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5对韵歌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RJ上册精品教案 1识字(一) 5.对韵歌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RJ上册精品教案 1识字(一) 5.对韵歌](https://img.taocdn.com/s3/m/ce7a26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9.png)
5 对韵歌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3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热爱大自然。
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了解对子和识字。
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今天,我想去美丽的大自然中走一走,小朋友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呢?那就出发吧!二、激情导入1.师描述引入情景:清晨,层层薄雾。
幽静的森林中传来清脆的鸟叫声。
下起了蒙蒙细雨,风儿轻轻地吹拂,大自然揭开了美丽的面纱。
蓝天碧野,山清水秀,柳绿桃红,花鸟鱼虫……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一轮夕阳挂在天边。
2.走在大自然中,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学生说,教师随机出示词语(生字注音):对、云、雨、风、花、鸟、鱼、虫。
三、自主识字1.过渡:同学们说得真棒!这些字,你会读吗?2.展示读字:读一读,认识哪个读哪个,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
3.认读字。
A.自由读字。
B.指名读字。
C.正音(重点指导:鸟、风)。
D.交流读字:根据大家提的几点建议,请你们再读读。
和同桌组成学习伙伴,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如果同桌读得好,就表扬他;如果同桌读时有困难,请你帮助他。
E.齐读。
4.游戏巩固:同学们都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
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到相应的生字,然后读出来。
5.检查识字情况: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认读。
四、读文感悟1.过渡:有一篇课文把这些字进行兴趣的组合,想不想读一读?2.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用彩色笔涂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齐读。
4.引导发现课文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
A.读了以后,你有什么发现?B.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课文上这种有趣的组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叫对对子。
5.师生交叉读:老师读前半句,你对后半句,好吗?(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第二遍边拍手边读。
)6.学生交叉读:现在可以下位找你的朋友来玩对对子,玩的时候也可以拍拍手。
7.齐读全文。
五、拓展练习尝试编对歌,老师说上半部分,学生对。
如:天对______,雨对______,春夏对______,青山对______,太阳对______。
2024年秋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
![2024年秋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https://img.taocdn.com/s3/m/1e70f6f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a.png)
2024年秋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合作对读,认读生字。
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边对对子边找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扫清认读课文的障碍。
(4)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名读,正音;学生齐读,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
(1)读了这首对韵歌,你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了吗?(每半句的中间都有一个“对”字,“对”字的前后两个词字数相同。
)(2)读了这首对韵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过渡:我们已经能独自读通课文了,生字宝宝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交朋友了,老师就让它们来和同学们打招呼!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一边展示一边范读,学生跟读。
4.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字理识字,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虫”的甲骨文)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由这个字的形状,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生:“虫”的字形是一条虫的样子,头尖尖的,尾巴弯弯的。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
(课件出示“雨”“鸟”的甲骨文及“风”的篆文)引导学生逐一观察字形,提问:你发现这三个字各自的特点了吗?生1:“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儿从云朵里飘落下来。
生2:“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
生3:“鸟”中间的一点好像鸟的眼睛。
(3)组词拓展。
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风云、对手、花鸟”等。
雨:雨点雨滴小雨细雨毛毛雨风:东风南风北风风云风雨鸟:小鸟飞鸟鸟鸣鸟毛鸟笼(4)引导学生归类识字。
课件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三个选项,“雨、雪、风、鸟、虫”及相应的图片,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给生字分类。
(5)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如:又+寸=对;氵+青=清。
5.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播放动漫笔顺,学生观看笔顺及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相应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边看边听边书空。
(教师在范写时重点说新笔画名称)云独体字。
上横短,下横长,撇折从下横的中点起笔。
雨独体字。
上横稍短,框形上宽下窄,竖画正直居中。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594a9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4.png)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对韵歌》的朗读与背诵,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以及通过对韵歌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汉语音韵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对韵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认识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了解汉语音韵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对韵歌》,认识和书写生字词。
难点:掌握汉语音韵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录音机、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引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3)学习生字词,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和书写。
3. 例题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2)结合课文,讲解汉语音韵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作业本上书写生字词。
(2)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比赛。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用本课生字词创作小诗,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对韵歌》2. 生字词:山、水、云、月、花、鸟、虫、鱼3. 汉语音韵特点:韵母相同,声母相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对韵歌》。
(2)书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3)用本课生字词创作一首小诗。
答案:(1)略(2)略(3)示例:山青水秀云飘摇,月明花好鸟儿娇。
虫鸣鱼跃皆可爱,共度快乐好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对韵歌》,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汉语音韵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对课文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收集其他对韵歌,进行比较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汉语音韵的韵律美。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 5 对韵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 5 对韵歌》](https://img.taocdn.com/s3/m/c6e466a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f.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 5 对韵歌》《识字5 对韵歌》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对韵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识字课。
这篇课文以对子的形式出现,内容简单,节奏明快,琅琅上口,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和背诵。
课文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事物,如山、水、花、鸟等,通过对这些事物的对仗组合,让学生初步感受汉语的韵律美,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识字方面,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生字,通过不断地诵读和对字形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的初步印象。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但是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础,但识字量较少。
学生们在生活中可能对课文中的一些自然事物有所接触,这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但对于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还需要细致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韵歌》。
-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生字,会写“虫、云、山”等字。
- 能够初步理解对子的含义,感受汉语的韵律美。
1.1.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 运用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提高识字能力。
-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学习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 激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准确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虫、云、山”等字。
例如,在教学“虫”字时,可以先展示虫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虫子的形状,再引导学生观察“虫”字的字形,像一条弯曲的小虫子,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地记住这个字。
-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拍手读等方式进行。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9d20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8.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5篇据了解,《对韵歌》是依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盼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悉“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云”的字音。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第1页/共14页1.出示生字卡片,同学认读。
2.我们生活在漂亮的大自然中,大自然有许多我们的伴侣。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对韵歌。
4.熟悉“对”字。
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
边演示边说顺口溜:好伴侣,手拉手,让我们熟悉了一个新伴侣。
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
出示字卡:对随机贴字卡。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对韵歌”又叫“对子歌”。
自然界中谁和谁是对子呢,请大家打开书到13页,认真听老师读,找出答案。
2.同学汇报,师相机板书。
3.自由练读。
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同学自由读课文。
4.检查读文。
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
5.师生合作读两遍。
(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三、图文对比,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儿歌中还藏有我们今日要熟悉的生字,你能找出来了吗?2.出示字卡“云”,指名同学领读。
2.指导同学圈要求熟悉的生字。
(课件出示课文及圈出的生字)你熟悉哪个生字,领大家读一读。
说说你是怎样熟悉的。
选生字进行组词,说话练习。
四、嬉戏巩固生字。
出示图片,同学看图识字。
出示字卡,找对子。
五、课中嬉戏,编对子歌。
1.出示《金木水火土》,读一读,找出对子。
2.过渡:孩子们学得真仔细,肯定有点累了,我们来做个课中操《拍手歌》放松一下,孩子们请起立,小手伸出来。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98a74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a.png)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
这部分内容位于教材第五章节,重点是通过韵律和节奏来认识生字,并学会运用这些字。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十个生字,学会三个词语,掌握五个基本句型,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十个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韵律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对韵歌》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记忆和运用,以及对句型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韵律和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生字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字卡片、节奏乐器(如小鼓、小钹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播放一段《对韵歌》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模仿视频中动作,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生字,让学生跟读,并讲解生字笔画、结构及组词。
然后,以互动形式,让学生尝试用生字造句。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生字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用上一个同学生字,组成一个新词或句子。
让学生尝试编写简单《对韵歌》,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生字,用这个生字创作一首简短《对韵歌》。
完成后,各组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个部分:生字区、句型区和创作区。
生字区展示本节课十个生字,句型区展示五个基本句型,创作区用于展示学生创作成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本节课学到生字,编写一首简短《对韵歌》。
2. 答案示例:小明小明,天上飞;小红小红,地上跑;小丽小丽,水中游;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生字和句型。
在课后,我将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他们优点和不足,并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进行创作,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5对韵歌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5对韵歌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f2ce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f.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5对韵歌》人教部编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识字5对韵歌》的一部分,属于人教部编版。
本教材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汉字发音和认读。
本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识字5对韵歌》中的文字和韵母,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乐趣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教授学生认读《识字5对韵歌》中的文字和韵母;2.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文字的发音和识字的技巧,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识字。
四、教学准备1.准备课本和相关辅助教材;2.准备音响设备,确保课堂上能播放相关录音;3.教师需要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程相关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学习《识字5对韵歌》教师逐次教授学生《识字5对韵歌》中的文字和韵母,要求学生跟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识字技巧。
3. 练习与巩固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如口头练习、书写练习等,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做简单总结,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习题;2.背诵《识字5对韵歌》中的文字和韵母;3.撰写一篇关于学习《识字5对韵歌》的心得体会。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识字5对韵歌》中的文字和韵母,从而达到提高识字能力的目标。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最新4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62b5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6.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案(最新4篇)《对韵歌》教案篇一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云”1.课件出示“云”字,说一说“云”字部首、结构。
2. 引导生说出“云”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云”这个字。
4.同学们我们来观察这个字有几个部件组成?分别是什么?(由“二”和“厶”组成)5.【部件本义】①“二”(同“上”)表示天空。
②“厶”(胎儿)表示像胎儿那样的云团。
6.你能根据这两个部件的本义试着说一说“云”本义是什么?7.师小结:天空的云团,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点成团地在空中飘浮叫“云”:云对雨。
8.指导书写“云”字。
强调“云”新笔画撇折。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
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三)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以下生字:chònɡ甲秾稀【字形】甲骨文像蛇之形。
【本义】蛇,俗称“长虫”。
指导书写时强调“虫”的笔画提。
shān甲金苩【字形】甲骨文、金文像山峰连绵之形。
【本义】连绵的山峰。
指导书写时强调“山”的新笔画竖折。
(三)、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
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课件逐一出示认读生字“对、雨、风、花、鸟” 5个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三、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案设计篇二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字。
2、会写基本笔画“撇折”和“云”字。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
学情分析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单纯识字是很乏味的。
如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本课通过创设情境,用游戏活动组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复现生字,新颖有趣,寓教于乐。
重点难点1、教读韵文,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字。
2、了解“云”字的字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识字5 对韵歌 人教部编版(2016)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识字5 对韵歌 人教部编版(2016)](https://img.taocdn.com/s3/m/127d2f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6.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5 对韵歌人教部编版(2016)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使学生了解对韵歌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美感。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对韵歌》的学习。
2. 生字词的认识和书写。
3. 对韵歌的特点及欣赏。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
2. 教学难点:对韵歌的特点及欣赏。
四、教学时间- 2课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对韵歌》。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b.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
c.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a.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b. 学生自主探究生字的读音、结构及书写方法。
c.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
4. 理解课文a. 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c.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5. 欣赏对韵歌a. 教师简要介绍对韵歌的特点。
b. 学生欣赏对韵歌,感受其韵律美。
c. 学生尝试创作对韵歌,展示并互相评价。
6. 总结拓展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b.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c.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对韵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感受语言的美感。
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板书设计《对韵歌》雪花飞舞雨点滴答落叶飘洒鸟儿唱歌八、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字词。
2. 朗读课文,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
3. 尝试创作一首对韵歌,下节课分享。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4dce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c.png)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对应章节为识字5《对韵歌》。
内容主要包括对韵的基本概念、趣味性的对韵歌学习,以及通过歌谣形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韵的基本概念,能分辨出对仗工整的词语。
2. 通过学习对韵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韵的概念和识别对仗工整的词语。
难点:创作简单的对韵句子,理解并体会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卡片、黑板、挂图。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以一首简单易懂的对韵歌谣开场,让学生感受对韵的韵律美。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详细讲解对韵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并识别对仗工整的词语。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对仗词语,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对韵歌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对韵的概念2. 对仗工整的词语示例3. 对韵歌的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对韵知识,创作一首简单的对韵歌谣。
答案示例:雨滴答,风呼呼。
花儿红,草儿绿。
小鸟飞,鱼儿游。
我们笑,老师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掌握程度如何,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的对韵素材,进行创作和分享,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小组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对韵的概念和识别对仗工整的词语是本节课的重点,这部分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和反复练习。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识字一:5 对韵歌》教学设计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识字一:5 对韵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f9494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8.png)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识字一:5 对韵歌》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识字一:5 对韵歌》是一节涉及汉字识字和声韵学习的课程。
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学会一些基础的对仗和韵脚,提高对汉字的识别和声音的敏感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1.能够听准对仗词的读音,分辨声韵相同的字;2.能够准确朗读教材中的韵歌;3.能够理解韵脚的概念,初步掌握对仗词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对仗词的读音,能够正确朗读韵歌;2.难点:理解韵脚的含义,能够运用对仗词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前期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材《识字一:5 对韵歌》和相关教学资料;2.教师检查教室设施设备,确保教学规范顺利进行;3.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导入和热身(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2.教师播放一段与对仗和韵脚相关的音频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3.学生跟读相关内容,熟悉韵脚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与实践(30分钟)1.教师逐句讲解《识字一:5 对韵歌》的内容,解释对仗和韵脚的概念;2.学生跟读教师的示范,模仿正确的音调和语气;3.学生分组互相练习,共同合唱韵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2.学生进行小结,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会;3.教师布置相关作业,拓展学生对对仗和韵脚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对仗和韵脚的含义,初步掌握相关技巧。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对仗和韵脚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六、延伸阅读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对仗诗韵台灵》3.《韵课:小学生识字启蒙》以上是本节课《识字一:5 对韵歌》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所帮助。
2024年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精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115c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1.png)
2024年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识字5:《对韵歌》”。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对韵,通过浅显易懂的歌词,让学生感受汉语的音韵美。
详细内容包括:1. 学习《对韵歌》的歌词;2. 认识生字:清、晴、雨、露、花、草、虫、鸟;3. 理解对韵的含义,能简单运用对韵进行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 培养学生朗读和欣赏对韵歌的能力,感受汉语音韵美;3. 培养学生运用对韵进行语言表达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韵的含义和运用;2. 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以及对韵歌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字卡片、教学挂图;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自然景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引出对韵的概念;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对韵歌》,感受音韵美;(2)学习生字:清、晴、雨、露、花、草、虫、鸟,让学生认读并书写;(3)分组讨论,理解对韵的含义,并进行简单的对韵练习;3. 例题讲解:讲解对韵的运用,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模仿;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课生字和对韵进行语言表达;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对韵歌》2. 生字:清、晴、雨、露、花、草、虫、鸟3. 对韵练习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本课生字和对韵,编写一首简短的对韵歌;2. 答案示例:清风吹,晴空现;雨滴落,露珠圆;花儿开,草儿绿;虫鸣叫,鸟儿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对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是对韵的含义和运用,这是因为对韵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运用有一定难度。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e009b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f.png)
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识字5《对韵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韵歌的朗读、识字、理解、欣赏以及创作等。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对仗的概念、感知韵律美、培养语感、激发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
2. 使学生理解对仗的概念,感受对仗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仗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对仗的概念、韵律美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富有韵律感的对韵歌,引导学生感受韵律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韵律。
b.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认读,教师指导。
3. 知识讲解:a. 讲解对仗的概念,举例说明。
b. 分析课文中的对仗句子,让学生感知对仗的韵律美。
4. 实践活动:a. 学生自由组合,创作对仗句子,并进行展示。
b.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5. 随堂练习:a. 根据黑板上给出的生字,组成对仗句子。
b. 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识字5《对韵歌》2. 板书生字词,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对仗关系。
3. 板书例句,展示对仗的美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创作一首对仗歌。
2. 答案示例:小鸟飞,蝴蝶舞。
河水清,青山绿。
月儿明,星星稀。
娃娃笑,花儿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对仗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练习和展示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积累更多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b. 组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记忆。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 对韵歌》教案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 对韵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392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6.png)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 对韵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歌唱《识字5 对韵歌》。
3.能够根据歌曲内容,理解对仗的概念,并能举一反三。
4.培养学生对诗歌韵味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识字5 对韵歌》的歌词并能流畅歌唱。
2.理解对仗的概念,培养对韵歌的感受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教具:音响设备,课件投影仪。
3.辅助教材:歌曲《识字5 对韵歌》音频。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播放《识字5 对韵歌》音频,让学生先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味。
2. 歌曲学习1.分段学习歌曲,让学生跟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2.练习整首歌曲的唱腔,鼓励学生多次反复练习,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熟练地唱出全曲。
3. 讨论对仗1.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对仗概念,如什么样的词能够对仗,为什么对仗能增加诗歌的韵味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歌曲中的对仗词语,并向全班汇报。
4. 拓展活动1.学生自编对韵歌或对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老师和学生一起欣赏经典的对仗韵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识字5 对韵歌》的歌词并能歌唱,理解对仗的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对仗的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1.背诵《识字5 对韵歌》歌词。
2.创作一首对韵歌或对联。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做到理解对仗、感受韵味,提高语文素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对韵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对韵歌》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f7cb2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6.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对韵歌》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5对韵歌》中的词语。
2.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3.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5对韵歌》中的词语。
2.理解歌曲的内容并正确朗读。
三、教学准备1.课件:《5对韵歌》教学视频或PPT。
2.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5对韵歌》。
3.教具:CD、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5对韵歌》的内容。
2.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新课《5对韵歌》。
第二步:学习歌曲(15分钟)1.播放《5对韵歌》的音频,让学生跟读。
2.教师逐句解释歌词,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文字含义。
3.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歌曲,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朗读。
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创编一个新的韵歌,内容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
2.每个小组派代表表演他们编写的韵歌,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
第四步:课堂讨论(10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5对韵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美感和节奏感,促进他们对文学的审美能力。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老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确认学生对《5对韵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5对韵歌》中的几句词语。
2.拓展阅读:让学生寻找其他类似的古诗韵文,并选择一首进行朗读或解读。
六、教学反思1.教学时长是否合适?2.学生在学习《5对韵歌》时是否积极参与?3.学生是否理解了歌词的含义?4.是否需要做些许调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5对韵歌》,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8d365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1.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识字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记忆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汉字和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母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记忆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对韵歌的认识,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通过朗读、识字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3. 理解字词:教师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字词的意思。
4.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
5.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记忆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记忆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与对韵歌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3. 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对韵歌,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一)5 对 韵 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一)5 对 韵 歌|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8e17a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c.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一)5 对韵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读写“对、韵、歌”三个字。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 通过对韵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识字:对、韵、歌2. 韵歌的学习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对、韵、歌”三个字。
2. 教学难点:理解韵歌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实物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识字教学a. 教师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观察“对、韵、歌”三个字的字形特点。
b.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对、韵、歌”三个字的读音和含义。
c. 教师讲解“对、韵、歌”三个字的笔顺、笔画、结构,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d. 学生跟读、自读,巩固对“对、韵、歌”三个字的认读。
3. 韵歌学习a. 教师播放韵歌《对韵歌》,让学生感受韵律美。
b.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对韵歌》,注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c. 教师讲解《对韵歌》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d. 学生跟唱、自唱,巩固对《对韵歌》的掌握。
4. 巩固练习a. 学生分组进行识字比赛,看哪个小组认读得又快又准。
b. 学生进行《对韵歌》歌唱比赛,看哪个小组唱得最好听。
5. 总结拓展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b.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对韵歌》,感受亲子乐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同时,通过对韵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韵歌的学习韵歌的学习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韵歌是一种具有韵律美的歌曲,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优美的旋律,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引入韵歌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审美情趣。
2020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5《对韵歌》教案新人教版
![2020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5《对韵歌》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67691960590c69fc3762d.png)
对韵歌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儿)(风儿)师:对呀!小朋友真聪明。
今天我们就与雨儿、风儿一起旅行一次好吗?(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生:边看边说。
3.出示课文题目。
师: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识字5一课。
齐读《识字5》,看看这首对韵歌展现了大自然哪些美丽的景色。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一)学习第一、二句1.教师范读课文一、二句。
教师做讲解: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
学生采用拍手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诵读,读准字音。
[ww@w.zzstep.#%com&*]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每个对子间的词语是什么关系?(都是同一类别的词语。
)这些词语可以分成哪些类别?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3个词语,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是“植物类”,“鸟、虫”都是“动物类”。
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一读,如“云雨、风雪、花树、虫鸟”。
5.出示图文“云、雨、雪、风、花、树、鸟、虫”,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人指图,一人读字。
6.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
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
(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②学生发表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韵歌》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
(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