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及药用价值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原理,为后续的中医药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3. 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4. 学会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1. 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2. 各类药用植物的特点3. 我国常见的药用植物科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1. 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2.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3. 实例分析:人参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1. 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2. 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中的应用3. 实例分析:甘草的药用价值及应用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1. 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2. 药用植物的保存方法3.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1.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2. 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3. 实地考察:药用植物园的识别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特点及应用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药用植物园,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识别及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药用植物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资源1. 教材:《药用植物学》2. 课件:药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3. 药用植物园:用于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4. 网络资源:药用植物数据库、相关研究论文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课时)2. 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2课时)3. 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2课时)4. 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2课时)5. 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2课时)6. 第六节: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2课时)7. 第七节: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2课时)8. 第八节:药用植物的应用实例(2课时)9. 第九节: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2课时)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药用植物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药用植物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3. 互动:提问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学生的参与度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过程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加深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解2. 建议学生参加药用植物园的实地考察活动,提高识别药用植物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药用植物学》教案全集

《药用植物学》教案全集

药用植物学教案第一讲( 2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我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2、了解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慨况3、掌握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4、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绪论从古至今中药对人们的医疗保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应用中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药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植物(约占总数的87%)。

因此,我们在研究应用中药及学习有关学科时,必须首先掌握药用植物的相关知识。

一、我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多种多样,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已有记载的药用植物为11000种。

其中有植物体构造比较简单的藻、菌、地衣类植物,如:海带、灵芝、松萝等;也有苔藓和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如:地钱、卷柏、银杏等。

分布最为广泛,资源最为丰富的是被子植物。

它是中药的主要来源,许多名贵中药都取自这些植物的野生品或栽培品。

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主要分布有人参,五味子,细辛;内蒙古气候干燥分布有防风、黄芪、甘草等;河南的地黄、山药、牛膝、菊花质量为全国之冠,被称为“四大怀药”;四川不仅药用植物种类多,而且产量大,如黄连、川贝母、川芎等;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云南南部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植物生长繁殖。

云南植物种类最多,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著名的药用植物有三七、木香、云南马钱等;广东有花植物就有千种,许多重要药用植物都分布在这一地区,如广藿香、阳春砂、槟榔等。

另外,浙江的浙贝母、安徽的芍药、福建的泽泻、甘肃的当归、山西的党参、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西藏的冬虫夏草、山东的珊瑚菜,江西的酸橙、贵州的杜仲、江苏的薄荷等,都是全国著名的药用植物。

二、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概况我国药用植物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和《尔雅》中,就分别记载过远志、菟丝子、益母草等药用植物。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记载药物365种,其中药用植物237种,为后人用药及编写本草著作打下了基础;梁代陶弘景(公元456-536)的《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多数为植物。

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实验

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淀粉粒
取马铃薯块茎,用刀片刮取少许“白浆”,置 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先在低倍镜下观 察淀粉粒,再换用高倍镜观察,观察其脐点 和层纹,分辨出单粒、复粒和半复粒。然后 再观察半夏粉末,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稀碘 液,观察有何颜色变化。
脐点 层纹
(二)绘马铃薯、半夏块茎中淀粉粒的构造 和类型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三)绘各种草酸钙结晶的形态图。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制作显微标本装片时,怎样才能 防止气泡发生?
(二)为什么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结 晶时需要透化?
(三)如何区分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 晶?
实验二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机械组织
三、内容与方法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从洋葱鳞茎上剥下一片肉质鳞叶,用镊子由其 内表面撕下一块透明的内表皮,切取小块, 置于载玻片上预先加好的水滴中,用镊子将 其展平,然后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 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 多余的水。
2、观察植物细胞的构造
(四)绘石榴皮的石细胞图,白藓皮的纤维 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腺毛和非腺毛有何区别?腺鳞具何形态 特征?
(二)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 有何异同?
(2)腺毛
观察薄荷叶或西洋红叶下表皮水装片, 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具1—2细胞的腺 头和1—2细胞的腺柄,另一种为腺鳞, 先头由6—8个细胞组成,略成扁球形, 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周围有角质层,其 余腺头细胞之间贮有挥发油,腺柄极短
3、气孔
(1)平轴式气孔:取常山叶下表皮水 装片,可见气孔周围有两个副卫细胞, 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

药用植物学实验大纲

药用植物学实验大纲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药用植物学实验》学时:32学分: 2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执笔人:审订人: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等专业课有密切的联系. 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正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印象,使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更好地掌握好此门课程;同时该实验课程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使用该实验所涉及的仪器如显微镜、解剖针、放大镜等。

2.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及植物学绘图方法。

3.掌握几种常用的制片方法如临时装片法,徒手切片法等。

4.熟练使用植物分科检索表。

5.了解学校常见药用植物的名称及所属科属。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校园植物的户外观察(一)(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校内主要植物的名称。

2.了解几个形态特征明显的科的植物的科属特征。

3.了解外部形态特殊的植物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通过校园植物观察,达到以上教学目的。

实验二校园植物的户外观察(二)(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校内主要植物的名称。

2.了解几个形态特征明显的科的植物的科属特征。

3.了解外部形态特殊的植物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通过校园植物观察,达到以上教学目的。

实验三根,根茎,茎,叶的形态观察(2学时)一.实验目的:掌握根,根茎,茎,叶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材料:标本室各种根及根茎药材;各种叶片标本;放大镜等。

二、实验内容:1.通过药材标本了解正常根及变态根、根茎的特征。

2.观察木质茎、草质茎及藤本茎的特征。

3.观察叶的形态。

单叶与复叶。

实验四花(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花解剖技术。

2.掌握各花部特征二、实验材料:自带花朵三、实验内容:1.观察花的组成及各部特征。

2.观察各种花序的类型及特征。

3.解剖一朵花,写出其花程式。

实验五果实及种子(2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果实类型。

高职药用植物学教案-2植物细胞

高职药用植物学教案-2植物细胞

教 师 授 课 方 案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授课题目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授课对象 11中药制药技术4班 课时 2课时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能知道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2.熟悉可供显微鉴别的主要内含物和细胞壁特化的显微化学反应。

3.了解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细胞的增殖。

授课方法 引导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授课内容 重点、难点、讲授时间顺序 1.介绍《药用植物学》各章节内容的相互关系,包括个体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群体植物的分类和亲缘关系。

2.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

3.细胞内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重点) 4.细胞壁的结构和特化。

(✩难点) 5.植物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单倍体等与药用植物育种及与植物分类的关系。

(简介)▲重点 ✩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 设计 通过大家在高中时学习生物我们可以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以及他们的区别。

学生活动 板书 设计第一章 植物细胞一、细胞cell1.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细胞大小悬殊,形状各异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典型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生命的物质)、后含物、生理活性物质。

1.原生质体 2.后含物: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具有药用价值,是细胞代谢的废物,形态和性质往往是生药鉴定的重要依据。

3.细胞壁 因为有高中学习的基础,学习细胞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穿插提问1.绘典型植物细胞图指出各部名称。

2.细胞核由哪四部分组成?细胞核的主要作用?3.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德育渗透“生命最初只存在于植物界。

生物世界是植物世界繁衍了20多亿年以后的产物。

植物是地球生命的始祖!了解植物、引发对学习药用植物学的兴趣。

学习植物生命的坚韧、美丽与庄严知识拓展1.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hua)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植物细胞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光学显微镜。

2、学会临时装片法。

3、学会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能绘出植物细胞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4、了解显微镜的类型、构造及简要的工作原理。

5、通过实验理解植物细胞的概念、结构及作用。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1. 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0.03%中性红、1mol/L硝酸钾溶液、4mol/L(24%)尿素溶液[备用]、稀甘油、稀碘液、氯化锌碘试液、去离子水、吸水纸。

2. 实验材料:洋葱、马铃薯三、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类型:略(二)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两大部分构成。

1、光学部分: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镜四个部件。

2、机械部分:主要由精巧的金属零件组成,作用是支持光学部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

主要有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和调焦装置等六部分。

(三)显微镜的使用每台显微镜一般都配有低倍、高倍、油镜三个物镜头,在观察物体时,要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因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物,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若需要再放大时,再到油镜下观察。

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对光-放置载玻片-调焦高倍镜的使用由低倍—高倍—低倍(四)显微镜的使用、保护的注意事项1、显微镜应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

2、拿取显微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底座,使镜身直立,切勿左右摇晃,以免碰伤或目镜滑出。

3、保持显微镜的清洁,用擦镜纸擦拭镜头,不可用手或毛布擦物镜和目镜;用绸布或纱布擦机械部分。

4、观察时应由低倍到高倍再到低倍,决不可先用高倍物镜,以免损坏玻片而影响观察。

(五)植物细胞的结构(1)用尖头镊子撕取洋葱(玉葱)鳞片内表皮薄片(0.3×0.3cm),浸到0.03%中性红溶液中(载玻片上)10~15min进行染色。

观察:1.1 将染色后的植物材料放到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无离子水(或pH略高于7.0的自来水),另一侧放吸水纸吸干,以洗净撕片外粘附的中性红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出液泡染成樱桃红色;原生质层(细胞质和细胞)则无色透明紧贴细胞壁(在细胞的角隅上可以看见)。

药用植物学实验大纲教程文件

药用植物学实验大纲教程文件

药用植物学实验大纲《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药用植物学实验》学时:32学分: 2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执笔人:审订人: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等专业课有密切的联系. 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程正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印象,使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更好地掌握好此门课程;同时该实验课程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使用该实验所涉及的仪器如显微镜、解剖针、放大镜等。

2.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及植物学绘图方法。

3.掌握几种常用的制片方法如临时装片法,徒手切片法等。

4.熟练使用植物分科检索表。

5.了解学校常见药用植物的名称及所属科属。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校园植物的户外观察(一)(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校内主要植物的名称。

2.了解几个形态特征明显的科的植物的科属特征。

3.了解外部形态特殊的植物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通过校园植物观察,达到以上教学目的。

实验二校园植物的户外观察(二)(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校内主要植物的名称。

2.了解几个形态特征明显的科的植物的科属特征。

3.了解外部形态特殊的植物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通过校园植物观察,达到以上教学目的。

实验三根,根茎,茎,叶的形态观察(2学时)一.实验目的:掌握根,根茎,茎,叶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材料:标本室各种根及根茎药材;各种叶片标本;放大镜等。

二、实验内容:1.通过药材标本了解正常根及变态根、根茎的特征。

2.观察木质茎、草质茎及藤本茎的特征。

3.观察叶的形态。

单叶与复叶。

实验四花(2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花解剖技术。

2.掌握各花部特征二、实验材料:自带花朵三、实验内容:1.观察花的组成及各部特征。

2.观察各种花序的类型及特征。

3.解剖一朵花,写出其花程式。

药用植物学实验一

药用植物学实验一

实验一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及植物装片的制作方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细胞观察方法,掌握植物细胞根本构造,了解质体类型及特点。

2.掌握细胞后含物、细胞壁特化的主要类型及鉴别。

3.掌握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部位。

4.熟练植物制片技术操作与生物绘图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镊子、解剖针、刀片、剪刀、吸水纸、擦镜纸、纱布块、吸水纸、蒸馏水、稀碘液、苏丹Ⅲ试液、水合氯醛、稀甘油、20%蔗糖液、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黑墨水。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片、新鲜洋葱、新鲜女贞叶、新鲜绿辣椒、新鲜红辣椒、番茄、萝卜、马铃薯块茎、姜块茎、无花果或秋海棠叶柄、夹桃叶、花生或蓖麻种子、半夏粉末、大黄粉末、黄柏粉末。

柿子胚乳细胞切片;南瓜茎横切永久制片、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松茎横切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或洋葱根尖横切永久制片、黑藻顶芽纵切永久制片。

菠菜叶、油菜叶、油麦菜叶、小白菜叶或板蓝根叶、冬青叶、决明叶、薄荷叶、桑叶、桑枝、姜、橘子、半夏粉末。

芹菜、梨、豆芽、肉桂粉末、人参粉末、甘草粉末。

四、实验内容<植物的细胞>:〔一〕植物细胞的根本构造1.植物细胞根本构造①取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永久制片或用新鲜洋葱材料撕取表皮制临时装片观察,可见表皮为一层细胞,其细胞多为近长方形,选择形状较规那么、构造清晰的细胞移至高倍镜下观察,可分辨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造。

由于大液泡的形成,细胞核位于一侧,高倍镜下还可看见核仁。

通过调节细调焦轮可使细胞的不同层次依次成像,加深对细胞立体构造的理解。

②加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再加稀甘油。

镜下观察细胞变化。

细胞壁较透明,细胞质无色均匀,细胞核扁球形,仔细观察可见其内1—3个发亮的核仁。

③从一侧滴加稀碘液,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深黄色。

④取20%蔗糖液,制作表皮细胞装片,放置20分钟后观察质壁别离现象。

2.质体观察〔1〕叶绿体:取新鲜女贞叶,拨取叶肉组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其细胞为狭长形,内含多数椭圆形绿色颗粒,即为叶绿体。

《药用植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剂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剂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学分:1总学时:16 理论学时: 10 实验(上机)学时: 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中药学》后续课程:《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与生药学、中药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又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生药来源的准确性;调查研究、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植物生物技术,生产活性成分高的五种、转基因物种和濒危物种;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服(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药用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

掌握药用植物重点科的形态特征。

熟悉药用植物各器官类型、各科常用药用植物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

了解药用植物研究范围、发展简史等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构造。

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

能够准确识别常见药用植物200余种。

具有发现寻找中药材新资源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较强求知能力热爱中药事业爱护药用植物资源。

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

三、实验学时安排说明根据本专业需要及教学大纲要求选做6学时的实验课。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项目:一、植物细胞的构造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的方法;练习临时制片技术:徒手切片、表皮制片、粉末装片;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习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了解叶的组成和形态;叶片的质地、叶脉及脉序。

实验内容: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的方法;学习临时制片法(表皮制片法、徒手切片法、粉末状片法);细胞结构的观察。

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写出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写出表皮制片法、徒手切片法、粉末状片法的步骤。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观察【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学习表皮制片法及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

【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碘- 碘化钾试液。

【实验内容】( 一)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二)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1.表皮细胞的结构(1) 细胞壁:为植物细胞所特有,包围在原生质体最外面。

由于细胞壁无色透明,故观察时上面和下面的壁不易看见,而只能看到侧壁。

(2) 细胞质:为无色透明胶体,成熟细胞由于中央大液泡形成,细胞质被大液泡挤成一薄层,紧贴细胞壁,仅细胞两端较明显。

(3) 细胞核:为一个近圆形小球体,它由更稠的原生质组成。

(4) 液泡:在成熟细胞的原生质体中,可见到一个或几个大液泡位于细胞中央,里面充满了细胞液,看起来比细胞质透明。

作业绘制洋葱鳞叶的内表皮细胞2〜3个,并注明细胞的各部分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质体、后含物的观察【目的要求】掌握质体、淀粉粒、草酸钙结晶类型,掌握徒手切片、粉末装片及水合氯醛透化制片的方法。

【材料用品】胡萝卜根、红辣椒果实、马铃薯块茎、半夏粉末、大黄粉末、甘草粉末。

显微镜、酒精灯。

碘.碘化钾溶液、水合氯醛试剂、稀甘油、蒸馏水。

【内容方法】1 .质体的观察(1) 有色体( 杂色体) :取胡萝卜根一小块,用徒手切片法制成临时装片,置镜下观察,在细胞的细胞质内可见许多橙黄色或橙红色呈棒状、块状或针状的结构,此即为有色体。

也可以用镊子挑取红辣椒靠近果皮的果肉少许,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后,作临时装片观察,可见细胞内有许多棱形或圆形橙红色的小颗粒,即为有色体。

2 .淀粉粒的观察(1) 用镊子或刀片在马铃薯块茎切口上刮取少量白色浆液:用蒸馏水装片观察,在低倍镜下可见水溶液与多边形薄壁细胞中有许多卵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即淀粉粒。

转换高倍镜,并将光线适当调暗,可见淀粉粒有脐点和围绕它清晰的偏心轮纹。

观察后,从载物台上取下制片,在盖玻片一侧滴入一小滴碘- 碘化钾溶液,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蒸馏水,再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呈蓝- 紫色反应。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案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案
液泡:位于细胞中央,占细胞体积的大部分。由于 液泡内充满细胞液,所以比细胞质更透明。
实验内容及方法
淀粉粒的观察: 1、马铃薯块茎(藕根茎)在在载玻 片上研磨——加一或二滴蒸馏水加 盖玻片观察
2、取半夏块茎粉末少许——置载玻 片上的水滴中——解剖针搅匀—— 加盖玻片观察。
注意事项:
1、注意取材时半夏块茎粉末应适量,不能太多, 否则观察不清楚。
载物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 光孔。其上装有推进器和片夹,可以向前后左 右各方向移动。
调焦手轮:用以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 得到清晰的物像。在镜壁两侧有粗、细调焦手 轮各1对,旋转时可使载物台上升或下降,粗调 手轮每旋转一圈可使载物台移动10mm左右, 细(小)调焦手轮旋转一圈,可使载物台移动 0.1mm左右。
十一、每次实验完毕学生应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 植物细胞的构造 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学习正确的使用和保护
方法 掌握临时制片(水装片)— 撕取表皮法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初步掌握临时水装制片法 掌握淀粉粒的构造,了解淀粉粒的形态
图纸要保持清洁,图注一律用铅笔正楷书写,并 用平行线引出在图的右侧。
实验题目写在绘图纸的上方,图题和所用材料的 名称和部位写在图的下方。并注明放大倍数。
实验三 植物细胞后含物_晶体
内容:
1. 草酸钙晶体
(1) 大黄粉末__簇晶
(2)半夏粉末__针晶
(3)黄柏粉末___方晶
2. 碳酸钙晶体
先构图,画图前,应按实验指导要求绘图的数 量和内容,在图纸上首先安排好各图的位置和 相关部分的比例,并留出书写图题和注字的地 方。
绘好草图,即用HB铅笔轻轻在图纸上勾画出图形 的轮廓,然后用2H铅笔描出与观察对象相吻合的 线条。线条要粗细均匀,光滑清晰,接头处无分 叉,切忌重复描绘。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介绍1.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药用部位、功效及药用植物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2. 课程内容: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及其功效、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

二、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生长在土壤中,通过根、茎、叶、花、果等器官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繁殖。

2. 药用植物的定义:药用植物是指那些以全株或部分器官入药的植物,具有防病、治病、保健作用的植物。

3. 药用植物的分类:根据药用部位,药用植物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等。

三、药用植物的分类1. 根及根茎类:如人参、黄芪、甘草等。

2. 茎木类:如川芎、当归、杜仲等。

3. 叶类:如桑叶、菊花、薄荷等。

4. 花类:如金银花、菊花、玫瑰花等。

5. 果实及种子类:如杏仁、桃仁、芝麻等。

四、药用部位及其功效1. 根及根茎类: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缓解药毒的功效。

2. 茎木类: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

3. 叶类:桑叶具有清热润肺、降血糖的功效;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薄荷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止痛的功效。

4. 花类: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玫瑰花具有活血调经、美容养颜的功效。

5. 果实及种子类: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宣肺平喘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芝麻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润燥的功效。

五、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1. 采集:药用植物的采集应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确保药用部位的药效最佳。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保存:药用植物的保存方法有干燥、冷藏、冷冻、腌制等。

干燥是最常用的保存方法,可以通过晾晒、阴干、烤干等方式进行。

药用植物学教案 2

药用植物学教案 2

《药用植物学》教案王德群《药用植物学》教学计划姚振生主编的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2003)将原来分开的形态与解剖内容并为一体,所以整个教学计划也须随之调整,否则与自然季节不吻合,无法进行教学。

调整情况如下:原先计划调整后计划开课时间二年级上学期(秋季)上学期形态解剖二年级下学期(春季)下学期上完所有课程整体安排下学期分类及教学野外实习三上(即9月份)安排野外教学实习总课时144 144课时分配形态与显微95课时理论:实验=44:51分类49课时理论:实验=28:21 理论:实验72:72 69:75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课时实验课时绪论 2 3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4 9第二章植物的组织8 9第三章植物的器官第一节根 6 9第二节茎 6 8第三节叶 2 4第四节花9 6第五节果实 2 3第六节种子 1下篇药用植物的分类第四章植物分类概述 2 3第五章藻类植物 2 3第六章菌类 2第七章地衣门 1第八章苔藓植物门 1第九章蕨类植物门 3 3第十章裸子植物门 2 3第十一章被子植物门16 12实验1、植物界的各大类群2、植物的细胞构造和显微镜的使用3、质体与贮藏营养物质4、晶体5、保护组织6、机械组织7、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8、根的初生构造9、根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10、根和茎的外形11、茎的初生构造12、茎的次生构造13、根状茎和叶的构造14、叶的形态15、花的构造16、花粉和花序17、果实与种子的形态与构造18、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19、藻类、真菌、地衣植物(低等植物)20、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颈卵器植物)21、裸子植物22、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植物之一23、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植物之二24、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植物25、单子叶植物纲植物《药用植物学》教案之一绪论首先提问:为何要学《药用植物学》?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药用植物学实验二-中药学植物的组织

药用植物学实验二-中药学植物的组织

03 中药植物组织的显微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正确操作
姿势
保持身体直立,调整显微镜的高 度和角度,确保眼睛与目镜保持 适当的距离。
调节光源和光圈
根据观察的需要,调整光源的亮 度,调节光圈的大小以控制视野 的明暗。
聚焦技巧
通过旋转物镜调节旋钮,将观察 对象清晰地呈现在视野中,注意 不要过度调节以免损坏镜头。
04 中药植物组织的化学成分
植物组织的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
植物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 物,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 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能量来
源。
脂肪和油类
某些植物组织中含有脂肪和油类, 如种子、果实和种仁等,它们是重 要的储能物质,并具有特殊的营养 价值。
维生素和矿物质
植物组织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 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钙、 铁、锌等,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 要作用。
叶的组织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表皮是叶的最外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叶肉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的,具有光合作用 的功能;叶脉是叶中的维管束,具有输导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花和果实的组织结构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果实是花的子房发育而成的器官。
花和果实的组织结构包括花瓣、花萼、花蕊和子房等部分。
花瓣和花萼是花的外围部分,具有保护和吸引昆虫的作用;花蕊包括雄 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生殖器官;子房是花的雌性器官,发育成果实。
实验材料
显微镜、中药学植物的切片、染色剂 、刀片、镊子等。
实验总结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 2. 对中药学植物的切片进行观察;Fra bibliotek实验总结
3. 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组织的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中 药学植物的各种组织结构,包括木质部、韧皮部 、薄壁组织、分泌组织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 形态特征。

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学教案精典整理版

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学教案精典整理版

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学教案精典整理版药用植物学教案绪论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目的:正本清源1、植物药在中药中的地位: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另外还有动物、矿物。

历代著作:1.《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

2.《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3.《新修本草》载药844种4.《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5.《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6.《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8.《全国中草药汇编》(1996年)载药2202种9.《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种,其中植物药4773种10.《中华本草》载药8980种,其中植物药4773种11.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年)11118种12.全国中草药名鉴(1996年)11471种13.中华本草(1999年)7815味《药用植物学》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

2、中药品种的复杂性①中药的多源性:亲缘关系相近,形色气味合格,具相同和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极为相似的临床疗效是中药多源性的原因。

②同名异物的复杂性,形成名实不符。

③同物异名④古今品种变化的复杂性3、在工作中的应用:只要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在日常生活中,《药用植物学》知识是必备的知识。

4、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奠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关系密切。

另外《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与《药用植物学》也有一定关系。

二、怎样学好《药用植物学》1、融会贯通地掌握基本知识。

2、熟悉地掌握基本技能:重视实验课,平时多接触实践。

3、认识常用药用植物300种。

4、背诵拉丁学名5、独立鉴定植物:学会使用参考书,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剖花,鉴定未知植物。

6、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查阅资料,到标本室辨认各种标本,利用闲暇到大自然中加强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植物细胞后含物_晶体






内容: 1. 草酸钙晶体 (1) 大黄粉末__簇晶 (2)半夏粉末__针晶 (3)黄柏粉末___方晶 2. 碳酸钙晶体 印度橡皮树叶片切片 方法: 水合氯醛透化片 步骤 : 材料+水合氯醛试液__加热 __冷却+稀 甘油____盖玻片_____观察 作业: 绘大黄簇晶 半夏针晶
实验三 机械组织


内容 1. 纤维:桂皮 粉末水合氯醛透化片 2.石细胞 :梨、黄柏、杏仁 (1) 取梨果核附近一小粒,压碎制成水装片 (2)黄柏种皮粉末做___并注明各部名称 (3)杏仁种皮粉末____水合氯醛透化片 (4)桂皮粉末____水合氯醛透化片
注意事项:
1、注意取材时半夏块茎粉末应适量,不 能太多,否则观察不清楚。 2、观察淀粉粒时,注意随时调节光线的 强弱? 3、观察完毕后及时擦拭镜头,保持显微 镜、桌面的整洁。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 1、绘马铃薯块茎.藕根茎.半夏 的淀粉粒,并注明脐点和层纹。 思考题: 为什么淀粉粒可作为药材的 鉴别依使用中注意事项: 应随时保持清洁,机械部分可用软毛巾擦拭。 光学部分的灰尘必须用镜头毛刷拂去,或用吹 风球吹去,再用拭镜纸轻擦,切忌用手指或其 他粗糙物如纱布等擦拭,以免损坏镜面。 用显微镜观察时,必须用双眼,切勿紧闭一眼。 要反复训练用左眼窥镜,右眼作图。 所观察标本必须加盖盖玻片,制作带水或试剂 的玻片标本,必须两面擦干再放载物台上观察, 并且不可使镜体倾斜,以免溶液流出污染和腐 蚀镜体。
药用植物学实验
主讲人:纪宝玉
生药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违者视情节进行 教育或作必要处理。 二、实验室内必须穿工作衣,夏季严禁穿拖鞋进入实 验室。严禁吸烟、进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不得大声喧哗。 三、实验前学生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明确实验 目的要求,了解实验原理。 四、实验时要集中思想,按规程进行操作,实验过程 中要仔细观察,反复思考,如实记录,并应保持台面 整洁,做到有条不紊。






绘好草图,即用HB铅笔轻轻在图纸上勾画出图形 的轮廓,然后用2H铅笔描出与观察对象相吻合的 线条。线条要粗细均匀,光滑清晰,接头处无分 叉,切忌重复描绘。 植物图常用圆点的疏密表示明暗和颜色的深浅, 点应圆而整齐,大小均匀,切忌用涂抹阴影的方 法代替圆点。对绘制植物器官的显微结构简图, 常用一些不同地划线方式和符号来表示各种组织 的排列和分布。 图纸要保持清洁,图注一律用铅笔正楷书写,并 用平行线引出在图的右侧。 实验题目写在绘图纸的上方,图题和所用材料的 名称和部位写在图的下方。并注明放大倍数。
实验二
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临时水装制片法 2、掌握淀粉粒的构造,了解淀粉 粒的形态
实验材料与设备
马铃薯块茎、半夏粉末。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
镊 子、解剖针、蒸馏水、 稀碘液。
实验内容及方法
淀粉粒的观察: 1、加一或二滴蒸馏水在载玻 片—用马铃薯块茎在载玻片上研 磨加盖玻片观察 2、取半夏块茎粉末少许—置载 玻片上的水滴中—解剖针搅匀— 加盖玻片观察。
油镜的使用 在使用油镜之前,要先用低倍镜找到被检 部分,变换成高倍镜调整焦点,并将被检部分 移到视野中心,然后再换用油镜。 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 才能使用。用油镜观察标本时,绝对不许使用 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焦螺旋调节焦点。如盖 玻片过厚,必须换成薄片方可聚焦,否则会压 碎玻片,损伤镜头。 油镜使用后,应立即以拭镜纸沾少许清洁 剂〔乙醚和无水乙醇(7:3)的混合液〕擦去 镜头上的油迹。

将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推进器固定 妥当,将要观察的目的物移到集光器的中心, 并用粗调节器使镜筒移动物镜接近标本。但不 能碰到载玻片,然后一方面用左眼向接目镜内 观察,一方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慢慢上移 (绝不能向下移动)。当镜筒向上移动到一定 焦距(1厘米左右)就会在镜中观察到目的物 的像,开始时模糊不清,这时用细调节器上下 略加转动后,就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所成像 为倒像),如果发现光线太强或太弱,可以适 当调节虹光圈到最适合的程度为止,这时就可 以进行观察。(视野太亮可降低聚光器和缩小 虹光圈,反之则升高聚光器或开大虹光圈)

取镜和放镜:按固定编号取下镜 罩取出显微镜,移动显微镜应手 握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 体直立,严禁用单手提着镜子以 防止目镜滑出。放置桌上时一般 应放在座位的左侧,距桌边约5~ 6厘米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
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每观察一物,不论其大小,必须先使用低倍 接物镜观察,首先将低倍镜转至于载物台成 垂直的方向,正对着集光器,插上电源打开 开关,把光圈打开,然后以左眼(右眼切勿 闭着)对准接目镜观察,同时调整光亮度 (不要将光度调到最大)一般调到中间位置 即可,这时在镜中观察的视野较明亮。
实验内容及方法
淀粉粒的观察: 1、马铃薯块茎(藕根茎)在在载玻 片上研磨——加一或二滴蒸馏水加 盖玻片观察 2、取半夏块茎粉末少许——置载 玻片上的水滴中——解剖针搅匀— —加盖玻片观察。
注意事项:
1、注意取材时半夏块茎粉末应适量,不能太多, 否则观察不清楚。 2、观察淀粉粒时,注意随时调节光线的强弱。 3、观察完毕后及时擦拭镜头,保持显微镜、桌面 的整洁。




八、实验完毕后,应将显微镜擦拭干净,并填 写使用记录,经指导老师检查,才能离开实验 室。 九、实验结束后,应物归原处,借物归还。离 开实验室前要关闭水、电等的开关。值日生应 做好清洁卫生和整理工作,最后关好门窗,填 写好实验总记录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十、实验室内任何物资,不得擅自带出。违者 按情节轻重,进行教育、罚款、处分直至追究 法律责任。 十一、每次实验完毕学生应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
1、绘2-3个洋葱表皮细胞,并标注。 2 、绘马铃薯块茎、半夏块茎的淀粉粒, 并注明脐点和层纹。 思考题: 为什么淀粉粒可作为药材的鉴别依据 之一?

作 业:
绘2个以上的洋葱表皮细胞,并 注明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等构造。 绘马铃薯、半夏的淀粉粒。



绘图的要求和方法:

先用低倍镜观察后换成高倍镜,注意 表皮细胞的形态与构造,由于洋葱的表 皮细胞比较透明,太强的光线反而看不 清楚,因而可以缩小光圈观察,在洋葱 鳞叶的表皮上,可以看到细胞多数呈长 方形或扁砖型,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 隙,移动装片,选择几个较清楚的细胞 置于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再仔细观 察,注意识别下列各部分: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在低倍镜下观察不清的微细结构,需要 用高倍镜观察时,应首先在低倍镜下将需 要观察的部分移动在视野中心,再移动旋 转器,换上高倍镜,如图像不清转动细调 节器(绝不能使用粗调节器),就可以看 到清晰的放大的图像。在换上高倍镜观察 时,视野变小变暗,这时要重新调节视野 亮度,(升高聚光器或放大虹光圈)




光学部分: 接目镜:安装在镜筒上,其上刻有5X、10X、15X等 符号,表示他的放大率为5倍、10倍、15倍等。 接物镜:安装在旋转器上,有10X、40X及油镜100X。 10X称低倍镜40X称高倍镜。表示他的放大倍率为10 倍、40倍等。 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物镜的放大倍率乘目镜 的放大倍率,如目镜为10X,物镜为10X则放大倍数 为100倍。 集光器:装在载物台下,由聚光镜和虹光圈等组成, 它可将平行的光线汇集成束,集中于一点以增强被检 物体的照明。调节聚光镜升降手轮可以上下移动以调 节视野的亮度。 虹光圈:装在聚光器内,拨动操作杆,可调节光圈大 小,控制通光量。




载物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 光孔。其上装有推进器和片夹,可以向前后左 右各方向移动。 调焦手轮:用以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 得到清晰的物像。在镜壁两侧有粗、细调焦手 轮各1对,旋转时可使载物台上升或下降,粗调 手轮每旋转一圈可使载物台移动10mm左右, 细(小)调焦手轮旋转一圈,可使载物台移动 0.1mm左右。 聚光镜升降手轮:旋转它时可使集光器上下移 动,借以调节光线强弱。 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后,为显微镜提供光源。




细胞壁:为植物细胞所特有。为细胞的最外层,比 较透明。 细胞质: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紧贴在细胞壁以内, 被中央大液泡挤成一薄层,仅细胞两端较明显。 细胞核:为扁圆形的小球体,浸埋在细胞质中,贴 近细胞侧壁的只能见其窄面,贴在细胞的上、下壁 的可见其宽面。仔细观察,可见包在细胞核外的核 膜,细胞核内有1~3个发亮的小颗粒,即核仁。 液泡:位于细胞中央,占细胞体积的大部分。由于 液泡内充满细胞液,所以比细胞质更透明。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 植物细胞的构造 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学习正确的使用和保护 方法 掌握临时制片(水装片)— 撕取表皮法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初步掌握临时水装制片法 掌握淀粉粒的构造,了解淀粉粒的形态


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显微镜的保护方法 四、植物细胞的观察-撕取表皮法 五、 淀粉粒的观察
实验材料与设备
洋葱、马铃薯块茎、半夏粉末。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 镊
子、解剖针、蒸馏水、 稀碘液。
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镜座:显微镜最下面的部分,呈长方形(老式显微镜 成马蹄形或圆形),起稳定和支持显微镜的作用(现 在此处安装光源)。 镜臂: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分 镜筒:为显微镜上部的长筒,其上端置目镜,使目镜 和物镜的配合保持一定距离。镜筒能保护成像的光路 和亮度。 物镜转换器:层圆盘状,可以自由转动。盘上有3~4 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 定在使用的位置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