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10
(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知识点精编】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5、教育起源于劳动(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又不断出现新的特征: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1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十章
第十章教育途径一、单项选择题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社会实践B.学校教学C.课外活动D.阶级斗争【解析】B 原始社会的教育途径是生产实践、政事、宗教与艺术等活动,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与文字、分工的出现,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从此,学校教学变成了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课外活动和A.社会实践B.个人活动C.家庭教育D.团体活动【解析】A3.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A.教育活动B.认识活动C.实践活动D.传授知识的活动【解析】B 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受教育者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的活动。
4.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C.促进受教育者体质增强D.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解析】A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的中心与基础,是教学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的主要特点。
5.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哪项方针A.以德育工作为主B.以智育工作为主C.以教学为主D.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解析】C 教育途径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的重要教育要素,有多样性,包括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其中教学是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6.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A.都是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B.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同C.方向一致,但课外活动不是正规教育活动D.是同一种活动【解析】A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共性。
首先,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
其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方向一致,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
7.课外活动的主人是A.教师B.学生C.辅导员D.学校领导【解析】B 课外活动的自主性决定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人,实践中教师要防止包办代替,以真正锻炼学生的智慧与才能。
教育学原理(完整版)
福禄贝尔
赫尔巴特 (1806)
德国
德国
《人的教育》
《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教育学 杜威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美国 教育》 《民主主义与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美国 1956年 布鲁姆 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1963年 布鲁纳 《教育过程》直接 指导美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影响他国教学改革
苏联 1957年 赞科夫 致力于小学教学研究, 出版《教学与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 巴班斯基 为教学过 程最优化理论提供实 验 材料,1972年出版《教学过 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后 又出版 《教育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
(三)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原理的意义、 原则和方法 (P7)
3、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个体独特性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与科技对教育的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3)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 一 ) 对 教 育 的 认 识
2、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 (2) 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 对象与学的主体 (3)教育中介:教育活动所依赖 的环境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起源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绝不是人类社会形成之前就有的,也绝不是天生 的本能行为。
(2)当代学生的特点
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
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 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 自我意识增强,价值观念多元化 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
7-教育学原理第九章、第十章
主讲老师:
教育学原理-德育
教育学原理-德育
也是一种教学, 德育原则,德 育方法
教育学原理-德育 第九章-德育
教育学原理-德育
—一、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1.广义的德育 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 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 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原理-德育
教育学原理-德育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 1.含义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 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 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知情意行相结合) 2.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2)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注重情绪和意志的调节作用)
教育学原理-德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含义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 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 为学生的品德。
2.基本要求 (1)尊重和信赖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教育学原理-德育
(五)因材施教 1.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 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德育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学原理-德育二、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要素(补充知识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生、教师、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 其中,学生是德育过程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选 择、吸收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 主导作用。 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德育影响包括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它是德育过程得以实现的中介。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重点总结
1 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把他们努力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
2 教育的根本属性(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活动,实质上承认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即肯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 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教育实践。
5 教育现象泛指教育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思潮,观念,条件,要求,矛盾,问题等等。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6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7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概括文艺复兴以来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公开出版了《大教育学论》,这是近代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8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其基本观点是:(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改造(3)学校即社会(4)课堂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5)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9 在我国,1930年出版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10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历史法,调查法,统计法,行动研究11 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化为多维度的劳动者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能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能为社会的政治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3)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作用;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交流作用;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可以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12 人的发展就是指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所谓的个体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13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各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因素:1遗传影响人的发展(1)遗传因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因素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因素具有可塑性2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发展但不决定人的发展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14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其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15教育目的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成员的质量的规定或所要达到的标准的设想。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下面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希望各位考生务要熟练掌握。
清楚地了解了基础概念,那么对于理论部分的复习是有所帮助的。
1、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性联系,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4、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
5、义务教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是一种普遍的、全民的教育。
6、课程: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7、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课程标准:指学科课程标准,它是各学科的纲领文件。
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9、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10、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11、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1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教育学原理第十讲 教育评价
• 3.斯塔弗尔比姆的评价观 • 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的观点和克龙巴赫有着一定 的相似性。他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是不是为了证明 (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 1969年他对评价提出了一种界定:“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 程。” • 1978年他把评价重新界定为:“为满足决策和教育效能核定的 需要,描述、获得和运用有关客体的目的、计划、过程和成果 价值的过程。” • 到1985年,他进一步提出:“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 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 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 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第十讲 教育评价
第一部分 教育评价概述 • 有关教育评价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在诸多 教育领域当中,教育评价一直是与教育实践联系最 为紧密的一环。一直未有定论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 育之争,其实质就是社会各阶层对教育评价现状所 引起的抱怨和不满的体现。 • 由于教育评价涉及到教育中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等 问题,它往往以“指挥棒”的形式引导着教育活动 的总体方向。在教育评价方面的任何变革,都会在 整个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教育系统的 “蝴蝶效应”。因此,教育评价的研究对于教育实 践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 (二)关于教育评价目的的争论 • 教育评价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 历史。早期的评价重视评价的总 结性功能,而现代教育评价十分 重视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 1.形成性评价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第一,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 的教育活动,与实际活动紧密结合, 因而,开展形成性评价有助于直接地、 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四、教育评价的范围和相关术语
• (一)教育评价的主要范围 • 教育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学生评价、 课程评价、学校评价、大群体评 价、特殊方案与项目的评价以及 人事评价等。美国学者盖伊 (Gay,L.R.)总结了几种常见的 评价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与主要的 决策问题。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B、耦合过程C、动力性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二)学习者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教育学原理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原理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过程,旨在推动教育理论的进步、教育实践的改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评价的提升。
教育科学研究是高度跨学科的,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
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等。
其中,实验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控制变量,从而更好地验证研究假设。
案例研究则是对个别教育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的方法,常常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教育发展和改进。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发现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和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发展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高。
同时,教育科学研究也可以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意见和决策支持。
2024年教育学原理课件完整
教育学原理课件完整引言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科的基础和核心,它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规律。
本课件旨在全面介绍教育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第一部分:教育的基本概念1.1教育的定义和功能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功能包括传递文化、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
1.2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智力、道德、体育、美育等各个方面。
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部分:教育的基本原则2.1教育的人本原则教育应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道德素养的人才。
2.2教育的全面发展原则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情感、道德等各个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3教育的个性化原则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第三部分:教育的基本方法3.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方式。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等。
3.2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3.3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效果,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常见的教育评价方法包括考试、观察、访谈、问卷等。
第四部分:教育的基本规律4.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4.2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4.3教育与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之一,对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教育效果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十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00405)第十章教育途径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学第二节课外活动第三节社会实践第四节咨询与辅导第一节教学一、教学的概念(一)教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教”与“学”二词分用2.“教”与“学”二词连用3.教学作为复合词(二)教学的涵义及本质具体来讲,教育的特征是:1.教学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2.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3.教学的基本价值规定性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教学的新形式第一,“翻转课堂”。
第二,微课。
二、教学任务就现当代教学的任务而言,主要由教育性任务、实质性任务、发展性任务三种内容完成。
(一)教育性任务所谓教育性的任务,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道德与心理品质,从而实现学生的的精神独立、人格健全。
教育性任务是教学的基础性任务。
第一,教学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第三,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四,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实质性任务所谓实质性任务,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与体力。
实质性教学任务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三)发展性任务所谓发展性任务,是指通过教学发展受教育者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促使学生更富于创造力,更富有责任感。
三、教学的地位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第一,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
第三,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第四, 受教育者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统一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是实现这些方面统一、综合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第五,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四、教学的过程及规律(一)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现实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合目的、合规律、现实地建构、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
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
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即通过学校这一专门机构,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2. 教育的性质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
历史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各有特色,反映各自的文化传统。
二、教育的功能与目的1. 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知识、技能、品德、情感等方面。
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作用。
2. 教育的目的广义教育目的: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总的要求。
狭义教育目的: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具体培养目标。
3. 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教育的基本规律1.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 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个体发展受教育的制约:教育内容和方式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
教育必须适应个体发展:教育必须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
四、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1. 教育制度定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类型:包括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教育行政制度、教育考试制度等。
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学习要求:1.关于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理解,理清各知识点背后之间的关联;2.教育学原理部门的知识点比较多,也较为零散,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梳理,理清其思路;3.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知识进行记忆。
教育学原理的逻辑框架图: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八章教学第六章教育制度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九章德育第七章课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科学地揭示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原因:(1)教育学的创立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需要;(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发展奠定是有着密切关系;(3)教育学的独立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也密不分可;(4)教育知识的丰富沉淀。
2.内容:(1)1632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一部教育学著作。
(3)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画》,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4)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
(5)1776年,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6)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了《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0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指环绕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 政治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是指环绕并影
物质环境 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切物质因素的总和。
精神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指环绕并影 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政治环境 内容类型
第二节 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现代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特点
(一)现代自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自然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 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思想观念、心理状态、行为 表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第二,自然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互 联网内部空间环境因素的总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顺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境,是指能够促进思
性质类(型良好环境)
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的常境,是指条件一般的
常境
环境因素的总和。
逆境 (恶劣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境,是指干扰、阻碍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恶劣环境因素的总 和。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选择和利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改造和创造作用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作用: 第一,动员人们改造落后的物质环境 第二,改造不正确的政治倾向 第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创造作用
三、正确对待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对待环境影响与思想政 治教育的关系。
教育学原理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教育学原理
第十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二.学生
三.师生关系(一)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二)教师的职业产生与发展
(三)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五)教师的职业角色
(六)教师的专业素养
(七)教师的专业标准
(八)教师的专业发展
(九)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生及学生观
(二)学生群体与学生组织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专业性
5.长期性
1.专业情意与规范
2.专业知识
3.专业技能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2.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3.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4.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特点
2.类型。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教育学原理(整理)
3楼(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
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开端进行教育。
2、答:提示: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
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被动,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上可以看出: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
七、实例分析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二套)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
2、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统一的发展过程。
3、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____年,称为_____学制。
4、我国的教学内容具现体现在各级学校的_____、______和_____里。
5、据代经典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有____、____和_____等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原理101、试对20世纪末启动的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分析?答: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校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
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揭示,各种新的理念不断涌现。
特别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基础教育更是迎来了改革的春天。
从观念到行动,从课程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者到实施者,从学校到社会,中小学校的改革实践可谓如火如荼。
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研究一道,形成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亮点。
鉴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固有的弊端,开展研究性学习,让教师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尝试全新的学习方式,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有的学校把“研究型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表中的,每周大约两个课时。
与这种课程相对应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当然是“研究性”的了。
这种做法的本意正是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
然而,实践中我们却看到了由这种做法而产生的负面效果:不但“研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成为和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也成了研究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专有名词。
只是在每周两个课时的研究型或探究型课上,需要学生用“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而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却仍然同传统无异,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这显然已经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本意。
研究性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课外的课题研究,也不应该仅仅是研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它应该真正进入课堂,和每一门学科、每一种课程发生联系,成为学生每一天的基本的学习方式。
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当前多数人所理解的“课题式学习”、“课题研究”等学习内容方面的变化,它的重点应该在于学习方式的转换。
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探究的态度、思考的能力和研究的习惯。
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课程决策权不应该再由国家或地方独立享有,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分享课程决策权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到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决策权开始部分下放到了学校。
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部分课时占总课时的20%—25%。
这一规定,从政策上明确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权力。
“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开始部分地分权给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不再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
教师不再只是现成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而成为主体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成为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研究者。
教师这一角色的重大转换,再加上教师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重视,使得原本就很强烈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更为高涨,教师“专业化”亦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2、当代教育改革如何回应城乡教育差异的现状与事实?答:长期以来,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
而农村教育资金的自筹能力极其有限,教育设施的城乡差距也不可避免。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
这些学校凭借优越的办学条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择校赞助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而办学条件原本薄弱的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
近几年,虽然一座座希望小学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但是也仍然可以看到,有的山村校舍条件达不到最低要求,甚至还有危房继续存在并使用。
除此之外,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专业专任,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于农村学校,福利待遇高于农村学校。
而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短缺,进修提高机会不多,福利待遇微薄的现象。
加之近几年城区学校通过考试补充教师,吸引了大批农村骨干教师向城区集中。
在师资流动上,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教师的流动,又往往带动学生流动,导致学生“择校热”,其结果更加剧了学校之间不平衡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投入主体的不同、教育投入的不对等,这些因素已经让农村子女输在了起跑线上,高等教育阶段的门槛设置更是让农村的孩子处在劣势地位。
全国高考表面上看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阅卷不统一,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比例存在着诸多不公平。
再加上从1996年以来大学并轨,学费增长过快,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带来困难。
首先,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可以适当的根据农村的环境来调整农村孩子的课程,要偏重理科教育,然后文科辅助,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如自然科学、生物、化学等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可以加强其教育的力度,农村孩子本来就对农业有些许了解,加上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很有可能就碰撞出小发明与创作的火花。
其次,继续改革现行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
努力建立起以高校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新型高校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新体制。
其次,在高校收费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费方式:如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来源状况来确定收取学费的时间和每次收取的数额;按学分收取学费,一个学分有一定的收费标准,学生按自己所选学分数交纳学费等。
适当减免那些来自城市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的部分学费,同时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及绿色通道制度。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也是建设城乡一体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从现在做起,抓住机遇,全力以赴,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试从社会政策角度对当代的教育改革进行分析?答:现在学校实际上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下的一个“行政机关”,社会监督仍很薄弱。
这种社会现实将使除考试以外的其他选拔方式问题更多。
教育与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能脱离社会来谈教育改革,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需要社会结构的巨变与之相配,教育的改革实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面变革。
如果强要教育“单兵突进”,进行剧烈变革,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也就是说,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在教育权力结构、行政化体制没有较大改变之前,这些“改革”而只会使包括腐败在内的种种问题更加严重。
现在各种“教改”措施不断出台,弊端不止,教改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应深刻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
其实,全社会都应当深刻反省。
因为十年来不顾国情的“教改”与当时全社会对应试教育的激烈批判大有关系;脱离社会现实的“教改”必然越改越坏,于是社会又群情汹汹,反过来激烈指责教育部门的种种不是,由教育部门独自承担全部责任,有欠公平。
无论如何,教育制度、体制的任何改革变化,受影响最深、最直接的“当事人”无过于学生。
而脱离社会现实的改革必然由于问题层出不穷而朝令夕改,这种“改革成本”最终要由学生承担,受害最深的还是学生,学生事实上成为政策实验的“白老鼠”。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事关重大,因此有关制度、体制的变化一定要慎之又慎。
举措一旦失当,哪怕只有短短几年,但对受影响的那一茬学生而言也则很可能贻害终生。
为了使教育改革健康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改革的受益者而不是“实验品”,教改的规划和制度设计应该更加慎重缜密,切忌匆忙,改革的时间、进度、步骤,尤其是与社会的“契合度”,必须通盘考虑。
4、当代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答:第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教学本质上说是教育者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具体反映。
新课程要求老师们牢固树立学生是独立的主体,知识的建构者,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人;课程是生成的课程、整合的课程、实践的课程,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突出校本课程;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老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归纳为一句话:教育教学要贴近生活,提供生活教育。
第二,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新的课程结构改革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
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
一是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
综合课程往住横跨多个学科,如“综合理科”横跨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乃至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众多专业领域;“综合文科”也涉及原有历史、地理、公民、思想品德、法律等学科。
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
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变得更全面。
比如,对于综合理科教师来说,原来分散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教师身上的技能,他都应具备,且要有将它们统整起来的能力。
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故课程设计技能也便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
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向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过的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的安排等,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齐冲向教师,且没有现成研究。
这就要求教师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
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同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将建立完整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也使教师不得不扮演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者、教材编制者、教材选择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