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合集下载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复习资料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复习资料

摄影技术与艺术复习资料第一章摄影概述:一、摄影:通过光学仪器聚焦成像,以感光材料或感应器为介质,摄取(记录)客观景物瞬间影像的技术。

①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②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③必须画面简洁。

二、摄影简史:1、摄影术诞生与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①人们对影像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需求。

②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时间:1826年名称:《窗外景色》作者:N·尼埃普斯(法国)方法:日光蚀刻法所用材料:白沥青所用时长:8个小时3、谁发明了照相机:时间:1839年方法:银版法发明者:路易斯·达盖尔(法国)4、世界上第一卷黑白胶卷:时间:1880年发明者:乔治·伊斯曼(美国)【柯达公司创始人】5、世界上第一批彩色胶卷:时间:1936年公司:柯达公司(美国)第二章照相机基础:一、数码单反相机:1、全称: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2、英文: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3、特点:通过五棱镜和反光板等实现取景和拍摄成像光路的统一性,不会产生取景视差。

4、优点:像素高、画面质量高、响应速度快、卓越的手控能力、坚固耐用、配件的扩充能力强等。

5、不足: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价格昂贵等。

二、135数码相机:135数码相机,主要是全画幅感光元件,其感光面积相同于传统135胶片(35mm 胶片)的尺寸,像素较高,性能优良,代表当今数码相机的最好水平和专业高度。

第三章数码照相机主要结构与功能:一、镜头:10片8组、6片4组等)分类1:根据是否可灵活变动焦距定焦镜头:成像质量高、口径大、价格低廉;但焦距固定,可控性差。

变焦镜头:焦距可变,可控性强,但相同焦距情况下,成像质量不如定焦镜头。

分类2:根据焦距范围标准镜头:135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一般在40mm-58mm。

标准镜头符合人眼视觉感受,无夸张变形、成像质量好。

适用于拍摄正常效果的画面,尤其在纪实类题材中使用得较多。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1、数码摄影图片常见的文件格式有JPEG、TIFF、RAW和Photoshop文件格式。

2、摄影构图中,若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若想以情节感人,则用中景。

3、取景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4、摄影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5、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6、摄影用光的六大要素是指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光色。

7、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别(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8、摄影的基本基调包括:高调、中间调、低调。

9、平时我们所说的三原色光分别指的是: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10、若照相镜头焦距短,则视场大、景深深、景像变形、空间感强。

11、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表达人物的神态面目的拍摄方位是前侧面拍摄。

12、摄影的特征是具有纪实性和瞬时长驻性。

13、色温低、彩色摄影的画面会偏红。

14、摄影构图的三坐标是指景别、角度和高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输入系统的硬件为( D )A.数字相机B.扫描仪C.摄像机D.电脑显示器2、数码相机中的CCD芯片(或CMOS芯片),起着类似传统摄影中胶片(A)的作用。

A、感光B、曝光C、光化D、拍摄3、色温高、彩色摄影的画面会(C)A、偏红B、偏绿C、偏兰D、偏黑4、在下列曝光方式中,最适合于拍摄动体的选项是( B )A.光圈优先曝光B.快门优先曝光C.程序自动曝光D.全自动曝光5、防震、防晒、防热、防潮(D)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C.防频繁使用 D.防尘6、橙色光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反应产生的共鸣较接近( C )A.宁静B.清新C.温暖D.寒冷7、视场角为(C)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20°~40° B.60°~80° C.40°~60° D.65°8、要表现被摄物体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往往采取( B )的方法。

成人高等教育摄影技术与艺术表现考核试卷

成人高等教育摄影技术与艺术表现考核试卷
C.画面平衡
D.色彩对比
()
3.以下哪些是数码相机常见的存储格式?()
A. JPEG
B. RAW
C. TIFF
D. GIF
()
4.以下哪些镜头适合拍摄人物特写?()
A.广角镜头
B.长焦镜头
C.微距镜头
D.标准镜头
()
5.以下哪些是影响景深的因素?()
A.光圈大小
B.焦距长度
C.拍摄距离
D. ISO值
2.在不同拍摄环境下,选择ISO值时应考虑光线条件和所需的快门速度。光线充足时使用低ISO值以减少噪点,光线不足时适当提高ISO值以保持足够的快门速度,避免画面模糊。
3.色彩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表达激烈的情绪;色彩饱和度调整可以影响画面的情感氛围,饱和度高时画面显得更生动,低时则更柔和、沉静。
()
17.在摄影中,以下哪个参数影响画面的噪点?()
A.光圈
B.快门速度
C. ISO
D.白平衡
()
18.以下哪个不是摄影镜头的分类?()
A.广角镜头
B.长焦镜头
C.微距镜头
D.折返镜头
()
19.以下哪个不是摄影艺术表现的手法?()
A.色彩对比
B.黑白灰阶
C.画面布局
D.剪切图像
()
20.在摄影中,以下哪个参数影响画面的动态效果?()
11.以下哪个软件是摄影后期处理中常用的软件之一?()
A. Photoshop
B. Microsoft Office
C. AutoCAD
D. DirectX
()
12.在摄影中,以下哪个参数影响曝光时间?()
A.光圈
B.快门速度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摄影是一门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学科,它通过捕捉并记录图像来传达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将涵盖从基础知识到技术技巧再到审美意识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按照试题的要求,就摄影艺术的不同层面进行探讨。

一、基础知识部分1. 解释以下摄影术语,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快门速度- 光圈-感光度2. 请列举并解释五种不同类型的摄影器材,包括相机和镜头。

3. 说明曝光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如何影响最终照片的效果。

二、技术技巧部分1. 光线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请讨论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光线处理技巧:- 室内摄影- 高对比度场景2. 深度虚化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技巧,它可以突出主题并创造艺术效果。

请解释以下两种情况下如何实现深度虚化:- 近景拍摄- 远景拍摄3. 解释并举例说明以下构图原则在摄影中的应用:- 第三分割法- 对称构图- 运动感构图三、审美意识部分1. 请在以下两幅图片中选择你认为最成功的一张,并回答以下问题:图片1:描绘日出的景色,包括一座山和海洋。

图片2:一位年轻女孩,表情安静而沉思。

- 你选择的图片是哪一张?为什么?- 这张图片的构图、色彩和主题表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张图片的拍摄角度和光线处理是否符合你对主题的理解和表达?2. 请观察以下两幅照片,并回答以下问题:图片1:一只蓝天下飞翔的鸟类,背景是云朵和远方的山脉。

图片2:一个拥有丰富色彩的跳舞表演,舞者们正在高抬腿部。

- 这两张照片的动感表现上你认为哪一张更为成功?为什么?- 这张图片的运动表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张图片的构图和光线处理是否有助于强调运动感?综上所述,本文从摄影的基础知识、技术技巧和审美意识三个层面回答了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

通过对摄影术语的解释、器材的介绍、光线处理技巧的讨论以及审美意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摄影艺术的魅力。

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审美感受上,摄影艺术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领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并发现更多的摄影之美。

数码摄影技术期末试题(二)参考答案

数码摄影技术期末试题(二)参考答案

《数码摄影技术》期末试题(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5:ACBBB 6~10:CDADB 11~15:DBCAD(2)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2.BD3.ABCD4.ABD5.ACD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光圈是数码相机中一组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的,利用金属薄片的收缩、放大来调节、控制进光孔径大小的多边形或圆型进光孔。

2快门快门是照相机上用来控制进光时间的装置,其与光圈一道来控制光线进入的多少。

3有效像素在像素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数码相机能获得最大图片的像素,即为有效像素。

4滤镜是一种由光学玻璃或透明的塑料片做成的有色或无色镜片。

拍摄时置于照相机镜头前端,使摄影光线在进入相机镜头前经过特殊处理,从而达到特定的效果,是常用摄影附件5伞灯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泛光灯上就成为伞灯。

伞灯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性柔和,反差弱。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简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什么是光圈?光圈和景深是什么关系?答: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数值大,景深小;数值小,景深大。

光圈的数值大小和,光圈的进光量大小是刚好相反的,意思就是,光圈数值越大光圈越小2. 感光度与快门、光圈是什么关系?答:感光度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的国际标准,其反应了胶片感光时的速度。

ISO是感光器件的感光灵敏度标称单位。

光圈、快门是用来控制拍摄时的曝光总量的。

需要的曝光量随ISO提高而减少,随被摄对象的亮度提高而减少。

摄影期末试卷A含答案

摄影期末试卷A含答案

摄影期末试卷A含答案课程名称:摄影摄像试卷类别:闭卷考试用时:90 分钟总分: 10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创始人为法国得 ________.2.照相机就是能使感光胶片通过摄影镜头把景物逐张拍摄下来得工具。

它就是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3.按镜头得焦距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得比值,镜头可分为: ________ 、__ ______、 ________。

4.公安部门规定,居民身份证照片要求片幅为________mm;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规定新版护照得照片得规格为33mm×48mm,着白色服装得照片背景颜色必须用________色;拍摄驾驶证相片,要求背景为 ________色.5.在室外自然光拍摄证件照最理想得光线条件就是________ .6。

标准灰板得反光率为________ 。

夜景人物纪念照所用闪光灯指数(G N)为24,如果人物离相机距离为4米,拍摄时应选用得光圈为 ________ 。

7.光圈得大小就是由一系列得f/系数来表示得,f/后面得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 ________ ,进光量越 ________。

8。

光圈除了能够控制光线得多少外,它得大小直接影响景深得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 ________。

9、景别就是指在画面上被“框”起得被摄景物或人物得大小范围。

景别分五种分别就是远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快门得主要作用就是:()A、控制曝光量B、景物成像C、控制景深D、景物取景2、下列焦距镜头,哪一个视角大( )A、f=24mm B、f=45mm C、f=80mm D、f=135mm3、下面光圈f值系列中,哪一个通光量最大()A、f/5、6B、f/2、8C、f/2 D、f/114、当用1/60秒,f/8光圈曝光正确时,如用f/4光圈,曝光时间为( )A、1/30秒B、1/60秒C、1/125秒D、1/250秒5、同一距离,同一光圈下拍摄,下列镜头哪一个景深大:( )A、f=28mmB、f=50mm C、f=100mm D、f=200mm6、标准灰板得反光率就是:( )A、18%B、25%C、50%D、75%7、被摄对象处在哪一种环境下,需要增加曝光量:( )A、海边B、沙滩C、空旷草地D、森林中8、拍摄人像得调焦应以哪个部位为准:()A、头部B、鼻子C、瞳孔D、嘴巴9、国外摄影书籍中所称伦布朗光,其实就就是:()A、顺光B、侧光C、前侧光D、逆光10、如果要拍得人像显得高大些,应选用角度就是:( )A、俯拍B、斜拍C、仰拍D、平拍11、产品摄影中,( )表现尤为重要,也更为困难。

《摄影基础》期末试题(含答案)

《摄影基础》期末试题(含答案)

《摄影基础》期末试题1.测光和曝光的目的?2.人造光源主要有什么?3.一定曝光量指的是什么?4.关于测光的方法大致有哪些?5.浅谈下面这幅作品给我们的启示6.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7.色彩均衡的方法?8.怎么理解摄影画面中的线?9.影响构图的被拍摄体的细节特征有哪些?10.视点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11.照相机的拍摄角度有哪些?12.影调在摄影中的三个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测光和曝光的目的就是控制画面的影调。

2.人造光源主要有溢光灯和闪光灯。

3.这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这样规定的:测光系统检测反光率 18%的灰板反射到镜头的光线强度,然后经曝光后,把它生成中灰色影调。

4.(1)平均测光。

(2)中央重点测光(3)点测光。

(4)测量标准灰卡。

5.摄影画面是由不同的影调构成的,如画面中运动员的影调、天空云层的影调;不同影调相交,就形成了线,如画面中运动员的影调和天空云层的影调相交,形成了运动员的轮廓线;线如果封闭,就可以形成一个形状。

6.色调、亮度和饱和度。

7.(1)让画面曝光不足,从而降低色彩饱和度,以达到画面内色彩和谐的目的。

(2)在两种反差很大的色彩之间,使用白色或黑色作为中间调来过渡。

(3)让画面内不同的色彩主次分明,也可以实现色彩平衡。

当两种颜色冲突比较大时,安排好颜色的主次,把一种颜色作为另一种颜色的背景,这样可以实现画面内色彩的均衡。

8.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线是画面中最活泼、流动感最强的视觉元素。

在画面中,它常常引导我们的视线运动。

我们对画面的观察和判断,常常会受到画面内各式各样线的影响。

9.(1)最让人注目的特征是运动。

只要物体处于运动中,或者是运动的态势,我们会第一眼对它感兴趣。

(2)色彩也能强烈地吸引人的注目,特别是那些高饱和的色彩。

(3)形态,也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印象。

(4)线也是拍摄对象的重要特征。

(5)质感也是拍摄对象的重要细节特征。

(6)影调也与拍摄对象的细节相关。

10.一个是景别,一个是镜头的拍摄角度。

2012年摄影技术与艺术整理卷子

2012年摄影技术与艺术整理卷子

一、填空题 25分 ( 25个,每空1分 )1、摄影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2、两类摄影:传统摄影、数字摄影相同点:使用光学镜头成像不同点:图像的存储与处理方法3、光圈(相对口径):d/f三个作用:控制曝光量、控制景深、影响成像质量(1)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2)控制景深:光圈越大,拍摄景深越大(3)影响成像质量:最佳光圈在最大光圈收缩3-4档4、影响景深的因素:镜头焦距、光圈系数、聚焦距离。

景深在摄影中的作用:(1)浅景深:处理背景,突出主体(2)大景深:交代环境,表现气势5、快门分类:中心快门、焦平面快门6、估计曝光的影响因素:光源强度、光源照明方向、被摄体反光能力、环境反射光强弱。

曝光量的控制: 曝光量 = 进光照度 * 曝光时间(光圈) (快门)7、快门速度大于1秒 或小于10001秒 互易律失效 ,感光乳剂对光线发硬的敏感度会下降。

8、例:假定用F/5.6的光圈,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20勒克斯,配合的快门速度为1/250秒,即曝光量为0.08勒克斯•秒;(1)假定用F/4的光圈,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 40 勒克斯,这时所需要的曝光量为 0.08 勒克斯•秒,快门速度应为 1/500 秒(2)假定用F8的光圈,像面入射光的照度为 10 勒克斯,这时所需要的曝光量为 0.08 勒克斯•秒,快门速度应为 1/125 秒。

9、色彩三要素:色别、明度、饱和度10、彩色摄影的成色方法:加色法(原色光相加)、减色法(利用互补原理)青是红的补色黄是蓝的补色品是绿的补色减色法可以通过加 滤色片 ,加什么滤色片什么颜色突出。

11、制作黑白照片都要经过 准备、试样、正式曝光冲洗 等几个主要阶段。

12、摄影构图的元素:点、线、形、影调、色调13、摄影画面的构成:(1)主体(提纲挈领)突出主体,提炼主题;(2)陪体(构成情节)摄取陪体,构成情节;(3)环境(煊染烘托)经营环境,煊染烘托;(4)空白(疏通气脉)营造空白,疏通气脉;二、选择题 30分 ( 15个,每空2分 )1、“摄影好学学好难”是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来认识的。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艺术中,"黄金分割"通常用于指导构图,它起源于:A. 古希腊建筑学B. 古埃及艺术C. 古罗马雕塑D. 中世纪绘画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的基本元素?A. 光线B. 色彩C. 曝光D. 声音3. 在黑白摄影中,对比度是指:A. 照片的明暗差异B. 照片的清晰度C. 照片的饱和度D. 照片的动态范围4. 摄影中,"景深"是指:A. 镜头的焦距B. 照片的清晰范围C. 照片的尺寸D. 照片的曝光时间5. 以下哪个术语与摄影的曝光补偿无关?A. ISOB. 光圈C. 快门速度D. 曝光补偿值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什么是HDR摄影,并说明其在摄影中的应用。

7. 解释“长曝光”摄影技术,并举例说明其在特定场景下的效果。

8. 描述“三分法”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并说明其对提升照片视觉吸引力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现代数字摄影与传统胶片摄影的主要区别,并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10. 选择一种摄影风格(如肖像摄影、风景摄影、街头摄影等),详细论述该风格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给出一张著名摄影师的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

请从构图、光线、色彩、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评价其在摄影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创作题(共30分)12. 设想你是一名专业摄影师,你被委托拍摄一组关于“城市夜景”的照片。

请描述你的拍摄计划,包括你选择的拍摄地点、时间、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以及你希望通过这组照片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摄影试题 期末考

摄影试题 期末考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光圈的作用只是控制通光量。

()2.在照相机上标注的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的孔径越大。

()3.1/125秒快门的时间长度是1/250秒的二倍。

()4.光圈f2比f16进光量大64倍。

()5.在镜头焦距、和摄影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6.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是由尼普斯在1826年拍摄的。

()7.追随法摄影所选用的快门时间最好长于1/30秒。

()8.目前国产照相机的两大名牌分别是凤凰和海鸥。

()9.红光照射在黄色的花朵上花朵将呈现红色。

()10.焦距越长的镜头的视角越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题,共10分)1、要得到同样大小的影像,在不同距离上摄影,就必须用不同__________的镜头。

2、假如只用一个点光源,照射一个不透明的物体,则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线就会被该物体挡住,并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完全黑暗的阴影,这个阴影就是该物体的_________。

3、在光线照度极弱,景物反光率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

4、调节镜头的光圈调节环,使孔径光栏开到最大时的相对口径,就是该镜头的最大相对口径,又称_________。

5、凹透镜又称负透镜或________。

6、短焦距镜头因其焦距比所摄底片画面的对角线要小,视角较大,所以又称__________镜头。

7、鱼眼镜头有两种:一种是所摄影像画面呈圆形,另一种是所摄影像画面呈__________。

8、景深分为两个部分,位于调焦目标之前的部分叫__________,位于调焦目标之后的部分叫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夜间背光拍摄人像留念时,测得背景正常的曝光组合为1/60秒,f/4,人物离相机的距离为4米,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为32,为了得到让人物和背景都得到正常的曝光,我们使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这是曝光组合应该设置在A、1/30秒,f/5.6B、1/15秒,f/8C、1/8秒,f/112、哪种方法可以使机震的影响降至最低A、提高快门速度B、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C、使用三脚架3、数码照片的噪点主要表现在A、高光影调压暗时B、暗部影调提亮时C、两者都是4、使用自动对焦镜头拍摄照片时,除微距镜头外,用自动对焦功能A、比手动对焦精确B、没有手动对焦精确C、没有手动对焦专业5.彩色感光材料中,感红层产生()A.红色影像 B.品红色影像C.黄色影像 D.青色影像四、多项选择题(每题两分,共15题,共30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室内光线具有的特点()A.光线柔和但照明不均匀B.光线亮度变化大C.光线光比差别大,反差极强D.光线强烈、光比差别小2.相机快门的作用是()A.控制进光时间B.影响结像像差C.调节色温D.影响成像清晰度E.控制景深范围3.按快门构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可将相机的快门分为()A.模拟快门B.光电快门C.机械快门D.电子快门E.程序快门4.120相机画幅的尺寸为()A.60×45mm B.60×60mmC.60×80mm D.60×90mmE.24×36mm15.感光材料的保存条件为()A.严格避光B.通风干燥C.低温D.20度以上E.及时冲洗6.以下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彩色摄影基调表现()A.反差调B.影调C.冷色调D.中间色调E.暖色调7.根据倒易律的原理,按1/60秒f8为正确曝光量,找出相同的曝光值()A.1/250f4 B.1/1000f2C.1/30f11 D.1/15f22E.1/125f5.68.顺光的特点和表现效果为()A.受光面积最大B.受光面积最小C.受光均匀D.明暗对比度强烈E.立体感较差9.拍摄日出、日落应做到()A.不断调整曝光量B.防止镜头表面反光C.选择好前景形成纵深感D.保持相机稳定E.把握日出、日落的时机10.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是()A.镜头光圈B.镜头焦距C.镜头口径D.镜头类型E.拍摄距离11.画面色彩和谐的形式有()A.消色的和谐B.同类色和谐C.类似色和谐D.质感的和谐E.色彩的呼应12.光线在摄影造型方面的作用是()A.表现被摄体的质感B.表现被摄体的空间深度C.表现被摄体的数与量D.表现被摄体的雄伟感E.表现被摄体的环境气氛13、影响照片色彩准确的因素()A、相机镜头质量B、曝光C、投射光强度D、色温14、造成被摄人物失真变形的因素 ( )A镜头焦距 B拍摄距离C拍摄角度 D拍摄光线15、拍摄人像时,被摄人物坐定后,摄影师拍摄的一般步骤的顺序排列()A、选择光线类型B、测光C、确定光位D、仔细观察被摄者脸型五、名词解析(共2题,每题2分,共10分)1、数码变焦:2、数码噪音:3、dpi4、TTL测光:5、紫边:六、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超焦距的概念,以及决定超焦距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怎样完成突发事件的拍摄3、举例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作品及其年份,五部以上4、列出四种著名的中画幅相机名称?5、拍摄取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作品分析In the Ganges RIver delta of Bangladesh, nearly three thousand miles of railway lines arranged in a crisscross pattern distribution in here, they will be the capital city of Dhaka and the southeast, southwest of India Calcutta port. This set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mostly by the British built in 1862, 100 years earlier than the Bangladesh independence. People at the end of a day's work in the train sat on top of home. Because the train could not accommodate everyone, so they sat onthe roof. These passengers would sit on the roof of the reason is very simple, because there is no money.A woman sits between carriages on a train traveling to Mymensing from Dhaka September 20, 2009.。

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数字摄影技术与艺术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黑白摄影中()的基本作用包括控制影调、柔化影像、调整反差。

答案:滤光镜2.调节镜头与焦平面的距离,使拍摄得到()是调焦装置的作用。

答案:清晰的影像3.某个照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这个相机属于什么类型的相机?答案:135照相机4.纪实摄影按照图片内容多少,和信息量的强弱,一般可以分为()纪实作品和叙述类的纪实作品。

答案:单幅小品类5.色彩的三要素,又叫做色彩的三属性,是指任何一种颜色都同时包含三种属性,不属于的是答案:色温6.数码相机图像的存储格式一般为什么格式?答案:JPEG7.能够影响数码照片图像质量的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像素的数量/每个像素所包含的色值8.照片曝光有两个重要要素,一个是快门速度,还有一个是()。

答案:光圈大小9.拍摄会议要拍整个会场场面、拍人要拍全身、拍建筑物要拍整体等,这是指哪种景别呢?答案:全景10.()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答案:直射光和散射光11.以下哪个选项不会对景深产生影响?答案:快门速度12.光圈的作用除了调节进光照度之外,还能控制什么?答案:景深13.在用相机进行摄影创作时我们应该选择JPEG格式的哪种模式答案:L模式1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控制曝光的因素?答案:焦距15.关于突出主题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保持主题在画面的视觉中心16.HDR模式能够让色彩的层次更加丰富,不适合拍答案:人像摄影17.S型构图是指画面主题类似于英文字母S形状的构图方式,给人()的感觉。

答案:充满活力、延伸、空间感18.对角线构图法是画面中重要的线条连接对角,或将主体放置在()上,这种构图比较动感,便于视线的凝聚和引导。

答案:对角线19.一般拍摄距离()左右手机会出现背景虚化的效果。

3m以上20.Snapseed中()工具,就是增加减少暗角以及中央区域明暗答案:晕影21.Snapseed中()滤镜,类似各种柔焦效果答案:魅力光晕22.Snapseed中(B)滤镜,模拟各种老照片冲印的缺点怀旧23.数码相机的操作步骤有()。

福师奥鹏2022年春《大学摄影》期末考核试题

福师奥鹏2022年春《大学摄影》期末考核试题

《大学摄影》期末考核试题•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点,练习摄影构图。

1、黄金分割三分法构图2、金字塔型三角形构图3、框架框围式4、线条(直线曲线)5、平衡式6、对称式7、对比式8、节奏韵律式要求:从以上构图形式中任选两种进行练习,每种构图至少提交2张照片,并附上说明。

A、直接寻找画面去构图B、为处理好画面把构图知识利用进去,为了更好突出主题,更好表现主题。

3、框架框围式框架式构图,顾名思义,是用前景景物做一个“框架”,形成某种遮挡感,框架有利于增强构图的空间深度,将观众视线引向中泉、远泉处的主体。

框架构图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

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好像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地方。

有些框架构图就是模拟了愉窥的拍摄方式。

可以营造神秘氛围,电影中描述问谍活动,或地下情等场面较多的运用框架手法,如下图:城墙内洞内的一只狗,采取了框中框的构图手法。

当我们在运用框架构图时,需要注意避免以下情况:(一)使用中规中矩的建筑作为框架时,拍摄时要精细调整相机机位,一定要拍将框架拍正,否则就会是一张失败的作品。

与其这样的话,干脆放弃框架构图。

(二)避免框架辨识度低,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将框架部分处理成剪影。

(三)避免丑的框架,选择树木做前景时,要注意观察树木的形状,树枝的走向树叶是否枯烂等,避免杂乱的树枝与烂叶出现在画面中。

7、对比式答:摄影中的设计原理在某种程度上与油画或者插画中的略有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较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但是重要的是,你需要理解这些都是客观的设计原理,换句话说,它们与各人的欲赏口味没有关系,它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照片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某些影像组织方式会有某种可预计的效果。

两种最基本的原理是对比和平衡。

对比强调的是照片中图像元素之间的区别,无论是影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形态的对比还是其他。

两个相互对比的元表能相互加强。

例如:(一)、虚与实。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作业 图片分析

摄影艺术期末考试作业 图片分析

摄影艺术结课作业---图片赏析图片赏析:这张图片是法国摄影家在2010年拍摄的以中国春节为题材的摄影作品,这是法国摄影家的一张纪实摄影作品。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而纪实摄影的要义是,如何在无法瞬间掌控拍摄对象情况的前提下选择想要的画面。

因为所要记录的东西无法控制,因而对瞬间的把握非常重要。

卡迪尔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在纪实摄影中受到了广泛的追捧,但事实上布列松的作品有时候并不太能看出“决定性”来。

因为既然是纪实,那么所记录的东西首先的要义是真实,看不出摆布的痕迹,其次要有冲击人心的力量,而这力量来自于对于共同经验的共鸣。

这是无法“决定”的,他不能用某些场景“决定”。

而相反的,精彩的摄影作品包括布列松的作品,很多所捕捉的瞬间往往不是决定性的,但却是有人情味的。

我坚信巧合是纪实照片的调味剂,但一味的巧合只能换来过于轻佻的表达。

照片采用框式构图法,借助车窗凸显画面主体。

个人认为这种构图法比较难以把握,因为框式的刻意选择往往会显得过于矫情,而且所能框住的信息又恨有限,在纪实摄影当中需要更加冷静的去捕捉。

此图是我所认同的“非决定性瞬间”的一种。

它源自于我们中国人在春节将至时在火车站所看到的再平常不过的景象之一。

说它是一个“瞬间”,是因为在车窗玻璃两个反光部位中间,恰到好处的清晰图像凸显了照片的主体。

照片最可怕的是没有主体,这一点在纪实摄影当中尤为重要。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环境往往是纷乱的不安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捕捉主体清晰的瞬间是非常考验摄影师的敏锐眼光的,所拍摄的照片也更能凸显出他的思考。

这一张照片是外国摄影师对于“中国年”的解读中的一种。

但是我们从中却能看到属于我们中国人共同记忆的一个碎片。

我们在看到之后会说:“对,这就是中国年的一个画面。

”纪实由此才算是到位。

摄影技术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摄影技术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摄影技术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中“光圈”是指:A. 镜头的焦距B. 镜头的光圈孔径大小C. 相机的快门速度D. 图像的分辨率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引导线C. 对称D. 随机性答案:D3. 在摄影中,ISO值的提高会导致:A. 曝光时间增加B. 曝光时间减少C. 图像噪点增加D. 图像锐度增加答案:C4. 黑白摄影中,对比度的调整主要通过改变:A. 曝光时间C. ISO值D. 滤镜的使用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中常用的曝光模式?A. 程序自动曝光B. 光圈优先C. 快门优先D. 手动曝光答案:D(注:所有选项均为常用曝光模式)6. 摄影中,使用三脚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图像锐度B. 减少拍摄成本C. 降低ISO值D. 增加拍摄速度答案:A7. 在摄影中,景深是指:A. 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B. 被摄物体前后清晰的区域C. 相机的快门速度D. 相机的光圈大小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中常用的测光模式?B. 平均测光C. 矩阵测光D. 手动测光答案:D(注:手动测光通常是指不使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功能)9. 摄影中,使用闪光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图像的饱和度B. 减少图像的噪点C. 补充光线,改善曝光D.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中常用的镜头类型?A. 广角镜头B. 长焦镜头C. 微距镜头D. 变焦镜头答案:D(注:所有选项均为常用镜头类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如何使用规则三分法进行摄影构图。

答案:规则三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构图技巧,它将画面分为九宫格,通过将被摄物体或主要元素放置在这些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在实际拍摄中,可以开启相机的构图辅助线,将主要元素放置在辅助线的交点附近,以实现规则三分法构图。

2. 解释什么是景深,并说明如何控制景深。

摄影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要点

摄影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要点

摄影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要点·摄影是一个具有极强表现能力,能够完成多种功能作用的视觉媒介。

——纽霍尔《摄影史》*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快门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

*快门速度可以用光圈控制:·光圈大,意味快门速度快;光圈小,意味快门速度慢。

*纵深清晰:小光圈+慢速快门+三脚架*高感光度的情况:①光线微弱②运动较快的物体(感光度越低、颗粒越小)*曝光补偿:①环境较亮(正补偿)②环境较暗(负补偿)1、等量曝光——从光圈与快门的的配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光圈开大或缩小若干级,只要将快门速度也相应的提高或降低若干级,那么光圈系数与快门速度的每一组合所取得的曝光量是一样的,即等量曝光。

2、观念摄影(表现)——观念摄影在中国艺术界有很多的提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

单从概念上说观念摄影应该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

<1>观念摄影的定义: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表现<2>观念摄影的主旨: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所传递的某种观念,摆脱浅层次无意味纠缠的探索过程,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因此,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让观众自己去悟会。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也符合审美的需求。

<3>观念摄影的意义:观念摄影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标准不可动摇的地位,提供了摄影揭示当代生活的新的诸多可能性。

观念摄影以其对传统艺术摄影的偏离,发展了摄影艺术的新空间。

摄影技术与艺术创作考核试卷

摄影技术与艺术创作考核试卷
4.使用快门速度来冻结动作时,通常需要选择______的快门速度。()
5.摄影中,______是一种通过调整色彩、亮度、对比度等来改善图像效果的过程。()
6.在摄影中,______是指光线从单一方向照射到被摄物体上,形成明显阴影的效果。()
7.当拍摄对象的皮肤色调偏黄时,可以通过调整白平衡中的______值来校正肤色。()
C.长时间曝光
D.高动态范围成像(HDR)
6.以下哪些软件工具可以用于摄影后期处理?()
A. Lightroom
B. Photoshop
C. Capture One
D. Microsoft Fra bibliotekaint7.下列哪些是摄影中常见的黑白滤镜效果?()
A.棕色调
B.蓝色调
C.红外效果
D.高对比度
8.在拍摄风景时,以下哪些技巧有助于增强画面效果?()
A.拍摄剪影
B.高动态范围成像(HDR)
C.极简主义
D.景深合成
12.以下哪个软件通常用于后期处理摄影作品?()
A. Photoshop
B. Word
C. PowerPoint
D. Excel
13.在摄影中,哪种颜色模式可以提供最大的颜色范围?()
A. RGB
B. CMYK
C.灰度
D.双色调
14.下列哪个参数在拍摄运动物体时需要特别注意?()
A.曝光时间
B.快门速度
C.镜头焦距
D.摄影师的色彩感觉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照片的景深?()
A.光圈大小
B.镜头焦距

[整理]摄影基础试卷(期末答案)

[整理]摄影基础试卷(期末答案)

摄影基础考试卷纸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每题2分,共计20分):1.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3. 光圈小,景深(大)。

4.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5.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6. 照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A档,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档。

7. 感光度标志的国际标准用(ISO)表示。

8. 防紫外线滤色镜是(UV)镜。

9. 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10. 光圈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影响成像质量)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20分):1.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的因素是( A B C )A 拍摄距离的变化 B镜头焦距的变化 C光圈孔径的变化2.人眼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均是由三原色组成的,三原色是( C )A 红,黄,蓝B 黄,品,青C 红,绿,蓝D 红,橙,黄3.小孔成像形成的是( C )A 正像 B负像 C倒像4.如F/2的光束直径为50mm,则F/4的光束直径为( C )A. 100mm B 75mm C. 25mm D. 17mm5.镜头焦距越长,视角越(B)。

A大 B 小 C不变6.Tv是(B)先决曝光模式。

A光圈 B快门速度 C景深 D包围式曝光7.想要取得小景深的照片应选用( A D )A 大光圈B 小光圈C 广角镜头D 长焦镜头8.ISO800比ISO100胶卷的颗粒(B)A细 B粗9.变焦倍率越大,成像质量越(A)A差 B好10.135相机的焦距是20MM的镜头是(A)镜头。

A超广角 B标准 C中焦 D 广角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10分):1. 颗粒越粗的胶卷,感光度越低。

(错)2. 反差大的胶卷,感光度就低。

(错)3. 小孔成像是正像。

(错)4. 灰卡最适于测纯白色的物体。

(对)5. 用长焦距镜头,大光圈可取得大景深。

(错)6. /125秒比1/60秒曝光速度快。

摄影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摄影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摄影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摄影术的发明者是:A. 达盖尔B. 牛顿C. 爱迪生D. 爱因斯坦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摄影的基本元素?A. 光线B. 快门速度C. 色彩D. 焦距答案:C3. 光圈的大小用以下哪个单位表示?A. 秒B. 米C. F数D. 度答案:C4. 快门速度与曝光量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有时正比,有时反比答案:B5. 什么是ISO值?A. 快门速度B. 光圈大小C. 感光度D. 焦距答案:C6. 以下哪个是黑白摄影的特点?A. 色彩丰富B. 细节丰富C. 对比度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7. 什么是景深?A. 照片的尺寸B. 照片的深度效果C. 照片的亮度D. 照片的对比度答案:B8. 什么是曝光补偿?A. 调整ISO值B. 调整光圈大小C. 调整快门速度D. 调整曝光量答案:D9. 什么是HDR摄影?A. 高动态范围摄影B. 高分辨率摄影C. 高对比度摄影D. 高速度摄影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A. 规则三分法B. 引导线C. 黄金比例D. 随机构图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摄影中的“白平衡”是指调整相机以匹配拍摄环境的色温。

(对)2. 长焦镜头可以产生更浅的景深。

(对)3. 光圈越大(F数越小),进入镜头的光线越多。

(对)4. 曝光补偿总是增加曝光量。

(错)5. 使用三脚架可以防止相机抖动,但不会改善照片的曝光。

(错)6. 黑白摄影只能捕捉黑白灰三种颜色。

(错)7. ISO值越高,相机的感光度越高,但噪点也越多。

(对)8. HDR摄影可以捕捉高动态范围的场景细节。

(对)9. 规则三分法是构图时将画面分为三等分,重要元素放在分割线上。

(对)10. 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曝光量越少。

(对)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曝光三角,并解释三者之间的关系。

摄影期末理论考试范文

摄影期末理论考试范文

摄影考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人像模式:数码单反相机将根据选配镜头的具体情况设定大光圈以求达到虚化背景、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利用照片风格对照片色调和曝光进行调整,使肌肤更加白皙柔和。

2.B门:“B门”是一种完全由摄影者所控制的快门释放方式,快门时间长短完全由摄影者按下快门的时间长短来决定,因此也称为“手控快门”。

3.光的三原色:三原色是指红(R)、绿(G)、蓝(B),是一切色光组成的基本色光。

4.中央重点测光:把测光重点放在取景的中央部分,约占画面的60%,并兼顾取景范围内的整体亮度来确定曝光值。

该模式适合主题比较突出的场合。

5.光圈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就是拍摄者先设定光圈大小,数码照相机根据光圈大小自动调整快门速度,使总曝光量满足拍摄要求。

6.EV值:曝光量由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共同控制,由此可以用快门与光圈来描述曝光量。

相同的曝光量可以有一系列不同的光圈与快门组合。

为了描述方便,用EV来表示,它的意思是曝光值。

7.顺光:光线投射方向与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的拍摄方向一致的光线称为正面光,又称顺光。

8.分辨率:数码照相机的分辨率是衡量数码照相机记录景物细节能力的一项指标。

它的高低既决定了所拍摄影像的清晰度高低,又决定了所拍摄摄影文件最终所能打印出高质量照片画面的大小,以及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所能显示画面的大小。

9.快门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拍摄者先设定快门速度,数码照相机根据快门速度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使总曝光量满足拍摄要求。

10.相当感光度:将数码照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即“相当感光度”。

15.不同光圈、快门速度所对应的EV值(表格如下)- 3 -三.简答题1.普通照相机的快门分为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答:①镜间快门。

优点:镜间快门坚固耐用,拍摄时不易引起震动。

缺点:1.快门速度不能太高,有时不利于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

2.由于它装在镜头的中间,所以采用镜间快门的照相机一般来说镜头不能更换。

影视摄像技术与艺术期末考试

影视摄像技术与艺术期末考试

影视摄像技术与艺术期末考试
谈到影视作品的拍摄,我们最先想到的是那些复杂的运镜技巧以带入剧情的紧扣发展,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众多创作技巧开始被视频创作者们学习和引用。

从一个动作的细节一直后退提拉稳定器,直到展示出这个拍摄对象的整体画面。

整个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从细节到全貌的运动模式。

拍摄过程中,将稳定器设置成全跟随模式,运镜从一个细微的动作到展示整个背景全貌,使用全跟随模式解锁稳定器的航向、俯仰、横滚轴,使摄影师能够创意发挥镜头视角。

提拉运镜的拍摄还可结合中心构图等常规的摄影构图做辅助,例如利用简单的抬升镜头或模拟滑轨等运镜,使运动轨迹更加丰富。

山东济南,山东艺术学院表演、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的学子或在演播室、形体房,或在教室迎接任课老师的“专业实践”期末考核。

据悉,该校依据各专业设置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对艺术类学子进行声乐、形体、台词、表演等科目的专业实践测试,任课老师结合学生在校及现场表现量化考评,打出合理的成绩。

2014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形体房进行“形体”期末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数码摄影图片常见的文件格式有JPEG、TIFF、RAW和Photoshop文件格式。

2、摄影构图中,若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若想以情节感人,则用中景。

3、取景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4、摄影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5、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6、摄影用光的六大要素是指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光色。

7、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别(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8、摄影的基本基调包括:高调、中间调、低调。

9、平时我们所说的三原色光分别指的是: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10、若照相镜头焦距短,则视场大、景深深、景像变形、空间感强。

11、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表达人物的神态面目的拍摄方位是前侧面拍摄。

12、摄影的特征是具有纪实性和瞬时长驻性。

13、色温低、彩色摄影的画面会偏红。

14、摄影构图的三坐标是指景别、角度和高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输入系统的硬件为( D )
A.数字相机
B.扫描仪
C.摄像机
D.电脑显示器
2、数码相机中的CCD芯片(或CMOS芯片),起着类似传统摄影中胶片(A)的作用。

A、感光
B、曝光
C、光化
D、拍摄
3、色温高、彩色摄影的画面会(C)
A、偏红
B、偏绿
C、偏兰
D、偏黑
4、在下列曝光方式中,最适合于拍摄动体的选项是( B )
A.光圈优先曝光
B.快门优先曝光
C.程序自动曝光
D.全自动曝光
5、防震、防晒、防热、防潮(D)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
6、橙色光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反应产生的共鸣较接近( C )
A.宁静
B.清新
C.温暖
D.寒冷
7、视场角为(C)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20°~40° B.60°~80° C.40°~60° D.65°
8、要表现被摄物体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往往采取( B )的方法。

A、正面拍摄
B、侧面拍摄
C、远距离拍摄
D、低角度拍摄
9、某人为胖脸型,为避免缺陷,宜选择下列哪种拍摄方式。

(C)
A、正面
B、侧面
C、仰拍
D、俯拍
10、拍摄人物肖像时,在下列三种焦距的镜头中应选择哪一种(C)
A、28mm
B、50mm
C、70mm
D、300mm
11、光源投射在被摄物上的光线( C)即被称作光照度。

A.角度 B.温度 C.强弱 D.颜色
12、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如果把色温值设定为7000K,所拍摄的早晨阳光初升的照片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影调?( A )
A.蓝青调
B.橙黄调
C.正常色调
D.不一定
13、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使(C)。

A、潜影成像
B、静态造型
C、景物成像
D、艺术成像
14、曝光的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影的(B)和层次在感光片上表现出来。

A、影纹
B、影像
C、影调
D、质感
15、摄影绝大多数是利用(D)。

A、折射光
B、自然光
C、侧射光
D、反射光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
1、在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光圈系数增大,景深也增大。

(√)
2、欲突出被摄主题,应选用大光圈,而欲使被摄主体和环境同时清晰,应使用小光圈。

(√)
3、同样条件下,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
4、焦距比标准镜头焦距长的镜头称之为长焦镜头。

(×)
5、前侧光属于侧光的一种,位于相机的左右两侧,并与照相机的主光轴成45º夹角。

(×)
6、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
7、摄影中把红色光、黄色光、蓝色光称为三原色光。

(×)
8、光圈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控制通光量,则光圈系数数值越大,通光量也就越大。

(×)
9、光质是指光线的软硬性质,它与光源的种类和光照条件无关。

(×)
10、罗宾逊是摄影术的发明者。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色温:将一个绝对黑体,放在绝对零度的条件下加热,当温度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该黑体会发出有颜色的可见光,此时该黑体的温度就是该可见光的温度,称之为色温。

2、景深:景深是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的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3、景别: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占的范围大小。

4、新闻摄影:
广义:指利用一切影像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图片、新闻电影、新闻电视摄像。

狭义:是专指以相机作为工具、以新闻图片作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摄影。

5、曝光: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

6、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7、光圈优先模式:单反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之一,这种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
动调定所需要的光圈,曝光时,相机自动调节快门速度。

8、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9、感光度:感光片对光的敏感程度。

10、快门优先模式:这种自动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动调节所需要的快门速度,相机在曝光时自动调节相应的光圈。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中景画面的特点?
(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2).这是最常用的拍摄距离,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画外.
(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

2、人像摄影中,虚化背景的方法是什么?
使用大光圈、使用长焦端、靠近被摄体、选择离人物较远的背景
3、光在摄影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3)营造气氛;(4)特殊的光影效果。

4、简述摄影用光构图的“四字经”?
散射光线反差平淡不宜拍摄较大场面
稍有顶光反差太强降低反差加用辅光
逆光摄影反差更强曝光恰当效果理想
多多采用侧面光线立体感强最为理想
5、快门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1)控制进光时间,与光圈组合控制曝光量
(2)控制影像的运动模糊量
6、突出主体是表现主题的基本要求,如何熟练掌握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1)利用对比突出主体
在摄影构图中,对比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造型法则。

明暗、虚实、大小、方向、形状、质感、色彩、光线、动静、思想内容等种种差异,都可以用来对比。

(2)利用主体的位置和陪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

主体在画面中显著位置、陪体在视线中集中在主体身上、利用线条的透视规律。

7、简述低调照片实现方法
(1).画面本身就有大面积的暗色调
(2).根据之前分析的画面构成,选取测光点应该选小面积的亮部做为测光点,让小面积的曝光准确
(3).不能选取高光地方作为测光点,画面本身需要一些高光做点缀
8、简述画面景别使用的一般技巧(即景别构图“四字经”)?
画面结构不外三点特写中景全景场面
人物要抓精神面貌表现细节特写为好
人’物’皆要表现环境两者兼顾要拍中景
反映全貌宜拍全景注意渲染环境气氛
9、简述影响构图的因素
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角度、画幅、虚实、前景与背景、色调与影调
10、如何拍好风光照片?
①使用醒目的前景; ②运用倒影来增添感染力;③利用滤镜;④设法使用望远镜头拍摄.
11、前景和背景在照片中有哪些作用?
前景:处于主体前面的景物。

作用:装饰画面,突出主体,增加空间深度感
背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景物,与主体的关系是对比与照应的关系。

作用:突出和烘托主体的形象
12、光在摄影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3)营造气氛;(4)特殊的光影效果。

13、镜头为什么要镀膜?
镜头加膜是指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增加镜头透光能力。

其作用是①增加光线透射力;②消除光线反射产生的雾翳;③减少镜头霉变现象
14、、试比较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与景深之间的关系?
(1)其他条件不变,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其他条件不变,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对焦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3)其他条件不变,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