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标题: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易引起患者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的药品,管理规范对于医院来说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一、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标识1.1 确定高危药品的分类标准:根据药品的毒性、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将药品进行分类,确定高危药品的范围。
1.2 设立高危药品标识:在药品包装上标注“高危药品”字样,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清晰识别。
1.3 制定高危药品清单:建立医院高危药品清单,明确高危药品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供医务人员参考。
二、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配送2.1 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采购高危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可靠。
2.2 设立高危药品专用库房:将高危药品单独存放,避免与普通药品混淆,减少误用风险。
2.3 实施双人确认制度:在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配送环节,实行双人确认,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三、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3.1 制定高危药品使用规范:明确高危药品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信息,规范医务人员的使用行为。
3.2 强化药品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高用药安全水平。
3.3 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管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高危药品的库存和储存4.1 定期盘点高危药品库存:建立定期盘点机制,确保高危药品库存准确无误。
4.2 药品储存环境的控制:保持高危药品储存环境的干净、整洁、通风,避免受潮、受热等情况发生。
4.3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药品储存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高危药品的储存管理工作,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高危药品的废弃处理和报告5.1 制定高危药品废弃处理规范:建立高危药品废弃处理流程,防止废弃药品对环境和患者造成危害。
5.2 实施废弃药品的分类处理:对高危药品废弃物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确保废弃药品不流入环境中。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为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避免错误使用药品给患者造成危害,规范高危药品管理,根据中国药学会制订的《高危药品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制定本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以及高危药品分类目录。
一、高危药品定义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二、高危药品分类原则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分为A、B、C三级。
分类目录见附件。
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和C级高危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但也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三、高危药品的标识高危药品存放处应有明显标识,见下图:该标识应粘贴在高危药品储存处,也可嵌入电子处方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和处方调配系统,以提示医务人员正确处置高危药品。
四、高危药品管理措施㈠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1.A级高危药品应存放在专用药柜或专区,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每月)核查存放使用情况。
2.病区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应存放在专用盒,并贴有明显标识,其他区域不得存放。
3.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盒,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领单保留三个月。
4.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危药品时必须有双人核对并签字。
5. 临床科室应在药学部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危药品使用标准浓度和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重签名。
6.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危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历号、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电脑录入时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药房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内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标识1.1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品的毒性、副作用和使用风险,将高危药品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级高危、二级高危等。
1.2 高危药品的标识:医院应在高危药品的包装上标注明显的高危标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迅速辨识高危药品。
1.3 高危药品的存放: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确保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误用。
二、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验收2.1 采购渠道的选择:医院应选择合法、可靠的药品供应商,确保采购到质量合格的高危药品。
2.2 高危药品的验收:医院应对采购到的高危药品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2.3 验收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验收记录制度,将每次高危药品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查证。
三、高危药品的配送和储存3.1 配送环境的要求:医院应确保高危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配送环境应符合卫生标准。
3.2 配送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配送记录,记录每次高危药品的配送情况,包括配送人员、配送时间等信息。
3.3 储存条件的控制: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的储存条件控制制度,确保高危药品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防止药品的变质和失效。
四、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4.1 用药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对使用高危药品的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药品的认识、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2 用药记录的完整性: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使用记录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对每次使用高危药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附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附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 引言高危药品是指对人体有较大风险或可能造成严重药物反应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降低患者用药风险,附医院制定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附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高危药品分类附医院将高危药品分为以下几类: - 麻醉药品:如芬太尼、咪达唑仑等; - 抗肿瘤药品:如顺铂、多西他赛等; - 神经系统药品:如氟哌啶醇、卡马西平等; - 心血管药品:如美托洛尔、硝酸甘油等; - 抗生素类药品: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3. 高危药品管理责任部门和岗位及职责附医院明确了高危药品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相关岗位,分别为: - 药学部门: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管理、储存等工作;- 医疗部门:负责高危药品的开具、使用、监测等工作;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高危药品的合规性进行监督、评估等工作。
各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 药学部门:负责编制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范,做好高危药品的采购工作,确保供应商的合法性和产品的质量,按规定储存高危药品; - 医疗部门:负责制定高危药品的使用指南,仅经过相应岗位培训和授权的医疗人员可以合理使用高危药品,同时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 - 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高危药品进行评估和监督,开展高危药品使用的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处理和回顾高危药品使用中的不良事件,提出改进意见。
4. 高危药品的采购和储存为保证高危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附医院制定了以下采购和储存措施: -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合法供应商采购高危药品; - 优先选择具备高危药品生产和销售资质的供应商; - 药学部门组织实施高危药品的冷链运输,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 药学部门根据药品的性质要求设计并建设符合GMP要求的高危药品储存室,保证药物储存和管理的质量。
5. 高危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控为了防止误用和滥用高危药品,附医院制定了以下管理和监控措施: - 医疗部门审核医嘱时需按照高危药品使用指南的规定进行,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高危药品的使用需经过授权的医疗人员核实执行,严禁非授权人员操作; - 医疗部门定期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 高危药品的库存管理由药学部门负责,确保高危药品的平衡管理和及时补充。
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用药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及分类1. 高危药品: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临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会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品。
2. 高危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1)A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
(2)B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风险等级较A级低。
(3)C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低,一旦用药错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三、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1. A级高危药品管理:(1)应设置专用的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 B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3. C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C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C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四、高危药品的监督与考核1. 医院药学部门负责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需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以下是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高危药品的性质和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高危药品的储存管理:严格遵守药品储存的有关规定,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的条件储存高危药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药品被盗、损坏或污染。
3. 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严格遵守药品使用的有关规定,确保用药剂量、途径、时间等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并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和指导。
4. 高危药品的标识管理:对高危药品进行特殊标识,如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或在药名前加注高危药品等,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快速识别。
5. 高危药品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等问题。
6. 人员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7. 制度监督: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危药品管理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管理制度一、高危药品的定义和危害1.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易引起患者严重不良反应或药品误用的药品,其使用过程中具有潜在的毒性和危害性。
高危药品主要包括肝素、阿托品、异丙嗪、氯胺酮、地西泮等药品。
这些药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用药途径、剂量和使用频率,否则很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2.高危药品的危害(1)潜在毒性:高危药品具有潜在的毒性,可能引起严重的生理或生化变化,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药物相互作用:高危药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3)药品误用:高危药品容易被医院人员误用,例如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等,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后果。
二、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降低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高危药品的分类和定级医院应当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和定级,明确高危药品的范围和级别。
根据药品的毒性、危害性和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将高危药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级别,以便医院对不同级别的高危药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高危药品的采购和管理医院应当建立高危药品的采购和管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采购高危药品时,医院应当选择正规的药品生产厂家,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管理部门,对高危药品的存储、配药、配制等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
3.高危药品的配药和使用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配药和使用环节,确保患者在使用高危药品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
医院应当规定高危药品的使用途径、剂量、频率和疗程等,由专业药师按照医嘱进行配药和管理,避免因医护人员疏忽而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误用。
4.高危药品的监测和反馈医院应当建立高危药品的监测和反馈制度,及时追踪患者在使用高危药品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误用情况。
高危药品动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动态管理制度一、高危药品的分类高危药品可以根据其毒性、危险性以及使用风险等因素进行分类。
根据药品的毒性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五类:一类是剧毒药品,具有极强的毒性和危害性,需要特别谨慎使用;二类是大剂量的毒性药品,使用剂量超标可能引起中毒反应;三类是易致肝肾损害的药品,使用需要注意对肝肾功能监测;四类是易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品,需要谨慎搭配使用;五类是易引起过敏反应或依赖性的药品,患者需要密切监测。
二、高危药品的管理高危药品的管理是医疗机构药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应遵循相关规定,合理使用高危药品,降低使用风险。
1.建立专门的高危药品管理委员会,制定高危药品使用规范,明确高危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建立健全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
2.建立高危药品专职管理团队,配备专业的药师和护士进行临床用药监测和指导,确保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
3.建立高危药品使用审批制度,对于需要使用高危药品的病例,医生必须经过审批才能使用,严格控制使用数量和频次。
4.建立高危药品使用记录和监测制度,对每次使用高危药品的病例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定期汇总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建立急重症用药制度,对于急重症患者使用高危药品时,要求医生提供使用原因和权衡利弊的证据,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和保护。
6.建立高危药品使用意外和不良反应处理制度,对于使用高危药品时发生的意外和不良反应,要求医生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救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7.建立高危药品库存管理制度,对于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和清点等工作要求细致规范,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8.建立高危药品的药理毒理知识培训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定期参加高危药品的药理毒理知识培训,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技术水平。
三、高危药品动态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有效管理高危药品,提高药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高危药品动态管理体系,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要求。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通用5篇)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通用5篇)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篇一病区药品管理制度(一)急救物品管理制度1)急救药品,必需置于急救车或专用急救柜指定区域或位置存放。
2)急救药品要依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定位存放,标记明显。
3)急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要确保足够临床急救需要。
4)急救药品专人加锁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取用急救药品登记本记录急救药品用途、种类、规格、数量、有效期和使用、增补时问等,随时备查。
5)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及质量检查制度。
急救药品登记本置于急救车外。
定期检查急救药品、规格、种类、数量、有效期是否与账目相符,记录并签名。
每周检查一次时,可以用封条管理。
6)急救药品每次用后须适时增补。
次日当班责任组长再次核查。
保证急救药品处于应急、随时可用状态。
(二)病区基数药品管理制度1)病区内基数药品应依据临床需要保管肯定基数。
供住院患者临时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基数药品的清单应一式两份,一份由药房保管,另一份由科室保管。
3)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保管、检查等工作。
4)基数药品应定位、定点、按药品种类摆放,口服药必需原瓶或原盒包装存放,药瓶内不能混放不同规格、片型、颜色的药片,性质不稳定的药品,须避光储存及使用,现用现配。
5)每日当班清点,用药后适时增补,以保持在规定的基数,保证随时可用。
6)定期检食药品数量、质量、有效期并记录。
近有效期药先用。
如发觉药品有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对接近有效期6个月的药品,应适时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避开过期。
7)药品应贮存在光线好且易取的地方,需避光保管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管。
8)药房应适时向病区供给更换药品的使用期限,以保证病区适时更换。
9)药房应指定负责人定期对各病区基数药品进行检查。
(三)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1)医院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在医疗卫生领域中,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不可预期的损害的药品。
为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质量,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各个医疗机构都必须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目标、具体要求及实施方法。
1.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保障医疗卫生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具有以下必要性:(1)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高危药品的使用如果不当,可能造成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高危药品具有较高的毒性或危险性,直接接触可能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造成威胁。
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风险,减少医护人员的伤害。
(3) 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落实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目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目标是规范高危药品的采购、存储、配送、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确保高危药品的使用过程安全可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可能遭受的风险和伤害。
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1) 正确认识高危药品:明确高危药品的范围和特点,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水平。
(2) 建立严格的采购和供应控制机制:确保高危药品的来源可靠,避免假冒或伪劣药品进入医疗机构。
(3) 规范存储和配送环节:确保高危药品在存储和配送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加强用药监测和反馈机制: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5) 建立合理的报废处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的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为了达到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要求,如下所示:(1) 制定高危药品清单:明确高危药品的范围和分类,将其列入特殊管理范围,以便统筹管理和监控。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是指对医院内高危药品的贮存、使用、采购、调拨等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的一种制度。
高危药品指在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上都较强的药品,具有高毒性、高剂量、高敏性、高危险等特点。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医疗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下面就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危药品分类高危药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药品:如阿托品、丙泊酚等。
2.抗癌药品:如紫杉醇、顺铂等。
3.危险性较大的抗菌药品: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血液制剂:如血浆、血小板等。
5.其他高危药品:如心脏麻痹药、全身类固醇、碘剂等。
二、高危药品管理原则1.严格分类管理:对高危药品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药物毒性、作用等级、采购数量等进行科学分类。
2.统一贮存:对高危药品实施集中贮存,设置专门的药品柜、柜架,实现有人管理、有单独锁匙的贮存设备。
3.定点采购:对高危药品的采购应有专门部门负责,采购渠道要严格掌控,按照需求量和规格进行订购。
4.严格处方管理:高危药品处方应有特定医生签名,严格按照用药规范使用。
5.严格出库管理:对高危药品的调拨、发放和出库等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到明码标价,记录详尽并签字。
6.加强监测:对高危药品的质量和次品等要进行监测,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三、高危药品管理措施1.制定严格的贮存标准:对不同的高危药品制定不同的贮存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危药品要设定相应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等。
2.实施“双重核算”:采用“双重核算”制度,由两名人员进行验收和核查,防止漏收、错收、瞒报等情况的发生。
3.加强理论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使用和管理的理论培训,提高他们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和安全意识。
4.成立高危药品管理委员会:医院应设立高危药品专项管理委员会,由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药品贮存标准以及药品的采购、使用、报废等方面的具体管理措施。
五、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保障医院的医疗安全,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6篇】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6篇】【第1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高危险药品包裹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二.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四.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五.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注射剂稀释和护士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六.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七.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八.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第2篇】附二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第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着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和护理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5.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6.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7.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附录: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尼莫司汀胰岛素制剂25%硫酸镁注射液维库溴铵替加氟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氨喋呤顺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培他滨平阳霉素卡铂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紫杉醇羟基喜树碱长春新碱依托泊苷他莫昔芬多西他赛来曲唑甲羟孕酮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第3篇】调高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试行制度第一人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试行制度一、高危药品定义高危药品的定义: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是什么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误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
药品。
这类药品包括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化疗药品、抗生素、心脏毒性药品等,使用这些药品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种类的高危药品,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
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和控制。
2.存储管理:高危药品的存储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包括温度、湿
度等环境要求,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淆,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3.配药管理:配药环节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混淆、搞
错或误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使用管理:医务人员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规范操作
程序进行,遵守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5.监测管理: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综上所述,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涉及到药品的分类管理、存储管理、配药管理、使用管理和监测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保障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内容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高危药品是指那些易引起中、重度不良反应、易致死性的药品,其使用、存储和管理需要严格把关和监控的药品。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致命后果的药品。
这些药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毒性强:对人体内脏器官或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副作用严重: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伤、中毒等。
•容易滥用:容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
2.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2.1 高危药品的分类管理根据药品的毒性及危险等级,将高危药品分为不同级别进行管理。
一般分为特级、Ⅰ级、Ⅱ级等,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开具、发放和使用。
2.2 高危药品的使用审批使用高危药品需要经过审批程序,医生对患者使用高危药品需提供充分的医学依据和风险提示,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
2.3 高危药品的存储管理高危药品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单独存放,标注清晰明了,保证不同药品之间不发生混淆。
存储环境要求恒温、恒湿,避免日光直射等。
2.4 高危药品的使用记录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用药量、用药频次、患者信息等,确保用药过程可追溯、可查证。
3. 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严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用药效果。
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药品滥用、错误用药等情况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维护医疗秩序。
结语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只有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及目录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及目录
一、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1 高危药品的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毒性、危险性或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需要特殊管理和使用。
通常这些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医疗事故,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1.2 高危药品的分类
根据药品的毒性、危险性和使用风险等因素,将高危药品分为A类、B类、C 类等不同等级,以便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3 高危药品管理责任部门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管理部门,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存储、分发、使用和监测等相关工作,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可控。
1.4 高危药品管理流程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高危药品管理流程,包括高危药品的订购审批、接收验收、存储保管、分发使用、异常处理等环节,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有效控制。
二、高危药品目录
2.1 A类高危药品
•阿霉素
•氰化钾
•硫酸镁
•氟化物类药物
2.2 B类高危药品
•氟啶嘧啶类药物
•丙戊酸伐昔洛韦
•硫酸镁钾氯化钠
•其他确立的高危药品
2.3 C类高危药品
•氯胺酮
•氨丁三醇
•地西泮
•麻黄碱
2.4 其他高危药品
•根据实际情况和临床需求,医院可根据需要确定其他高危药品,并将其纳入高危药品管理目录。
结语
建立健全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管理目录对于维护患者用药安全、预防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监测,确保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药服务。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危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测和处理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高危药品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第四条高危药品管理责任单位为药剂科,负责高危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检验部门、保卫部门等应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高危药品管理工作。
第二章高危药品界定与目录第五条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包括但不限于:(一)高浓度电解质制剂;(二)肌肉松弛剂;(三)细胞毒类药品;(四)抗凝血药;(五)高渗性葡萄糖注射液;(六)其他经本院药剂科评估认为具有较高风险的药品。
第六条高危药品目录根据药品风险程度、用药错误报告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
药剂科应当定期评估高危药品目录,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第三章高危药品采购与管理第七条高危药品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具有合格资质的供应商。
药剂科应当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药品质量。
第八条高危药品储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柜(架)或区域,标识醒目;(二)储存环境应当保持干燥、阴凉、通风,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三)不同品种的药品应当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四)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第九条高危药品配送应当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药品准确无误地送达临床科室。
第四章高危药品使用与监测第十条高危药品使用前,医生应当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确保有确切适应症。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当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第十一条高危药品调剂应当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药品准确无误地分发给患者。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护理部门、药剂科等应当加强高危药品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用药安全问题。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毒性、副作用大或者易引起严重后果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内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药品采购、存储、配送、使用和废弃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要点。
一、药品采购:1.1 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采购渠道。
医院应与合法的药品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
1.2 制定采购程序和标准。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程序和标准,包括明确的采购流程、采购人员的资质要求、采购文件的管理等,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和规范。
1.3 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评估。
医院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对供应商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药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符合高危药品的采购要求。
二、药品存储:2.1 制定药品存储标准。
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的存储标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确保药品在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建立药品存储区域。
医院应建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储区域,区分不同类别的高危药品,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2.3 加强药品存储管理。
医院应制定药品存储管理制度,包括药品库存的盘点、药品有效期的监控、药品存储区域的清洁和消毒等,确保药品存储的安全和规范。
三、药品配送:3.1 确保药品配送的安全性。
医院应建立药品配送的标准和程序,包括对药品配送人员的资质要求、药品配送车辆的检查和维护等,确保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3.2 加强对药品配送的监督和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配送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对配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对配送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确保药品配送的安全和及时性。
3.3 建立药品配送记录和溯源制度。
医院应建立药品配送记录和溯源制度,对每一次药品配送进行记录和追踪,确保药品的来源可追溯。
四、药品使用:4.1 制定药品使用规范。
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包括药品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等,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
医院高危用药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院用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2. 毒性药品;3. 放射性药品;4. 抗生素类;5. 抗肿瘤药物;6. 降糖药;7. 抗凝血药;8. 抗心律失常药;9. 抗高血压药;10. 抗抑郁药等。
三、管理制度1. 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由医院主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调配、监测等工作。
2. 制定高危药品采购、验收、储存、使用、调配、监测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
3. 高危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调配等环节需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4. 高危药品的储存条件应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
5. 高危药品的调配、使用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6. 高危药品的监测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安全监测、用药效果监测等,确保用药安全。
四、流程1. 采购流程: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提出高危药品采购申请,经医院审批后,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购。
2. 验收流程:药剂科对采购的高危药品进行验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3. 储存流程:药剂科将验收合格的高危药品储存于专用库房,库房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
4. 调配流程:具有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根据医嘱,按照“四查十对”制度进行高危药品的调配。
5. 使用流程:医护人员按照医嘱,将调配好的高危药品用于患者治疗。
6. 监测流程: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定期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附表:10%KCL溶液、10%NaCl溶液、25%硫酸镁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胰岛素制剂、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喋呤、氟尿嘧啶、替加氟、替加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莫氟、羟基脲、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
比星、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紫杉醇、多西他赛、他莫昔芬、来曲唑、甲羟孕酮、氟他胺、曲普瑞林、顺铂、卡铂、奥沙利铂、亚砷酸、亚叶酸钙。
另从香港一家医院观察到,他们将肝素钠、胺碘酮、氨茶碱、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爱通力)、地高辛等也列为高危药品(High Alert),还有其他药品吗?
毒、麻、精神类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一、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药品的管理品种是指《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品种。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公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国内已生产和使用的麻
醉药品。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
二、购进、贮存、管理和使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必须遵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入库和取用须及时登记注帐,并每天进行清点。
三、药剂科必须严格监督和指导各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医教部。
如发现滥用情况有权拒发,并直接向医教部汇报,以便及时检查、处理。
四、药剂科和各临床科室必须建立健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进行“五专”(即专人、专柜加锁、专帐、专册、专门处方)管理,同时必须实行“双人双锁”管理,药品库房要设置“三铁一器”(铁门、铁柜、铁锁、报警器)。
五、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开具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处方。
六、医教部、药剂科负责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
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
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