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学案指南录后序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
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必修三古文翻译一、指南录后序原文: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指南录后序 (全)
间:空隙,这里指机会。 具:通“俱”。 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中兴:复兴。 庶几jī:差不多。 诡:隐蔽。 草,露:名词用作状语
探 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 讨 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有哪些?领会作者用
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奔” “变”“诡” “避”“出”“渡”“入”“展 转”“至于”
快急险
小结第4节段意:
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 难历程,表现了作者 经历艰险,仍力图中 兴的心愿。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 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 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 自颈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 从鱼腹死;
探
提问: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 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
讨 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
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
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 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
国之策。
小结第2、3节段意: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 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 表达了他忍辱负重, 图谋再举的思想。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 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 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 则以兵围所寓舍shè,而予不得归矣。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径直向前痛骂 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二 人叛国(的罪行)。(我)只想求死, 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元军虽然表 面尊敬,其实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 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 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朝廷了。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作者:天籁语文…文章来源:个人原创点击数:180 更新时间:2007-3-6更多优秀教案、课件请点击进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中心获取点数,请点击进入如何获得点数?申请会员风采展示点击进入本站推出特约作者专栏,点击进入苏教版高中语文网博客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原创一体化教学案《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烈士的抉择”板块,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和情操;三了解一点序言的的写法。
教学时,应当在这三个目标上定位。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同学们自己查工具书以及和别人探讨解决问题。
目标要求:1、进一步熟悉作者,崇敬这样的民族英雄,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课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熟悉作者,朗读,完成部分课文疏通。
过程:一、导入(背诵《过零丁洋》、学习要求)二、熟悉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状元),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这就是作者以这次经历写成的《指南录》的第二篇“序”。
后来端宗赵昰派遣他南下与元军作战,端宗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k12精品]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必修三 文言复习
宜兴市汇文中学学科教学讲学稿
4、何以知之
5、君幸于赵王。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8、遂与秦王会渑池。
六、《鸿门宴》
(一)解释重点字词: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旦日飨.士卒
3、沛公居山东
..时
4、素善.留侯张良
5、为.之奈何
..
6、距.关,毋内.诸侯
7、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8、孰与
..君少长
9、吾得兄事
..之
10、张良出,要.项伯
11、籍.吏民
1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1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4、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15、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6、若.入前为寿
17、不.者,若属
..皆且为所虏
18、常以身翼.蔽沛公
19、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0、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1、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
22、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4、乃令张良留谢.
25、会.其怒,不敢献
26、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27、道.芷阳间.行
28、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9、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30、闻大王有意督过
..之。
苏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一
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一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了解书序的文体特征。
2、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为……所”被动句式。
4、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5、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学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材料翻译全文。
一、【自主学习】1、文化常识: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_______”或“_______”,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_______”或“_______”。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_______,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____________。
引言前言跋后序说明文议论文3、重点字音:德祐(yîu) 枢密使(shū) 缙绅(jìn)纾祸(shū) 觇北(chān) 翌日(yì)献谄(chǎn) 诟虏帅(gîu) 中兴(xīng)贵酋(qiú) 羁縻(jī)(mí) 二阃(kǔn) 愧怍(zuî) 自刭(jǐng)殆例(dài) 毗陵(pí) 巡徼(jiào) 檄文(xí) 余僇(lù) 渚洲(zhǔ)庶几(shù)(jī)号呼靡及(háo )(mǐ)二、阅读第一段:(1)解释加点词语: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1)
《指南录后序》学案一、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缙绅萃纾祸觇北遽翌日献谄羁縻二阃号呼靡及诋大酋渚洲挟匕首自刭殆例巡徼愧怍毗陵制府檄下邂逅二、解释下列实词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层见错出:道中手自钞录:词性活用:都督诸路军马:北虽貌敬: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道海安、如皋:则直前诟虏帅失信:解释加点词语: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士萃于左丞相府:会使辙交驰:辞相印不拜: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中兴机会: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诋大酋当死:殆例送死: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几邂逅死:④古今异义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今:以至于永嘉古:今: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今:为巡船所物色古:今:几彷徨死古:今:⑤偏义复词不复顾利害三、在课文中找出至少三句带下列词语的句子,并解释在句中的含义。
于:为:而:以:四、判断句式莫知计所出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为巡船所物色为巡徼所陵迫死五、难句解析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④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六、翻译下列段落: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K12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指南录后序句式解析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莫知计所出(此句活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住的……”作“舍”的定语) ②“为”与“所”相呼应,表示被动为巡船所物色为巡徼所陵迫死状语(介宾短语)后置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约以连兵大举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被动句式予羁縻不得还真州逐之城门外为巡船所物色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判断句:死生,昼夜事也状语后置:缙绅、大夫、士萃于右丞相府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省略句: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高二上册语文指南录后序字词解析①注意释义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
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 轻:轻视。
慷慨,意气激昂。
羁縻: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度:估量前:向前。
直:直接,径直。
诟:耻辱,怒骂。
当时元军统帅为伯颜,据《指南录》载:本来说定事完后便让文天祥回去,但元军却把贾余庆等放回,扣留了文天祥。
数:列举罪状。
貌:表面②通假字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全,都,作副词。
) 层见错出(见,通“现”。
)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缙绅(缙,通“搢”。
插)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
欺侮) 臣死有余僇(僇,通“戮”。
罪)③词性活用A.名词作状语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
《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精选8篇)《指南录》后序篇1教学目标:1.学会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3. 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浅易文言文。
难点:学习古代名作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手段。
教学步骤及过程:导入:人生活在世上总是有感情的。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感情既是多种多样的,又有高下之分。
那么,最高尚的感情是什么呢?哲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爱国主义感情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美丽的一种感情。
”这种感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这种感情,就不能忘记文天祥(板书)。
文天祥一生的言行强烈地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接p38注①作者、背景介绍)。
△ 他字宋瑞(板书),连他的名和字中都寄托着对自己祖国的美好祝愿。
古人云:“诗言志”(言:表达;志:思想感情),文天祥就写了很多诗歌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问:说说有哪些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调动情绪)(响一点,要共鸣,会默写)△ 实际上,除诗以外,文还有许多文章同样洋溢着爱国的激情,其中名篇即《指南录》后序(板书)。
解题:“指南”即朝向南方,因是国家所处的方位。
《指南录》的命名,即出于刚才诗句中。
据说文天祥临刑前,面朝南方叩三头,从容就义。
所以“指南”二字,份量不轻,对文而言,祖国确实是一个始终吸引他的大磁场。
今天,强大的祖国一定更加吸引我们为她而奋斗了。
“序”这种文体曾接触过吗?(《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一般写在文章前面,说明写书目的、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这种性质的文字有时出现在文章书籍后面,叫什么?跋(板书)本文为何称“后序”?(是第2篇序言了)。
《指南录后序》教材解读
《指南录后序》教材解读一、高中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初高中学习要求的变化:初中的文言文所选篇目较短,文言知识点容量较小,学生多侧重于记忆背诵,能够做简单的翻译。
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篇幅增长,知识点多,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消化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识辨基本的文言现象,从而准确地翻译,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三、必修三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如果说高一上期,是学生初高中学习的过渡期。
那么,高一下期,学生应该已经完全融入了高中生活。
在必修三的文言文篇目比较多,总共有八篇,而《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三篇,主要是古代记叙散文。
这些文章故事强,人物个性鲜明,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学习这三篇文言文基础上,再学习《指南录后序》这不论是对学生的文言知识还是文言阅读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文天祥的崇高的民族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于传统文化精神和品质的弘扬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这种精神的感染,逐渐消除文言文学习中的恐惧感和枯燥感,积累知识,强化理解,提高素养。
在必修一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并辨识文言现象,能够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叙事脉络,初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
四、《指南录后序》在教材中的位置:《指南录后序》是必修三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中板块一“烈士的抉择”中的第一课。
通过对专题四中《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回顾并掌握了文言现象的基本规律,且进一步学会了文言阅读的方法,这篇文章篇幅适中,文言现象较《史记》中少,但是文章却没有前面所学的三篇文言文易懂,所以学生在朗诵阅读上,就要注意文言断句以及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指南录后序 (全)ppt课件
4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 写的序言,因为以前曾写过一篇序,所以这一篇称 为“后序”。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收的是作者出使被扣和逃 归途中所写的诗。集名取其中《渡扬子江》一诗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句意。
渡扬子江
前些日子被元人扣押,被迫在北方
第一部分:
(第1 — 5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所 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 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 操。
第二部分:
(第6 — 8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作 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 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题
7 名。
8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 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莫知计所出。
17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
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
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 则以兵围所寓舍shè,而予不得归矣。
10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 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 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会:适逢,恰逢。 辙:车迹,这里指使臣的车子。 北:指元。 当国者:主持国事的人。 为:是 纾:缓解。 爱:吝惜。 意:估计,料想。 以:用 觇:窥视,侦察。 11 以:凭借……身份。
2
文天祥 (1236~1283)
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 学家、诗人。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 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 人。
苏教版语文高一《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为……所”被动句式。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3.难句解析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第2自然段中至北营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最后讲本来是“分当引决”的,但仍“隐忍以行”是为了“将以有为也”。
第3自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
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至京口……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写得脱后的喜悦。
第二层,“留二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写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三层,“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
”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第4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
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二层,“诋大酋当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个排比句。
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
第三层,“呜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第二部分(5—6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题名。
这部分告诉我们文天祥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至)“今存其本不忍废”而得以保存。
文天祥将诗结成集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写作特点】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表现在: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
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指南录后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号角,为你长鸣·烈士的抉择”板块,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崇敬那些为祖国,为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和情操;三了解一点序言的的写法。
教学时,应当在这三个目标上定位。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宜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以及和同学探讨解决问题。
目标要求:1、进一步熟悉作者,崇敬这样的民族英雄,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课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熟悉作者,朗读,完成部分课文疏通。
过程:一、导入(背诵《过零丁洋》、学习要求)二、熟悉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
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状元),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
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这就是作者以这次经历写成的《指南录》的第二篇“序”。
后来端宗赵昰派遣他南下与元军作战,端宗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三、解释文体序,一种介绍说明文集或者文章的文体。
《指南录》,文集名称。
四、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枢密使缙绅丞相纾觇翌日遽羁縻献谄(chan)诟酋祁请诣(yi)庶几诋刭(jing)巡徼(jiao)檄(xi)邂逅如皋毗五、疏通第1段1、重点字词落实:除——都督——迫——缙绅——萃——会——纾——爱——意可以动——觇——不拜(授给官职。
【推荐K12】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等职。
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逼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响应勤王诏。
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力图复宋,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
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时年仅47岁。
主要作品《文山先生全集》。
评价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学家。
(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苏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三
高中语文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学案三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继续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为……所”被动句式。
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5、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学法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材料翻译全文。
阅读第六段:(1)解释加点词语: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抄录。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二、阅读第七段:(1)解释加点词语: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2)判断划线句式:①而幸生也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请罪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_________________ ④从王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然微以自文于君亲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重点语句:①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指南录》后序课件 苏教版必修3
谢谢大家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凡“死”字共二十 二处。这些“死”字, 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既准确鲜明,又形象 生动,可谓妙语纷呈, 出神入化!
第三十页,共34页。
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 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 有提领下文“死”②至“死”(19)共 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 “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 每句均以分号隔开。“死”(20)至 (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 “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 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铿锵 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 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正气。
提问:文天祥当时的
心情和意图怎样?
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 能顾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 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 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 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 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 而求救国之策”(更想去窥视一下元军 的情况,回来后好谋求挽救国家的计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之《指南录》后序课 件 苏教版必修3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4页。
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 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文天祥是在“时北兵已 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 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 外,交战、防守、转移全都来 不及做了)的严重形势下出使 北营的。
第二页,共34页。
明确: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
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 的纲,作者历尽艰险而不死, 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 信念。
第八页,共34页。
小结第2节段意: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
[K12配套]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第5课指南录后序(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 Word版含答案
苏教必修三第二专题《指南录后序》同步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荟萃.(cuì)缙.绅(jìn)纾.祸(shū)翌.日(yì)B.遽.然(jù) 羁縻.(mí) 诟.病(ɡòu) 造诣.(yì)C.诋.毁(dǐ) 庶几.(jǐ) 酋.长(qiǘ) 彷.徨(pánɡ)D.愧怍.(zuò) 自刭.(jǐnɡ) 巡徼.(jiào) 檄.文(xí)解析C项“几”应读jī,“酋”应读qiú。
答案 C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予自度.不得脱物换星移几度.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有志者事竟.成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解析D项,微:无、没有。
A项,度:估计/量词,表次数。
B项,以:率领/凭借……身份。
C项,竟:假使/终于,终究。
答案 D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解析D项,无辜:无罪。
古今义相同。
A项,行为:(古)两个词,“去一趟就”;(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B项,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C项,遗体:(古)赐予的生命,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
答案 D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D.请罪于母,母不许解析C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各项均状语后置句。
答案 C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用作状语。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学案(6)
苏教版必修3指南录后序学案(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
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
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
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
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
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
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
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
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
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
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
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录后序一、读准字音邂逅..()()纾.祸() 觇.北()献谄.() 贵酋.() 羁縻..()()愧怍.() 殆.例() 巡徼.()檄.文() 余僇.() 天高地迥.()[答案]xièhòu shūchān chǎn qiújīmízuòdài jiào xílùjiǒnɡ二、辨识通假(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2)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3)层见错出 ()(4)臣死有余僇 ()[答案](1)“缙”同“搢”,插(2)“陵”同“凌”,欺侮(3)“见”同“现”,出现(4)“僇”同“戮”,罪三、一词多义(1)间⎩⎪⎪⎨⎪⎪⎧得间.奔真州(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扁鹊立有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安得广厦千万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2)靡⎩⎨⎧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3)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固不如.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如.土石何( )(4)分⎩⎨⎧予分.当引决( )五谷不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范增数.目项王(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6)之⎩⎨⎧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7)以⎩⎪⎨⎪⎧以.资政殿学士行(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然而隐忍以.行(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挟匕首以.备不测( )几以.捕系死( ) [答案] (1)名词,机会/名词,中间/名词,缝隙/名词,一会儿/动词,夹杂/动词,参与/量词/副词,悄悄地,暗中 (2)副词,无,没/动词,倒下/动词,退却 (3)动词,到……去,往/动词,像/动词,比得上/连词,表假设,如果/“如……何”为固定句式,“把……怎么样” (4)名词,本分,职责/动词,辨别/动词,分配,分给/名词,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5)动词,列举罪状/副词,屡次/名词,命运 (6)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死” (7)介词,凭借……身份/介词,用,相当于“率领”/连词,表修饰/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用来/连词,因为四、词类活用(1)北虽貌.敬 ( ) (2)予分.当引决 ( ) (3)草.行露.宿 ( ) (4)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 ) (5)道中手.自抄录 ( ) (6)都督..诸路军马 ( ) (7)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 ) (8)道.海安 ( ) (9)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 ) (10)名.曰《指南录》 ( ) (1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 (12)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 ) (13)诡.踪迹 ( ) [答案] (1)名词作状语,表面上 (2)名词作状语,按职分 (3)名词作状语,在荒草间;在露天里(4)名词作状语,每天(5)名词作状语,亲手(6)名词作动词,统率(7)名词作动词,走上前(8)名词作动词,经过,取道(9)名词作动词,为……作序(10)名词作动词,命名(11)形容词作名词,虚实情况(12)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3)形容词作动词,隐蔽五、古今异义(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吝惜。
(3)不复顾利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了不起。
(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5)以至于..永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6)为巡船所物色..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7)几彷徨..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8)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尸体。
[答案](1)可以凭借。
(2)意气激昂。
(3)个人的安危。
(4)没有依靠。
(5)到达。
(6)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
(7)走投无路。
(8)留给自己的身体,赋予的生命。
六、文言句式(1)死生,昼夜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羁縻不得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巡船所物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质明,避哨竹林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而幸生也何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判断句死生是早晚间的事情。
(2)被动句我被软禁起来不能回国。
(3)被动句被元兵巡逻船盘查。
(4)被动句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
(5)省略句 天刚亮时,在竹林里躲避哨兵。
(6)状语后置句 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府。
(7)状语后置句 不幸吕师孟在我出使前就挑拨陷害我,贾余庆在我出使后又讨好敌人。
(8)宾语前置句 然而侥幸地活下来是为了什么呢?(9)状语后置句 每天跟元人的骑兵在淮东路一带互相遭遇。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统领各路兵马。
⎣⎢⎡⎦⎥⎤德祐:宋恭帝赵显年号。
予:我。
除:授官。
除去旧职,授予新职。
都督:统率。
时北兵已 迫 修 门外, 战、 守、迁 皆 不 及 施。
这时元兵已近逼临安城门外,出战、坚守、迁都都来不及施行了。
缙绅、大夫、士萃于 左丞相府,莫 知 计 所出。
满朝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府,没有谁能拿出什么好办法。
⎣⎢⎡北兵:指元兵。
文天祥为民族英雄,不承认元朝,故称北兵。
修门:国都的城门。
本指战国时楚国郢都城门,这里指 ⎦⎥⎤临安城门。
施:施行、部署、安排。
萃:聚集。
莫:不定代词,没有谁。
会 使辙交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驰 ,北 邀 当国者 相见, 众 谓予频繁,元军邀请宋朝主持国事的人相见,大家认为我作为 一行为可以 纾祸。
国 事 至使节去一趟就可以解除(国家的)祸患。
国家大事到了这 此,予不得 爱身,个地步,我不能顾惜自身,⎣⎢⎡会:适逢。
交驰:交错奔驰,即互相往来。
当国者:主持 ⎦⎥⎤国事的人。
一行:走一趟。
为:是。
纾:解除。
爱:爱惜,顾惜。
意 北亦尚可以 我估计元人也是可以用 口舌 动也。
初,奉使往来, 无 留 北者,言语打动的。
原先,使臣往来,没有被扣留在元营的, ⎣⎢⎡⎦⎥⎤意:估计。
可:可以。
以:介词,用。
口舌:代言语。
初:当初,原先。
奉使:奉命出使的人。
留:扣留。
予更欲 一觇 北,归而 求救我更想深入敌军去窥视一下北军的虚实,回来好谋求救 国 之策;于是辞 相 印 不 拜,翌 日,以国的策略;于是辞去丞相的印信,没有就职,第二天,用 资政殿学士 行。
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觇(chān ):窥视。
不拜:不接受任命。
以:介词,表示 ⎦⎥⎤动作、行为的凭借,可译为用(凭)……身份。
初至北营, 抗 辞 慷 慨, 上 下刚到元营,(我)陈词不屈,意气激昂,敌军上上下下 颇 惊动, 北亦未敢 遽轻 吾国。
不幸吕师都很吃惊震动,元人也不敢立刻就轻视我国。
不幸,吕师 孟 构 恶 于前,贾余庆 献 谄孟在我出使前先做下坏事,贾余庆在我出使后又向敌人 于后,予 羁 縻不 得还,国 事 遂 不可收献媚,我被扣留起来不能回国,国家的局势于是不可收拾拾。
予自 度不 得脱,则 直 前 诟 虏 帅 了。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 失信, 数吕师孟叔侄 为 逆, 但欲求 讲信用,又列举吕师孟叔侄充当叛逆的罪行,我只想求 死,不复 顾 利 害。
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
⎣⎢⎡慷慨:意气激昂。
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轻。
羁縻:软禁,扣押。
度:揣度,估量。
则:副词,就。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数:列举罪状。
但:副词,只。
利害: ⎦⎥⎤指个人的安危。
北 虽 貌 敬 ,实则 愤怒 。
二北军虽然表面上尊敬我,实际上却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