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必修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必修3 :区域地理

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如何描述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相对位置;

(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位置、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科技、旅游等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①整体描述:分布是否均匀(平衡),总体变化趋势。

②局部描述:哪里多,哪里少;哪里最多,哪里最少。

③描述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

区域特征及实践意义:

区域差异比较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可从下表所示方面加以分析:

区域发展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区域的发展中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 复杂,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时间上呈阶梯式递进,在空间 上由点到面扩展。

区域发展的一般规(以美国匹兹堡为例分析区域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

1)概念: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差异表现:三次产业结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

的内部构成等。

(3)不同区域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区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大,从事

第三产 业就业比重大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差异:一般情况下,区域发展阶段越高级,第三产业越发达,高 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越大,第三产业从业比重越大。

5)变化趋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比重大小由一、二、三向二、一、三 和三、二、一变化,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传统工业区发展的条件、问题、整治措施(以鲁尔区为例)

1. 区位优势:(位置、资源、交通、市场)

① 优越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煤炭资源;③离铁矿比较近;④充沛的水源;⑤便利的

水陆交通;⑥广阔的市场

2.衰败的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环境污染严重。

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改造传统工业;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发展科技与交通;⑤治理与保护环境。

表解RS 、GIS 、GPS 之间的区别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分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它与传统发展观明显不同,它追求的是人地关系相互协调,明确其内涵及原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具体分析如下:

1.内涵

2.原则

区分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原则的方法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阶段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但它们的着眼点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学习时应注意每个原则的本质内容。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的核心内容有二:(1) “共享资源和环境”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剖析,包括同代人与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 代际) 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其中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2) 财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

2.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指的是:(1) 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2) 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

其核心内容为:(1) 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要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进行国际合作;(2) 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可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根据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确定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应承担的责任。【温馨提示】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 ,“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 ,“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简述实现绿色GDP 的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②积极发展第三产业;③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④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⑤开发使用清洁能源;⑥实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后果与危害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分析区域某种产业活动(或政府决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分析区域是否具备该产业发展的条件;

2. 分析该产业是否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方面:

①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促进经济发展。

(2)社会方面:

①增加就业机会;②增加收入,脱贫致富;③完善基础设施。

(3)生态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