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名词解释(历史学考研)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涉及了中国的历史,其中包括了抗日战争的历史。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讲述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卓有成效的抗争。
抗战前,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扩张主义政策。
在20世纪初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一员,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尤其是希望通过侵略中国来实现其亚洲地位的提升,强化其对亚洲的掌控,因此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二、抗日战争的时间抗日战争的时间是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
这场战争波及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地区。
三、中日战争的阶段中日战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7年7月到1938年底。
在这个阶段内,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因为日军占据了较多的地区,尽管中国人民坚强抵抗,但任重道远。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战略是苏、保、托,总体上是为了保护中国的重要城市以及军事、政治和经济基础设施。
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国采取的战略是游击战争。
第二阶段:1939年到1941年底。
该阶段中,中国游击队开始遭受失败。
日本陆军性也举行了长途进攻,以占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
第三阶段:1942年到1945年底。
在这个阶段,日军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反攻。
随着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中方战斗力显著加强。
随着中国军民的奋斗和外部援助,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中国在国土和社会上都受创严重,但坚持抵抗到底。
四、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中国抗日战争中,几个主要的战役值得关注。
淞沪会战:1937年11月,日本军队占领了上海,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迎来了胜利。
这场战争导致日本军队撤退。
台儿庄战役:1940年,日军进攻中国的山东省,中国的游击队进行反击,赢得了战斗。
中条山战役:1941年,日本军队进攻了山西省,中国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所提及。
抗日战争名词解释
9月17日,蒋介石同李宗仁在广州会晤,两广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
1936.12.12
两广事变结束后,将介石开始部署“剿共”军事,他把嫡系精锐部队和高级军政大员聚集西安,这些部署,既是为了大举“剿共”,也准备密谋解决张学良、杨虎城问题,张杨在数次哭谏无效后,遂决定实行兵谏
国联调查团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决定的对日方针是不抵抗,而依靠国联的力量抑制日本的侵略行动
1931年9月21日,中国代表向国联递交声明书,报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中国未作任何抵抗的事实,请求国联阻止这种形式扩大,恢复事变前的原状
11月21日,国联通过了组织调查团的决议
1932年1月,由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该团于3月至6月在中国活动到10月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承认了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等若干基本事实,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指出日本日方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并非合法,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报告书在许多方面为日本侵略者辩护,作出了有害中国的结论,这个报告书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却通过了国联大会,国联大会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
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问题,为迎接抗日新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两广事变
1936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的氛围中,1936年6月发生了两广事变
1936年5月,胡汉民患脑出血病故,两广地方实力派失去重心,蒋介石企图趁机分裂两广,各个击破,广东将领陈济棠联络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打起“北上抗日”的旗帜进行反蒋
党史名词解释
1.三三制”政权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统一战线的政权。
即在政权中,共产党员占1/3;非党进步分子占1/3;中间派及其他分子占1/3;其性质仍然是新民主主义政权。
它是抗日民主政府,就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
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陈云的这个设想,不仅突破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到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
这个设想为中共八大决议所采纳。
3.“两个万岁”的思想即中国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万岁!毛泽东当时提“两个万岁”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共产党存在一天,民主党派也存在一天。
4.“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等对企业内部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5.“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弱;资产阶级人数少,但掌握国家政权、财权、军权,力量强,形成“两头小,中间大”。
而中间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人数较多。
6.“两步走”的发展战略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按两步走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指20世纪),全面实现“四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抗日战争知识点
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全民族解放战争。
从1937年7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15日,历时8年零1个月零8天。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侵略主义政策,以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反抗意志。
1.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
中国的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控制。
日本在此期间也在迅速崛起,并开始对中国的殖民化进程。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这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起点。
2.抗日战争的进展抗日战争在开始时是以中国军队和民间武装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为主。
但是由于中国的军队装备不足和内部分裂,抵抗并不成功。
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等各个抗日力量开始联合抗击日本军国主义。
抗日战争的进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抵抗,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游击战争。
3.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抗日战争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其中一些对于战争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早期的一次重要战役,中国军队在此次战斗中进行了顽强抵抗,尽管最终失败,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还有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迅速反击并击败了日本军队。
此外,平型关大捷、太原保卫战和百团大战等战役也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4.抗日战争的国际援助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一些国际援助,这对于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和战争的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的支持。
此外,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提供了一定的援助,包括物资和财政支持。
5.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影响抗日战争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获得了国家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九一八中日战争中的历史名词
九一八中日战争中的历史名词九一八事变是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一场重大冲突,标志着中日战争的开始。
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涉及的历史名词也非常多样丰富。
本文将探讨九一八中日战争中的一些重要历史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1. 九一八事变(The Mukden Incident)九一八事变是指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侵略行动,以占领中国东北为目的。
该事件导致了中日战争的爆发,也被认为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开端。
2. 满洲国(Manchukuo)满洲国是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成立的一个傀儡政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日本在该地设立了傀儡政权,其实际掌控满洲地区的经济和政治。
3. 二二八事件(228 Incident)二二八事件是指台湾于1947年2月28日爆发的一系列抗议活动和暴力冲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台湾失去统治,中华民国政府接管了该地区。
然而,国民党政府对台湾的统治方式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最终导致了该事件的爆发。
4. 卢沟桥事变(The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卢沟桥事变是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发生在1937年7月7日。
事变发生在北京市西北部的卢沟桥,日本军队与中国抗日军队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了全面的战争爆发。
5. 南京大屠杀(The Nanjing Massacre)南京大屠杀是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屠杀和暴行。
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之间,据估计,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害。
6. 东北抗日联军(Northeast Anti-Japanese United Army)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抗日武装组织,成立于1932年。
该组织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抗争,为中日战争中中国一方的抵抗做出了重要贡献。
7. 中国远征军(Chinese Expeditionary Force)中国远征军是中国国民党政府于1941年组建的一个军队,旨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
抗日战争知识点考研题库
抗日战争知识点考研题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点,适合用于考研题库的复习和测试。
一、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时间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
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二、主要战役1.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士兵失踪,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
2.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
3.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对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4.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5. 长沙会战:1939年至1942年间,中国军队在长沙地区多次与日军进行大规模战斗。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积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团结了全国各阶层人民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四、国际支持1. 飞虎队:美国志愿者组成的空军部队,支援中国抗战。
2. 苏援:苏联在战争初期为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
3. 盟军支持:随着战争的进展,中国得到了更多国际社会的支援。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勇斗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抗战历史的评价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页,它不仅考验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
考研历史学基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详解(抗日战争)【圣才出品】
第9章抗日战争9.1 考点归纳一、日本侵华与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为实现其独占东北进而灭亡中国,称霸亚洲,而精心策划的事变。
1.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陷为中国军队破坏铁路,突然攻击沈阳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不过三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中国人民陷入了民族危机,抗日救国高潮在全国掀起。
(二)国联调查团1.李顿调查团李顿调查团是国际联盟派遣用于调查九一八事的团体。
(1)1931年9月21日,中国代表施肇基正式向国联递交声明书,请求国联就九一八事变立即召集理事会,以防止形势的扩大并恢复原状。
(2)12月10日,国联通过了组织调查团的决议,但日本否认决议。
(3)1932年1月,成立了国联调查团到中上海北平沈阳等地调查。
随后写成《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4)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接受李顿报告书,不予承认对满洲国。
2.《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李顿调查团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调查报告。
(1)1932年10月,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①报告书承认东三省若干基本事实,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指出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不是合法自卫手段,洲国是傀儡政权。
②但报告书充满了为日本侵略的辩护的结论,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2)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报告书,基本上接纳了李顿的意见,对满洲国不予承认。
(三)一·二八事变与伪满洲国的建立1.一·二八事变日本在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转移国际对它炮制伪满洲国的注意力,并逼迫国民党政府承认满洲国的事实,蓄意在上海挑起事端。
(1)1932年1月18日,5名日本和尚向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双方发生冲突。
(2)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突袭中国,炮轰吴淞炮台。
高考历史抗日时期知识点
高考历史抗日时期知识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段艰辛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抗战。
这段历史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考中也成为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高考历史抗日时期的相关内容。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
这次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侵占了东北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
随后,日本对中国其他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行动。
这些侵略行动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抗议,最终演变成全面抗战的局面。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一致,组织和领导了广大的农民抗日武装。
他们带领农民对抗日本侵略者,维护了中国光明的前途。
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在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为整个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中国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中国国民党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之一。
虽然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面临了一些困境,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合作下,两党共同抵抗了日本侵略者。
特别是抗战后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了相对和谐的合作关系,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抗日战争中有许多重大战役,这些战役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比如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武汉保卫战等等。
这些战役上展现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团结抗战的重要象征。
五、国际抗日运动的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
苏联等共产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和援助。
同时,中国也得到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如美国、英国等。
国际抗日运动对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六、抗日战争的结束和意义抗日战争于1945年胜利结束。
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挫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图谋,捍卫了中国的独立和尊严。
同时,抗日战争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加强,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历史考研名词解释
.“一二?九”运动: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地旗帜下,以极大地民族义愤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年月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继续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挽救民族危机.中共地抗日救国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地到来,而年月在北平爆发地“一二?九”爱国运动,坚持校内罢课;成立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沿铁路下农村,进行抗日宣传;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地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地到来.【解析】“一二?九”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光辉灿烂地一页,开创了青年运动与工农和民族解放战争结合地道路.这是国内人民抗日情绪地集中体现,是一个比较重要地知识点,考生应牢固掌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日本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地时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地主要特征和表现.日本大陆政策于世纪年代趋于成熟,并在~年地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地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地必然产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大陆政策是日本侵略中国而采取地一项政策,复习时要注意与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比较..台儿庄战役:年初,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板垣第五师团和矶谷第十师团,约九个联队,侵入山东南部,企图与南京、镇江、芜湖渡江北上地华中日军南北夹击徐州.其中北线日军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计划分两路南下,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板垣师团月中旬被打败,退守莒县待援.从月下旬起,矾谷师团猛攻台儿庄.月底月初,中国军队与攻入台儿庄寨内之日军反复巷战,大大消耗了矶谷师团地实力.到月日,取得了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地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地一次重大胜利.在中国军队地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万余人地巨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地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地斗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时期非常著名地战役之一,也是考查地热点之一,台儿庄战役毙敌万余人,捷报传遍全国.此役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地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地抗战热忱,振奋了民族精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地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年月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月日中国军队主动撒出武汉止,历时约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地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地兵力达万余众,中国参战地部队则迭个师,约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度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地,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地战授之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考生应注意到武汉会战地意义——武汉会战,虽然中国军队失守,但从战略意图上看,大量消耗了日军,实现了拖敌地目地,抵住了日军战略进攻势头,从此,中国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新四军: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坚持华中抗战地人民军队.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省边界地区地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下辖个支队,共万余人.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地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考生应该注意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地重建——中共中央下令重建新四军,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另外回答本题地关键是对于地由来、发展,以及围绕它地重大地事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全国各抗日阶毁、阶层、团体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地基础上,年月日至月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到会地有华北、华南、华中及长江流域二十余省市六十多个救亡团体地代表共七十余人,会议通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四十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钩儒、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等十四人为常务委员.大会宣言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一个全国统一地联合救国阵线”,现阶段地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各实力派合作抗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在全国抗日救亡地大形势下成立地..国民参政会: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地一个咨询性质地机关.年月正式成立.月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地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地权力.遴选地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地代表.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通过了《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驻会委员.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地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地御用工具,终于年月宣告结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一宣言:年月日,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政府加紧卖国地情况下,亡国灭种地大祸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问有任何意见或利害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该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宣言最后号召全民总动员,有钱地出钱,有枪地出枪,有粮地出粮,有力地出力,有专门技能地贡献专门技能,为抗日救国地神圣事业而奋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八一宣言”是我党要求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地第一个文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地提出..福建事变:年“一?二八”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企图使十九路军与红军两败俱伤.由于受中共关于合作抗日主张地影响,十九路军将领逐渐觉悟到与红军作战是没有出路地,又由于中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厌恶内战、主张抗日地情绪地推动,年月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铬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福州南校场召开大会,发表《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人民权利宣言》,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推选李济深为人民革命政府主席.福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对外宣言》等文件及一系列政策法令,制定了福建人民政府地内外政策.福建人民政府即和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作战协定.年月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福建人民政府在日蒋优势军队地围攻下终于失败,其领导人先后转赴香港.该政权以十九路军为中心,由国民党内外一批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地人士发起建立,是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方面抗日反蒋力量地一次重大集结和联合斗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百团大战:年下半年,为了克服投降危险,振奋抗日军民地信心,打破日军地封锁包围,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向日伪军发动地大规模主动进攻作战.百团大战经历了三个作战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年月日开始,破坏和截断华北日军地交通线.在八路军打击下,正太路随即全线瘫痪,华北敌占地同蒲、平汉、德石、北宁等铁路也被切断.从月日开始,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重点是要消灭在变通线两侧及深入我根据地地日军据点.在这一阶段中,除了华北以外,我苏、鲁、皖境内地八路军也都投入了作战,百团大战地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大了第一阶段地战果.从月日起,百团大战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反击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地“扫荡”为主.到年月日,随着日军在各根据地“扫荡”地失败,历时三个半月地百团大战胜利结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百团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国抗战面临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地形势下取得胜利地,具有重大地军事和政治意义.考生应重点总结一下这方面地意义,有出简答题或史料分析题地可能,还有对于百团大战地评价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可以重点关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皖南事变:年月日,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强令将在黄河以南地八路军、新四军于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中共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年月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地突然袭击.除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地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地高峰.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地回击,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同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发言人地名义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地真相.年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剿共”地军事行动.至此,国民党发动地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彻底击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君子事件:年月日凌晨,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七人地事件,所以世称“七君子事件”.年月日,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七人.这一事件激起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地强烈抗议和谴责.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全国开展了广泛地营救运动.月日,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要求入狱与沈钧儒等人一起受监禁.“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于月日宣布具保释放沈钧儒等七人,并于年月最后撤销了起诉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延安整风: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地领导下,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地错误,使党地思想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地轨道上来.但由于政治形势地迅速变化,对于“左”、右倾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彻底地清算.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地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地整风运动.年春,整风运动开始.这次整风运动地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贯彻地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一批评团结”地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地目地.这次整风运动,使党地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地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地原则,树立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优良作风,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地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地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奎国地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析】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地比较重要地运动之一,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该对于延安整风地背景、原因及其主要内容还有它地影响都要涉及,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力求做到全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抗日的名词解释
抗日的名词解释抗日,是指中华民族在二战期间,以及之前的抗日战争中,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行动和抗争斗争。
这一时期,中国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抗日战争也成为中国人民自尊和抗争的象征。
抗日的含义可以从几个方面解释和理解。
首先,抗日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抗争和反抗。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开始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接着,日本发动了淞沪会战、平津战役等一系列战争,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然而,正是在这一恶劣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发出了“抗战到底”的声音,并团结起来,展开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斗争。
其次,抗日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凝聚。
抗日战争极大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自身处境的紧迫,以及民族危亡的严峻。
他们纷纷投身抗日运动中,呼吁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以及民主自由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充满磨难与希望的历程。
抗日还意味着勇气和牺牲。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牺牲。
不仅有无数无名英雄,还有坚定的民族领袖,他们在最极端的环境下坚持斗争,用生命诠释着抗日的意义。
这些包括了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等,他们卓有成效地组织了游击战争,削弱了日军力量,给予了中国人民希望和力量。
抗日还具有历史意义。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以抗日为名,掀起了民族自尊与解放的浪潮,使得中华民族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严。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从一个痛苦的受侵略的国家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
同时,抗日战争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的顽强抵抗,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反面教材,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号召和精神激励了世界各国反抗侵略的热情,对于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以上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抗日这个名词背后浓厚的历史涵义和民族情感。
抗日的意义不仅局限于二战时期,更寓意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抵抗外敌入侵的反抗精神。
抗日不仅仅是历史中的名词,它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的民族精神符号。
党史名词解释
1.三三制”政权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统一战线的政权。
即在政权中,共产党员占1/3;非党进步分子占1/3;中间派及其他分子占1/3;其性质仍然是新民主主义政权。
它是抗日民主政府,就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
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陈云的这个设想,不仅突破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到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
这个设想为中共八大决议所采纳。
3.“两个万岁”的思想即中国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万岁!毛泽东当时提“两个万岁”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共产党存在一天,民主党派也存在一天。
4.“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等对企业内部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
5.“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弱;资产阶级人数少,但掌握国家政权、财权、军权,力量强,形成“两头小,中间大”。
而中间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人数较多。
6.“两步走”的发展战略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按两步走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指20世纪),全面实现“四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抗战时期历史知识点
中国抗战时期历史知识点中国抗战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是指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这段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阶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
国际上,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不断膨胀,企图通过侵略中国来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
国内,中国正处于国共内战的紧张状态,但面对外敌的入侵,国共两党开始寻求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二、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1. 全面抗战阶段(1937-1941):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标志着中国抗战进入全面阶段。
2. 相持阶段(1941-1943):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将更多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
3. 反攻阶段(1943-1945):随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支持,开始转入反攻阶段。
三、重大战役与事件1.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与日军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虽最终撤退,但展现了中国军民的坚强意志。
2.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3. 百团大战: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游击战,对日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4. 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在长沙地区多次成功抵御日军的进攻,保卫了华中地区。
四、抗战中的国际支持1. 飞虎队:美国志愿者组成的飞行队,为中国抗战提供了空中支援。
2. 滇缅公路:连接中国云南与缅甸的公路,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
3. 租借法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物资和经济援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1. 民族解放: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屈辱。
2. 国际地位提升:中国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正确答案: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
重要议题是抗战和党务问题。
这次会议虽然表明要继续抗战,但蒋介石解释“抗战到底”为恢复七七事变前的状况。
会上决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作出了强化国民党独裁统治,加强蒋介石个人权势的决定,由蒋介石任党政军一元化的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颁布了一系列控制人民思想,禁止人民抗日文化宣传活动的措施。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行政三联制】武汉大学2005年中华民国史真题正确答案:国民政府行政体制战时改革措施。
1940年7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上提出实行“行政三联制”。
根据蒋介石的意图,国民党设立了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
中央设计局为设计机关,主持全国政治、经济、国防建设的设计与审核,即实行计划政治。
党政军原有各机关负责执行。
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负责核定设计方案之实施进度,并主持对党政机关工作、经费、人事等诸方面的考核。
三者构成了国防最高委员会的集中办事机构。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新县制】武汉大学2004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历史真题正确答案:1939年国民政府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规定县为地方自治单位,按其面积、人口、经济、文化、交通分为三至六等,受省政府监督办理中央及省委事项;区署为县辅助机关,保、甲、乡、镇为县基层单位,并设县参议会、乡镇民代表会、保民大会、户长会议等机构;原由省处置的税收改由县乡镇处置,作为自治经费的来源。
新县制的推行,加强了国民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4.【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推行的提高全国国民抗日精神运动。
抗日战争简答题
抗日战争简答题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抗击侵略的全面战争。
该战争自1937年7月7日在中国北方爆发,直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持续了八年之久。
这场战争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1. 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当时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这一事件对中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震动,也成为了中国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
受到九一八事变和后续日本的进一步侵略行为的激化,中国国民政府于1937年7月7日正式发表了对日抗战的宣言,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的正式开始。
2. 抗日战争的阶段与特点抗日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37年至1941年的初期战争,这个阶段以中国抗战军队抵挡日本进攻为主。
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历程似波澜起伏,曾经经历了许多胜利和挫折。
如1937年的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等都是中国人民抗战的重要里程碑。
由于抵抗日本军队的力量有限,中国在战争初期多处防线被日本占领,中国国民党政府撤退至重庆。
第二阶段是1941年至1943年的新四军游击战争时期,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各地发动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并发展壮大了解放区。
新四军抗战的标志是1941年和1942年的八路军、新四军发动的游击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一阶段的胜利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
第三阶段是1943年至1945年的反攻战争时期,这个阶段是中国军队从中国解放区向日本占领区发动反攻行动的阶段。
在1944年初,中国国民党政府通过长征不久的国共合作与共产党达成了双方合作抗日,并开始了对日本占领区的反攻作战。
最终,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3. 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的一场崇高的解放斗争,这场战争意味着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为保卫祖国,捍卫民族尊严付出了巨大牺牲。
历史学基础(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抗日战争)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九一八事变正确答案:1931年日本为侵占东北而制造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并诬陷中国军队所为,进而侵占东三省。
事变爆发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涉及知识点:抗日战争2.田联调查团正确答案:1932年国际联盟派遣的调查九一八事变的调查团。
因英国人李顿任团长,义称李顿调查团。
调查团由英、美、法、意、德五国组成。
1932年2月来华,同年10月公布调查报告书,宣称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以武力侵犯中国边境,而是为了对付赤色危险;主张在中国东北实行高度自治,承认日本的特殊利益。
涉及知识点:抗日战争3.一.二八事变正确答案:1932年日本为占领上海而发动的侵华事件。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东三省。
为了转移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东北局势的关注,加紧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为了迫使国民政府作出妥协,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悍然对上海发动了攻击,这就是“一.二八事变”。
日本通过“一.二八事变”,达到了拼凑伪满洲国和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的双重目的。
涉及知识点:抗日战争4.伪满洲国正确答案:日本在东北扶植的傀儡政权。
1931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把前清废帝溥仪从天津挟持到东北。
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满洲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一个所谓“建国宣言”。
宣布“满洲国”成立。
9日溥仪在长春出任“执政”,年号大同,“首都”长春,改称“新京”。
1932年9月16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宣言正式承认“满洲国”。
1934年3月,“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溥仪由“执政”改称“皇帝”,年号为“康德”。
涉及知识点:抗日战争5.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正确答案:1933年冯玉祥、吉鸿昌等人在张家口建立的抗日武装。
史基本知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史基本知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时期。
本文将从史基本知识的角度,探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历史。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抗日战争时期指的是从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时期。
抗日战争的起因有如下几点: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侵略战争,占领了沈阳等地,成立伪满洲国。
2. 目标中国: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目标是控制中国,获得其资源和市场。
3. 淞沪抗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和民众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4.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京卢沟桥附近制造事端,导致全面战争爆发。
二、中国人民的抵抗和抗战形势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形成了广泛的抗战局面。
1. 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统一指挥和资源整合。
2. 游击战:中国人民采取了游击战的战略策略,使敌人无法确定作战目标和行踪,有效削弱了日军的力量。
3.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以渡江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成功击败了日军,进一步打破了日军的东南屏障。
三、中国在抗战中取得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1. 八路军、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组织起来,成为广大民众和抗日力量的中坚力量,开展游击战争。
2. 重要战役:八年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平型关战役、八百壮士守卫上海等,英勇抵抗日军入侵。
3. 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与英、美等盟军一起,对日本军队进行了成功的牵制和消耗,为日本侵略势力的分散提供了支持。
四、抗战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不仅对中国自身具有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第一编、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选择题1、北李南陈是指:李大钊、陈独秀。
2、李大钊: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骨遗骸。
3、最早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是《民国日报》,时间为1917年11月10日。
二、名词解释五四运动三、简答题及述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主义的三次论战及其意义。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的召开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五四运动的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发展一、名词解释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二七惨案二、选择题1、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炮轰总统府。
2公开组织工人运动的机关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成立于上海。
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一、选择题黄埔军校与1924年5月5日开学,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
二、名词解释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五卅惨案省港罢工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北京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简述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演变。
2、试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功绩。
第四章、北伐战争一、选择题1、北伐战争中同吴军作的;两次关键性战役是:汀泗桥战役与贺胜战役二、名词解释京汉铁路大罢工西山会议派汉口一三惨案九江事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北伐战争是历史根源、战前国内形势、北伐的对象以及经过,并分析北伐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第五章、武汉国民政府一、选择题1、一二四沪三广州,五大武昌靠口。
惟独六大莫斯科,七大延安与北京。
二、名词解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论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3 抗日战争
(二)抗战的正面战场与国民党统治区
1、正面战场的会战
⑴重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⑵失败原因: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⑶地位:抗战第一阶段积极抗战,是抗战的主要战场, 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日渐萎缩的民族工业
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 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局势,那就只有牺 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 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 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 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
“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 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 壮山河的斗争。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 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 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 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 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 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 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 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 支持分不开的。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937年7月17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正确答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军队。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驻在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
师、第一二九师,全军共4.5万余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卢沟桥事变】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历史学复试真题;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1937年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策划的一起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
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制造军事冲突。
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
中国人民由此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八一三事变】正确答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在上海发动的侵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继在华北挑起卢沟桥事变,侵占平津地区后,又在华东地区挑起了八一三事变。
8月13日,日本军舰以重炮向上海闸北轰击,海军陆战队也向闸北、江湾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守军当即予以猛烈反击,这就是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
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明确表明了抗战的态度与决心。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4.【淞沪会战】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兰州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湘潭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兰州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1937年中国军队在上海地区抗击日军侵略的战略性战役。
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二九”运动: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旗帜下,以极大的民族义愤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继续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挽救民族危机。
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而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坚持校内罢课;成立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沿铁路下农村,进行抗日宣传;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解析】“一二?九”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开创了青年运动与工农和民族解放战争结合的道路。
这是国内人民抗日情绪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应牢固掌握。
2.日本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
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时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日本大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
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
【解析】大陆政策是日本侵略中国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复习时要注意与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比较。
3.台儿庄战役:1938年初,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板垣第五师团和矶谷第十师团,约九个联队,侵入山东南部,企图与南京、镇江、芜湖渡江北上的华中日军南北夹击徐州。
其中北线日军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计划分两路南下,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
板垣师团3月中旬被打败,退守莒县待援。
从3月下旬起,矾谷师团猛攻台儿庄。
3月底4月初,中国军队与攻入台儿庄寨内之日军反复巷战,大大消耗了矶谷师团的实力。
到4月6日,取得了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取得了歼灭日军1万余人的巨大胜利。
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解析】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时期非常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台儿庄战役毙敌1万余人,捷报传遍全国。
此役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忱,振奋了民族精神。
4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撒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
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中国参战的部队则迭130个师,约100万人。
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度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
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授之一。
【解析】考生应注意到武汉会战的意义——武汉会战,虽然中国军队失守,但从战略意图上看,大量消耗了日军,实现了拖敌的目的,抵住了日军战略进攻势头,从此,中国抗战转入相持阶段。
5新四军: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战的人民军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下辖4个支队,共l万余人。
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解析】考生应该注意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重建——中共中央下令重建新四军,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另外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的由来、发展,以及围绕它的重大的事件。
6.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全国各抗日阶毁、阶层、团体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起来的基础上,193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到会的有华北、华南、华中及长江流域二十余省市六十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共七十余人,会议通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四十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钩儒、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等十四人为常务委员。
大会宣言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各实力派合作抗敌”。
【解析】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是在全国抗日救亡的大形势下成立的。
7.国民参政会: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
1938年7月正式成立。
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
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
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
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
通过了《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驻会委员。
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
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8.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
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政府加紧卖国的情况下,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
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问有任何意见或利害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该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宣言最后号召全民总动员,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解析】“八一宣言”是我党要求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第一个文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9.福建事变:1932年“一?二八”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企图使十九路军与红军两败俱伤。
由于受中共关于合作抗日主张的影响,十九路军将领逐渐觉悟到与红军作战是没有出路的,又由于中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厌恶内战、主张抗日的情绪的推动,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铬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福州南校场召开大会,发表《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人民权利宣言》,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推选李济深为人民革命政府主席。
福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对外宣言》等文件及一系列政策法令,制定了福建人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福建人民政府即和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作战协定。
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
福建人民政府在日蒋优势军队的围攻下终于失败,其领导人先后转赴香港。
该政权以十九路军为中心,由国民党内外一批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人士发起建立,是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方面抗日反蒋力量的一次重大集结和联合斗争。
10.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为了克服投降危险,振奋抗日军民的信心,打破日军的封锁包围,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向日伪军发动的大规模主动进攻作战。
百团大战经历了三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破坏和截断华北日军的交通线。
在八路军打击下,正太路随即全线瘫痪,华北敌占的同蒲、平汉、德石、北宁等铁路也被切断。
从9月10日开始,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
重点是要消灭在变通线两侧及深入我根据地的日军据点。
在这一阶段中,除了华北以外,我苏、鲁、皖境内的八路军也都投入了作战,百团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大了第一阶段的战果。
从10月6日起,百团大战进入了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反击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为主。
到1940年12月5日,随着日军在各根据地“扫荡”的失败,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胜利结束。
【解析】百团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低潮、中国抗战面临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形势下取得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考生应重点总结一下这方面的意义,有出简答题或史料分析题的可能,还有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可以重点关注。
11.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中共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
1941年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的突然袭击。
除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下令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
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回击,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同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真相。
1941年3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
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彻底击退。
12.七君子事件:1 936年11月23日凌晨,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七人的事件,所以世称“七君子事件”。
1936年5月31日,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
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七人。
这一事件激起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强烈抗议和谴责。
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全国开展了广泛的营救运动。
6月25日,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人发起“救国入狱运动”,要求入狱与沈钧儒等人一起受监禁。
“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于7月31日宣布具保释放沈钧儒等七人,并于1939年2月最后撤销了起诉书。
13.延安整风: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党的思想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但由于政治形势的迅速变化,对于“左”、右倾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彻底地清算。
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