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_韩国住房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及对我国有关制度启示的研究

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及对我国有关制度启示的研究关键词: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启示研究0 引言自从有人类以后,人们就把其将近30%的时间在房屋中度过,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需要房屋来住。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住房,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阶段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只有部分家庭或个人有经济实力去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但仍有一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或个人未拥有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
从客观义务上来讲,国家和社会有义务也有责任来帮助自己的公民拥有住房。
因此,在世界的各个国家与地区,住房问题不仅是复杂的经济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社会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帮助中低收入的家庭解决其居住环境,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有关政策,但其效果不尽人意。
因此,如何有效地借鉴发达国家的方法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在住房上的问题,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主要形式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本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此时许多无房可住的难民大量集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为了有效遏制社会矛盾,日本政府开始在社会上有目的的实施一系列与住房有关的保障制度来确保自己本国公民的住房问题。
日本保障性住房的主要方式有:(1)公营住宅:是由政府出钱来建筑的住宅,主要是给那些收入水平在日本平均水平三分之一以下的低收入群体。
该种方式的运营模式是由当地政府来投资建设,中央政府来贴补,以出租的方式租给当地民众。
(2)住宅工团:是由日本政府来贷款建设,其面向的人群是大城市中中低收入的国民;(3)住宅金融公库:是日本政府性金融机构,其主要是为日本本地打算购房或者建房的国民长期提供低息贷款,来鼓励自己的公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
2 日本保障性住房的特点虽然日本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但是其发展迅猛,取得的效果不差于其他发达国家,它的保障性住房特点主要有:(1)法律体系的完善:日本政府对其每一项的保障住房建设都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不仅有效的对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行了规范也使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出现了有法可依。
国外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的启示

国外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的启示提要住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
解决好我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我国政府在居民住房保障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住房保障;国际经验;启示;建议中图分类号:D57文献标识码:A房屋,具有一般商品和公共物品两种属性,但房屋的首要功能是供人居住和生存。
中低收入群体由于支付能力有限而无法独立购买,因此,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亟须得到解决。
一、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是指政府或公共部门对无能力在市场上购买或租赁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采取优惠政策和辅助性措施以保证人人有房住。
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力量,通过行政手段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中国现行的保障住房模式主要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
廉租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是指政府向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者以低租金出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宅。
廉租房的保障方式是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补贴。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来提高购买者的支付能力,从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经济适用房的保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砖头补贴”,是通过优惠政策来降低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从而提高购买者的支付能力,其补贴需要在房屋成功销售后才能最终落实;二是“人头补贴”,是政府直接对中低收入家庭给予经济补贴。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
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各按工资的一定比例逐月缴存的长期住房储备金,归职工个人所有。
住房公积金专项存储,用于职工购买、建造自住房屋,并可以向职工个人提供住房贷款,具有义务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等特点。
二、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住房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基本社会制度的不同,其住房保障政策会有所差异。
研究和分析国外的住房政策,对完善我国住房保障政策,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外公共住房保障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国外公共住房保障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房价高涨,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住房公积金保障成为了居民关注的一项重点。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经济情势发展需要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有利于给居民的住房问题提供各项保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无法真正发挥出住房公积金保障的真正作用。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国外的几种公共住房保障制度,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制度给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在市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这与人民的生活保障息息相关。
为了进一步完善当前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在进行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的实践以后,我国政府又大胆创先,从公共住房租赁入手,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住房体系。
对国外而言,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运用已经有一段时间,取得了不少的效果,拥有更多的经验与管理心得。
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需要率先了解与研究国外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少走弯路,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
1 国外公共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分析1.1 英国的高福利住房政策在英国颁布的《住房与城镇规划法》中,就明确表达了要保障公民住房福利的想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考虑到公众的住房福利,以此来维护公民的利益。
早在1940年,英国就已经开始执行兴建公共住房的政策,特别针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来开展公房出租政策。
对于租用公房的群体来说,在租金上能够享有一定的折扣,以此来保障这些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对于一些租用私房的居民而言,政府每一年还会从财政支出上进行拨款,给这部群体提供一定的补贴。
可以说,英国公共保障性住房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的压力,提高了他们的支付能力,有利于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在1980年,英国政府进一步修改了公共保障性住房体系,让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楼盘的时候,需要将其中的5%到35%的部分,转移给政府,让政府可以作为福利房的一部分,对此进行分配,来进一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权益。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资产周转率造成 了一定的影响 ,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5 . 资产总额的分解
结合相应 的数据 和实际情况 , 建行在 2 0 1 0年在经营 、 投 资等方面 的先进流量净 额均 有所 减少 , 但是 由于金融危机 的 影响, 使得 市场存在过 多的流动性 , 在 国家货 币政 策调整 的
F I N AN C E E C ON OMY 金融 经济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杨 立凤
( 中国人 民银 行 沈 阳分行 营 业管理 部 , 辽宁 沈阳 1 1 0 0 1 3 )
摘要 : 近年 来, 中央 出台了一 系列房地 产调控政 策 , 其 中
一
一
类为供给导 向型 的公屋政策 , 另一类为需求导 向型的公屋
一
、
国外住房保障发展概述
保 障性住 房是 与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 是指政府为 中低 收入住房 困难 家庭所 提供的限定标准 、 限定 价格或租金 的住 房 , 一 般 由廉租住 房 、 经济适用住 房和政 策性租赁住 房 构成 。国际称呼上 , 没有保 障性住房这一说法 , 将住房分为公 屋与私屋 。公 屋是 由政府买单的保障性住房 , 而私屋则是 由 私人拥有 的不享受政府买单优惠 的自建或市场化的商品房 。 根据保 障方式 与环节的不同 ,公屋政策主要分 为两类 :
化成本结构 , 增加利 润 ; 另 一方 面 , 应 该响应央 行政策 导 向,
在于积极对业务进 行了创新 , 使得银行 获得 了新的利润增长 点。 但是 , 也需要 注意到其 中存在的问题 。 2 0 1 0年 , 建行的经 验成 本进 一步增 加 , 与2 0 0 9年相 比高 出 1 5 . 5 8 %, 对销售 的
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首先,住房保障制度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领导。
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确定住房保障政策的目标和方向,并通过资金、土地等资源的调控来支持住房保障工作。
例如,新加坡的住房发展局负责住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通过提供公共房屋、补贴房租等方式,确保居民具备适宜的住房条件。
其次,住房保障制度需要注重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
市场机制可以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灵活性,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引导和调控来纠正市场失灵,确保住房供应的平衡和合理价格的形成。
例如,德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中,政府通过建立公共财产公司、提供房屋补贴等方式,调节住房市场的供需关系,保障居民的住房权益。
第三,住房保障制度需要与城市规划和社会福利等政策相衔接。
城市规划的科学与合理,可以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并合理规划住房用地,确保住房供需的平衡。
社会福利政策可以提供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为其提供适宜的住房条件。
例如,丹麦的住房保障制度将住房问题与城市规划、社会福利等政策相结合,通过向贫困家庭提供低价房屋和房租补贴等方式,解决住房困难。
最后,住房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政府在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时应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和需求,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同时,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应该积极参与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和建议。
例如,荷兰的住房政策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通过提供低价房屋、开展社区自组织等方式,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综上所述,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和领导住房保障工作,注重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与城市规划和社会福利等政策相衔接,同时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只有在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多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建立健全的住房保障制度,促进全体居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评介及其启示

作 ,向中低收入阶层 出售或 出租 公共 组屋 。住房 发展局按商 品经 营原 则 自主经 营、 自负盈亏 ,其 资金来源是 国家贷款和 政府给予 的住房差价补贴 。
( )推 出 “ 者 有 其 屋 ”计 划 和 政 府 组 屋 , 辅 以 住 房 2 居
公积金制度 。1 6 年新加坡政府推 出 “ 94 居者有其 屋”计划 ,
多种 形式的保障性住 房。 14 年国土交通省 设立 住宅局 ,专 98 门负责住宅方面工作 。1 5 年 制定 了 《 91 公营住宅 法》,用于 管理 面向低收入家庭 的低 租金公共住 宅 。1 5 年 日本在 《 95 公
■外住房保 障期 度丹 介 及其启示
一 文/ N静
相较于 中国的住房保 障制度 而言 ,无论 是亚洲近邻新加
坡 、 日本 、 韩 国还 是 欧 美 的英 、 法 、 德 、美 、加 诸 国 ,他 们 15年制 定、16年 修改 的 《 95 98 中央 公积 金 法 》 ,允 许 公积 金 会 员 动 用 公 积 金 购 买 公 共 组 屋 , 18 年 6 ,新 加 坡 政 府 制 9i 月 定 了特 批 居 住 物 业 计 划 , 中 央 公 积 金 也 可 以 用 于 支 付 私 有 住
配套措施作为住 房保障制度 的支撑 。新加坡在 1 6 年独立后 95 修改宪法 ,修 改了原有 的强征 民间土地必须 合理赔偿的宪法 条文,规定政府 可 以用低廉价 格征收土地 ,再将 土地免费提 供给 组屋建设 。1 6 年颁布 《 96 土地征用法令 》规定政府有权
征用 私 人 土 地 用 于 国 家 建 设 , 可在 任 何 地 方 征 用 土 地 建 造 公 共 组 屋 ,这 样 便 保 证 了 建设 组屋 的土 地 供 应 问题 。
国外住房保障政策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住房保障政策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住宅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各国对解决国民住房困难、提高国民居住条件都十分重视,制定了各自不同的住房保障政策。
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外住房保障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有益的启示。
标签国外住房政策;经验;教训;启示虽然经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住宅目标不同,各国采取的住房保障政策也不同,但对先进国家和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进行研究和分析,吸收经验,借鉴教训,对完善我国住房保障政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国外住房保障政策的经验1.1 强有力的法律制度的支持住宅保障政策的貫彻和执行需要一套严谨、可行的住房法律体系的保障,各国政府历来重视通过立法来确定居民住房问题的大政方针。
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对住房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1937年通过了第一个住房法《联邦住宅法》,建立美国住房署,制定长远计划,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宅,为地方住房机构的低房租住房和清理贫民窟提供贷款,从此奠定了公共住宅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基础。
1949年重新修订了《住宅法》,并在1965年和1968年两次修改补充《住宅法》,同时又颁布实施了《住房贷款法》、《住房再贷款法》等法规,从而逐步完善了住房法律体系。
1.2 完整的公共住房发展计划新加坡政府住房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使全民都有使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住房”,其在改善国民住房问题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新加坡政府在解决国民住房问题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制定并且严格执行公共住房发展计划。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就开始制定“五年建屋计划”,住宅发展局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要向各部门通报。
新加坡已经完成了7个五年建屋计划,有步骤的完成设定目标,系统地解决了大部分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1.3 随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住房保障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住房保障政策也要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
英国的公房制度最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解决复员军人住房问题而建立的,政府建房逐步成为英国住房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福利性质直接体现在其低廉的租金水平上。
韩国公共住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编者按 : 本文作者金银姬 , 名来 自韩国的留学生 , 一 立足于对 韩国公共住房 政策的实证研 究 , 通过 对韩国公共政 策的内容 、实施手段 .支 援渠道 ,立 法保障 .机构建设 、市场管理制度等方 面的分析 ,对解决 中国公 共住房制 度现存的 问题提 出了很好 的建 议。本刊适时刊出 , 以期能供 中国的住宅开
期5 和 《 年) 国土综合发展计划》 计划期 1 ~2 年) 具体有 《 ( 0 0 住 宅建设 1 年计 划 (9 2 1》 《 0 1 7 1 8 ) . 住宅 2 0 9 0 万户建设计 划(9 8 18~ 19 ) 《  ̄2 》.住宅综合计 划(0 3 2 1 ) 等。 20— 02》
维普资讯
图际视囊
中韩两 国城市 中低收入 户公共住房政簟比较
■■ H 朝 乏完整 的计划体 系: 除了 ” 安居工程“以
外. 没有一套完整的 持续 的公共住房发展 计划
专门制定和实施国家层次的计划 : 建立《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计 划 (
中低收入 户的居住问题 ,并且对此在
中国城市 中低收 入户公
策 现 状
世 纪 8 年 代开 始到现在 , 0
适 用房的 购买力 。
财政 、宅地 、金融 和税 制等方面给予
优厚 支援 。
尽管如此 ,在实 际运 行过程 中 , 房改和城镇住房建设工作进 展还不平 衡 ,与住房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住房 保障制度建设进展缓慢 , 政府相关部
建设运营 的立法保障性
缺乏有关公共住房的立法性 : 主要靠行政手
段 办法等加 以干预 有关公共住房 的立法
制定有关法律 。 确保立法保障 : 《 如 供应住宅法》 16 年)《 (93 ;住宅
国外保障性住房的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保障性住房的对中国的启示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新建或收购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和特定用途的住房。
它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对多年以来各类政策性住房(如经济适用房、安置房、廉租房等)建设、分配、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
作为解决居民住房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种有效政策供给,社会保障性住房在发达工业国家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多层次供应体系和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我国,社会保障性住房正处于探索的初级发展阶段。
因此,需要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应和管理体系。
今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或将高达1000万套,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
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到8%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但这一计划要想真正实现需要健全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支撑。
保障性住房本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很有效地措施,20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
但就现在来说大量的问题都致使保障性住房不能成为一项切实利民的政策。
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这项举措的推行。
保障性住房在国外也是困难家庭居住的第一选择,有很多国家的保障住房政策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
以下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障性住房的主要政策在我国的适用度:英国——“共有产权”模式:其方式就是先购买部分产权,然后逐步购买完全产权。
英国的成功实践,让共有产权房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目前在我国一线或二线城市,即便政府支付50%,很多居民家庭或许仍然难以负担剩余部分。
所以,此举比较适合三线城市或者中等收入家庭。
韩国——10年内完成“百万户国民廉租房建设”:这种按照计划进度,有序提供廉租住房,并有执行程序和保障举措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逐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给予市场良性的预期,即政府在住房供应中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稳定居民的购房预期,减少对高房价的恐慌和炒房行为。
日本住宅三大支柱政策对完善我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

日本住宅三大支柱政策对完善我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启示[摘要]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构建、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住房社会保障;住宅金融公库;公营住宅1 日本住宅政策的三大支柱1.1 住宅金融公库——为住房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住宅金融公库的性质属于政府全额出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由国家出资,每年接受国家融资,对于融资中出现的亏损则由国家财政予以补助。
住宅金融公库贷款利率低,成立初期为 5.5%,大大低于银行的14.6%,而且不同于民间的浮动利率制,采取固定利率制。
1.2 公营住宅——中低收入的乐园公营住宅是政府在居住生活领域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手段。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公营住宅是以地方政府(分都道府县与市町村两级)作为提供主体,“中央与地方的合作”体现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补贴上。
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建设或收购费用的补贴,一种是对房租差额(标准负担额与市场租金水平之间的差额)的补贴。
1.3 住宅•都市整备公团——由量向质的方向转换1981年住宅公团与宅地开发公团合并成立了住宅•都市整备公团。
公团为非营利性质,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面向全国居民提供住宅。
公团主要职能是以中心城市为主,以中等收入阶层为对象,直接建造低成本住宅,向中等收入家庭出售、出租。
1999年又更名为“都市基盘整备公团”,简称“都市公团”。
职员4871人,资金4942亿日元,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当今中国房地产旗舰企业万科。
并将业务重点从“供给大量住宅用地以改善住宅情况”转移到“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以实现健康文明的城市生活和富有机能的城市活动”。
截至2000年3月,都市公团累计为社会提供约150万套住房,为解决住宅不足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及改进2.1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目前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方式主要通过购买产权解决居住问题。
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力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对满足中低收入群体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带来严重阻碍。
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重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关键是在政府主导下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在房地产供给的公共安排与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一)英国“公房出售”政策。
二战后,由于固定资产破坏严重,英国住房出现短缺,政府开始集中建设公租住房。
在近50年的时间内,兴建的公共住房约占全部住房的25%,并以低于市场价格40%的福利性租金对中低收入家庭出租。
这种“公房出租”政策使英国租住公房的比例由1950年的18%增加到1975年的31%,对中低收入家庭起到了保障作用。
1979年,英国政府对福利住房制度进行改革,鼓励公房私有化,公共住房政策开始转向“公房出售”。
通过减少住房津贴提高公房的租金成本,对原有租住者购买公房给予“优先购买权”,鼓励公房出售。
同时,对公房再次交易年限进行规定,防止购买公房的居民通过公房获利。
“公房出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解除了政府直接供应和管理公房的责任。
(二)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
1924年,德国成立了第一家住宅储蓄银行。
严格的说,住房储蓄制度是一种融资制度,短期内通过储蓄获得住房建设资金,长期内以固定利息形式发放贷款,使储蓄者获得购房成本补偿。
住房储蓄制度可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通过储蓄获得住宅建设资金,有效解决了政府建设住房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低收入居民可以得到政府奖励。
同时德国政府对住宅价格实施调控,保障同一区域的住宅价格不出现大起大落,保证住房储蓄的资本价值不发生大的变化。
(三)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和“中央公积金”制度。
“组屋”是新加坡政府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公共性住房。
国外住房租赁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住房租赁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需求量居高不下。
受传统观念等影响,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住房,2008年我国住房自有率82%,而德国和美国分别为41%和69%。
从实践来看,住房自有化无法完全解决城市新增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借鉴国外住房租赁管理经验,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是解决居民住房难的有效途径。
一、国外住房租赁管理的经验(一)德国德国是典型的福利型国家,主要依靠政府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
其住房市场的主要特点是租赁市场比重大于销售市场。
因租房价格上涨,租赁市场曾实行过租金管制或指导租金制度,管制解除后,房租补贴制度成为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
个人家庭只需要承担房屋租金的30%,其余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承担。
其主要特点:1.法律对住房租金作出规定。
一般情况下,房东在出租房屋后三年内租金涨幅不得超过20%。
即使有正当理由提高租金,也须经房客同意;若房客不同意房东可提起诉讼,而不能单方强行提高租金。
另外,房东若要解除租房合同,承租人可提出异议。
房东不经过诉讼途径,不得强迫房客搬出。
在法律保护下,房东涨价难、解约难,因此德国约有60%的居民租住住房,其中约1/3租住公共住房,2/3租住私人住房,约有86%的德国人在享受不同额度的住房补贴。
2.多元化的住房租赁市场结构。
德国现有租赁市场中,政府公用出租住房仅占2%,私有住房占98%,其中私人出租住房、合作社出租住房、基金或保险公司出租住房、专业建房公司出租住房分别占66%、22%、8%、2%。
德国地方政府规定,开发商须提供一定比例的住房专门用于出租或售给低收入家庭。
(二)美国以纽约为例,出租房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市场价出租房、调控租金房和补贴租金房。
美国住房租赁管理的主要特点:1.对房租进行有效管理。
市场价出租房的房租和续租条件由房东与房客商议自定,调控租金出租房(包括控制租金房和稳定租金房)的房租和续租条件受法律制约,而补贴租金房的房租直接或间接得到政府住房计划的补贴。
日本公共住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本 中等 收入家 庭 的住房 建 设 , 日前 F本 自有 住 房 比 { 率能 够维 持西 方发 达 国家 的 中等 水平 , 不 开政 府 离
的强 有力 支持 。 2 .公 营家 庭 提 供 住房 的做 法 最 早 始 于 2 0世 纪 2 0年 代 的东 京 、 阪 等 地 区。 15 大 9 1年 日本 制 定 并 颁 布
节需要 政府 发挥 作用 。
常 复杂 的系统 工程 。推 进 收 入分 配 制度 改 革 、 缩小 收入 差距 应 是 解 决 问题 的主 要 途 径 之 一 。如 今 大
面对 高启 的房 价 与无 可奈 何 的部 分 民众 , 多 众 专 家学 者开 出 了 N个 “ 方 ” — 开征 物业税 、 高 药 — 提 第 二套房 首付 比例 、 大 保 障 型住 房 建设 、 对 投 加 针 机性 购房设 立 流转税 , 及各 地纷 纷 出 台的 限购 令 以
的价格 出售 或 出租给 低 收入 的国 民 , 中后 者 占主 其 体 。战后 西 欧 国 家 就 大 量 建 设 了公 共 住 房 提 供 给
防止 土地价 格 、 租 高 涨 ,t 政 府 于 14 房 E本 96年 颁 布 房 租管 制 令 , 点 对 房 东 的 出 租 房 屋 价 格 进 行 限 重
条件 ( 住 面积 、 居环 境等 ) 西方 发达 国家仍 处 居 人 在 于 中游地 位 。 对此 日本 的 公共 住 房 政 策 发 挥 了至 关 重要 的作用 , 我 国今后 的住 房政 策 改 革有 借 鉴 对
意义 。
一
《 营住 房 法》, 定 由 中央政 府 向地 方政 府 提供 补 公 规 助 , 于修建 出租 房 , 出租 对 象 为所有 阶层 , 用 其 后来
国外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的启示

国外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的启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住房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解决住房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挑战,因此,借鉴国外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我国住房保障的启示:首先,国外住房制度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住房保障机构,提供住房补贴,并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住房的建设和保障。
例如,瑞典的公共住房制度、新加坡的公屋政策等。
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政府对住房保障的管理和指导,提供住房补贴和优惠政策,确保每个人都有适当的住房条件。
其次,国外住房制度的创新也为我国住房保障提供了启示。
一些国家通过采取创新的住房建设和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住房供给不足和房价过高的问题。
例如,荷兰的集体自助住房模式、德国的合作社住房等。
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创新模式,在住房建设中引入新的理念和技术,提高住房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第三,国外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的启示还包括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完善的住房租赁市场,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租赁选择和保障租户权益,解决了住房供给不足和购房压力过大的问题。
例如,德国的长期租赁制度和法国的房屋贴息政策。
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降低租房门槛,并规范租房合同和租金收取,提高租户的权益保护。
此外,国外住房制度启示还包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住房建设。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住房建设和管理,提高住房保障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英国的合作社住房和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住房等。
我国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引导其参与住房建设和管理,提升住房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国外住房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对我国住房保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政府的积极作用、创新的住房建设和管理模式、健全的住房租赁市场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都是实现住房保障的重要路径。
浅析日本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

浅析日本住房制度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启示作者:李向花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2期摘要: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事关国民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前“住房难”已成为我国“新三大民生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房价节节攀高、实施保障房政策困难等问题成为困扰政府的首要难题。
本文通过总结日本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安排、制度特点,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在分析总结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现存问题之上提出可行性、针对性的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应对我国住房难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日本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经验启示;制度建设【中图分类号】 C91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192-01我国当前住房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构建了多元化的住房供应结构以及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但我国住房供应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住房保障体系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日本有许多跟我国相似和可比之处,通过研究日本住房制度,不仅能够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保障提供了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积极应付城镇化进程中“住房难”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日本住房制度日本住房制度主要有三种,廉租房保障制度、城市低价出售住房制度、住宅金融公库建房。
其中日本的廉租房主要有公营住宅、特定优良租赁住宅、老年人优良租赁住宅等几种。
住宅金融公库主要向难以从银行等一般金融机构借款以购、建房的个人与单位提供贷款。
1、以保证住房事业的顺利开展的法律政策。
日本十分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对于推动住房政策目标落实的重要性,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对于住房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先后编制了《住房建设计划法》等数十部法律;二是结合住房发展新阶段与新问题,及时调整现有法律法规,以提高法律的适应性;三是针对城镇化与住房发展重点的阶段性转变,通过实施新的法律,以针对性的解决住房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日本、韩国住房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韩国住房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孙淑芬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2011年第4期孙淑芬(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辽宁大连116001)摘要: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事关国民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之中,面临着一些与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类似的房地产市场问题。
笔者运用调查研究与比较研究方法,总结了日本和韩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安排、管理机构和制度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住房保障政策、增加中小户型保障性住房供给、拓宽住房保障资金的融资渠道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住房金融;政策性金融;住房公积金中图分类号:F29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4�0103�05一、日本住房保障制度(一)日本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安排1.廉租房保障制度日本的廉租房主要有公营住宅、特定优良租赁住宅、老年人优良租赁住宅等几种。
其中,公营住宅是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协作,通过自主建房、收购、租赁民间住宅,再以低廉的价格租给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特定优良租赁住宅由民间建设,地方公共团体购买后租赁给中等收入者,地方公共团体负责管理;老年人优良租赁住宅由地方住宅公团直接建设或由民间建设、地方住宅公社或社会福利法人购买后租给老年人,地方住宅公团、住宅公社或福利法人负责管理。
2.城市低价出售住房制度日本的住宅公团(现都市再生机构)在大城市及其周边修建住宅,进行城区改造,其建造的公团住房不同于公营住宅,他是以地方公共机构为主体面向低收入人群,其实质是国家出资建房或平整土地,面向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出售或租赁。
入住公团住房的家庭收入一般在中档范围内(目前为家庭月收入不超过33万日元),入住采取申请抽签制。
3.住宅金融公库建房住宅金融公库主要向难以从银行等一般金融机构借款以购、建房的个人与单位提供贷款。
住宅金融公库贷款利率低,成立初期为5.5%,远低于银行的14.6%,而且不同于民间的浮动利率制,采取固定利率制。
日本的住房政策及对我国住宅建设的思考

日本的住房政策及对我国住宅建设的思考一、日本住宅建设的基本情况(一)日本住宅建设的基本情况日本政府认为,解决了住房问题,对稳定日本国民民心,参与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住房不同于一般商品,不能把住宅作为完全的商品推向市场,政府必须拟定和依照有关法律,制定和执行有效的住房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必须从多方面给予资助和支持,保证每个家庭,包括低收入家庭都能有获得住房的机会,使国民的居住生活能充分体现与日本的经济实力相吻合的优质住宅和良好的住宅环境。
一是体现在立法上,颁布了《住宅建设规划法》、《公营住宅法》、《地方住宿共给公社法》等。
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宅供应方面的责任。
法律规定地方政府要经常注意管辖地区的住宅状况。
为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建设公营住宅,国家在必要时,必须从财政上、金融上及技术上给予援助。
中央成立住宅都市整备公团,通过财政融资拨款,民间融资,以综合开发的形式,成片改造旧城区和开发新区,推进城市建设与住宅建设一体化。
二是体现在财政、金融的支持。
日本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创造了独特的住宅金融公库模式,向普通居民提供长期低息的住宅资金,为解决日本国民的住房问题,特别是对稳定金融市场的利率和资金,发挥了巨大作用,金融公库与住宅公团、公营住宅被称为日本住宅经济的三大支柱。
在日本,凡是居民建造或购买的住宅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均可向住宅金融公库申请低息贷款,平均利率比商业银行贷款低30%左右。
贴息由财政部门承担。
财政补贴和融资制度是日本建设省指导和管理住宅建设的重要途径,不仅个人能申请,地方政府如住宅建设资金短缺也可向公库或公团申请,而且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公库的中长期低息贷款进行各种项目的住宅建设。
对一些特殊性质的住宅如老龄住宅、节能住宅、新结构体系的住宅等,还可以申请特殊的财政补贴或低息贷款。
财政提供的融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邮政储蓄归集的资金;2、各种退休金、保险费;3、政府债券。
日本公共住房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高速增长时期的住房政策为中心

房政策改革具有借鉴意 义。 关 键 词 : 市化 ; 共 住 房 政 策 ; 平 城 公 公 中图 分 类 号 :29 F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0 9 2 1 ) 5— 0 2— 6 17 64 (0 1 0 09 0
展 水平 较低 时期 或 收 入 较 低 的 群 体 中 。二 次 世
关重要 的作 用 。本文 将对 日本 经济高 速增 长时期 的住房政 策进 行 分析 , 究对 我 国房 地产 政 策 改 探
革的可借鉴之处。
界大 战后世 界 各 国在经 济 复兴 时期 首 先 都 面 临
收 稿 日期 :0 1一 3—2 21 O 5
作者 简介: 赵光瑞 (9 6 16 一
)男 , , 黑龙江宾县人 , 南京财经 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 日本经济 、 区域 经济一体化 、 政治 经
济学在应 用经济学领域 的拓展 。
一
9 — 2
住房 量绝对 不 足问题 , 政府 的 首要 目标 就 是解 决 居住 问题 。改 善 性 居住 指 收 入达 到一 定 水 平 后
在 此期 间 , 日本 的城市人 口比重 由 15 9 0年 的 3 % 8
上升 至 17 9 0年 的 7 . % 。在 居住 方 面 , 16 22 到 98
来 调整与 解 决住 房 公 共 利 益 的过 程 与 行 为 准 则
( 易宪容 , 0 ) 2 9 。公 共住 房 政策 是 一个 国家 的 经 0
拥 有 自己 的住 房 是 居 民 的普 遍 愿 望 。15 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总第329期)2011年4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Number4(General Serial No.329)April,2011日本、韩国住房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孙淑芬(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辽宁大连116001)摘要: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事关国民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之中,面临着一些与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类似的房地产市场问题。
笔者运用调查研究与比较研究方法,总结了日本和韩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安排、管理机构和制度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住房保障政策、增加中小户型保障性住房供给、拓宽住房保障资金的融资渠道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住房金融;政策性金融;住房公积金中图分类号:F29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4-0103-05一、日本住房保障制度(一)日本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安排1.廉租房保障制度日本的廉租房主要有公营住宅、特定优良租赁住宅、老年人优良租赁住宅等几种。
其中,公营住宅是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协作,通过自主建房、收购、租赁民间住宅,再以低廉的价格租给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特定优良租赁住宅由民间建设,地方公共团体购买后租赁给中等收入者,地方公共团体负责管理;老年人优良租赁住宅由地方住宅公团直接建设或由民间建设、地方住宅公社或社会福利法人购买后租给老年人,地方住宅公团、住宅公社或福利法人负责管理。
2.城市低价出售住房制度日本的住宅公团(现都市再生机构)在大城市及其周边修建住宅,进行城区改造,其建造的公团住房不同于公营住宅,他是以地方公共机构为主体面向低收入人群,其实质是国家出资建房或平整土地,面向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出售或租赁。
入住公团住房的家庭收入一般在中档范围内(目前为家庭月收入不超过33万日元),入住采取申请抽签制。
3.住宅金融公库建房住宅金融公库主要向难以从银行等一般金融机构借款以购、建房的个人与单位提供贷款。
住宅金融公库贷款利率低,成立初期为5.5%,远低于银行的14.6%,而且不同于民间的浮动利率制,采取固定利率制。
贷款对象可以是个人或企业,贷款条件优惠,贷款期限可长达35年,对于还贷困难的还可在原有基础上延长10年[1]。
4.住房保障支持政策首先,多种形式保障土地供给。
如地方政府实行类似土地银行的做法购置大片住房建设用地,又如住房都市整备公团用等价交换制度、特借制度、借受制度和民赁制度等四种制度妥善处理国家与地主的关系,使土地转化为国民住房用地[2]。
其次,财政补贴。
日本政府的住房财政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财政拨款,主要用于低收入家庭的租房、购房补贴和资助公营住宅建设;另一种是政府的财政投资性贷款,主要对都市整备公团住房建设的投资贷款,并将资金贷给住房金融公库,再由后者用于建设公共住房和向①收稿日期:2011-01-26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及管理运营模式研究”(10YJA790117)作者简介:孙淑芬(1963-),女,辽宁大连人,副主任,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住房公积金制度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E-mail:sunshufen_dl @低收入者发放住房贷款。
再次,完善的税收调节政策。
日本《住宅取得促进税制》中规定,利用住宅贷款自购、自建住宅的居民,在5年内可以从每年的所得税中扣除当年年底的住宅贷款剩余额的1%。
居民住房在转让时,买方应缴纳税率为3%的固定资产取得税,出卖方应缴纳利润所得税,其税率为20%—30%,以扣除项目后的金额按比例缴纳。
在住房持有环节征收税率为1%的不动产税,税基按房屋评估值的80%计征。
最后,金融支持。
日本采用混合型金融政策模式,该模式以央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体,民间金融机构为补充,是一种官民结合的模式[3]。
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住宅金融公库、住房公团、住宅融资保证协会等;民间金融机构有住宅金融专业公司、劳动金库、住房社团等。
另外,大藏省(现财务省)还通过邮政储蓄、保健年金和国民年金筹集资金,投向公团、公库住房,并给予1%—2%的贴息。
(二)管理机构1.国土交通省日本国土交通省主要负责从住宅产业化和技术方面引导住宅产业发展,并代表政府行使住房建设决策和管理监督的职能。
1948年国土交通省设立住宅局,专门负责住宅方面工作,可以说住宅局是中央政府有关住房政策的制定者与调控者,其主要职能有五方面:一是制定住房政策,并为建立住房政策操作机构制订方案;二是制定、分配国家住宅对策预算;三是住宅建设五年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四是对地方公共团体、公团、公库等进行指导与监督;五是促进与推动民间的住房建设。
2.住宅金融支援机构住宅金融支援机构前身为住宅金融公库。
住宅金融公库设立于1950年,其性质为政府全额出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属于独立企业法人,隶属于国土交通省住宅局。
住宅金融公库的资金来源是:财政信用,即有偿使用通过日本财政投融资体制归集起来的资金;中央政府给予的补贴;发行特殊债券;回收的借贷资金等。
住宅金融公库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为中低收入家庭建房、购房提供优惠贷款;为公团开发普通住宅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为民间企业开发租赁性住房提供长期低息信贷资金支持等。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日本民间商业金融机构逐渐加入到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建设行列。
2007年住宅金融公库被改组为住宅金融支援机构,注册资本金20亿美元,全部为政府注资,按照《日本住宅金融支援机构法案》,向内阁大藏省和国土交通省负责,为自主经营的独立行政法人。
住宅金融支援机构资金来源不再依赖国家财政投资和补助金,业务范围由原来对住宅建设和购买的直接资金支持,转变为对金融机构的住宅贷款提供支持。
具体职责是收购私人金融机构住房贷款资产进行证券化,在资本市场上发行房贷支持债券,为住房金融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同时,还为政策贷款和证券化提供信用保证担保,在发生大型灾害或城市改造时,还可以直接提供民间信贷机构无法提供的贷款服务,如灾后重建融资贷款。
3.都市再生机构都市再生机构前身为住宅整备公团。
住宅整备公团于1955年设立,原隶属于建设省(现国土交通省),非营利性质,专门建设由国家财政补贴的公团住宅,向中低收入家庭出租、出售。
其中,中央政府所属的住宅整备公团在各地设有支社,负责提供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地方政府的住房局则负责提供低收入者、单亲家庭及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的住房。
20世纪80年代,住宅整备公团由主业的住宅开发转为城市的整备,并更名为“住宅·都市整备公团”,1999年又改称为“都市基盘整备公团”,隶属于国土交通省。
2004年,都市基盘整备公团改组为都市再生机构,其职能由原来建设公共住宅为主转向土地储备、整理和再开发,单位性质也由原来的特殊法人变为独立行政法人。
(三)日本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1.日本住房保障制度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20世纪50—80年代,日本的居民住房处于短缺时代,日本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主要依靠以政府为背景的住房公团、公营住宅和住宅金融公库。
日本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出资、地方政府出地(土地优先供应)并组织建设和管理加以解决,而且主要以租赁形式提供给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
2.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供给具有严格的准入准出制度如入住公营住宅的条件规定为:必须为携带401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4期总第329期家属者(即单身除外);家庭收入在低档范围内。
入住方法采取申请抽签制,对申请者通过评审后抽签决定;房租固定;入住权利严禁转让。
此外,规定入住3年后将再次调查收入情况,对收入超过入住标准者或提高房租,或请其退房。
3.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住房发展规划日本的住房发展规划每五年制定一次,该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将居民住房区分为都市型标准(指大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地区住宅和公寓住宅)和一般型标准(指大城市郊区及中小城镇的独立住宅)。
同时,根据收入的不同分别确定其相应的发展目标,包括基本保障性目标和引导性标准。
其中,基本保障性目标是指同地区最低住房保障目标,引导性目标是指政府提倡和预期未来将达到的目标。
譬如,在第六个五年规划、第七个五年规划和新的《住生活基本法》中,4人户基本保障型住房的使用面积标准均为50平方米,《住生活基本法》中规定都市型和一般型目标分别为95和125平方米,而且按照每年规划的建设量确定每五年内能达到的基本保障性目标与引导性标准之比。
二、韩国住房保障制度(一)韩国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安排1.公共保障住房制度韩国的公共保障住房有两种:小型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小型商品住房是针对具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中低收入居民而建设的小型公共住房,这种房屋的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4];公共租赁住房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用财政预算或国民住宅基金而建设的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包括三种类型:永久租赁房、公营租赁房和国民租赁房。
其中,永久租赁房是专门针对最低收入阶层而建造的非营利性住房,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资金,少部分来源于入住居民的租房保证金;公营租赁房和国民租赁房供给对象仅限于中低收入者,资格审查制度非常严格,建设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住宅基金和入住人保证金和租金。
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期一般为5—50年,租赁期满后卖给租住者。
国民租赁房是目前韩国公共租赁住房的主要类型,面向前一年收入不到城市居民家庭月平均收入50%—70%的无房者,而且求租对象是住房认购储蓄户,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期为30年。
公共保障住房制度在韩国实施以来,不仅极大地保障了韩国居民的住房需求,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居民住宅的供求矛盾,而且促使国内房价水平逐步走向平稳,极大地遏制了住宅市场的投机泡沫。
2.公共保障住房形式多样(1)住房租金补贴。
韩国的基本生活保障法规定,当地政府应给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费用标准的家庭一定的住房补贴。
(2)低息租金贷款。
韩国的基本情况是,在签订租赁合同时住房承租人需向出租者支付押金,相当于住房价格的50%—70%,这部分押金在租赁期结束时返还给承租人。
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减轻低收入承租人的住房负担,自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国民住宅基金针对低收入承租人推出了两种租房押金贷款:一是面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押金贷款。
持有当地政府开具的证明文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可以获得年利率仅为3%、贷款额一般不超过1000万韩元(约9000美元)的押金贷款。
二是面向无房的低收入劳工的押金贷款。
年收入低于3000万韩元的劳工可以获得年利率为7.7%—9%、相当于租房押金50%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