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1课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城南旧事(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https://img.taocdn.com/s3/m/69b3cb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d.png)
城南旧事(粤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戏剧单元城南旧事(节选)设计者:广东汕头华侨中学高二语文组陈贝尔【教学内容】广东教育出版社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1课《城南旧事》。
电影《城南旧事》是依据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内地导演吴贻弓执导的,于1982年完成。
该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月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该电影剧本中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离别的故事。
本文的教学将支配2个课时,本节课为其次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同学已了解了林海音的创作风格及《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并通读了《城南旧事》小说原著和《城南旧事》电影剧本。
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主要是:(1)启发同学结合特定的剧情,理解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正确熟悉和评价剧中人物。
(2)引导同学感受剧中音乐对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烘托作用及鉴赏影片的意境。
【同学分析】本文是一个电影剧本,结合影片的播放,同学能够比较感爱好的对人物对话进行分析鉴赏,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由于年月的差异,成长于九十年月的中同学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二三十年月老北京的生活状态和当时的人的心理特征,这在肯定程度上使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肯定难度。
【设计思想】通过对剧本的分析和影片的欣赏,盼望能启发同学学会观看和理解电影的叙事技巧,能真正理解通过一个小孩子的眼光去观看和理解一个“坏人”的好处:那就是以一个天真、和善的童心反衬出成人世界生活的不合理;儿童天真无邪的目光和心灵,让读者(观众)感到所述故事的真实性。
在此基础上,培育同学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人性。
传统的教学仅限于文本的阅读,本次教学将利用网上主题资源,播放影片,并作同步分析鉴赏,期间将穿插影评人对于《城南旧事》的评论文字,供同学参考。
这样不仅增加同学的阅读面,还能让同学更直观形象的理解电影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1、对比阅读--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剧本原文,观看这一电影片段,争论这二者之间的效果有什么异同。
《城南旧事》课件ppt
![《城南旧事》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695f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e.png)
2021/5/27
32
深入思索
作者通过小英子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
“厚嘴唇的人”,你认为这 样写有哪些
好处?
以一个天真、善良的童心反
衬出成人世界生活的不合理;儿
童天真无邪的目光和心灵,让读
者感受到所述故事的真实性,更
客观。
2021/5/27
33
•
就叙事观点来看,它透过小女孩
“英子”一对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
学校:毕业典礼
断垣前:厚嘴唇的人被抓
2021/5/27
36
本文特点
• 朴素 • 自然 • 含蓄 • 深沉 • 充满生活气息 • 有散文诗般的
艺术魅力
2021/5/27
37
《城南旧事》电影点评
• 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它根据林海音的同
名小说改编,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的眼光,去
展示二十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展示当年那笼罩着
11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 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 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 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 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 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 过。英子9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 到林家。英子得知来妈的宋妈的儿子小栓儿两年 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丫头也被丈夫卖给别人, 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 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 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 人20乘21/5上/27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1。2
课堂上的小英子再次唱起时,流下 了心酸的眼泪。与前文英子无忧无虑 大声歌唱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客观性 的音乐变为为英子的情感体现:又一 个善良的朋友离我而去,她的哀伤、 惆怅,还有难以言传的负疚,都由音 乐细腻地体现出来。
城南旧事精华解读
![城南旧事精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3dac4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0.png)
《城南旧事》经典赏析+知识梳理小说《城南旧事》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
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
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
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便衣警察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
后来,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英子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后来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来到林家。
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送给了一对没有儿女的骑三轮的夫妇,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第三单元11城南旧事(节选)
![第三单元11城南旧事(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dd1a1f7ba8956bec0875e318.png)
答案:(示例 1)无论何时我们都需坚守,堕落容易,
坚守很难。坚守住自己,才能轻松与快乐,才不会迷失 方向,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雀与小孩》烘托了英子兴奋的心情;②毕业典礼上,《送 别》的歌声既是表现学生离别母校的伤感,又预示了英子 与“厚嘴唇的人”的离别;③毕业典礼上,《麻雀与小孩》 的歌声烘托了一种孤独、伤感的氛围;
④结尾,小学生合唱《送别》烘托了淡淡的哀愁与 浓浓的相思。
(2)由此看出“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是其基调。
三、文学常识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 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影片的蓝图。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 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制作完成的电影一 般放映两小时左右)。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 剧。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
第三单元
戏剧
11 城南旧事(节选)
学国学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解读】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有没有用,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不是嘴上说说就行,正如俗话所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 遛一遛!是不是人才,看能不能经得起“度量”。
“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 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 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需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 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 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 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 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 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语文ⅴ粤教版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精品资料
![语文ⅴ粤教版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950e96960590c69ec376e1.png)
9
一个作家的作品如果仅仅反映某个时代的问题,他只能是
那个时代的作家。一个作家能不能立足长远,与他的作品能否 超越时代背景有关。林海音的作品超越地域,超越小乡土,超
越狭窄的意识形态,她的《城南旧事》写出了人类命运共通的
东西,是超越时代的,也是经得起时间磨砺的。
10
要点一:分析人物形象
11
1.试结合全文分析“厚嘴唇的人”这个人物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唇的人”的遭遇埋下了伏笔。②“秋天了,窗外的落叶吹下来,
落到了教室里,落到了林英子的课桌上。韩老师踏着风琴,小 学生齐声唱着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作用:环境萧瑟,音乐哀婉动人,烘托了剧中离情别绪的
无限诗意。
16
【即学即用】 《城南旧事》中分别写了英子与疯女秀贞、小偷、宋妈告 别的故事,如果你是导演,你将怎样拍摄他们分别的情景?阅 读全剧,展开想象,用一段描述性的语言勾勒他们分别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她丰富多彩的文学事业中,林海音不仅创作了许多 文学 成就 传世的小说和散文,还成功地主编《联合报》副刊十 年,树立了编辑的典范,提升了文艺副刊的水准和地 位;更进而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发掘鼓励许许多 多的年轻作家,写下独树一格的出版传奇。
8
2.《城南旧事》简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作 者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独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英子 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 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将英子眼 中北京南城风光恰切地融入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 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全书在淡淡的 忧伤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诗意,让人禁不住再三寻思个中深意。
语文粤教版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课件
![语文粤教版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f5d4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2.png)
15
3.结合文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探究整理】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 烘托人物性格。例如:①“隐约有雷声,刮风了,窗外的树枝
摇晃着”“沙沙的雨立刻洒了下来,天空打着闪”——作用: “雷声”“刮风了”似在诉说着人生的不幸,为下文写“厚嘴 唇的人”的遭遇埋下了伏笔。②“秋天了,窗外的落叶吹下来, 落到了教室里,落到了林英子的课桌上。韩老师踏着风琴,小 学生齐声唱着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作用:环境萧瑟,音乐哀婉动人,烘托了剧中离情别绪的 无限诗意。
【工夫 功夫】 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功夫: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例:③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④他经过三年的潜心练习,终于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 。
5
5
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内地 导演吴贻弓执导的,于 1982 年完成。该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 英子的眼睛,反映了 20 世纪 20 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 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相思。这篇课文节选的是该电影剧 本中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离别的故事。
23.你觉得英子是个怎样的人?1天真活泼:唱【探究整理】①
13
要点二:分析文章感情基调和艺术特色 1.试分析本文的感情基调。 【探究整理】《城南旧事》透过主角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 看大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观察到发生在这老北京四合 院内外的一切。“小偷”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小偷”被 押过小英子家时,向小英子投以酸楚惜别的眼神和一丝凄凉的 笑意,此时无声胜有声,情真意切,余味无穷。《送别》的音乐 旋律哀婉动人,烘托了剧中离情别绪的无限诗意。由此看出“淡 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是其基调。
城南旧事课件.ppt
![城南旧事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5cd588763231126fdb1117.png)
※妞儿:
文中这样写到英子问妞儿:“ 为什么好多天不来找我?是你 爸爸很厉害不许你来吗?你一 定有什么难受的事吧?”确惹 得妞用眼泪来回答我;妞儿的 手腕上有一条青色的伤痕……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戏子妞儿 很怕被他的养父打、养母骂, 非常不幸与可怜。文中写英子 认识妞儿时,几次写到妞儿说 话的声音低低的、回答问题时 总是摇摇头,说明妞儿内向腼 腆、寡言少语。
1、入座的礼仪
要先请家里的 长者先入座,长辈 坐中间,晚辈再依 次入座。
2、进餐时的礼仪
先请长辈动筷子,夹菜时每 次少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 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不宜把汤 碗端起来吸溜吸溜的喝汤;吃饭 时不要吧唧嘴发出很大的声音。
3、进餐结束时的礼仪
长辈没有离开座位,晚辈不可以吃完饭扭头就走, 应该站在一旁听候长辈的教训,直到长辈就餐结束离开 座位。
走了,秀贞生下的 女儿小桂子又被家 人扔到城墙根底下 ,生死不明。英子 知道小伙伴妞儿的 身世后,觉得她很像 小桂子,急忙带她去 找秀贞,秀贞与失 散六年的女儿相认 后,立刻带妞儿去 找爸爸,结果母女
俩却惨死在火车轮下 ,后来英子一家就迁 居到了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 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 的年轻人,他为了供 弟弟上学,不得不去 偷东西。英子觉得他 很善良,但是又分不 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无意间引来了
三、文常题
(一)、中国家庭餐桌文化
中国人的传统里,教养=礼仪。不要以为只有英国人才有 礼仪,中国乃礼仪之邦,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也有很 多传统老规矩值得现代人学习。
比如餐桌上,中国人的礼仪就体现在礼、孝、德、让 、教。讲宾客长幼之礼,尊敬长者的孝道,饮食谦让有 度且不浪费粮食,在餐桌上是家庭长者和晚辈交流的好 时机,给晚辈提出建议指点行为的对错。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8f37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c.png)
《城南旧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
本课程通过学习《城南旧事》,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领略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掌握《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3.2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人物概述本章节主要对《城南旧事》中的人物进行概述,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技巧。
2.3 教学步骤2.3.1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3.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三章:故事情节梳理3.1 故事梗概本章节对《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了解事件的发展变化。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的叙事技巧。
11城南旧事(节选)
![11城南旧事(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4f4d1583551810a6f52486a9.png)
• 四、小结:学习饶恕,学习爱。感谢坏人, 让你成长;感谢好人,让你看到生命的曙 光。世上没有完全人。
五、家庭作业:
• 1.反思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 • 2.请以“小英子”的身份给关在狱中的
“厚嘴唇的人”写一封信。 • 3.欣赏《城南旧事》的电影。
生活应用
• 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区别好人和坏 人?
( 不仅仅是看结果,着重看他的动机) 5、如果你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好人(坏人), 你会如何与他相处。
三、课外拓展
• (一)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的后妈,你的 看法是什么?
• (二)课外拓展文章 • 面对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及父母,他们选
择了原谅,饶恕,爱。 阅读《卢刚事件》。 借鉴他人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好人”和“坏人”
人物 身份
小英子
动作 行为
语言
心理 性格
厚嘴唇的人
• (二)进一步分析对厚嘴唇人的细节描写 • 场景:草堆里被捕(61-68段的对话) • 场景:毕业典礼(26、57段对话) • 分角色朗读,完成下列问题
人物 身份
小英子
动作 行为
语言
心理 性格
厚嘴唇的人
• 板书设计如下
人物
小英子
身份 一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
• 1、把握“厚嘴唇的人”“英子”这两个人物 形象
• 2、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世界观
• 3、如何区分好人和坏人,如何对待好人和 坏人。
• 4、体会影片所体现出的淡淡的哀愁与 浓浓的相思的情调
一、导入
• 播放《送别》的歌曲,营造 “淡淡的哀愁, 沉沉的相思”氛围。
•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回答 • 1、作者 • 2、作品
第三单元 第11课 城南旧事(节选) 优秀课件
![第三单元 第11课 城南旧事(节选) 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eccf48312b3169a451a457.png)
片段背诵 资料助读
第 三 单 元
戏 剧
第 11 课 城南 旧事 (节选)
整体把握 文本层析 写法简析 写法借鉴 素材档案 佳作欣赏
应用体验之旅
◎ ◎ ◎ ◎ ◎
第9课 《雷雨(节选)》 第10课 《哈姆莱特(节选)》 第11课 《城南旧事(节选)》 第12课 《长亭送别》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等。
返回
记忆深处的童年
《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在孩童 时代的林海音(小英子)跟随父亲从台湾漂洋过海来到北 平,住在城南的一个胡同里,古都的驼铃、残阳、闹市、 城垛„„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林海音。她在这里度过了一
段宝贵而又美好的孩童时光。后来父亲去世了,林海音
内 沟》《茶馆》,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屈原》
《蔡文姬》《武则天》。
国
外
易卜生 《玩偶之家》, 莫里哀 《悭吝人》,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 特》,J·k·罗琳《哈利波特》。 返回
返回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琉 璃( liú ) . (4)络绎 ( yì ) . (2)绕缭 ( rào liáo ) .. (5)憋 闷( biē ) .
fú ) (3)吹拂 ( .
(6)断垣 ( yuán) .
返回
(二)多音字 1.因词而异 放 jiě . 解 jiè (1)解押解 . 数 xiè 浑身解 . 泊 piāo . 漂 亮piào (2)漂漂 . 白 piǎo 漂 . 盟tónɡ 同 . (3)同 tònɡ 胡同 .
粤教版语文必修5第3单元11 《城南旧事》(节选)课件
![粤教版语文必修5第3单元11 《城南旧事》(节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fb37e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b.png)
电影文学剧本: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影片的蓝图。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不同于小说和戏剧: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 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 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 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 “画外音”(或字幕)表述。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 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 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乱哄哄 )起哄 )哄骗
(
解( (
)押解 )解数 )解放
[答案] hōng hòng hǒng jiè xiè jiě
二、写对字形 xī ( )戏 笑xī xī ( )( 点zhuì( ) chuò( )泣
胳bo( ) ) bó( )斗
[答案] 嬉 嘻 嘻 膊 搏 缀 啜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络绎不绝”形容(人、车、马、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不 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 音细微悠长。
B.校长走上前来拿起一卷毕业证书,一位老师捧着一盘系着红 绸带的毕业证书站在前面
C.一位老师捧着一盘系着红绸带的毕业证书站在前面,校长拿 起一卷毕业证书走上前来
D.校长拿起一卷毕业证书走上前来,一位老师捧着一盘系着红 绸带的毕业证书站在前面
A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里写校长给同学发毕业证。根据事 理可知,应是老师们先做好相关准备,然后校长才能颁发。故不难 选出 A 项。]
(观点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用理智去抵御诱惑。人生路上布 满诱惑,拒绝了诱惑,你才能欢乐;拒绝了诱惑,你才能轻松;拒 绝了诱惑,你才能高尚;拒绝了诱惑,你才能富有;拒绝了诱惑, 你才能平安;拒绝了诱惑,你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精讲课件
![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542c3dccbff121dc368309.png)
[探背景] 本文的剧本是改编于现代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该 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 反映了 20 世纪 20 年代旧北京里“疯”女人秀贞、 厚嘴唇的人、宋妈这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该电影剧本中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离别的故事。
[整体· 感知] 全剧以小英子所遇到的三个生活小故事作为骨干组成。通过小英子那双纯真 无邪的眼睛,观察到发生在老北京四合院内外的一切:有被生活逼疯的年轻女人, 有“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小偷”,有善良而命苦的保姆宋妈等。这些人的经 历和命运,看似各不相干,但都发生在善良的英子寻找友谊的际遇里。
理由:“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用在此处合适。
2.但当走出郊外,因为目所能见的只有赤热耀眼的太阳,以及灰心丧气 的禾 .... ) 苗的时候,他的容忍可崩溃了。(×
理由:“灰心丧气”指人意志消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常识· 速览] [识作者] 台湾文学的一道阳光——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台湾现代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 省苗栗县。于 1918 年 3 月 18 日生于日本大阪,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 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 年 8 月同丈夫带着三个 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 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 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 年创办《纯文 学杂志》 , 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主要有: 散文集 《窗》 (与何凡合作)、 《两地》 、 《作客美国》 、 《芸窗夜读》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 ; 短篇小说集《烛心》 、 《城南旧事》等;长篇小说《春风》 、 《晓云》 、 《孟珠的旅程》 等。
11 城南旧事
![11 城南旧事](https://img.taocdn.com/s3/m/6603f64576c66137ef06193f.png)
时的高兴、幸福的心理;小偷被捕后,课堂上的小英子再次唱起(送别)时,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⑷《送别歌》在内容情调上,又是深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与《麻雀与小孩》形成对比,在
影片情节,人物性格的发展上,起到了以声相助,托景传情的作用。它们的歌声反复出现,既反映了剧中人物情感变化和心理的波动,也在整个故事叙述中把几个生活场景、事件连在一起,起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作用,同时还营造出乎和、舒缓的叙事节奏,加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⑶该影片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这篇课文节选的是该电影剧本中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离别的故事。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朴素、自然、含蓄、深沉,充满生活气息的散文诗般的艺术风格。亲切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朴素的生活场景,真诚纯朴的语言,古朴典雅的音乐,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清新的艺术氛围。
⑵问:
为什么当英子看到“厚嘴唇的人”双手被捆住,由警察牵着走过的时候,她的脸故意藏到妈
妈身背后去了,为什么“她不愿意看”呢?
答:
英子不愿意看,因为自己的“朋友”走了,同情而又有淡淡的伤感。因为英子觉得自己要为这
件事付上部分责任,如果不是她跟“戴草帽的人”说话,大概“厚嘴唇的人”就不会被抓。这里英子是感到有点愧疚。
怕自己的偷盗行为会连累英子。
3、阅读第91页“厚嘴唇的人”被捕一幕
⑴问:
当英子从断垣里爬出来后,看到“戴草帽的人”带着两个黑衣警察往空地走去时,她为什么
在自家门口发愣呢?
答:
对事情还是不懂,一方面不明白“厚嘴唇的人”今天对她说的话;另一方面不知道那些人走到
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粤教版)
![第11课城南旧事(节选)(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2144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09.png)
多读厚积 ——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素材运用
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文中“厚嘴唇的人”认为行窃是由于自己没能耐供弟弟上学、被“奔 窝头,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逼迫的“事非得已”的行为。 这种观点确实值得读者寻思。
运用示例
“厚嘴唇的人”被抓了,英子含泪“送别”了她眼中善良的小偷,也 开始了对善与恶的思考,那晶莹清澈的双眸里饱藏的是对世事复杂的 一种不解。其实人本善良,只是一些人,由于受自私自利思想的操控, 扭曲了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熏黑了自己本性善良的灵魂,模糊了是 与非、美与丑的界限,做出了为人所不齿的事情。“厚嘴唇的人”为 自己的生存而行窃是可耻的,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现实生活 中那些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那些种植超标农药蔬菜的菜农,那 些滥用地沟油待客的老板,他们不正是被自己的私利蒙蔽了双眼,不 惜干着坑国害民的罪恶勾当吗?较之小偷而言,他们简直是丧尽天良、 罪不容诛。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以一个天真、善良的童心反衬出成人世界生活的 不合理;儿童天真无邪的目光和心灵,让读者感到所述故事的真实 性。
4.《麻雀与小孩》和《送别》的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试比较英子在不 同歌声中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并深入品评两首歌在整个故事的叙述 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音乐
情感与心理
作用
排练节目时
【思悟要点】 核心亮点:环绕着“智慧”行文布局,彰显主旨。 (1)这句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
表明老人年老却睿智,富有生存的智慧,领起下文,暗示文章的主 旨——智慧。 提醒 注意文中作者强调“香”的用意。
③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面店的门 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香 味从睡梦中拖起,走进小店,端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这 时,我才洞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高中语文】城南旧事ppt23
![【高中语文】城南旧事ppt23](https://img.taocdn.com/s3/m/c00f0d385f0e7cd184253648.png)
音乐的作用
排练节目
《小麻雀与小孩》 音 乐 的 作 用 《送别》 毕业典礼
兴奋
孤独 伤感
毕业典礼 离别母校 预示和厚嘴唇人的分别 结尾:伤感 烘托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相思
• 这两首歌的反复出现,既反应出剧中人物情感变 化和心理的波动,也在整个故事中把几个生活场 景、事件连在一起,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同时 还营造出平和、舒缓的叙事节奏。 • 第二首歌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的情感基调。
•沈洁(饰小英子)
•郑振瑶(饰宋妈)
•张丰毅(饰小偷)
“疯女人”的故事
3、影片的主要内容:
“小偷”的故事
宋妈的故事
秀贞与我 三 个 故 事 厚嘴唇与我 宋妈与我
惨死在火车轮下
被警察抓走
也被她丈夫接走
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
核心情感:离别
整体感知
假如你来当导演,现在让你按照剧本把故事 拍下来, 你会拍摄哪几幅场景呢? 院子里:小英子为排演节目准备
亲切的童年的回忆,造就出“往事追忆感”。
情感共鸣
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离别?我们该怎样对待离别呢? • 让实际的童年逝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 我们为昨天感动的同时,会更加珍惜今天,期盼明天。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走近电影
对于电影《城南旧事》你又了解多少? 城南旧事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近乎一幅宁静、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 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1、本片获奖情况: 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 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 乐奖 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 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了一本《城南旧事》。”小说《城南旧事》共由五 个短篇组成,用主人公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20 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的几个童年生活中离别的故事。 电影片断是其中的第二个故事。
二、主旨领悟 本文通过一个小女孩英子纯真的眼光,观察到发生在 老北京四合院内外的事情,写了英子与“说不清是好人还 是坏人”的小偷“厚嘴唇的人”的离别故事,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具体历史风貌,展示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 活,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热爱祖国的炽烈 情愫。
三、行文脉络
一、阅读“白云在飞奔,…… 就连我的兄弟算上”部分,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对应考点二]“白云在飞奔,蓝色的天又露了出来, 雷雨已过,又放晴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烘托出主人公小英子排练节目后的愉快心情。
2. [对应考点三]“我走这一步,也是事非得已”的潜台词 是什么? 提示:潜台词是“我是为生活所迫,才做了贼”。他希 望小英子不要把他看作坏人,他本性善良、诚实,只是 因为生活所迫才做了违心的事。
《送别》的歌声第一次在欢送毕业生游艺会之前唱起 来,表现了小英子在父母陪伴下参加游艺会时的高兴、幸 福的心理;小偷被捕后,课堂上的小英子再次唱起《送别 》时,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这两首歌的歌声反复出现,既反映了剧中人物情感的 变化和心理的波动,也在整个故事叙述中把几个生活场景 、事件连在一起,起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作用,同时还营造 出平和、舒缓的叙事节奏。
——余光中
[背语基·厚积薄发]
liú
cáo
shā
fú
ɡān’ɡà
yì
yuán jiù biē
tónɡ tònɡ
piāo piào piǎo
bēn bèn
jiě jiè
xiè
缭
歇
燎
揭
潦
喝
撩
竭
嘹
渴
镣
遏
瞭
谒
喧
哨
暄
稍
渲
捎
煊
梢
三、熟语积累 (一)熟语释义 1.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 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 简 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她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 历 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 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 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 学出版社。病逝于中国台北振兴医院。
土豆丝早就在肠胃里消化了,空空的肚子也 咕咕作响起来,我给了他一个蛋糕,他拿着,回 过头,对着我一笑——那笑,是疲惫的,因为太 困倦而显得很艰难,但是,却表达着感激。
到这个公司工作已经半年多了,他每天平均下来都得上 班十七八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望着电脑……此刻,男孩 子似乎来了精神,狼吞虎咽地吃着蛋糕,他那单纯的脸和繁 重的活路,让我感叹那些年轻的生命在这个冷漠的大城市里 生存的艰难与挣扎,然而,眼前的男孩子似乎并没有自怨自 艾,吃了蛋糕后的满足使他工作得更轻快,看着我打盹,他 就逗我笑,给我吹口哨提神,并时不时地和我聊天:
这样豪爽的人当然好客。海音是最理想的女主人,因 为她喜欢与人共享,所以客人容易与她同乐。她好吃,所 以精于厨艺,喜欢下厨,更喜欢陪着大家吃。她好热闹, 所以爱请满满一屋子的朋友聚谈,那场合往往是因为有远 客过境,话题新鲜,谈兴自浓。她好摄影,主要还是珍惜 良会,要留刹那于永恒。海音的照片不但拍得好,而且冲 得快,不久就收到了,令朋友惊喜加上感佩。
戏剧的情景交融类题目的解答技巧 解读: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 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 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指津: (1)分析戏剧情景交融类题目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一般为:剧本的舞台说明(或布景设计)营造 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为:剧本的舞台说明(或布景设计)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麻雀与小孩》和《送别》的歌声反复出现,请结 合故事情境,比较小英子在不同歌声中的情感反应和心 理变化。你能领悟这两首歌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所起的 作用吗?
明确:这场戏一开始,小英子边跳边唱着“小麻雀呀,小麻雀 呀”,表现出她因被老师安排在学校游艺会上将扮演《麻雀与 小孩》中的小麻雀而高兴、兴奋的心理;当课堂上再次响起 这首歌时,突遇狂风雷雨,让人有一种不祥之感,这为下面 小英子听到小偷诉说不幸生活后淡淡的忧伤情绪作了铺垫; 在毕业典礼会场,第三次响起“小麻雀呀,你的母亲,哪里去 了”,流露出她为那个“考第一名”,却没有母亲陪伴的毕业生 骄傲而又担心的复杂心理。
第三单元第11课城南旧 事
2020/8/16
[读美文·滋养心灵]
那个感激的微笑 那是我在北漂的时候,去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我的 主要工作是设计策划书,关于网络投资与项目的。按照 我的设计内容,一个男孩子在计算机上制作图片。 那男孩子来自河北,很纯净的脸,顶多20岁的样子 。他的工资是每天50元,后来才知道这意味着没有节假 日,也没有星期天,还无报酬地任意被加班加点。
4.这一部分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这些场景描写有什么特点? 提示:描写了胡同口遇警察、自家门口看捉贼、小学课堂 唱歌的场景。场景描写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 主,一切都化为画面和动作。具体、生动地体现出视觉形 象,是跳跃式的叙事。
5.“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出列走到校长面前一鞠躬全场 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提示:①照应前文“厚嘴唇的人”对“兄弟”的评价: “我小兄弟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②从 剧本构思上讲,在如此优秀的弟弟背后,竟有一个为了 供应他上学忍受艰难、迫不得已而为“贼”的哥哥支持 ,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气氛。
。 析
连续:动词,意思是一个接一个,既能作状语,也能
作定语,表示动作不间断。
2.一起 一齐
①本赛季的新疆男篮,同广东队 一起 导演了 例
史上最精彩的总决赛。 句
②广东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班子成员 一齐亮相。
“一起”可以表示“对不同事物进行同样的 处置”,“一齐”则很少有这种用法。 辨
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2.五花大绑:绑人的一种方法,用绳索套住脖子
并绕到背后反剪两臂。 3.眉目清秀:也作“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二)熟语运用 1.正在渡边焦虑不堪的时候,松井却把自己 五花大绑 来
负荆请罪。 2.马伊琍的小女儿 眉清目秀 ,像个小公主一样。 3.最受关注的活动是日本动漫明星牧野由依见面会,近
因为西安的会议,公司对策划书要求很急,从老板的思路 到策划方案及制作,必须3天拿出来。已经熬了两个通宵了, 我靠着咖啡提神,当然,对于我这次超负荷工作,工资是另算 的,也就是单独的10 000元。
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男孩子显然很困,从一开始到现在, 他对着电脑已经有40多个小时了,甚至中午、晚上吃着饭,都 没有离开过电脑。伙食是老板提供的,也就是简单的炒土豆丝 ,尽管没有半丝肉腥,老板依然要每个月扣除他300元的伙食 费。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 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 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等。 (3)答题时答案模式
描图景(描绘文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 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后面[落实应用板块] 中第6题。
回到四川老家后,北京的记忆很是模糊,倒是这个加 着夜班、熬得通红的眼、拿着蛋糕,冲着我微笑的男孩子 ,很是清晰——在一个缺少关爱的孤独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面对超强负荷的工作,却毫不抱怨,工作努力且善待父 母——我相信,他一定会从一个青涩的男孩,成长为顶天 立地的男子汉。
[读人物·知人知情]
一、人物档案
父母离婚后,都又结婚了,我只能和奶奶一起过,后来奶 奶死了,没有去处,所以,高中毕业就来到了北京。”
“想父母吗?”我一阵心酸,因为我想着和他相同命运的 远在四川的儿子。
“想啊,他们管不管我无所谓,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行!” “等我挣了钱,再回去看他们,给他们买礼物……”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网络公司,去了报社、杂志社 ……北京的生活依然交织着加不完的班和看不到希望的路 ,我俨然一台机器,紧张得成天绷着脸,鲜有对别人和生 活细节的感激与微笑。
6. [对应考点二]“街上的人渐渐散去了,只剩下打糖锣的 老头儿歇在那里打锣,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糖吃。胡同 显得分外寂静。”作者设计这个特写镜头的用意是什么
?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人群散去,胡同分外寂静,写出环境的冷清和寂 静,烘托出了主人公小英子内心的伤痛落寞。 小英子的天真善良无意中伤害了把她当朋友的小偷 ,在她幼小的心灵上划上了一道情感的伤痕,流露出小 英子的愧疚自责之情。
写法归纳 1.艺术风格极其朴素淡雅 本文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戏剧情节也不紧张,
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朴素的生活场景、古朴典雅 的音乐来客观地表现现实。
2.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城南旧事》透过主角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 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观察到发生在这老北京四合院内 外的一切。小偷“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小偷被警察押 走时,小英子不敢见他,街上人渐渐散去,胡同里静悄悄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情真意切,余味无穷。引用的李叔同的 歌曲《送别》的音乐旋律哀婉动人,烘托了剧中离情别绪的 无限诗意。
所以去夏府做客,除了笑谈与美肴,还有许多近照可以 传观,并且引发话题。她家的客厅里有不少小摆设,在小鸟 与青蛙之外,更多的是象群。她收集的瓷象、木象、铜象姿 态各殊,洋洋大观。朋友知道她有象癖,也送了她一些,总 加起来恐怕不下百头。这些象简直就是她的“象征”,隐喻 着女主人博大的心胸,祥瑞的容貌。海音素称美女,晚年又 以“资深美女”自嘲自宽。依我看来,美女形形色色,有的 美得妖娆,令人不安;海音却是美得有福相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