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全章)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初二下)精品教案,导学案(含同步练习):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初二下)精品教案,导学案(含同步练习):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初二下)精品教案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16.1 二次根式(第2课时)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是单独的一个字母也叫做代数式.如:0,b,2006都是代数式.●只有用运算符号连接而成的式子才是代数式,用其它符号连接而成的式子不是代数式,如:x+1=3,是等式而不是代数式.再如:y-3≥0是不等式,但是,不等式的两边也是代数式.充.对于注意事项,教师要加以补充和强调其必要性.尝试应用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6)6(2-=-- B.9)3(2=-C.16)16(2±=- D.2516)2516(2=--2 . 计算:(1)()20.5;(2)235⎛⎫⎪⎪⎝⎭;(3)2322⎛⎫-⎪⎝⎭.3.填空:4=()2;3=()2;5=()2;3.教材第5页练习1、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6,2)、C(3,5)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求:BC的长.教师出示题目: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2、3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式子a中,a≥0非常重要.xy成果展示引导学生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出一组题,小组内做.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展示.补偿提高1.计算:(18)2 (23)2(94)2(0)2(-478)222(35)(53)-2.若数轴上表示数x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则化简23x+x的结果是()A、-4xB、4xC、-2xD、2x3.已知实数x,y满足x y-++=540,求代数式的值.教师出示题目.第1题、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请学生板练.师生共同评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第3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感觉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寻求同学的帮助,然后完成.小组交流内.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认识?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作业设计作业:教材P5习题21.1复习巩固2题 (3)、(4)3题 (1)、(2).教师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16.1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2.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教学重点】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出发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电视塔越高,从塔顶发射的电磁波传得越远,从而能收看到电视节目的区域越广,电视塔高h(单位:km)与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半径r(单位:km)之间存在近似关系r=,其中地球半径R≈6 400 km.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是h1 km、h2 km你能化简这个式子吗?式子公式中r=中的表示什么意义?2.问题:(1)面积为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1)中式子你是怎么得到?得到的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m2,则它的宽为______m.(2)中得到的式子有什么意义?(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 =5t2,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t ,则_____(3)中当h 的值分别为0,10,15,20,25时,得到的结果分别是什么?表示的数怎样变化?二.合作探究形成知识(1)这些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分别表示3,S ,65,5h的算术平方根这些式子的共同特征是: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根据你的理解,请写出二次根式的定义.用来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a≥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三.初步应用 巩固知识练习2 二次根式和算术平方根有什么关系?二次根式都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带有根号的算术平方根是二次根式.例2 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呢?答案:(1)a为任何实数;(2) a =1.总结:被开方数不小于零.四.比较辨别探索性质五.综合应用深化提高六.课堂小结七.回顾总结反思提升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式、分式都能像数一样进行运算,你认为对于二次根式应该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四.作业:教科书第5页第1,3,5,6,7,10题.五.教后反思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是建立在二次根式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学习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利用与乘法相类似的方法去学习,从而进一步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在教与学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对分母有理化概念在运用中的不灵活性,这也是应在今后的复习中给予加强的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16.2 第一课时二次根式乘法第二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最简二次根式a b,如16.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的乘法一、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3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136页)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 二次根式(1)》学案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1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 (a ≥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3x,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3,3).问题2: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 2,那么S=_________.(46.) (二)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索新知 1、知识: 如3、10、46,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 .例如:形如 、 、 是二次根式。

形如 、 、 不是二次根式。

2、应用举例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2、33、1x、x (x>0)、0、42、-2、1x y+、x y +(x ≥0,y•≥0). 解:二次根式有: ;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

例2.当x 是多少时,3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 得: 。

当 时,3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注意:1、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2、利用“a (a ≥0)”解决具体问题3、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二、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例3.当x 是多少时,23x ++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y=2x -+2x -+5,求xy的值.(答案:2)(2)若1a ++1b -=0,求a 2004+b 2004的值.(答案:25)三、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四、课堂检测 (1)、简答题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次根式那些不是二次根式? -7 37x x 4 16 8 1x(2)、填空题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综合提高题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 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 ,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2.若3x -+3x -有意义,则2x -=_______.3.使式子2(5)x --有意义的未知数x 有( )个.A .0B .1C .2D .无数4.已知a 、b 为实数,且5a -+2102a -=b+4,求a 、b 的值.16.1 《 二次根式(2)》学案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时: 2 学习内容:1.a (a ≥0)是一个非负数; 2.(a )2=a (a ≥0). 学习目标:1、理解a (a ≥0)是一个非负数和(a )2=a (a ≥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2、通过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出a (a ≥0)是一个非负数,用具体数据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导出(a )2=a (a ≥0);最后运用结论严谨解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二次根式?2.当a ≥0时,a 叫什么?当a<0时,a 有意义吗? (二)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三)、探究新知1、a (a ≥0)是一个 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教材简析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的加减.在中考中,本章重在考查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求值.教学指导【本章重点】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本章难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相关的化简与实数的简单运算.【本章思想方法】1.掌握类比思想.如:类比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类比整式的运算法则理解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2.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如: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时,当被开方数中有字母且没有给出字母的取值范围时,应考虑对字母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3.体会整体思想.如:在求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的值时,有时从整体角度考虑,将已知条件和待求值的式子进行变形后整体代入求值.课时计划16.1二次根式2课时16.2二次根式的乘除2课时16.3二次根式的加减2课时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和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概念和被开方数取值范围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比较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意识.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难点】求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2~P3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因此,在实数范围内开平方时,被开方数只能是正数或0.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3.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B)A.45B.-3C.a2+3D.2 3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11,-5,(-7)2,313,15-16,3-x(x≤3),-x(x≥0),(a-1)2,-x2-5,(a-b)2(ab≥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要判断一个根式是不是二次根式,一是看根指数是不是2,二是看被开方数是不是非负数.【解答】因为11,(-7)2,15-16=130,3-x(x≤3),(a-1)2,(a-b)2(ab≥0)中的根指数都是2,且被开方数均为非负数,所以都是二次根式.313的根指数不是2,-5,-x(x≥0),-x2-5的被开方数都小于0,所以不是二次根式.【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要看所给的式子是否具备以下条件:(1)带二次根号;(2)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例2】当x________,x+3+1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二次根式有意义要满足什么条件?本题是否还要考虑其他条件?【分析】要使x+3+1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被开方数x+3≥0和分母x+1≠0,解得x≥-3且x≠-1.【答案】≥-3且x≠-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使一个代数式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通常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分母不为零,二是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三是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A)A.-7B.3 7C.x D.x 2.使式子-(x-5)2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B) A.0 个B.1 个C.2 个D.无数个3.当x是多少时,2x+3x+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解:依题意,得⎩⎪⎨⎪⎧2x +3≥0,x ≠0,解得⎩⎪⎨⎪⎧x ≥-32,x ≠0.∴当x ≥-32且x ≠0时,2x +33+x 2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若实数x 、y 满足y >x -2+6-3x +3,求|y -3|-(x -y )2的值.【互动探索】要求|y -3|-(x -y )2的值,需确定出x 、y 的取值范围.根据式子y >x -2+6-3x +3,可以确定出x 、y 的取值范围.【解答】由题意,得x -2≥0且6-3x ≥0, 解得x =2,则y >3.故|y -3|-(x -y )2=y -3-y +2=2-3=-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x 的值,从而确定y 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代数式.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二次根式⎩⎪⎨⎪⎧概念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a (a ≥0)是一个非负数、(a )2=a (a ≥0)和a 2=a (a ≥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过程与方法】在明确(a )2=a (a ≥0)和a 2=a (a ≥0)的算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次根式的相关计算,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3~P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1)当a >0时,a 表示a ;(2)当a =0时,a 表示0概括:一般地,a (a ≥0)是一个非负数.2.教材P3“探究”,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1)(4)2=4; (2)2=2;⎝⎛⎭⎫132=13; (0)2=0. (2)一般地,(a )2=a (a ≥0). 3.教材P4“探究”,填空: (1)22=2;0.012=0.01; ⎝⎛⎭⎫232=23; 02=0.(2)一般地,a 2=a (a ≥0).教师点拨:二次根式的三个性质:(1)a (a ≥0)是一个非负数;(2)(a )2=a (a ≥0);(3)a 2=a (a ≥0).4.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5.计算:0.019 6×22 500=21;549=73.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 1.5)2; (2)(25)2; (3)16; (4)(-5)2.【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什么?当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开方时有什么规则?【解答】(1)()1.52 =1.5. (2)(25)2=22×(5)2=4×5=20. (3)16=(42)=4. (4)()-52=52=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当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a 2=||a =⎩⎨⎧a ()a ≥0;-a()a <0.【例2】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8a 3b (a ≥0,b ≥0); (2)(-36)×169×(-9).【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开方的定义化简.注意:二次根式的结果是最简二次根式.【解答】(1)8a 3b =22·a 2·2ab =(2a )2·2ab =2a 2ab . (2)(-36)×169×(-9)=36×169×9=6×13×3=23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若被开方数中含有负因数,则应先化成正因数;(2)将二次根式尽量化简,使被开方数(式)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式),即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D ) A .(-4)×(-9)=-4×-9 B .16+94=16×94C .449=4×49D .4×9=4×92.计算:(1)(9)2; (2)-(3)2; (3)64; (4)a 2+2a +1. 解:(1)9. (2)-3. (3)8. (4)a 2+2a +1=()a +12=||a +1.当a ≥-1时,原式=a +1;当a <-1时,原式=-a-1.3.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1)2+2(b -1)2-|a -b |.解:从数轴上a 、b 的位置关系,可知-2<a <-1,1<b <2,且b >a ,故a +1<0,b -1>0,a -b <0,原式=|a +1|+2|b -1|-|a -b |=-(a +1)+2(b -1)+(a -b )=b -3.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 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 +b +c )2-(b +c -a )2+(c -b -a )2. 【互动探索】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b +c >a ,b +a >c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含有绝对值的式子,然后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即可.【解答】∵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b +c >a ,b +a >c ,∴原式=|a +b +c |-|b +c -a |+|c -b -a |=a +b +c -(b +c -a )+(b +a -c )=a +b +c -b -c +a +b +a -c =3a +b -c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不等关系,进行变换后,结合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二次根式的性质⎩⎪⎨⎪⎧a ≥0(a ≥0)(a )2=a (a ≥0)a 2=|a |=⎩⎪⎨⎪⎧a (a ≥0)a (a <0)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乘法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a·b=ab(a≥0,b≥0),ab=a·b(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教学难点】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6~P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教材P6“探究”,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4×9=6,4×9=6;(2)16×25=20,16×25=20;(3)25×36=30,25×36=30.a≥0,b≥0.规律:一般地,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a·b=ab()2.把a·b=ab反过来,就得到ab=a·b,利用它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3×5; (2)13×27; (3)9×27; (4)12× 6.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解答】(1)3×5=15. (2)13×27=13×27=9=3. (3)9×27=9×27=92×3=9 3. (4)12×6=12×6= 3.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时,注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例2】化简:(1)9×16; (2)16×81; (3)81×100; (4)4a 2b 3; (5)54.【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二次根式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时,需要注意什么?【解答】(1)9×16=9×16=3×4=12. (2)16×81=16×81=4×9=36. (3)81×100=81×100=9×10=90. (4)4a 2b 3=4·a 2·b 3=2·a ·b 2·b =2ab b . (5)54=9×6=32×6=3 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积的算术平方根是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逆用,注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等式x +1·x -1=x 2-1成立的条件是( A ) A .x ≥1 B .x ≥-1 C .-1≤x ≤1 D .x ≥1或x ≤-12.计算: (1)12×3; (2)23×315; (3)23×3512×5936. 解:(1)6. (2)310. (3)18.3.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 (1)(-4)×(-9)=-4×-9; (2)41225×25=4×1225×25=4×1225×25=412=8 3. 解:(1)不正确.改正:(-4)×(-9)=4×9=36=6. (2)不正确. 改正:41225×25=11225×25=11225×25=112=47.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3】比较大小:(1)35与53; (2)-413与-511.【互动探索】由于根号外的因数不为1,可以将根号外的因数移到根号内,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解答】(1)35=9×5=45, 53=25×3=75. 因为45<75,所以35<5 3. (2)-413=-16×13=-208, -511=-25×11=-275.因为208<275,所以-208>-275,所以-413>-51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要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可以先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将根号外的数移到根号内,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ab=ab(a≥0,b>0)和ab=ab(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运算;2.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或化简的结果来提炼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根据它的特点来检验最后结果是否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二次根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教学难点】二次根式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用.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8~P1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一)二次根式的除法1.教材P8“探究”,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49=23,49=23;(2)1625=45,1625=45;(3)3649=67,3649=67.规律:一般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是ab=ab()a≥0,b>0.2.把ab=ab反过来,就得到ab=ab()a≥0,b>0,利用它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最简二次根式1.观察教材P8~P9例4、例5、例6中各小题的最后结果,比如22,310,2aa等,可以发现这些式子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2.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一般要把最后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并且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123;(2)32÷18;(3)14÷116;(4)648.【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1)原式=123=4=2 .(2)原式=32÷18=32×8=3×4=2 3.(3)原式=14÷116=14×16=4=2.(4)原式=648=8=2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时,注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结果必须是最简二次根式.【例2】化简:(1)364;(2)64b29a2;(3)35;(4)22-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将二次根式进行化简.【解答】(1)原式=364=38.(2)原式=64b29a2=8b3a.(3)原式=35=3×55×5=155.(4)原式=2×()2+1()2-1()2+1=2+22-1=2+ 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将二次根式进行化简时,注意将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计算113÷213÷125的结果是( A ) A .27 5B .27C . 2D .272.如果xy(y >0)是二次根式,那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 C ) A .xy(y >0) B .xy (y >0) C .xyy(y >0) D .以上都不对3.化简: (1)483; (2)0.7; (3)23-1; (4)6-56+5. 解:(1)4. (2)7010. (3)3+1. (4)11-230.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3】已知9-x x -6=9-xx -6,且x 为偶数,求(1+x )x 2-5x +4x 2-1的值.【互动探索】等式形式符合商的算术平方根公式→确定x 的取值范围→化简所求式子【解答】由题意,得⎩⎪⎨⎪⎧ 9-x ≥0,x -6>0,即⎩⎪⎨⎪⎧x ≤9,x >6,∴6<x ≤9.∵x 为偶数,∴x =8, ∴原式=(1+x )(x -4)(x -1)(x +1)(x -1)=(1+x )x -4x +1=(1+x )x -4(x +1)=(1+x )(x -4). ∴当x =8时,原式=4×9=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时,分子中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母中被开方数是正数.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过程与方法】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理解,再总结经验,用它来指导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合作学习的先进性.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会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掌握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教学难点】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12~P13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2.计算下列各式.(1)22+32;(2)28-38+58;(3)7+27+9×7;(4)33-23+ 2.解:(1)原式=(2+3)2=5 2.(2)原式=(2-3+5)8=48=8 2.(3)原式=7+27+37=(1+2+3)7=67.(4) 原式=(3-2)3+2=3+ 2.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 (1)27+13+12; (2)32+48-8+3; (3)3⎝⎛⎭⎫22-63+ 1.5-223;(4)()6-222+()23-1()23+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及乘法公式进行计算,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解答】(1)27+13+12=33+33+23=1633. (2)32+48-8+3=32+43-22+3=2+5 3. (3)3⎝⎛⎭⎫22-63+ 1.5-223=26-2+62-223=326-53 2.(4)()6-222+()23-1()23+1=6-412+8+()12-1=25-8 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时,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计算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注意运算顺序.【例2】已知a -5-2+b -5+2=0,求a 2+b 2+7的值.【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可得a =5+2,b = 5-2,然后再代入求值即可.【解答】由题意,得a -5-2=0,b -5+2=0,解得a =5+2,b =5-2,a 2+b 2+7=5+4+45+5+4-45+7=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计算32-2的值是( D ) A .2 B .3 C . 2D .2 22.若最简二次根式3a -8与17-2a 可以合并,则a =5. 3.计算: (1)348-913+312; (2)(48+20)+(12-5). 解:(1)=15 3. (2)63+ 5.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已知4x 2+y 2-4x -6y +10=0,求23x 9x +y 2x y 3-x 21x -5x yx的值. 【互动探索】先将已知等式进行变形,把它配成完全平方式,得(2x -1)2+(y -3)2=0,即可求出x 、y 的值.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把各项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最后代入求值.【解答】∵4x 2+y 2-4x -6y +10=4x 2-4x +1+y 2-6y +9=(2x -1)2+(y -3)2=0,∴x =12,y =3. 原式=23x 9x +y 2x y3-x 21x+5x y x=2x x +xy -x x +5xy =x x +6xy . 当x =12,y =3时,原式=12×12+632=24+3 6.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化简求值时一般是先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再代入求值.化简时不能跨度太大,缺少必要的步骤易造成错解.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含有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和含有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复习整式运算知识并将该知识应用于含有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知识间的类比,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运算,并把结果化简.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即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3.计算: (1)13×27; (2)35; (3)80-45; (4)(25-2)2. 解:(1)3. (2)155. (3) 5. (4)22-410.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1)12223×9145÷35; (2)⎝⎛⎭⎫312-213+48÷23+⎝⎛⎭⎫132;(3)2-(3+2)÷3.【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答】(1)原式=12×9×83×145×53=12×9×229= 2. (2)原式=⎝⎛⎭⎫63-233+43÷23+13=2833×123+13=143+13=5. (3)原式=2-3+23=2-1-23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即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例2】计算:(1)(2+3-6)(2-3+6); (2)(2-1)2+22(3-2)(3+2); (3)⎝⎛⎭⎫6-1332-3424×(-26).【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1)原式=[2+(3-6)][2-(3-6)]=(2)2-(3-6)2=2-(9-218)=2-9+62=-7+6 2.(2)原式=2-22+1+22×(3-2)=2-22+1+22=3. (3)原式=⎝⎛⎭⎫6-66-326×(-26)=-236×(-26)=8.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关键是熟记常见的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整式乘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计算:①(2)2=2;② (-2)2=2;③(-23)2=12;④(2+3)( 2-3)=-1.其中正确的有( D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果(2+2)2=a +b 2(a ,b 为有理数),则a = 6,b = 4. 3.计算: (1)(6+8)×3; (2)(46-32)÷22; (3)(5+6)(3-5); (4)(10+7)(10-7).解:(1)32+2 6.(2)23-32.(3)13-3 5.(4)3.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先化简,再求值:1x+y+1y+yx x+y,其中x=5+12,y=5-12.【互动探索】化简式子→代入x、y的值进行计算【解答】1x+y+1y+yx(x+y)=xyxy(x+y)+x(x+y)xy(x+y)+y2xy(x+y)=xy+x(x+y)+y2xy(x+y)=(x+y)2xy(x+y)=x+y xy.当x=5+12,y=5-12时,x+y=5,xy=1,所以原式= 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求代数式的值,如果直接代入计算比较繁琐,可以根据式子特点,整体代入进行计算.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同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乘法公式和乘法法则同样适用.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训练!。

精编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全单元教案含复习教案(7课时)

精编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全单元教案含复习教案(7课时)

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1.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难点)2.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重点)一、情境导入问题1:你能用带有根号的式子填空吗?(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面积为S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倍,面积为130m2,则它的宽为________m.(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5t2,如果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t,则t=______.问题2:上面得到的式子3,S,65,h5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定义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1)11;(2)-5;(3)(-7)2;(4)313;(5)15-16;(6)3-x(x≤3);(7)-x(x≥0);(8)(a-1)2;(9)-x2-5;(10)(a-b)2(ab≥0).解析:要判断一个根式是不是二次根式,一是看根指数是不是2,二是看被开方数是不是非负数.解:因为11,(-7)2,15-16=130,3-x(x≤3),(a-1)2,(a-b)2(ab≥0)中的根指数都是2,且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所以都是二次根式.313的根指数不是2,-5,-x(x≥0),-x2-5的被开方数小于0,所以不是二次根式.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要看所给的式子是否具备以下条件:(1)带二次根号“”;(2)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探究点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类型一】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求使下列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1)14-3x;(2)3-xx-2;(3)x+5x.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且分母不等于0,列不等式(组)求解.解:(1)由题意得4-3x >0,解得x <43.当x <43时,14-3x有意义;(2)由题意得⎩⎪⎨⎪⎧3-x ≥0,x -2≠0,解得x ≤3且x ≠2.当x ≤3且x ≠2时,3-x x -2有意义; (3)由题意得⎩⎪⎨⎪⎧x +5≥0,x ≠0,解得x ≥-5且x ≠0.当x ≥-5且x ≠0时,x +5x有意义. 方法总结: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有意义的条件:(1)如果一个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那么它们有意义的条件是各个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必须是非负数;(2)如果所给式子中含有分母,则除了保证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外,还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类型二】 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解(1)已知a 、b 满足2a +8+|b -3|=0,解关于x 的方程(a +2)x +b 2=a -1;(2)已知x 、y 都是实数,且y =x -3+3-x +4,求y x 的平方根.解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求解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得x 的值,进而求得y 的值,进而可求出y x 的平方根.解:(1)根据题意得⎩⎪⎨⎪⎧2a +8=0,b -3=0,解得⎩⎪⎨⎪⎧a =-4,b = 3.则(a +2)x +b 2=a -1,即-2x +3=-5,解得x =4;(2)根据题意得⎩⎪⎨⎪⎧x -3≥0,3-x ≥0,解得x =3.则y =4,故y x =43=64,±64=±8,∴y x 的平方根为±8.方法总结:二次根式和绝对值都具有非负性,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探究点三:和二次根式有关的规律探究性问题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问题.①1+112+122=1+11-11+1=112; ②1+122+132=1+12-12+1=116; ③1+132+142=1+13-13+1=1112. (1)请你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写出1+142+152的结果;(2)请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试写出用含n 的式子表示的等式(n 为正整数).解析:(1)从三个等式中可以发现,等号右边第一个加数都是1,第二个加数是个分数,设分母为n ,第三个分数的分母就是n +1,结果是一个带分数,整数部分是1,分数部分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前项分数的分母的积;(2)根据(1)找的规律写出表示这个规律的式子.解:(1)1+142+152=1+14-14+1=1120; (2)1+1n 2+1(n +1)2=1+1n -1n +1=11n (n +1)(n 为正整数).方法总结:解答规律探究性问题,都要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字母和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找出题目隐含条件并用关系式表示出来.三、板书设计1.二次根式的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式)为非负数;a 有意义⇔a ≥0.通过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与对比,随后由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究,由此引入二次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研究二次根式是实际的需要,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间的紧密联系,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1.经历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发现过程,体验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重点)2.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会运用其进行有关计算.(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a2等于什么?我们不妨取a的一些值,如2,-2,3,-3,…分别计算出对应的a2的值,看看有什么规律.22=4=2;(-2)2=4=2;32=9=3;(-3)2=9=3;…你能概括一下a2的值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性质【类型一】化简:(1)(5)2;(2)52;(3)(-5)2;(4)(-5)2.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1)(5)2=5;(2)52=5;(3)(-5)2=5;(4)(-5)2=5.方法总结:利用a2=|a|进行计算与化简,幂的运算法则仍然适用,同时要注意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要为非负数.【类型二】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a2-13;(2)4a2-5;(3)x4-4x2+4.解析:由于任意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利用这个即可将以上几个式子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解:(1)a2-13=a2-(13)2=(a+13)(a-13);(2)4a2-5=(2a)2-(5)2=(2a+5)(2a-5);(3)x4-4x2+4=(x2-2)2=[(x+2)(x-2)]2=(x+2)2(x-2)2.方法总结:一些式子在有理数的范围内无法分解因式,可是在实数范围内就可以继续分解因式.这就需要把一个非负数表示成平方的形式.探究点二:二次根式性质的综合应用【类型一】结合数轴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值或化简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1)2+2(b-1)2-|a-b|.解析:根据数轴确定a和b的取值范围,进而确定a+1、b-1和a-b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意义化简求解.解:从数轴上a,b的位置关系可知-2<a<-1,1<b<2,且b>a,故a+1<0,b-1>0,a-b<0.原式=|a+1|+2|b-1|-|a -b|=-(a+1)+2(b-1)+(a-b)=b-3.方法总结:结合数轴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值或化简,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判断字母的取值范围和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类型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综合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2-(b+c-a)2+(c-b-a)2.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b+c>a,b+a>c.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含有绝对值的式子,最后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即可.解:∵a、b、c是△ABC的三边长,∴b+c>a,b+a>c,∴原式=|a+b+c|-|b+c-a|+|c-b-a|=a+b+c-(b+c-a)+(b +a-c)=a+b+c-b-c+a+b+a-c=3a+b-c.方法总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不等关系,再进行变换后,结合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类型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已知x为实数时,化简x2-2x+1+x2.解析:根据a2=|a|,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将x的取值范围分段进行讨论解答.解:x2-2x+1+x2=(x-1)2+x2=|x-1|+|x|.当x≤0时,x-1<0,原式=1-x+(-x)=1-2x;当0<x≤1时,x -1≤0,原式=1-x+x=1;当x>1时,x-1>0,原式=x-1+x=2x-1.方法总结: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时,要结合具体问题,先确定出被开方数的正负,对于式子a2=|a|,当a的符号无法判断时,就需要分类讨论,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类型四】二次根式的规律探究性问题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下列各式,然后解答问题.(1)2+1=2,S1=1 2,(2)2+1=3,S2=2 2,(3)2+1=4,S3=3 2.(1)请用含n(n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2)推算出OA10的长;(3)求出S21+S22+S23+…+S210的值.解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观察上述结论,会发现第n 个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就是n,另一条直角边长为1,然后利用面积公式可得.解:(1)(n)2+1=n+1,S n=n2(n是正整数);(2)∵OA1=1,OA2=2,OA3=3,…∴OA10=10;(3)S 21+S 22+S 23+…+S 210=⎝ ⎛⎭⎪⎪⎫122+⎝ ⎛⎭⎪⎪⎫222+⎝ ⎛⎭⎪⎪⎫322+…+⎝ ⎛⎭⎪⎪⎫1022=14(1+2+3+…+10)=554. 方法总结:解题时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探究点三:代数式的定义及简单应用按照下列程序计算,表格内应输出的代数式是____________.n →立方→+n →÷n →-n →答案解析:根据程序所给的运算,用代数式表示即可,根据程序所给的运算可得输出的代数式为n 3+n n-n .故答案为n 3+n n-n . 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列代数式的一般步骤:(1)认真审题,对语言或图形中所代表的意思进行仔细辨析;(2)分清语言和图形表述中各种数量的关系;(3)根据各数量间的运算关系及运算顺序写出代数式.三、板书设计1.二次根式的性质1:(a )2=a (a ≥0);2.二次根式的性质2:a 2=a (a ≥0).3.代数式的定义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探索求知作出了引导,并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但在师生互动方面做得还不够,小组间的合作不够融洽,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样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乘法1.掌握二次根式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重点) 2.会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难点)一、情境导入计算:(1)4×25与4×25;(2)16×9与16×9. 思考:对于2×3与2×3呢?从计算的结果我们发现2×3=2×3,这是什么道理呢?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乘法【类型一】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成立的条件式子x +1·2-x =(x +1)(2-x )成立的条件是( )A .x ≤2 B.x ≥-1 C .-1≤x ≤2 D.-1<x <2解析:根据题意得⎩⎪⎨⎪⎧x +1≥0,2-x ≥0,解得-1≤x ≤2.故选C.方法总结: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b =ab (a ≥0,b ≥0),必须注意被开方数均是非负数这一条件.【类型二】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计算:(1)3×5;(2)14×64; (3)627×(-33);(4)3418ab ·⎝⎛⎭⎪⎪⎫-2a 6b 2a .解析:有理式的乘法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对二次根式同样适用,计算时注意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形式.解:(1)3×5=3×5=15; (2)14×64=14×64=16=4; (3)627×(-33)=-1827×3=-1881=-18×9=-162;(4)3418ab·⎝⎛⎭⎪⎪⎫-2a 6b 2a =-34·2a ·18ab ·6b 2a=-32a ·36×3b 3=-32a ·6b 3b =-9b a3b . 方法总结: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根号前的因数是带分数时,必须化成假分数,如果被开方数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可先将二次根式化简后再相乘.探究点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化简:(1)(-36)×16×(-9); (2)362+482; (3)x 3+6x 2y +9xy 2.解析:主要运用公式ab =a ·b (a ≥0,b ≥0)和a 2=a (a ≥0)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解:(1)(-36)×16×(-9)=36×16×9=62×42×32=62×42×32=6×4×3=72;(2)362+482=(12×3)2+(12×4)2=122×(32+42)=122×52=12×5=60;(3)x 3+6x 2y +9xy 2=x (x +3y )2=(x +3y )2·x =|x +3y|x.方法总结: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探究点三:二次根式乘法的综合应用小明的爸爸做了一个长为588πcm,宽为48πcm的矩形木相框,还想做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圆形木相框,请你帮他计算一下这个圆的半径(结果保留根号).解析: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构造等式进行计算.解:设圆的半径为r cm.因为矩形木相框的面积为588π×48π=168π(cm2),所以πr2=168π,r=242cm(r=-242舍去).答:这个圆的半径是242cm.方法总结: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式子进行计算,体现了转化思想.三、板书设计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b=ab(a≥0,b≥0)2.积的算术平方根:ab=a·b(a≥0,b≥0)在教学安排上,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对于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先利用几个二次根式的具体计算,归纳出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缜密思考和严谨表达,更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1.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会运用其进行相关运算;(重点)2.能综合运用已学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难点)一、情境导入计算下列各题,观察有什么规律? (1)3649=________;3649=________. (2)916=________;916=________. 3649________3649;916________916.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除法 【类型一】 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计算:(1)0.760.19;(2)-123÷554; (3)6a 2b2ab ;(4)5÷⎝⎛⎭⎪⎪⎫-5145. 解析:本题主要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来进行计算,若被开方数是分数,则被开方数相除时,可先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再进行约分.解:(1)0.760.19=0.760.19=4=2; (2)-123÷554=-123÷554=-53×545=-18=-32;(3)6a 2b 2ab=6a 2b2ab=3a ; (4)5÷⎝⎛⎭⎪⎪⎫-5145=-5÷595=-5×15×59=-15×53=-13.方法总结: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可以用“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进行约分化简.【类型二】 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计算:(1)945÷3212×32223;(2)a 2·ab ·bb a÷9b 2a.解析:先把系数进行乘除运算,再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 解:(1)原式=9×13×32×45×25×83=183;(2)原式=a 2·b ·ab ·b a ·a 9b 2=a 2b 3a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整式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相同,在运算时要注意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若被开方数是带分数,要先将其化为假分数.探究点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类型一】 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若a2-a =a2-a,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B .a ≤2C .0≤a <2D .a ≥0解析:根据题意得⎩⎪⎨⎪⎧a ≥0,2-a >0,解得0≤a <2.故选C.方法总结:运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b a =ba(a >0,b ≥0),必须注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且分母不等于零这一条件.【类型二】 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化简:(1)179; (2)3c 34a 4b 2(a >0,b >0,c >0). 解析:运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用分子的算术平方根除以分母的算术平方根.解:(1)179=169=169=43;(2)3c34a4b2=3c34a4b2=c2a2b3c.方法总结:被开方数中的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被开方数中的分母要化去,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从而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探究点三:最简二次根式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1)45;(2)13;(3)52;(4)0.5;(5)145.解析:根据满足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判断即可.解:(1)45=35,被开方数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因此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13=33,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因此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3)52,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且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因此它是最简二次根式;(4)0.5=12=22,被开方数含有小数,因此不是最简二次根式;(5)145=95=355,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因此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方法总结: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探究点四:二次根式除法的综合运用座钟的摆针摆动一个来回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周期,其周期计算公式为T=2πlg,其中T表示周期(单位:秒),l表示摆长(单位:米),g=9.8米/秒2,假若一台座钟摆长为0.5米,它每摆动一个来回发出一次滴答声,那么在1分钟内,该座钟大约发出了多少次滴答声(π≈3.14)?解析:由给出的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要先求出这个钟摆的周期,然后利用时间除周期得到次数.解:∵T=2π0.59.8≈1.42,60T=601.42≈42(次),∴在1分钟内,该座钟大约发出了42次滴答声.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运用公式.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进行运算,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代入数据的单位是否统一.三、板书设计1.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2.商的算术平方根3.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在教学中应注重积和商的互相转换,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在此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观察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品质得到升华,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发展.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加减1.会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掌握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重点)2.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并运用其解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小明家的客厅是长7.5m,宽5m的长方形,他要在客厅中截出两个面积分别为8m2和18m2的正方形铺不同颜色的地砖,问能否截出?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已知最简二次根式2a+b与a+b3a-4能够合并同类项,求a+b的值.解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出a,b的值,再代入a+b求解即可.解:∵最简二次根式2a+b与a+b3a-4能够合并同类项,∴a+b=2,2a+b=3a-4,解得a=3,b=-1,∴a+b=3+(-1)=2.方法总结: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待定字母的值时,应该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探究点二:二次根式的加减【类型一】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计算:12-13-(2)2+|2-3|.解析: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应先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解:原式=23-33-2+2-3=⎝⎛⎭⎪⎫2-13-13=233.方法总结: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时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类型二】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先化简,再求值:a 2-b 2a ÷⎝ ⎛⎭⎪⎫a -2ab -b 2a ,其中a =2+3,b =2- 3.解析:先将原式化为最简形式,再将a 与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解:原式=(a +b )(a -b )a ÷a 2-2ab +b 2a=(a +b )(a -b )a ·a (a -b )2=a +b a -b.当a =2+3,b =2-3时,原式=2+3+2-32+3-2+3=423=233. 方法总结:化简求值时一般是先化简为最简分式或整式,再代入求值.化简时不能跨度太大,缺少必要的步骤易造成错解.【类型三】 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母亲节快到了,为了表示对妈妈的感恩,小号同学特地做了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的壁画送给妈妈,其中一张面积为800cm 2,另一张面积为450cm 2,他想如果再用金色细彩带把壁画的边镶上会更漂亮,他手上现有1.2m 长的金色细彩带,请你帮他算一算,他的金色细彩带够用吗?如果不够,还需买多长的金色细彩带(2≈1.414,结果保留整数)?解析:先求出每张正方形壁画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所需金色细彩带的长.解:镶壁画所用的金色细彩带的长为:4×(800+450)=4×(202+152)=1402≈197.96(cm).因为 1.2m=120cm<197.96cm,所以小号的金色细彩带不够用.197.96-120=77.96≈78(cm),即还需买78cm的金色细彩带.方法总结:利用二次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认真分析题意,注意计算的正确性与结果的要求.三、板书设计1.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例题的选择上可由简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得到定义、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发现、思考、探究的过程,体会学习知识的成功与快乐.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会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重点)2.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运算,并把结果化简.(难点)一、情境导入如果梯形的上、下底边长分别为22cm ,43cm ,高为6cm ,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毛毛是这样算的:梯形的面积:12(22+43)×6=(2+23)×6=2×6+23×6=2×6+218=23+62(cm 2).他的做法正确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类型一】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计算: (1)12223×9145÷35; (2)⎝ ⎛⎭⎪⎪⎫312-213+48÷23+⎝ ⎛⎭⎪⎪⎫132; (3)2-(3+2)÷ 3.解析: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进行加法运算.解:(1)原式=12×9×83×145×53=12×9×229=2; (2)原式=⎝ ⎛⎭⎪⎪⎫63-233+43÷23+13=2833×123+13=143+13=5; (3)原式=2-(3+2)÷13=2-3+23=2-1-233.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探究点二:利用乘法公式及运算律进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计算:(1)(2+3-6)(2-3+6); (2)(2-1)2+22(3-2)(3+2);(3)⎝ ⎛⎭⎪⎪⎫6-1332-3424×(-26). 解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即可;(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即可;(3)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解:(1)原式=[2+(3-6)][2-(3-6)]=(2)2-(3-6)2=2-(9-218)=2-9+62=-7+62;(2)原式=2-22+1+22×(3-2)=2-22+1+22=3;(3)原式=⎝ ⎛⎭⎪⎪⎫6-66-326×(-26)=-236×(-26)=8.方法总结:利用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关键是熟记常见的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整式乘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探究点三: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综合运用【类型一】与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有关的新定义题型对于任意的正数m 、n 定义运算※为m ※n =⎩⎪⎨⎪⎧m -n (m ≥n ),m +n (m <n ).计算(3※2)×(8※12)的结果为( )A .2-4 6B .2C .2 5D .20解析:∵3>2,∴3※2=3- 2.∵8<12,∴8※12=8+12=2(2+3),∴(3※2)×(8※12)=(3-2)×2(2+3)=2.故选B.方法总结:弄清新定义中的运算法则,转化为代数式的运算,正确运用运算律及公式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 二次根式运算的拓展应用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斐波那契(约1170~1250)是意大利数学家,他研究了一列数,这列数非常奇妙,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后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似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 个数可以用15⎣⎢⎢⎡⎦⎥⎥⎤⎝ ⎛⎭⎪⎪⎫1+52n -⎝ ⎛⎭⎪⎪⎫1-52n 表示(其中,n ≥1).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解析:分别把n =1、2代入式子化简即可.解:第1个数,当n =1时,15⎣⎢⎢⎡⎦⎥⎥⎤⎝ ⎛⎭⎪⎪⎫1+52n -⎝ ⎛⎭⎪⎪⎫1-52n =15[1+52-1-52]=15×5=1; 第2个数,当n =2时,15⎣⎢⎢⎡⎦⎥⎥⎤⎝ ⎛⎭⎪⎪⎫1+52n -⎝ ⎛⎭⎪⎪⎫1-52n =15⎣⎢⎢⎡⎦⎥⎥⎤⎝ ⎛⎭⎪⎪⎫1+522-⎝ ⎛⎭⎪⎪⎫1-522=15⎝ ⎛⎭⎪⎪⎫1+52+1-52⎝ ⎛⎭⎪⎪⎫1+52-1-52=15×1×5=1.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理解题意,找出运算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2.运用乘法公式和运算律进行计算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获取新知识,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利用二次根式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和应用新知,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加强师生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请同学回忆二次根式有哪些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出来,并说明各式成立的条件.指出:二次根式的这些基本性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主要应用于化简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乘法及除法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表示出来.指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把两个二次根式相除,计算结果要把分母有理化.3.在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中,还常用到以下两个二次根式的关系式:4.在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及求值等问题中,常运用三个可逆的式子:二、例题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分析:(1)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3)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4)题的分子是二次根式,分母是含x的单项式,因此x的取值必须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同时使分母的值不等于零.x≥-2且x≠0.解因为n2-9≥0,9-n2≥0,且n-3≠0,所以n2=9且n≠3,所以例3分析:第一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可以分解因式.把它们分别分解因式后,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把式子化简,化简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隐含条件3-a≥0和1-a>0.解因为1-a>0,3-a≥0,所以a<1,|a-2|=2-a.(a-1)(a-3)=[-(1-a)][-(3-a)]=(1-a)(3-a)≥0.这些性质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时,要注意上述条件,并要阐述清楚是怎样满足这些条件的.问:上面的代数式中的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式子如何化为完全平方式?分析:先把第二个式子化简,再把两个式子进行通分,然后进行计算.解注意:所以在化简过程中,例6分析:如果把两个式子通分,或把每一个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进行计算,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量都较大,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分别把两个式子的分母看作一个整体,用换元法把式子变形,就可以使运算变为简捷.a+b=2(n+2),ab=(n+2)2-(n2-4)=4(n+2),三、课堂练习1.选择题:A.a≤2 B.a≥2 C.a≠2 D.a<2A.x+2 B.-x-2 C.-x+2 D.x-2A.2x B.2a C.-2x D.-2a2.填空题:4.计算:四、小结1.本节课复习的五个基本问题是“二次根式”这一章的主要基础知识,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2.在一次根式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或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确定被开方数中的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3.运用二次根式的四个基本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论述每一个性质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条件.4.通过例题的讨论,要学会综合、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和法则以及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答有关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等问题.五、作业1.x是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二次根式章 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二次根式章 导学案

二次根式的概念 (第1课时)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a ≥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重点: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难点:a ≥0)”解决具体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 ;0的平方根是 ;负数 平方根。

思考:用带有根号的式子填空,看看写出的结果有什么特点:(1)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2)要修建一个面积为3的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为 m ;(3)一个位图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 (单位:s )与开始落下时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t 2 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t,则t= 。

(4)6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为 ;(5)0的算术平方根为 。

二、探究在上面的问题中,结果分别是 ,它们都表示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注:开平方时,被开方数a 的取值范围 (为什么?) 例1.当x 是多少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例2、当x 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例3,求a 2004+b 2004的值.三、练习(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1x x>0)1x y+x ≥0,y•≥0) 是二次根式的有: 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2)当a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四、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概念需注意:五、课后作业1、形如________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有意义,则x =_______.3、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CD .x 4、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 )A .5BC .15D .以上皆不对5、当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6、已知a 、b 为实数,且满足021=-++b a ,求ba的值.六、课后反思二次根式的性质(第2课时) 学生姓名:教学目标1、a ≥0)是一个非负数2、理解二次根式的两个性质2=a (a ≥0)=a (a ≥0)。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整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整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整章导学案新人教版16、1 《二次根式(1)》导学案【励志语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

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一些特殊的情况,获得一般结论,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以及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流程】一、知识链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问题2: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2,那么S=_________。

问题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BC=1,那么斜边AB边的长是___________。

二、教材预习内容预习内容预习书本第2页,并完成书本第3页第1-2题2、预习自测(1)、知识:如、、,都是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像这样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我们就把它称二次根式、因此,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例如:形如、、是二次根式。

形如、、不是二次根式。

(2)、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解:由得:。

当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三、合作研讨合作研讨一: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合作研讨二;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及两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一个加数,成立的条件(1)已知y=++5,求的值、(2)若+=0,求a2004+b2004的值、归纳:注意:1、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2、利用“(a≥0)”可以解决具体问题3、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

四、小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困惑?五、达标测评A、基础达标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次根式?那些不是二次根式?4页,并完成书本第4页第 1、2两题2、预习自测1、(a≥0)是一个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导学案

教师评价___
(4)x2-2 7 x +7
0 )2=_______.
2
(3) 若-3≤x≤2 时,试化简│x-2│+ (x 3)2 + x2 10x 25 9、先化简再求值:当 a=9 时,求 a+ 1 2a a2 的值
10、若│1995-a│+ a 2000 =a,求 a-19952 的值.
25
三、小结: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2、乘法的运算步骤。3、二次根式化简方法。
四、检测 1、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A.4 5 ×2 5 =8 5 B.5 3 ×4 2 =20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的概念》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的概念》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的概念》导学案 课 题二次根式的概念 课 型 展示课 执笔人 审核人级部审核 学习时间 第 周第 导学稿教师寄语学习目标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二次根式何时有意义,何时无意义,会在简单情况下求根号内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重点)3、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前置自学(一)自学指导:预习课本第2页-3页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1—1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完成以下填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____________;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__;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_________。

问:你认为所得的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感知二次根式的特征。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共同特征。

从而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像24,3,2a b s +-这样表示的算术平方根,且根号内含字母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

为了方便,我们把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13,2)也叫做二次根式。

)。

(二)自学反馈: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x>0)、、、-、、(x ≥0,y•≥0).二次根式:不是二次根式:二、合作探究① 2提问:1a +是不是二次根式?1a +呢?② 议一议:二次根式1a +表示什么意义?此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式是什么?被开方式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才有意义?其中字母a 需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总结:强调二次根式根号内字母的取值范围必须满足被开放市大于或等于零。

)2、 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a 的取值范围:232Scm 2(3)b cm - 2cm acm 图1—1(1)1+a , (2)112a -; (3)2(3)a -.总结如下:从形式上看,二次根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 ) 必须有二次根号;( 2 ) 被开方数不能小于0 。

三、拓展提升3、求使下列各式有意义的字母的取值范围:(1)3a +; (2)13a--; (3)21a +.4、 当x=4时,求二次根式12x -的值.四、当堂反馈1、在式子,,(y =-2),(x<0),,,x +y 中,二次根式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课本第5页复习巩固第1题教学反思。

人教八下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教学导学案

人教八下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教学导学案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学习目标1.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2.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二次根式本身是一个非负数,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难点: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学习过程1、回忆旧知识(1)什么叫做算术平方根?什么叫做平方根?(2)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2、用带根号的式子填空.(1)3的算术平方根是 .(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1和2,则斜边是 .(3)正方形的面积为3-b ,则边长为 .(4)自主完成课本第二页思考题.观察所列式子,有何共同特点?3、思考下列问题:开平方时,被开方数只能是 和 ,为什么?4、请写出二次根式的概念:5、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3,16-,34)0(3≥a a ,12+x 请同学们思考并总结一下,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二次根式,需要考虑哪些要点:6、根据开平方时,被开方数只能是 和 这一依据,完成下题:例1: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6-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7、做完以上例题,请填空:当a 为正数时,a 是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a 才有意义.8、扩展思考:当a 是怎样的实数时,a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a 呢?9、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需要提醒同伴注意些什么?(3)你还有问题要请教同学或老师吗?10.达标测试1.在式子12x -,13x -x 可以取2和3的是( )A .12x -B .13x - C D2.x 必须满足(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3.x 可以取的最小整数为( )A .0B .1C .2D .34.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5.若y= 22-,则(x+y )y =_________.6.已知a 、b 是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且满足等式,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7.小组精彩讨论的镜头:你想一起参加讨论吗?若参加你怎么评价这四位同学的解答?并写出你解答的过程?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0()(2≥=a a a 和a a =2;2.能利用上述性质公式对复杂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重点:二次根式的性质a a =2.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a a =2进行化简和计算.学习过程1、回忆旧知(1)什么是二次根式,它有哪些性质?(2)二次根式52-x 有意义,则x . 2、计算并总结公式(1)计算:2)4(= 、2)16(= 、2)3(= 、2)21(= 、2)0(= 观察其结果归纳得到:当=≥2)(,0a a 时(2)、计算:=24 、=22.0 、=2)54( 、=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3)、计算:-2)4(=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4)、计算:=20 ,所以当==2,0a a 时3、归纳总结 将上面做题过程中得到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到二次根式的两条非常重要的性质(公式):(1)当=≥2)(,0a a 时(2)=2a4、化简下列各式:(1)、=23.0 (2)、=-2)5.0( (3)、=-2)6( (4)、()22a = (0<a )5、请大家思考讨论二次根式的性质)0()(2≥=a a a 与a a =2有什么区别与联系.6、化简下列各式 (1))0(42≥x x (2) 4x (3))3()3(2≥-a a7、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需要提醒同伴注意些什么?(3)你还有问题要请教同学或老师吗?8、达标测试 1.要使ba 是二次根式,则应满足的条件是( ) A.a≥0且b≥0 B. a≥0且b >0 C.b a >0 D.ba ≥0且b≠0 2.把414写成一个正数平方的形式是( ) A.2212⎪⎭⎫ ⎝⎛ B. 2212⎪⎭⎫ ⎝⎛或2212⎪⎭⎫ ⎝⎛- C.2217⎪⎪⎭⎫ ⎝⎛ D. 2217⎪⎪⎭⎫ ⎝⎛或2217⎪⎪⎭⎫ ⎝⎛- 3.函数21-=x y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9.如图,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2a -2b -2)(b a -.10.已知x 、y 为实数,y=214422-+-+-x x x ,试求3x+4y 的值.11.甲同学和乙同学做一道相同的题目:化简a 1+2a a 122-+ ,其中a=51. 甲同学的做法是:原式=a 1+2)a a1(-=a 1+a 1-a=a 2-a =10-51=549;乙同学的做法是: 原式=a 1+2)a 1a (-=a 1+a-a 1=a=51. 到底谁错了?为什么?说明理由.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学习目标1a ≥0,b ≥0)a ≥0,b ≥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2、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目标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化简题目的敏锐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掌握二次根式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难点:会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学习过程1.填空:(1;(2=____;(3.2、学生交流活动总结规律.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反过来例1、计算(1(2(3)3(4例2、化简(1(3(4(53、巩固练习(1)计算: ①②55×215 ③312a ·231ay(2)化简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1=(2=4请大家讨论:对于9×27的运算中不必把它变成243 后再进行计算,你有什么好办法?注:1、当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时,可类比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系数之积作为积的系数,被开方数之积为被开方数.2、化简二次根式达到的要求:(1)被开方数进行因数或因式分解.(2)分解后把能开尽方的开出来.5、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需要提醒同伴注意些什么?(3)你还有问题要请教同学或老师吗?6、.达标测试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912=912⨯=231 B.)4()9(-⨯-=49-⨯-=(-3)×(-2)=6 C.22y x +=y x y x +=+22 D.b a 224=ab a 642⋅=2|a|ab 62.如果232a a +=2+-a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a≥0B.0≤a≤2C.-2≤a≤0D.a≤-23.把a a1-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结果是( ) A.a - B.a -- C.a D.a -9.计算:(1)27×123×385(2)3031×2140×3222310.某公路规定行驶汽车的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70千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交通警察通常根据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估计车辆行驶的速度,所用的经验公式是v=16df ,其中v 表示车速(单位:千米/小时),d 表示刹车后车轮滑过的距离(单位:米),f 表示磨擦因数.经测量,d=20米,f=1.25,请你帮助判断一下,肇事汽车当时的速度是否超出了规定的速度?11.小明在微机课上设计了一幅矩形图片,矩形的周长是π140cm ,宽是π35cm ,他又想设计一个面积与其相等的圆,请你帮助小明求出圆的半径.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2、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目标的整个过程,使学生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及化简.3、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感受实数的应用价值.重点: 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难点: 正确依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学习过程1、计算: (1)38×(-46) (2)3612ab ab ⨯2、填空: (1; 规律:(2;(3;(4.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3、计算:(1(2(3(44、化简: (1(2(3(4注:1、当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时,类比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系数之商作为商的系数,被开方数之商为被开方数.2、化简二次根式达到的要求:(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分母中不含有二次根式.5、阅读下列运算过程:==== 数学上将这种把分母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利用上述方法化简:(1)3=_____ ___ (4=___ ___ 6、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需要提醒同伴注意些什么?(3)你还有问题要请教同学或老师吗?7、达标测试1.如果6-x x =6-x x 成立,那么( ) A.x≥6 B.0≤x≤6 C.x≥0 D.x>62.下列各数中,与32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A.32+ B.32- C.32+- D.39.计算:32212332b b b ⋅÷10.(1A ..2E .0问题的答案是(只需填字母): ;(2.11.在进行二次根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35,32,132+一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 553535535=⨯⨯= (一) 32=363332=⨯⨯ (二) 132+=))(()-(1313132-+⨯=131313222---=)()( (三) 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132+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132+=1313+-=131)3(22+-=13)13)(13(+-+=13-.(四) (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352+. (2)①参照(三)式得 352+=____________;②参照(四)式得352+=__________. (2)化简:12121...571351131-+++++++++n n第3课时最简二次根式学习目标:1、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2、使学生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及化简.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难点:会判断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学习过程1、化简(1)496x = (2=(3= (4= (5= 观察上面计算题1的最后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式子中的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2、化简:(1) 2083、比较下列数的大小(1)8.2与432 (2)7667--与 注:1、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是运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分母有理化.2、判断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的两条标准:(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所有因数或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2.4、知识应用: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长分别为a,b.已知S=23,b=5.求a 的长.5、计算:(1)6·a 3·b 31 (2)16141÷ (3)50511221832++-6、探究计算:(1)(38+)×6 (2)22)6324(÷-7、探究计算:(1))52)(32(++ (2)2)232(-8、练习计算:(1)12)323242731(-- (2))32)(532(+-(3)2)3223(+ (4)(9、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需要提醒同伴注意些什么?(3)你还有问题要请教同学或老师吗?10、达标训练2.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22xB.12+bC.a 4D.x1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3<3<2 B .2<2+3<3 C .1<5-3<2 D .4<3·5<59.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15,24,ab 27,2235y x +,23,23,24m m +,2x10.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1)500 (2)323b a (3)b a c abc 4322-(4)ay x 22-(x >y ) 11.比较下来各组数的大小(1)3与22 (2) 52与33 (3) 27与113 (4) 132-与63-(5) 3131-与7121- (6)3π与642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学习目标1、理解同类二次根式,并能判定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2、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3、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中,渗透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的方法的理解.再总结经验,用它来指导根式的计算和化简.重点: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根式.难点:会判定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学习过程1、计算. (1)x x 32+; (2)222532x x x +-;(3)y x x 32++; (4)22223aa a +-2、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式.(1)(2)(3(4)由此可见,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也是可以合并的,如(与整数中同类项的意义相类似我们把33与32-;a 3、a 2-与a 4这样的几个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如: 所以,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例1.计算 (1(2例2.计算(1)( 2)+归纳: 第一步,将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二步,将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3、练习计算 (1) )27131(12-- (2) )512()2048(-++4、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需要提醒同伴注意些什么?(3)你还有问题要请教同学或老师吗?5、达标训练2.下列各组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45.0与81.0 B. b a 23与22abC.2x 与32xD.x x 3与xx 122 3.计算12⎪⎪⎭⎫ ⎝⎛-+4831375的结果是( ) A .6 B .43 C .23+6 D .129.(1)计算:⎛÷ ⎝(202)10.(1)先化简,再求值: (a-3)(a+3)-a(a-6),其中a=5+21.(5)已知:a=2-1,求142--a a a ÷⎪⎭⎫ ⎝⎛--12a a 的值.11.有这样一道题:计算4422---+x x x x +4422-+--x x x x -2x (x >2)的值,其中x=1005,某同学把“x=1005”错抄成“x=1050”,但他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请回答这是怎么回事?试说明理由.。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教案(全章)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教案(全章)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一、二次根式1.概念:一般的,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即含有二次根号且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注意:二次根式√a的被开方数a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子,单笔与满足a≥0。

2.性质:性质:2|a|.例题:1.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当a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1)√a−1(2)√2a+3;(3)√−a(4)√5−a3.计算(1)(√)2(2)(2√)2(3)(4)2(4)(2)2(5)22(6)21.0(7)26(8)23二、二次根式的乘除1.二次根式的乘法(1)法则:√ab =√a.√b(a≥0, b≥0)注意:a,b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含字母的代数式。

(2)拓展: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二次根式相乘,即√a.√b.√c =√abc(a≥0, b≥0,c≥0)。

(3)误区警示:二次根式相乘的结果要化简成最简的二次根式或整式。

(4)最简二次根式:A.定义:一般的,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B.识别一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主要依据两点:○1被开方数中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例题:1.计算.(1)3×5(2)√1×√(3)√×√73(4)√16×81(5)√4a2b3(6)√×√(7)√3×√12(8)√4×√6(9)√5×√6(10)√288 ×√172 (11)√3 ×√6 (12)18×21(13)25×51 (14)16×41 (15)18×91 2.化简.(1)√8 (2)√12 (3)√18(4)√20 (5)√24 (6)√28(7)√32 (8)√36 (9)√40(10)√42 (11)√44 (12)√(13)√48 (14)√50 (15)√90(16)√108 (17)√112 (18)√120(19)√(20)√ (21)√(22)√160 (23)√225 (24)√180(25)√200 (26)√144 (27)√2.二次根式的除法 (1)法则:b aba(a ≥0, b ≥0),相反√a b =√a √b (a ≥0, b ≥0)也成立。

最新课标RJ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第16章全单元 导学案)

最新课标RJ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第16章全单元 导学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a )2=a (a ≥0);a a =2;2.能利用上述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a a =2.难点:综合运用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和计算。

三、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课前预习)(1)什么是二次根式,它有哪些性质? (2)二次根式52-x 有意义,则x 。

(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226x x ( )2=(x + )(y - ) (二)合作交流(小组互助) 1、计算(1) 2)4(= (2)()=23(3)2)5.0( = (4)2)31(= 根据计算结果,能得出结论: (0≥a ) 2.计算:(1)=24 =22.0 =2)54(=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a ﹥0时,=2a(2) =-2)4( =-2)2.0( =-2)54( =-2)20(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a<0时,=2a (3)=20 得到:当a=0时,=2a________)(2=a3.归纳总结将上面做题过程中得到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到二次根式的非常重要的性质: 性质一:(a )2=a (a ≥0);性质二:⎪⎩⎪⎨⎧<-=>==0a a 0a 00a a 2a a 4. (1)阅读课本思考:什么是代数式?我们前面还学过那些代数式吗?(2)思考、讨论:二次根式的性质)0()(2≥=a a a 与a a =2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四.精讲点评利用a a =2可将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的完全平方式“开方”出来,达到化简的目的,进行化简的关键是准确确定“a ”的取值。

五.当堂达标1、化简下列各式(1)(5.1)2 (2)(52)2(3)22)33()10(-+--计算:(4))0(42≥x x (5)4x2、化简下列各式 (1))3()3(2≥-a a (2)()232+x (x <-2)六.拓展延伸(1)a 、b 、c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则=--+-+c a b c b a 2)(____________.(2) 把(2-x)21-x 的根号外的(2-x )适当变形后移入根号内,得( ) A 、x -2 B 、2-x C 、x --2 D 、2--x(3) 已知2<x <3,化简:3)2(2-+-x x七.教后反思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一、学习目标a ≥0,b ≥0)(a ≥0,b ≥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16.1 二次根式[学习目标]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教学重点: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教学难点: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教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学法:1、类比的方法、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4、练习法[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 16.1 二次根式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三、指导自学(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二)出示自学自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2全部内容:1.思考“思考1、2”中的问题,完成思考1中的问题,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2.注意例题1的格式和步骤。

3.讨论回答思考2中的问题。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二)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三)检测 : P.3 练习1、2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教师引导学生评议、订正。

归纳小结: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五、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①;②;③;④;⑤;⑥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个。

A .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 若,则b的值为()A.0 B.0或1 C.b≤3 D.b≥3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A .5BC D.以上皆不对二、填空题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负数________平方根.三、综合提高题1.若+有意义,则=_______.2.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个.A.0 B.1 C.2 D.无数3.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4. 已知y=++5,求的值.教学反思:16.1 二次根式(2)[学习目标]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教学重点:(a≥0)是一个非负数;()2=a(a≥0)及其运用.教学难点:导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2=a(a≥0).教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学法:1、类比的方法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4、练习法[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16.1 二次根式(2)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1 二次根式(2)二、出示目标(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二)屏幕显示学习目标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三、指导自学(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二)出示自学自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3“探究”至例2结束。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二次根式小结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二次根式小结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6章二次根式小结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性质。

2、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

3、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能运用相关性质进行化简二次根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难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依据相关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三、复习过程自主复习1、若a>0,a的平方根可表示为___________;a的算术平方根可表示________2、当a______时,有意义,当a______时,没有意义。

3、4、5、4、课内探究1、式子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计算:(1)(2)3、(1)(2)五、拓展延伸注:在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及求值等问题中,常运用以下几个式子:(1)(2)(3)(4)(5)六、当堂检测1、选择题:(1)化简的结果是()A5 B -5 C 士5 D25(2)代数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3)下列各运算,正确的是()A、B、C、D、(4)如果是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以上都不对(5)化简的结果是()2、计算、(1)(2)(3)(4)3、已知求的值七、课后反思八、课后训练1、选择:(1),则() A a,b互为相反数 B a,b互为倒数 C D a=b (2)在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A、B、C、D、(3)把中根号外的移人根号内得()2、计算:(1)(2)(3)3、归纳与猜想: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1)按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的变化结果并进行验证、 (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n(n为任意自然数,且n≥2)表示的等式并进行验证、。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导学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学习目标: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学习难点:利用“a(a≥0)”解决具体问题。

学习内容:一、创设情境独立思考(课前20分钟)1、阅读课本P 2~3 页,思考下列问题:(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找出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是什么?2、独立思考后我还有以下疑惑:(课前写在小黑板上)二、答疑解惑我最棒(约8分钟)(同伴互助答疑解惑)甲:乙:丙:丁: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约15分钟)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2、小组合作答疑解惑3、师生合作解决问题(1)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13cm和 5cm,则与它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边长为_____cm。

(2)若正方形的面积3,则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3)圆形的面积为2 ,则半径为 _______.(4)h=5t 2,则t=_______(5)你认为所得的各式有哪些共同点?(6)什么叫做平方根?如何表示? 答:一般地,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则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

根据定义可知a 的平方根是 ±a ≥0 (7)什么叫做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答: 表示为: (a ≥0) (8)形如 (a ≥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9)定义包含三个内容:Ⅰ必需含有二次根号 “ ”.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约15分钟)1、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的性质:2、运用新知解决问题:(重点例习题的强化训练)例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有 _______(填序号)(1)32 (2)6 (3)12- (4)m -(m >0)(5)xy (6)12+a (7) 35例2.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基本依据:65235h aaa1)5(31)4(31)3(238)2(2)1(2+--+---x x x x x x x(1)开方数不小于零;(2)分母中有字母时,要保证分母不为零。

最新课标RJ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第16章全单元 导学案)

最新课标RJ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导学案)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第16章全单元 导学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图①图②倍,面积为6m2,则它的宽为_____m.【变式题】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方法总结: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需要对组成多项式的项进行恰当分组凑成含完全平方的形式,再进行分析讨论.1.下列各式:)1x≥一定是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A.3个B.4个C.5个D.6个2.(1)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若式子12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探究点2: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问题1:当x问题2: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它本身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实质是表示一个非负数(或式)的算术平方根.对于任意一个二1)a为被开方数,为保证其有意义,可知a____0;例3 若22(4)0a c-+-=,求a-b+c的值.方法总结:多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可得每个非负数均为零.初中阶段学过的非负数主要有绝对值、偶次幂及二次根式.例4 已知y8+,求3x+2y的算术平方根.【变式题】已知a,b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b满足4 b=,求此三角形的周长.已知|3x-y-1|和x+4y的平方根.1.下列式子中,不属于二次根式的是()A.B.2.()A.x>2B.x≥2C.x<2D.x≤23.当x=____取最小值,其最小值为______.第十六章二次根式要点归纳:2a =(a ____0),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_________.例1(教材P3例2变式题)计算:22(1);(2).⎛ ⎝例2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42(1)3;(2)4 4.x y y --+计算:22(1)()(2)(). ;探究点2议一议:下面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你有什么发现?1.计算:=24 ;=22.0 ;=2)54( ; =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2.计算:=-2)4( ;=-2)2.0( ;=-2)54( ;=-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 3.计算:=20 ;当==2,0a a 时 .探究点3:代数式的定义列代数式的要点:①要抓住关键词语,明确它们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和、差、积、商及大、小、多、少、倍、分、倒数、相反数等;②理清语句层次明确运算如图是一圆形挂钟,正面面积为S,用代数式表示出钟的半径为负数的算术平0),把下列非负数分别写成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的形式:第十六章二次根式.)0b.,≥..相乘..k a b k⋅⋅=⋅⋅⋅⋅(例2 计算:(273.⎛⎝(n b mn=例3 比较大小(一题多解):533与;(2)3 6.--方法总结:比较两个二次根式大小的方法:可转化为比较两个被开方数的大小,即将根号外的正数平方后移到根号内,计算出被开方数后,再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被开方数大的,其算术平方根也大.也可以采用平方法.1.( )B.4 D.22.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B. =C. =D.=3.=_________.探究点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一般的()0,0≥≥=⋅baabba()______0,0_a b=吵要点归纳: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例4 (教材P7例2变式题)化简:(12()00x y ,≥≥ .方法总结: 当二次根式内的因数或因式可以化成含平方差或完全平方的积的形式,此时运用乘法公式可以简化运算. 1. 计算:2.下面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世界名画,,求出它的面积.a bc n abc ⋅⋅⋅=()m a n b mn =A.x≥6 B.x≥0 C.0≤x≤6 D.x为一切实数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532-=(2)(4)8=-⨯-=5315=⨯= 3.计算:(1)⨯______ ;(2)⨯_______ ;(3)_____.=4. 比较下列两组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或“=”):12()--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探究点3:最简二次根式思考前面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你会去掉这样的式子分母的根号吗?要点归纳:(1)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使分母变成有理数的这个过程就叫做分母有理化.(2)我们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例3 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对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进行化简.探究点4:二次根式除法的应用例4 (教材P9例7变式题)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据研究从高空抛物时间t和高度h近似的满足公式t 从100米高空抛物到落地所需时间t2是从50米高空抛物到落地所需时间t1的多少倍?1.的结果是()A.9 B.3 C.D.2.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 B C D3.=k取值范围是()A.k≥1B.k≥2C. 1<k≤2D. 1≤k≤24.化下列各式的计算中,结果为52的是()A.210÷ B.52⨯ C.40121÷ D.58⨯5. 化简:6.在物理学中有公式W=I2Rt,其中W表示电功(单位:焦耳),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t表示时间(单位:秒),如果已知W、R、t,求I,则有I=若W=2400焦耳,R=100欧姆,t=15秒.试求电流I.刘敏说:哎呀,真抄错了,好在不影响结果,反正a和a-3都在根号内.试问:刘敏说得对吗?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观察下图并思考:(1)由左图,易得2a +3a = ; (2)当a =2时,分别代入左、右得2_23+;(3)当a =3时,分别代入左、右得233+;......的值?结果能进行化简吗?(式)相加,根指数例1 若最简根式2.方法总结:确定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的方法:利用被开方数相同,指数都为2列关于待定字母的方程求解即可.【变式题】可以合并,义,求x的取值范围.1.)2.m=_____.3.________(填序号).②探究点2:二次根式的加减及其应用思考现有一块长7.5dm、宽5dm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分别是8dm2和18dm2的正方形木板?问题1 怎样列式求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和?问题2 所列算式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吗?如果不能,把式中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再试一试(说出每步运算的依据).要点归纳: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加减法的运算步骤:(1)化——将非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化简;(2)找——找出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并——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例2 (教材P13例2变式题)计算:(;例3 已知a ,b,c 满足(20a c -=.(1)求a ,b ,c 的值;(2)以a ,b ,c 为三边长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其周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1)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非负数必须为零;(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判断.【变式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B. =C.= =1.中,与能进行合并的是()A B.C D2.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A. B. C. 2 D.23(=3.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4.计算:______;_________(2);b,求(2*3)-(27*32)的值.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例2 甲、乙两个城市间计划修建一条城际铁路,其中有一段路基的横断面设计为上底宽,下底宽的梯形,这段路基长500 m,那么这段路基的土石方(即路基的体积,其中路基的体积=路基横断面面积×路基的长度)为多少立方米呢?计算:(1 2 1⎝();() .探究点2:利用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问题1 整式乘法运算中的乘法公式有哪些?问题2 整式的乘法公式对于二次根式的运算也适用吗?例3(教材P14例4变式题)计算:212);((2);⨯方法总结: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一般先将二次根式转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运算方法,同时要灵活运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等来简化运算.【变式题】计算:20182018133;()()()⨯201720192222.()((+-⨯计算:())))2(1)1(2).;探究点3:求代数式的值a nb 的式子,构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3=1=-2=2.计算2.-=3.设,310,3101-=+=ba则a b(填“>”“< ”或“=”).4.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二次根式(1)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1)已知a x =2,那么a 是x 的______;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a 一定是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自主学习(1)16的平方根是 ;(2)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是t (单位:秒)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单位:米)满足关系式25t h =。

如果用含h 的式子表示t ,则t = ; (3)圆的面积为S ,则圆的半径是 ; (4)正方形的面积为3-b ,则边长为 。

思考:16,5h ,πs,3-b 等式子的实际意义.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特征.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0≥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3,16-,34)0(3≥a a ,12+x2、当a 为正数时a 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

所以,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a 才有意义。

43、根据算术平方根意义计算 :(1) 2)4((2)(3)2)5.0( (4)2)3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其中0≥a , 4、由公式)0()(2≥=a a a ,我们可以得到公式a =2)(a ,利用此公式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如(5)2=5;也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如5=(5)2. 练习:(1)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6 0.35 (2)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72-x 4a 2-11(三)合作探究例: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解:由02≥-x ,得2≥x当2≥x 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练习:1、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①43-x ③2、(1有意义,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2)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为( )。

A.正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3、(1)在式子xx+-121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2)已知42-x +y x +2=0,则=-y x _____________. (3)已知233--+-=x x y ,则x y = _____________。

________)(2=a x--212)3((四)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1、=⎪⎪⎭⎫⎝⎛2532、若0112=-+-y x ,那么x = ,y = 。

3、当x =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 。

4、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1)-=-229x x ( )2=(x + )(y - )(2)-=-223x x ( )2=(x + )(y - ) (二)选择题:1、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比这个数大3的数为( ) A 、3+a B 、3-a C 、3+a D 、32+a2、二次根式1-a 中,字母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a <l B 、a ≤1 C 、a ≥1 D 、a >1 2、已知03=+x 则x 的值为A 、 x >-3B 、x <-3C 、x =-3D 、 x 的值不能确定 3、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

A 、3= 2)3(B 、 0.5=2)5.0(C 、6.06.02= D 、35)75(2= 课后记:二次根式(2)一、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a a =22、能利用上述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二次根式的性质a a =2.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a a =2进行化简和计算。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二次根式,它有哪些性质? (2)二次根式52-x 有意义,则x 。

(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226x x ( )2=(x + )(y - ) (二)自主学习 1、计算:=24= =220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2、计算:-2)4(=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3、计算:=20 当==2,0a a 时(三)合作交流 1、归纳总结将上面做题过程中得到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到二次根式的又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00002a a a a a a2、化简下列各式:(1)、=23.0 (2)、=-2)5.0( (3)、=-2)6( (4)、()22a = (0<a )3、请大家思考、讨论二次根式的性质)0()(2≥=a a a 与a a =2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四)巩固练习 化简下列各式(1))0(42≥x x (2) 4x (3))3()3(2≥-a a (4)()232+x (x <-2)注:利用a a =2可将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的完全平方式“开方”出来,达到化简的目的,进行化简的关键是准确确定“a ”的取值。

(五)达标测试:A 组1、填空:(1)、2)12(-x -2)32(-x )2(≥x =_________. (2)、2)4(-π=(3)a 、b 、c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则=--+-+c a b c b a 2)(________.2、已知2<x <3,化简:3)2(2-+-x xB 组3 已知0<x <1,化简:4)1(2+-x x -4)1(2-+xx4 边长为a 的正方形桌面,正中间有一个边长为3a的正方形方孔.若沿图中虚线锯开,可以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桌面.你会拼吗?试求出新的正方形边长.5、把()212--x x 的根号外的()x -2适当变形后移入根号内,得( ) A 、x -2B 、2-x C 、x --2 D 、2--x 6、 若二次根式26x -+有意义,化简│x -4│-│7-x │。

课后记: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二次根式的乘法一、学习目标a ≥0,b ≥0)a ≥0,b ≥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难点: 正确依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三、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1=____;(2=____;(3.(二)、探索新知1、 学生交流活动总结规律.2、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反过来例1、计算(1(2(3)×(4 例2、化简(1(2(3)(4(5 巩固练习(1)计算: ① ②55×215 ③312a ·231ay(2)化简(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1(2=4(四)展示反馈展示学习成果后,请大家讨论:对于9×27的运算中不必把它变成243 后再进行计算,你有什么好办法?注:1、当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时,可类比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系数之积作为积的系数,被开方数之积为被开方数。

2、化简二次根式达到的要求:(1)被开方数进行因数或因式分解。

(2)分解后把能开尽方的开出来。

(五)达标测试:A 组1、选择题(1)等式1112-=-•+x x x 成立的条件是( )A .x ≥1B .x ≥-1C .-1≤x ≤1D .x ≥1或x ≤-1 (2)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A .45×25=85B .53×42=205C .43×32=75D .53×42=206 (3)二次根式6)2(2⨯-的计算结果是( ) A .26 B .-26 C .6 D .12 2、化简:(1)360; (2)432x ;3、计算:(1)3018⨯; (2)7523⨯;B 组1、选择题(1)若04144222=+-++++-c c b b a ,则c a b ••2=( ) A .4 B .2 C .-2 D .1 (2)下列各式的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 .64)6()4(-⨯-=-⨯-=(-2)×(-4)=8B .2222442)(244a a a a =⨯=⨯=C .5251694322==+=+D .12512131213)1213)(1213(121322⨯=-⨯+=-+=-2、计算:(1)68×(-26); (2;3、不改变式子的值,把根号外的非负因式适当变形后移入根号内。

(1) -332 (2) aa 212-课后记:二次根式的除法一、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及化简。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难点: 正确依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三、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2、计算:(1)38×(-46)(2)312abab⨯6;规律:3、填空:(1=____;(2;(3(4=____.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下面我们利用这个规定来计算和化简一些题目.(二)、巩固练习(2(3(41、计算:(12、化简:(1(2(3(4注:1、当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时,类比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系数之商作为商的系数,被开方数之商为被开方数。

2、化简二次根式达到的要求:(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分母中不含有二次根式。

(三)拓展延伸阅读下列运算过程:3==5==数学上将这种把分母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

利用上述方法化简:(1)=_________(3=_____ ___ (4=___ ___ (四)达标测试:A组1、选择题(1的结果是().A.27.27C.7(2的结果是()A.-3B...2、计算:(1)482(2)xx823(3)16141÷(4B 组用两种方法计算:(1(2)346课后记:最简二次根式一、学习目标1、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3、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