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及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筛查胶体金快速定量

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筛查胶体金快速定量

《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筛查胶体金快速定量法》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意义(一)介绍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为一种白色结晶,又称F-2毒素,是由禾谷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1962年Stob等首先从发霉的玉米中分离得到了该毒素,命名为玉米赤霉烯酮;1966年Urry首次阐明了该毒素的结构,并将此结构命名为F-2毒素,后又被改称为ZEN。

ZEN为白色晶体,分子式C18H22O5,化学名为6-(10-羟基-6氧基-1-碳烯基)β-雷琐酸-μ-内酯[6-(10-hydroxy-6-OXO-trans-1-undeceny)β-resorcylicacid lactone],熔点164~165℃,紫外线光谱最大吸收为236nm、274nm和316nm。

红外线光谱最大吸收为970nm,其甲醇溶液在254nm短紫外光照射下呈明亮的绿-蓝色荧光。

ZEN不溶于水,溶于碱性水溶液、乙醚、苯、氯仿、乙酸乙酯、甲醇及乙醇等。

在植物体内,ZEN主要代谢产生α-玉米赤霉烯醇(α-Zearalenol,a-ZOL)。

在动物及人体内,除了可以代谢产生α-ZOL外,ZEN还可代谢产生β-玉米赤霉烯醇(β-zearalenol,β-ZOL),α-ZOL和β-ZOL又可以相互转化并进一步代谢产生α-玉米赤霉醇(zeranol,α-zearalanol,ZAL)及β-玉米赤霉醇(Taleranol,β-Zearalanol,TAL),而ZAL、TAL以及玉米赤霉醇(zearalanone,ZAN)又可相互转化。

ZEN主要污染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等粮谷类作物及其制品。

Toshitsugu对19个国家和地区的谷物、食品及饲料中所含的ZEN进行了调查发现,包括中国、阿根廷、加拿大、波兰及也门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借助被污染的乳制品、肉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ZEN及其代谢产物可以进入人体,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谷物中赤霉烯酮毒素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谷物中赤霉烯酮毒素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谷物中赤霉烯酮毒素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谷物中赤霉烯酮毒素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赤霉烯酮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大麦等谷物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对赤霉烯酮毒素的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并评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HPLC-MS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的谷物样品进行了赤霉烯酮毒素的检测和定量。

我们考虑了仪器误差、样品制备误差、分析方法误差、操作员误差和样品异质性等多个因素,计算得出了不确定度的估计值为±4.3%至±4.8%。

研究结果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和谷物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关键字赤霉烯酮毒素、谷物、不确定度评定、HPLC-MS分析、食品安全监管。

一、引言赤霉烯酮毒素(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由赤霉菌(Gibberella spp.)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和其制品中,如小麦、玉米、大麦等。

赤霉烯酮毒素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包括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症状,以及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免疫抑制和癌症等慢性健康问题。

对谷物中赤霉烯酮毒素的准确测定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普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HPLC-MS)等先进技术来检测赤霉烯酮毒素的含量。

这些分析方法不仅需要精密的仪器和高质量的试剂,还需要熟练的操作员来执行。

为了评估这些分析方法的可靠性,需要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以确保结果的可信度。

不确定度是一种用于衡量测量结果不确定程度的参数,它考虑了多种因素,包括仪器误差、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对于毒素分析,不确定度评定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它有助于确定食品中毒素的含量是否达到了法定限值,以及是否对消费者构成潜在危害。

二、方法样品制备赤霉烯酮提取与纯化赤霉烯酮分析不确定度评估1 样品采集与制备本研究采集了来自不同来源的谷物样品,包括小麦、玉米和大麦等常见谷物品种。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王 雄 王 津 (北京中检维康技术有限公司)程宗佳 博士 (美国大豆协会北京办事处饲料技术主任)摘要:利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测定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灵敏度为0.1mg/kg,检测范围为:0~5mg/kg,变异系数为3.3%~13.3%,在其检测范围内的回收率为97%~106%,分析1个样品的时间只需25min。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饲料;检测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称F2毒素,是由禾谷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一种雌激素真菌毒素,化学名为6-(10羟基-6氧基-1-炭稀基)β-雷琐酸-μ-内脂,是一种白色的结晶,分子式为C18H22O5,分子量为318;熔点为164~165℃;紫外线光谱最大吸收236nm、274nm和316nm;红外线光谱最大吸收为970nm。

纯的玉米赤霉烯酮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溶于碱性水溶液、乙醚、苯、氯仿、二氯甲烷、醋酸乙酯、乙腈和乙醇;微溶于石油醚(b.p.30~60℃),在紫外线照射下呈蓝绿色(刘继业,2001)。

米赤霉烯酮最初是从赤霉病玉米中分离出来的,有15种以上的衍生物,其主要存在于玉米和玉米制品中,小麦、大麦、高粱、大米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ZEN主要污染玉米、麦类、谷物等,在世界各地各种粮谷与饲料中均有存在。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可引起动物发生雌激素亢进症,导致动物不孕或流产,对家禽、猪、牛和羊的影响较大,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Quiroga等,1994;杨曙明等,1994)、气相色谱法-质谱(Bennett等,1994)、酶联免疫吸附法(Bagnati 等,1991)等。

Fazekas等(2001)和Visconti等(1998)利用免疫亲和柱-HPLC法测定了玉米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Scott等(1999)利用免疫亲和柱-荧光法和免疫亲和柱-HPLC法快速测定了玉米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的的固相萃取方法-逗点生物

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的的固相萃取方法-逗点生物

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的固相萃取方法(Copure®224多功能净化柱)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由镰刀菌产生的非甾体类真菌毒素,常存在于受镰刀菌污染的谷物中(小麦、玉米、燕麦和大麦等);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是世界范围内污染农作物最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

当畜禽采食了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后,会产生肿瘤、雌激素和免疫抑制作用等不利影响,通过动物性食品危及人类的健康,因此精准快速地检测饲料及饲料原料和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逗点生物采用最新自主研发的Copure®224多功能净化柱,建立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两个水平(8ng/g,16ng/g)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100%之间,RSD 小于10%,操作简便快捷,与国内外的竞品相比,具有回收率高和脱色除杂效果好的优势,能够作为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的参考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粮食和粮食制品,酒类,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大豆、油菜籽、食用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参照《GB5009.20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一、样品前处理1.1样品提取(1)称取5g样品,加入1g氯化钠,再加入20mL乙腈-水溶液(9+1)混合均匀。

(2)涡旋15min后,6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待净化用。

1.2样品净化(1)向玻璃试管中加入10mL样品提取液。

(2)将净化柱橡胶头从试管顶端插入试管中,并向下压净化柱至试管底端。

(3)将净化柱上部净化后的样品提取液取出至样品瓶或EP管中。

(4)取5mL净化提取液,氮气吹干,用1mL初始流动相复溶,涡旋30s溶解残渣,过0.22μm微孔滤膜,上机分析。

二、仪器条件仪器设备:UltiMate300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配FLD检测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B:去离子水C:甲醇流动相梯度:表1流动相洗脱程序时间A(%)B(%)C(%)0.00524085.00524088.00955011.00955013.005240817.0052408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体积:50.0 L检测波长:激发波长274nm,发射波长440nm检测器:荧光检测器(FLD)三、实验结果表2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检测项目加标水平(ng/g)Copure®224国外A品牌国内B品牌回收率R/%RSD/%回收率R/%RSD/%回收率R/%RSD/%玉米赤霉烯酮895.5 6.298.4 6.0145 5.1 1690.1 6.892.1 6.5125 5.7①②③④图1不同品牌多功能净化柱处理样品后的脱色效果图(①玉米粉提取液-未净化处理②Copure®224-净化处理③国外A品牌-净化处理④国内B品牌-净化处理)从图1中可知,经过Copure®224净化处理后,提取液中色素被明显吸附;Copure®224的脱色效果明显,其脱色能力与国外A品牌和国内B 品牌相近。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摘要:实验建立了玉米油中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用5 mL正己烷溶解后,10 mL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

外标法定量,在1-50 μg/L范围内,玉米赤霉烯酮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2 >0.99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0 μg/kg和10.0 μg/kg,平均回收率为88.7 %~90.4 %,日内精密度为5.0 %~6.4 %,日间精密度为6.1 %~8.1 %。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关键词:正己烷;乙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也称为F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类雌性激素活性的一类真菌毒素[1]。

它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等粮食谷物中,是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种镰刀菌毒素[2]。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很大的毒性作用,可损伤DNA、诱发肿瘤、对免疫功能方面造成影响[3-4]。

玉米油作为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用油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主要食用油品之一,但在其收获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玉米赤霉烯酮,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规定谷物及其制品的玉米赤霉烯酮限量值为60 μg/kg,而对玉米油中的含量暂无要求,只是做为风险监测的一项指标。

目前用于粮谷和植物性油脂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9]等。

但是,由于薄层色谱和免疫分析法准确度较低且存在干扰,很容易出现假阳性,只适合于定性或初筛,现在已较少使用;液相色谱法被广泛使用,能满足日常检测需要;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和精密度更高,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

对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直接稀释法[10]、免疫亲和柱[11]、固相萃取柱净化[12]等方法,稀释法的前处理存在净化不彻底、基质干扰大的问题,而免疫亲和柱虽使用范围广、特异性强,适用于处理复杂基质的样品,但价格昂贵,批量检测成本高,且前处理较为复杂。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由产自赤霉菌的黄曲霉烯酮合成的毒素。

该毒素在玉米和其他谷物中广泛存在,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有害。

因此,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以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是将样品溶解后经过净化处理,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测定不同类型的赤霉烯酮类毒素,但是需要较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

2. 气相色谱法(GC):这种方法是将样品中的赤霉烯酮蒸发,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对于特定类型的赤霉烯酮类毒素的测定较为准确,但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3. 免疫分析法:这种方法利用特殊的抗体与赤霉烯酮结合,产生可见的信号,从而测定样品中的赤霉烯酮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即时获得,但是对样品中的干扰物较为敏感。

4. 毛细管电泳法(CE):这种方法利用样品在毛细管中的化学性质差异,通过分离电泳来测定赤霉烯酮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样品矩阵,并且可同时测定多种赤霉烯酮。

除了以上主流的检测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检测技术被应用到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中:1.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分子与赤霉烯酮的特异性结合,通过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来测定赤霉烯酮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势,但是需要对传感器进行特定设计和构建。

2. 分子印迹技术:利用功能单体与赤霉烯酮形成特异的相互作用,构建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该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和较好的再生性,但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成本。

以上只是介绍了部分常用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验室条件、检测要求和经济成本等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因此在检测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法规和指南。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及仪器技术性能优化的研究报告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及仪器技术性能优化的研究报告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及仪器技术性能优化的研究报告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及仪器技术性能优化的研究报告摘要: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玉米毒素,其对人畜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本研究以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和仪器技术为基础,对其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

通过改进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提高了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同时,对仪器技术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和仪器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可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仪器技术;性能优化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畜健康。

然而,由于玉米在栽培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赤霉毒素的污染,玉米赤霉酮烯成为了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

玉米赤霉酮烯是一种强烈的毒素,对人畜健康有致突然剂作用。

传统的玉米赤霉酮烯检测方法存在着复杂、耗时和昂贵的问题,无法满足玉米加工和贸易的需求。

因此,研究开发快速、准确的玉米赤霉酮烯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本研究基于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和仪器技术,对玉米赤霉酮烯进行了快速、准确的检测。

首先,我们改进了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提高了探针对玉米赤霉酮烯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其次,我们优化了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的制备方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对仪器技术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仪器的检测速度和精确度。

结果与讨论:经过优化的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和仪器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玉米赤霉酮烯。

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荧光探针对玉米赤霉酮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能够实现对赤霉烯酮的定量检测。

此外,改进的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卡制备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玉米加工和贸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HPLC法测定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HPLC法测定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分析检测HPLC法测定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王晨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410128)摘 要: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检测。

优化的提取液为乙腈、水、甲醇,比例为46∶46∶8。

得出标准曲线方程y=0.043 4x+0.011 8,相关系数R2=0.999 93。

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限为0.12 μg·kg-1,回收率为84.0%~92.4%,偏差为-1.5%,在PBS缓冲液样品中,检测值为254.1 μg·kg-1,回收率为95.6%。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实现了对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准确、快速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玉米;玉米赤霉烯酮Determination of Zearalenone in Maize by HPLCWANG Chenqing(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detect zearalenone in corn. The optimized extract was acetonitrile, water and methanol in a ratio of 46∶46∶8. The standard curve equation y= 0.043 4x+0.011 8 is obtained,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0.999 93. The detection limit of zearalenone was 0.12 μg · kg-1, the recovery rate was 84.0 %~92.4 %,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1.5 %. In the sample of PBS bu ff er, the detection value was 254.1 μg·kg-1, and the recovery was 95.6%. The accurate and rapi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zearalenone in corn was realized by optimizing the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 and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rn; zearalenone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且成熟的技术,具有准确性高、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1]。

HPLC法测定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

HPLC法测定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

Iustry科技文苑行业74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8月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毒素、ZEA,主要会污染玉米、小麦、大麦、小米、大米和燕麦等谷物。

ZEA 具有和雌激素类似的结构,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效应,其作用强度为雌激素的十分之一。

ZEA 可引起卵巢病变,干扰动物排卵、延长发情间期、减少胎仔数或引起不孕等[1]。

我国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限量指标为小于等于60μg/kg [2],一般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试剂盒等方法进行检测。

本文通过对国家标准GB 5009.209-2016[3]/第一法进行优化,分别对方法检出限浓度、定量限浓度、限量指标浓度等进行加标实验,结果表明,用HPLC 法进行ZEA 质量浓度的测定,回收率和精密度均满足GB/T 27404-2008[4]的要求。

1 试剂和材料超纯水、乙腈(色谱级)、甲醇(色谱级)、ZEA 标准物质(PriboLab)、提取液(乙腈:水=84:16,v/v)[5]、PBS 缓冲液(Hyclone)、吐温-20、ZEA 免疫亲和柱(Romer)。

2 仪器安捷伦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离心机、氮吹仪。

3 标准溶液3.1 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适量的标准品(精确至0.0001g),用乙腈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 的标准储备液,-18℃以下避光保存。

3.2 标准工作液:用流动相稀释,配制成1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500ng/mL 的系列标准工作液,4℃避光保存。

4 实验方法4.1 提取本次实验采用市售玉米碴,经过高速粉碎机粉碎后,准确称取5g (0.001g)放于50mL 离心管中,加入20mL 提取液,涡旋振荡2min 后,置于离心机中,8000rpm 离心10min。

上清液通过玻璃纤维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3mL,收集余下滤液。

准确吸取3mL 滤液于50mL 离心管中,加入25mL PBS 缓冲液,混匀。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溶剂萃取预处理方法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溶剂萃取预处理方法研究
ysis,the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imm une afinity colum n pretreatment method. Key words:zea r a lenone;maize oil;solvent extraction;pretreatment;HPLC
玉米 赤 霉烯 酮 (ZEN)是一 种 由镰 刀菌 属 霉菌 产 生的有毒代 谢物… ,具有 免疫毒 性 、肝 毒性 和细胞 毒性 。玉米油作为玉米制品 ,在收获 、加工、运输
等过程 中易受镰 刀菌污染产生 ZEN。 目前 ,国内外测定食品中 ZEN的方法主要有酶
联免 疫 法【3 ]、胶 体 金 快 速 测 试 法[5]、薄层 色 谱
1124@ 126.coal。
法 、液相色谱法 卜 等。前 3种 方法多用于定 性 检测 ,定量检测则 以液相色谱法 (HPLC)最为常用 , 且常与免疫亲和柱 (IAC)层析¨们、净化柱层析… 的 预处理方法结合使用 。对于食用油 中 ZEN的定 量 分析 ,同样 以 HPLC最 为 常用 。 我 国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GB 5009.209-2016规 定 食 用 植 物 油 中 ZEN
收稿 日期 :2017—09—20;修 回 日期 :2017—10—17 基 金项 目:“十三 五”国家重 点研 发计 ̄lJ(2016YFD0401400) 作者 简介 :朱文倩 (1993),女 ,在读硕 士 ,研 究方 向为脂 质科 学 与技术 (E-mail)zhuwenqian23@163.cor n。 通信 作者 :黄健花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E.mail)huangjianhua
ditions of solvent extraction pretreatment were obtmned as ̄llows:with 90% acetonitrile water solution as extraction solution,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1:4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time 20 min. The extraction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realized the accurately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ZEN. The detection limit of

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摘要: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严重威胁。

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通过免疫学技术,结合金纳米颗粒和免疫层析技术,成功开发了一种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大规模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

1. 引言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产中常见的真菌背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中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迅速、准确地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十分重要。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使用了免疫学技术来开发玉米赤霉烯酮的快速检测方法。

首先,利用特异性抗体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识别和结合。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金纳米颗粒作为信号放大材料,并结合免疫层析技术进行信号的提取和分离。

3.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已知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样品进行测试,我们发现本方法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不同浓度范围内,我们均成功检测到玉米赤霉烯酮的存在,并且检测结果与标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

此外,本方法还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大规模的样品检测。

4. 优势与应用前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不需要复杂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

其次,该方法对样品的要求较低,适用于不同来源的玉米样品检测。

最重要的是,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质量监测、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玉米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的控制。

随着该方法的推广和使用,将有助于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促进玉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免疫学技术的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技术。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大规模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测定

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测定

现代农业研究玉米、燕麦、小米、大米、小麦、大麦等谷物是玉米赤霉烯酮的主要污染对象,有较强的耐热性,还具有可在生殖系统上起作用的雌激素作用,能同时使家禽、实验小鼠及家畜产生激素亢进症。

孕妇食用的食品中若含有玉米赤霉烯酮将会引起畸形、死胎及流产。

用于制作各种面食的面粉中若含有玉米赤霉烯酮,将会对被食用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及神经抑郁等[1]。

目前用于检测该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参照GB/T 5009.209-2008,分析了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1实验条件1.1仪器本实验应用的是岛津型号为LC-30A 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二元高压梯度系统。

详细配置:,CBM-20A 系统控制器,SIL-30AC 自动进样器,Lab-Solutions Ver.5.42SP3色谱工作站,DGU-20A5R 在线脱气机,CTO-30A 柱温箱,LC-30AD 输液泵,RF-20AXS 荧光检测器。

1.2实验分析条件[2],[3]流动相:乙腈+水+甲醇(40+53+7)混合,并脱气;进样体积:2μL;检测波长:Ex=305nm,Em=460nm;流速:1.0mL/min;柱温:40℃;洗脱方式:等度洗脱;色谱柱:Shim-pack XR-ODS II 2.2μm ,75mm L×3.0mmI.D.。

1.3样品制备1.3.1标准溶液配制用乙腈作溶剂将适量准确称取的玉米赤霉烯酮的标准品配制成0.1mg/mL 浓度的标准储备液,并避光放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用流动相将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储备液稀释成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10μg/L、2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500μg/L。

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测定(本溪国家粮油质量监测站117000)【摘要】本文通过使用超高效的液相色谱仪建立了一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在粮食中含量的方法。

粮油作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及建议

粮油作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及建议

玉米赤霉烯酮(ZEN),又称F-2毒素,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非甾体类真菌毒素,起初发现于玉米赤霉病之中,后经突变衍生出多种毒素种类。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通过被污染的谷物、肉及奶制品等进入人体,危害人体生殖系统的发育,会对动植物造成生殖毒害与致畸突变。

为了人们的健康,对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玉米赤霉烯酮广泛存在于玉米、大米、小麦、豆类等粮油作物中,其污染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

为了控制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各国制定了其在粮油产品中的限量标准,以利于保障食品安全[1]。

我国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最高限量为60μg/kg。

为了控制玉米赤霉烯酮在粮食产品中的含量,近年来兴起了一些快速、灵敏、准确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

1化学检测方法1.1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主要的优点是成本低、过程简便,因此是应用较多的检测方式。

但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却是所有方法中最低的。

薄层色谱法对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检测的灵敏度极限为300ng/g。

在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CHCl3、色谱硅胶、甲醇-三氯甲烷等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依次对样品进行提取、层析净化与洗脱。

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灵敏度较高,不仅能对玉米赤霉烯酮、DES等进行检测,二期还能够同时对其他多种毒素进行检测,该检测法主要是采用比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其结果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该方法中主要是对样品代谢物进行标准谱图库的比对,所用设备较为特别,因此在应用中只能作为大型或官方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也是美国AOAC官方指定检测方法。

粮油作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盛开(吉林省吉林市粮油监测站,吉林市132000)摘要:文章就玉米赤酶烯酮的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同时对相关方法的检测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玉米赤酶烯酮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S81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515(2022)01-0033-03--331.3高效液相色谱法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荧光特性,因此可运用HPLC检测其在样品中的含量,该方法灵敏度较高,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极限为0.31μg/kg。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步骤:
样品准备:将饲料样品进行粉碎、均匀混合,取适量样品加入溶剂中进行提取。

提取:使用合适的溶剂对样品进行提取,将玉米赤霉烯酮溶解出来。

净化: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和干扰物质,以获得纯净的玉米赤霉烯酮溶液。

样品注射:将净化后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色谱条件: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移动相,设置合适的流速和温度条件,以实现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分离和定量。

检测:使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测量玉米赤霉烯酮的浓度。

数据分析:根据标准曲线或内标法,计算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可能因实验室条件和设备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实际测定之前,建议参考相应的标准方法或专业文献,并在合适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操作。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标准检测规程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标准检测规程

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亲和柱净化样本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操作流程,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粮食、饲料、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3、检出限和定量限5.1 原理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抗体连接在柱体内,样品经过提取、过滤后,缓慢的通过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在免疫亲和柱内毒素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无关物质。

用甲醇洗脱玉米赤霉烯酮,然后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用于检测。

5.2 溶液配制5.2.1 提取液:80%乙腈----用量筒移取800mL 乙腈,加入超纯水定容至至1L。

5.2.2 稀释液:0.01M PBST 溶液----称取8g NaCl、0.2g KCl、0.2g KH2PO4和1.16g Na2HPO4.12H2O,加入800mL 超纯水溶解,加入2mL Tween-20,定容至1L。

5.2.3 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工作液:用色谱级甲醇将储备工作液分别稀释到1000 ng/ml、500 ng/ml、200ng/ml、100 ng/ml、50 ng/ml。

5.3 样品前处理----20g±0.01g 样品(固体样品需粉碎,并过2mm 分样筛)加入100mL 提取液(80%乙腈-水溶液)混匀;----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取10mL 滤液加入40mL 稀释液稀释,再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取25mL 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15.4 净化----取出免疫亲和柱,将上方塞子取出斜剪断,再插回亲和柱上;(3mL 的免疫亲和柱去掉上方塞子,安装上转接头,将转接头另一端与注射器固定后使用)----将柱子与气控操作架上的注射器连接固定,取适量处理后的溶液上样;----去掉亲和柱下方堵头,调节开关,使液体以1~2 滴/秒速度流出;----待液体排干后,用10mL 去离子水洗涤2 次,流速2~3 滴/秒;----待液体排干后,上样1mL 甲醇,流速1 滴/秒,收集洗脱液并定容至1mL;----洗脱液用0.22μm 微孔滤器过滤后转移至样品瓶用于HPLC分析。

2021年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13)

2021年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13)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13)附件13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XX13)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本标准适用玉米、小麦及其碾磨 ___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筛选测定。

第一法比色法 2. 原理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

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经提取后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试纸条中检测线(T线)上的抗原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

通过检测线(T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的比较,对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进行结果判定。

3. 试剂及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 3.1.1. 乙腈。

3.1.2. 甲醇+水(7+3,体积比)。

3.1.3. 稀释缓冲液(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专用提取液或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配置)。

3.2. 参考物质玉米赤霉烯酮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5%。

表1 玉米赤霉烯酮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 17924-92-4 C18H22O5 318.36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 标准储备液:称取适量标准品,用乙腈(3.1.1)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0 μg/mL的标准储备液。

﹣18 ℃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3.3.2. 标准工作液:准确量取标准储备液(100 μg/mL)(3.3.1)100 μ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1)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 μ稀/mL的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工作液,2 ℃~8 ℃避光保存,有效期1个月。

3.4. 材料玉米赤霉烯酮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适用基质为玉米、小麦及其碾磨 ___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和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案
--10min快速定量
一、玉米和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污染情况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霉菌毒素,属于二羟基苯甲酸内酯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活性,分子式为C18H2205,相对分子量318.4。

玉米赤霉烯酮ZEN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米、棉籽等粮谷作物,可引起动物和人的雌激素过多综合征,还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基因毒性及可疑致癌性等。

2003年止,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公布已有19个国家制定了食物中玉米赤霉烯酮ZENDE 限量标准,欧盟规定精炼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不得超过200μg/kg。

中国标准规定,玉米、小麦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不得超过60μg/kg,但没有规定植物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

但农作物特别是玉米种的玉米赤霉烯酮ZEN检出率很高,而植物油均是以这些农作物为基本原料,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玉米及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进行检测与控制。

二、玉米和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国家残留限量标准
食品类别 限量标准(μg/kg)
玉米、玉米面(渣、片) 60
大麦、小麦、麦片、小麦粉(面粉) 60
引自:《GB 276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三、飞测生物玉米和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案--10min快速定量
上海飞测生物基于全球领先的荧光定量POCT技术平台,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本产品可在10min快速定量的检测出玉米和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残留含量,样品前处理简单(仅需8min),检测操作简便,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且可现场打印,准确性符合HPLC法的检测结果,适用于各类玉米及玉米油加工企业及检测机构。

3.1.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试◆ 检测灵敏度:5μg/kg;
◆ 定量线性范围:10.0μg/kg ◆ 样品前处理时间:8min; ◆ 检测时间:10min;
◆ 准确度:回收率为80%-125%◆
特异性:在1000μg/kg 浓度
3.2. 检测所需配备的仪器和耗材编 号 1 荧光免疫定2 20-2003 100-1004 1-5ml 5 粉碎机6 旋转摇床或者漩涡7 4000转低速离8
检测试纸条性能 /kg - 500.0μg/kg; 125%;
浓度水平下与其它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
耗材 名称
配备 免疫定量分析仪 飞测生物配备 200ul 移液器 用户配备 1000ul 移液器 用户配备 5ml 移液器 用户配备 碎机(500g)
用户配备 者漩涡振荡器(选配) 用户配备 低速离心机(选配)
用户配备 10ml 离心管
用户配备
数量 1台 1把 1把 1把 1台 1台 1台
若干
9
3.3. 样品前处理过程
3.4. 检测操作过程
3.5. 结果判读和输出
所有产品均采用便携式荧光误判。

1、阴性(-):检测结果<cutoff
2、阳性(+):检测结果≥cutoff
3、 无效:读数仪报错,则本次检
4、
检测结果将呈现于荧光读数仪1.5ml 离心管 用户配备 式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进行读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客cutoff 值(cutoff 值可根据客户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结果为cutoff 值(cutoff 值可根据客户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结果为无效:读数仪报错,则本次检测无效,需重新测试;
读数仪液晶显示屏上,同时可按打印键打印获得纸质的检测报若干
确、客观,避免人为的,结果为阴性; 结果为阳性;
检测报告,另外,开通
仪器的WIFI数据上传功能后,检测相关数据信息将自动上传至“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云平台”,便于溯源及质量管理。

3.6.飞测生物真菌毒素系列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产品亮点
◆10min快速定量--集胶体金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色谱质谱准确检测的特点于一身,实现
10min内真菌毒素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可现场打印;
◆内置定量标准曲线:仪器内置标准曲线,无需检测时再做标准曲线,既节省了成本,也避免了操作人
员与真菌毒素的接触,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随到随检:对检测样本量无要求,既可单个或少量样本随到随检,也可大量样本同时检测,并可实现
现场检测;
◆过程简便:样品前处理简便,操作简单,也无需对检测样本提取液进行任何pH的调节;
◆配置要求低:对配套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要求低,最低仪器配置仅需1台天平、1把100ul和1ml移
液器即可,操作人员仅需短期培训就能熟练掌握;
◆远程网络支持:仪器可通过网络自动进行标准曲线读取、软件升级、问题故障诊断、质量控制等;
◆性价比高:花胶体金试纸条的价格,获得色谱质谱检测的质量和结果,并且节省人力物力,大幅降低
检测费用;
3.7.飞测生物真菌毒素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性能
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定量产品灵敏度定量范围检测时间FAFB02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0.5 μg/kg1-50 μg/kg10 min FZEN02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 5.0 μg/kg10-500 μg/kg10 min
FOTA02赭曲霉素A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 1.0 μg/kg2-100 μg/kg10 min FDON02呕吐毒素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25 μg/kg50-5000 μg/kg10 min FTS202T-2毒素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10 μg/kg20-2000 μg/kg10 min FFB102 伏马菌素荧光定量检测试纸条 10 μg/kg 20-2000 μg/kg 10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