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4 平面镜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平面镜课时教学计划
【设计意图】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
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
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生命之旅,学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心向,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了持久学习愿望的形成。
《平面镜》学习单
【学习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难点:①知识难点: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②探究活动的难点: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课前预习】
1.在认真阅读课本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①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照镜子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②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
③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④怎样才能比较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尝试完成学程导航《互动课堂》“课前预习”作业
【学习过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学生阅读并知道虚像的概念
(3)探究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问题
A.探究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B.探究中使用刻度尺的目的?
C.探究中为何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如棋子)
D.探究中如发现另一个物体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4)交流学生小结: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实/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不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不垂直)。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不相等)。
⑤像与物(是/不是)上下颠倒的;(是/不是)左右相反的。
2.平面镜成像的作法
阅读,提出关健词:对称法,学生作图。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2)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4.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