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
家庭教育之 赏识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之赏识的积极作用社调显示64.3%的家长认为: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不是责骂出来的,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82.5%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经常表扬比经常批评更为重要。
他们一致认为:赏识和认可在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它是孩子进步的催化剂。
1、赏识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举例:小陈父亲:家里有很多名著,我就经常带他去书房,让他读书,然后把读过的书的内容介绍给我和他妈妈,每次他说完,我们都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有成就感。
慢慢我就发现,他常一个人在书房听着音乐,拿本书安静地在阅读2、欣赏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举例:小杨:父母总是我在获得成绩的时候鼓励我,让我信心十足地向前走,这样,我就有很强的学习好的愿望和动力。
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总会鼓励我。
3、赏识可以激发孩子潜能举例:小吴妈妈:孩子在考试时,偶尔有某科成绩没考好,在我们了解情况后,不会过多地责备她,我们和老师的看法一样:响鼓不用重锤,只是点出考不好的原因,希望她今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在其他问题上遇到挫折,比如没有评上“三好学生”,孩子好胜心强,有些接受不了,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从孩子自身分析原因,以评上“三好生”同学的表现对比自己,找出差距,这样才能以冷静平和的心态对待挫折,克服不足,用实力赢得荣誉。
可能有的家长会问: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不是以后就不能批评或惩罚孩子呢?就是多夸奖就行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对孩子的欣赏、信任是一种态度,根据教育情境还需运用一定的方法。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奖励、惩罚、表扬、批评等方式都要有,无奖励、表扬的教育是沉重的教育,无惩罚、批评的教育是纵容的教育。
然而,这些方法又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可以促使孩子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不断进步;用得不好,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伤其自尊,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给予学生及时、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小学生处于探索世界的年龄,对于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当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时,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肯定,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主动积极。
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开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当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时,会感到自己是被认同和重视的,从而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出坚持不懈的品质。
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赏识教育可以在学生的品德、道德、艺术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个性特征。
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赏识教育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
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尊重,形成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
教师也可以将赏识教育应用于班级管理中,通过给予学生的优秀表现和努力进步的肯定和奖励,帮助班级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赏识教育 如何有效激励小学生学习和进步
赏识教育如何有效激励小学生学习和进步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赏识教育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小学生学习和进步。
一、了解小学生的需求每个小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了解他们的需求是运用赏识教育的关键。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如何给予他们合适的赞扬和鼓励。
我们应该多观察小学生,在他们取得进步或者有优秀表现时及时给予肯定,这样不仅能够激励他们,还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鼓励小学生的尝试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鼓励他们勇敢地尝试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
无论是在学术科目还是在兴趣培养上,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多尝试。
当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时,我们应该及时注意并给予赞赏,这样他们会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进步。
三、给予实质性的奖励赏识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扬,还可以通过实质性的奖励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
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如精美的文具或小玩具,也可以是一些可以增加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或者去看一场有趣的演出。
这样的奖励既能激励小学生,又能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进步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包括充满鼓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教室上注重正面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等。
这样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赏识和重视,从而更加投入到学习中。
五、尊重小学生的选择和兴趣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并且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特长。
当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取得成就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赏识和鼓励,这样他们会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进步。
六、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的基石。
教师应该从真诚的角度关心每个小学生,并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当我们能够与小学生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互动时,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励他们学习和进步。
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的应用
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的应用1.引言1.1 概述引言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有效的赏识和激励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的学习与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提供有效应用赏识与激励的建议。
在教育领域中,赏识是指教师或学校对学生在学习、思考、创造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和出色表现的肯定和认可。
赏识不仅包括口头表扬,还可以通过奖励、鼓励和提供适当的机会等方式来体现。
赏识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相对于赏识而言,激励更注重通过外在激励因素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激励可以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种类型。
内在激励是指学生自身的动机和兴趣驱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追求个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而外在激励则侧重于外部奖励和激励措施,如奖品、嘉奖和荣誉等。
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赏识和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其次,赏识和激励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赏识和激励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能够推动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赏识与激励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分别探讨赏识与激励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赏识与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应用赏识与激励。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行动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主题以及背景情境。
首先,会对赏识和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以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赏识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优秀表现,并给予适当的肯定与奖励。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赏识教育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勤奋、专心、认真等。
促进品德的培养: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比如诚实、宽容、体谅等。
总的来说,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促进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品德的培养.
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单独依靠赏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安排赏识次数:赏识过于频繁,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失去自我驱动的动力;赏识过少,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失落,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选择合适的赏识方式:赏识方式要与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相匹配。
对于小学生,可以采用贴心的话语、小礼物等方式;对于中学生和高中生,可以采用认可的言辞、奖章、证书等方式。
结合实际情况赏识:赏识的对象不仅要限于优秀的学习表现,还可以是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帮助他人、参加课外活动等方面的优秀表现。
关注赏识效果:赏识教育应该具有明显的效果,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等方面没有明显的提高,就需要及时调整赏识方式。
“赏识教育”让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赏识教育”让学生每天都有收获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积极评价和承认学生的优点和成就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赏识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赏识教育让学生每天都能有收获。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和承认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传统教育常常注重批评指导和纠错,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和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反,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优势,通过赞赏和鼓励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在教室里,老师可以经常表扬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将他们的成绩贴在墙上,让全班同学一起赞美,这样既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赏识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潜力,赏识教育通过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和活动,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优势。
老师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节奏,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和进步。
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赏识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自主决策的机会。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赏识教育的实践,学生会逐渐发展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赏识教育让学生每天都能有收获。
它通过承认和赞赏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来激励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赏识教育还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中,赏识教育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和成长。
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赏识教育的好处
赏识教育的好处赏识教育的作用作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是促动学生掌握技能和发展水平的有效方法,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1、赏识教育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潜力、人尽其才。
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
如:有的孩子对美的感悟力极强,有的孩子好奇心强、凡事想探个明白,一些物品常被其弄坏……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要因材施教。
2、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赏识教育能给学生提供成败的信息,有利于学习检查自己的进步情况。
4、赏识教育会引起学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创造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条件。
5. 通过赏识教育能够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
在幼儿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即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
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
6. 通过赏识教育,能够维护自尊,学会自爱,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在受到指责和冷遇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仅仅有些父母比较明智。
他们第一相信孩子是好的,第二相信孩子是聪明的,第三永远鼓励孩子,从不挖苦孩子。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让其感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不足,既给孩子留了面子,又让其自己去发现不足及问题,懂得自爱,让孩子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就要与人友好相处,减少攻击性行为。
“赏识教育”让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赏识教育”让学生每天都有收获“赏识教育”是一种以感受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它鼓励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让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本文将介绍“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实践。
一、赏识教育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学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特长,从而增加自信心和动力。
2.增强学生的自尊心:通过赏识教育,学生可以得到肯定和赞扬,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赏识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接受、消化和运用知识。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赏识教育,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更加密切、亲密的关系。
教师会更加关心学生,学生也会更加信任教师。
这有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实践赏识教育的方法1.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
2.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更有动力地学习。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赏识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赏识教育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自然地学习和进步。
总之,“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自尊心,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践“赏识教育”,让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对学生赏识激励的作用分析
对学生赏识激励的作用分析激励与赏识是一种对学生的积极的肯定与赞美,通过恰当的激励与赏识,能给人以无比信任,使人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人需要激励,犹如种子需要阳光;人需要赏识,犹如花儿需要浇灌。
激励与赏识是帮助学生改变厌学心理,增强求知欲的良方,它可以使丧失信心的学生恢复自信;使学坏的学生悬崖勒马;使表现好的学生更积极上进。
赏识的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赏识的教育,其关键在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
赏识的教育认为,在看得起的前提下,以正向激励为主,告诉学生怎样去做,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
我们有些人认为:把学生的正确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学生一旦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训诉,可谓“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
”而赏识教育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激励是把眼光集中在学生的优点上,这不仅会强化、巩固学生的好行为,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助于生命的成长,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更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学生若能感受到教师因他快乐,会受到很大的激励。
就我几年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以下三点。
1 学会挖掘一位名人曾说过:“赏识、鼓励学生,可以使白痴成为天才,讽刺、贬斥学生,可以使天才成为白痴。
”因此要把学生看成是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身上的金矿,并将其提炼出闪闪发光的金子。
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学生身上闪光点不断赞赏,反复地激励,赏识他,给他以信心,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
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在这方面找出他的闪光点,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甚至可以无中生有。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感受到:对于差生,尤其是纪律、卫生、思想品质等方面双差的学生,不要把他从你身边推出去教育,而应该用爱心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教育时机。
赏识的力量:教育中的激励与成长
赏识的力量:教育中的激励与成长《赏识的力量:教育中的激励与成长》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赏识教育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潜能。
周弘的《赏识教育》一书,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教育的过程中,赏识和激励往往比批评和指责更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一、赏识教育:一种全新的教育视角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对个体的积极关注和肯定,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潜力。
这种教育方式鼓励教师和家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并赞美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和努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激励与成长: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不言而喻。
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认可和鼓励时,他们更有可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卓越。
这种内在的动力,往往比外在的压力更能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赏识与批评:平衡的艺术赏识教育并不是对批评的否定,而是强调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
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可以通过赏识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激发他们的自我改进的动力。
这种平衡的艺术,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教育智慧。
四、从赏识到自我赏识:学生的内在转变赏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赏识的能力。
当学生学会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时,他们将更加独立和自主,能够在没有外界认可的情况下,持续地追求个人的成长和完善。
五、赏识教育的挑战与反思尽管赏识教育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挑战。
如何在赏识与严格要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避免过度赏识导致的自满和依赖,都是教育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同时,赏识教育也要求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巧。
六、结语:赏识,教育的温柔力量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温柔而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激励的话语和行动,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作用与对策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作用与对策首先,赏识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当学生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扬和认可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
因此,教师需要经常表扬学生的进步和优秀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锻炼自己的领导才能,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其次,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赞扬班级中积极参与合作的学生,教师能够激发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中。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发放“班级之星”奖章,设立“最佳团队合作奖”等,让学生们通过合作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另外,赏识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赞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赏识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成长。
此外,赏识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
教师可以制定一些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努力和表现给予适当的赞扬。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并坚持实施。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自己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好成绩而付出努力,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奋斗。
总之,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赏识教育,教师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业成绩。
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教师需要注意公正公平原则,适当引导学生的关注点,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一、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赏识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所谓“赏识教育”是指通过教师实现对学生的赏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认可及赞美,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具体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首先,赏识教育本身就具备鲜明的激励功能,学生在获得教师的赞美及认可之后,会使其自信心大增,进一步满足自身的学习目标,这也是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其次,赏识教育的另一教育主旨是帮助每一位学生了解与掌握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还应对学生给予足够尊重与欣赏,并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给予足够的尊重,对于学生的特长应给予及时肯定,对于不足之处也应给予正确引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有效使学生内在才能、天赋得到充分发展。
除此之外,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年纪尚小,正处于思想尚不成熟、心理、生理变化的重要时期,同时学生对于他人的看法也十分在意。
因此,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赏识,进一步从外到内激励学生,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同时这种赏识教育也会是对学生自我肯定的一种行为,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障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二、赏识教育,发掘学生潜在能力随着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它对学生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上的需求。
然而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将赏识教育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心理、生理上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很难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因此,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发掘学生潜在能力,教师应利用赏识教育对学生展开教育指导,这也是因为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来看,每一位学生本身都隐藏强大的潜在能力,但由于此时的学生年纪尚小,且心理素质相对薄弱,同时基于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复杂、巨大的世界里,在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自卑、不乐观的心态,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与价值,利用赏识教育消除学生这种自卑、不乐观的不良心态,进一步满足学生心理、生理上的需求,使学生从中获得满足,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浅谈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浅谈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
而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步。
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该有多大的作用。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1、小学生需要赏识激励,犹如禾苗需要阳光雨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
只要教师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起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不求上进的孩子乐于求知;表现不错的孩子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责罚是一种严肃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缺点的方式,那么赏识激励则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更好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能敏锐地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抚、鼓励,或者嘲笑、讽刺,甚至轻视。
他们也常常以甜笑、发怒、任性、固执,甚至采取逆反心理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觉。
孩子首先需要的是自尊,这一点与成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就会被迫在一种“屈辱”的心态里学习与生活,其结果可想而知。
现实生活中,时有一些老师动不动对学生大声呵斥、挖苦,甚至暴风骤般雨地批评,吓得学生战战兢兢,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稚嫩的心,也收不致所谓“严肃教育”的效果,反而使学生手足无措,心灰意冷。
爱国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
”这句话对我们今天的教师同样适用。
2、通过赏识教育可以克服自卑和怯懦,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据1995年广州市对四所小学的180名一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调查,有40%的学生对自己做出“很蠢”、“很差”等消极评价。
这表明自卑心在小学生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欣赏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赏识教育
欣赏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培养孩子的方式,它通过赞美、鼓励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和努力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欣赏孩子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认可,进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更加聪明。
首先,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受到赞美和肯定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和表现得到了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敢于尝试和挑战,才能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
通过赏识教育,父母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孩子是天生好奇、好学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而通过赏识教育,父母和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孩子得到了赞美和肯定后,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再次,赏识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不断地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包括智力、情商、品德等各个方面。
通过赏识教育,父母和老师可以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后,赏识教育可以增进家庭和师生之间的情感和亲近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
通过赏识教育,父母和老师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家校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父母和老师可以共同给予孩子爱和关怀,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建立起和家人、老师之间亲密的关系。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励孩子更加聪明和优秀。
父母和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赏识和肯定,让孩子在被尊重和理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简析班级管理中的赏识与激励教育
简析班级管理中的赏识与激励教育【摘要】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激励作用具有显著性和多样性,在班级管理中,赏识与激励教育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试从赏识与激励教育的方法,如教育学生学会赏识自我、赏识他人、用心谱写爱的真谛;赏识与激励教育的艺术性,如要有耐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肯定性评价为主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赏识与激励教育学生管理方法艺术性所谓赏识,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认识到了人的才能或事物的价值并加以重视或给予赞扬。
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小学生的性格普遍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为依赖别人、固执任性;其次为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困难绕着走,一点委屈挫折就受不了,很难独立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难题。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感。
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
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
因此,赏识与激励教育是班主任管理班集体、教育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教给学生学会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走向成功,也有助于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教育工作中如何来实施呢?一、赏识与激励教育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激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对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赏识他人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赏识。
”教师要教育学生多赏识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才能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学生就会时时警醒自己不可有自满情绪,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自觉地吸取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一次次得到提升。
如:在本学期的一次班会课上,我让孩子们讲讲最近班级里发生的不良现象。
赏识具有激励作用
赏识具有激励作用第一篇:赏识具有激励作用赏识具有激励作用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
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
”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
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
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力量倍增。
每节课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
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第二篇:惩罚应具有激励作用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犯错误是正常的,对待学生的错误,一味的迁就或以表扬代替批评都是对学生不负责任,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要理直气壮的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必要的惩罚,老师对学生批评或惩罚学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泄老师的不满,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而是通过必要的惩罚教育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激发学生追求进步才是教育惩罚学生应该达到的目的。
在英国有这样一个老师用惩罚激励学生进步的典型例子。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曾偷偷的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
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陈美平【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蜊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所谓赏识就是教师充分肯定学生,通过鼓励和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在多年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探索赏识教育,在其过程中,发现激励对学生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需要不同程度地激励。
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宽容理解,树立信心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做错事或成绩不好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都会比较自卑、胆怯。
【期刊名称】《开心:素质教育》【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1页(P14-14)【关键词】激励;教育;自信心;心理学家;心理暗示;学生;自尊心;教学【作者】陈美平【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中心小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所谓赏识就是教师充分肯定学生,通过鼓励和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在多年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探索赏识教育,在其过程中,发现激励对学生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需要不同程度地激励。
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做错事或成绩不好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都会比较自卑、胆怯。
如果这时,教师还雪上加霜,不分场合地给予严厉的批评,会让学生丧失自尊,厌恶学习,甚至和教师顶撞。
此时,如果教师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理性地处理问题,笔者认为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有的学生考得不理想时,我们要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事。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走出困境。
再如,对顽皮和喜欢惹事生非的学生也一样,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在教师心中就是一个坏学生而对自己失去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
长期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经常使用激励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
激励的教育功能,是对学生激发鼓励,促其奋发志气,努力进取。
激励方式多种多样,有表扬式、说理式、安慰式等等,批评式、惩罚式也是激励。
但这些激励方式,在教育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效果却迥然不同,尤其夸大的表扬、严厉的批评、过重的惩罚等,往往产生逆效应,对少数学生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近年来,笔者思考了“教育爱”这一本质问题,从各类学生身上发现长处,赏识他们带个性的优点,从而肯定了他们的价值,激发了他们的进取精神。
赏识,是激励的艺术手段,是认识他人的优点、才能或价值,并予以尊重或赞扬的重要方式。
赏识具有激励功能,从行为论意义上说,赏识具有持续行为的内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持续能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从教育论观点上说,赏识是一种教师期望,能使学生充满信心,产生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教师的期望效应;从人的认识发展矛盾观点上说,赏识这一外因条件,激活了学生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推动了学生的变化发展。
因此,在“教育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下、在“教育爱”的教育原则下,应当使赏识成为广泛推行、积极实施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爱”的情感下,对学生个人价值的一种肯定,从而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迸发出奋发求进的决心和力量。
近几年,有些教师为转化差生,努力挖掘这部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了赏识的激励功能。
笔者在教育教学中也积极地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长处,鼓励发扬优点,指导克服缺点,而且把赏识视为教育观念,但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启示:要使“赏识教育”成为贯串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促进集体转优的有效途径,就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一、渗透“教育爱”原则
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教育爱”,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础性条件。
教师有了深厚的“教育爱”,才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随之师生间产生了尊师爱生、互相理解、互相信赖的亲近关系。
没有这种亲近关系,教师就会自发产生对部分学生态度冷漠、动辄严厉叱责,甚至残酷惩罚,反而使这些学生滋生敌视心理和对抗行为。
笔者对不听话的差生,总是恨铁不成钢,因此往往严厉批评他们,甚至经常找茬罚他们面贴黑板立正听课,以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除去劣习好好学习。
但丝毫未使他们得到转化,反而加剧了敌对情绪。
近年来,笔者接受了教育心理学和差生转化理论的学习,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改变了观念和工作方式,但最根本的是能出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细心地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长处,进行赏识性的激励。
这部分学生转变了,班级集体转优了。
这个教育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学生的转化,来自教师对学生深厚的“教育爱”,进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亲近的师生关系,增强了教育力量和教育信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奋
发进取的内在动力。
二、面向全体原则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专门挖掘差生的赏识因素激励他们转化,教师必须赏识优生的闪光之处,以教育全体。
每一个优秀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教师不能偏爱护短而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外显特点和心理状态,真诚施教。
对他们“好心办坏事”之类的事,即使影响很坏的大事,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判。
有些教师,总是热衷于赏识优生,想以优生为榜样,激励差生。
我们认为,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不仅仅作用于某一学生个体上,其效应往往能影响整个班级的学生。
赏识优生、赏识差生,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成功地赏识一名差生,能震动整个班级,会使更多的差生看到自身的希望。
因此,既要赏识优生,又要更多的赏识差生,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好生更好,差生转好,使全班学生都朝着好的方向转化,从而达到班级的集体转优。
三、即时具体原则
学习心理学十分强调程序学习中的“即时确认”原则。
我们强调“赏识教育”的即时性,就是强调赏识的方式同学生的心理反应、心理作用合拍的必要性。
语文朗读教学时,某一学生普通话标准、感情丰富,但读错了一些字;教学练习训练时,某一学生上黑板解题,做对了前四步,但结果错了;一名学生主动帮助另一位学生复习到夜里十一点,第二天上课打瞌睡。
如果,教师当时立即指出或
批评了他们各自的不足或错误,几天后表扬朗读学生普通话的准确和感情的丰富,才肯定学生解题前四步的正确,才赞扬那位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那么,这些赏识语就起不到即时效果,岂不“事倍功半”?学生对当时的情况或许已经淡忘,即使没有忘记,但当事学生那时的良好感觉和振奋情绪也已消失了,这种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也只能是低效应。
赏识教育要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就应该对具体事实、或具体事实中可点可圈之处,进行赏识性的肯定。
这样才能使学生本人知道由于什么得到赏识,自己在何处做得好、做得出色。
那些空洞抽象的“很好”之类的赏识语,学生虽也能为之振奋,但这种振奋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其激励功能不会产生持续效应,更不会起到以此激励全体的作用。
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使赏识真正成为“赏识教育”,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就必须遵循上述三项原则。
笔者对实施“赏识教育”,虽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总觉得还有不少问题要作进一步地研究和改进。
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望专家同行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