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六点措施
![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六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aace0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4.png)
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六点措施1.强化宣传、学习加强手卫生重要性的学习,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率的实例摆在医务人员面前。
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各个科室将该规范放到个人手中,在楼梯、走廊等位置还要张贴宣传照片以及手卫生提示,在洗手设备前也要张贴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流程。
医院网站上要刊登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手卫生导致感染的案例,医院感染科的相关领导要定期的组织医务工作者加强手卫生的规范培训,集中展示六步洗手法。
手卫生依从率低的科室,各个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要在每天晨会结束以后组织全体医务工作者练习六步洗手法。
2.合理调配医护人员数量因为医院护士的编制是有限额的,为了解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医院可以招聘一些临时护理人员。
此外,医院还可以按照床位,重新合理的分配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的问题,提升工作的效率,提升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与护理部、医务科联合,规范各项操作流程(规定操作的先后顺序),杜绝无用的动作(不该碰的不碰),避免不必要的手卫生时机的发生,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3.完善洗手设施设施是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根本保障,没有足够的设施,都是空话。
医院要增加洗手设备的资金投人,完善洗手硬件设施。
比如配备足够的速干手消毒剂、安装非手触式的洗手设施。
同时,医院可以在每个科室的洗手设备旁边设置热水器,有效的改善冬天医务人员因为水温过低而不愿洗手的情况。
4.制定手卫生管理规范要制定出符合本院实际的手卫生管理规范与管理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手卫生教育培训活动,实现督促医务人员洗手的根本目标。
5.坚持定期考核监督考核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手段。
制定了规范、制度就要有相关的部门监督落实。
医院护理部、医务部以及感染管理部要定期(每周至少一次)进入科室进行督查,将督查结果记录入考核系统,考核的成绩直接纳人到科室奖罚制度当中,和绩效考核成绩挂钩,借此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提升手卫生依从性的根本目标。
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
![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https://img.taocdn.com/s3/m/c50851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1.png)
环境改善:提供充足的 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液 、手套、干手设备等, 并放置在显眼易取的位 置,以便护士随时进行 手卫生操作。
监测与反馈:建立手卫 生监测机制,定期对护 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 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 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 以改进。
激励措施:通过设立奖 励机制或开展竞赛活动 等方式,激励护士积极 遵守手卫生规范,并树 立榜样作用,形成良好 的手卫生氛围。
• 手卫生是医疗过程中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作为 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其手卫生依从性对于患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士的手卫生依从 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和提高。
0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策略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策略
• 手卫生是医疗过程中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其手卫生依从性对于患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策略。
综上所述,提高护士手 卫生依从性是医院感染 控制和患者安全的重要 保障措施之一。通过实 施有效的策略,可以显 著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 从性,降低医院感染风 险,保护患者和医护人 员的安全与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医护人员健康
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不仅可以保护患者,也能减少医护人员自身感染的风
险,维护医护人员的健康。
实施策略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性
01
02
03
04
05
培训与教育:通过定期 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活 动,增强护士的手卫生 意识和知识水平,使其 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 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洗 手方法和时机。
自我报告法
使用问卷或在线平台,让 护士自我报告其手卫生行 为和依从性,收集数据进 行分析。
科室手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手卫生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5d8b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f.png)
一、计划背景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关键。
为了提高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确保手卫生规范操作。
2. 降低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
3. 加强手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科室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培训(1)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规范、洗手步骤、消毒液的使用等。
(2)邀请感染控制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
2. 规范操作(1)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规范洗手、消毒液使用等环节。
(2)加强对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的监督,确保操作规范。
3. 设施设备(1)配置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液、手部护理用品等。
(2)定期检查手卫生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考核与奖惩(1)制定手卫生考核标准,对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考核。
(2)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处罚。
5. 持续改进(1)定期总结手卫生管理工作,查找不足,持续改进。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效果。
四、实施步骤1. 第一步:宣传动员(1个月)(1)召开科室手卫生管理工作启动会,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
(2)发放手卫生宣传资料,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
2. 第二步:培训与规范(2个月)(1)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技能。
(2)加强手卫生设施设备的配置与维护。
3. 第三步:考核与奖惩(3个月)(1)对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考核。
(2)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4. 第四步:持续改进(长期)(1)定期总结手卫生管理工作,查找不足。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持续改进。
五、预期效果1. 提高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达到行业规范要求。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https://img.taocdn.com/s3/m/cc93bd29e009581b6ad9eb9d.png)
科室消
管理者 重视度 不够
耗过大
兄弟科室计划
领导应转变观 念,大力支持
外过多使用
病房楼老 旧设施跟 不上
洗手池离 病人太远
医院洗手设施 太少且老化
洗手配套设施 质量问题频发
医务人员洗 手 依 从
宣传、学 习不到位
手卫生宣传仅限于口 头及七步洗手法图片
性 差 分 析!
领导在时一个 样,不在时另一 个样,自欺欺人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科室手卫生自查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C 手卫生依从性平稳上升
3月—12月手卫生依从率 >目标值7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66.00% 71.00% 73.50% 70.50% 71.30% 72.00% 58.00% 51.00% 56.50% 31.00%
月
负责人 李梅花
3 月
31.0
4 月
58.4
5 月
51.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现状与目标
46.9% ≥70%
现状 目标值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科室
医院
消毒凝胶一次 使用量过少
洗手液、消毒 凝胶节约使用
科室团队影响力
高职位、高职称的护士 不规范洗手影响低年资 的护士洗手依从性
合格纸巾放 置不及时
未配备干
手物品
肖秀梅
331353131
喻露杨
133553131
单项总分 17 27 19 33 35 31 11 21 13
总分
63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https://img.taocdn.com/s3/m/6cdf5a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4.png)
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等供应 不足或放置不便。
管理因素
缺乏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 执行不力。
问题点总结
01 02 0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宣 传教育。
完善手卫生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 液、干手纸等物资。
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执行到位。
04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改善了医院环境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意味着减少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医院的整体环境得到 了改善。
对策效果展望
持续监测与改进
通过持续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依从性,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 进,力争将手卫生依从性维持在
较高水平。
推广至其他科室
本次品管圈活动在外科病房取得良 好效果后,计划将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科室,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手卫 生依从性。
手卫生与患者安全的关系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手部细菌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血液感染等严重后 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降低患者因医护人员手部细菌而导致 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现状调查与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现状
1 2
3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手卫生的重要性 • 现状调查与分析 •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 效果确认与改进建议 • 总医院感染的重要措 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存在较 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选定该主题 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保障患者安全。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d20b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d.png)
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引言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则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现实情况却显示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引入PDCA循环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本文将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效果和意义。
一、PDCA循环的概念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其含义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这一循环过程不断地进行,以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
PDCA循环的核心是不断试错,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够理想,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改进。
三、PDCA循环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1. 计划阶段在PDCA循环中的计划阶段,首先需要明确目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然后制定具体方案,包括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方法、时机和重要性,建立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机制,确定改进的标准和措施等。
还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需要全面推行手卫生依从性改进计划,包括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的跟踪和督促。
还需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控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
3. 检查阶段在PDCA循环中的检查阶段,需要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包括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并对差异化的现实情况进行准确定性的判断。
只有在真实了解当前手卫生依从性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改进。
4. 改进阶段在PDCA循环中的改进阶段,需要根据检查阶段得出的结果和分析,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改进和调整。
手依从性年度总结(3篇)
![手依从性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85af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9.png)
第1篇一、背景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我院高度重视手卫生工作,通过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设施配置、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本年度,我院组织开展了多场手卫生知识培训,邀请感染控制专家授课,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开展手卫生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海报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完善手卫生设施配置我院在各个科室配备了洗手池、干手纸、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确保医务人员在洗手、消毒过程中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操作。
此外,还定期检查和更换手卫生用品,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加强手卫生管理制度建设我院制定了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了手卫生操作规范、考核标准等内容。
同时,建立了手卫生考核机制,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4.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通过以上措施,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本年度手卫生依从率达到了95%以上,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2. 手卫生设施配置不均衡针对部分科室手卫生设施不足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个科室的手卫生设施满足实际需求。
3. 手卫生考核力度有待加强为提高手卫生考核的实效性,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本年度,我院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手卫生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
第2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浅谈加强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
![浅谈加强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88f917e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d.png)
浅谈加强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摘要:医院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而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一项措施,简单而实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质量与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直接相关。
据报道手卫生或手消毒,是抑制或杀死手部微生物的方法,通过手卫生或手消毒使医院感染率减少约30%[1]。
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历来倡导医务人员注重手卫生,许多国家卫生部门先后颁布了卫生保健机构人员手卫生准则和相应的规范或标准。
门诊部因为每天人流量大,所以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因此医务人员遵守手卫生更为重要[2]。
本文主要强调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降低医院感染。
1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是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主要是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手卫生,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率感染环节复杂,包括护理人员在内的医护人员在诊断和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患者的机会最大,这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4]。
因此加强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2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目前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普遍较低,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看法不同,不同职位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实习生之间的依从性也不同[5]。
中国医务人员目前的手卫生状况更为不乐观,洗手和手消毒的依从性较低,缺乏手卫生设施。
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40%波动到50%,而在中小型医院则为30%左右甚至更低。
韩君玲[6]及其同事在4年内共监测了962名医务人员,其中89.8%医生符合手卫生监测要求,96.7%护士符合手卫生监测要求。
盛俐君[7]等人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手术前后洗手的依从性分别为35.6%,59.5%,门诊部门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也各不相同,总体水平较低。
医院手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医院手卫生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58f115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8.png)
一、背景及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医院手卫生管理已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确保手卫生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3. 建立健全手卫生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1. 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1)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2)利用医院内部宣传栏、电子屏等渠道,普及手卫生知识。
(3)定期举办手卫生知识竞赛,激发医护人员学习手卫生的热情。
2. 完善手卫生设施(1)在病房、手术室、检验科等科室设置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液、干手纸等。
(2)加强手卫生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制定手卫生操作规范(1)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手卫生操作规范。
(2)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规范培训,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4. 加强手卫生监督检查(1)成立手卫生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
5. 建立手卫生考核机制(1)将手卫生执行情况纳入医护人员绩效考核,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定期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激发医护人员改进手卫生的积极性。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制定手卫生操作规范。
2. 第二阶段(4-6个月):加强手卫生监督检查,建立手卫生考核机制。
3. 第三阶段(7-12个月):持续改进手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手卫生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医院手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和监督。
2. 建立健全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3.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手卫生设施齐全、正常运行。
4. 定期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
![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cdc8866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2.png)
目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方法,进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洗手过程,随机调查、病房及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认识情况和执行情况.结果:医护人员对洗手有正确认识,但未能切实贯彻到行动中,知行分离.结论: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洗手的教育和监督,改善洗手条件等综合措施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院内感染随着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则是接触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媒介,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忽视医院感染管理给我们的教训是惨重的、沉痛的、血淋淋的.如因医院感染监控不利给患者及家属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给社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等,这些血的教训时刻给我们敲着警钟.因此,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是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而加强手部卫生知识学习,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保证病人安全,已为全球所关注.1.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医护人员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手的微生物污染严重,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约20%~30%,并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仍有部分医护人员未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方法;洗手后的再次污染;用乙醇简单擦手代替肥皂或流水六步洗手法;甚至认为接触患者时戴上手套可以不用洗手.因此,要全面进行教育,提示他们一定要认识到手污染严重危害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健康.2原因分析1洗手知识普遍存在不足,控制交叉感染意识薄弱.医务人员洗手程序不熟练.2管理者重视不够,没能提供完善、方便正确的洗手设施,造成洗手后用白大衣擦手等不规范情况.管理人员对正确洗手的操作方法和时间要求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监控,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洗手达标率不高.3未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临床中了解到有因担心肥皂或洗手液、手消毒剂对皮肤的刺激作用,频繁使用会使手部皮肤老化、粗糙,因而不愿意洗手或尽量减少洗手次数.另外,有些人因为患者多,工作忙,认为频繁洗手浪费时间而忽视洗手工作.3手卫生与医院感染3.1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暂居菌清洁肥皂洗手30s,手部金黄色球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54,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8,大肠埃希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2~2.5.常驻菌不易用肥皂彻底洗掉,需用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3.2手部皮肤破损与院内感染手部、前臂皮肤应当完好,没有破损,皮肤的破损使细菌更容易种植到各层皮肤,其完整性的破坏增加了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感染几率.4改进对策4.1规范洗手技术,改善洗手设施根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对医护人员洗手的要求制作洗手示意图,将图张贴至每个洗手池旁,既便于学习又起提醒作用.洗手池手拧水龙头应改为感应式水龙头,脚踏式、臂式;的装置改为感应式,毛巾擦手改为纸巾擦手,或烘手机烘干.4.2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认识对医院所有医务开展全员性培训,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使人人明白洗手在保护患者,保护自身,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改变只注重自身防护,轻视防交叉意识,从而提高洗手行为的自觉性.4.3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根据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每月对全院各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综上所述,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质量对控制和预防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地洗手,使手上微生物的消除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不断地改善洗手条件,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便捷的洗手环境,自觉地提高洗手的依从性,落实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手卫生各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避免因的手被污染而造成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317aa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d.png)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为规范医院的手卫生设施和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方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和相关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手卫生设施(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1)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骨髓移植病区、器官移植病区、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烧伤病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内镜中心等重点科室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2)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洗手液容器应至少每周清洁与消毒;洗手液发生浑浊或变色时等变质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如使用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3)应配备一次性干手纸巾。
4)手消毒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应在治疗室和处置室操作台面、治疗车、隔离患者床单位或病室门口、普通诊室、普通住院病室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感染高风险部门宜在病区人员出/入口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5)洗手池旁应配备手卫生流程图。
(2)外科手消毒设施1)应配置专用洗手池。
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度适宜,能防止冲洗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2)洗手池及水龙头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每2~4间手术间应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3)洗手液应为一次性使用的包装。
4)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
5)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
如配备手刷,手刷的刷毛应柔软。
6)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
7)手消毒剂应采用一次性包装。
8)应配备干手用品,手消毒后应使用经灭菌的布巾,一人一用;重复使用的布巾,用后应清洗、灭菌并清洁保存;盛装布巾的包装物可为一次性使用,如使用可复用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包装开启后使用不应超过24h9)应配备计时装置、手卫生流程图2.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1)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①接触患者前。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414adc9f12d2af90342e6b7.png)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眉山 62000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在近年来并未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也成为了社会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之一。
从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临床医护人员的手是与患者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重要部分,若是未能做好手部卫生管理,就会导致手部中的大量病原菌传播到患者身上,从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
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的安全性,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
一、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问题1.手卫生执行率低。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执行的过程中,手卫生执行率较低,普遍仅为45%左右,与国家卫健委对各级医院的评审要求相距甚远。
一般来说,护理人员在无菌操作及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最低,而体液暴露后及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最高。
2.手卫生依从性低。
洗手依从性是指医护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手卫生的行为。
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在这十余年间,手卫生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乃至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且通过院感从业人员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督导,临床上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普遍增强,依从性有所提高,但是仍未达到规范要求。
3.手卫生正确率低。
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六步洗手法中,对手卫生的设施方法、时机、时间及效果等都做了具体规定,护理人员均应严格遵照执行,而造成护理人员洗手操作不正确的原因有多种,例如手卫生设施配置不足、洗手方法不正确、洗手时间过短、洗手步骤不规范等。
二、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中,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的情况,若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则提示护理人员手部可能携带多种细菌,而在实际的护理环节中,需要与患者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例如在进行各项检查及治疗中、为患者进行导管插入等侵入性操作时,都可能将手部携带的各类细菌甚至耐药菌传播给患者,从而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院感工作计划手卫生管理
![院感工作计划手卫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28a44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a.png)
一、背景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医疗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手卫生是预防院感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本计划旨在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确保手卫生操作规范;2.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实现院感发病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3. 加强手卫生宣传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三、具体措施1. 制度建设(1)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手卫生操作规范、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建立手卫生检查、考核和奖惩机制,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培训宣传(1)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2)开展手卫生知识竞赛,激发医务人员学习手卫生知识的积极性;(3)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宣传手卫生知识。
3. 物资保障(1)为医务人员配备充足的手卫生用品,如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无菌手套等;(2)在诊疗区域设置方便医务人员取用的手卫生用品。
4.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对手卫生操作规范进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操作技能;(3)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监测,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感染率。
5. 责任落实(1)院感管理部门负责手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2)科室主任负责科室手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3)医务人员负责个人手卫生操作,遵守手卫生规范。
四、预期效果1.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手卫生操作规范;2. 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实现国家规定标准;3. 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五、总结加强手卫生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手卫生管理,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策略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0df547add3383c4ba4cd297.png)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策略手卫生是指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大量流行病学文献数据表明,医疗相关感染发生、耐药菌及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重要的传播媒介是双手[1],经多项研究证实手卫生是预防医疗相关感染最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发起了”拯救生命,清洁双手”运动,各国医疗界均积极响应。
然而手卫生一直处于知易行难的困境,医护人员的认同度很高,但执行力很低。
故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每位医护人员的责任,已势在必行。
1 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目前,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有研究报道,护士为患者进行晨间护理时,医生给患者查体时或换药后,从他们的双手采样结果显示带菌率为100%,而婴儿室护士抱婴儿前未洗手的,其医院感染率为2.65%,洗手后降至1.24%[2]。
在病房进行不同的操作,手上的细菌数平均为107CFU/手;一般性的护理操作,手上的细菌数为103~105CFU/手;换药后手污染的细菌量可达109 CFU/手[3]。
从上述几组数据不难看出,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洗手的重要性。
然而,实际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从整体情况看,国内大中型医院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为40%~50%,相对较低[4];在基层小型医院、专科门诊,依从率仅为30%[5],甚至更低,存在着医院感染的严重隐患。
另据报道,沈燕等[6],通过直接观察法对上海市66所医院医务人员调查发现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62.3%,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50.5%,实习进修人员为45.9%。
同时采用WHO制定的手卫生”五时机”进行观察,发现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为42.0%,接触患者后为63.2%,无菌操作前为59.5%,接触患者体液后为74.6%,离开患者环境后为41.0%,低于国外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6]。
所以,采取多元化方式推动手卫生,提高洗手依从性已迫在眉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经济的方式之一。
WHO于2005年10月10日发布《医疗活动中手卫生指南》,我国卫生部也于2009年4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同年12月1日实施。
文献报道瑞士日内瓦对2万名医护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研究,结果手卫生依从性从1994年的48%提高到1997年的66%,医院感染率从1994年的16.9%下降到1997年的9.9%,循证表明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正确的手卫生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手卫生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主要是每月调取各科室从后勤处、消毒供应中心领取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的量,根据病案室统计各科每月实际使用床位数计算出实际每床每日使用量,以衡量各科医务人员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的次数,来评判手卫生措施实施情况;另外实地查看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后的洗手和手消毒情况。
经过统计分析、汇总,我院的手卫生实施情况不理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手消毒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大了手卫生的监督、检查、培训的力度,并对全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细菌学检测。
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科室和个人,对不合格人员经过培训后再次检测直至合格。
通过以上措施,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逐步提高,在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能自觉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减少了因医务人员手卫
生不到位而导致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