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__学案

合集下载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 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学习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缩小(放大/缩小)、倒立(倒立/正立)的、实(虚/实)像。

2.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经过投影仪形成的像是放大(放大/缩小)、倒立(倒立/正立)的、实(虚/实)像。

3.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短(长/短)焦距的凸透镜,物体经放大镜形成的像是放大(放大/缩小)、倒立(倒立/正立)的、实(虚/实)像。

4.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异侧(填“同侧”或“异侧”);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同侧(填“同侧”或“异侧”)。

【合作探究】探究一:照相机1.观察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各部分作用①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成像作用。

②胶卷:相当于光屏;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⑤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照相机结构示意图照相机原理示意图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第2节:透镜的种类和应用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学会运用透镜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透镜的种类和应用。

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成像规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并能够应用•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物理》教材–凸透镜和凹透镜实物或图片–PPT或黑板•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教学过程1. 导入与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2. 引入新课(10分钟)•教师通过示意图介绍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凹透镜的形状和特征,并分析其成像规律•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思考,并记录所得信息3. 深化理解(2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场景,如近视眼镜、放大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发现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原理•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解答疑惑4.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场景,要求使用透镜•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将透镜的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进行互动讨论和评价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并记录在笔记中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完成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等•学生记录作业要求,并提出问题进行解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的透镜类型,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对透镜的认识。

通过提供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应用例子,激发了学生对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兴趣。

设计拓展应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归纳总结部分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一)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一些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2.说出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1)了解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2)了解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3)了解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和应用幻灯机、放大镜,了解透镜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凸透镜、圆纸筒、半透明塑料膜、投影仪、放大镜。

素材准备各种照相机图片、投影仪的说明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1)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2.课前热身早晨透过露珠看到的草叶被放大了,为什么?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四边互动互动1制作模型照相机。

明确:指导学生用凸透镜、圆纸筒(两个),半透明塑料薄膜制作模型照相机。

互动2探究照相机的原理。

明确:用模型照相机对准某个物体,调节镜头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在屏幕上的像。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互动3探究投影仪的原理。

明确: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将投影仪平面镜取下,观察投影仪成像情况。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放映机的原理和投影仪相同。

互动4探究放大镜的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课前导知透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光学器件。

通过透镜,我们可以实现放大、缩小、矫正视力等功能。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透镜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应用;3.运用透镜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学习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透镜是由光学玻璃或塑料等制成的一类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凸透镜的中央较厚,边缘较薄,两面都是弧形曲面。

凸透镜中间的厚部叫作透镜的中心,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在透镜两面外,两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

凹透镜:凹透镜的中央较薄,边缘较厚,两面都是弧形曲面。

凹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在透镜两面内,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也称为焦距。

2. 凸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凸透镜有三个主要性质:焦距、倍率和成像。

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

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的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平行光线在透镜的另一面上汇聚或看来汇聚的位置。

焦距的记号是f。

倍率:凸透镜能够将物体的形象放大或缩小,我们用“倍率”来表示。

倍率的记号是β,β的绝对值越大,物体的形象放大的程度越大。

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有三种:实像、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

当物体位于焦点以外时,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有两种:虚像和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眼镜就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可以矫正视力;放大镜也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可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形象。

3. 凹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凹透镜同样有三个主要性质:焦距、倍率和成像。

焦距:凹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的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平行光线在透镜的同一面上延长后的轨迹与光轴的交点。

凹透镜的焦距也被称为负焦距。

倍率:凹透镜可以使物体的形象放大或缩小,倍率的记号是β。

凹透镜的倍率是负值。

成像:对于凹透镜,无论物体位于焦点以内还是焦点以外,通过凹透镜成像的都是虚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3. 生活中的透镜现象4.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5. 实验探究:透镜的光学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实验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3. 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如眼镜、相机、投影仪等,让学生理解透镜的实际应用。

4.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有关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对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评估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光学仪器企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光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光学实验室或光学仪器制造厂,实地了解光学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主备人:审核人:一、目标导引:1.通过读书学习后并和同学交流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大小的关系3.通过亲自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讨论、动手观察等,了解照相机的相关知识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94页相关内容,(结合实物、挂图)自己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展示评价1:(1)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结构是什么样的?(2)有时拍的像很白,但有时拍的又很暗,这是怎么回事?(3)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4)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学习活动2:结合教材63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

展示评价2: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学习活动3:和老师一块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进一步了解——照相机。

展示评价3:(1)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胶片相当于,胶片上成的是、、像(2)你还知道相机的哪些知识:(二)认真观察桌面上的投影仪,结合课本上的示意图,了解其的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

学习活动1: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展示评价1:和同学就以下问题进行交流探究:(1)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2)物、像哪个大、哪个小?(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4)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5)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学生活动2:和老师一块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进一步了解——投影仪。

展示评价2:把你对投影仪的认识写下来(三)和同学一起用手中的放大镜进行探究,了解放大镜的的原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滦南县八年级物理学科
学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作






2、使用投影仪时,物体与投影仪镜头的距离在范围内,
形成、、像。

3、平面镜的作用是。

思考:①参照图3.2-4思考怎样使屏幕上的像大一点?
如果让投影仪的镜头靠近物体,则要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需
怎样做?
②把这张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应怎样放置
学习任务三:放大镜
观察放大镜,并使用放大镜看物体。

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放大镜是一个透镜。

2、使用放大镜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在范围内,
通过放大镜看到、、像。

3.思考:怎样使通过放大镜成的像更大些?
4.动手做做,是不是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要想让字更大些,她应如何做?
学习任务四:实像和虚像
自学课本64页最后一段,回答:
1、什么样的像是实像:
2、什么样的像是虚像:
3.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总结一下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由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光线
会聚而成的。

(2)实像用光屏接收;虚像用光屏接收
(3)实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

4、凸透镜成实像的情景:
5、凸透镜成虚像的情景:
6.列举生活中成实像的例子:

列举生活中成虚像的例子:

可以让学
生通过实
验找出问
题的答案
培养动手
能力
让学生善
于从实验
中找出规
律,得出
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局部。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打算,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拟熟悉,但是学生有方案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照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举出凸透镜在一般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根本成像特点。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水透镜、模型照相机、模型幻灯机的过程,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感情态度价值观〔1〕通过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一般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声视频。

如图1所示。

相声剪辑图1 相声剪辑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内容,思考相声中蕴含了哪些物理光学知识。

教师活动:设置问题:“相声里的玻璃盒子真的有那么奇妙吗?〞“为什么糕点放在里面很大拿出来就很小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等,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透镜》。
2.教学目标明确:
-让学生认识到透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5.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像特点。
2.掌握透镜成像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解释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3.学会使用透镜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4.深入理解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c.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作用?
2.教师引导与总结: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应用等方面。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指导与反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
3.透镜的应用: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讲解透镜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透镜成像规律有哪些?
b.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应用了透镜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人教版1.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用途•掌握透镜公式的运用2. 引入生活中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我们今天将学习有关透镜的知识。

3. 基础知识介绍3.1 什么是透镜?透镜是由一种透明物质所制成的,两个曲面相对分开的光学仪器。

3.2 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3.2.1 凸透镜凸透镜外表弯曲向外,中间较厚,边缘较薄。

3.2.2 凹透镜凹透镜外表弯曲向内,中间较薄,边缘较厚。

3.3 透镜的特点透镜会将光线折射,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凸透镜使光线会向主光轴聚焦,而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3.4 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广泛应用于矫正近视眼的眼镜上•显示器和电视机使用了透镜来聚焦光线,使图像更加清晰•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也使用了透镜4. 实践操作4.1 实验一:透镜的焦点及焦距实验材料:•球形透镜(凸透镜)实验步骤:1.在透镜上,用蜡笔或标识笔标出透镜的中心。

2.将透镜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它处于垂直状态。

3.将一个物体(如一支蜡烛)放在透镜的一边,透镜的另一面放置一个白纸板。

4.移动纸板,直到在纸板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影子。

此时,纸板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的焦点在透镜一侧,焦距为纸板到透镜的距离。

4.2 实验二:透镜的成像实验材料:•球形透镜(凹透镜)实验步骤:1.将透镜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它处于垂直状态。

2.将一个物体(如一束针)放在凹透镜一侧。

3.找到凹透镜的焦点位置,将一张纸板放在焦点一侧。

4.观察纸板上形成的影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凹透镜的成像是正立的,而且影子比实物小。

5. 总结与思考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透镜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透镜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于矫正视力、改善图像质量以及制造各种光学仪器。

下次我们将继续学习透镜的光学公式和计算方法。

生活中的透镜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八年 班 姓名 。

导学部分:1.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 放大镜原理 成像物距 像的性质光路图透镜不动时的调整 像偏小:物体 相机,暗箱像偏大:物体 相机,暗箱像偏小:物体 镜头,投影仪 屏幕像偏大:物体 镜头,投影仪 屏幕 像偏小:物体稍微 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像偏大:物体稍微 透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物体不动时的调整像偏小:相机 物体,暗箱像偏大:相机 物体,暗箱像偏小:镜头 物体,投影仪 屏幕像偏大:镜头 物体,投影仪 屏幕像偏小:透镜稍 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镜稍 物体,适当调整眼睛位置其他内容 镜头相当于一个 。

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镜头相当于一个 。

投影片要上下左右 放置。

平面镜的作用: ,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2、实像和虚像:实像:是 会聚而成的像;光屏 (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 (同侧或两侧)。

能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 。

虚像:是光线的 交汇的位置;光屏 (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 (同侧或两侧)。

能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 镜 、 镜 ,还有看见水里的鱼也是经 形成的 像。

课堂作业(A 部分)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投影仪2、利用一个放大镜,不能成的像是 ( )A. 放大的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放大的虚像D. 缩小的虚像 3、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虚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实像都是放大的。

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C .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4、老师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透过这滴水可看到玻璃板下压着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水滴相当于(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三棱镜5、用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集体像,人的位置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下列采取措施正确的是( )A 、相机离照人远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B 、相机离照人近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C 、相机离照人远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小些D 、相机离照人近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小些6、甲、乙两图是用同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学案人教新课标版二、目标分解1、知识与技能:(1)说出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分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1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目标重构1、本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成像特点,三者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2、本节相关的学科知识:折射、基本几何作图3、通过本节学习,发展学生勤于思考能力4、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学认识、体会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成像特点,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三者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巩固练习题:1、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_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像。

3、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4、老师上课放投影时,想使屏幕上的影像大一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增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增大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D、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同时减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答案:1、凸,80 ,实。

2、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光屏,倒立缩小实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8篇)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8篇)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8篇)《生活中的透镜》篇1《生活中的透镜》--一、关于教材:1. 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对于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获得成功的愉悦(2)在观察中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

(2)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索法、直观教学法等方法。

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5.2生活中的透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本节主要介绍了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

教材中详细阐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同时,本节内容还涉及到透镜的成像规律,如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以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特点。

2. 使学生理解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特点。

2. 透镜的成像规律,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3. 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模型、实物道具。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透镜模型、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这些物体?这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射,形成了我们眼中的图像。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阐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透镜的形状、折射光线的作用等。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透镜的成像规律。

如: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不同时,成像的位置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如何判断实像和虚像。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给出一个物体的位置,让学生计算像的位置和性质。

5. 实验操作: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透镜的成像现象。

如:将透镜放在一张纸上,逐渐改变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眼镜、相机、望远镜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上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上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上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掌握透镜的放大缩小示意图的绘制。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发现事物的美感和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熟练运用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够绘制透镜的放大缩小示意图。

2.教学难点: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投影仪、透明直立凸透镜、光屏、小灯泡、实验底座等。

2.教学素材:《人教版物理八上》教材第5.2节内容。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张有关透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以下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跟学生说现在我们学习的是透镜,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器件。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15分钟)教师板书“透镜的定义”和“透镜的分类”,并对其进行讲解。

然后,进行示意图的绘制和解释。

教师向学生展示凸透镜的放大示意图,并解释示意图中的每个箭头的意义。

然后,教师展示凹透镜的放大示意图,并解释示意图中的每个箭头的意义。

步骤三:师生交流与讨论(15分钟)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1.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吗?为什么?2.凹透镜可以放大物体吗?为什么?3.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透镜?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并解释透镜放大和缩小的规律。

步骤四:实践操作(25分钟)1.实验1:放大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底座、透明凸透镜、光屏和小灯泡,并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步骤。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透镜的成像,记录实验结果。

2.实验2:缩小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底座、透明凹透镜、光屏和物体,并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步骤。

085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085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预习导学1.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的特点: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3.观察课本81页下图阅读课文然后填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4.阅读课文82页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5.阅读课文,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合作探究:知识点1、照相机:1、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成像在暗箱中的_____ 上。

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

2、照相机的结构:镜头……胶卷……快门……友情提示:实际照相机上有一个调焦环可以旋转,使镜头向外伸或是向里缩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快门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光圈用来改变进光孔的大小。

怎样才能既快又好的照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呢?首先我们要通过改变相机与被照物体间的距离,得到大小合适的像,离物体越近,像越大,反之,离物体越远,像就越小;然后再旋转调焦环,改变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得到最清晰的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生活中透镜》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生活中透镜》学案

F FO甲乙SC C1第二节生活中透镜一、目标导学1、如图甲所示,CC1是透镜的主光轴,根据图中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过透镜的情形,在虚线框内画出恰当的透镜并标出其中一个焦点F。

2、在图乙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完成以上两个光路图。

二、自学质疑(一)自学课文,完成以下内容1、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镜。

照相机成的是、、的像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镜。

投影仪成的是、、的像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镜。

放大镜成的是、、的像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 。

2、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光屏(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或两侧)。

能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

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汇的位置;光屏(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或两侧)。

能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镜、镜,还有看见水里的鱼也是经折射二形成的像。

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重点照相机的原理。

学习难点凸透镜成像的特征(二)写出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三、互动释疑与精讲1、实像和虚像:完成实像和虚像实验,认识到:凸透镜成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光线本身没有到达该处。

提示:(1)我们前面接触到的小孔成像,照相机,投影仪成的像都是实像;平面镜成的像,光线由一种介质折射入另一种介质折射所成的像,如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都是虚像。

(2)实像可以光屏上承接,实像和物体在透镜的异侧(3)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出现,只能直接观察得到,虚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2 每个小组讨论课本9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四、反馈延伸1、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______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______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象叫实象。

2、关于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测绘局为了重新绘制我国的疆域图,派直升飞机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胶片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形成一个(填“实”或“虚”)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__学案
课前复习: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种透镜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掌握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合作探究: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1.照相机:
想想做做
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制作完成后,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问题1.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投影仪:
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了解其构造
问题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3.放大镜:
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问题3:字是正立还是倒立?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课后思考与实践:
①用自制的模拟相机替同学“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
③请你利用凸透镜制成一种有用的装置,说明制作方法和用途。

③将投影仪分离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仪器。

④用放大镜以不同的距离看物体,是否都是放大的?
⑤根据④中你所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小结: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使屏幕上成像。

3、放大镜成像。

当堂训练: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像。

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
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
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7、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8、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物理阅读
照相机简介
照相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照相机的了解有多少
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

一、 镜头
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重的光行差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

它一般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

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特别用心保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

每次用完后,应立即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进去)。

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干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干净的控镜头纸或用干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

二、 光圈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

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f a 。

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口径越小,所以镜头的光圈环上的数值琥大,通光量越小。

三、 快门
小型照相机的快门,一般可分为叶片式和卷帘式两种。

快门的速度有1-
2001s 的,也有1-500
1s 的。

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完此文章后,你对照相机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一些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你可以对照照相机的说明书或查找其他资料弄清更多的问题。

2、照相机中光圈环的指数越大,到达底片的进光量就越______,快门环指数越大,光圈开启时间就越_______。

3、“调焦”是什么意思呢?是调节焦距吗?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弄清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