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应用(第2课时)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

解得 m=1.08 g。
答案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必须换 算成纯物质再进行计算。 (2)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 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 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进行计算。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4
mol,m(Cu)=0.01
mol×64
g·mol-1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0.64 g。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Al3++3OH-===Al(OH)3↓
Al(OH)3+OH-===AlO-2 +2H2O
解法二: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法。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
0.5 1m0ogl×2=10 g·mol-1,Zn、Fe、Mg、Al 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 32.5 g·mol -1、28 g·mol-1、12 g·mol-1、9 g·mol-1,由于是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平 均摩尔电子质量必介于两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之间,故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金属 Al。
28 g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
解析 n(Fe)= =0.5 mol,n(CuSO )=0.100 L×0.1 mol·L =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
4
56 g·mol 第二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3.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Word版含解析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3.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发出爆鸣声;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无色气泡,试管中产生逐渐溶解现象:铝片化学方程式:2Al +6HCl===2AlCl 3+3H 2↑ 离子方程式:2Al +6H +===2Al 3++3H 2↑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发出爆鸣声;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无色气泡,试管中产生逐渐溶解现象:铝片化学方程式:2Al +2NaOH +2H 2O =====△2NaAlO 2+3H 2↑离子方程式:2Al +2OH -+2H 2O===2AlO -2+3H 2↑)2氢气(或H 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都产生3. H 2 + Cl 2=====点燃2HCl化学计量数之比1∶1∶2微粒个数之比1∶1∶2扩大6.02×1023倍1×6.02×1023∶1×6.02×1023∶2×6.02×1023物质的量之比1mol ∶1mol ∶2mol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1体积∶1体积∶2体积之比,等于微粒个数之比,物质的量(1)结论: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之比。

体积等于气体的 (2)应注意的问题过量任何一种反应物,只有实际参加反应的纯物质的量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①部分不参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正确。

的原则。

”同单位,上下相当左右量“列比例式时要符合③ 4.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图示关系:(2)计算公式:①n =mM ;②n =NNA;③n =错误!;④n =c ·V (溶液)知识点一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1.下列金属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A .MgB .AlC .FeD .Cu答案:B解析:Al 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Mg 、Fe 只能与稀盐酸反应;Cu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与NaOH 溶液反应。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最新7篇)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最新7篇)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最新7篇)《物质的量》化学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后,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其中“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学生必做实验。

二、学情分析对于定量认识物质及化学变化,学生初中学习过基于质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并且掌握情况较好。

所以当学生接触“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概念,是比较难主动使用的。

所以教学过程,应该突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使用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的建立,确实为化学研究链接微观和宏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学生初步掌握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四、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六、教学过程(一)环节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任务1]教师引导: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活动:(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定量意义的讨论,发现化学方程式既能定量地讨论质量关系,也能够定量地讨论个数关系,而且个数关系要更加简洁。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合格考过关检验1。

把一小块钠放入足量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a与NaOH的质量相等B。

反应中H2O与H2的质量相等C。

反应中H2O与H2的质量之比为2∶1D。

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D解析该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23∶40,A项错误,D项正确;H2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1,所以B项、C项均错误.2.将足量铁粉放入100 mL 0。

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A。

32 g B。

6.4 gC。

0。

64 g D.3.2 g答案C解析n(CuSO4)=0.100L×0.1mol·L-1=0.01mol,由CuSO4+Fe FeSO4+Cu,可知n(Cu)=n(CuSO4)=0。

01mol,m(Cu)=0。

01mol×64g·mol—1=0。

64g。

3.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

72 L,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A.1 mol·L—1B.0.4 mol·L—1C。

1。

5 mol·L-1 D.2 mol·L-1答案B解析2Al+2NaOH+2H2O2NaAlO2+3H2↑2mol 3×22.4Ln(NaAlO2) 6.72L2moln(NaAlO2)=3×22.4L6.72Ln(NaAlO2)=0.2molc=0.2mol0.5L=0。

4mol·L-1.4。

2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3,则向盐酸中加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

高中化学第3章铁金属材料第2节金属材料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3章铁金属材料第2节金属材料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___粒__子__个__数___之比,也等
于___物__质__的__量___之比,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还等于__体__积____之比。
应用体验
1.对于反应:2A(g)+2B(g)══3C(g)+D(g),化学计量数之比与下
列各项不等的是
( C)
A.分子数之比
B.物质的量之比
二、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各化学计量间的关系
2Na 计量数之比: 2
+ 2H2O ══ 2NaOH
∶2
∶2
+ H2↑ ∶1
扩大 NA 倍: 2NA 物质的量之比:2 mol
∶ 2NA ∶ 2 mol
∶ 2NA ∶ 2 mol
∶ NA ∶ 1 mol
质量之比: 46 g
∶ 36 g
∶ 80 g
∶ 2g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复习回顾有关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N、 1.通过对“物质的量相关公 物质的质量m、气体体积V、溶液浓度c间
式”的回顾,提升定量探究的 的计算公式,巩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
学习能力及证据推理意识。 物理量之间的换算方法。
Fe+CuSO4══FeSO4+Cu Δm(质量增加)
56
64 64-56=8
m(Fe)=28 g
4g
典 例 镁铝合金具有很好的强度、刚性和尺寸稳定性,常用来制 作又轻又薄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外壳。把10.2 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 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 L氢气。试计算:
(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_5_2_._9_%____。 (2)该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1_∶__1__。 (3) 该 合 金 溶 于 足 量 的 盐 酸 中 , 标 准 状 况 下 产 生 氢 气 的 体 积 是 __1_1_._2_L__。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均摩尔质量为
=25 g·mol-1。

典型例题
【例题2】 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
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
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00 mL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并放出气体。
(1)Na2O的物质的量为
;
(2)放出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
(3)盐酸中c(HCl)=

答案:(1)0.05 mol
(2)1.12 L
(3)1.5 mol·L-1
解析:(1)n(Na2O)=
n(NaHCO3)=


.
.
氢离子反应可生成1 mol氢气。( ×)
(6)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物质的量均守恒。( × )
2.1.15 g钠与水反应,得到100 mL溶液。
(1)求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解:参加反应的 Na 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
第二节
第2课时
金属材料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课 堂 小 结
课标定位
1.会叙述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素养阐释
1.能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
算中的应用
2.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答化学计算问题
系,同种状况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关系,因此根据化
学方程式计算时,各物质对应的各物理量的单位上、下都必
须一致,左、右相互对应即可。
归纳提升
1.化学计算的基本

【襄樊五中】第四章 第3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襄樊五中】第四章 第3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第四章卤素第三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课时)第二课时一、本课要点1.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含义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课前思考1.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有哪些?2.怎样读题和审题?如何做到规范解题?3.你会总结解题规律吗?三、同步训练1.将由Ca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减少时,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是混合物的一半,则残留物中的Ca、Mg两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2 C.1︰3 D.2︰12.含浓度为0.4mol/L的金属阳离子R n+溶液100mL,刚好把200mL 0.2mol/L的Na2CO3溶液中的CO32―离子全部沉淀,则n值应是()A.1 B.2 C.3 D.无法确定3.完全沉淀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离子,消耗同一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NaCl、MgCl2、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6︰3︰2 B.1︰1︰1 C.3︰2︰1 D.9︰3︰1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过量HCl中,至反应结束,各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的大小关系为()A.Mg>Al>Fe B.Al>Mg>Fe C.Mg=Al=Fe D.Fe>Al>Mg5.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 B.11︰3 C.3︰1 D.4︰16.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直至反应充分为止,结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则该硝酸银的质量分数是()A.27.7% B.72.3% C.54.0% D.无法计算7.将a g含NaOH的样品溶解到bmL 0.1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式量为40)()A.[(b―c)/125a]×100%B.[(b―2c)/125a]×100%C.[(b―c)/250a]×100%D.[(8b―8c)/a]×100%8.根据:S2O82―+2e― 2SO42―;Mn2++4H2O―5e― MnO4―+8H+,推测使1.5molMn2+被氧化成MnO4―时,消耗S2O82―的物质的量为()A.1.5mol B.3.125mol C.3.25mol D.3.75mol9.0.05mol/L Na2SO3溶液24mL恰好与0.02mol/L K2Cr2O7溶液20mL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铬(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A.+2 B.+3 C.+4 D.+510.用1L 1.0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最接近于()A.2︰1 B.1︰3 C.3︰2 D.2︰311.溴酸钾和溴化钾在酸性溶液中反应,溴元素全部转化为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_______mol溴酸钾中含有mg溴元素,它能______(填“氧化”或“还原”)________mol的______(填离子或物质名称)。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_高一化学教案_模板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_高一化学教案_模板

化学教课方案-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_ 高一化学教课方案 _模板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经过气体摩尔体积的观点和有关计算的教课,培育学生剖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经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课,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认识学科间有关知识的联系。

感情目标经过本节的教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主动参加意识。

经过教课过程()中的设问,指引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板书 ] [议论 ]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随和体中的粒子数量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回答)[板书 ]1.依照: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2.种类(1)标准情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的质量随和体中的粒子数量之间的关系[ 投影 ] 例题 1:在标准情况下, 2.2gCO2 的体积是多少?[ 议论 ] 1.由学生剖析已知条件,确立解题思路。

2.学生在黑板上或练习本演出算。

[ 重申 ] 1.解题格式要求规范化。

2.计算过程要求带单位。

[ 板书 ] (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投影 ] 例题 2:在标准情况下,测得 1.92g 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 。

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 议论 ] 剖析已知条件第一计算气体的密度:=而后求出标准情况下22.4L 气体的质量,即1mol 气体的质量:M= Vm[ 学生解题 ] [投影 ] 例题剖析议论不一样的解法。

3:填表物质物质的量体积(标准情况)分子数质量密度H20.5molO244.8LCO2N228gCl2.HCl 混淆气3.01 1023×[练习 ] 若不是标准情况下,能够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题。

某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 剖析 ] 因为是同温同压,所以式量的比等于密度比。

[板书 ](3)混淆气体[ 投影 ] 例题 3:已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4 : 1,求空气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化学 3.2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 3.2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已知物质的质量m (B),n (B)=m (B )M。

(2)已知标准状况时的气体体积V [B(g)],n (B)=V [B (g )]V m。

(3)已知物质的粒子数N (B),n (B)=N (B )N A。

(4)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n (B)=c (B)·V 。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比。

(2)在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体积之比。

(3)化学方程式除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它们的物质的量关系,如H 2+Cl 2=====点燃2HCl 可表示1__mol__H 2与1__mol__Cl 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__mol__HCl 。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类型1.基本步骤 2.计算类型 (1)基本计算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求解其他物质的有关量,此时,只要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列出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比例式计算便可。

(2)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设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 、y ,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并用x 、y 表示,列出方程组解答。

(3)过量计算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量,求解某产物的量。

方法:按照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哪一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的物质的量进行求解。

(1)计算时,各物质不一定都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用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但要注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的换算关系。

(2)在化学方程式中列出的各量,同种物质的单位必须相同,不同物质的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单位必须“上下统一”。

(3)列式求解时要注意所有的数值要带单位,同时注意有效数字的处理。

【素养升华】 证据推理:以实例明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实例:计算0.1 mol 金属钠与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多少升? ①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在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安排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利用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通过一个例题把在第二章里学习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知识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分散了第二章集中学习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在初中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观点也有重要意义。

三、素养目标1.【教学目标】: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及相关物理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评价目标】:通过从简单到复杂,善于把问题分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来解决生产生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难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六、教学设计思路物质的量那部分知识与本节课的内容十分紧密,可以通过对粒子数目、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公式复习进行导入。

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从宏观的物质质量以及微观粒子数目切入,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在此基础下,通过例题“250mL2mol/L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使学生掌握运用物质的量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初步计算。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三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第三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金属材料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变化;(2)运用物质的量及相关物理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括"金属材料"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教材按照"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新型合金"的顺序介绍了金属材料。

在第二章的第三节"物质的量"里,教材介绍了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为了分散学习难点,把"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安排在本节里。

教材在这一节的最后安排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利用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通过一个例题把在第二章里学习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知识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分散了第二章集中学习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难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流程】【引入】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

【学习任务一】以H2和O2反应为例,从物质的量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活动1:宏观(质量关系)视角活动2:微观(微粒数目)视角【结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学习评价】练习1(练习素材)【过渡】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物质的量浓度(c)、气体摩尔体积(Vm)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对于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会更加方便。

【复习回顾】物质的量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n )、摩尔质量(M )、物质的量浓度(c)和气体摩尔体积(m)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对于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会更加方便。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精选3篇)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精选3篇)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二课时](精选3篇)第二课时教案: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大小的物理量,能够运用摩尔的概念进行物质量的计算。

2. 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包括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等。

3. 能够解决简单的物质的量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计量瓶、天平、试剂瓶等课件:物质的量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相关知识点的PPT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量的概念和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Step 2 学习新知1. 引入新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物质的量相关问题,例如:“如果我们要制作100g的盐水,我们需要多少克的盐?”2. 学习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讲解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的定义和公式:物质的量 = 质量 / 相对分子质量。

- 对于给定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使用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3. 学习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 定义摩尔的概念:1摩尔物质的量是指含有6.022×10^23个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物质,简称1mol。

- 学习物质的量与摩尔的换算关系:物质的量 = 摩尔数 ×1mol。

- 使用对数运算与计算器或者Excel进行换算的方法。

Step 3 解答疑惑学生提出关于物质的量相关计算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示范。

Step 4 深化理解结合实验进行物质的量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实际问题。

Step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Step 6 课堂扩展对学生进行物质的量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Step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Step 8 辅助学习推荐学生参阅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对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学习。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根据化学方程式比例关系计算1.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 L氢气。

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Zn+2HCl ZnCl2+H2↑1 mol 1 mol3.25 g x LB.Zn+2HCl ZnCl2+H2↑65 g 1 L3.25 g x LC.Zn+2HCl ZnCl2+H2↑1 mol 22.4 L0.05 mol x LD.Zn+2HCl ZnCl2+H2↑65 g 1 mol3.25 g x L2.分别向盛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铝,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2,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1∶2B.3∶4C.3∶2D.6∶13.(山西太原五中高一上阶段检测)一定质量的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产生3.36 L(标准状况下)气体;用同样质量的铝铁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5.6 L的气体,则该合金中铝、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深度解析)A.1∶1B.2∶5C.3∶2D.3∶5题组二列方程组进行化学计算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上期末)将3.9 g 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4.48 L(标准状况下)。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HCl为0.2 molB.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2 mol电子C.参加反应的Mg为2.4 gD.若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产生0.15 mol H25.把10.2 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得到6.72 L(标准状况下)H2。

试计算:(1)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该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该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产生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深度解析6.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如下实验: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各盛有30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加入质量不同、组成相同的镁铝合金粉末,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高一上学期同步好题精练3-2-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含详解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高一上学期同步好题精练3-2-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含详解

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时间:40分钟一、单选题1.某同学将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而是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兜着液体的这层膜是氧化铝B.该实验说明了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C.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物保护膜D.铝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即使加热到熔化也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Al2O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3.分别向盛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铝,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2,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A.1︰2B.3︰4C.3︰2D.6︰14.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后快速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立即把口封闭。

结果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鼓起来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易拉罐变瘪的反应是CO2+OH-=HCO3-+3H2↑B.使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2OH-+2H2O=2AlO2C.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则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D.反应结束后,易拉罐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5.Na2CO3和NaHCO3混合物27.4 g,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小,得到残余固体21.2 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比为A.1:1B.1:2C.3:2D.1:36.将铁、铝的混合物加入到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将过滤得到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质量正好与原固体质量相等,则原固体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14.3%B.12.5%C.87.5%D.无法计算7.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 、Mg 、Al 分别与1100mL 2mol L -⋅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 (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2.24B .曲线b 为Mg 与盐酸反应的图像C .反应后,Na 、Mg 、Al 均有剩余D .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8.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3.2. 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3.2. 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3.2.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基础落实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之比,而非质量之比。

(2)计算时,各种物质不一定都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示,气态物质还可以用表示,但要注意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只要做到“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

对点题组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工业制造SiC(其中硅的化合价是+4价)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3C==SiC+2CO↑。

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2B.2:1C.1:1D.3:52.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3===2KCl+3O2↑个制取氧气,若有24.5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2.24LB.4.48LC.44.8LD.6.72L3.1.6g部分被氧化的镁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1.12L,在与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A.1.2gB.0.64gC.0.4gD.0.24g题组二关系式法计算4.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一边装有一定量的金属钠,一边装有一定量的氧化汞(2HgO==2Hg+O2↑),同时加热容器的两部分,钠和氧化汞都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空气的成分仍不变。

则钠和氧化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3:1C.4:1D.1:45.(2019·南京期末)将amol钠和amol铝同时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cm-3,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题组三方程组法计算6.在一定条件下7g炭粉与14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1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 CO与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2:1C.2:3D.3:27.(2019·湖南石门一中高一期末)11.0g 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L,则混合物中Fe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B.2:1C.1:1D.2:3题组四差量法计算8.将过量的锌片放入500mL CuSO4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锌片,洗净、称量,发现锌片质量比原来减少了0.5g,则原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 mol·L-1B.1 mol·L-1C.1.5 mol·L-1D.2 mol·L-19.将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铜离子全部被还原时,固体质量变为8.2g,则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mol·L-1B.0.25mol·L-1C.0.025mol·L-1D.0.125mol·L-110.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取ag工业纯碱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 固体。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3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新教材课标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3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答案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 ,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

了解 化学计算中常见的命题规律和常用的解题方法。

间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1 。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WL) + / M微观:N A x 4/(g • mol -1) %数端野可 溶液的体积O HL R HL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 • L -1)⑴物质的量浓度(c)和溶液质量分数(7。

)的换算关系是C = lOOOpzo~~M 0⑵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ni"2°②同温、定容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H1 ni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 尔质量之比,即段= 观曼他Mi Mi Q④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倒数比,即%黑。

2。

在化学反响方程式中的应用2Na + 2H2O =2NaOH + H2 t化学计量数之比2扩大6。

02X1()23倍2X6。

02X1023: 2X6。

02X1023: 2X6。

02X1023: 1X6。

02X1023物质的量之比2 moi 2 mol 2 mol lmol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效果自查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5 点燃⑴化学方程式2H2+02=2H2。

的意义为2 mol H2和1 mol0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响生成2 mol H2O()(2)0。

1 mol Zn和Fe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响,一定生成0。

1(3)0。

1 mol A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3。

36 L H2((4)将铝投入到硫酸溶液中,当有3 moi电子发生转移时,反响的铝为27 g()(5)1 L 0。

1 mol/L 硫酸中参加0。

2 mol Fe,生成0。

2 mol Hz([答案]⑴ J (2)V (3)X (4)V (5)X2。

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能运用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能结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守恒思想,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2CO + O 2=====点燃2CO 2化学计量数 2 1 2 扩大N A 倍 2N A N A 2N A物质的量 2 mol 1 mol 2 mol质量 56 g 32 g 88 g标况下气体体积 44.8 L 22.4 L 44.8 L结论:(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粒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

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3.计算实例(1)已知量、未知量均以物质的量计算例1 5.4 g 铝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 设: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 (H 2)n (Al)=m (Al )M (Al )= 5.4 g 27 g·mol -1=0.2 mol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2 30.2 mol n (H 2)20.2 mol =3n (H 2)∴n (H 2)=0.3 mol∴V (H 2)=n (H 2)·V m =0.3 mol ×22.4 L·mol -1=6.72 L答: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6.72 L 。

(2)已知量、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计算例2 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

若56 g 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多少? 答案 设:需要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 (O 2)由反应方程式4Fe + 3O 2===2Fe 2O 34×56 g 3×22.4 L56 g V (O 2)则56×4 g 56 g =3×22.4 L V (O 2) V (O 2)=3×22.4 L ×56 g 4×56 g=16.8 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理解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的宏观和微观意义及运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使用物质的量相关物理量在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模型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气体体积、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个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新课讲授
【投影】
【学生】思考,并填空。

【教师】老师引导学生们由此图总结出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过渡】化学作为一门理科,会涉及一些计算问题,初中我们学过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

【投影】
2222H +O 2H O 点燃
质量之比 4g : 32g : 36g
【讲述】在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前,首先要把方程式配平, 配平后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使各元素质量守恒,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还可表示反应时各物质微粒个数关系。

【投影】
2222H +O 2H O
点燃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粒子数之比 2 : 1 : 2
【过渡】如果把各物质微粒数目同时扩大6.02×1023倍,关系依然成立。

【投影】 2222H +O 2H O 点燃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粒子数之比 2 : 1 : 2
扩大6.02×1023倍 2×6.02×1023 : 6.02×1023 : 2×6.02×1023
【过渡】根据物质的量与物质粒子数的关系n=
NA
N 可知,微粒个数比还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投影】 2222H +O 2H O 点燃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粒子数之比 2 : 1 : 2
扩大6.02×1023倍 2×6.02×1023 : 6.02×1023 : 2×6.02×1023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1mol : 2mol
【过渡】根据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知道物质质量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投影】
2222H +O 2H O 点燃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粒子数之比 2 : 1 : 2
扩大6.02×1023倍 2×6.02×1023 : 6.02×1023 : 2×6.02×1023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1mol : 2mol
体积之比 2×Vm : Vm :
质量之比 4g : 32g : 36g
【例题】250mL 2mol/L 的硫酸与足量的铁屑完全反应。

计算:
(1)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
(2)生成H 2的体积(标准状况)
【讲解】(1):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0.25L × 2mol/L = 0.50mol
反应方程式:Fe + H2SO4——FeSO4 + H2↑
1 1
n(Fe) 0.50mol
1 n(Fe)
1 0.50mol
n(Fe)= 0.50mol
答:参加反应的铁屑的物质的量为0.5mol。

【讲解】(2):反应方程式:Fe + H2SO4——FeSO4 + H2↑
1mol 22.4L
0.50mol
1mol 22.4L
0.50mol V(H2)
V(H2) = 22.4L × 0.50mol ÷ 1mol = 11.2L
答:生成H2的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11.2L。

【投影】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解题步骤。

Step1:写出题目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Step2:根据方程式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和已知信息(物质的量或体积或气体摩尔体积或质量等),列出求解未知量的方程式;
Step3:解出方程式,得到答案。

【练习】向500mlNaOH溶液中投入10.8g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
(2)NaOH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标况下生成H2的体积
【小结】计量系数比=物质的量比
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换算
【随堂巩固】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它们的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2.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今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 )
A.2.24 L B.4.48 L C.44.8 L D.6.72 L
3.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A.2∶3 B.1∶1 C.3∶4 D.24∶27
4.200 mL 0.5 mol·L-1的盐酸与14.3 g Na2CO3·x H2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则x为( ) A.5 B.6 C.9 D.10
5.将1 mol Na和1 mol Al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