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方法--写景抒情诗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26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诗歌鉴赏写景技巧上课PPT课件
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学生提问环节
学生可以就写景技巧相关的内容提出疑问,老师进行解 答和补充。
鼓励学生在提问环节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的写景诗句
0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诗句,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02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评价,共同探讨写景诗 句的魅力。
02 现代诗歌
起源于近代西方,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表达,如 浪漫主义诗歌。
03 诗歌分类
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根据内容、形式和 风格进行分类。
诗歌的语言特点
精炼
诗歌语言简练,表达深刻, 通过意象和象征传递情感 和意义。
意象丰富
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 征手法,创造独特的艺术 境界。
节奏感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通过音韵和韵律表现语言 的音乐美。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 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床 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 静、清新的氛围。
2. 比喻和拟人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将月光比喻为霜, 赋予夜晚以人的情感,使 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3. 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 思乡之情,情景交融,情 感真挚。
《春晓》的意境营造探讨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写景技巧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方法。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写景技巧,并尝 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0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提高审美情 趣和文化素养。
02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诗歌的起源与分类
01 古代诗歌
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和民间歌谣,如 《诗经》中的作品。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学生提问环节
学生可以就写景技巧相关的内容提出疑问,老师进行解 答和补充。
鼓励学生在提问环节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的写景诗句
0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享自己喜欢的写景诗句,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02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评价,共同探讨写景诗 句的魅力。
02 现代诗歌
起源于近代西方,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表达,如 浪漫主义诗歌。
03 诗歌分类
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根据内容、形式和 风格进行分类。
诗歌的语言特点
精炼
诗歌语言简练,表达深刻, 通过意象和象征传递情感 和意义。
意象丰富
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 征手法,创造独特的艺术 境界。
节奏感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通过音韵和韵律表现语言 的音乐美。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 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床 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 静、清新的氛围。
2. 比喻和拟人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 辞手法,将月光比喻为霜, 赋予夜晚以人的情感,使 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3. 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 思乡之情,情景交融,情 感真挚。
《春晓》的意境营造探讨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写景技巧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方法。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写景技巧,并尝 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0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提高审美情 趣和文化素养。
02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诗歌的起源与分类
01 古代诗歌
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和民间歌谣,如 《诗经》中的作品。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ppt课件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
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
可。
精选ppt
分析意境型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 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 力求优美。
精选ppt
《采薇》 节选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以哀写乐
精选ppt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以赏心悦目之景衬国破家亡之哀!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以春色悦目鹂音悦耳衬英雄无处之哀! •
• 答题格式:情景关系+分析 • 通过…A…意象,营造了…B…氛围,
精选ppt
知识准备——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人、事、物,是诗
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 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 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 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 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 感的。
精选ppt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高中语文-诗歌写景的方法 课件(24张ppt)
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 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 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 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 又一个鉴赏角度。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①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 感官的角度来写景。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④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 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抓住对象的 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 面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
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 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
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 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 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田园乐》王维
互文、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 句整齐。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 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 情。
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景。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 色镜中看。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 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 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诗歌中的写景角度(如何写景的)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 内外,总是层次分明。 《鹧鸪天》苏轼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 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 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 又一个鉴赏角度。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①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 感官的角度来写景。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
④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 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抓住对象的 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 面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写起,写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时所见到的;
颈联下句“老牛牵犊学春耕”写的又是近景,将 田园风光中那幅“老牛牵犊(小牛)”学着春天
耕种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写了出来。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 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 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田园乐》王维
互文、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 句整齐。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 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 情。
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景。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 色镜中看。
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 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 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
诗歌中的写景角度(如何写景的)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 内外,总是层次分明。 《鹧鸪天》苏轼
诗歌鉴赏写景技巧上课PPT课件
(1分) (2)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山峰座座相连离天
还不到一尺,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既 形声兼备又动静相衬,(1分)渲染了蜀道的陡高 与艰险,(1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
(1分)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 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是如何运用这种手 法的(阐运用)
巩固提高
(3)虚实结合(1分)“疏种碧松通月朗”为 实写,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 明月松间照的美景;“多栽红药待春还”为虚 写,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 景色。(1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既描写 了院中景致的美好,又给读者想象空间,(1 分)表达了诗人对窦员外新居的喜爱之情。 (1分)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赏析颈联写景艺术?
参考答案: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 “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 是视觉和静态描写。点明作者身处边塞环境的艰 苦,营造了凄楚苦涩的意境,烘托了作者凄凉哀 愁的情绪。
【学习目标】
•积累鉴赏术语并能准确运用。
•归纳总结诗歌写景的角度和答题步 骤,强化规范答题意识。
课堂探究
独立完成【课堂探究】练习题及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3分钟):南排小组讨论练习一和探究一, 北排小组讨论练习二和探究二
小组合作、展示5分钟
讨论分工
内 容 分 展示内容
类
小组分工
第1题及探究 口头指出各 (1)(2)(3) 一组
题写景方法 (4)(5)(6) 二组
第2题及探究
归纳总结写 景角度及方
还不到一尺,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既 形声兼备又动静相衬,(1分)渲染了蜀道的陡高 与艰险,(1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
(1分)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 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是如何运用这种手 法的(阐运用)
巩固提高
(3)虚实结合(1分)“疏种碧松通月朗”为 实写,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 明月松间照的美景;“多栽红药待春还”为虚 写,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 景色。(1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既描写 了院中景致的美好,又给读者想象空间,(1 分)表达了诗人对窦员外新居的喜爱之情。 (1分)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赏析颈联写景艺术?
参考答案: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 “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 是视觉和静态描写。点明作者身处边塞环境的艰 苦,营造了凄楚苦涩的意境,烘托了作者凄凉哀 愁的情绪。
【学习目标】
•积累鉴赏术语并能准确运用。
•归纳总结诗歌写景的角度和答题步 骤,强化规范答题意识。
课堂探究
独立完成【课堂探究】练习题及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3分钟):南排小组讨论练习一和探究一, 北排小组讨论练习二和探究二
小组合作、展示5分钟
讨论分工
内 容 分 展示内容
类
小组分工
第1题及探究 口头指出各 (1)(2)(3) 一组
题写景方法 (4)(5)(6) 二组
第2题及探究
归纳总结写 景角度及方
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PPT课件
9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 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 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 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 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 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4
动和静的结合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 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 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 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 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 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 具艺术感染力。
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
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时空:季节:春夏秋冬
时间:早晨 中午 傍晚 夜晚
6
远与近的结合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分析】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 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 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 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7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 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 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 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 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 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 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 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 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描写对象是雪, 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 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 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4
动和静的结合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 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 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 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 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 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 具艺术感染力。
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
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时空:季节:春夏秋冬
时间:早晨 中午 傍晚 夜晚
6
远与近的结合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分析】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 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 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 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7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 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 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 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 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 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 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诗歌鉴赏:写景诗ppt课件.ppt
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内容内容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的景象内容内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情感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烘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情烘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情情感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综合训练
• 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 的?〔4分)
• 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 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 ②烘托。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 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
4、江雪 【唐】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歌鉴赏小结(一)
写景方式
知识梳理(一)
顺序:空间角度(上下、高低、俯仰、远近等)
写 内容:所见、所闻、所感 景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技 巧 方法:正侧、虚实、动静、点面、
白描、工笔、细节、色彩映衬等
常用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本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之大的?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 题。一是从触觉,写被子、枕头的冷,表 明雪之大;二是从视觉写窗户明亮如昼, 来烘托雪之大;三是写“折竹声”,是听 觉。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 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 。
诗歌鉴赏
写景诗
鉴赏品味
• 1、
山居秋暝【唐】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综合训练
• 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 的?〔4分)
• 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 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 ②烘托。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 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
4、江雪 【唐】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歌鉴赏小结(一)
写景方式
知识梳理(一)
顺序:空间角度(上下、高低、俯仰、远近等)
写 内容:所见、所闻、所感 景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技 巧 方法:正侧、虚实、动静、点面、
白描、工笔、细节、色彩映衬等
常用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本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之大的?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 题。一是从触觉,写被子、枕头的冷,表 明雪之大;二是从视觉写窗户明亮如昼, 来烘托雪之大;三是写“折竹声”,是听 觉。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 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 。
诗歌鉴赏
写景诗
鉴赏品味
• 1、
山居秋暝【唐】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景抒情诗鉴赏指导(共10张PPT)
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景交融的手法
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的角度(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远望、近观,等) 写景的手法 1、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2、虚实结合 3、对比 4、衬托(烘托—反衬) 5、修辞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哀景、乐景、哀情、乐情 常见情感:惜春伤春、爱情(闲愁)、乡愁、别愁、闲适
哀景:色彩暗淡、偏冷、较单一; 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颓败、枯落、萧瑟、冷清、荒凉、肃杀; 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调子沉郁、凝重。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③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①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②以动写静,反衬 ③
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答: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 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之情(山水田园诗)、赞美之情等。 一般写法: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注意:乐景写哀情
小结:
乐景:色彩明丽、清新、鲜艳、丰富;
充满活力、生机盎然;
调子轻快、活泼。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一切景语皆情语”,思想感情与景物高度一致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①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4、衬托(烘托—反衬)
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的角度(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远望、近观,等) 写景的手法 1、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2、虚实结合 3、对比 4、衬托(烘托—反衬) 5、修辞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哀景、乐景、哀情、乐情 常见情感:惜春伤春、爱情(闲愁)、乡愁、别愁、闲适
哀景:色彩暗淡、偏冷、较单一; 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颓败、枯落、萧瑟、冷清、荒凉、肃杀; 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调子沉郁、凝重。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③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①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②以动写静,反衬 ③
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答: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 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之情(山水田园诗)、赞美之情等。 一般写法: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注意:乐景写哀情
小结:
乐景:色彩明丽、清新、鲜艳、丰富;
充满活力、生机盎然;
调子轻快、活泼。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一切景语皆情语”,思想感情与景物高度一致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①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4、衬托(烘托—反衬)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公开课PPT课件
【注】1树杪:miâo 2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快速把握诗人情 感的方法:
1、看题目 2、看诗句 3、看意象
4、
5、看情眼 6、看注释 7、看写法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2021,赏析本诗的颔联。 17
看题目:《江行》
“江行”,行 于江上,人在旅 途,羁旅之思, 思乡之愁就蕴含 其中。
2021
2021
6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有人认为第二句“江碧鸟白,山青叶红”的色调与全诗 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① “江碧鸟白,山青叶红”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 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② “江碧”“鸟白”“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 恰恰是对沉郁的羁旅异乡的感慨形成有力的反衬 。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 思归的感伤。景色越美,越觉得羁旅思归的难耐 。 ③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2021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7
22
“天”“水”“舟”“树杪”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 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
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
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
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
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
尽,而行舟悠悠,这样的
行旅何日是个尽头。
2021
23
看题干:
从“景”与“情”的角度
通过“行舟所见”:暮色苍
茫之时,“蒹葭”“残雪”“新
“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 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 之情;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
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2021
5
1、借景抒情
快速把握诗人情 感的方法:
1、看题目 2、看诗句 3、看意象
4、
5、看情眼 6、看注释 7、看写法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2021,赏析本诗的颔联。 17
看题目:《江行》
“江行”,行 于江上,人在旅 途,羁旅之思, 思乡之愁就蕴含 其中。
2021
2021
6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有人认为第二句“江碧鸟白,山青叶红”的色调与全诗 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① “江碧鸟白,山青叶红”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 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② “江碧”“鸟白”“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 恰恰是对沉郁的羁旅异乡的感慨形成有力的反衬 。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 思归的感伤。景色越美,越觉得羁旅思归的难耐 。 ③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2021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7
22
“天”“水”“舟”“树杪”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 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
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
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
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
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
尽,而行舟悠悠,这样的
行旅何日是个尽头。
2021
23
看题干:
从“景”与“情”的角度
通过“行舟所见”:暮色苍
茫之时,“蒹葭”“残雪”“新
“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 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 之情;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
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2021
5
1、借景抒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
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
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
表态20画20/1面2/1平1 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7
11、(2011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历鹗
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
,听2觉020与/12视/11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8淡雅 (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三、山水田园:生活方式、生活情 趣
2020/12/11
9
13、(2004年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江汉 杜甫
2020/12/11
2
一、借景悟道:表达自己对自然、 生命、宇宙的看法
2020/12/11
3
4、(2006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 “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 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答案:
(1)晚:归艭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
,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
动感。
2020/12/11
4
3、(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答案:(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 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 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 、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 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 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 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 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
析。(炼字类)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形象意境类)
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
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
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
,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根有 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 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 ;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意思对即可。)(2)答题要点:①对 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3分) 【参考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 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 析
【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
2020/12/11
1
•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答案:(1)浮云本义是空中飘浮的白云,本 诗指当时的保守势力
(2)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表达了诗人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雄 心和壮志。
个阅2读020视/12角/11,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5突兀 。
二、摹写风景: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 情
2020/12/11
6
8、(200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