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培训共69页
智能变电站技术培训
智能变电站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Substation
主要内容
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 2 非常规互感器及合并单元技术 3 智能一次设备及状态检测技术 4 基于IEC61850的信息建模技术 5 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技术 6 信息一体化平台与高级应用 7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高压侧
智
合
中压侧 能
并
终
单
端
元
智 能 终 端
合
并
单
ECVT1
元
ECVT2
合
并
单
ECVT3
元
非电量智能 终端
智 能 终 端
低压侧
工程配置方案——单母分段接线型式
单母分段接 线线路保护 配置方案
保护测控装置
至SV网 至母差
分别至母线保 护、母联保护
至SV组网
合并单元
PT
合
至110kV
并
GOOSE网
单
元
合并单元的插值
测控保护装置的插值
合并单元的同步采样技术
插值算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把所有被用于 同步的数据的x必须在统一的时间体系内,例如以 采样点的采集时间为准。要获得准确的采样点的采 集时刻,必须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1) 接收方自己给数据贴上接收的时标,然后减去 数据的发送延时,就可以得到数据的采集时刻,这 种情况下要求数据发送延时是固定值。 (2)发送方将数据采样的时刻填写在数据帧内,接 收方以发送方写入的发送时间为准进行数据处理, 这种情况适用于发送延时不固定的情况。
一
CT
次
电
CT
流
智能变电站调试培训教材(实训部分).
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部分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2013年8月目录一、培训目的 (1二、培训系统介绍 (1三、500千伏线路保护 (53.1培训目的 (53.2培训大纲 (53.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83.4开关保护单体调试 (143.5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143.6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153.7线路保护通道联调 (163.8整组测试 (173.9异常情况处理 (19四、500千伏变压器保护 (204.1培训目的 (204.2培训大纲 (204.3变压器保护单体调试 (21 4.4非电量保护单体 (234.5整组测试 (234.6异常情况处理 (24五、220kV线路保护 (255.1培训目的 (255.2培训大纲 (255.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27 5.4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30 5.5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30 5.6整组测试 (325.7异常情况处理 (33六、220千伏母线保护 (346.1培训目的 (346.2培训大纲 (346.3母线保护单体调试 (36 6.4整组测试 (376.5异常情况处理 (38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介绍线路、主变、母线等二次设备的典型特点及配置情况;介绍各主流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开展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单体测试及整组测试;同时介绍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异常问题处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本次培训旨在学员通过实际装置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配置及具体的二次设备操作有感性认识,能够了解智能变电站调试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并初步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调试方法。
二、培训系统介绍实际操作培训在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按照实际工程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典型间隔,一次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500kV 部分配置一回线路、一台主变构成一串完整的线变串;220kV部分双母接线,除主变分支和母联分支外,另配置两条线路;主变35kV侧暂未配置电容、电抗。
变电事业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培训资料.
5.7 母联保护
5.7.a)220kV及以上母联(分段)断路器按双重化配置母联 (分段)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 5.7.b)母联(分段)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采用点对点 直接跳闸方式;母联(分段)保护启动母线失灵可采用 GOOSE网络传输。
5.3 变压器保护
5.3.d)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信息通过本 体智能终端上送过程层GOOSE网。 释 义
1.非电量保护和本体智能终端宜分别配置:非电量保护作为变压器的 主保护,不应依赖于带CPU的任何设备,以保证其跳闸可靠性;采 用就地布置原则,靠近被保护设备安装,故应采用电缆直接跳闸。 非电量信息采用硬接点方式,经本体智能终端上送过程层GOOSE网, 再经测控上送至站控层网络。 2.非电量保护就地电缆直接跳闸实现方案有两种:一种是经主变各侧 智能终端跳闸,一种是直接接入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前者可靠性低 于后者,但后者要求非电量保护出口回路具备自保持功能。 3.可采用非电量保护和本体智能终端一体化配置方案。
非电量保护
5.6 断路器保护和短引线保护
5.6.a)断路器保护按断路器双重化配置。 5.6.c)断路器保护跳本断路器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本断路 器失灵时,经GOOSE网络通过相邻断路器保护或母线保护跳 相邻断路器。 释 义
1. 断路器保护双重化问题: 双重化的原因:为了防止一套保护跨双网。 双重化的后果:取消跟跳逻辑。 2. 断路器保护跳闸问题: 边断路器保护跳中断路器:通过GOOSE网经中断路器智能终端跳 闸。 断路器保护远跳:通过GOOSE网经线路保护跳闸。
5.1 双重化配置原则
5.1.b)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相 互闭锁、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传输,双重 化配置的保护之间不直接交换信息。 释 义
变电站培训课件
工作原理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的匝数 比来实现电压的升降。当原边绕组施加交流电压时,铁芯中 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副边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根据匝数 比的不同,可以实现电压的升高或降低。
类型
根据用途和结构特点,变压器可分为电力变压器、特种变压 器和仪用变压器等类型。其中,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中最常 用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电压变换和电能传输。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设备智能化水平提升
进一步提高设备自主感知、自适应和自决策能力。
多站协同与区域保护
实现多个变电站之间的协同控制和区域保护,提高电网整体运行水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 现变电站运行状态深度分析和故障预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电气火灾
由于电气设备过热、短路、电弧等原 因引发的火灾事故。
人为操作失误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违规操作或误操 作导致的事故。
自然灾害
如雷击、台风、暴雨等不可抗力因素 导致的事故。
事故处理方法和步骤
紧急切断电源
报警和通知相关人员
在事故发生时,首先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 ,防止事故扩大。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同时报警请求外部救援。
变电站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起着电压升降 、电能分配与传输、系统保护与控制 等关键作用,是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 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电力系统组成与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组成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力 网络。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包括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并网运行是指电力系统与大电网 相连,实现电能的互济与调配;孤岛运行是指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与大电网 断开,独立供电。
智能变电站-培训材料
一、系统架构:一次设备断路器互感器说明:1)网络结构采用3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2网(GOOSE网、MMS网)结构,比常规自动化站增加过程层和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采用光纤以太网;2)站控层通过MMS方式通讯;过程层通过SV方式采样,目前主流为9-2;过程层通过GOOSE方式采集开关量并且跳闸;3)保护装置SV采样和GOOSE跳闸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SV和GOOSE分开;测控装置通过组网方式,SV和GOOSE共网;4)低压保护:GOOSE和MMS共网运行,兼测保一体、智能终端、MU功能;5)其他设备:电度表采用点对点采样,故障录波器和记录分析仪采用组网方式获取数据。
上图就是一个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从上而下,图示的互感器与断路器是常见的一次设备,大家参照下表就可以看出两者区别。
常规站大家都了解,就是采用电缆接线后,采集模拟量上送到各装置。
不过有些数字化改造站的一次设备依然使用传统互感器、开关;间隔层与站控层与数字化站没有区别。
不同之处就是在MU合并装置上增加了交流模拟插件,用来采集常规一次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
网络结构解析站控层:设备包括主站设备,如监控主机、监控备机、工程师站、远动机、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信息子站等。
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电度表、直流、UPS、电度采集器等。
过程层: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光/电CT、PT、智能机构等。
MMS网:保护、测控等设备与监控通讯的网络,走61850协议。
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监控、故障录波等。
GOOSE网: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过光纤上GOOSE交换机,同时保护、测控也上了GOOSE网,进行信息交换。
GOOSE网相当于取代了原来常规站测控、保护的电缆接线工作。
连接设备包括MU、智能终端、测控、保护、网络分析仪、故障录波器等。
注意:10KV目前没有走单独的GOOSE网,走的是GOOSE/MMS合一的网络,即是在一个交换机中,既有GOOSE报文又有MMS报文,而不像高压部分GOOSE和MMS是单独分开的。
智能变电站培训资料(好)
智能变电站培训一、智能变电站smart substation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1.一体化监控系统构架1.1系统结构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设备,以及网络和安全防护设备组成,各层设备主要包括:a)站控层:监控主机、数据通讯网关机、数据服务器、综合应用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等b)间隔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等;c)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智能组件等1.2网络结构变电站网络在逻辑上由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过程层网络组成:a)站控层网络: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站控层内部以及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数据的传输;b)间隔层网络:用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讯,与站控层网络相连;c)过程层网络: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全站通信网络应采用高速工业以太网组成,传输带宽应大于或等于100Mbps,部分中心交换机之间的级联宜采用1000Mbps数据端口。
1.2.1站控层网络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采用100Mbps或更高速工业以太网;1.2.2间隔层网络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采用100Mbps或更高速工业以太网;1.2.3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包括GOOSE网和SV网GOOSE网:实现遥信、直流遥测、遥控命令的传输;SV网:实现采样值传输,属于过程层网络;注:站控层主要使用IEC61850 标准体系中的MMS 通讯服务规范,过程层主要使用IEC61850 标准体系中的GOOSE 及SMV 通讯服务规范。
1.3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安全分区及防护:a)安全I区的设备包括一体化监控系统主机、I区数据通信网关机、数据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工作站、保护装置、测控装置、PMU等。
智能变电站新技术培训
安全防护方案
制定安全策略和规章制度
01
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和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工作
要求。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02
定期对变电站设备和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系
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受到限制。
3 运行管理
智能变电站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行管理方式,能够实现 远程监控、智能告警等功能;传统变电站需要人工进行运行 管理和维护。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应用
智能变电站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工业园区、大型场馆等场合,能够提高电力 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智能变电站将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大规模、更 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智能变电站将成为 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远方控制中心对变电站进行远程 操作,包括断路器分合、变压器调档 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应急预案管理
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 校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 性。
运维管理技术
物联网技术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 备状态监测和数据采集 ,提高运维效率和准确
性。
大数据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 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 问题和规律,为运维决
案例三:智能变电站节能减排实践
总结词
绿色环保、节能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该智能变电站注重节能减排,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方式、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措施,有效 降低了能耗和排放,为绿色环保做出了贡献。
THANKS
保护控制和监控系统
智能变电站教材调试培训课本(实训部分)
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部分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2013年8月目录一、培训目的 (1)二、培训系统介绍 (1)三、500千伏线路保护 (5)3.1培训目的 (5)3.2培训大纲 (5)3.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8)3.4开关保护单体调试 (14)3.5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14)3.6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15)3.7线路保护通道联调 (16)3.8整组测试 (17)3.9异常情况处理 (19)四、500千伏变压器保护 (20)4.1培训目的 (20)4.2培训大纲 (20)4.3变压器保护单体调试 (21)4.4非电量保护单体 (23)4.5整组测试 (23)4.6异常情况处理 (24)五、220kV线路保护 (25)5.1培训目的 (25)5.2培训大纲 (25)5.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27)5.4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30)5.5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30)5.6整组测试 (32)5.7异常情况处理 (33)六、220千伏母线保护 (34)6.1培训目的 (34)6.2培训大纲 (34)6.3母线保护单体调试 (36)6.4整组测试 (37)6.5异常情况处理 (38)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介绍线路、主变、母线等二次设备的典型特点及配置情况;介绍各主流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开展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单体测试及整组测试;同时介绍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异常问题处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本次培训旨在学员通过实际装置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配置及具体的二次设备操作有感性认识,能够了解智能变电站调试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并初步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调试方法。
二、培训系统介绍实际操作培训在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按照实际工程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典型间隔,一次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500kV部分配置一回线路、一台主变构成一串完整的线变串;220kV部分双母接线,除主变分支和母联分支外,另配置两条线路;主变35kV侧暂未配置电容、电抗。
智能变电站检测技术培训
现场测试过程不允许采取抽测方式,必须采用逐点全部测试方式。
现场验收
验收合格标准
文件及资料齐全;
所有软、硬件设备型号、数量、配置均符合项目合同 要求;
现场验收结果必须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和项目合同技术 协议的要求,无缺陷项目,偏差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
现场验收
验收报告
测试设备基本情况,需包括设备精度及有效检验证书;
SCD文件应视同常规变电站竣工图纸,按照图纸资料
要求进行管理。
验收内容及要求——功能性能验收
互操作及一致性 功能测试
包括声明文档检测、 装置ICD/CID文件合 法性静态检测、数据 模型内外描述一致性 测试、ICD/CID模型 完整性测试、 ICD/CID动态合法性 检测。 包括建立和释放关联、 装置最大关联数、后 台重启时通讯恢复时 间、装置重启时通讯 恢复时间、网络中断 时通讯故障检出时间 及网络短时中断回复 时间的测试。
整体考核验收
验收规则
系统在三个月的试运行期间运行稳定可靠,未出现崩 溃、非人工切换、死机等稳定性问题;
1
2
综合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满足测试大纲各项参照指标 和本规范有关条款的规定;
3
在整体考核验收测试中,测试结果无缺陷,偏差测试 项汇总数不得超过测试项目总数的2%。
整体考核验收
验收报告
整体考核验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编写系统整体考核验收报告,应至少包 括以下内容: 三个月试运行报告; 项目文件审查报告(包括各阶段项目建设文件和技术资料); 系统设备核查报告; 整体考核验收大纲; 整体考核验收测试报告(需由测试单位和用户签字确认); 整体考核验收遗留问题备忘录(附遗留问题的现象描述、对系统运行影响评 估及处理解决的方案和预定时间,仅在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有效); 整体考核验收结论(需由验收参与各方签字确认)。
《智能变电站》课件
分析智能变压器在智能变电站中 的应用场景、技术优势和应用效 果,探讨其对提升变电站智能化 水平和运行效率的作用。
案例三:智能高压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总结词
技术特点、实施难点
详细描述
介绍智能高压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的 应用情况,分析其技术特点、实施难 点和解决方案,并探讨其对提升变电 站智能化水平和安全稳定运行的作用 。
02
CATALOGUE
智能变电站的架构与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架构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架构
智能变电站主要由站控层、间隔层和 过程层三部分组成,各层之间通过网 络通信实现信息交互。
站控层功能
站控层主要负责全站的控制、监视和 保护,包括人机交互、数据采集与处 理、设备控制等功能。
间隔层功能
间隔层主要负责各设备的保护、测控 和计量等功能,通过高速网络实现与 站控层的信息交互。
故障处理流程
故障处理案例分析
介绍智能变电站故障处理的流程,包括故 障发现、诊断、定位和修复等环节。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 与处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改进措施。
智能变电站的维护与检修
维护与检修概述
介绍智能变电站维护与检修的概念、目 的和意义,以及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维护与检修技术
过程层功能
过程层主要负责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 、控制和执行,包括智能终端、合并 单元等设备。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
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执行器,实 现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智能
控制。
网络通信技术
采用高速以太网通信技术,实 现站内各层之间的信息交互和 共享。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通过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实 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 测和预警。
2024版变电站培训课程课件
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紧急处理、临时处理、计划处 理等,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要做好故障记录和汇报工作,为后 续的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
03
高压设备操作与注意事项高压设备操Fra bibliotek规范01
操作前准备
明确操作任务、检查设备状态、 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准备操作工
具等。
VS
应急处理方案
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 急处理方案,包括现场处置、人员疏散、 医疗救护、物资调配等方面的措施,确保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THANKS
配置
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监控后台、测控 装置、保护装置、通信设备、自动化 设备(如智能巡检机器人)等。
功能
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设备的远 程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故障诊断 与定位、自动操作与控制等功能,提 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智能化变电站特点及优势
特点
智能化变电站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技术等,实现设备状态感知、自适应控制、智能决策等功 能。
工具保养与管理
定期检查、保养工具,确保其处于良好状 态,避免使用损坏的工具。
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01
02
03
危险点分析
识别高压设备操作中的危 险点,如触电、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等。
预控措施
针对危险点制定相应的预 控措施,如使用绝缘工具、 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设置 警戒区域等。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 处置流程、通讯联络、现 场处置等措施,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迅速响应。
常见保护装置类型及功能
电压保护
反应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保护, 如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等。
变电站培训课件
瓦斯保护
检测变压器油箱内的气体 浓度,判断变压器是否发 生放电故障,进行切断保 护。
过负荷保护
当变压器负荷超过额定值 时,保护装置动作,防止 变压器过热损坏。
母线保护与断路器失灵保护
母线差动保护
通过比较母线各段电流的差值,判断母线是否故障,实现选 择性切断。
断路器失灵保护
当断路器发生故障无法正常断开时,保护装置动作,通过其 他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
详细介绍各类设备的维护周期及维护项目,确保学员了解维护工 作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
设备检修流程
解释变电站设备的检修流程,包括检修前准备、检修过程、检修后 验收等环节。
维护与检修安全
强调维护与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员能够在保障人身 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维护与检修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的安全规定。
变电站设备巡视与检查
设备巡视流程
阐述变电站设备的巡视流程和目的,确保学员了 解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及异常情况。
设备检查方法
介绍针对不同设备的检查方法,包括外观检查、 性能检测、参数核对等。
巡视与检查记录
说明巡视与检查过程中的记录要求,确保数据的 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变电站维护与检修
设备维护周期
04
CATALOGUE
变电站安全运行与维护
变电站安全运行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详细介绍变电站的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进站须知、安全防范措施 、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安全用电常识
解释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和注意 事项,如防止触电、电气火灾等
。
安全标识识别
介绍变电站内的各类安全标识, 使学员能够准确识别并遵守相应
讲解开关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提供常见故障 的修复方案。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技术培训
20
二、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及技术
变电站网络
站控层网络: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在IEC 61850标准 中,其数据内容是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站控层设备之间、间 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通信协议采用MMS和GOOSE。一般采用星 型以太网结构。 过程层GOOSE网络即智能终端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在IEC 61850标准中,其数据内容是智能终端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开关和刀闸 相关的开入开出数据以及间隔层设备之间的联闭锁信息,通信协议采用 IEC61850-8-1 。一般采用星型以太网结构。 过程层SV网络,MU(合并单元)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在IEC 61850标准中,其数据内容是MU提供给间隔层设备的电流电压采样数 据,通信协议采用IEC61850-9-2或IEC60044-8。一般采用星型以太网 结构。 一般过程层SV网络与GOOSE网络合一。 注意:保护装置要求直接采样,本间隔直接跳闸。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复习资料全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复习资料全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教材考题填空题一、《智能变电站发展概述》1、数字化变电站两大支柱是IEC61850,电子式互感器。
2、下面哪个功能不属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五大功能(C):A.操作与控制B.运行监视C.保护信息管理D.运行管理E.辅助应用3、层次化保护包含就地保护、站域保护控制、广域保护。
4、一次设备智能化是由一次设备、传感器和(D)构成。
A.二次设备B.保护和测控设备C.状态监测设备D.智能组件5、智能变电站最基本的标准是(D)。
A.高压设备智能化导则B.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C.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导则D.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6、智能组件功能包含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监测。
7、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是标准化设计、工程化加工、装配式建设。
二、《智能变电站标准规》1、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2、智能变电站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3、智能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UPS和通信电源等,应将其一体化设计和考虑。
4、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流程为组态配置→系统测试→系统动模→现场调试→投产试验。
5、继电保护新技术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要求,并提高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6、对网络设备,以交换机为了,其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10μs;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
7、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采用的对时方式可采用IRIG-B或IEEE1588(IEC61588)。
8、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培训
当前运行定值组
• 速断保护 • 限时速断保护 • 过流保护
保护功能投退操作
• 将投入的保护设为“ON”,退出的保护设 为“OFF”。具体操作时,将光标移至软 件开关显示区,用“+”或“-”键进行修改, 按确认键进行固化。
保护整定值输入
将光标用“▼”和“▲”移至选择的保护整 定值区修改数字位,用“+”或“-”键进行 数值修改,检查整定值的整定范围,设置 保护定值(用户计算提供)或输入实验模 拟定值。
DMP5500智能变电站培训
南京磐能
一 系统架构
• 三层两网结构 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两网: 站控间隔层网络(间隔层和站控层之间的 网络,以太网) 过程层网络(过程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间 的、过程层之间的网络,goose网和SV网, 光纤网络)
网络特点
• 过程层SV网和GOOSE网按电压等级分别 组网
界面操作
• 保护整定 “保护功能”->"当前运行定值组” 查看并修改当前运行保护定值 “保护功能”->"功能压板投退“ 对相关保护的出口压板进行投退 系统参数:变压器容量,补偿方式,CT和 电压变比设置
界面操作---事件记录
• 事件记录 故障事件(主动作报文) 预告事件 保护动作过程(含启动,闭锁,返回,主 报文) 自检事件 操作事件(上电,修改定值,保护)
界面操作---实时数据查看
• 进入"实时信息"-->"保护量"中可查看补偿前 电流,补偿后电流,差动信息
• 进入”差动信息“可查看差动电流和制动 电流
备投装置
备投装置--指示灯
•
“运行”灯:装置正常运行时,灯为绿色、闪烁;装
置硬件异常或合并单元采样异常、GOOSE配置出错或SV
2024版年度变电站培训课件完整版X
遵循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按照调度指令进行,严格执 行操作票制度。
步骤
接受调度指令并复诵无误;填写操作票并审核;模拟操作无误后,进行实际操作; 操作完成后,进行复查并向调度汇报。
2024/2/2
19
典型倒闸操作案例分析
2024/2/2
案例一
XX变电站10kV母线停电检修倒闸操 作。分析:本案例涉及母线停电检修 的倒闸操作,需要特别注意母线上的 所有负荷均已转移或停电,并确保母 线无电
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对变电站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危险废物应交由有资质的单 位进行处置,一般废物可进行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资源回收利用
探讨变电站废弃物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如废旧金属、电缆皮等,提出回收利用的途径和方 法。
2024/2/2
12
03
CATALOGUE
保护装置与自动化技术应用
2024/2/2
13
保护装置原理及作用
01
02
03
过电流保护
当电流超过设备额定值时, 自动切断故障电路,防止 设备损坏。
2024/2/2
差动保护
通过比较被保护设备两端 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判断 设备内部是否故障,实现 快速切除故障。
距离保护
根据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 的距离,有选择性地切除 故障,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2024/2/2
新能源接入和分布式发电将对变电站 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变电站行业将加强与相关领域的跨界 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地方节能减排政策 分析地方政府针对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如差别电 价、惩罚性电价等经济手段,以及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 业发展的行政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