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广东深圳调研报告
广东深圳调研报告深圳市是中国著名的经济特区,位于南海之滨,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副省级城市。
近年来,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的注意,并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
在这次深圳的调研中,我对深圳的经济发展、人文环境、交通情况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首先,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典范之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市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和技术,使得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目前,深圳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
其次,深圳市的人文环境也非常优越。
深圳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市内有许多公园和绿地供市民休闲娱乐,同时也改善了空气质量。
此外,深圳市还注重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为居民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再次,深圳市的交通情况十分便利。
市内有完善的地铁、公交系统和出租车服务,方便居民出行。
深圳市还积极打造交通枢纽,与周边城市形成良好的交通网络,方便了人们的跨城市交流和贸易往来。
最后,深圳市的产业结构也相当独特。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使深圳市成为中国改革试验的先行者,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
深圳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涵盖了从电子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到电子产品研发和软件开发等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深圳市还注重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深圳市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先行者,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优越的人文环境、便利的交通情况和独特的产业结构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随着深圳市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深圳市将继续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1. 引言深圳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转型。
本文将对深圳的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
2. 深圳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深圳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
其地理位置使得深圳成为了国际贸易和商业交流的重要枢纽。
此外,深圳还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发达的港口,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 深圳的制造业深圳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其制造业著称。
深圳以其低成本劳动力和灵活的制造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
目前,深圳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家电和纺织等领域。
深圳的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一定的份额。
4. 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型。
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的新兴产业之一。
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
政府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扶持和政策优惠为深圳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5. 深圳的金融服务业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深圳的金融服务业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
深圳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众多的证券公司和券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6. 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在深圳逐渐兴起。
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设计、艺术、影视制作等领域。
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并对城市的形象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7. 深圳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型城市,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未来,深圳的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深圳还将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整体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深圳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优势。
深圳各细分行业分析报告
深圳各细分行业分析报告引言深圳作为中国的特殊经济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
深圳以其快速的城市发展和先进的产业结构而闻名于世,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注意。
本报告旨在对深圳市的各个细分行业进行分析,以帮助了解该市的经济情况和投资机会。
1. 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深圳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是该市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深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
华为、大疆、腾讯等知名企业的总部设立于深圳。
该行业在深圳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等方面。
由于深圳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强大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为深圳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制造业深圳的制造业是该市经济的支柱之一。
深圳以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该市的制造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电子产品、纺织品、玩具等。
深圳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组装和销售都具备完整的生产能力。
同时,深圳制造业还在不断转型升级,加强了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能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金融服务业深圳金融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深圳拥有众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
该行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深圳企业的迅猛壮大。
深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和融资渠道,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创新。
4. 文化创意产业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该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以电影、动漫、设计等领域为主导,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深圳政府也积极扶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支持创意企业的发展,为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前景。
5. 环境保护与新能源产业深圳市对环境保护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该市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绿色技术等领域。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深圳是中国开放的窗口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本报告旨在对深圳的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发展趋势。
二、信息技术产业深圳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电子制造、通信技术和软件开发为主导的产业链。
深圳拥有一大批知名的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如华为、中兴等。
同时,深圳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和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之一、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动力和竞争优势。
三、高新技术产业深圳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在深圳,涌现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如腾讯、大疆等。
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高的认可度。
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制造业深圳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制造企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电子、玩具、服装等。
深圳的制造业以快速、灵活、高效为特点,具有较强的供应链和生产能力。
深圳质量上乘的制造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五、金融产业深圳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深圳拥有许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机构,金融服务业的相对完善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尤其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平台。
六、服务业七、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和转型:深圳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2.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落地深圳。
3.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能力:深圳将继续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来深圳发展。
4.提升制造业价值链水平:深圳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大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力度。
5.绿色发展:深圳将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保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
“20+8产业”分类及深圳产业特色一、深圳20+8产业集群是什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二、深圳产业结构?粤港澳大湾区一般分为湾区西岸、东岸以及港澳地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东岸主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以新兴产业+高科技为主,其中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
沿海则为生态保护型产业带,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深圳的产业结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 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
三、深圳的主要经济类型?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 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
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
四大支柱产业强而有力的发展助力深圳经济增长,同时新兴产业也在稳步发展中。
据统计数据显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生物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增长趋势。
其中,从2012年的3878.22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7847.72亿元,涨幅达102.4%。
深圳各个工厂现状分析报告
深圳各个工厂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的工厂产值不断增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中心。
本报告将对深圳各个工厂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产业结构分析深圳的工厂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其中电子信息、服装纺织、机械制造和化工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华为、富士康等企业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使深圳成为全球电子产业链的重要节点。
服装纺织行业以虎门为核心区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机械制造方面,深圳的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化工行业以化纤、塑料和涂料等为主导,为深圳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技术水平分析深圳的工厂在技术水平方面有着显著的提升。
由于技术创新的推动,深圳的工厂在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和柔性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各行各业普遍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尤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深圳的企业在芯片设计、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
此外,深圳的工厂还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合作,努力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深圳的工厂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寄予了厚望。
在环境保护方面,深圳的工厂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加大了污染治理和减排工作。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大幅度降低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同时,深圳还鼓励工厂采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深圳的工厂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发展趋势展望深圳的工厂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厂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
尤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深圳的工厂有望打造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制造模式。
深圳市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深圳市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深圳自20世纪80年代建市以来,由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其产业结构从“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发展到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初具雏形,再升级至四大支柱产业和区域整体性创新阶段,期间呈现了的产业结构革命性变革和跨越性升级调整。
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在加工业基础上发生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变革,深圳市政府提出了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产业转型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产业的主导方向。
深圳政府在南山建立了高科技园区,希望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积聚效应。
在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深圳政府根据深圳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在21世纪初提出具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即重点发展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文化产业) ,并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开始调整区域产业的整体结构以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
2006年,深圳再次提出要以技术创新战略引领深圳产业发展,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战略。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深圳三次产业调整的脉络,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转型。
传统的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主要着眼于社会经济产出等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或数值变化等方法,研究产业构成比例以及产业变动情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管理和分析城市的过程中,要实现智慧化的城市运行、管理和决策,必须要通过以大数据,尤其是地理大数据为支撑的应用分析,挖掘城市人口、经济、货物以及信息分布和流通模式。
根据具体需求建立相应的时空模型,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对象、要做什么”这样的基础问题,从而破解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境,实现有预判、有手段、有前瞻的城市管理目标。
1、产业时空格局分析在传统的基于数量统计数据的产业结构分析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对深圳市的各类产业进行时空格局分析。
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宏观经济管理学结业论文深圳市产业机构及现状分析赵家未20130889 工商管理类4班深圳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现状分析赵家未20130889 本人三年的高中生涯在深圳度过,所以深圳也算的上我第二个老家,下面便对深圳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一;深圳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改革开放之初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借助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北移的产业转移契机,深圳也是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迅速的壮大起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对“三来一补”产业进行转型提高,“八五”期间深圳开始重视产业规划、调整产业比重,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九五”期间,更进一步明确把“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先进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此后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而工业已经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撑起了深圳经济的“半壁江山”。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已趋成熟等情况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这次国际产业向东亚地区转移的承接地之一。
而深圳作为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市场秩序,投资环境已经成熟,部分运作机制和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加之劳动力价格低廉,特别是从90年代以来深圳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使深圳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具备了承接这次产业转移的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信息化浪潮中,深圳能够抓住机遇,把握时代脉搏,通过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分工,以深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不失时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地区,步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纵观深圳市20多年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非农化趋势明显。
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由于受城市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限制,以及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所制约,其发展规模和速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因而比重逐年降低。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本文将对深圳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深圳的主要产业、产业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深圳的主要产业深圳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深圳最为著名的产业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金融业也在深圳得到快速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内地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此外,深圳的物流业也相当发达,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三、深圳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深圳的产业正在向高端制造业、互联网+等方向转型升级。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深圳未来的重点。
2.创新创业:深圳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涌现,深圳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3.服务业发展:深圳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服务业将持续成为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深圳产业面临的挑战1.人才竞争:随着深圳产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市场上的人才供应仍然不足。
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2.环境污染:深圳的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深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3.市场竞争:随着国内外产业的竞争加剧,深圳的产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压力。
如何提升深圳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结论深圳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通过持续升级和创新,深圳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助力深圳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
然而,深圳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解决。
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的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以上是对深圳产业的分析报告,通过对深圳的主要产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深圳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一、目录A深圳产业发展状况(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三)、深圳的产业结构B深圳支柱产业的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一)、高科技产业界定与范围(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三)、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沿革(四)、深圳高科技产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与发展条件(五)、深圳高科技企业基本情况(六)深圳高科技企业具体案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结语(深圳产业未来发展之路)D资料来源二、深圳产业发展状况(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深圳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GDP 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1979年人均GDP仅为606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13153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06.54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2亿元,增长17.6%;进出口总额2999.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1)、支柱工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深圳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通信产业、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业、视听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轻工产业和能源产业等七大主导行业。
制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第一大工业行业。
出口产品产值2177.9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1.0%,提高3.1个百分点。
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工业成为深圳市第二大行业。
(2)、物流2004年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
全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13537.14万吨,增长20.7%。
集装箱吞吐量达1365.90万标箱,增长28.2%。
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18.88亿元,占GDP的7.65%。
形成了以EDI信息网络中心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港口运输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
深圳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由于 “ 三来一补 ” 多为劳动密 JK6K7> ,;@>=E@>= 5@8?? ADI>786>?B I>H>?DF 6@> @>8HB 8=I 9@>A<98? <=IK567B, 一的出口加工区的定位是相吻合的。
其中工业比重占 0&1 。“ 九五 ” 期间, 更进一步 (. /: /&. (: 0". 0 ! , “ 明确把 “ 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 ” , 加快发展先进和高 新技术产业,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 , 此后经济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 其中工 高级化加快, !&&& 年产业结构发展为 &. ’: 0). ’ : 0). 2 ! , 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及第三产业中的金融、 房地产 业比重达 001 , 及批发零售等行业飞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加快, 而工业已经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撑起了深圳经济的
2003年深圳市政府首次提出了适度重型化的调整思路不少学者撰文就深圳的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进行讨论深圳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宜上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但不等于不搞以钢铁为原料的制造业也不等于不搞以石化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深圳在汽车电子汽车模具方面有良好的发展条件深圳应在发展精细化工汽车产业及装备制造业方面有所作为这成了官方与民间在适度重型化方面的共识
!
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三产业,此后除 !""* 年外均出现第二产业比 重逐年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趋势, 产业结构呈现二、 三、 一型。说明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进入了持续增长期, 高新技术 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深圳市工业总产值的构成中, 轻重工业的比例如下: $&#" 年 为 #/’ #$ " $*’ $&, $&&" 年为 %(’ * " !)’ (, $&&* 年为 (&’ /% " 整 )"’ */, !""/ 年为 /$’ ($"*#’ )&, !""* 年为 !(’ $) "%)’ #) " , 体呈现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 重工业比重逐年上升之态势。深圳 的工业发展进程中, $&#" 0 $&#* 年以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产 业为主,$&#% 0 $&&) 年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外向型出口加工工 由高新技术产业 业为主; $&&* 年至今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崛起, 的发展创立了一批重要的工业主导产品,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 圳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 $&&* 年深圳轻重工业的比重已相当接 近,到 !""* 年重工业的比重已占压倒性优势。然而深圳的重工 业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 而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他电 子设备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 %&1 # ,电子信息产业 一业独大,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重工业内部的结构也偏轻, 重型 机械工业制造业的有色、黑色金属冶压、金属制品业,化学工业 的化学原料及制品、石化、化纤、橡胶、塑料等占比重分别为 "’ !(1 、"’ $!1 、!’ !%1 、$’ /&1 、"’ ")1 、"’ "(1 、"’ /%1 、 重化工业比重偏轻。 !’ !/1 # , !""" 年前后,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相对高级化,一些资本、 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开始陆续向我国转移, 以汽车、 化工为代 表的全球重化工业向中国经济地理区位较好、工业基础扎实的 地区投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重工业投资热潮轮番 上阵,成为经济热点,使得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明 显,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苏州 “ 三 区” 、昆山、广东东莞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迅猛态势亦使深 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备受如何创新与突破的竞争压力。面对国际 国内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格局及深圳产业结构明显轻型 化、 重化工业严重不足的现状, 深圳如何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与分工以及国内的竞争中居于有利位置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深圳市政府首次提出了 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研讨。 !""/ 年, “ 适度重型化 ”的调整思路,不少学者撰文就深圳的产业结构适 度重型化进行讨论,“ 深圳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宜上钢铁、石化等 重化工业, 但不等于不搞以钢铁为原料的制造业, 也不等于不搞 以石化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 , 深圳在 “ 汽车电子、 汽车模具方面有
国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的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的深圳产业结构分析
□ 冼雪琳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29)
摘要: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转移方式基础上,研究深圳三大 产业布局、行业集中度、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及外贸依存度等产业 结构特征,发现深圳产业难以占据高附加值环节、产业投向不尽合理、金 融机构密集度低、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人才匮乏及软环境有待改 善等主要问题,建议深圳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国际核心竞争力,实现 产业升级和生态产业链平衡。
2011 年 4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17
39 万亿美金,增长 38.7%,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世界商品贸易国。 2.国 际 投 资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及国外资本的对内投资。
对外投资推动国内产业对外转移;对内投资促使国外产业对内转 移。 国际投资已形成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投资等多元 化格局。 中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也较成功。 虽然英美 两国一产业结构中的配置不尽合理, 存在各行业分布不均、 流向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比重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结构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2000 ~2010 from WTO, World bank and Bureau of Statistic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global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ways of transfer. It analyzes the layout of three major industries in Shenzhen, industry concentration, FDI,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foreign trade dependence, etc. The obstacl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are disclosed: failure to occupy high value-added areas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unreasonable investments towards different industries, low densit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o advantages of 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capacity, lack of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soft environment of government, and other major issues. Thu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so as to adjust Shenzhen’s industrial layout, improve Shenzhen’s international core competitiveness, achiev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maintain balance of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Keywords:Global industrial upgrading;Product life cycle;Industrial Structure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深圳四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市第一支柱产业。
多年来,在深圳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市政府抓住机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十多年里创造了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的神话。
现在,深圳已形成了以华为、中兴、大族激光、迈瑞、腾讯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原因在于深圳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率先将高新技术产业放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深圳市抓住国际上IT产业崛起,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制定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着手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实现从加工贸易到“深圳制造”,乃至“深圳创造”的飞跃。
深圳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初步建立起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从2001年起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90%。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强势品牌众多,如华为、中兴、华强集团、康佳、创维、长城科技、桑达、比亚迪、新天下、航盛等都是中国电子百强企业,其中华为、中兴等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企业,开始走向国际,成为世界级的知名品牌。
新能源及新材料技术产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另外,光机电一体化两大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技术这两大产业也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呈现自主创新的良性趋势,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比例较高,重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由引进技术加工制造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
深圳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深圳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经济特区,经历了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和创新中心的迅猛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深圳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当前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和未来趋势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深圳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一、深圳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1979年,深圳确定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开始吸引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
这一时期,深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纺织、服装、五金制品等。
随着改革的深入,深圳开始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立了电子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电子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
深圳的电子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和出口的重要基地。
到了1990年代,深圳开始涌现出一批创新型企业,如华为、中兴等。
这些企业在通信技术、网络设备和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动了深圳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二、当前深圳的产业结构目前,深圳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深圳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金融、房地产、物流、文化创意和高端制造等。
电子信息产业是深圳产业的核心和主导产业。
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基地,华为和中兴是中国两大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此外,深圳还拥有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金融是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深圳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多家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总部。
同时,深圳还发展起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企业。
房地产是深圳的另一个重要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高楼大厦、别墅和公寓楼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物流业是深圳的一个新兴产业。
深圳拥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货物进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同时,深圳还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深圳的新兴产业之一。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四大支柱产业深圳四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市第一支柱产业。
多年来,在深圳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市政府抓住机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十多年里创造了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的神话。
现在,深圳已形成了以华为、中兴、大族激光、迈瑞、腾讯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原因在于深圳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率先将高新技术产业放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深圳市抓住国际上IT产业崛起,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制定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着手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实现从加工贸易到“深圳制造”,乃至“深圳创造”的飞跃。
深圳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初步建立起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从2001年起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90%。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强势品牌众多,如华为、中兴、华强集团、康佳、创维、长城科技、桑达、比亚迪、新天下、航盛等都是中国电子百强企业,其中华为、中兴等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企业,开始走向国际,成为世界级的知名品牌。
新能源及新材料技术产业也有较快的发展,另外,光机电一体化两大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技术这两大产业也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呈现自主创新的良性趋势,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比例较高,重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由引进技术加工制造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
深圳产业结构分布
深圳产业结构分布以下是我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只是一个大概,跟我一样刚刚来到深圳的,一定能够受用的!罗湖水贝:珠宝创业翻身路:五金南山前海:物流、硅网(建设中...)科技园:高科技华侨城:旅游、娱乐福田中心区:白领地带华强北:电子市场罗湖东门:服装批发水贝、田贝:珠宝、玉器工厂分布:一流的肯定较为集中在坪山深圳大工业区(坪山新区):目前共有投产企业13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7家,外商投资企业381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6家。
初步形成了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中芯国际、日立环球、高先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赛诺菲、微芯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和震雄、中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南海意库:南海意库是几座由原三洋厂房改造、新开发的办公楼,主要倾向于运营文化艺术公司,比如广告、园林设计、画廊、摄影公司等等。
海上世界广场:深圳手表工厂:龙华大浪路口进去就有一个,宝德厂,专门做表的,高中档都有南山西丽田寮工业区有好几家,在西丽医院东坐74,36,81,6路都可以直到深圳市荣基电子钟表有限公司》地址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共和工业区27号4楼仓储业:1)盐田港附近,都是大型的仓储物流,海关监管和普通仓储都有:2)还有蛇口/赤湾港附近,和盐田港附近差不多,但是规模小些3)保税区,海关监管物流沙头角,福田,笋岗清水河4)机场附近针对航空物流的仓储5)比较零散的如坂田,沙湾,罗芳等首先,软件是要分类的,不能统称在哪里。
1 通讯类,当属深圳两家最出名的公司了,它们可是在坂田、莲塘和科技园2 安防和金融类,当属车公庙的泰然和天安3 手机等终端类,当属上沙,罗湖4 动漫产业,罗湖5 软件外包和ERP/网络及云计算等,主要在科技园等地6 此外,在部分地方也有软件公司。
如蛇口片区,罗湖等7 还有一些行业的“隐形冠军”,看似不出名,却可能比你常听说的所谓知名公司赚钱,而且压力小。
深圳各区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深圳各区产业转移趋势分析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经济特区的发源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创新创业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面临着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挑战。
一、深圳产业结构的演变深圳的经济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这一阶段的深圳大量吸引了一批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形成了完善的制造业体系。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深圳的经济开始向服务业转型升级。
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金融、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在深圳迅速崛起。
深圳市政府也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创业的热情。
二、深圳产业转移的原因1.土地资源短缺:深圳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小的城市之一,土地资源有限,而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
有些传统制造业对土地面积要求高,而深圳土地紧缺的状况限制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空间。
2.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深圳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高,原有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
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压力,部分企业开始将生产线外迁到其他地区或海外。
3.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升级,深圳的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了市场对高附加值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一些企业开始进行产业转型或者外迁。
4.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精简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运营效率。
三、深圳各区产业转移的趋势1.南山区:南山区是深圳的创新创业中心,拥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未来,南山区将继续聚焦发展硬科技,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培育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2023年深圳市工业地产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深圳市工业地产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之一,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深圳市工业地产行业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趋势、行业状况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深圳市工业地产行业市场前景。
一、市场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深圳市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
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的时代已经过去,而且深圳市也从单一领域向综合型集群型转变。
除此之外,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涌现也将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这也必然带动工业地产行业的发展。
2、科技含量提高现代化工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工业企业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地向高科技化转移。
比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产生了更高的科技含量。
这也促进了工业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3、绿色环保成为主流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政府的大力推广,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绿色发展也成为深圳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绿色环保的目标和要求也将直接影响到工业地产的开发和使用,环保型工业园区、新能源工业地产等将成为市场上的一股趋势。
二、行业状况分析1、工业地产库存较大近几年,虽然深圳市工业地产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市场上的库存仍然较大。
出现了一些工业园区和工业用地无法快速消化和吸引租户入驻的情况。
这可能与各项政策、市场调控、租金价格等有关。
2、工业地产品质提高工业地产行业在面临库存较大的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其品质和服务能力。
工业地产开发商不仅在园区配套上从传统的停车场、餐厅等增加到包括健身房、游泳馆、售楼处、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还加强了对于环保方面和科技含量的要求。
三、政策环境分析1、政策支持力度大深圳市政府为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针对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从政府出台的减税优惠到出台工业用地的出让政策,不断调整政策,使工业地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林靖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判断。
深圳市产业结构从1979年37:20.5:42.5发展到2010年0.1:47.5:52.4,GDP 由1.96亿元增加到9510.91亿元。
深圳市深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推动城市建设日益更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本文通过演进分析、偏离-份额分析、合理化分析三种方法对深圳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深圳;产业结构;分析Abstract: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the value judg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enzhen developed from 37:20.5:42.5 in 1979 to 0.1:47.5:52.4 in 2010, the GDP added from RMB196 million to RMB951091 million.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d the upgrading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ed。
This paper will analyse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methods of Evolution analysis,SSM and Rationalization analysis and then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results.Key words: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sis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故此,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结构,而且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总体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水平列入全国一线城市,深圳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高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同时带动内地诸多城市的发展。
这些成就的取得均离不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发展。
据此,本文从多角度对深圳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一、深圳市经济发展概况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从中国南海之滨的小镇,到一座与香港合作打造世界级大都会的现代化城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拉开的经济起飞的序幕。
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9510.91亿元,占全国的2.39%,比1979年增长了4843倍,2010年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
2010年,深圳市实行“特区一体化”,为深圳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创造了条件。
2010年,深圳市产业结构实现0.1:47.5:52.4。
深圳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二、深圳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1、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以及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以此更替的过程。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以接受香港制造业的转移为契机,大力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与之配套的商贸服务业,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型。
1995年,抓住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经过10年的努力,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
2005年起,深圳以“十一五”规划为蓝图,着力优化产业机构,继续发展高薪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文化产业。
近年来,又精心培育了新能源、生物、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阶段,深圳正处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
纵观30年来深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经历了蛙跳式的演进,高新技术迅速崛起,持续增强经济与技术的结合,使传统产业逐步升级或转移,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的经济形态不断产生,有效推动经济建设由数量型、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技术先进和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推动城市建设日益更新,促进城市社会构建不断发展。
深圳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见下图图1:深圳市产业结构演进轨迹(1979-2010)2、配第克拉克定律配弟-克拉克定理: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逐渐增大。
图2:产业结构演进模式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进入高级阶段。
三、深圳市产业结构SSM 分析1、SSM 简介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方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刻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i ,结构偏离分量Pi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 ,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利用SSM分析深圳市产业结构本文选取全国为大的区域,为其参照系,选取1999-2004和2004-2009两个时间段来纵向比较,查得数据见下表1。
表1:深圳市与全国1999、2004、2009年产业结构对照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统计年鉴及2010年深圳市统计年鉴通过以上表1数据,利用SSM方法计算得到(其中N1,P1,D1,PD1,G1分别代表第一时间段(1999-2004年)深圳市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部门优势(P1与D1之和),总的经济增量(N1、P1与D1之和), L1为第一时间段深圳市对全国的相对增长率,W1为深圳市第一时间段结构效果指数,u1为深圳市第一时间段竞争效果指数。
N2,P2,D2,PD2,G2分别代表第二时间段(2004-2009年)深圳市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部门优势(P2与D2之和),总的经济增量(N2、P2与D2之和), L2为第二时间段深圳市对全国的相对增长率,W2为深圳市第二时间段结构效果指数,u2为深圳市第二时间段竞争效果指数。
):L1=1.33,W1=1.04,u1=1.28L2=0.9,W2=1.04,u2=0.87表2:以全国为参照系的深圳市市产业结构Shift-share 分析表四、深圳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1、利用结构偏离度对深圳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n n i=1i=1Yi i i =|1||1|Y i Y L Y E L L L−=−∑∑E 表示结构偏离度,Y 表示产值,L 表示就业,i 表示产业,n 表示产业部门数根据深圳市2010年统计年鉴查得数据,计算得到E=0.292、利用泰尔指数(泰尔熵)分析深圳市产业结构 ni=1i i i ()ln()Y TL Y =∑Y L Y L Y 表示产值,L 表示就业,i 表示产业,n 表示产业部门数。
T L ≠0,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深圳市2010年统计年鉴查得2009年数据,计算得到TL=0.013、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标准一般,合理的产业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能满足有效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第二,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
第三,资源配置合理并得到有效利用,出现资源供给不足或过量时,能通过进出口贸易进行补充调节。
第四,各产业间能相互补充配套、协调发展。
第五,能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
第六,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数。
第七,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五、深圳市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自经济特区成立以来虽然深圳市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产业结构进入高级阶段,依据泰尔指数可以看出深圳市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之处。
结合深圳市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总结出深圳市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需要改善之处:第一,正确处理好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二,正确处理好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均衡。
第三,正确处理好产业链缺失环节与关键缺失环节和高端环节的关系。
第四,正确处理好继续发展现有产业与培育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
第五,正确处理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品升级、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针对理论分析与实际相结合,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首先,要优化资源配置:在政府产业激励与制约的政策指导下,要建立以企业为资源利用主体、市场为连接平台、价格为交易杠杆的资源配置模式,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性保障。
从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性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三个方面着手。
其次,统筹协调产业布局:第一、优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深化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第三、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第四、适度发展重工业产业。
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最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当鼓励原创性创新,抓好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进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这些方面发展好了,深圳市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更好的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1.于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05.2.杨瑞芳.深圳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