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 第一册 2020版(苏教版)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5.2.1 离子键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5.2.1 离子键](https://img.taocdn.com/s3/m/a20299b227d3240c8547ef4a.png)
4.电子式 在□ 19_元__素__符__号_周围用“□ 20____·____”或“□ 21___×_____”来表示原 子、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以简明地表示原子、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
布,这种式子称为电子式。
、
、
,C 错,
E、H 正确;NH4Cl 的电子式应为 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时,应注意正确的相邻关系,如 错。
【答案】 EFH
,D 错;NaH 是 ,F 正确;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
,G
[提升 2] 判断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是否 正确?若错误,请说明理由。
解析:(1)A 项,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 斥力;B 项,离子键形成的只能是离子化合物;C 项,离子化合物在熔融 状态或水溶液里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 NaOH,D 错误。(2)Na 是金属单质;HCl、H2O 分子中均无易失电子的原子,不是 离子化合物;Ca 是活泼金属,Cl 是活泼非金属,两种原子分别失、得电 子形成 Ca2+、Cl-,故 CaCl2 是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可用来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如:
原子:Na 电子式□ 22___N__a_·__; Cl 电子式□ 23________;
离子:Na+ 电子式2□4__N__a+____; Cl- 电子式□ 25________;
离子化合物:NaCl 电子式2□6________。
[即时性自测]
答案:(1)B (2)A
[关键能力]
1.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1)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 NH4Cl、NH4NO3 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 AlCl3。
【高一】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学案(苏教版)
![【高一】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学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17b80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9.png)
【高一】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学案(苏教版)01物质的分类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自学目标]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学会从相同角度对常用物质展开分类。
[前检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碰触至以下物质: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恳请你将上述物质展开分类,并表明分类的依据。
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探讨。
1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2根据导电性能够分类3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分类4根据共同组成清澈物与否为同种元素5将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情景设计]在上图中氧化物、酸、碱、盐等各类无机化合物我们能否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情景设计1]先行写下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cuo+h2so4------go+hcl------so2+ca(oh)2-------co2+naoh------[概念形成]1、碱性氧化物:能够与____反应分解成_____和_____的_________2、酸性氧化物:能与____反应生成_____和_____的_________[友情提示信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有什么关系?[科学知识开拓]1、两性氧化物:2、未成盐氧化物:3、酸酐:含氧酸失水后的生成物,如h2co3的酸酐是co2[情景设计2]hcl、h2so4、h3po4、h2s、hf、hno3若想进一步分类呢?[归纳][情景设计3]naoh、ca(oh)2、fe(oh)3、ba(oh)2若想进一步分类呢?[归纳]新标第一网[情景设计4]nacl、nahco3、cu2(oh)2co3、al(so4)2若想进一步分类呢?[归纳][典型例题]以下每组物质中都存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在分类方法上相同,先行分析每组中物质的共同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物质找到,用横线划。
a、hclo3、clo3、cl2、naclo3b、空气、n2、hcl、cuso4c、铜、金、汞、钠d、h3po4、hno3、hcl、h2so4[当堂训练]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他们进行分类。
苏教版(2020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必修1-2,选修1-3)
![苏教版(2020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必修1-2,选修1-3)](https://img.taocdn.com/s3/m/978d127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d.png)
9 第二单元 芳香烃
10 专题4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一烃的含氧衍生物
11 第一单元 醇和酚
12 第二单元 醛 羧酸
13 专题5 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
1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15 第二单元 胺和酰胺
16 第三单元 有机合成设计
17
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 质
18 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
18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9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0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序号
必修第二册
1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3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4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5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备注 备注
6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19 第二单元 蛋白质
7 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8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9 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10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11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2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13 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
14 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
15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6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7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8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9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10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11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共价晶体
12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13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14 第一单元 分子的空间结构
第7-2讲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第7-2讲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e5b43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8.png)
课题:§7-2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主备人:丁家胜审核人:黄言寿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温故知新】1、复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鲜榨苹果汁是什么颜色?在空气中久之后呢?一、铁1、铁在元素周期表:2、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铁的化学性质(1)铁与氧气、氯气、硫、单质碘反应(2)与某些盐反应(如硫酸铜、氯化铁)(3)与酸反应①与非氧化性酸反应(如盐酸、稀硫酸)②与氧化性酸反应(如稀硝酸(少量、过量)、浓硝酸、浓硫酸)【注意】常温下,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中钝化。
实质是强氧化性的酸使铁、铝的表面生成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阻止了内部金属与酸继续反应。
故在常温下可用__________贮存或运输浓硫酸、浓硝酸(4)与水蒸气反应常温下与水不反应,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例】正误判断(1)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2)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3)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4) 因为铁比铜金属性强,所以FeCl3可以腐蚀Cu制电路板。
(5)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加入铁片,铁片溶解。
(6)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 )化学式FeO Fe2O3Fe3O4名称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俗称颜色铁的化合价与盐酸反应用途Fe(OH)2Fe(OH)3颜色与盐酸反应受热分解复杂转化在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______,现象是_____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_____色,最后变成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铁盐和亚铁盐1、Fe3+的性质和检验(1)含Fe3+的溶液呈__________ (2)与碱反应(3)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4)具有氧化性(与铁、铜、I—、S2—、SO32—反应)【例】请写出氧化铁、氢氧化铁分别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总结检验Fe3+的方法观察法、显色法、加碱法【例】高铁酸钾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净水剂,具有净水和消毒双重功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综合拔高练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综合拔高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a329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f.png)
综合拔高练考点练考点1 实验仪器的选用实验安全与基本规范1.(2023山东,4)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2.(2022海南,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考点2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3.(2023浙江6月选考,12改编)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涤晶体4.(2020江苏,5)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 晶体。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考点3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溶液的配制5.(高考组编)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1湖南,5B)0.1 mol·L-1 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 AB.(2021天津,7A)1 mol·L-1 HCl溶液中,HCl分子的数目为N AC.(2020课标Ⅲ,9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D.(2019浙江4月选考,19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 A6.(2023全国甲,9改编)实验室配制0.100 mol·L-1的NaCl溶液。
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①天平②温度计③坩埚④分液漏斗⑤容量瓶⑥烧杯⑦玻璃棒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①⑤⑥⑦D.②③⑦⑧7.(2022全国乙,27节选)由CuSO4·5H2O配制CuSO4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填仪器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0a4d76b0717fd5370cdcc9.png)
3.用途 (1)用于□ 34___漂__白___纸浆、毛、 丝、草编织物等。 (2)制硫酸和作防腐剂、杀菌消毒剂。
[即时性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形式存在。( × ) (2)黑火药中使用的硫单质转化为 K2S,故作还原剂。( × ) (3)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 ) (4)二氧化硫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因为 SO2 具有漂白性。 (× ) (5)二氧化硫漂白的草帽不会发黄。( × ) (6)二氧化硫可作食品添加剂。( √ )
2.下列各组物质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
A.SO2、CO2 B.HClO、Na2O2 C.SO2、活性炭 D.Na2O2、活性炭
解析:A 项,SO2 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O2 不能使品红褪色,不正确; B 项,HClO、Na2O2 都是氧化型漂白剂,正确;C 项,SO2、活性炭分别 属于加合型、吸附型漂白剂,不正确;D 项,Na2O2、活性炭分属氧化型、 吸附型漂白剂,不正确。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 CaO): □ 27___S_O_2_+__C_a_O_=_=__=_C_a_S_O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 O2、Cl2、Br2、I2、HNO3、KMnO4、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苏教版 (2020)必修第一册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化学 苏教版 (2020)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2c39c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f.png)
1.下列过程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硫循环的是(
)
A.火山爆发
B.银杏、夹竹桃吸收SO2
C.动植物遗体、碎屑、排泄物经细菌分解产生SO_〖4〗^〖2-〗
D.光伏发电
答案: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H2O===NH4HSO3 , 2NH3 + SO2( 过 量 ) +
H2O===(NH4)2SO3
钠、碱脱硫法是用NaOH/Na2CO3 吸收烟气中的SO2 ,得到
Na2SO3 或 NaHSO3 ,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NaOH +
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
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烧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
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含硫煤的燃烧引起的,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少
用煤作燃料,开发新能源,都能减少SO2的排放。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只能提高
煤的燃烧效率,不能减少SO2的排放。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社会各界要大力监督
[即时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O2可被某些植物吸收。( √ )
(2)煤和石油的燃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 )
(3)显酸性的雨水即为酸雨。( × )
(4)CO2和SO2均属于“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 )
(5)SO2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 )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3.1.3 氧化还原反应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3.1.3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9f59d79dd3383c4ba4cd26a.png)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
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氧化 还原
(2)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3)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反应中概念间的关系
答案:D
4.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AgNO3+NaCl===AgCl↓+NaNO3 C.Fe2O3+3CO=高==温==2Fe+3CO2 D.MgCl2(熔融)=电==解==Mg+Cl2↑
答案:C
技能素养 提升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即时性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 ) (2)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而无元素化合 价的降低。( × ) (4)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得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失电子的原子被 还原。( × ) (5)当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6)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 ) (7)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 ) (8)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一定是还原剂。( × )
②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的
得失 。
(2)有电子对偏移的反应:H2+Cl2=点==燃==2HCl ① 氯 元 素 化 合 价 __降__低___ , 共 用 电 子 对 __偏__向___ 氯 原 子 , 发 生 ____还__原___反应。 ②氢元素化合价____升__高____,共用电子对___偏__离_____氢原子,发 生____氧__化____反应。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对的
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49e63b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f.png)
(二)化学性质
4.漂白性
化合
SO2+有机色质
无色物质
分解
•交流·研讨
•这是检验SO2的方法之一
对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
冷却后一段时间后
SO2漂白原理: SO2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
这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又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滴加酚酞的
紫色石蕊 注意:H2SO3+BaCl2----
无味、无毒、可溶(体积比1:1)
NaOH
2Na2SO3 + O2== 2Na2SO4
它在葡萄酒工艺中的作用一般总结为以下几条:①选择性杀菌。
SO2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
H2SO3+H2O2=H2SO4+H2O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含氧酸 盐
还原性强,效果好,但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
比较得新知 怎样除去CO2中的SO2?
比较内容
SO2
怎样鉴别CO2和SO2 ?
CO2
物理 性质
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体 无味、无毒、可溶(体积比1:1) 积比1:40)
与水 可逆
酸
反应 生成
性 对应
亚硫酸(H2SO3) 弱 酸
可逆
酸性
H2SO3> H2CO3
它在葡萄酒工艺中的作用一般总结为以下几条:①选择性杀菌。
CO2 + Ca(OH)2 CaCO3↓+ H2O
思考:实验室保存亚硫酸钠固体要注意什么?
可逆 碳酸(H2CO3)弱酸 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含氧酸 盐
气味
物质的化学计量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化学计量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f3511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7.png)
【知识回顾】
单位:mol
N 微粒数
物质的量 n
NA 阿伏伽德罗常数
①分子(离子等)→ 原子
No
Image
H2SO4含有4mol的O;
1mol
1molO能够组成0.25mol H2SO4
②粒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N1/N2=n1/n2
2.990×10-23
约18g
18g/mol
6.02×1023
1.993×10-23
约12g
12g/mol
6.02×1023
9.302×10-23
约56g
56g/mol
6.02×1023
3.821×10-23
约23g
23g/mol
公式推导
2—的摩尔质量__________
60g/mol
58.5g/mol
(?个)
任务一、微观粒子的计量方式
问题2.以多少作为“一堆”的标准呢?大到什么程度才合理呢?
基本概念
摩尔(mol):来自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堆积”。单位
物质的量
表示一定数目的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是一个基本
物理量
摩尔定义
2018年11月16日,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1摩尔
被定义为“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粒子。
3.01×1023 或 0.5×6.02×1023
6.02×1023
(2)0.5molO2约含有________个分子________个氧原子
2.408×1024 或 4×6.02×1023
(3)1molH2SO4约含有 6.02×1023个硫酸根______个氧原子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8061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5.png)
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O 和3O 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 .干燥的3KNO 固体不导电,所以3KNO 不是电解质C .CaO 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D .2Ca(OH)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2+-2Ca(OH)Ca +2OH2.“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限”。
这里的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 .溶液B .胶体C .乳浊液D .悬浊液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 .铁B .氯化钠溶液C .熔融的硝酸钾D .酒精溶液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 碱 盐 A空气 氨水 CO 2 石灰乳 KAl(SO 4)2 B豆浆 Cu SO 3 烧碱 NaHCO 3 C稀硫酸 石墨 CO 氨气 CuSO 4·5H 2O D冰水混合物 生石灰 SO 2纯碱 NH 4HCO 3A .AB .BC .CD .D 5.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C 2O 3)。
下列物质与C 2O 3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A .KOH 、Mg(OH)2B .HCl 、NH 3C .SO 2、NOD .Na 2CO 3、KClO 36.1gO 2和1gO 3中A .所含分子数相同B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相同C .所含原子数相同D .1gO 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7.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能力的强弱主要由自由移动电荷的浓度的大小决定。
电荷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下列物质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 .50mL0.1mol·L -1FeCl 3溶液B .20mL0.4mol·L -1NaHCO 3溶液C .80mL0.2mol·L -1H 3PO 4溶液D .100mL 体积分数50%酒精水溶液8.某学生完成了下列实验:向①硝酸银、①硝酸铜和 ①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①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①滤渣和①滤液。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检测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75eb6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9.png)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
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a 2SO 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一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现象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A .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加入碘水不变蓝C .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 .加入碘水变蓝色2.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7.8g Na O 固体中含阴、阳离子的总数为A 0.4NB .25℃时,pH=2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A 0.01NC .20.1mol SO 和足量2O 反应,生成的3SO 分子数目为A 0.1ND .1mol Cu 与等物质的量的硫粉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N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B C D装置目的制取()2Fe OH 沉淀将2Zn CuCu ++=2Zn ++设计成原电池装置 分离苯和硝基苯 测定224Na C O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AB .BC .CD .D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蒸发操作时,将蒸发皿放置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进行加热B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C .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D.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中的固体全部析出后停止加热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CO2(SO2):饱和NaHCO3溶液B.NO(NO2):水C.Fe(OH)3胶体(FeCl3):NaOH溶液D.Cl2(HCl):饱和NaCl溶液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7.下列实验装置及相应操作正确的是A.图甲可用于配制250ml 0.100mol/L硫酸溶液时定容操作B.图乙可用于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后,直接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C.图丙可用于胆矾结晶水含量测定D.图丁可用于由工业乙醇制备无水乙醇8.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时间B配制1.00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C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称取相同质量的大理石和纯碱,加入到盛有浓度、体积均相同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D探究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和加热条件下是否水解取少量的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适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碘水,观察实验现象A.A B.B C.C D.D9.实验室利用NaOH固体配制480mL0.1mol·L-1的NaOH溶液时,以下操作会使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A.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B.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将容量瓶中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的过程中,不慎有少量溶液溅出10.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钠的性质: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不锈钢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 研究物 质的基本方法
专题2 研究物质的 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专题3 从海水中 获得的化学物质
专题3 从海水中获 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第三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应 用
专题4 硫与环 境保护
专题4 硫与环境保 护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第二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 化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 污染
专题5 微观结构 与物质的多样性
专题5 微观结构与 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 表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 样性
高一化学必修 第一册 2020 版(苏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02.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03.
专题3 从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04.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05.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专题1 物质的 分类及计量
专题1 物质的分类 及计量
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
2020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