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天丰-中国区域大地构造之十二(大陆构造的变形、变位、机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朝板块内- 1800 Ma, 扬子板块内(南北)- 1000 Ma, 祁连山-阿尔金带 400 Ma, 华夏板块完成拼合 400 Ma, 阿尔泰-额尔古纳、天山-兴安带 300-260Ma 秦岭-大别 带 800,400俯冲;205Ma碰撞, 绍兴-十万大山带 – 800俯冲,400 ? 220Ma 碰撞 澜沧江 220 金沙江 255-227Ma 完达山 150-140 Ma, 班公-怒江 90~50Ma, 喜马拉雅 ~34Ma
板块构造动力学 •大陆动力学 处在定性的 探讨、猜想与假说阶段 •不能脱离海洋板块的研究
五、关于陆壳类型
陆壳类型
• S.Marshak, Van der Pluijm,
M. Hamburger 1999 Tectonics of Continental Interiors Tectonophysics , 305: 1-3 1997年9月 GSA Penrose Conference
新构造期 右行走滑逆断层 断面封闭, 浅部20km 以上断裂 活动, 走滑100200米
四、板内拉张断层、盆地 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 表面为松散沉积的盆地, 为什么重力高? • 板内拉张带多数在古弱化带、断层带
基础上发育 • 当该带与某一期构造的最大主压应力 方向呈小角度相交时,就可以形成板 内拉张断层或形成断陷或凹陷盆地
燕山期 挤压,几 乎无走滑 主断面内 无岩浆活 动, 岩浆起源 深度 20km
四川期 走滑-正断层 (北左南右) 北延至远东 岩浆贯入 切到莫霍面 地壳断层 滑距小于 10km
华北期 南段挤压、 逆断层, 北段右行 走滑 几乎无岩 浆活动
喜马拉雅期 正-左行走滑 1-20 km 幔源包体、碱 性玄武岩 深切到50-80km 岩石圈断层
东秦岭 南阳-邓州地震剖面
扬子板块楔入秦岭地块之中地壳 中朝板块俯冲到秦岭地块之下
大别山段,扬子板块楔入中朝板块的上地壳
诸城-青岛段,中朝板块楔入扬子板块的中地壳 ( < 80 km)
构造混杂岩带,一系列断片
多期次变质、变形 大比例尺构造研究及其测年
构造岩同位素测年的复杂性
• • • •
• 现代活动汇聚边界(俯冲带)的陆
壳(日本)(A) • 现代活动碰撞带的陆壳(喜马拉雅 山)(B) • 现代活动裂谷的陆壳(东非裂谷) (C) • 现代板块转换边界的陆壳(美国加 州)(D)
中生代重新活动的陆壳(E),中生代
以来至少没有构造-热活动,然而有低温、 变形
中生代汇聚边缘带的陆壳(F)但其后
澜 沧 江
金 沙 江
楔状(wedging)或鳄鱼式(crocodile)碰撞带构造 赵永贵等1992;钟大赉, 1998
碰撞带平面展布曲折 不同地段对冲方式不同
秦岭-大别碰撞带 平面展布(Indentation)
秦岭-大别碰撞带深部 楔状(鳄鱼式)构造
扬子板块俯冲到秦岭地块之下 中朝板块俯冲秦岭地块到之下
大陆板内变形比较强烈的影响因素
(1)、中国大陆是由37个小陆块所组成、构造 稳定性差; (2)、沉积盖层厚度不均一、陆块上部岩石强 度较低; (3)、陆块经受了多期碰撞、拼合,基底断裂与弱化 带的构造继承性,基底构造影响盖层构造; (4)、元古代以来,尤其是中生代以来,周邻板块构 造作用较强,板内应力场多期次、多方向地发 生变化。
第十二章 大陆构造的变形、 变位及其动力学机制
万 天
2011
丰
中国大地构造的主要特色
小地块 板块内
多拼合 强变形
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特 征 •影 响 因 素
•动 力 学 机 制
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 许多小陆块所组成。 • 一系列强烈的褶皱、断裂(包括逆掩断层)或十分
微弱的构造变形(仅发育张、剪节理),强度不同 的构造变形常常可以混杂地组合在一起(并非带状) • 陆内构造变形可深入大陆数千千米 • 发育了各类岩浆活动,动力变质作用 • 板内变形的强度,明显地低于板块之间的俯冲带或 陆-陆碰撞带的(缩短或位移量达数百-上千千米), 板内断裂活动的某一构造阶段最大断距或位移距离 一般为数十千米
碰撞带与两盘地块的综合研究
三、大型走滑断层带研究
• 多期构造活动的解析
两盘应力分析与断层带研究相结合
走滑标志研究
• 标志带尽量窄些,与断层尽量垂直 • 常用:岩相界线,变质带、岩体,
陡倾斜断层,微量元素分布等值线, 化探异常,地球物理异常 • 慎用:盆地、化石带、岩相带、褶皱 带、古地磁资料
印支期 左行最大走滑 350 km 上地壳滑脱、 无岩浆活动, 切断深度小于 20km 基底断层,古 裂陷槽基础
鳄鱼Crocodile (楔状Wedging 、对冲Ramp)构造
• • • • • • • •
金沙江(赵永贵、钟大赉等,1992 ) 龙门山(Cai et al.,1997) 秦岭 (袁学诚,1997) 祁连山(Wang et al., 1997) 阿尔金山(蔡学林等,1998) 天山 (邵学忠等,1996) 喜马拉雅山(滕吉文等,1996) 加拿大阿帕拉契亚(林寿发,1994)
盖层厚的地方发生强板内变形,稳定地块 上浅层构造滑脱 • 密度大的古地块成盆地, 古代的强构造 变形-岩浆带(花岗质)成山 • 只有少量断裂为新生的,研究中、新生代 的,一定要关注古老的构造基础与演化 • 新最大主压应力与断层走向几乎平行
二、陆-陆碰撞带研究
• 多次(>13次)会聚、俯冲或碰撞
老弱化带的基础上发育 新的构造变形
• 岩石圈内的基底构造控制盖层构造 • 老断裂在新应力场作用下重新活动
较多(新生断裂较小),最大主应 力方向与新断裂的夹角很小,因而 新的生长断层其优选方向可指示当 时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
老弱化带的基础上发育 新的构造变形
• 仰冲的逆断层之上可形成背斜,古断裂和
Os-Re法, 适合古老的年代 Sm-Nd法,可反映多次热事件 U-Pb法,微区测定继承锆石(SHRIMP) Ar-Ar法,过剩Ar(石英,伊利石), 微区研究,大于 100 Ma较好 • Pb-Pb法,物源 • K-Ar法, 中新生代较适用 • 同构造期变质矿物的挑选是关键 (糜棱岩、韧性 剪切带, 矿物标型特征研究)
正高重力异常,使地壳相对下 沉 • 呈拉张状态的正断层控制了盆 地边界 • 不是底辟、地幔上隆或地幔羽 上升的产物
里海东北地区
盐丘底辟构造(盐类垂直向上)
陆块变位(运动学)
板块间上千km,陆内几十-上百km
• 缩短带(褶皱、逆掩断层) • 伸展带(古大洋,盆地,裂谷,
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带) • 平移带(走滑断距) • 古地磁,古纬度变化,古磁方位 变化,(精度问题)
研究适合于中国碰撞带的 地化图解, 谨慎使用已有地化-构造图解 岛弧与板内岩浆带差别? 大洋玄武岩与幔源玄武岩的区别?
大力加强微量元素与微区研究
运动量估算
• 大洋扩张速度、扩张时间和扩张量 • 缩短速度、缩短时间和缩短量 • 方法:由岩石化学成分估算;
由形变、应变估算(褶皱较好,逆 掩断层较困难),结合地球物理 资料
T
印支期
J-K11
燕山期
陆壳陆幔型岩石圈
wk.baidu.com
陆壳洋幔型岩石圈
大洋岩石圈
K12-E1
四川期
华北期
E2-3
喜马拉雅期
N-Q1
Q2-4
新构造期
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 板块俯冲模式(Burchfiel and Davis,1975;
Livacari, Burk and Sengö , 1981 ) 或 碰 撞 r (Dunlap and Teyssier,1995),600km ;
• 地幔羽上升、壳-幔拆离和陆内俯冲模式
(Martin,1983;邓晋福,1996); • 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模式(England,1987; Ben and van der Pluijm, 1997)2000km; 北美边部,300km内,由100MPa降为30MPa。
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 板块构造作用的远程效应
板内拉张断层与断陷盆地
• 燕山期板内拉张(纵或横向)断层多,断陷盆地小, •
•
• •
NWW向为主,东部地壳以缩短(几十km)增厚为主 四川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大量发育,NNE向为主, 东部地壳减薄为主(渤中,15-25km) 华北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局部发育,近E-W向为 主(渤中,25-29km) 喜马拉雅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局部发育,NNE向 为主(坳陷期) 新构造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局部发育,近E-W向 为主
2) 成盆机制 假说的争论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中科院 地球物理所
刘光鼎, 郝天珧, 张岭等 2005
最新地震层析资料: 深部存在高速体 (可能为高密度,较冷的地块), 而不是热的地幔柱, 盆地为正高重力异常,因而沉降 盆地边界受控于水平位移为主的断层(3~2 : 1)
盆地形成机制
• 深部存在高密度侵入体,造成
以后没有发生穿透性变形或变质作用的陆 壳(J)
应该按不同构造期来划分构造单元 只编一张构造单元划分图是不能反映 长期历史演化的,是不妥当的 完全按古大陆再造图来编图, 现缺乏大量的洋壳资料,空缺区太大
陆壳类型
近二百年来大陆地质构造研究陷
入困境 非要对动态变化中的陆壳 给予一个固定的称谓
陆壳类型
过去的认识是含糊不清的
• 造山带(地槽)与
非造山带(地台) • 陆内造山带(活化地台、台褶带), 碰撞造山带,俯冲造山带
可受多期构造-热事件 的作用,宜按演化史 (时间)分类(10类)
陆壳类型
5000 km 减少90MPa,每100km 减少1.8MPa
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传播
• 岩石塑性(永久)变形(流变),晶格位
错为主 ,消耗能量, 应力值降低, 岩石 强度低,密度小,变形易于传播得远,速度 慢。 造成不同地区构造强变形的时间不同 • 岩石弹性变形, 质点震动 岩石密度大、强度大, 地震波易于传播 (速度快,传播远)
再没有受到汇聚边缘构造作用的影响
中生代裂谷的陆壳(G),现在处在或
邻近于被动边缘区的重新定向的裂谷中
•受到古生代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古生 代以后没有发生穿透性变形或变质作用 的陆壳(H)
受到元古宙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元古宙
以后没有发生穿透性变形或变质作用的陆 壳( I )
受到太古宙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太古宙
板块构造动力学 •大陆动力学 处在定性的 探讨、猜想与假说阶段 •不能脱离海洋板块的研究
五、关于陆壳类型
陆壳类型
• S.Marshak, Van der Pluijm,
M. Hamburger 1999 Tectonics of Continental Interiors Tectonophysics , 305: 1-3 1997年9月 GSA Penrose Conference
新构造期 右行走滑逆断层 断面封闭, 浅部20km 以上断裂 活动, 走滑100200米
四、板内拉张断层、盆地 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 表面为松散沉积的盆地, 为什么重力高? • 板内拉张带多数在古弱化带、断层带
基础上发育 • 当该带与某一期构造的最大主压应力 方向呈小角度相交时,就可以形成板 内拉张断层或形成断陷或凹陷盆地
燕山期 挤压,几 乎无走滑 主断面内 无岩浆活 动, 岩浆起源 深度 20km
四川期 走滑-正断层 (北左南右) 北延至远东 岩浆贯入 切到莫霍面 地壳断层 滑距小于 10km
华北期 南段挤压、 逆断层, 北段右行 走滑 几乎无岩 浆活动
喜马拉雅期 正-左行走滑 1-20 km 幔源包体、碱 性玄武岩 深切到50-80km 岩石圈断层
东秦岭 南阳-邓州地震剖面
扬子板块楔入秦岭地块之中地壳 中朝板块俯冲到秦岭地块之下
大别山段,扬子板块楔入中朝板块的上地壳
诸城-青岛段,中朝板块楔入扬子板块的中地壳 ( < 80 km)
构造混杂岩带,一系列断片
多期次变质、变形 大比例尺构造研究及其测年
构造岩同位素测年的复杂性
• • • •
• 现代活动汇聚边界(俯冲带)的陆
壳(日本)(A) • 现代活动碰撞带的陆壳(喜马拉雅 山)(B) • 现代活动裂谷的陆壳(东非裂谷) (C) • 现代板块转换边界的陆壳(美国加 州)(D)
中生代重新活动的陆壳(E),中生代
以来至少没有构造-热活动,然而有低温、 变形
中生代汇聚边缘带的陆壳(F)但其后
澜 沧 江
金 沙 江
楔状(wedging)或鳄鱼式(crocodile)碰撞带构造 赵永贵等1992;钟大赉, 1998
碰撞带平面展布曲折 不同地段对冲方式不同
秦岭-大别碰撞带 平面展布(Indentation)
秦岭-大别碰撞带深部 楔状(鳄鱼式)构造
扬子板块俯冲到秦岭地块之下 中朝板块俯冲秦岭地块到之下
大陆板内变形比较强烈的影响因素
(1)、中国大陆是由37个小陆块所组成、构造 稳定性差; (2)、沉积盖层厚度不均一、陆块上部岩石强 度较低; (3)、陆块经受了多期碰撞、拼合,基底断裂与弱化 带的构造继承性,基底构造影响盖层构造; (4)、元古代以来,尤其是中生代以来,周邻板块构 造作用较强,板内应力场多期次、多方向地发 生变化。
第十二章 大陆构造的变形、 变位及其动力学机制
万 天
2011
丰
中国大地构造的主要特色
小地块 板块内
多拼合 强变形
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特 征 •影 响 因 素
•动 力 学 机 制
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 许多小陆块所组成。 • 一系列强烈的褶皱、断裂(包括逆掩断层)或十分
微弱的构造变形(仅发育张、剪节理),强度不同 的构造变形常常可以混杂地组合在一起(并非带状) • 陆内构造变形可深入大陆数千千米 • 发育了各类岩浆活动,动力变质作用 • 板内变形的强度,明显地低于板块之间的俯冲带或 陆-陆碰撞带的(缩短或位移量达数百-上千千米), 板内断裂活动的某一构造阶段最大断距或位移距离 一般为数十千米
碰撞带与两盘地块的综合研究
三、大型走滑断层带研究
• 多期构造活动的解析
两盘应力分析与断层带研究相结合
走滑标志研究
• 标志带尽量窄些,与断层尽量垂直 • 常用:岩相界线,变质带、岩体,
陡倾斜断层,微量元素分布等值线, 化探异常,地球物理异常 • 慎用:盆地、化石带、岩相带、褶皱 带、古地磁资料
印支期 左行最大走滑 350 km 上地壳滑脱、 无岩浆活动, 切断深度小于 20km 基底断层,古 裂陷槽基础
鳄鱼Crocodile (楔状Wedging 、对冲Ramp)构造
• • • • • • • •
金沙江(赵永贵、钟大赉等,1992 ) 龙门山(Cai et al.,1997) 秦岭 (袁学诚,1997) 祁连山(Wang et al., 1997) 阿尔金山(蔡学林等,1998) 天山 (邵学忠等,1996) 喜马拉雅山(滕吉文等,1996) 加拿大阿帕拉契亚(林寿发,1994)
盖层厚的地方发生强板内变形,稳定地块 上浅层构造滑脱 • 密度大的古地块成盆地, 古代的强构造 变形-岩浆带(花岗质)成山 • 只有少量断裂为新生的,研究中、新生代 的,一定要关注古老的构造基础与演化 • 新最大主压应力与断层走向几乎平行
二、陆-陆碰撞带研究
• 多次(>13次)会聚、俯冲或碰撞
老弱化带的基础上发育 新的构造变形
• 岩石圈内的基底构造控制盖层构造 • 老断裂在新应力场作用下重新活动
较多(新生断裂较小),最大主应 力方向与新断裂的夹角很小,因而 新的生长断层其优选方向可指示当 时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
老弱化带的基础上发育 新的构造变形
• 仰冲的逆断层之上可形成背斜,古断裂和
Os-Re法, 适合古老的年代 Sm-Nd法,可反映多次热事件 U-Pb法,微区测定继承锆石(SHRIMP) Ar-Ar法,过剩Ar(石英,伊利石), 微区研究,大于 100 Ma较好 • Pb-Pb法,物源 • K-Ar法, 中新生代较适用 • 同构造期变质矿物的挑选是关键 (糜棱岩、韧性 剪切带, 矿物标型特征研究)
正高重力异常,使地壳相对下 沉 • 呈拉张状态的正断层控制了盆 地边界 • 不是底辟、地幔上隆或地幔羽 上升的产物
里海东北地区
盐丘底辟构造(盐类垂直向上)
陆块变位(运动学)
板块间上千km,陆内几十-上百km
• 缩短带(褶皱、逆掩断层) • 伸展带(古大洋,盆地,裂谷,
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带) • 平移带(走滑断距) • 古地磁,古纬度变化,古磁方位 变化,(精度问题)
研究适合于中国碰撞带的 地化图解, 谨慎使用已有地化-构造图解 岛弧与板内岩浆带差别? 大洋玄武岩与幔源玄武岩的区别?
大力加强微量元素与微区研究
运动量估算
• 大洋扩张速度、扩张时间和扩张量 • 缩短速度、缩短时间和缩短量 • 方法:由岩石化学成分估算;
由形变、应变估算(褶皱较好,逆 掩断层较困难),结合地球物理 资料
T
印支期
J-K11
燕山期
陆壳陆幔型岩石圈
wk.baidu.com
陆壳洋幔型岩石圈
大洋岩石圈
K12-E1
四川期
华北期
E2-3
喜马拉雅期
N-Q1
Q2-4
新构造期
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 板块俯冲模式(Burchfiel and Davis,1975;
Livacari, Burk and Sengö , 1981 ) 或 碰 撞 r (Dunlap and Teyssier,1995),600km ;
• 地幔羽上升、壳-幔拆离和陆内俯冲模式
(Martin,1983;邓晋福,1996); • 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模式(England,1987; Ben and van der Pluijm, 1997)2000km; 北美边部,300km内,由100MPa降为30MPa。
一、板内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 板块构造作用的远程效应
板内拉张断层与断陷盆地
• 燕山期板内拉张(纵或横向)断层多,断陷盆地小, •
•
• •
NWW向为主,东部地壳以缩短(几十km)增厚为主 四川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大量发育,NNE向为主, 东部地壳减薄为主(渤中,15-25km) 华北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局部发育,近E-W向为 主(渤中,25-29km) 喜马拉雅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局部发育,NNE向 为主(坳陷期) 新构造期板内拉张断层和断陷盆地局部发育,近E-W向 为主
2) 成盆机制 假说的争论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中科院 地球物理所
刘光鼎, 郝天珧, 张岭等 2005
最新地震层析资料: 深部存在高速体 (可能为高密度,较冷的地块), 而不是热的地幔柱, 盆地为正高重力异常,因而沉降 盆地边界受控于水平位移为主的断层(3~2 : 1)
盆地形成机制
• 深部存在高密度侵入体,造成
以后没有发生穿透性变形或变质作用的陆 壳(J)
应该按不同构造期来划分构造单元 只编一张构造单元划分图是不能反映 长期历史演化的,是不妥当的 完全按古大陆再造图来编图, 现缺乏大量的洋壳资料,空缺区太大
陆壳类型
近二百年来大陆地质构造研究陷
入困境 非要对动态变化中的陆壳 给予一个固定的称谓
陆壳类型
过去的认识是含糊不清的
• 造山带(地槽)与
非造山带(地台) • 陆内造山带(活化地台、台褶带), 碰撞造山带,俯冲造山带
可受多期构造-热事件 的作用,宜按演化史 (时间)分类(10类)
陆壳类型
5000 km 减少90MPa,每100km 减少1.8MPa
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传播
• 岩石塑性(永久)变形(流变),晶格位
错为主 ,消耗能量, 应力值降低, 岩石 强度低,密度小,变形易于传播得远,速度 慢。 造成不同地区构造强变形的时间不同 • 岩石弹性变形, 质点震动 岩石密度大、强度大, 地震波易于传播 (速度快,传播远)
再没有受到汇聚边缘构造作用的影响
中生代裂谷的陆壳(G),现在处在或
邻近于被动边缘区的重新定向的裂谷中
•受到古生代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古生 代以后没有发生穿透性变形或变质作用 的陆壳(H)
受到元古宙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元古宙
以后没有发生穿透性变形或变质作用的陆 壳( I )
受到太古宙构造-热事件的作用,太古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