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自然是难 以落到实处 的。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 审美想 象实 际上是将 文学作 品 中所 隐含 的只能意会 难 以言传 的虚 象虚 景 , 通过一定 的手段投射 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使他 们通过 些非语言 、非概念式 的思维活动而形成一种 主体 内 心可感受 到的体会 和体验 ,产生一些在 文字之 外的审
田野里 , 瞧去 , 大片 、 一 一大片满是 的” 。这样才 能理解 作者所描绘 出的春色图 ,也 才能使学生认识 到 自己的 感 受和能力 。
目前 ,中学语 文教学审美教育 中存在 的问题 比较
突 出 。 主要 表 现 在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1 . 受应试教 育的影响 , 忽视 了阅读 能力培养 。在教 学中 , 应试教育 的影 响 , 受 以考试为 中心 , 一切 围绕“ 应 试教育 ” 模式 , 语文 阅读 教学 中只重 视知 识传授 、 使 忽 视能力培养的急功近利现象表现 突出 主要原 因 : 国 我 目前 的人 才选拔方 式上 , 仍然采 用 “ 考定 终身 ” 一 的高 考机制 , 在这种 大的背景 下 , 社会 、 学校和 家庭往 往都 自觉或不 自觉地 把学生 能否考 取大 学或取 得好成 绩 , 作为衡 量学校教育是否 成功的唯一标准 。在 这样 的宏 观背景和办学理念 的指 导下 ,阅读教学 中的审美教育
能 力 ” 为 教 学 目的 之 一 。 定
语文 阅读 教学从 教学 内容来 看 ,是 以品读赏析 和 体味感 受作品为 主的形 象性 与情境性 的教学 ,对作 品 的欣赏是一种美 的认识 过程 ,它始终伴 随着 对活生生 的形象的情感反应及理 性思维对作 品的审美 评价 。对 此, 本文试 图从 中学语 文阅读 教学现状及原 因人手 , 对 如何更好地实施审美 教育作些粗浅 的分析与探讨。

浅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认识

浅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认识

日口
认 为 “ 于诗 ,立 于 礼 ,成于 乐 ” 。语文 学科 不 同于 数理 化等 学 兴 科 ,它 更 强 调 学 生 的 体验 和 感 悟 。语 文 教 学 离 不 开 一个 “ ” 美 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 是凭借简单直 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 载 ,而是 借助 于 一篇 篇熔 自然 美 、生 活美 、情 感 美 、艺术 美 、语 言美 等于 一炉 的有血 有 肉 的文 学 作 品表现 出来 的。具 体地 说 ,就 是通 过语 文 教材 的课 堂教 学和 课 外活 动等 教 学过 程 ,教 育学 生感 知 、 理解 、鉴 赏 、评 价 美 、 进行 美 的创 造 ,树 立 正 确 的 审美 观 点 ,培养 健康 的审美 情趣 ,形 成 崇 高的 审美 理想 。刘 勰 说 : “ 夫 缀文 者情 动而 辞 发 ,观文 者披 文 以入 情 。 ”学生 只有 有 了一 定 的 情感 体验 ,才 能 准确 理解 课文 思 想感 情和 写法 ,进而 细致 地表 达 自己的思 想感情 ,写 出声 情 并茂 的文章 来 。 为什 么要在 语文 教 学中渗 透审 美教 育 语 文 教 学 的 目的就 是 使 学 生 热 爱 祖 国 语 言 , 能 够 正确 理 解 和运 用祖 国的语 言文 字 ,具 有现 代 的语 文 阅读 能力 、写 作 能力和 听说 能 力 ,具有 阅读 浅 易文 言文 的 能力 ,而 且要 在 语文 教 学过程 中 开拓 学生 的视 野 ,发 展学 生 的智 力 ,培养 学 生的 社会 主 义道 德 情操 ,健康 高 尚的 审美 观和 爱 国主 义精 神 。简 而言 之 ,就 是既 要 传授 知 识又 要进 行 思想 教育 。教育 学研 究成 果 告诉 我们 :教学 成 效 的大 小取 决于 学生 在接 受 知识 过程 中精 神 活动 的 主动 性 。因 此 要从 根 本上 改革 我们 语 文教 学 的途径 和 方法 ,就 是 要充 分调 动 学 生在 接 受知 识过 程 中精 神活 动 的主 动性 , 并 以此为 突破 口,而 这 突破 口的重要 通 道便 是 审美 教育 。 审美 教育 可使 学 生从 接受 者 的 角色 转变 为探 究 者 ,学 习亦会 变 得其 乐无 穷 ,教 学 效果 自然 颇 佳 。反 之 ,处 于受 动状 态之 中,学 生 则只 能消 极被 动地 接 受知 识 信 息 。因此 整个 过 程 结束 后 ,学生 收 效甚微 ,或者 毫 无所 得 ,甚 至 影 响了 学习 兴趣 ,破 坏 了学 习 的积 极性 ,产 生厌 学情 绪 。所 以 说 如果 教 师不 注重 教 学教 法 的运用 ,不但 会产 生严 重 的后 果 ,而 且 还 使 自 己成 了 费 力不 讨 好 的 “ 书 匠 ” 。俗 话 说 : “ 学 有 教 教 法 ,教 无 定法 ,贵 在得 法 。 ”正式 把美 育 作为 一个 专 门 的独立 的 理 论 问题加 以探 索 和研 究 的l 世纪 德 国美 学家 席勒 认 为 : “ 感 8 从 觉 的受 动状 态 到思 维和 意 志 的能动 状态 的转变 ,只 有 通过 审美 自 由的 中间状 态 才能 完成 。”所 以,审 美教 育在 语文 教 学 中是不 可 缺 少 的 ,只有 审美 教 育才 能使 学生 真 正地 融入 知识 的海洋 ,乐 意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被逐步重视。

本文意在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使审美教育应有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审美教育旨在将课程的理性内容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统一起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发挥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动性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目能祥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对了。

学生制成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有些别致的竟然画上了水墨山水,用竖行题诗,意境幽远,境界开阔。

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有不经意间达到了。

二、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有些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幻灯片或投影胶片、实物投影等较为简易的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以收到理解全文主题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卖炭翁》一课,可以用多媒体制成四幅幻灯片:白发苍苍的老翁满面尘灰地烧炭,十指黑黑,衣着单薄;深雪寒天中,饥寒交迫的卖炭翁伛偻着身子蹲在泥中牛旁卖炭;两个太监骑在马上,驱赶着卖炭翁走向皇宫;卖炭翁伤心无奈地将不能御寒充饥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绢系在牛头,瘦弱肚瘪的老牛瞪着白眼呆呆地看着。

上课时先让学生看投影说故事,讲出四幅图所表现的中心意思,然后进入课文朗读、赏析教学过程。

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作者从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特点1.形象性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

中学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头,日落时的融雪。

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妙的雪景画,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以形感人。

2.情感性凡优秀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进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愉悦性语文教学的愉悦性,是以形悦人,以情悦人。

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采用了三个结合和三个调动的方法:三个结合就是把文章和诗、画结合起来,三个调动就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

导入新课时,我选用了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配乐,在乐曲的感染下,同学们沉醉在美的愉悦之中。

我再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初步沟通了作品情、教师情和学生情。

而后,我抓住课文所描述的对象:荷叶、荷花绘制了一幅彩图,引导学生读文看画,步入画境,体会荷塘月色的美;最后以南朝乐府诗中的《西洲曲》感受作者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让学生感到即是看画人,赏心悦目,又是画中人,仿佛身临其境。

二、审美教育的作用1.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大多数作品,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一、引言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为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二、理论探讨1.审美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文学、自然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使其具有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情感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二是具有形象性,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三是具有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创造力。

2.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应用1.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资源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

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文章的美学价值。

2.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美。

例如,在讲授《红楼梦》节选“黛玉葬花”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

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

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摘要】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还能够让他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对美的追求和崇高情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展望未来,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应该注重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审美视野和更深入的文学体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审美情感、文学素养、审美视野、创造力、重要性、研究目的、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这些都是中学语文教育无法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美感,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当今社会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深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旨在揭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在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性和可行 性。 关键词 : 语文教 学 审美教育 发展 中 图分 类号 : G6 3 3. 3 文 献标 —9 7 9 5 ( 2 O 1 3 ) 0 8 ( c ) 一0 1 7 0 —0 1
1 审美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1 审美 教育 的含义 2. 1 语文 教师挖掘 教材 中 的美 般地 说 , 在文 艺 作 品 中 , 凡是 人们 所 审 美 与 审 美 教 育 二者 有 着 一 定 的 联 系 文 学 作 品是 对我 们 现 实 同时又有 着区别 。 审 美 教 育 的 含 义 是 建 立 肯 定 的 都 是 美 的 。 在审美的 基础之上的 。 审 美 是 人 类 掌 握 世 生 活 的 反 映 , 它 寄 托 了人 们 的 审 美 理 想 和 初 中 语 文 教 材 中 蕴 藏 着 大 量 美 界 的 一种 特殊 形式 , 指 人 与 世界 ( 社会和 自 美的意识 。 然) 形 成 一 种 无功 利 的 、 形 象 的 和情 感 的关 的素 材 , 作 为 中 学 语 文 教 师应 该 学 会 挖 掘 系状 态 。 审 美 教 育 又称 美 感 教 育 , 简称 美 教材 中 的 美 的 素 材 。 进 而 教 会 学 生 怎 样 去 如在学习周敦颐《 爱 莲 说 中 自李 育。 它 的 含 义 在 于 运 用 审 美 形 象 的 感 染 作 欣 赏 忙 。 用 塑 造 人 的 知 情 意 等 实践 能 力 , 其 目的 在 唐来 , 世 人甚 爱牡 丹 。 予 独 爱 莲 之 出淤 泥 而 于 实 现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审 美 是 在 理 智 与 情 不染 , 濯 清涟 而 不妖 。 这 两 句 时 语 文教 师 应 感、 主 观 与客 观 的具 体 统一 上 追 求 真 理 、 追 该 教 会 学 生 怎 样 去 欣 赏 牡 丹 和 莲 。 通 过 举 求发展 , 背 离 真理 与发 展 的 审 美 , 是 不 会 得 例 让 学 生 知 道 牡 丹 的 美 在 于 国色 天 香 、 倾 到社 会 长 久 普 遍 赞 美 的 。 审 美 的 概 念 比较 国 倾城 , 而 作 者为 何 独 自偏 爱莲 , 就 在 于 莲 抽象, 但 主要 强 调 是 掌握 世 界 的 一 种 形式 , 的 出淤 泥 而 不染 , 濯 清 涟而 不妖 , 也 就是 说 淤 泥) , 经 需 要 人 拥 有 一 种 积 极 向 上 的 追 求 才 能 实 莲花 从 淤 泥里 生 长 出 却不 受 沾 染( 以 此 来 比喻 做 人 现。 而 审 美 教 育 有 狭义 和广 义 之分 。 狭 义 的 过 清 水 洗 涤 却 美丽 庄 重 ; 审 美 教 育 是 通 过 艺 术 手 段 对 人 们 进 行 教 的 浩 身 自好 , 不受 社 会 不 良环境 的影 响 。 语 育, 广 义 的 审 美教 育是 运 用 自然界 、 社 会 生 文 教 师要 教育 学 生在 实 际生 活 中无 论外 在 活、 物 质 产 品 与 精 神 产 品 中 一 切 美 的 形 式 环 境 如 何 要 做 到坚 持 自 己的 理 念 , 永 远 做 给人 们 以 耳 濡 目染 、 潜 移 默 化 的 教育 , 以 达 个 积 极 向上 的人 , 不 因 为 别 人 的 影 响 而 这 种教 学 方 式 既 让 学 生 了 解 到 到 美化 人 们 心 灵 、 行为 、 语言 、 体态 , 提高 人 发 生 改 变 。 们 道 德 与 智慧 的 目的 。 在 初 中 教 育 阶 段 的 了课 文 中 本 身所 描 述 到 的 事物 本 身 所 代 表 审 美教 育就 是 利 用 各 种 教 育 方式 或 者 教 育 的意 义 , 同时 , 也 介 绍 了事 物 所 代 表 的 引 申 手 段 去 提 高 学 生 的 审美 能 力 。 意义, 通过 引 申意 义 教 育 学 生 在 为 人 处 事 1 . 2审 美教 育 的重要性 的过 程 中 怎 样 去 审 美 , 怎 样 用 美 的 要 求 和 在 中 国 人 传 统 印 象 中 提 及 教 育 的 要 求 眼 光 严格 要 求 自己 。 都会想到“ 德、 智、 体、 美、 劳” 全 面发 展 。 而 2 . 2 利用 社会 中的美 教书 育人 社 会 中的美 的 具体 表 现 形式 多种 多 其 中的 美 指 的 是 美 育 , 通 过 美 的 发 展 使 学 生学会欣 赏美、 感悟美。 在 中国, 美 育 很早 样 , 主 要 有 人格 美 、 人情美、 语 言美 。 除 了语 便 为 古 人 所 重视 。 早 在 我 国先 秦 时 代 , 美育 文 教 材 之 外 , 在 我 们 的社 会 中 也 有 很 多 的 活 动 就 开 展 得 非 常活 跃 了 。 如 我 国 著 名 的 美 存在 。 例如, 人 格 美对 帮 助 和 教 育 学生 树 思想家 、 教 育 家 和 政 治 家 孔 子 便 十 分 重 视 立 一 个 高 尚 的 人 格 美 有 着 很 大 的 推 动 作 对于“ 诗、 乐” 的学习。 而 乐 的 学 习在 今 天 看 用 。 语 文 教 师 在 语 文 课 堂 上 除 了教 会 学 生 来就 是 美 育 。 人 生 活 在 世 界 里 面 需 要 接 触 欣 赏 和 鉴 别语 文 教 材 上 的 美 之 外 , 还 应 该 多 各式 各 样 的 事 物 和 各有 特 点 的 人 , 只 有 充 分 利 用 社 会 中的 美 , 将 社 会 中 的 美与 语 学会 了审 美 才 能 鉴 别 出生 活 中的 真 善 美 的 文 课 堂 上 的 内容 相 结 合 。 社 会 中的 很 多 美 存在 。 都 是 在 语 文教 材 中 可 以找 到 并 且 与 语 文 教 材 也 是结 合得 非常 紧密 的 。 比如语 言 美 , 语 2初 中语 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 文 教 材 作 为教 会 学 生 合 理而 又正 确 运 用语 言的教材 , 语 言 美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语 文 教 师 教育 的 方 式 语 文 教 学 与 美 育有 着 难 舍 难 分 、 血 脉 在 语 文 教 学 的过 程 中 教 会学 生一 些 文 明 用 如 在面 试 时 候 应该 礼 貌 大 方 , 哪些 词 语 相承的特殊 关系 。 初 中语 文 课 本 选 录 的 文 语 , 哪 些 词 语 不 能 用 等 等 都 是语 言 美 章, 大 多数 为文 质兼 优 的典 范 作 品 , 他 们是 能够 用 , 语 言 美 是 建 立 在 学 生 充 分 掌 反 映 自然 、 社会 、 艺术、 科学、 语 言 等 美 的结 的具 体 体 现 , 因 晶, 它 们 既是 语 文 教 学 的典 范 文 章 , 又 是 审 握 了 语 言 的 种 类 和 技 巧 后 才 能 体 现 的 。 初 中语 文 教 师 应 该 充 分 将 语 言 美 建 立 美教育 的重要文 本。 语 文 教 学 与 审 美 教 育 此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又能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灵感触
学生好像接 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 门的
张 智 慧 ,教 师 ,现 居 江 苏 邳 州 。
2 09 1 0 2
钥匙: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 , “ 生活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 。尤其是 大多数来 自 农村 的学生 ,他们 可以联 系 自己的生活实际 、 活知识 ,把 旧 生
表象进行加工 ,重新组合 ,用 自己的
这样 ,智能 、情感 、意志三种心理结 构相互依赖 、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地
在被 无辜开 除的逆境 中 “ 始终 微笑 , 态度温和”的乐观 、积极向上的高尚
情操和黯然泣下的忧国忧民的深厚感 情 ,而且看到了她之所以在对敌斗争 中 “ 欣然前往 ” ,敢 于直面惨淡 的人
物产生震动 、惊异 、 叹、仰慕 、热 赞
爱、 振奋等等美好 的情感 , 从而激发
“ 对敌斗争”和 “ 死难情形” 要求学 , 生按照表格的具体要求 阅读课 文 ,逐
情感和心灵 , 造就和谐发展的个性。 @
综合 天地
驾驭知识的 自 信心 、 进取心 、意志力 ,
从而能形成更加 明确的选择意向和 目
不久她的祖母 、一弟一妹 因病无钱就
医相继死亡 ,12 年考入 国立北京女 93 子师范大学……经过如此动情的渲染 ,
标 。另外 。 情感 的调动 、意志的保证
之语 ,是 “ 披文人情”的最好切入口。
我认为主要应从课堂人 手,在智 能教育 中渗透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
中实施审美教育 ,是全面提高人 的素 质 、塑造完美人格的有效方法。从 心
理结构来说 ,它使 受教育者主体在智
能结构 、情感和意识结构 三个方 面得
于有了以上美育的形象和情感性作基 础 , 生很容 易领悟到如此 的结构形 学 式是来 自 鲁迅 对反对 派及其走狗文人 的愤慨和斥 责 , 对刘 和珍等死难烈士 的悲痛 和歌颂 的 复杂 心绪 的 自然流 露。 “ 披文人情 ”的讲授拨开 了含蓄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语言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抓住美的语言,抓住作品的形象美,抓往美的意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审美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03-001语言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

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

青年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谈得上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许多文学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了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

比如,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各种高尚的审美情趣。

陶渊明的作品独爱傲霜的菊花,陆游的诗作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的诗画偏爱青竹。

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们都能不同程度发现美、欣赏美,而获得的审美享受却不尽相同。

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不同,更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

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

所以,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青年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观照和喜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能力。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也不同于专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不同于崇奉虚幻的宗教教育。

它是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情感的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既不同于语文思想教育,也不同于语文知识教育,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形象性。

即以形感人。

美离不开形象,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

”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

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就好象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

这就是以形象感人的审美特征。

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因此,学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

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

2、情感性。

即以情动人。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陆机《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就是主张诗词要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错落有致,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可见,情感性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凡优秀作品,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3、愉悦性。

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同时,也以形悦人,以情悦人,这就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愉悦性。

美学家康德曾经在解释“鉴赏判断”这个概念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可以提高他们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此来促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美育因素,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和享受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由于中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地挖掘这些资源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生审美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性情,本文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审美意识的培养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美感教育活动,它要通过对人们的不断启发和长期的训练、熏陶的教育过程使之逐渐获得美感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不论是语言、行为,还是交际都应该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在学生运用语言的时候教师要注重他们的表达艺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朗诵诗词,在获得美文陶冶的同时体味诗词的美,虽然每堂课具体“切入点”有所不同,但都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二、着力于文本挖掘,激发审美情趣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美的人、美的事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具备浓厚情感色彩的学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声情并茂地把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文本中的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熏陶。

教师要在审美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活动来把无声的文字转变成为有趣的语言,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且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领悟文本中人物的美。

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并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推敲的方式来使学生领悟到文本中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披文以入情,设疑启迪是关键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感情来学习,并从中体会到文本中的美。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高中语文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因此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语文教师应以有效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的各种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的目的。

这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

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

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

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

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感受美。

3、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

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美 ,接 受美 。 三 、 借 助 风 格 多样 的文 学 样 式 寓教 于 乐 文 学 作 品 内 容 中 有 生 动 的 形 象 、 丰 富 的情 感 ,

这 些 都 是 美 育 的好 材 料 . 而作 品 的 形 式 ( 言 、结 语 构等 )灵 活 多样 ,极 具 可 读 性 ,能 让 读 者 在 非 功 利 性 的 阅读 中 .不 自觉 地 接 受 美 的教 育 。 诗 歌 以鲜 明 的节 奏 、和 谐 的韵 律 ,朗 诵 起 来 琅 琅 上 口 .悦 耳 动 听 ,感 情 得 以 充 分 发 挥 。 小 说 常 常 有 波 澜 起 伏 的 情 节 和 传 神 的 描 写 , 引 人 人 胜 ,接 受 教 育 。散 文 则 以 结 构 灵 活 多 变 ,语 言形 象 见 长 .读 来 轻 松 自如 , 在 不 经 意 中获 得 心灵 感 悟 ,欣喜 异 常 。 形 象性 、丰 富 性 ,多 样性 ,这 是 语 文 教 学 中渗 透 审 美 教 育 的 优 势 和 特 色 。 当 然 , 我 们 的 美 育 也 不 仅 仅 局 限 于让 学 生 领 略美 ,感 受 美 ,还 应 激 发 学 生 有 创 造 美 的欲 望 和 培 养 表 现美 的 能 力 。 随 着 学 生 对 美 的 感 知 、 领 略 、欣 赏 、 品 味 ,他 们 对 美 的 追 求 和 欲 望 更 明显 。 教 师 在 平 时 的 分 析 时 可 联 系 生 活 ,说 明 我 们 身 边 也 有 类 似 这 样 美 的 东 西 , 引 导 学 生 去 发 现 美 ,激 起 他 们 表 现 美 的 兴趣 。同 时 , 还要 给 学 生 审美 创 造 的信 心 和 方 法 。 除 了 懂 得 作 品写 什 么 .还 要 知 道 作 者 的 创 作 思 路 和技 巧 .将 作 品 中各 种 美 的 因 素 展 示 在 学 生 面 前 ,培 养 运 用 视 、听 等 感 官 与 理 智 去 感 知 美 的 能力 ,从 而 逐 步 提 高 创 作 美 的 实 践 能 力 。 这 样 从 感 知 到 想 象 ,再 到 创 造 ,始 终 伴 随 着 强 烈 的情 感 活 动 ,让 学 生 体 验 到 创造 的愉 悦 ,并 产 生 乐 观 向 上 的 心 理 反 映 ,这 也 是 语 的 缠 绵 , 学 生 读 后 感 到 一 种 大 丈 夫 的 慷 慨 之

论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论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育 的一 般过 程 。
关 键词 :中学语 文 ;审美 ;实施
1 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学生在学 习中如若要 良好地领会和理解必须需要有老师 的积极沟 通和交流 , 从 而产生知识和领悟上的认同。在现代 的教育 内涵下 ,美 育 即为一种特殊白 勺 . f 青 感 教育 , 如若失去了情感的这个纽带进行链接 , 美育也就失去了交流的基础 ,不复存在了。美育倡 导启发 和引导从而 反对教师的一味灌输 和乏味教学 ,美育的实现必须依 靠着老师 内心 的 积极情感的调动从而创造出情感体验和内心交流的机会 , 拉进学生 的 距离 ,从而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发 。但是 ,审美教育 中所必 需 的情感交流并非是简单就可以索取 的,它 的产生必需达到一定 的条 件要求 ,即为合理地营造和创设一定 的审美意境 ,从而达 到教育 的目 标 。具体做法如下 :
2 . 2 对情 感信 息资 源进行 开发
意境通常指的是作 家个体 的情感体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相结 合 而产生 的一个氛 围,这样的氛围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虚拟的想 象 世界从而沉浸和投入到其中。在中学 的语文教育实施美育的过程 中, 语 文教师在授课 、指导时必须注重创设美 的意境 ,让这样的美的感受 能够感染每一个学生 ,并潜移默化 地诱导学生的 自身美感 。在语 文课 堂的教学 中,语言美是最基础的桥梁 。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 中 能否说 出具有情感 的、科学发散的 、生动形象 的教学语言 ,直接取决 于这名 老师对学生 的情感态度 、文化内涵 和个人素质上面 ,尤其 在文 化内涵上主要 指的是教师是否完全正确的掌握 了所教 内容 的主要思想 内容和作 者的实 际思想 只有教师的正确把握 ,才能够在教学中灵活 自如地应用好 生动传神 的教学语言 ,为学生感受文化 、感受美创造出 个良 好的 情境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思维的能力 。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

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人格、陶冶情感、发展智力、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

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要重视朗读。

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美感。

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

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

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

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

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

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没有 什 么 奇 观 异 景 ,烽 火 台燃 起 的
那 一 股狼 烟 就 显 得 格 外 醒 目 ;沙漠
佩 的 。在 当今 竞 争 激 烈 的社 会 ,我 们 更 应 学 会 宽 容 ,努 力 做 一 个 善 良
是 一 种 内在 美 ,是 人 类精 神世 界 的
美。 ”这 种 美 ,能 引 起 学 生 思 想 情
智 直 亡

三 、联 系上 下 文 .感悟 内容 美 语 文 的 审美 教 育 ,不 能 只停 留 在 作 品 中 的景 物 美 、形 象美 等 客观 美 的表 面 品 味 、欣 赏 方 面 ,还 要 引
平 ,最 后 三 拳 将 镇 关 西 打 死 的 故 事 。从 中可 见鲁 达性 格 豪 爽 ,仗 义 疏 财 ,嫉 恶 如仇 ,同情 弱 者 ,行 侠 仗 义 的 精 神 。教 师在 分 析 鲁 达 形 象

动 作 ,挖 掘 出 人 物 豪 爽 、 仗 义 疏
财 、嫉 恶 如 仇 的 高 尚品 格 。 如 听完 金 氏父 女 哭 后 ,毫 不 犹 豫地 摸 出身 上 的 全 部 银 两 倾 囊 相 助 ,觉 得 少 , 又 向 朋 友 借 钱 , 见 李 忠 只 “摸 ”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 : “ 人 的心 灵 美
例如 王维 的 《 使 至塞 上 》 中
“ 大 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日圆 ” 这 一 句 ,教 师 点 拨 “ 大 ” 让学 生体 会 到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 “ 孤 烟 ”使 学
生 体 会 到 景 物 的 单 调 ,边 塞 荒 凉 ,
况 下 的 逃 票 固然 不 对 ,但 也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 为 了儿 子 ,她 放 弃 用 票 根 报 销 的计 划 ;她 面对 红 衣 青 年 的 苛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套经过我国语文教学研究专家精心选订的,积古今中外文化精华于一炉的优秀教材,所选入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

每一篇小说,每一篇散文,每一曲戏剧,甚至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都蕴藏着无穷的审美价值,很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仔细咀嚼和品味。

通过这些优美的课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发展美,创造美的目的。

要达到以上教学目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即课堂教学必须讲究艺术美。

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说它是科学,是讲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说它是艺术,是讲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千变万化,课课不同,堂堂有异,人人各别。

而比较好的、理想的、富有特色和创意的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艺术化的审美特征。

笔者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一、精心设计导言,创造引人入胜的美境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首先必须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美境。

导言安排得恰如其分,犹如一出好戏的序幕会很快地抓住观众的视听和心神一样,使学生的“马达”立即发动、运转,引导其探索奥秘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在讲《鸿门宴》一课时,特意留出一节课来,结合艺术分析进行审美教育。

一开始,我朗诵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无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指出项羽在生命的最后跑道上发出壮志未酬的慨叹,是令人震撼的。

惋惜、同情或不足为训,都可以任人评说。

结合课文,让学生探寻一下一代雄杰何以落得无颜对江东父老的下场,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

接着剖析课文所体现的情节跌宕起伏之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美,语言精炼之美以及通篇笼罩的悲壮美、机智美等等。

再如《琵琶行》一课的讲解时,我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之后,将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缝何必曾相识”的名句与“感同身受”、“同病相怜”等成语以及别林斯基的“个人的悲哀,可以是哀歌作品的主题,但是,以众人共同的悲哀为主题的作品,都有更多的意义”一名言相对照、比较,用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举一反三中认识人类感情的共同相通之处。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第一篇: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本身是美,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需求。

美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是美育实施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学生情感一、问题的提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

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使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学生爱美之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懂得怎样审美。

但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了某些偏颇:学校全部工作倾向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审美和劳动生活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说没有抓,但起码是抓得不够目标明确,不够得力,成效不显著,喊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的居多。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理论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占大多数,它们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佳作,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过程是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教益的过程。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领略课文的自然美从形式上说,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动作、对话(唱词)、背景组成的“冲突美”;散文的清越、隽秀、玲珑的“神韵美”;诗歌的凝炼、含蓄、跳荡的“音乐美”。

都能从“美的形式”勾起我们审美的冲动。

还有议论文中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明理表现的“逻辑美”,说明文章以时空过程为顺序表现的“建筑美”,也是一片美的天地。

从内容上看,有的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的歌颂英雄人物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的赞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正真、友爱的高贵品质……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那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关键的字、词、句,给学生造成一个个“美的闪现”。

二、品味课文的内涵美语文中的“美”,象珍珠一样撒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事理中。

只有科学地分析,才能把这些珍珠用一条线串起来。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先描绘了一幅“秋江月夜送客”的图画;枫叶红醉,荻花飘飘,秋风瑟瑟,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沉郁之美”,接着以较大篇幅描绘琵琶女高超精湛,出神入画的弹奏技艺和“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叫人欲喜欲悲,欲思欲泣的音乐效果,以诗句的形式尽情挥洒着“音乐美”。

然后以枝叶巧生、虬枝盘旋的笔法铺设明暗相生的两条线索,忽分忽合,浓墨重彩地交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何必曾相识”这一点上,表现了较高层次的“人性美”。

可以说:诗歌本身感人至深的契机也正在这儿。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语文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以语言为基本媒介和形式;以语言艺术为审美核心,以提高学生感知、理解、鉴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归宿;以传授审美知识,培养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

语文美育使语文教育更富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

美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健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充溢着美感,而文学作品更富于美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

语文美育中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增长,使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获得全面发展。

语文美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对德育有深化和促进作用,而且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特殊作用。

所以,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突出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自然美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客观世界中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美。

反映自然美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

翻开课本,你可以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之美;可以徜徉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梦中桃花林中:更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洞庭湖的壮美……课文描绘的种种自然风景,为语文教师进行自然美的教育提供了大量生动的材料,并且这些自然美都是通过语言文字间接反映的,经过了作家、诗人的审美处理,点燃着欣赏者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较高的审美水准,为学生欣赏自然美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同一自然景物,不同的人所领悟到的社会内容和获得的审美感受往往是不同的。

教学时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加强对美的认识。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精炼的二十八个字,用意象迭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其中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抒发了天涯游子悲秋怀乡、伤时感世、愁肠寸断的感触,形成了一种悲凉的审美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素质教育的难以实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改进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本文主要阐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美育教育中学语文
中国语文教学在经历了近3000年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具备了完备的内容和形式。

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学在目标和方法上越来越显示出其游离性和陈旧性。

于是,教学质量滑坡,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了几十年语文,字都写不好”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语文美育的理论准备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一、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美育问题
1、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所谓的语文美育,只是抓住课文中的某些词句,刻意同美学概念挂钩,形成教材分析加美学术语的套路,实际上课内容与美学概念仍是未能完整结合的两张皮。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育,甚至会因为重形式而无法落实语文内容的教学。

这样的美育,并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部分。

部分老师之所以能把语文课同美育较好地结合起来,往往得力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或者是自己独创性的教学经验。

他们的课充满诗意,氛围活跃,能收到
“陶冶情操、启发智慧、传授知识”的综合效益,但其实践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缺少自觉性、主动性,也缺乏推广性。

他们创造的宝贵经验,并不能让其他教师也同样获益。

因此,加强理论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美育理论框架已是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

2、构建语文美育的新框架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语文美育的性质。

美育不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或者点缀,也不仅仅是为了进行情感陶冶。

从根本意义上说,语文美育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而美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3、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高是制约语文美育的瓶颈。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更加具有艺术特性。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主导者,应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独创冲动。

同时,教师自己应更多地在课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参与到课堂艺术的设计中来。

这需要教师既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的脉络结构,同时又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板书,投入教学,引导学生。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1、开发课本中的美育资源
中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在作家的感性审美之中,融注了个体对世界的领悟和感知,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个人独特性。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去感悟其中潜藏的“情语”,从而进入文本境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教师应尽量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美,用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受到美让人产生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美感愉悦,还有很多的诗词,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可以让学在其中,去分辨是非,体验道德之美。

2、促发联想,引导学生鉴赏美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一方面要诉诸形象,另一方面则必须诉诸感情。

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认为文章必须借助艺术形象,才能感染读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情感与审美的愉悦,并同时获得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

为此,在讲解分析中,必须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并有意识地将自身的审美经验与之相互联系,积淀审美财
富,成为他们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藏。

3、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审美创造力
作文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教师通过课程教学,会给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许多写作范本,而学生的作文创作,是范本实践的重要基地。

学生能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社会、人生之美。

这一全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社会和人生、如何审视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就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

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以防学生跨入审美误区。

三、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的积极意义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

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

美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审美化教学一改过去呆板,平淡乏味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

语文审美化教学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审美情感交流,通过物我融合,移情和认同,使审美主体与作家的思想感情、作品的
艺术形象产生共鸣,可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2.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智能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审美化教学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大有裨益。

教学中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与创造,是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无论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的描绘,还是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阅读,都需要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意境,领略其中的乐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享受,扩展了形象思维活动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以焕发着真善美光辉的美的事物为生动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

通过形象生动的美的事物,美的语言,美的节奏,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提高审美鉴赏力,能分清美丑,识别美的性质、类型及程度,得到韵味无穷的审美享受,最终落实到表现美、创造美的社会践,进一步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语文审美创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力。

4.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今社会需要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应试教育的苦果引发了教育界对美育的反思,而美育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是未来各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化教学,能切实改变以往单调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模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语文素质教育论》,马国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周庆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感应与塑造一语文审美教育论》,曹明海,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