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和方法小结
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数列求和是数学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计算给定数列的所有项的和。
在数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
1.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见的求和方法。
它基于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即从其中一条件的正确性推出下一个条件的正确性。
当我们想计算一个数列的和时,可以尝试使用归纳法进行推导。
首先,我们假设数列的和为S(n),即前n个项的和。
然后,我们找到S(n+1)与S(n)的关系,例如通过观察求和式的规律。
最后,我们使用归纳法证明S(n+1)与S(n)的关系成立,并找到S(n)的表达式。
2.公式求和法:一些数列具有明确的求和公式,通过使用这些公式,可以直接计算数列的和。
例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a1 + an) / 2,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
类似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1 - r^n) / (1-r),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利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数列的和。
3.差分法:差分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
它通过求取数列的差分数列来简化求和问题。
差分数列是指将数列中每个相邻的项相减得到的新数列。
通过计算差分数列的和,我们可以得到原始数列的和。
差分法的思路是将原本的复杂数列转化为更加简单的等差或等比数列。
4.数列分解法:数列分解法是一种将复杂的数列拆分为更简单的数列的方法。
通过拆分数列,我们能够找到更简单的求和规律,从而快速计算出数列的和。
数列分解法常用于特殊数列的求和,例如和差数列、间隔数列等。
5.递推法:递推法是通过逐步迭代计算数列的每一项来求和的方法。
我们首先计算出数列的前几个项,然后利用递推关系计算出下一个项,并将其加入到已有的和中。
通过不断迭代,我们可以逐步计算出所有项的和。
递推法常用于递推数列或递归数列的求和。
除了以上提到的求和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等差数列的部分和、等比数列的部分和、级数求和、积分求和等。
数列求和常见的7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根本方法和技巧一、总论:数列求和7种方法: 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 反序相加法求和 分组相加法求和 裂项消去法求和分段求和法〔合并法求和〕 利用数列通项法求和二、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是逆序相加法,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是错位相减法,三、逆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是数列求和的二个根本方法。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根底. 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局部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下面,就几个历届高考数学和数学竞赛试题来谈谈数列求和的根本方法和技巧.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以下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 a a qq a q na S n nn3、 )1(211+==∑=n n k S nk n 4、)12)(1(6112++==∑=n n n k S nk n[例1]3log 1log 23-=x ,求⋅⋅⋅++⋅⋅⋅+++nx x x x 32的前n 项和. 解:由212log log 3log 1log 3323=⇒-=⇒-=x x x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nn x x x x S +⋅⋅⋅+++=32 〔利用常用公式〕=x x x n --1)1(=211)211(21--n =1-n 21[例2] 设S n =1+2+3+…+n,n ∈N *,求1)32()(++=n nS n S n f 的最大值.解: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1(21+=n n S n , )2)(1(21++=n n S n 〔利用常用公式〕 ∴1)32()(++=n n S n S n f =64342++n n n=nn 64341++=50)8(12+-nn 501≤∴ 当 88-n ,即n =8时,501)(max =n f二、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其中{ a n }、{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例3] 求和:132)12(7531--+⋅⋅⋅++++=n n x n x x x S ………………………①解:由题可知,{1)12(--n xn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 -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1-n x}的通项之积设nn x n x x x x xS )12(7531432-+⋅⋅⋅++++=……………………….②〔设制错位〕 ①-②得 nn n x n x x x x x S x )12(222221)1(1432--+⋅⋅⋅+++++=-- 〔错位相减〕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n n n x n x x x S x )12(1121)1(1----⋅+=-- ∴21)1()1()12()12(x x x n x n S n n n -+++--=+[例4] 求数列⋅⋅⋅⋅⋅⋅,22,,26,24,2232nn前n 项的和. 解:由题可知,{n n 22}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的通项与等比数列{n 21}的通项之积设n n nS 2226242232+⋅⋅⋅+++=…………………………………①14322226242221++⋅⋅⋅+++=n n nS ………………………………②〔设制错位〕 ①-②得1432222222222222)211(+-+⋅⋅⋅++++=-n n n nS 〔错位相减〕∴1224-+-=n n n S三、反序相加法求和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 个)(1n a a +.[例5] 求证:n nn n n nn C n C C C 2)1()12(53210+=++⋅⋅⋅+++ 证明: 设nn n n n n C n C C C S )12(53210++⋅⋅⋅+++=………………………….. ①把①式右边倒转过来得113)12()12(n n n n n n n C C C n C n S ++⋅⋅⋅+-++=-〔反序〕又由mn n m n C C -=可得nn n n n n n C C C n C n S ++⋅⋅⋅+-++=-1103)12()12(…………..……..②①+②得 nn n n n n n n n C C C C n S 2)1(2))(22(2110⋅+=++⋅⋅⋅+++=-〔反序相加〕 ∴nn n S 2)1(⋅+=[例6] 求 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的值解:设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S ………….①将①式右边反序得1sin 2sin 3sin 88sin 89sin 22222+++⋅⋅⋅++=S …………..②〔反序〕又因为 1cos sin ),90cos(sin 22=+-=x x x x①+②得 〔反序相加〕)89cos 89(sin )2cos 2(sin )1cos 1(sin 2222222 ++⋅⋅⋅++++=S =89∴ S =44.5题1 函数〔1〕证明:;〔2〕求的值.解:〔1〕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质对函数化简,后证明左边=右边 〔2〕利用第〔1〕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 两式相加得:所以.练习、求值:四、分组法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假设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例7] 求数列的前n 项和:231,,71,41,1112-+⋅⋅⋅+++-n a a a n ,… 解:设)231()71()41()11(12-++⋅⋅⋅++++++=-n aa a S n n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23741()1111(12-+⋅⋅⋅+++++⋅⋅⋅+++=-n aa a S n n 〔分组〕 当a =1时,2)13(n n n S n -+==2)13(nn + 〔分组求和〕当1≠a 时,2)13(1111n n aa S nn -+--==2)13(11n n a a a n -+--- [例8] 求数列{n(n+1)(2n+1)}的前n 项和.解:设k k k k k k a k ++=++=2332)12)(1(∴∑=++=n k n k k k S 1)12)(1(=)32(231k k knk ++∑=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S n =k k k nk n k nk ∑∑∑===++1213132〔分组〕=)21()21(3)21(2222333n n n +⋅⋅⋅++++⋅⋅⋅++++⋅⋅⋅++=2)1(2)12)(1(2)1(22++++++n n n n n n n 〔分组求和〕 =2)2()1(2++n n n五、裂项法求和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到达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1〕)()1(n f n f a n -+= 〔2〕n n n n tan )1tan()1cos(cos 1sin -+=+〔3〕111)1(1+-=+=n n n n a n 〔4〕)121121(211)12)(12()2(2+--+=+-=n n n n n a n 〔5〕])2)(1(1)1(1[21)2)(1(1++-+=+-=n n n n n n n a n(6) nn n n n n n n S n n n n n n n n n a 2)1(11,2)1(12121)1()1(221)1(21+-=+-⋅=⋅+-+=⋅++=-则 〔7〕)11(1))((1CAn B An B C C An B An a n +-+-=++=〔8〕n a ==[例9] 求数列⋅⋅⋅++⋅⋅⋅++,11,,321,211n n 的前n 项和.解:设n n n n a n -+=++=111〔裂项〕则 11321211+++⋅⋅⋅++++=n n S n 〔裂项求和〕=)1()23()12(n n -++⋅⋅⋅+-+- =11-+n[例10] 在数列{a n }中,11211++⋅⋅⋅++++=n nn n a n ,又12+⋅=n n n a a b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的和. 解: ∵211211nn n n n a n =++⋅⋅⋅++++=∴)111(82122+-=+⋅=n n n n b n 〔裂项〕∴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111()4131()3121()211[(8+-+⋅⋅⋅+-+-+-=n n S n 〔裂项求和〕=)111(8+-n = 18+n n [例11] 求证:1sin 1cos 89cos 88cos 12cos 1cos 11cos 0cos 12=+⋅⋅⋅++ 解:设89cos 88cos 12cos 1cos 11cos 0cos 1+⋅⋅⋅++=S∵n n n n tan )1tan()1cos(cos 1sin -+=+〔裂项〕 ∴89cos 88cos 12cos 1cos 11cos 0cos 1+⋅⋅⋅++=S 〔裂项求和〕 =]}88tan 89[tan )2tan 3(tan )1tan 2(tan )0tan 1{(tan 1sin 1-+-+-+- =)0tan 89(tan 1sin 1 -=1cot 1sin 1⋅= 1sin 1cos 2 ∴ 原等式成立答案:六、分段求和法〔合并法求和〕针对一些特殊的数列,将*些项合并在一起就具有*种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求数列的和时,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S n .[例12] 求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的值.解:设S n = 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 ∵)180cos(cosn n --= 〔找特殊性质项〕∴S n = 〔cos1°+ cos179°〕+〔 cos2°+ cos178°〕+〔cos3°+ cos177°〕+···+〔cos89°+ cos91°〕+ cos90° 〔合并求和〕= 0[例13] 数列{a n }:n n n a a a a a a -====++12321,2,3,1,求S 2002.解:设S 2002=2002321a a a a +⋅⋅⋅+++由n n n a a a a a a -====++12321,2,3,1可得 ……∵0665646362616=+++++++++++k k k k k k a a a a a a 〔找特殊性质项〕 ∴ S 2002=2002321a a a a +⋅⋅⋅+++〔合并求和〕=)()()(66261612876321++++⋅⋅⋅+++⋅⋅⋅+⋅⋅⋅+++⋅⋅⋅+++k k k a a a a a a a a a a=2002200120001999a a a a +++ =46362616+++++++k k k k a a a a =5[例14]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假设103231365log log log ,9a a a a a +⋅⋅⋅++=求的值.解:设1032313log log log a a a S n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找特殊性质项〕 和对数的运算性质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得)log (log )log (log )log (log 6353932310313a a a a a a S n ++⋅⋅⋅++++=〔合并求和〕=)(log )(log )(log 6539231013a a a a a a ⋅+⋅⋅⋅+⋅+⋅ =9log 9log 9log 333+⋅⋅⋅++ =10七、利用数列的通项求和先根据数列的构造及特征进展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及其特征,然后再利用数列的通项提醒的规律来求数列的前n 项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例15] 求11111111111个n ⋅⋅⋅+⋅⋅⋅+++之和. 解:由于)110(91999991111111-=⋅⋅⋅⨯=⋅⋅⋅k k k个个〔找通项及特征〕 ∴ 11111111111个n ⋅⋅⋅+⋅⋅⋅+++ =)110(91)110(91)110(91)110(91321-+⋅⋅⋅+-+-+-n 〔分组求和〕 =)1111(91)10101010(911321 个n n +⋅⋅⋅+++-+⋅⋅⋅+++ =9110)110(1091nn ---⋅=)91010(8111n n --+ [例16] 数列{a n }:∑∞=+-+++=11))(1(,)3)(1(8n n n n a a n n n a 求的值. 解:∵])4)(2(1)3)(1(1)[1(8))(1(1++-+++=-++n n n n n a a n n n 〔找通项及特征〕=])4)(3(1)4)(2(1[8+++++⋅n n n n 〔设制分组〕=)4131(8)4121(4+-+++-+⋅n n n n 〔裂项〕∴∑∑∑∞=∞=∞=++-+++-+=-+1111)4131(8)4121(4))(1(n n n n n n n n n a a n 〔分组、裂项求和〕 =418)4131(4⋅++⋅ =313 提高练习:1.数列{}n a 中,n S 是其前n 项和,并且1142(1,2,),1n n S a n a +=+==,⑴设数列),2,1(21 =-=+n a a b n n n ,求证: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⑵设数列),2,1(,2 ==n a c n nn ,求证:数列{}n c 是等差数列; 2.设二次方程n a *2-n a +1*+1=0(n ∈N)有两根α和β,且满足6α-2αβ+6β=3.(1)试用n a 表示a 1n +;3.数列{}n a 中,2,841==a a 且满足n n n a a a -=++122*N n ∈⑴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⑵设||||||21n n a a a S +++= ,求n S ;。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021/2/2141
[例3] 求和 :S n 1 3 x 5 x 2 7 x 3 ( 2 n 1 ) x n 1
………①
解:由题可知,{(2n1)xn1}的通项是等差数 列{2n-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 x n1 }的通项之积 设 x n S 1 x 3 x 2 5 x 3 7 x 4 ( 2 n 1 ) x n ……… ②
101010 10 10
10
.
2021/2/2140
第三步,两式进行错位相减得:
1 1S n 0 2 1 9 0 1 9 20 1 9 30 .. . 1 9 . .n0 .n 1 1 9 n 0 1
化简整理得:
Sn
9910n119n1
10
11
.
.
1
•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 等数学的基础. 在高考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 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
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 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下面谈谈数列 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2
一.公式法:即 直 接 用 求 和 公 式 , 求 数 列 的 前 n 和 S n
【错位相减法】设 {an}的前n项和为Sn,an=n·2n,则Sn=
解析:∵Sn=1·21+2·22+3·23+…
+n·2n
①
∴2Sn=
1·22+2·23+3·24+…+(n-1)·2n+n·2n+1②
21-2n
① -②得-Sn=2+22+23+…+2n-n·2n+1=
-n·2n+1
1-2
=2n+1-2-n·2n+1
2、已知数列 1 ,3 a ,5 a2, ,(2 n 1 )an 1(a0 )
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
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数列求和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有多种,包括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Telescoping Series(直线和数列)等。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这些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子以加深理解。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数列求和公式是指利用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等信息,直接求得数列的和的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an)n/2,其中Sn表示数列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n表示项数。
例1:求等差数列1,4,7,...,97的和。
解: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a1 = 1,末项an = 97,项数n =(an - a1)/d + 1 = (97 - 1)/3 + 1 = 33、代入公式Sn = (a1 + an)n/2,得到S33 = (1 + 97)× 33/2 = 1617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数与它前一个数的比都相等的数列。
数列求和公式是指利用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等信息,直接求得数列的和的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a1×(1-q^n)/(1-q),其中Sn表示数列前n项和,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例2:求等比数列2,4,8,...,1024的和。
解:这是一个等比数列,首项a1 = 2,末项an = 1024,q = an/a1= 1024/2 = 512、项数n = logq(an/a1) + 1 = log512((1024/2)/2) +1 = 10。
代入公式Sn = a1 ×(1 - q^n)/(1 - q),得到S10 =2 ×(1 - 512^10)/(1 - 512) = 2046三、Telescoping Series(直线和数列)Telescoping Series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个项都可以通过其前一项和下一项抵消,最终只剩下首项和末项。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题解题方法技巧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题解题方法技巧数列求和的七种解法1.公式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等差、等比数列或者其他常见的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解。
2.倒序相加: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或者等于同一个常数,则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
例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可以用该方法进行证明。
3.错位相减:形如An=Bn∙Cn,其中{Bn}为等差数列,首项为b1,公差为d;{C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c1,公比为q。
对数列{An}进行求和,首先列出Sn,记为①式;再把①式中所有项同乘等比数列{Cn}的公比q,即得q∙Sn,记为②式;然后①②两式错开一位作差,从而得到{An}的前n项和。
这种数列求和方式叫做错位相减。
4.裂项相消:把数列的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剩下首尾几项,再进行求和,这种数列求和方式叫做裂项相消。
5.分组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又不是等比,但若把这个数列适当的拆开,就会分成若个等差,等比或者其他常见数列(即可用倒序相加,错位相减或裂项相消求和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之后再进行合并即可算出原数列的前n项和。
6.周期数列:一般地,若数列{an}满足: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整数T,使得an+T=an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则数列{an}称为周期数列,其中T叫做数列{an}的周期,接下来根据数列的周期性进行求和。
7.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其对求数列通项,求和的归纳猜想证明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实用技巧1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2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02
方法描述
将数列正序和与倒序和对角线上的元 素相乘,再求和,即可求得数列的前 n 项和
03
例子
以等比数列为例,已知首项 a1,公比 q,项数 n,则前 n 项和为 Sn = \frac{a1(1-q^n)}{1-q}
03
间接求和方法
裂项相消法
总结
裂项相消法是通过将数列的每一项拆 分为两个部分,然后利用相邻两项相 消的方式,达到求和的目的。
倒序相加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数列正序和倒序相加的情况
方法描述
将数列正序和与倒序和相加,再除以 2,即可求得数列的前 n 项和
例子
以等差数列为例,已知首项 a1,公差 d,项数 n,则前 n 项和为 Sn = \frac{n}{2}(a1 + an) + \frac{n}{2}(d)
错位相减法
01
适用范围
利用计算机程序简化求和
01
适用场景
当数列项数较大,且需要多次求和时
02
原理
编写计算机程序可以减少重复计算,提高效率。
03
方法
①将数列各项存储到一个数组或列表中;②编写一个循环,逐一将数
组或列表中的各项相加,并输出结果。
06
数列求和的推广
数列求和与计算机科学
算法设计与优化
数列求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算法设计和优化的经典案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 序等算法都可以通过数列求和进行优化。
分组求和法
要点一
总结
分组求和法是将数列中的项按照某种 规律分成若干组,然后将每一组的和 相加得到最终的和。
要点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数列中各项之间没有明显的递 推关系,但是可以将数列中的项按照 某种规律分成若干组的情况。
数列求和各种方法总结归纳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
an (2)设数列{ n-1}的前n项和为Sn, 2 a2 an 即Sn=a1+ 2 +…+ n-1,① 2 Sn a1 a2 an 故S1=1, 2 = 2 + 4 +…+2n,② 所以,当n>1时,①-②得
a2-a1 an-an-1 an Sn 2 =a1+ 2 +…+ 2n-1 -2n
- - -
(2)由题意知bn-an=3n 1,所以bn=3n 1+an=3n 1-2n+21. Tn=Sn+(1+3+…+3
n-1
3n-1 )=-n +20n+ 2 .
2
[冲关锦囊]
分组求和常见类型及方法
(1)an=kn+b,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直接求解; (2)an=a·n-1,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直接求解; q (3)an=bn±cn,数列{bn},{cn}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 采用分组求和法求{an}的前n项和.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第三行
(2)若数列{bn}满足:bn=an+(-1)nln an,求 {bn}的前2n项和S2n
[自主解答]
(1)当a1=3时,不合题意;
当a1=2时,当且仅当a2=6,a3=18时,符合题意; 当a1=10时,不合题意. 因此a1=2,a2=6,a3=18.所以公比q=3,
2 3a2=1,a3=9a2a6.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 (2)设bn=log3a1+log3a2+…+log3an,求数列{b }的前n项和. n
[自主解答]
(1)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a2=9a2a6得 3 9 3
1 1 2 2 2 a3=9a4,所以q = .由条件可知q>0,故q= . 1 由2a1+3a2=1,得2a1+3a1q=1,得a1=3. 1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
数列求和法(已修改)
练习5:(1)求和 1 4 (2)求和
:
1
1 47
1 7 10
1 ( 3 n 2 )( 3 n 1)
1
+
1
+
1
+ …+
1
1· 3
2· 4
3· 5
n· (n+2)
数列求和法小结
公式法求和 分组求和法
倒序相加法 错位相减法
裂项相消法
再 见
当 x 1 时 , Sn n n 2n 4n
1
当 x 1 时 , Sn
2n
x (1 x )
2 2n
1 x
2
x
2
(1 1
1 x 1
2n
) 2n
(x
1)( x
2n 2
2n2
1)
x
2
x ( x 1)
2n
4 n ( x 1) 2n S n ( x 1)( x 2 n 2 1) 2 n ( x 1) 2n 2 x ( x 1)
三、错位相减法
错位相减法:主要用于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
对应项相乘得的新数列求和,此法即为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例3.(1)求和Sn =1+2x+3x2+……+nxn-1 (x≠0,1) (2)求数列{2n-1}的前n项和.
2n
…… +nxn-1 ① 解:(1)∵ Sn =1 + 2x +3x2 + ∴xSn = x + 2x2 + … + (n-1)xn-1+nxn ② ∴ ① -②,得: (1-x) Sn =1 + x + x2+ … + xn-1 - nxn = 1-x 1-(1+n)xn+nxn+1 ∴ Sn= (1-x)2 1-xn n项 - nxn
数列求和方法总结
1数列求和(一)主要知识: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应用;2.倒序相加、错位相减,分组求和、拆项求和等求和方法; (二)主要方法:1.求数列的和注意方法的选取:关键是看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和过程中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3.转化思想的运用;4.复习目标:掌握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
5.熟记公式:(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d n n a n a a n S n n 2)1(2)(11-+=+=(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1(11)1(111==≠--=--=q na S q qqa a q q a S n n n n(3)1+2+3+…+n =2)1(+n n ; (4)6)12)(1(3212222++=++++n n n n ; (5)23333]2)1([321+=++++n n n ; (三)例题分析:例1.求下列数列的前n 项和n S :(1)5,55,555,5555,…,5(101)9n-,…; (2)1111,,,,,132435(2)n n ⨯⨯⨯+ ;(3)n a =(4)23,2,3,,,na a a na ;(5)13,24,35,,(2),n n ⨯⨯⨯+ ; (6)2222sin 1sin 2sin 3sin 89++++ .解:(1)555555555n n S =++++ 个5(999999999)9n =++++ 个235[(101)(101)(101)(101)]9n =-+-+-++- 235505[10101010](101)9819n n n n =++++-=-- . (2)∵1111()(2)22n n n n =-++,∴11111111[(1)()()()]2324352n S n n =-+-+-++-+ 1111(1)2212n n =+--++.2(3)∵n a ===∴n S =1)=+++1=.(4)2323nn S a a a na =++++ ,当1a =时,123n S =+++ (1)2n n n ++=, 当1a ≠时,2323n S a a a =+++…n na + ,23423n aS a a a =+++…1n na ++,两式相减得 23(1)n a S a a a -=+++ (1)1(1)1n n n n a a a nana a++-+-=--,∴212(1)(1)n n n na n a aS a ++-++=-.(5)∵2(2)2n n n n +=+,∴ 原式222(123=+++ (2))2(123n ++⨯+++…)n +(1)(27)6n n n ++=.(6)设2222sin 1sin 2sin 3sin 89S =++++, 又∵2222sin 89sin 88sin 87sin 1S =++++, ∴ 289S =,892S =. 例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65()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求其前n 项和n S .解:奇数项组成以11a =为首项,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 偶数项组成以24a =为首项,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当n 为奇数时,奇数项有12n +项,偶数项有12n -项, ∴1121(165)4(14)(1)(32)4(21)221423n n n n n n n S --++--+--=+=+-, 当n 为偶数时,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有2n项,∴2(165)4(14)(32)4(21)221423n n n n n n n S +----=+=+-,3所以,1(1)(32)4(21)()23(32)4(21)()23n n nn n n S n n n -⎧+--+⎪⎪=⎨--⎪+⎪⎩为奇数为偶数.例3.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nn S p p R =+∈,数列{}n b 满足2log n n b a =,若{}n a 是等比数列, (1)求p 的值及通项n a ;(2)求和222123()()()n T b b b =-+…12*(1)()()n n b n N -+-∈.巩固练习:设数列11,(12),,(122),n -++++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n S 等于( D )()A 2n()B 2n n -()C 12n n +-()D 122n n +--例 4.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02N n a b N n n n S n n n ∈=∈-=又.}{n n T n b 项和的前求数列分析 112)1()1(1010221+-=-+---=-=-n n n n n S S a n n n ,又当6,2110112≥≥⇒<+-=n n n a n 即,⎪⎩⎪⎨⎧≥+-≤-=)6(5010)6(1022n n n n n n T n注:当6≥n 时n n n S S S S S T -=+-+=5552)(例5. 求数列1,3+4,5+6+7,7+8+9+10,…的前n 项的和. 分析 观察数列发现每项的第一个数为2n-1,最后一个数为3n -2,)35(21)23()12(2)12(2n n n n n n a n -=-+++++-= )25)(1(61]2)1(36)12)(1(5[21)]321(3)321(5[212222-+=+-++=++++-++++=∴n n n n n n n n n n S n例7. 求和:n n ana a a S ++++=32321; 分析 注:用错位相减法前要讨论两种情况和11≠=a a 。
数列求前n项和方法总结
解析:由题可知,{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1}….②(设制错位)
①-②得 (错位相减)
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
例5求数列 的前n项和.
解:设 (裂项)
则 (裂项求和)
=
=
小结:此类变形的特点是将原数列每一项拆为两项之后,其中中间的大部分项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几项。余下的项具有如下的特点:余下的项前后的位置前后是对称的;余下的项前后的正负性是相反的。
(分组)
前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后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和,因此
例2、求和
[解析]:
例3、已知函数
(1)证明: ;
(2)求 的值.
解析:(1)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质对函数化简,后证明左边=右边
(2)利用第(1)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
两式相加得:
所以 .
小结:解题时,认真分析对某些前后具有对称性的数列,可以运用倒序相加法求和.
教学内容
一、本周错题讲解
二、知识点梳理
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总结
(1)公式法: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自然数方幂和公式:
(2)分组化归法:将数列的每一项拆成多项,然后重新分组,将一般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特殊数列求和问题。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通项变形。
(3)并项转化法:在数列求和过程中,将某些项分组合并后转化为特殊数列再求和。利用该法时要注意有时要对所分项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进行讨论。
四、课堂练习
1、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 的值.
2、求和:
解:
3、求值:
4、求数列 的前n项和
5、已知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
x
log3
2
x
1 2
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Sn x x2 x3 L x n
=
x(1
xn)
=
1 2
(1
1 2n
)
1 x
1 1
2
=1- 1
2n
例2
设
Sn
1
2
3
n
,n
N*
,求
f
(n)
(n
Sn 32)Sn1
的最大值.
1
解:易知
Sn
1 n(n 1) ,
2
S n1
1 2
(n
1)(n
2)
法推导的,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
得到 n 个 (a1 an ) . 例 3 求 sin 2 1 sin 2 2 sin 2 3 sin 2 88 sin 2 89 的值 解:设 S sin 2 1 sin 2 2 sin 2 3 sin 2 88 sin 2 89 …………①
∴
f
(n)
(n
Sn 32)Sn1
=
n2
n 34n
64
=1=
1
1
n 34 64 ( n 8 )2 50 50
n
n
∴当
n
8 8
,即 n
8 时,
f
(n)max
1 50
.
二.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n ,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常数,那
么求这个数列的前 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即是用此
3
的目的.
适用于
an
c an1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对象,它由一系列按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
而数列求和则是对这些数字进行求和运算的过程。
在数学中,数列求和是一项基本的技巧,它不仅在数学课堂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求和是数列求和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求和。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公差d。
首项指的是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字,而公差则是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求和。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2 * (2a1 + (n-1)d),其中Sn表示前n项和,n表示项数。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要求和的等差数列为1, 3, 5, 7, 9,其中首项a1为1,公差d为2。
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计算前5项的和。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n/2,即5/2=2.5。
然后,将a1和d带入公式中,得到2 * 1 + (5-1) * 2 = 10。
最后,将2.5与10相乘,得到前5项的和为25。
二、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与等差数列不同,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稍有不同。
对于一个等比数列,我们需要知道首项a1和公比q。
首项指的是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字,而公比则是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1-q^n) / (1-q),其中Sn表示前n项和,n表示项数。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设我们要求和的等比数列为1, 2, 4, 8, 16,其中首项a1为1,公比q为2。
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计算前5项的和。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1-q^n,即1-2^5=-31。
然后,将a1和-31带入公式中,得到1 * (-31) / (1-2) = 31。
最后,我们得到前5项的和为31。
三、级数求和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数列求和情况是级数求和。
数列求和和求通项方法总结(定版)(最新整理)
等差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求通项一、单选题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为,且,,则使得取最小值时的为{}n a n n S 1514a a +=-927S =-n S n ( ).A .1B .6C .7D .6或72.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则( ){}n a 114a =()35441a a a =-2a =A .B .C .D .2112183.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的值为( ){}n a n n S 11m a =21121m S -=m A. B. C. D.34564.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公差,,则的值为( ){}n a n n S 3d =68a =10S A.65B.62C.59D.565.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n a 1a 10a 220x x --=47a a ⋅A.2B. C. D.12-1-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n a n n S 452a =1015S =7a =A.B.1C.D.212327.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中,,,则( )q {}n a 134a a ⋅=48a =1a q +=A. B.3或2C. D.3或-3328.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3,S 4=15,则S 6=( )A .31B .32C .63D .649.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为(){}n a 569a a =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A.12 B.10 C.8D.32log 5+10.已知数列满足,且,那么( ){}n a 12n n a a +=+12a =5a =A.8B.9C.10D.1111.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是( ){}n a 7916+=a a 41a =12a A .15B .30C .31D .6412.在等比数列中,,,则( ){}n a 212a =68a =4a =A.B.C.D.424±2±13.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n a n n S 4813S S =816S S =A.B.C.D.19141521514.在等差数列中,,则等于(){}n a 372a a +=9S A.2B.18C.4D.915.在等比数列中,,,,则等于(){}n a 11a =2q =16n a =n A. B. C. D.345616.已知等差数列中,若,,则( ){}n a 21a =-45a =-5S =A. B. C. D.7-13-15-17-17.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则当时,{}n a 0,1,2,n a n >= 25252(3)nn a a n -⋅=≥1n ≥( )2123221log log log n a a a -+++= A .B .C .D .(21)n n -2(1)n +2n 2(1)n -18.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层塔共挂了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倍,73812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盏B .盏C .盏D .盏123419.等差数列的公差是2,若成等比数列,则的前项和( ){a n }a 2,a 4,a 8{a n }n S n =A .B .C .D .n(n +1)n(n−1)n(n +1)2n(n−1)220.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 ){}n a n n S 24S =410S =6S A. B. C. D.1218244221.已知等比数列中,,,则( ){}n a 2341a a a =67864a a a =456a a a =A. B.-8C.8D.168±2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48,前项和为60,则前项和为( ){}n a n 2n 3n A.63B.108C.75D.8323.等差数列{a n }中,若a 2+a 4+a 9+a 11=32,则a 6+a 7= ( )A .9B .12C .15D .16二、填空题24.2与4的等比中项为_________.25.已知是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若,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n a n S n 75230a a --=17S26.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且,则______.{}n a {}n b n n S n T 313n n S n T n +=+220715a ab b +=+27.设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______.n S {}n a n 712a a =-1197S S a =+28.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为{}n a 10091011 3a a =333122019111log log log a a a +++ ____________.29.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______.{}n a 4816a a +=11S =数列求和及求通项一、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例题.在等差数列中,已知,.{}n a 15a =59113a a =(1)求数列的前项和的最大值;{}n a n n S (2)若,求数列前项和.n n b a ={}nb n nT练习.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n a n n S 35a =-424S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2)求数列的前项和的最小值.{}n a n n S 作业.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首项,且成等比数列.{}n a 11a =124,,a a a(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2)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为.{}n b 2n an b =,{}n b n n T 2、错位相减法:求一个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乘积的通项的前n 项和,均可用错位相减法例:已知数列,求前项和1312--=n n n a n nS 练习.已知的前n 项和,{}n a 243n S n n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2)求数列的前n 项和.162n n a +-⎧⎫⎨⎬⎩⎭n T 作业1.设数列满足:,.{}n a 212321111 (333)n n a a a a n -++++=n ∈+N ⑴求;n a ⑵求数列的前项和.{}n a n n S2.设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数列满足,,.{}n a {}n b 11b =22b =()11n n n n a b b n b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n b (2)求数列的前项和;{}n n a b n n S 3、裂项相消法:将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①形如,可裂项成,列出前项求和消去一些项)(1k n n a n +=)11(1kn n k a n +-=n ②形如,可裂项成,列出前项求和消去一些项kn n a n ++=1)(1n k n ka n -+=n 例:已知数列,求前项和1)2()1)(1(11=≥+-=a n n n a n ,n nS练习1.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成等差数列,且满足.{}n a 52a 4a 64a 2434a a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Ⅱ设,,求数列的前n 项和.()()()1111n n n n a b a a ++=--*n N ∈{}n b n S 练习2.已知数列满足,且,等比数列中,.{}n a 0n a ≠1133n n n n a a a a ++-={}n b 2146,3,9b a b b ===(1)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n a ⎧⎫⎨⎬⎩⎭{}n a (2)求数列的前n 项和.{}1n n a a +n S作业1.在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和,且{}n a n S n *()n N ∈335,9.a S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几种常见数列求和方法的归纳
几种常见数列求和方法的归纳1.公式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主要适用于等差,比数列求和。
(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等差数列推导用到特殊方法:倒序相加)(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1(1)1()1(11q qq a q na S nn (切记: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3)222221(1)(21)1236nk n n n k n =++=++++=∑(不作要求,但要了解)例:(1)求=2+4+6+ (2)(2)求=x+++…+(x )2.倒序相加:适用于:数列距离首尾项距离相同的两项相加和相同。
例:(1)求证: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2)2222sin 1sin 2sin 3sin 89++++ .3.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例:(1)求和:(1)个n n S 111111111++++=81109101--+n n(2)22222)1()1()1(n n n x x x x x x S ++++++=当1±≠x 时,n x x x x S n n n n 2)1()1)(1(22222+-+-=+ 当n S x n 4,1=±=时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分式求和常用裂项相消)常见的拆项公式:111)1(1+-=+n n n n ,)121121(21)12)(12(1+--=+-n n n n , 1111()(2)22n n n n =-++,)12)(12(11)12)(12()2(2+-+=+-n n n n n ,=例:(1)求和:1111,,,,,132435(2)n n ⨯⨯⨯+.(2)求和)12)(12()2(534312222+-++⋅+⋅=n n n S n12)1(2++=n n n S n5.错位相减法:比如{}{}.,,2211的和求等比等差n n n n b a b a b a b a +++ (适用于:等差数列乘以等比数列的通项求和)例:求和:23,2,3,,,n a a a na当1a =时,123n S =+++ (1)2n n n ++=, 当1a ≠时,212(1)(1)n n n na n a aS a ++-++=-6.合并求和法:如求22222212979899100-++-+- 的和。
数列求和常见的7种方法
.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
n (a1 an)
n(n 1)
na1
d
2
2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n
na1 a1 (1 qn )
1q
( q 1)
a1 an q 1q
(q 1)
3、 Sn
n
k
k1
1n(n 1) 2
4、 Sn
n
k2
k1
1n(n 1)(2n 1) 6
5、 Sn
n
k3
1 [ n( n
1)] 2
数列求和常见的 7 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总论:数列求和 7 种方法: 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错位相减法求和 反序相加法求和 分组相加法求和 裂项消去法求和 分段求和法(合并法求和) 利用数列通项法求和
二、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是逆序相加法,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是错位相减 法,
三、逆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是数列求和的二个基本方法。
[ 例 12] 求 cos1° + cos2° + cos3° +··· + cos178° + cos179°的值 . 解:设 Sn= cos1° + cos2° + cos3° +···+ cos178° + cos179°
∵ cos n cos(180 n )
(找特殊性质项)
∴ Sn= ( cos1° + cos179°) +( cos2°+ cos178°) + ( cos3°+ cos177°) +···
4
数列求和常见的 7 种方法
( 2)利用第( 1 )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
高中数学_数列求和及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大沥高级中学论文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关键词:数列求和 通项分式法 错位相减法 反序相加法 分组法 分组法合并法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 的技巧 . 下面,就几个历届高考数学来谈谈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 nn( a 1 a n )na 1n(n 1) d22na 1q n )(q1)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 n a 1 (1a 1 a n q (q 1)1 q1 q自然数方幂和公式:n1n( n 1)nk 21n(n 1)(2n 1)3、 S nk4、 S nk 12k16nk 3 [ 1n( n 1)]25、 S nk12[ 例 ] 求和 1+x 2 +x 4+x 6+,x 2n+4(x ≠0)解:∵x ≠0∴该数列是首项为 1,公比为 x 2 的等比数列而且有 n+3 项 当 x 2=1 即 x =±1时 和为 n+3评注:(1)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时,应对其是否为 1 进行讨论,如本题若为“等比”的形式而并未指明其为等比数列,还应对 x 是否为 0 进行讨论.(2)要弄清数列共有多少项,末项不一定是第n 项.2n 1 对应高考考题:设数列1,( 1+2 ),, ,( 1+2+22),,, 的前顶和为s n ,则 s n 的值。
大沥高级中学论文二、错位相减法求和错位相减法求和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其中的数列方面都出了这方面的内容。
需要我们的学生认真掌握好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 {a n ·b n } 的前 n 项和,其中 { a n } 、 { b n }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q ;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法就是错位相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求和方法小结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一般数列求和的基本思想是将其通项变形,化归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或利用代数式的对称性,采用消元等方法来求和.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实例来研究求和的方法. 一、直接求和法(或公式法)
将数列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直接使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得. 常用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
)
1(2)(11-+=+=
,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1(1)1()
1(11q q
q a q na S n
n (切记: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
另
外
222221
(1)(21)
1236
n
k n n n k n =++=+++
+=
∑ ,
2
3
333
3
1
(1)1232n
k n n k
n =+⎡⎤
=+++
+=⎢⎥⎣⎦
∑
例1 .
二、倒序相加法
此方法源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目的在于利用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相加有公因式可提取,以便化简后求和.
例2已知函数()x
f x =
(1)证明:()()11f x f x +-=;
(2)求128910101010f f f f ⎛⎫
⎛⎫⎛⎫⎛⎫
+
+++
⎪ ⎪ ⎪ ⎪⎝⎭
⎝⎭
⎝⎭
⎝⎭
的值. 解:(1)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质对函数化简,后证明左边=右边 (2)利用第(1)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
1928551101010101010f f f f f f ⎛⎫⎛⎫⎛⎫⎛⎫⎛⎫⎛⎫+=+==+
= ⎪ ⎪ ⎪ ⎪ ⎪ ⎪⎝⎭
⎝⎭⎝⎭
⎝⎭
⎝⎭⎝⎭
128910101010S f f f f ⎛⎫
⎛⎫
⎛⎫⎛⎫=+
+++
⎪ ⎪ ⎪ ⎪⎝⎭⎝⎭⎝⎭⎝⎭令 982110101010S f f f f ⎛⎫
⎛⎫⎛⎫⎛⎫=+
+++
⎪ ⎪ ⎪ ⎪⎝⎭
⎝⎭
⎝⎭
⎝⎭
则
两式相加得:
192991010S f f ⎛
⎫
⎛⎫⎛⎫=⨯+= ⎪ ⎪
⎪⎝⎭⎝⎭⎝⎭
所以92S =.
小结:对某些具有对称性的数列,可使用此法.
三、裂项相消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能化为两项之差,而前一项的减数恰与后一项的被减数相同,一减一加,中间项全部相消为零,那么原数列的前n 项之和等于第一项的被减数与最末项的减数之差.多用于分母为等差数列的相邻k 项之积,且分子为常数的分式型数列的求和.一些
常见的裂项方法: (1)
()1111n n k k n n k ⎛⎫
=- ⎪++⎝⎭
,特别地当1k =时,()11111n n n n =-++
(21
k
=
,特别地当1k ==例3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
(1)
n a n n =
+,求它的前n 项和n S
解:1231n n n S a a a a a -=+++++
()()
11111
122334
11n n n n =
++++
+⨯⨯⨯-+
=111111
11112233411n n n n ⎛⎫⎛⎫⎛⎫
⎛⎫⎛⎫-+-+-+
+-+- ⎪ ⎪ ⎪ ⎪ ⎪-+⎝⎭⎝⎭⎝⎭⎝⎭⎝⎭
1111
n
n n =-
=
++
小结:裂项相消法求和的关键是数列的通项能够分解成两项的差,且这两项是同一数列
的相邻两项,即这两项的结构应一致,并且消项时前后所剩的项数相同.
四、错位相减法
源于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对于形如{}n n a b 的数列,其中{}n a 为等差数列,{}n b 为
等比数列,均可用此法.
例4 .已知数列)0()12(,,5,3,11
2
≠--a a
n a a n ,求前n 项和。
思路分析:已知数列各项是等差数列1,3,5,…2n-1与等比数列1
2
,,,,-n a a a a 对应项
积,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解:()1)12(53112--++++=n n a n a a S ()2)12(5332n
n a
n a a a aS -++++=
()()n n n
a n a a a a S a )12(22221)1(:21132--+++++=---
当n
n n n a a a S a a )12()1()1(21)1(,12
1----+=-≠-时 2
1
)1()12()12(1a a n a n a S n n n --++-+=
+ 当2,1n S a n ==时
小结:错位相减法的步骤是:①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②将两个等式相减;③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和. 五、分组求和法
若数列的通项是若干项的代数和,可将其分成几部分来求. 例5 求数列11
111
246
248162
n n ++,,,,,的前n 项和n S .
分析:此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122n n a n +=+,而数列{2}n 是一个等差数列,数列112n +⎧⎫
⎨⎬⎩⎭
是一个等比数列,故采用分组求和法求解. 解:23411
111
111
(2462)(1)222
222
n n n S n n n ++⎛⎫=+++
+++++
+
=++- ⎪⎝⎭. 小结:在求和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它能拆分成几项的和,而这些项分别构成
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那么我们就用此方法求和. (四)巩固练习:
1.求下列数列的前n 项和n S : (1)5,55,555,5555,…,
5(101)9
n
-,…; (2)
1111
,,,,
,
132435
(2)
n n ⨯⨯⨯+;
(3)
n a =
(4)2
3
,2,3,
,,
n a a a na ;
(5)13,24,35,,(2),
n n ⨯⨯⨯+;
(6)222
2sin 1sin 2sin 3sin 89++++.
解:(1)55555555
5n n S =+++
+个
5
(999999999)9
n =+++
+个
235
[(101)(101)(101)(101)]9n =-+-+-++- 235505
[10101010](101)9819
n n n n =++++-=--. (2)∵
1111()(2)22n n n n =-++,
∴11111111[(1)()()()]232435
2n S n n =
-+-+-++-+1
111
(1)2212
n n =+--++. (3
)∵n a
=
=
=
∴
1n S n =
+
+
+
1)(1n =++
++1=.
(4)23
23n n S a a a na =+++
+,
当1a =时,123n S =+++ (1)
2
n n n ++=
, 当1a ≠时,23
23n S a a a =+++…n na + ,
23423n aS a a a =+++…1n na ++,
两式相减得 2
3
(1)n a S a a a -=+++ (1)
1(1)1n n n n a a a na
na a
++-+-=--,
∴212
(1)(1)n n n na n a a
S a ++-++=-.
(5)∵2
(2)2n n n n +=+,
∴ 原式222(123=+++ (2)
)2(123n ++⨯+++…)n +(1)(27)
6
n n n ++=
.
(6)设222
2sin 1sin 2sin 3sin 89S =+++
+, 又∵222
2sin 89sin 88sin 87sin 1S =+++
+,
∴ 289S =,892
S =
.
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65()2
()
n n
n n a n -⎧=⎨
⎩为奇数为偶数,求其前n 项和n S .
解:奇数项组成以11a =为首项,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 偶数项组成以24a =为首项,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当n 为奇数时,奇数项有
12n +项,偶数项有1
2
n -项, ∴1
121(165)
4(14)(1)(32)4(21)221423
n n n n n n n S --++--+--=+=+
-, 当n 为偶数时,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有2
n
项,
∴2
(165)4(14)(32)4(21)
221423n n n n n n n S +----=+=+
-, 所以,1(1)(32)4(21)
()
23
(32)4(21)()
23n n n
n n n S n n n -⎧+--+⎪⎪=⎨--⎪+⎪⎩
为奇数为偶数.
四、小结:
1.掌握各种求和基本方法;
2.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注意分11≠=q q 或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