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械手已被广泛应用,大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本文通过对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的了解,对本课题任务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机械手用三自由度和圆柱坐标型式。设计了机械手的夹持式手部结构;以及设计了机械手的总体结构,以实现机械手伸缩,升降,回转三个自由度及手爪的开合。驱动方式由气缸来实现手臂伸缩和升降,异步电机来实现机械手的旋转。

运用了FX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上下料机械手进行控制, 论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控制软件结构以及手动控制程序和自动控制程序的设计。

关键词:机械手,气缸,可编程序控制器

目录

摘要............................................................................. I

1 绪言 (1)

1.1 机械手的概述 (1)

1.2 我国机械手的发展 (1)

1.3 气动机械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3)

1.4 PLC概念的由来和产生 (5)

1.5 本课题设计要求 (8)

2 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方案 (9)

2.1 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9)

2.2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 (10)

2.3 驱动机构的选择 (11)

2.4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11)

3 机械手的机械系统设计 (13)

3.1 机械手的运动概述 (13)

3.2 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分析 (14)

4 机械手手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15)

4.1 手部结构 (15)

4.2 手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16)

4.3 夹紧气缸的设计 (18)

5 机械手手臂机构的设计 (24)

5.1 手臂的设计要求 (24)

5.2 伸缩气压缸的设计 (24)

5.3 导向装置 (29)

6 机械手腰部和基座结构设计及计算 (30)

6.1 结构设计 (30)

6.2 控制手臂上下移动的腰部气缸的设计 (30)

6.3 导向装置 (34)

6.4 平衡装置 (34)

6.5 基座结构设计 (35)

7 气动系统设计 (38)

7.1 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 (38)

8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40)

8.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及工作过程 (40)

8.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步骤 (41)

8.3 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案 (41)

9 总结 (55)

参考文献 (56)

1 绪言

1.1 机械手的概述

机械手(又称机器人,机械人,英文名称:Robot),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其来有自。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即是古代中国人的智能结晶。随着近代的工业革命,机器产业的不断发展成为近代工业的主要支柱。由于科学幻想所系的“永动机”、太空探险以及梦想解决人的机能所无法达致境界的求新意念,推动科学家想研究创造出种种能够代替人的机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自动化机器、无人操纵的飞行器等等,即是此产业发展链条上的一个大胆的尝试与突破。虽然,后来电脑、电子产业的发达引开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关于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在持续进行着。而近二十年中,因为电脑技术、电子产品及生物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大踏步发展,“机械手”的研发热潮已从专业人士的实验室中走了出来,成为一种综合科研能力的开发活动,参与者也打破了各行各业的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困局,开始了纵横连合,争奇斗妍,蔚成热潮的研究与制作尝试。

机械手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拟人化的,所以才有机械臂的开发与制作,也是为了以机械来代替人去做人力所无法完成的劳作或探险。但近十几年来,机械手的开发不仅越来越优化,而且涵盖了许多领域,应用的范畴十分广阔。大而言之,用之于太空开发,月球车,深海探测器,海洋石油开采,航天飞机机械臂等,小至微型手术机械,生命监测仪等。军事上的用途更是日新月异,从拆弹器、清除地雷器到无人驾驶飞机、战车,有人甚至预测未来战争可能如星球大战一样,是机械手的战争。至于工业、农业、遗传生物产业、医学、文化产业、电讯业、能源开发,都将因机械手的大量登场而出现产业革命。英国电讯公司未来学部门研究员曾因准确预测手机短讯、垃圾电邮及网上搜寻引擎的出现而闻名,在最近公布的科技展望五十年的预测中,其中就有数条是关于机械手的。

1.2 我国机械手的发展

第一台机械手出现后20年,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机械手,由上海起,接着天津,吉林,哈尔滨,广州,昆明等十几个研究单位和院校分别开发了固定程序、结合式、液压伺服型同用机械手,并开始了机构学(包括步行机构)、计算机控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这些机械手大约有1/3用于生产。

在该技术的推动下,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实施,我国机械手技术的发展得到政府的

重视和支持,在80年代中期,国家组织了对工业机械手的需求的行业的调研,结果表明,对第二代工业机械手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汽车行业(占总需要的60%~70%)。在众多的专家的建议和规划下,于“七五”期间,由机电部主持,中央各部委,中科院及地方十几所科研院所和大学参加,国家投入相当的资金,进行了工业机械手基础技术,基础元器件,几类工业机械手整机及应用工程的开发研究,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械手成套技术(包括机械手、控制系统、驱动传动单元、测试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小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等)的开发,研制出喷涂、弧焊、点焊和搬运等作业机械手整机,几类专用和通用控制系统及几类关键元部件如交、直流伺服马达驱动单元机械手专用薄壁轴承、谐波传动系统、焊接电源和变压器等,并在生产中经过实用考核,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且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在应用方面,在第二汽车厂建立的我国第一条采用国产机械手的生产线-东风系列驾驶室多品种混流机械手喷

涂生产线,该线由7台国产PJ系列喷涂机械手和PM系列喷涂机械手和周边设备构成,已运行十年,完成喷涂20万辆东风系列驾驶室的生产任务,成为国产机械手应用的一个窗口;此外,还建立了几个弧焊和点焊机械手工作站。与此同时,还研制了几种SCARA 型装配机械手样机,并进行了试应用。在基础技术研究方面,解剖了国外10余种先进的机型,并进行了机构学,控制编程,驱动传动方式,检测等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系统研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测量系统,编制了我国工业机械手标准体系和12项国标,行标。

为了跟踪国外高技术,80年代在国家高技术计划中,安排了智能机械手的研究开发,包括水下无缆机械手,高功能装配机械手(DD驱动)和各类特种机械手,进行了智能机械手体系结构,机构控制,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高性能传感器及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一批成果。这些技术的实用化将加速我国第二代机械手的发展[2]。

经过80年代尤其是后50年的努力,吸引了160多个单位从事机械手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力量,形成了京津、东北、华东、华南等机械手技术地区和十几家优势单位,培养了一支2000多人的工业机械手设计、研制、应用队伍,造就了一批机械手专家,使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发展基本上可以立足于国内。

90年代初期,我国主要开发下列机械手:

(1)喷涂机械手

(2)焊接机械手

(3)搬运机械手

(4)装配机械手

在90年代中期,国家已选择以焊接机械手的工程应用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从而迅速掌握焊接机械手应用工程成套开发技术、关键设备制造、工程配套、现场运行等技术,即以机械手焊接工艺为龙头,开展焊装线总体设计、线体总控及多机通讯,新型焊接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