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系统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能保持有序结构。这种分类是以现代热力学为根据给出的的,
但耗散结构十分广泛,不仅存在于物理界,一切生命系统和社会
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精神领域的各种系统,如语言、科学理论、
文化形态等,也是耗散结构。
6
自组织类型
• 哈肯按照引起自组织运动的不同方式给出一种分类: • (1)改变控制参量引起的自组织;(2)改变组分数引起的自
自组织理论发展过程
• 阿希贝、维纳提出了自组织理论的学科任务, • 阿希贝出版《自组织原理》 •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出现了一批以揭示一般自组织规律为目标
的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普利高津、哈肯、艾根、巴克等,提出 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自组织临界态理论,以现代科 学的前沿成果为依据,建构描述自组织现象的概念框架。
• 历史上哲学——“自己运动”
• “自己运动”机理——自组织理论
2
自组织理论发展过程
• 第一批自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中叶。 •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的自组织理论,自然选择(或物竞天择)
原理就是一种自组织原理。
• 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关于社会历史的自组织理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是对社会历 史系统自组织机制的一种理论阐述。
5
自组织类型
• 普利高津把自然组织产生的结构分为两大类。
• 通过平衡过程中的相变而形成的有序结构,称为平衡结构,如晶 体、超导体等。平衡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无须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
即可保持其结构,甚至只有隔断与外界的联系才能长久保持自己。
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通过相变而形成的有序结构,称为耗
散结构,基本特点是只有与外部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 圣塔菲学派在80年代以来强有力地推动了自组织理论得发展。 • 成熟的自组织理论应是系统学的核心部分之一。但目前还没有建
立起这种理论。
• 本章只对自组织理论最基本内容作些介绍。
4
8.2自组织类型
• 相变理论基于热力学把相变分为两大类。 • 如果发生相变时系统的热力学势函数连续,但其一阶导数不连续,
• 自由能判据
• 记系统的自由能这是相变理论的判据。令E记系统的总能量, F记系统的自由能,T记绝对温度,S记热力学嫡,它们满足 以下公式:
F E TS (8.1)
• 相变理论认为,平衡相变是由自由能F(表示系统的组织程度) 与热力学嫡 S(表示系统的混乱即无组织程度)之间的竞争所 推动的,F与S达成的某种妥协,决定了系统采取某种最小自 由能状态,从一胶状态自发演化到最小自由能状态就是实现了 自组织。
9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自组织判据
• 熵判据 粗略地讲,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即系统无组织程
度的度量。组织的建立和瓦解过程都是熵变过程。从无组织到有 组织,从低组织度到高组织度,是系统的反熵过程。自组织是系 统在无外界干预下自我反熵的过程。令dS记系统的熵的改变量 (微分),dS>0(增熵)表示组织程度减小的变化,dS<0(减熵)表 示组织程度增加的变化,因而熵的变化可以作为自组织的判据。 相变理论最早把熵S作为判据。普利高津加以推广,用熵作为非 平衡相变的判据,提出超熵概念,建立耗散结构论。但嫡判据有 很大局限性.不仅要求对象能够作为热力学系统来研究,而且只 有在能够给出熵S的可计算数学形式时才有实际意义,这只在很
(8.3)
Hm
• 在0与1之间取值, =0表示系统完全无序,系统增加信息意
味着增加剩余度,即
d 0
dt
(8.4)
11
自组织判据
• 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信息熵H和最大熵Hm都是时间的函数。
将(8.3)代入(8.4),有

H dHm Hm dH
第八章 自组织系统理论
1
8.1概述
• 在不同领域和层次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结构、模式、形态
• 物理层次:晶体、山峦、云团、星球
• 生命层次:花卉、树木、飞禽走兽
• 社会领域:家庭、社区、村镇、城市、国家等
• 精神领域:语言、概念、理论、文化
• 这些结构、模式及形态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演化的?支配它们的 一般原理?
10
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作到。哈肯认为嫡判据太粗糙是有道理的。
自组织判据
• 信息判据
• 信息是负熵,有序度、组织度增加的过程是系统增加信息的过程, 有序度、组织度减少的过程是系统损失信息的过程。因此,一些
系统理论家,待别是控制理论家,试图以系统信息量的变化作为
自组织的判据,令 记系统的剩余度。

1 H
8
自组织判据
• 最小自由能原理解释了相变的宏观机理。玻耳兹曼进一步以按 率观点给相变以微观的解释,提出微观粒子的能级分布公式

Pi exp Ei KT
(8.2)
• 其中,Ei为第i能级的能量,只Pi为粒子占据该能级的概串,K 为玻耳兹曼常数。(8.1)与(8.2)一起称为玻耳兹曼有序性原 理,完整地解释了形成平衡结构的自组织过程。
组织;(3)瞬变引起的自组织。这里完全抛开物理学或其他 具体学科的背景,用动态系统理论的语言进行表述,已经 属于系统学的分类。但是否居于完备的分类,还有待研究。
7
8.3自组织判据
• 一个系统在演化过程中是否建立起某种结构、形成某种模式、 创造某种形态,应有确切的判别根据,特别希望能以精确的 数学工具来判别。自组织理论尚不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目前还 没有这种判据。不同自组织理论分别提出自己的判据,一般 还不能通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称为一阶相变。特点是势函数代表的物理性质连续变化但其一阶 导数代表的物理性质在相变点发生突变,称为临界相变。如果相 变时势函数及其一阶导数都连续,称为二阶相变,或连续相交。 二阶相变的特点是势函数及其一阶导数代表的物理性质在相变时 都连续变化,不会出现间断现象。严格地说,这是热力学系统的 分类。但对更广泛的自组织现象,都很有启发意义,二阶相变尤 其如此。
• 相变理论是物理学的自组织理论,系统地解释了物质三态转变的 机理。
• 以上三者都是某个特定领域的自组织理论,但都未提出和使用自 组织概念。前两种理论还停留于,对自组织现象的定性描述,尚 不满足现代科学的规范要求。相变理论是关于自组织现象的定量 描述,但限于物理学范围,且只能描述平衡过程的自组织。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