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z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2.了解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与艺术的关系;3.把握影视艺术中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及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本功能。
2.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解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内容如下:1.影视艺术中音乐的基本作用;2.影视音乐的类型和形式;3.影视音乐与文化传承的关系;4.影视艺术对我国文化的贡献。
3.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解、引导思考、课堂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积极参与。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影视作品中是否注意到了音乐元素,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课堂讲解对“影视作品中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展开深入分析讲解,介绍影视作品中音乐的基本作用,影视音乐的类型和形式等内容。
第三步:课堂演示在讲解中穿插影视作品的短片演示,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与影像相融合的魅力。
第四步:思维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影视音乐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以及影视艺术对我国文化的贡献。
第五步: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观看影视作品并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以及撰写影视作品对音乐的运用方式的观后感等。
5. 教学反思本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中逐步了解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关系。
讲解中穿插短片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影视作品中音乐的作用和形式。
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并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既巩固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与影像的直观感受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选取的是高二历史教材《必修三》中的第24课,主题为音乐与影视艺术。
针对本课,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引导思考、课堂演示等,使学生全方位了解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了短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影视作品中音乐的作用和形式。
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音乐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二、20世纪世音乐的发展变化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
• (1)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影响了音乐的表达方式。
• (2)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残酷、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经济危机等,引发了社会心理的变化,音乐作品中常出现苦闷、 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
3、电视 (1)产生: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2)发展:1929 年,英国伦敦 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40 年 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 电视节目。
4、特点 (1)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2)阶段性与科技性。
(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 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 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 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 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 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 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 1、原因 •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9
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 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2)社会需求。社会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 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 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载体。
• (3)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艰辛劳动。
2、电影 (1)背景:19 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 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1895 年底,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首次放映电影短片, 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3)发展: ①“默片”:20 世纪初,电影是黑白无声片。如美国 格里菲斯 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苏联的《波将金号战舰》等。 ②有声片:1927 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 ③彩色电影:1935 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④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二战以后发展迅速。
原创8: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精神需求,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2)是一种增进知识、拓宽视野的途径;电视还能起
到服务大众、引领潮流、带动消费的作用。 (3)具有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影视艺术为现代社会
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电视对人们生活的消极影响:
➢电视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过大。 ➢语言和图像的直接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想象力的
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 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摇滚乐: 摇滚乐产生的原因: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
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 破传统的渴望。
代表人物:“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甲壳虫”摇滚 乐队。
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 发展趋势:经典精华与大众化、多元化并存;民族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堂导入
卓别林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并享有 “保卫和平的战士”的盛誉。他一生拍摄了80多部影 课 片,一人身兼制片、编剧、导演、演员、作曲、摄影 堂 等,被萧伯纳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 导 他的影片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性和战斗力,有力地抨击 入 了资本主义社会和法西斯统治,希特勒曾以死亡来威 胁他。 卓别林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电影(电视)是如何发展的?
命的推动。 特点: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流行音乐
是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拥有广大听众的通俗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 ➢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意大利要争取摆脱外族
奴役,取得民族独立等。
课堂 导学
问题:(3) 普莱斯利是哪一音乐流派的代表?这种音乐流
派有何特点? 提示:(3)流派:摇滚乐。特点:音量震耳欲聋,节奏强 烈,歌词叙事性强,多以爱情为主题。表演者着装奇特,行 为怪异,表达了他们对西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1)电视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过大,导致对群众
精神生活的“垄断”现象。
(2)语言和图像的直接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 想象力的退化。
栏 目 链 接
课堂 总结
(3)有的影视节目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观众会
产生误导。 (4)影视片中的暴力、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一 定的危害性。 (5)不良的看电视习惯,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引发各 种电视病等。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栏 目 链 接
课堂 导学
一、19世纪以来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材料一
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质
过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酷烈的战争,威武的进军 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 结尾部分就是如此。 ——鲍列夫《美学》
栏 目 链 接
课堂 导学
问题:(3) 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第八艺术”,归纳电视
艺术的功能和优势。 提示:(3) 电视的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展 示艺术作品等。电视的优势:声画并茂,视听兼备,覆盖面 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栏 目 链 接
课堂 总结
一、19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呈现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 提高,需要不断推出满足观众需求的作品。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程标准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 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 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特征:它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
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代表: 1. “乐圣”——贝多芬
与厄运不屈地抗争,用欢乐笑对人生
考点1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特征:它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
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代表: 1. “乐圣”——贝多芬
交响乐
2.“圆舞曲之王”——约翰· 施特劳 斯 考点2
《蓝色的多瑙河》 3.歌剧——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茶花女》
比才《卡门》
《卡门》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叶,东北欧各国民族、民主运 背景: 动空前高涨。
特征:弘扬本民族特性
代表:
俄国 柴可夫斯基 芭蕾舞《天鹅湖》(欣赏视频)
考点3
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呢?
除了欣赏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还 要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作曲 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动机等。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20世纪初——1927年,无声片(“默片” )
(3)苏联电影的发展:《波将军号战舰》
2、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20~40年代 ①、从无声走向有声 :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 影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 ②、从黑白转向彩色 :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 《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电视的发展
• 电视出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
• 首次播送电视节目:1929年,英国 • 彩色电视播放:40年代初,美国 • 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后——风格多样化,交
流频繁。
猫 王
——普雷斯利 他是使摇滚乐让年轻人疯 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乐中, 强有力的电声乐器刺激了年轻 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经,他的演 唱渲泄了年轻人心底的呼喊, 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
他的歌迷包括各种层次的人, 他的歌声中有呼喊、甜美温柔、 叙事、爱国、宗教、逃避现实、 抨击社会、乡土气息、浪漫情 调,等等内容。。
1845年在德国波恩明斯特广 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1987年在波恩市塑造的贝多芬巨型头像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代表: 交响乐——贝多芬 “乐圣” 圆舞曲——“圆舞曲之王”约翰· 施 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歌剧——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茶花女》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
“甲壳虫”演唱组
英文叫Beatles Band, 中文音译名叫"披头士乐队"。 有趣的是"披头士"这个词倒 用得恰到好处,因为它形象 地概括了他们留着长发、穿 着牛仔裤、休闲衣的颓废形 象。而Beat这个词,原义的 意思是拍、打,正说明了他 们的摇滚演唱风格。"披头 士"后来也成了这类形象的 时尚青年的专用词。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时间:19世纪兴起,19世纪中期鼎盛
代表: 交响乐——贝多芬 “乐圣”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一、19s
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 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 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 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 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 贝多芬 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 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 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 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 芬的这一举动出于什么情感 ?
课件9: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电影 1.产生背景: 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 猛发展(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 社会巨大变化、人类精神需求及商业利益驱动(动力)。
诞生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电影短片, 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卢米埃尔兄弟
默片
1895年至1927年
一个国家的诞生
大独裁者
波将金号战舰
《爵士歌王》海报
有声电影
1927年,美国华纳电影 公司首次拍摄成功有声 电影《爵士歌王》,融 对白、音乐、歌唱为一 体,电影进入有声片时 期。
彩色电影
1935年,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
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的电影技术宽银幕电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明贝多芬对拿破仑看法的转变。 开始把拿破仑当英雄,后来因其称帝而感到愤怒。
材料二:歌曲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是浪漫乐派作曲家抒发诗
情画意的理想领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问题2:结合教材和材料一说明贝多芬有怎样的思想主张? 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问题3: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概括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注重抒情、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Th披e B头e士atl乐es队,在披上头个士世乐纪队六,十又年译代甲引壳领了虫轰乐轰队烈。烈的,被美国称为 流“英行国音入乐侵史(B上rit最ish伟In大va,si最on有)”影的响音力乐,文拥化有入最侵浪多潮歌,从根本上冲 迷击了,美迄国今音最乐为的成基功础的,乐彻队底。埋由葬了四“位猫英王国”青埃年尔组维成斯。·普雷斯利
必修三第8单元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41张PPT课件)
《英雄交响曲》
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动荡的时代赋予贝多芬一 种特殊的力量,再加上当时在欧洲已经发展到完全成 熟的人道主义思想,对贝多芬的思想发展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逐渐成为他世 界观的核心。1804年创作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标致着贝多芬从“约瑟夫主义者”转向“共和主义 者 ”。 这部交响曲是受法兰西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贝纳 多特将军的建议写的。作品完成后本来是准备通过贝 纳多特将军题献给拿破仑的。但拿破仑于这一年取消 共和制做了皇帝,贝多芬一气之下,抹去原稿扉页上 原来的题名《波拿巴》,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4、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和落后的国家则要完 成反抗外来压迫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 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听众下移,青少年为主流
特点: 流行音乐成为主流,通俗易懂、轻松 活泼,拥有广大听众(jazz爵士音乐)
成就: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时代在变化》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 斯利。
民族 音乐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出现
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天 鹅 湖 剧 照
《天鹅湖》
1871年,31岁的柴科夫斯基来到妹妹家中小住。 作为好舅舅,他决定送给可爱的外甥们一份特殊的 礼物———根据孩子们平时阅读的德国作曲家莫采 乌斯的童话《天鹅池》----------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 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 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 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 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 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 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 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 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教学设计11: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课标要求】列举浪漫主义、印象派和现实主义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教学难点】音乐和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影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情境导入: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失恋和耳疾带来巨大的痛苦中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名。
贝多芬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被尊称为“乐圣”。
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浪漫主义: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
中心在奥地利、德意志;19世纪中后期,俄国等国民族乐派兴起。
材料一歌曲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是浪漫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材料二 1789--1794年的法国革命曾激起贝多芬的满腔热情。
最初,拿破仑是他心中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写下一部《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乐》。
但他知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怒地说:“……现在他也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他将骑在众人的头上,成为一个暴君。
”并把作品一撕为二,扔在地上。
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才平静下来,并允许作品改名为《英雄交响曲》公之于世。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材料三 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有的国家需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的统一问题;有的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有的争取摆脱外族奴役,取得民族独立。
课件6: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3、代表: (1)“猫王” “披头四” (2)《围着时钟要吧》《时代在改变》等
根据材料:1、分析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时代背景 2、结合教材,总结流行音乐的影响
1979年,邓丽君邓丽君美妙的爱情歌曲也像春 风一样吹进了祖国大陆。听惯了《红灯记》这样的 样板戏、《红太阳颂》这样的革命歌曲的人们,猛 然间发现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他们惊讶地发现, 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多姿多彩。
艺术作品:九部交响曲如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 响曲》等。
艺术风格:表达反对封 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 的思想感情。
阅读教材归纳19世纪的音乐流派及作品
音乐家 国别
作品
地位
浪 派别 漫
主 义 音 乐
贝多芬
约翰•施 特劳斯
德意志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是连接古典 主义音乐和浪漫主 义音乐的桥梁,被
1991——1995年热播的电视剧 6 中国第一部反映 改革开放成就 的主旋律电视剧
7 最早反映改革开放最 前沿的广东,外来打 工者生活的电视剧
近年来热播的电视节目
这些年不变的是
新闻联播
天气预报
广告
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有的积极影响
①社会进步的产物
②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精神追求
③娱乐性强、艺术鉴赏性强。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 感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启迪。 ④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⑤成为生活一部分,改变生活方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迅速反映生活,具有艺术欣赏的便利性。扩大了人们的视 野,提高了人的素质。
(二)、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第八艺术”)
1、起源发展的条件:
2、电视艺术发展过程:
诞生
发展
①1926年 英国 贝尔德 发明电视机
第24课-音乐和影视艺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1.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1)历程①兴起: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②发展: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特点①形式: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②内容: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3)代表①乐曲A.德意志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代表作品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承前启后B.奥地利舒伯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
代表作《小夜曲》。
C.奥地利小约翰·施特劳斯: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美称。
②歌剧A.意大利威尔第: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对当时意大利民族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
代表作品《茶花女》名扬世界。
B.法国比才: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4)民族乐派①特点: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
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将民族音乐、古典主义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的作品。
②代表:“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
2.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1)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2)流行音乐的两个阶段①一战后至二战前主流是爵士乐(Jazz)。
特点: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
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
影响: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②二战后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
人教版必修三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与影视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音乐与影视作品,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随后,我会对整个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此外,我还会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方向,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欲望。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作业包括分析一部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创作一段影视音乐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不仅使学生对音乐与影视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帮助他们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总之,本案例充分体现了音乐与影视艺术教育的独特魅力,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音乐的种类、特点以及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包括情感表达、气氛营造、节奏控制等方面。此外,还应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方法,包括原创音乐、改编音乐以及影视配乐等。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影视艺术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到艺术作品中,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想象力,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奠定基础。
第24课_音乐与影视艺术z
起源于19 世纪末, 一战后空 前发展 摇滚乐、蓝调, 爵士乐流行 二 战 后
风格多样化, 交流频繁
70 年 代 后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成就: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时代在变化》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 普莱斯利。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甲壳虫”摇滚 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20~40 年代 1927年,美国华纳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成功 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融对白、音乐、 歌唱为一体,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 进行首演,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 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 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茶花女》的意 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 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 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 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 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 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 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 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 德· 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 “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 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
“圆舞曲之王”约翰· 施特劳(奥地利)
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代表作:
《蓝色的多瑙河》 《春之声》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
(1797—1828),出生于奥地利一个教师家庭。 他才华超群,却英年早逝世;生前受歧视,死后成 为与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他的 歌几乎每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因此他的音乐比贝 多芬更多的流露出诗人般的气质,也更有浪漫主义 气息。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有《春之信念》、《野玫瑰》和 《魔王》等。另外舒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 磨坊女》和《冬日旅程》,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 作的最高峰。 《小夜曲》清新流畅,柔肠百转,他是艺 术歌曲新风格的开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1)传播资讯(最重要)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2)远程教育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3)娱乐
幸运52
同一首歌
春节联欢晚会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4)艺术鉴赏性
舞影舞踪
5.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有哪些积极 影响?
• 四个功能性特点 • (5)社会政治方面,由于电视的强大的舆 论监督功能,电视可以起到清明政治、推 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 (6)电视还能够起到服务大众、引领潮流、 带动消费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风格多样化,交 流频繁。
代表:《围着时钟摇吧》、《时代在改变》
作用: 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猫 王
——普雷斯利 他是使摇滚乐让年轻人 疯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乐中, 强有力的电声乐器刺激了年轻 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经,他的演 唱渲泄了年轻人心底的呼喊, 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 他的歌迷包括各种层次的 人,他的歌声中有呼喊、甜美 温柔、叙事、爱国、宗教、逃 避现实、抨击社会、乡土气息、 浪漫情调,等等内容。。
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 20 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华纳家庭娱乐电影公司 迪斯尼电影公司 环球电影公司
1934年(德国)
1941年(美国)
1928年(英国)
1936年(法国)
1961年 1948年 1953年
手 机 电 视
便 携 电 视
高清晰度电视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条件
2.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1)发明诞生标志(1895年) (2)无声片(又称“默片”)20世纪 初~1927年 (3)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 20~40年代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
特点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 河》
教学设计10: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②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来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以及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和作用。
③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影视作品的审美情趣。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欣赏、问题探究法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影视鉴赏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著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了解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资料、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艺术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世界音乐日益走向繁荣。
于此同时,影视艺术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出现,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一、世界音乐的变化与发展㈠ 19世纪的音乐⑴浪漫主义音乐师: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生:德意志:贝多芬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师:这个时期的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持续时间比较长,到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
⑵ 19世纪歌剧的辉煌成就师: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生: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等,法国:比才《卡门》。
师:这个时期歌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既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又充分地展现出浪漫主义色彩⑶民族乐派的兴起师: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生: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摇滚乐,有人说它具有时代气息,有人说 它对青年人带来了不良影响,你怎么看?
一方面摇滚乐直白的内容、强烈的节奏 中蕴涵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 反应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绪追求, 带有时代进步性。另一方面摇滚乐的演奏者着 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 使摇滚乐有着享受、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 给青年人带来不良的影响。
无声片(又称“默片”)20世纪初~1927年
1927年以前的电影都是无声片,又称“默片”。影片 的主题靠演员的表演、动作和字幕来表达。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 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一个国家 的诞生》。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 《战舰波将金号》 最负盛名的是美国的卓别林。最杰出的喜剧 大师 , 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 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城 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第七艺术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 卡努杜 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 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 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 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第七艺术”“第八艺术” 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戏剧、 电影、电视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5、当代音乐发展的趋势: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便捷,日 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改变着人类的娱乐 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日益 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 和尊重,呈现大众化 、多元化的趋势。
《命运交 响曲》
威尔第
属交响乐,表现作者与不 公平的命运抗争,向封建 势力挑战,憧憬幸福
属艺术歌曲,旋律优美、 情感纯真、格调高尚,充 满了生活的希望 属圆舞曲,节奏鲜明,旋 律流畅,表现河岸姑娘跳 舞的欢畅和荡舟的惬意 属歌剧,注重刻画主人 公的内心叙述,歌调诚 挚优美
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 流是爵士乐(Jazz)。 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
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
黑人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
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
融合的产物。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 要乐器是小号。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 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1.条件
(1)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提供技术和 物质基础);
(2)社会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 业利润的驱动(动力)。
2.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第七艺术)
诞生:1895年底,电影诞生 发展:20C初,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技术 成熟:20世纪20—40S 二战后: 电影技术发展更为迅速 进入21世纪,利用数字技术拍摄电影
《天鹅湖》剧照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的原因: (1)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
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 、轻松活泼,在世界 各地广为流传。
3、发展历程:
爵士乐
其它作品:《军队进行曲》
何为歌剧? 随着器乐音乐的发展,人们把上声部以外的声部都看成是伴 奏。后来人们力图把诗歌和音乐紧密相连,产生一种具有强烈感 染力的艺术形式。如把神话故事编成一种近似说话的歌唱,力求 恢复古代朴简的风格,在宫廷中上演,称之为歌剧。大约1600年 左右歌剧诞生。它打破了音乐的平衡,音乐中心转移。
“我要扼住 命运的咽喉 ,他不能使 我完全屈服 ”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
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 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 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 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 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 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 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 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 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 交响曲。
当代音乐走向繁荣的原因
①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全球化的趋势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③很多音乐家为保持近代西方音乐艺术的精华,以自己 的高雅优美和深邃创作音乐作品保持其强大生命力 ④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发达 ⑤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⑥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音乐多元 化造就数不胜数的更加通俗的艺术和流派,各民族音乐 的发展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2.音乐流派与杰作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歌剧
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 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 民族性
(1)浪漫主义音乐 兴起与发展:受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于19
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以奥 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特点:
1、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 等形式,突出个人感受,注重音乐的诗情 画意。(幻想性) 2、弘扬民族特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 乐派。(民主性 人民性)
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的父亲老 卢米埃尔所经营的照相馆中, 学会了照相技术,并在后来帮 助他们的父亲掌管照相器材厂 的同时,研制出了"活动电影 机"。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 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 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 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 摄的胶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 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 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 的爵士乐“比博普”。其中摇滚乐成为主流。
原因:①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
②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
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 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 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 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 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
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
“乐圣”贝多芬(德意志)
贝多芬(1770—1827)集古典主义音 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 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他26岁时 开始失聪,但他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 作品,如《第3(英雄)交响曲》《第5 (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 曲》《第9(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 曲》等。他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 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其交响乐作品 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 思想感情。
《茶花女》
贝多芬
《蓝色多 瑙河》
舒伯特
《小夜曲》
施特劳斯
《天鹅湖》
(意)普契尼
属歌剧,曲调独特 ,有浓厚的生活气 息和民族色彩 属进行曲,气势磅 礴,热烈歌颂自己 国家和军队
属歌剧,朗诵式的旋 律,细致刻画女主人 公内心对幸福的向往
《卡门》
(俄)柴可 夫斯基
《蝴蝶夫人》
(法)比才
《星条旗 永不落》
自由、决绝 泼辣、 邪恶 卡门,一个 具有强烈的 个性解放精 神的女性叛 逆者,在追 求自由与个 性的人们心 中永不褪色!
(3)民族音乐 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民主
运动空前高涨 代表: 俄国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天鹅湖》 提高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特点:弘扬民族特性
19世纪中后期,在欧洲的俄国和东欧出现了弦扬本民族特性的 民族乐派。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 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 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 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结合起来,创作出大 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祖国、民族和人民, 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美国国歌
属舞剧,着重内心 刻画,旋律和配器 富于表现力
思考:现代主义音乐怎样反映了时代精神 的变化
流行音乐中音响和话筒的运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 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 二战前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流行反映了信息时代 青少年一代的情绪和追求。 7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即时性反映了人 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当代音乐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90 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文 化交往的频繁。
“ 甲 壳 虫 ” 乐队
1957年英国人约翰· 列农等四个青年, 成立了一个流行歌曲演唱组合,取 名为"甲壳虫"。"甲壳虫"演唱组正 式名子,英文叫Beatles Band,中 文音译名叫"披头士乐队"。 有趣的是"披头士"这个词倒用得恰 到好处,因为它形象地概括了他们 留着长发、穿着牛仔裤、休闲衣的 颓废形象。而Beat这个词,原义的 意思是拍、打,正说明了他们的摇 滚演唱风格。"披头士"后来也成了 这类形象的时尚青年的专用词。
起源于19 世纪末, 一战后空 前发展 摇滚乐、蓝调, 爵士乐流行
二 战 后
风格多样化, 交流频繁
70 年 代 后
4、成就: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时代在变化》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 普莱斯利。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甲壳虫”摇滚 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2)浪漫主义歌剧:
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推 动民族意识觉醒。人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 罗西尼《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 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图兰多》 法国:比才的《卡门》(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 成就,表现了浪漫主义色彩)
威尔第
《茶花女》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