测量的。
小军的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再改变四次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
小军探究的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
在步骤2中不应该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它应该改变的是自变量物体的大小。
三、光的折射典型例题:
例题4: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
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
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同学们会发现做光路图有助于光学的学习。
通过这道题分析发现,实验过程中要分析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这道题中要清楚自变量是谁,怎么改变,怎么测量。
因变量是谁,怎么获得,这些都清楚了,再进行实验探究,有理有据了。
通过这道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