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重点

合集下载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肝淤血
第二节 血液循环障碍
二、出血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叫作外 出血,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叫作内出血。
积血:腔内出血、溢血:组织内出血
破裂性出血:机械性或侵蚀性损伤造成心脏或血管壁破裂
漏出性出血: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1、原因:
1) 机械性损伤:如刺伤、咬伤等直接损伤血管壁而使血液
水肿组织增大、增重、变白、解剖有液体流出
3、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可逆的病理过程
肝水肿
第三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二)根据病原种数来分
1. 单纯感染 :疾病是由一种病原侵袭引起 2. 混合感染:疾病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侵袭引起
(三)根据症状来分
1. 局部性疾病:病变主要为某一局部区域,如皮肤病、鳃病和肠道病等 2. 全身性疾病:病变影响到整个机体,如中毒、营养不良、泛池等
第一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根据感染情况来分
(二)静脉性充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又称 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1、原因:病理性
a、静脉受压和静脉腔内受阻 局部性淤血 b、患有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淤血
2、病理变化:淤血组织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肿胀,机能
减退,严重时引起出血等。
3、对机体的影响:较动脉充血严重
可致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等
骨骼肌出血
第二节 血液循环障碍
三、贫血
:血液含量减少或红血球、血红蛋白数量低于正常。
外观:鳃苍白 贫血类型:
溶血性贫血:溶血素(鳗弧菌、寄生原虫) 出血性贫血(草鱼出血病、鳗赤点病) 吸血性贫血(甲壳类、吸虫等) 营养性贫血(叶酸缺乏症、缺铁症) 肾脏、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名词解释1.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3.细胞水肿(水变性):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起因于细胞容积和胞质离子浓度调节机制的功能下降4.脂肪变: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

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等5.窦道: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只开口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6.瘘管: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内脏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7.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8.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9.凋亡:是活体内局部组织中单个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10.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11.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12.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13.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14.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15.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16.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17.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18.肉芽肿:显微镜下以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19.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20.异型增生(非典型增生):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多用于上皮的病变,包括被覆上皮(如鳞状上皮和尿路上皮)和腺上皮(如乳腺导管上皮、宫内膜腺上皮)。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病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病理学的定义和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患病的人体,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和转归。

3.病理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病理学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理解病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和应用。

二、疾病概论1.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生命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历不同的病程和发展过程。

2.疾病的基本特征:疾病具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等基本特征。

3.疾病的分类与命名:疾病的分类与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如病因、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等。

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的概念及类型:适应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适应的类型包括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2.损伤的概念及类型: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各种有害因子产生的非适应性应答反应,包括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

3.修复的概念及类型:修复是指细胞和组织对于损伤的修复过程,包括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或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的概念及类型: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包括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2.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类型: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在某些部位发生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包括血栓的类型(血栓的主要成分)和血栓的结局。

3.栓塞的概念及类型:栓塞是指血液循环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和细菌栓塞等。

4.梗死的原因及类型:梗死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包括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为清蛋白,其中 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浆液性炎常发生与粘膜、浆膜、滑膜、皮 肤和疏松结缔组织等。
(2) 纤维素性炎 纤维素性炎是指以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为特征的炎症。
1、 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发生时,在黏膜的表面,渗出的纤维 素、白细胞、坏死的粘膜组织和病原菌等,形成一层灰白 色的膜状物,称为假模,将此类炎症又称为假膜性炎。如 白喉、细菌性痢疾等。
(3) 玻璃样变性 1、玻璃性样变: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HE染色呈嗜伊红均质红 染的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又称透明变性。主要见于结缔组织、血管 壁及部分细胞内。 2、细胞内玻璃样变性: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中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 变性,形成Mallory小体。
2、 坏死 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
皮下和内脏等实质器官,如肺、肝、肾、脑等。
原因:脓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第2节 慢性炎症 慢性肉芽肿性炎 是指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慢性炎症,又称特异性慢性炎症。 肉芽肿是指在某些致炎因子的作用下,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 细胞增生为主,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将结核病时结核结节中的多核巨细胞称为Langhans巨细胞) 第5章 肿瘤 一、 肿瘤的概念 肿瘤 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异常增值所形成的新生 物。 二、肿瘤的形态 肿瘤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软硬度)和数目等。 三、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肿瘤的分化:肿瘤的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的余某种正常组织 的相似之处。 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之 间的差异。
(1) 皮肤创伤的愈合 1、 愈合的类型 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皮肤创伤愈合分为以
下两种类型。 (1) 一期愈合:特点:①伤口缺损少、创缘整齐,对合严密,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展开全文第一章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学习目标● 熟记肥大、萎缩、化生、变性、坏死、坏疽、机化、再生、肉芽组织的概念。

● 描绘出变性、坏死、肉芽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

● 举例说明常见化生的类型。

● 说出坏死、坏疽、创伤愈合、骨折愈合的类型。

● 比较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之异同。

● 阐述坏死的结局。

● 简述影响再生的因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得以维持正常。

为了生存,机体往往靠自身的反应和各种调节机制来抵御损伤作用,如若损伤轻,细胞可自身调整,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如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当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强度超过了细胞、组织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内出现可复性损伤,表现为细胞内或组织中异常物质沉积(变性);损伤因素过重或可复性损伤因素持续存在,则可出现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

这些损伤可引起代谢和形态方面的改变并发生相应的功能变化,机体会通过修复,以保持新的平衡。

病案讨论病例摘要:男,65岁,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A 肥大B 增生C 萎缩D 变性2.关于萎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组织细胞均可称为萎缩B 萎缩组织细胞不消失C 细胞内线粒体变小,数目不减少D间质不减少,有时反而增生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生A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内出现肠上皮B 食管粘膜内出现灶状胃粘膜组织C 骨化性肌炎时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可见骨组织D 慢性膀胱炎时可见移行上皮变为鳞状上皮4.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中,哪种损害最轻A 混浊肿胀B 水变性C 玻璃样小滴变性D 脂肪变性5.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A 核分裂B 细胞核异型C 线粒体肿胀D 细胞核碎裂6.引起气性坏疽的常见原因是A 空气进入肌肉并且细菌感染B 真菌感染C 伤口合并腐败菌感染D 由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7.一期愈合的下列叙述中正确是A 创面大边缘不齐B 需多量肉芽组织填平伤口C 创面不洁易感染,炎症反应明显D 见于手术即时缝合的切口8.肉芽组织主要由下列哪项组成A 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B 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C 炎性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D 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9.下列组织中最易完全再生修复的是A 心肌组织B 骨组织C 神经组织D 上皮组织10.有一长期吸烟的病人,经常咳嗽,现以肺部感染入院,作痰涂片检查,发现脱落的气管粘膜上皮中有鳞状上皮,但细胞无异型性,此为A 气管粘膜上皮鳞状化生B 痰中混有食管上皮C 痰中混有口腔上皮D 气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11.女,18岁,食欲不好,厌油腻,肝大,肝区疼痛,临床诊断急性普通性肝炎,此时患者肝出现病变为A 肝细胞气球样变B 肝细胞脂肪变C 肝细胞透明变D 肝细胞碎屑坏死12.有一患者长期饮酒,而后出现肝区疼痛,该病人肝脏的主要病变可能是哪一项A 肝细胞嗜酸性变B 肝细胞脂肪变性C 肝窦内皮增生D 肝细胞水样变性13.男,24岁,吸烟,近一年来右下肢行走后疼痛,休息后好转,出现间歇性跛行,近一月来、右脚拇趾变黑、皱缩,失去知觉,此种病变是A 液化性坏死B 固缩坏死C 干性坏疽D 湿性坏疽14.有一患者经常胃痛,钡透发现幽门区有一约37.5px的缺损,临床诊断为慢性胃溃疡,溃疡处镜下可能见到何种主要病变A 病变区有肉芽组织长入B 病变区有钙化C 病变区有骨化D 病变区有平滑肌增生(15-17题共用备选答案)A 干酪样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坏疽D 纤维素样坏死15.乙型脑炎16.恶性高血压病细小动脉17.淋巴结结核二、填空题1.组织器官在肥大时以细胞的_______为主,组织器官在增生时以细胞的_______为主。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掌握萎缩的概念、原因和分类;理解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萎缩1.萎缩:是指正常发育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组织、器官没有发育或发育不良等则不属于萎缩的范畴。

)2.原因及类型:萎缩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常见于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等,病理性萎缩可分为:(1)营养不良性萎缩:常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引起。

(2)压迫性萎缩:器官和组织长期受压可导致萎缩。

(3)失用性萎缩:运动器官长期不活动。

(4)去神经性萎缩:脑、脊髓或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由于某个内分泌器官功能低下,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相应靶器官的萎缩。

肥大1.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2.分类: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生理性肥大:如运动员四肢肌肉的肥大。

病理性肥大可分为①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的心肌肥大;②内分泌性肥大:如垂体病变引起的肢端肥大。

增生1.增生:是指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

2.分类:可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生理性增生:如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的增生。

病理性增生可分为:①内分泌性增生:如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②再生性增生:如肝细胞损伤后的肝细胞再生;③代偿性增生:如部分肝脏切除后,体内一部分肝脏发生的增生。

化生1.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2.分类:①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或支气管黏膜;②肠上皮化生:常见于慢性萎缩性,如胃黏膜的大肠型的肠上皮化生,可能成为胃癌的发生基础;③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转变为骨细胞或软骨细胞。

3.意义:化生对机体的影响有利有弊,如慢性支气管炎时鳞状上皮化生,虽然增强了局部黏膜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但因上皮表面失去纤毛,减弱了呼吸道黏膜的自净能力。

如果引起化生的因素持续存在,在化生、增生的基础上还可能发展为肿瘤。

(完整版)病理学笔记(全面、重点)

(完整版)病理学笔记(全面、重点)

病理生理学笔记(重点)绪论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一节适应适应: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病理改变:肉眼—小、轻;镜下—实质细胞缩小、减少;间质增生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如老年性萎缩2、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不是数目的增多)。

1、代偿性肥大:细胞肥大多具有功能代偿的意义。

2、内分泌性肥大:由激素引发的肥大称为内分泌性肥大。

3、生理性肥大:妊娠期妇女子宫增大。

4、病理性肥大:高血压病心肌肥厚—晚期心力衰竭。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增多,可导致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1、生理性增生:生理条件下发生的增生。

女性青春期乳腺的发育。

2、病理性增生:在病理条件下发生的增生。

雌激素异常增高,导致乳腺的增生EF:肥大和增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常常同时发生,并且可因同一机制而触发。

例如,妊娠期子宫既有平滑肌细胞数目的增多,又有单个平滑肌的肥大。

对于不能分裂的细胞(如心肌细胞),则只会出现肥大而不能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是由于组织内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种细胞分化的结果,通过改变类型来抵御外界不利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二、病因学
(一) 病因概念:病因是指引起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包括 1.外因 2.内因 3.诱因.
(二) 病因学分类 1.疾病发生的外因分为五大类: (1)机械性的因素; (2)物理性的因素; (3)化学性的因素; (4)生物性的因素; (5)营养性的因素.
(二)病因学分类
2.疾病发生的内因:所谓内因就是机体本身的生理状态, 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
(1)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体内进行生长繁 殖而引起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寄生虫病:由寄生虫侵袭机体而引起的的疾病. (3)普通病;由一般性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内,外,产科疾病.
(二) 疾病分类
2.按疾病的经过, 将疾病分为:
(1)急性病; (2)慢性病; (3)亚急性病
3.按患病器官系统分类,可 将疾病分为: (1)消化系统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4)运动器官系统疾病 4.其他:营养代谢病
A.创伤愈合的过程,包括清除阶段和修补阶段 B.创伤愈合可分为三种类型:
a. 浅表创伤愈合:见于表皮浅表创伤如擦伤,创伤很浅,只破 坏皮肤表层.一两天内完成愈合.
b.第一期愈合:多见于伤口小而整齐,创缘接合紧密,消毒完善 无感染的创伤愈合.1天左右就有肉芽长出,3天左右就可以 填平创腔,7天左右愈合.
*死亡的分类
按照机体的死亡过程,将死亡区分为临床死亡(相对死亡)和生物学 死亡(真正死亡)二个阶段.
1.临床死亡的特征:呼吸和心跳停止反射活动消失以及中枢神经系 统的高度抑制.临床死亡是一种可逆现象,在它发生之后的5—7 分钟内,采取一些方法,有使其复活的可能.
2.生物学死亡:脑组织新陈代谢活动停止,并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化, 即进入了生物学死亡阶段.并表现出死亡症状:尸体逐渐变冷,发 生尸僵,血液凝固,形成尸斑,组织逐渐分解,崩溃和尸腐等

病理学基本内容总结

病理学基本内容总结

病理学基本内容总结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适应:是细胞由其构成的组织和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的应答反应。

一般表现是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其实质是其生长和分化受到调节的结果。

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病理性有以下几种:1.营养不良性萎缩2.压迫性萎缩3.失用性萎缩4.去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是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分为生理和病理性的假性肥大: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生,以维持器官的原有体积,甚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

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分病理和生理性的生理性增生包括:1.代偿性增生 2.激素性增生病理性增生最常见的原因是激素过多或生长因子过多。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取代的过程。

是组织细胞成分成熟和生长调节紊乱的形态学表现。

化生的类型:1.上皮组织的化生 2.间叶组织的花生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

引起损伤的机制:1.细胞膜的破坏,破坏的是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通透性2.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3.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4.缺血缺氧的损伤: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化学性损伤:1.化学物本身的直接细胞毒作用2.代谢产物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3.诱发过敏反应等免疫损伤4.诱发DNA损伤遗传变异:1.结构蛋白合成低下,细胞缺乏生命必须的蛋白质2.阻止重要功能细胞核的分裂3.合成异常调节蛋白4.引发先天性或后天性酶合成障碍等环节,是细胞因缺乏生命必须的代谢机制而发生死亡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损伤的基本过程;先呈现生化带些变化,继而出现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然后出现光镜下和肉眼下可见的形态学变化。

中医诊断学中的病理学基础有哪些内容

中医诊断学中的病理学基础有哪些内容

中医诊断学中的病理学基础有哪些内容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以确定疾病的本质和病情的发展。

而病理学基础则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理论支撑,对于准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医诊断学中,病理学基础主要包括病因病机、气血津液病理变化、脏腑病理变化等方面。

病因病机是病理学基础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认为,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则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病因主要分为外感病因和内伤病因两大类。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风邪为百病之长,其性善行而数变,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寒邪伤人,易使气血凝滞,出现疼痛、拘挛等表现。

暑邪炎热升散,多伤津耗气,使人出现高热、口渴、气短等症。

湿邪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导致肢体沉重、困倦、脘腹胀满等。

燥邪干涩,易伤津液,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

火邪炎热急迫,容易上扰心神,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

疠气则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

七情过激可直接损伤相应的脏腑,如大喜伤心、大怒伤肝、过度忧思伤脾等。

饮食不节、不洁或偏嗜,都可能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劳逸失度,过劳则耗气伤血,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

气血津液病理变化也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

气的病理变化主要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等。

气虚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等。

气陷则常见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气滞会导致局部胀满疼痛,气逆可见于肺气上逆的咳嗽、胃气上逆的呕吐等。

血的病理变化包括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等。

血虚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

血瘀则表现为局部刺痛、肿块、唇舌紫暗等。

血热会有出血、发热、心烦等症状。

血寒多导致疼痛、手足冷等。

津液的病理变化有津液不足和津液代谢障碍。

津液不足会出现口渴、咽干、皮肤干燥等。

津液代谢障碍则可能产生痰饮、水肿等。

病理重点知识点

病理重点知识点

病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

以下是一些病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1.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这是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和组织在受到损伤或刺激时的反应和变化。

2. 感染性疾病:研究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3. 肿瘤:肿瘤是病理学中的重点之一,研究肿瘤的分类、分级、分期和预后,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等。

4. 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5.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 遗传性疾病:研究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唐氏综合征、血友病等。

7. 代谢性疾病:研究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如糖尿病、痛风等。

8.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为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9. 病理学诊断和病理学技术: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病理学技术也是病理学的重要支撑,包括组织处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

以上知识点是病理学的重点之一,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医生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病理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以下是病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病理学基础知识:
-细胞病理学:研究细胞在疾病中的异常变化,如细胞增生、凋亡和异型等。

-组织学:研究组织的正常结构和疾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及修复。

-免疫病理学:研究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异常,如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2. 疾病分类与诊断:
-疾病分类: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将疾病进行分类,如遗传疾病、感染病、肿瘤等。

-病理诊断:通过病理检查(如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分析病变特点,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3. 炎症与免疫病理:
-炎症: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血管变化、炎细胞浸润和局部组织损伤等。

-免疫病理: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或异常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等。

4. 肿瘤病理学: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如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期等。

-癌症病理学:研究癌细胞的形态特征、遗传变异和治疗靶点等。

5. 器官病理学:
-心血管系统病理学:研究心脏和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呼吸系统病理学:研究肺部和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消化系统病理学:研究消化道器官疾病,如胃溃疡、结肠癌等。

-泌尿系统病理学:研究肾脏和泌尿道疾病,如肾炎、膀胱癌等。

以上只是病理学中的一部分重点知识点,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和器官的病理学内容。

病理学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

医学基础知识-病理学

大纲细目
细目
要点
要求
细胞与组织的 适应与损伤 损伤的修复
局部血液 循环障碍
炎症
肿瘤
心血管 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1)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 (2)细胞水肿、脂肪变性、透明变性的概念; (3)坏死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各型坏死的病变特点; (1)再生的概念; (5)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点; (6)创伤愈合的过程; (7)骨折愈合的过程和基本特点。 (4)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5)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6)血栓形成的过程和形态; (7)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8)栓塞的概念、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9)梗死的概念、类型及其形态学特征。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3)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变特点; (4)慢性炎症的病变特点; (5)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6)慢性肉芽肿性炎的组成成分和病变特点。 (1)肿瘤的概念及一般形态; (2)肿瘤的生长方式; (3)肿瘤的转移; (5)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1)动脉粥样硬化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 (2)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 (4)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病因、好发部位、病理变化; (5)高血压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6)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 (8)风湿病的病理变化; (1)大叶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并发症和临床 病理联系; (2)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概念、病理变化、并发症和临床 病理联系; (4)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病理改变、临床病理联系、结局、病因及 发病机制; (11)肺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及其临床病理 联系。
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适应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1.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一、病理学基础知识1.1 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这个词听上去有些生疏,但其实它就是研究疾病的科学。

简单来说,它帮我们理解生病时,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各种疾病,像癌症、心脏病,都是通过病理学来解析的。

医生通过观察组织样本、细胞形态,来揭示潜藏在身体深处的秘密。

听起来很高深,但其实它就像是解开谜团的侦探。

1.2 细胞的变化想象一下,细胞就像小工厂,正常运转时井然有序。

但一旦生病了,工厂就乱了套。

细胞开始变形、增殖,甚至死亡。

这些变化被称为“细胞变异”。

比如,肿瘤细胞常常无节制地增殖,结果就像失控的机器,最终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细胞的变化就像一幅变幻莫测的画,让人惊叹又感到无奈。

二、常见病理现象2.1 炎症反应炎症就像身体的警报器,遇到问题立刻发出警告。

身体的免疫系统像警察一样赶到现场,试图消灭入侵的敌人。

这时候,红肿热痛都成了常客。

不过,炎症也可能是双刃剑,过度的炎症反应会损伤正常组织,反而导致更多的问题。

就像一场火灾,虽然是为了扑灭敌人,却可能把周围的房子烧得焦黑。

2.2 组织坏死组织坏死,简单说就是细胞的死亡。

想象一下,一座城市被孤立,断水断电,最终一片死寂。

这种情况下,身体某个部分的细胞失去活力,导致组织功能丧失。

比如心肌梗死,心脏的某个部分缺血,细胞无法获得氧气,最终只能“退休”。

这样的过程让人痛心,生命在这一刻仿佛被无情地抽离。

2.3 肿瘤的形成肿瘤,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

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良性肿瘤像个乖宝宝,生长缓慢,不会扩散。

而恶性肿瘤则像个魔鬼,疯狂扩张,侵犯周围组织,甚至转移到身体其他地方。

肿瘤细胞的行为就像一群不听话的孩子,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顾后果。

早期发现肿瘤,就像及时发现了问题,能够尽快“叫停”。

三、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3.1 诊断疾病病理学在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生通过组织切片和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

比如,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能够看出是良性还是恶性。

医学中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讲解

医学中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讲解

医学中的病理学基础知识讲解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异常和疾病的科学,它在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和特征,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一、细胞病理学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元。

了解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对于理解各种疾病非常重要。

细胞病理学是指对患者采集的组织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以确定异常细胞类型及其形态改变。

1. 组成细胞的主要结构细胞膜、核质、核膜、染色质、核仁等2. 常见异常细胞类型恶性肿瘤细胞、白血病涂片中的白血球形态变化等3. 细胞损伤与修复包括坏死、凋亡及再生三个主要过程。

这些过程在体内发生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景。

二、组织学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的细胞聚集而成的,它们协同工作来完成身体各种功能。

组织学是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和形态结构的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疾病性质和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

1. 常见器官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比如肝脏、心脏、肺、肾脏等重要器官,对其结构特点和功能进行介绍。

2. 组织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通过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帮助确定肿瘤是否存在、良恶性质等。

三、器官病理学器官是由多个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通过相互协调合作来完成特定功能。

器官病理学是对整个器官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发生异常的原因。

1. 器官发生异常的原因包括先天缺陷、感染、免疫反应和肿瘤等。

2. 常见器官疾病的特征比如心肌梗死的局部坏死、脑卒中引起的神经细胞丧失等。

四、病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病理学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异常变化,可以确定诊断,并指导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1. 病理学诊断与筛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细胞和组织学分析,帮助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2. 遗传疾病与先天性缺陷知道某些基因突变或异常会引起某些特定的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在未来可能为患者提供更早期、更准确的干预措施。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病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依据。

病理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病理学各章节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细胞和组织学基础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

2.组织学基础:包括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其结构特点、功能及其病理变化。

二、炎症和修复1.炎症概述:包括炎症的定义、分类、病理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

2.炎症的类型:包括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特点及其病理变化。

3.细胞损伤与修复:包括细胞损伤的类型、损伤机制及细胞的修复过程。

三、血管和淋巴系统病理学1.血管和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2.血管病理学: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影响。

3.淋巴组织病理学:包括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的疾病等的病理变化和影响。

四、新生物学与肿瘤学1.细胞增殖与分化:包括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2.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肿瘤的发生原因、不同类型的肿瘤的发生机制。

3.肿瘤的分类和分级:包括肿瘤的分类方式、肿瘤分级和分期的意义。

4.肿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响:包括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等。

五、器官系统病理学1.心血管系统病理学:包括心脏病、动脉病、静脉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2.呼吸系统病理学:包括肺炎、肺结核、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3.消化系统病理学: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4.泌尿系统病理学:包括肾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5.生殖系统病理学:包括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6.神经系统病理学: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六、免疫病理学1.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2.免疫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免疫反应的类型、机制、免疫系统的病理变化。

病理学基础知识精选

病理学基础知识精选

病理学基础知识精选病理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以及疾病与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

它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选取一些病理学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一、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受到内外因素刺激后,细胞自我调节性地发生死亡的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维持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发育过程。

然而,在某些疾病中,细胞凋亡的异常调节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细胞凋亡的特征包括细胞体积缩小、DNA断裂、胞浆内形成嗜伊红小体等。

二、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的结合,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对异常因素的适应性反应及代偿能力的改变。

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如代谢紊乱、循环功能改变、免疫调节失衡等。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三、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致病因子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

当机体受到损伤或感染时,炎症反应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以保护机体免受继续损害。

炎症反应的特征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

炎症反应的过程包括炎症介质释放、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和修复等。

四、肿瘤学基础知识肿瘤是指机体组织中某一细胞类型的异常增生,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肿瘤细胞的特点包括无限增殖、自主生长、浸润性和转移性等。

肿瘤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肿瘤发生机制、肿瘤分类、肿瘤诊断和肿瘤治疗等。

五、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机体对于特定抗原产生的一种过敏反应,它可引起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变态反应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可分为Ⅰ型至Ⅳ型变态反应,包括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等多种常见过敏病。

了解变态反应的机制和分类对于临床过敏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掌握其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理学基础重点总结

病理学基础重点总结

《病理学基础》:复习总结一、绪论病理学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改变与疾病转归,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研究: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2.实验病理学研究: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观察方法:大体观察、镜下观察等第一章、疾病概论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

诱因是疾病发生条件之一危险因素当某些疾病的病因、条件还分不清楚时,可笼统的将促进该疾病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1.疾病过程中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疾病的过程: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转归期死亡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临床死亡期主要标志: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脑死亡定义: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自主呼吸停止是其首要指征。

指征: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性;3、瞳孔放大或固定;4、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视听、角膜、恶心反射等);5、脑电波消失;6、脑血管灌流停止。

意义:1.脑死亡一旦确定,就意味着在法律上已经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可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以及家属的精神压力。

2.脑死亡者的脑以外器官在一定时间内仍有血液供应,能提供最新鲜的器官移植材料,以挽救其他患者。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适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内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基础重点
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的机制、患病的集体在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结局和
转归的一门基础学科
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尸体解剖、人体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动物实验、组织和细
胞的培养。

3、疾病:实在一定病因作用下,集体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的过程
4、疾病的原因: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先天因素、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免疫因素
5、抗损伤反应:致病因素引起损伤,机体的自稳态被打乱,机体将调动各种防御和代偿功
能进行调节,以建立疾病状态下的新稳态,称抗损反应。

6、疾病的经过:是指疾病从发生到结束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前驱期、潜伏期、症状明显
期、转归期
7、康复分为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

8、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临床上传统判定死亡的标准是心脏和呼吸的永久性停止。

9、完全康复又称痊愈,是指疾病时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10、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无自主呼吸
不可逆性昏迷或对外界的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脑干神经放射消失
瞳孔散大、固定
脑电波消失
脑血管造影循环完全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