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法规三个部分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法规三个部分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法规三个部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法规: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三大基础1.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问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等。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科。

学习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教育成果和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3.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巴甫洛夫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和意义,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杜威等。

4. 发展心理学理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通过感觉和运动探索世界,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思维,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和具体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5. 教育评价方法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和困难,为教学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6.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辅导: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提供个别化辅导和支持。

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7.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课堂管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管理学生的行为和情绪。

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主动学习。

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影响教育过程和效果。

以下是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概述: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方面。

它关注如何通过理解这些心理活动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这些理论为理解学习过程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它探讨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

主要的学习理论有联结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

4.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变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这一领域的经典理论,它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5. 动机理论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动机理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学习行为和效果。

6.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

它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等环节。

7. 评估与评价评估与评价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和评价。

有效的评估可以为教学提供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8. 个别差异个别差异是指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的差异。

教育心理学强调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来设计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9. 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它们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重要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优化教育环境,以促进学习效果。

10.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涉及到教师的认知、情感、动机和个性等方面。

了解教师心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它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综合知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综合知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综合(zōnghé)知识教育(jiàoyù)心理学知识要点一、教育(jiàoyù)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uìxiàng)与任务教育(jiàoyù)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的根本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2)具体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开展与趋势(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 教育心理学开展阶段(3) 教育心理学成熟与完善阶段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教育心理学的诞生背景:①社会背景②哲学背景③心理学背景④科学理论背景---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2)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教育心理学的催产士2)教育心理学的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1)教育心理学开展阶段:1)创立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迷茫阶段(20世纪20~50年代)3)选择阶段(20世纪60~90年代)4)整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2)教育心理学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心理学开展的根本研究趋势:(1)在研究取向上,从行为范式、认知范式向情境范式转变;(2)在研究内容上,强调教与学并重、认知与非认知并举、传统领域与新领域互补;(3)在研究思路上,强调认知观与人本观的统一、分析观和整体观的结合;(4)在学科体系上,从庞杂、零散逐渐转向系统、整合、完善;(5)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分析与综合、量性与质性、现代化与生态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二、心理开展与教育(一)心理开展及其规律心理开展的内涵: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心理功能的变化。

认知开展的一般规律: 与教育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和注意等心理因素。

感知和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心理因素,通过感性认识获得了事物的初步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引言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相关心理现象的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必备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2.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和有意识地引导,促使个体在思想、知识、品德、技能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2.2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可分为个体发展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

个体发展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社会效益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促进社会的稳定、进步和繁荣。

2.3教育内容的分类教育内容可分为学科知识、技能和德育三个层面。

学科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技能是指实际操作中所需的技能和技巧;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4教育方法的分类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

不同的教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

3.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科学,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2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是指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加工、组织、运用信息,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创新等环节。

3.3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

这些理论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4.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4.1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学为教师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如启发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师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一、教育学常考知识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教育学科的基础,是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

教育学理论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教育学时,需对以下教育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主义教育学派(洛克、卢梭)•实用主义教育学派(杜威)•心理主义教育学派(赫尔巴特)•社会主义教育学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人本主义教育学派(马斯洛、罗杰斯)•综合主义教育学派(吴敬琏)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

教育心理学主要包括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学策略与调整、教育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教育学时,需要对以下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有所了解:•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比亚格斯认知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知科学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琼斯学习风格理论。

•教育评价: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实验设计和量化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的实施和策略等。

•学生的心理问题:注意力缺陷症(ADHD)、自闭症、分裂人格症、情绪障碍、人格障碍等。

3.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科学的核心内容,研究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规律等。

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师行为、知识传授、学习者的参与和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教育学时,需了解以下教学理论:•教学设计: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學方法選擇、教学材料的准备等。

•教学评价:测试与评估、学习评估、教学评估、咨询与反馈等。

•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虚拟教学实验室等。

二、心理学常考知识1. 心理学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以及与行为间关系的学科。

备考心理学时,需要具备以下心理学基本概念:•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细胞,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

•线性心理学:又称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是通过观察环境刺激对人体产生的反应行为进行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学,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概述对教育这种现象的各种解释和说明(教材P26),都从某一侧面、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起源人类教育是如何产生的,历来是教育学家在展开其理论研究前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北师大孙喜亭:“教育起源所涉及的问题实质是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教育的社会职能问题,是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科学抽象的起点问题”。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雷徒诺(利托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雷徒诺在其所著的《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他根据对各种动物生活的观察,认为在动物世界里存在着如母鸭带雏鸭、母熊教幼熊等各种示范与学习。

由这些观察中他坚定地得出结论: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本上有同样的基础,人类教育的进行与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与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相差无几。

他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动物是基于生存和繁衍的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沛西能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之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他又说:“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教育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

他们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间的相似性,从类本能这个角度对教育起源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这个解释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的,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1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二、教育及其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3.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三)教育与科技文化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3)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2)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五、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至结束的全部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2)遗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教育受成熟制约,成熟对人的发展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教育以成熟为前提,同时又要积极、能动的促进个体成熟;3.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4.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规范了个体的发展的方向与方面;(2)学校教育加速了个体的发展;(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还有延时价值5. 个体发展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和社会要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优秀6篇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优秀6篇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优秀6篇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优秀6篇认知过程篇一1、感觉的特性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2、知觉的特性①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②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

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④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3、注意①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4、记忆①记忆的分类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②遗忘的规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

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遗忘的原因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④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填空选择1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近代以学校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制度2 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3 古代希腊教育有:古代雅典教育,古代斯巴达教育4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5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6 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以及“产婆术”7 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8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主张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他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9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杜威10凯洛夫主编的《教与学》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11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政治制度13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14学校文化从其形态上可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1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

1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18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神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20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2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研究型2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3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24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25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开设哪门课程26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27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28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2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0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学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32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33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4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3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5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心理学综合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综合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综合基础知识一、填空:(一)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 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 年或 9 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学校教育系统.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 《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基础知识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基础知识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复习资料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教师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师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作品分析法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业、作品等成果,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 和认知水平。分析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 儿童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
03
CHAPTER
情感发展与教育
情感发展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情感发展受到潜意识的驱动,经历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 期和生殖期等五个阶段。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涉及内部心理过程,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
代表人物
让·皮亚杰(Jean Piaget)和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
皮亚杰的观点
他认为儿童通过主动探索和与环境的互动来学习。他提出 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 特点。
布鲁纳的观点
他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和策略的重要性。他认为学 习者应该积极参与到知识建构中,通过发现学习和合作学 习来促进认知发展。
教育策略应关注儿童的象征性思维和直觉 推理能力,通过游戏、故事等活动培养儿 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教育策略应注重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和问 题解决能力,通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 习提高儿童的思维水平。
教育策略应鼓励儿童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 检验,通过哲学、历史等学科的学习培养 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个人成长和自我 实现的过程,强调学习 者的情感、价值观和自 我概念。
代表人物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阿布拉罕·
马斯洛(Abraham Maslow)。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

教育问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改革等。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2. 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生心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意志等。

教育心理规律: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所遵循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3. 教育目的与功能教育目的: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个人、家庭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如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素质等。

4. 教育制度与政策教育制度: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规范。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区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制定的指导性原则和具体措施。

5. 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中传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

教育方法:教育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6. 学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形成。

情感发展: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和情感调节能力的提高。

意志发展:学生意志力的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7. 教师心理与职业发展教师心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如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情感等。

职业发展: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如职前培训、职后培训、专业发展等。

8. 教育评价与改革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教育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而进行的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9. 教育公平与差异教育公平:指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教育差异: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10. 教育环境与资源教育环境: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

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1. 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教育心理学的那些事儿。

说实话,这门学问可有意思了,它就像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一把金钥匙!2. 咱们先来说说认知发展。

每个孩子的大脑就像是一台神奇的小电脑,从懵懂无知到慢慢开窍,这个过程简直比变魔术还神奇。

皮亚杰大叔把这个过程分成了好几个阶段,就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3. 学习动机可是个有趣的话题!有的孩子学习起来像是打了鸡血,有的却像是霜打的茄子。

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动机就像是学习的发动机,没有它,再好的课堂也是白搭。

4. 记忆力这个东西,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有的孩子记性好得跟小象似的,有的却像是筛子,东西总往外漏。

其实啊,记忆也是有规律的,短期记忆就像是便利贴,长期记忆则像是把东西刻在了石头上。

5. 说到注意力,那可真是个调皮的小精灵!有的孩子上课像是坐了钉子,东张西望的;有的却能专注得像个小和尚。

培养注意力就像是驯服一匹野马,需要耐心和技巧。

6. 个性差异这个话题可有意思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活泼得像只小猴子,有的安静得像只小猫咪。

了解这些差异,就像是掌握了教育的密码本。

7. 情绪管理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头戏。

孩子们的情绪就像天气,说变就变。

有时候晴空万里,有时候电闪雷鸣。

教会他们管理情绪,就像是给他们一把情绪的遥控器。

8. 智力发展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数学好得像个小计算机,有的画画厉害得像个小毕加索。

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多元智能理论。

9. 人际关系在教育中也特别重要。

班级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有人缘好的像是小太阳,有的却像是独来独往的小刺猬。

教会孩子们处理人际关系,就像是教会他们在社会这片大海里游泳。

10. 学习方法也是门大学问。

有的孩子学习起来像是在走迷宫,东撞西撞的;有的却像是拿着地图,直奔目的地。

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就像是给学习装上了加速器。

11. 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孩子压力可不小,有的像是背着小山似的。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的概念: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2.教育的要素:1。

学习者2、教育者3、教育内容3.教育的形态: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

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4.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5.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关系3.教育与人口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1.学校的产生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与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与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教育漫画)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学进程和教学成果的总和。

2、XXX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其中不包括循序渐进原则。

3、选择性是指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知觉特性。

1、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研究的促进者,而非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XXX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教育愿望。

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脚趾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情急生智描述的是一种应激状态。

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2、在三结合教育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最好地诠释了人的独特性。

1、学校课程管理师不仅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对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2、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特殊的教育途径。

3、早晨的研究效果一般较好,因为这一阶段的研究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

1、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改革不仅包括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还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改写并补充)2、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应该成为研究的主动者,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改写)3、能力是影响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顺利完成活动。

(改写)第8组题1、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常常与其他心理过程相互作用。

(改写)2、在社会心理学中,第一印象对总体印象的影响更大,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

(改写)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有三节课。

(改写)第9组题1、解决复杂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更有利。

(改写)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充分运用了陶冶教育这种德育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一、填空: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 世纪末。

各国的学校教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 年或 9 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着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 20 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基础科学知识)以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1902 年的“壬寅学制”以及 1903 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

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41、杜威是 20 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3、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4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5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5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5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6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

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年龄特征。

6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6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 66、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67、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6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69、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着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7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培养目标。

7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7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

10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01、师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02、课业及进程是指:课程。

10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0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106、学科标彻:启发性原则。

128、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12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13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渐进原则。

13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32、《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7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1957 年。

7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

7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在能力方面表现为:创造美。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8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

8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 年。

8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9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92、。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4、作为权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13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谈话法。

134、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称为(教学)。

13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107、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

108、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09、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