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
知青岁月读后感2000字
知青岁月读后感2000字
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岁月》是一部反映中国知青生活的纪实性小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为蓝本,真实地描绘了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工作和情感经历。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知青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小说中描写了知青们在农村的艰苦生活,他们要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陋的
生活条件。
他们在田间劳作,与自然和谐相处,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除了生活上的艰辛,小说还展现了知青们的情感世界。
他们在农村结交朋友,
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青春岁月。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珍惜友情,学会了宽容和理解。
同时,他们也经历了爱情的甜蜜和磨难,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纯洁。
这些情感的体验让我对友情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知青岁月》让我感受到了知青们的坚韧和乐观,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保
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朝气和活力。
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通过阅读《知青岁月》,我不仅了解了知青们的生活,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情感
世界和精神世界。
这部小说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也让我对知青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这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知青岁月的理解,将会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成为我前行的力量和支撑。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
《棋王》:“知青”书写与文化“寻根”《棋王》是由阿城所写的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知青生活的小说,也是一部具有强烈“寻根”意味的文化小说。
小说主人公阮玲玉是一位受文革影响,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的知青,通过在乡下生活的经历和对困境的深刻思考,对于生命和文化认知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本文将从知青书写和文化寻根角度分析小说《棋王》带给读者的影响和意义。
一、知青书写小说《棋王》的主人公阮玲玉是一个身处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她是知青群体中的一员。
在文革时期,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作为农民的一员参加农村生产劳动。
他们被迫离开城市的文明环境来到不足的农村生活,从而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体验。
小说通过阮玲玉的视角和经历,为读者展示了知青生活的诸多细节和苦难。
知青们有的要在烈日下劳作,有的在寒冷的冬季里在田间栽种,有的被限制了文化交流,有的在生活面临饥饿和医疗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无奈挣扎。
作者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场景,无声地呈现出知青们的苦难历程。
在他们的生活中,阮玲玉所度过的日子最为丰富多彩,她凭借自己优秀的品质,在农村人心中建立了美好的形象。
二、文化寻根《棋王》不仅是一部反映知青群体生活的小说,更是一部极具文化寻根意义的小说。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阮玲玉的角色,描述了一个从大陆文化中寻找新的智慧,并将其传播给新一代的先锋形象。
在小说中,阮玲玉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了中国象棋的精髓,并用国际标准赢得了比赛。
书中描述了阮玲玉在参加中央大赛前,先后请人请教棋艺。
有一个名叫荣华的老大爷,让她开始了对高深象棋的研究。
阮玲玉通过对棋曲的研究,学习了一些朴素、玄妙的棋艺,这种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在小说中非常生动地呈现出来。
棋艺的传承和阮玲玉的取得胜利,在小说中描绘了文化寻根的过程,正是一种最为扎实的文化传统。
浅析韩少功小说三大主题及浅析韩愈之《幽兰操》
浅析韩少功小说三大主题【内容摘要】韩少功作为一名小说家,在个人创作中具有强烈的超越意识。
他放弃了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有聚焦了理性的反思,在反思中体现乡土情结,在乡土情结之上然而又为了寻根。
因此,我把韩少功的小说分为反思、乡土、寻根三大主题。
关键词:韩少功创新反思乡土寻根引言韩少功的小说不仅以鲜明的爱憎评判生活中的美与丑,揭示出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亮色,在主题开掘和人物塑造上反映出了现实主义的一定的思想深度,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大胆的追求和创新。
他的作品逐渐赢得了文艺界的瞩目和广大读者的赞扬。
本文仅就韩少功小说主题做粗浅的分析。
韩少功作为一名小说家,在个人创作中具有强烈的超越意识。
他放弃了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有聚焦了理性的反思,在反思中体现乡土情结,在乡土情结之上然而又为了寻根。
因此,我把韩少功的小说分为反思、乡土、寻根三大主题。
一、以其反思,启示读者(一)反思小人物对政策的无奈韩少功1984年以前的重要作品多属此类,大多透过知青的视角,追忆上山下乡的故事,以及农村所见的小人物等。
在韩少功的小说中,较早发表的《西望茅草地》,取材于真实生活,透过知青身份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陈述自身遭遇。
《西望茅草地》将时代背景推向文革前,描述自愿“支农支边”的老知青小马,带着雄心壮志来到茅草地农场,他与场长张种田的养女小雨情投意合,但大跃进开始后,无法温饱的物质环境、空虚贫乏的精神生活、禁止恋爱的规定、政治思想的检查等,逐渐磨蚀他的理想,之后小雨死于森林灭火,农场因长期亏损被迫解散,张种田灰心沮丧,小马也感到忧伤。
在这篇小说的人物塑造上,韩少功不但描绘出农民质朴善良的形象,也透过张种田因农场解散而失意等情节,表现小人物无力反抗政策的无奈和悲哀。
(二)反思民族文化韩少功并没有在《归去来》中花大量篇幅做文化反思的工作,但其精神却能清楚地呈现出来。
作品中的黄治先是在自愿多余被迫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身份,扮演一个别人要他扮演的角色。
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岁月》是一部以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为背景的小说,讲
述了一群知青在艰苦的农村生活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挑战的故事。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磨难,也让我对知
青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知青们
在农村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要面对艰苦的劳动、
食宿不便、文化知识匮乏等问题,但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
而是努力适应生活,努力学习和工作。
这种顽强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知青们充满了敬意。
另外,小说中也展现了知青们之间的友情和互助精神。
在艰难
的环境下,知青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度过了许多困难时刻。
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让我深受感染,也让我对知青们的友情和团结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知青岁月》,我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大革
命时期的历史背景。
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知青们被迫离开城市,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他们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困苦。
这段历史
时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让知青们的一生留下了深刻
的烙印。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知青岁月》,我对知青这一特殊群体有
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那个时代的艰难和磨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知青们的艰辛和坚韧,也让我对他们的
敬意更加深刻。
同时,这部小说也让我对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
史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希望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困难,
也能够让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史铁生-合欢树
阅读、复述文本内容: 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 地方?(品读母子交融的浓 浓深情及写作手法的运用)
交流总结:母子间相互间关爱是 从哪些方面体现的?
(1)给“我”治病: ▲“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 发”; (肖像描写) ▲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 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 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 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 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 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
▲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 (语言描写) 会没用?” (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 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 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动作描 写) (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 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
我(心理) 二十岁我双腿残废 颓废、沮丧 (《秋天的怀念》) 以后我选择写作 另走新路 三十岁我小说发表
他人评价
“……他(史铁生)体验到的是 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 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 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 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 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 说说母亲都 做了哪些事?作者在十岁、二 十岁和三十岁以后对母亲各有怎样的态度? 2. 课文以“合欢树”为题有怎样的含义?在 合欢树上寄托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面对至爱自己和自 己至爱的亲人,你 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要趁早。
子树 欲欲 养静 而而 亲风 不不 待止 。,
• 第一次推脱,是因为作者内心还难以直面往日 痛苦的回忆,对母亲的愧疚还难以释怀。第二 次虽有外界客观我因素,作者却可以选择让人 背自己去看合欢树。可是他并未这样做,究其 原因,大概是作者的自尊心使然,亦或他不愿 在独自面对合欢树而母亲的在天之灵默默低语 时有他人在场。这种复杂的感情,看似矛盾, 实则也是为了突出母爱的主题,使得作者悲伤 的感情更加蕴藉,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独特的人 生体验和坚强的人生态度。
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
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知青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也在不断流变。
本文将以两部作品《征途》和《黄金时代》为例,探讨知青形象在小说中的流变轨迹,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原因。
一、《征途》中的知青形象1. 知青作为新中国的重要班子2. 知青作为“文革”的牺牲品3. 知青的青春岁月二、《黄金时代》中的知青形象1. 知青的性别特征2. 知青的个体化3. 知青的集体记忆三、知青形象的流变原因1. 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2. 写作风格的转变3. 读者口味的更迭四、知青形象流变的启示1. 虚实之间的平衡2.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3. 历史与当下的关联总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在小说中也产生了变化。
传统固有的知青形象逐渐被描绘出更为真实、充满生命力的知青形象。
对于这种变化,我们既要在思想上理性接纳,也要在实践中注重保持平衡,同时,通过对知青形象流变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掌握其中的文学精髓和艺术技巧。
1.《征途》中的知青形象:提纲一中,作者从知青这个特殊职业入手,探讨了他们在新中国这一特殊时期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他们所处的历史特殊性,同时涉及到了文革时期的影响,坚定了知青被视为牺牲品的叙事。
提纲二探讨了知青青春岁月,描写了他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总体上,提纲一主要着眼于知青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知青个人在其中的经历感受,是一种对知青形象的初步把握,呈现出一种历史的纪实性。
2.《黄金时代》中的知青形象:提纲一探讨了知青的性别特征,这在《黄金时代》的创作中尤为明显,作者笔下的知青角色多是女性,这引出了包括性别和家庭情感在内的多种维度。
提纲二涉及知青的个体化,可以理解为在阐明知青群体化的同时,着重关注其中每一位个性的塑造。
提纲三则探讨了知青的集体记忆,以集体记忆为代表,对知青作为历史主体的意识进行了深入的闫述。
知青岁月读后感1000字
知青岁月读后感1000字《知青岁月》是一部描写中国知青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展现了知青们在艰苦岁月中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知青们的艰辛和坚强,也让我对知青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小说中,主人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青年。
在知青生活中,他们不仅要面对艰苦的劳动,还要承受各种磨难和挫折。
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和坚韧的意志去面对一切。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祖国的繁荣。
在知青岁月中,主人公不仅学会了坚强和勇敢,还学会了团结和友爱。
在艰苦的生活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面对一切困难。
这种团结和友爱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通过阅读《知青岁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知青们的不易和不屈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他们的坚韧和勇敢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当代社会,我们已经不再有知青这个群体,但是知青们的精神和品质却是我们永远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学会坚韧和勇敢,不被困难击倒,不被挫折打败。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团结和友爱,互相帮助,共同面对一切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阅读《知青岁月》,我对知青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知青们的艰辛和坚韧,也让我学会了坚韧和勇敢,学会了团结和友爱。
我相信,只要我们牢记知青们的精神和品质,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走得更远,也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知青的蹉跎岁月感悟
知青的蹉跎岁月感悟
《蹉跎岁月》是一部描写下乡知青生活和爱情的作品。
本部小说深刻让人体会到在那个特定年代一个人的出身给人造成的影响,竭力鞭挞了血统论。
故事发生在1970--1976年间。
这个时期,我国的政治生活风云多变,每个人的命运都像一只疾风暴雨中飘荡的小船,忽沉忽浮,不知驶向何方。
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出身不好的知青柯碧舟不顾生活的磨难和重重地政治压力,仍然坚定执着,于逆境中奋进,于痛苦中进击,为他插队落户的山区人民发掘资源,建立了小水电站。
女主人公杜见春,军干家庭出身,性格直率,泼辣。
她心中的血统论让她在柯碧舟纯洁爱情的追求面前怯了步。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夜之间,杜见春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红五类出身的杜见春一下子成了黑九类。
面对政治地位的急剧变化,杜见春的灵魂经受了一场严酷的洗礼,在她父亲被平反后,她执着的爱上了柯碧舟。
特定的社会,特殊的年代,人们无法选择出身,甚至无法选择出路,“蹉跎岁月”成了人们对那个特定年代知青的代名词。
多变的政治环境,严峻的社会形势,残忍的不幸遭遇,支撑主人公顽强生活下去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世间的爱,纯洁的爱,无私的爱,爱能让世界转动,唯有真爱让人感到温暖!。
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
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在当代小说中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流变。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知识青年到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底层人物,再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弱势群体,知青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不断被重塑,不断地呈现出新的面貌。
本文将选取《征途》和《黄金时代》两部小说,从中探讨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的流变和演化。
一、《征途》中的知青——理想追求与坎坷成长1.《征途》中知青形象的初现2.《征途》所揭示的当时社会状况3.知青在小说中的自我塑造二、《沉默的大多数》到《黄金时代》——知青形象的变迁1.八九十年代知青形象的演变2.《八九之冬》中的知青形象3.《黄金时代》中知青形象的再现三、《黄金时代》中知青形象的新诠释1.小说中知青形象的独特性2.知青形象所承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3.知青形象的转化、重塑与更深层次的探讨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其中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与人物角色的转化,更是对知青这一特殊群体成长的历程与价值的深度探讨。
1. 《征途》中的知青——理想追求与坎坷成长:在这个提纲中,我们将分析《征途》中知青形象的初现,是如何虚实结合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他们在小说中的自我塑造以及其特殊的人物形象所代表的价值观。
2. 《沉默的大多数》到《黄金时代》——知青形象的变迁:在这个提纲中,我们将探讨八九十年代知青形象的演变,特别是从《沉默的大多数》到《黄金时代》所呈现的不同的知青形象的转变,以及从不同的视角对于知青这个群体进行不断的探讨。
3. 《黄金时代》中知青形象的新诠释:这个提纲将着重分析《黄金时代》中知青形象的独特性以及所承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通过对于知青形象的转化、重塑与更深层次的探讨,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特殊群体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
《麦秸垛》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麦秸垛》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作者:孙媛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1期摘要:中篇小说《麦秸垛》是作家铁凝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塑造了多个女性形象,她们的人生命运既相互关联,也有自身的独特性。
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可以探究铁凝对女性生命本相与生存状态的思考以及对整体女性世界的深入探索,给予现实女性一些启示。
关键词:《麦秸垛》女性形象分析启示铁凝的代表作《麦秸垛》是她的“三垛”系列的开篇之作。
小说取材于农村的知青生活,主要讲述了男女知青间的爱恨纠葛,其中穿插着他们所在的端村中村民们的故事。
这篇小说中出现了多个女性形象,虽然这些女性的身份与经历各不相同,但中国落后的封建传统思想对女性精神上的压迫,却在她们身上有所体现。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麦秸垛》中的女性在面对爱情、亲情、生活时的情感状态,揭示铁凝对整体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对女性现实生活的意义与启示。
一、爱情:心向往之,现实失望小说《麦秸垛》的主线是两位女知青——杨青、沈小凤与男知青陆野明之间的情感纠葛。
杨青是一位勤劳能干、得体内敛的传统女孩。
下乡第一年,杨青就注意关心陆野明,并得到了他的感情回报。
在面对陆野明的追求时,杨青并不急于表现自己,而是尽力克制情感,正是这种欲迎还拒使得陆野明更爱她。
从细节描写中可以发现,杨青对陆野明的感情更多的是驾驭和占有欲,而不是纯粹的爱情。
同为女知青的沈小凤则与杨青产生了鲜明对比,她会大胆热烈地向人们证明自己喜欢陆野明,并有意展示他们的一切。
陆野明对沈小凤的情感也逐渐发生变化,终于在一次电影放映结束后,二人在麦秸垛旁发生关系。
随后事情曝光,沈小凤承担下所有指责,并提出通过为陆野明生孩子来延续感情,这一言行彻底激怒陆野明,陆野明不再理会她。
沈小凤感到伤心失望,再也没有回过知青点。
与此同时,杨青选择原谅陆野明,认为二人之间仍互相喜欢,但也发现已失去最初的纯真感情。
知青生活结束后,杨青与陆野明返回城市,即使见面也不再有原先的激动。
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
中国当代小说中知青形象流变的一条轨迹——从《征途》到《黄金时代》中国当代小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
知青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个群体,他们是中国当代小说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和形象,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性的复杂变化。
本论文将以知青形象为主线,探讨知青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流变,以《征途》和《黄金时代》为主要代表作,从不同角度来考察知青形象的演变,以期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一、引言:知青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重要性二、知青形象的轨迹变化1.《征途》中的知青形象2.当代反思与批判——《白鹿原》3.晚年的流浪与归来——《陆犯焉识》4.转型年代的迷茫与选择——《虎雏》5.文化大革命后的复杂心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6.知青辈出的老一代作家——《八月未央》三、《黄金时代》中的知青形象1.性别观念与女性自我认知——《黄金时代》2.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对立——《黄金时代》3.艺术家的独立精神与社会责任——《黄金时代》四、结论:知青形象的发展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五、参考文献提纲:一、引言:知青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重要性1. 了解知青形象的意义和代表性2. 探究知青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情感和人物刻画3. 概述这篇论文的主旨思路和研究内容二、知青形象的轨迹变化1.《征途》中的知青形象1.1 知青经历的描写和思想表达1.2 对知青生活的反思和抒发2.当代反思与批判——《白鹿原》2.1 知青在社会变革进程中的角色和现实定位2.2 国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多重挑战3.晚年的流浪与归来——《陆犯焉识》3.1 居留权和生存空间的争取3.2 对知青人生轨迹的回顾和反思4.转型年代的迷茫与选择——《虎雏》4.1 知青晋升社会阶层的困境和难题4.2 知青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和轨迹变化5.文化大革命后的复杂心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5.1 知青情感和人性的变化与挣扎5.2 知青选择生命的态度和哲学追求6.知青辈出的老一代作家——《八月未央》6.1 知青文学的典型代表和文学主题6.2 反思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历程和演变轨迹三、《黄金时代》中的知青形象1.性别观念与女性自我认知——《黄金时代》1.1 知青女性在性别意识和生命意义上的反思1.2 青春年华中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2.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对立——《黄金时代》2.1 知青体验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2.2 当代社会价值观与知青价值观的对立和冲突3.艺术家的独立精神与社会责任——《黄金时代》3.1 知青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和执着追求3.2 知青艺术家的社会不满和人性挣扎四、结论:知青形象的发展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1. 概括知青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演变趋势和特点2. 总结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性维度3. 探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知青形象演变的关联及其意义五、参考文献提纲分析:一、引言:知青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重要性本部分通过对知青形象的介绍和对其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重要性以及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的概述,为全文引领主线,明确知青形象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地位和价值,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知青 方面的著名书籍
知青方面的著名书籍The period of the Zhiqing, or educated youth, was a significan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Many famous book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this period, portraying the 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Zhiqing during that time. One such influential book is "Red Scarf Girl" by Ji-li Jiang. This memoir gives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as a Zhiqing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红头巾女孩》是江季丽所著的一本关于知青时期的书籍,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知青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著作,《红头巾女孩》深刻地展现了文革中知青们的挣扎和痛苦。
Another notable book about the Zhiqing experience is "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stress" by Dai Sijie. This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two Zhiqing who are sent to the countryside for re-educat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book beautifully captures the hardships, friendships, and personal growth of the characters during this tumultuous time in Chinese history.《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是戴思杰所著,描写了两位知青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送到农村进行再教育的故事。
短篇小说《白桦林》
三一文库()〔短篇小说《白桦林》〕*篇一: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
一为了能更好地探讨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我们不妨先对知青小说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以便明确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的特殊位置,找准其在知青文学中的座标。
“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
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
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
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
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
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
引领知青小说潮头的是以卢新华的《伤痕》和竹林的《生活的路》为代表的知青“伤痕小说”。
我们发现,文本中充满了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在这里,知青们美好的青春、信念被一点点埋葬,心灵被一段段扭曲。
这类小说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有回首往事的悔恨与悲哀。
可以这样说,知青“伤痕小说”唱出了那代知青的人生“悲歌”,它燃烧着满腔的愤怒与沮咒。
知青们心灵的创伤、积压的情感,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以一吐为快的决堤气势冲向社会,它的每一声带血的呼喊,都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力控诉和批判。
当伤痕的情感潮流决堤般地渲泄之后,知青小说便走上了理性的河岸,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历程。
知青“反思小说”的源头之作当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
这是一部以爱情与理想的乞求为线索,表现一代知青崇尚科学理性的思想特点的小说。
孤傲的气质、坦诚的情感、深刻的思辩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在当时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读者。
短篇小说《白桦林》
三一文库()〔短篇小说《白桦林》〕*篇一: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
一为了能更好地探讨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我们不妨先对知青小说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以便明确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的特殊位置,找准其在知青文学中的座标。
“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
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
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
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
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
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
引领知青小说潮头的是以卢新华的《伤痕》和竹林的《生活的路》为代表的知青“伤痕小说”。
我们发现,文本中充满了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在这里,知青们美好的青春、信念被一点点埋葬,心灵被一段段扭曲。
这类小说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有回首往事的悔恨与悲哀。
可以这样说,知青“伤痕小说”唱出了那代知青的人生“悲歌”,它燃烧着满腔的愤怒与沮咒。
知青们心灵的创伤、积压的情感,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以一吐为快的决堤气势冲向社会,它的每一声带血的呼喊,都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力控诉和批判。
当伤痕的情感潮流决堤般地渲泄之后,知青小说便走上了理性的河岸,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历程。
知青“反思小说”的源头之作当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
这是一部以爱情与理想的乞求为线索,表现一代知青崇尚科学理性的思想特点的小说。
孤傲的气质、坦诚的情感、深刻的思辩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在当时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读者。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涵义概说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发展源流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举例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1977年10月,《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问题座谈会,会上对沉闷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了要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强烈愿望。
三毛解放记读后感
三毛解放记读后感《三毛解放记》是我国著名作家韩少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描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青下乡生活为题材,深刻反映了那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小说的主人公三毛是五线小城知青下乡插队的一员。
援建的目的是充分发挥知识青年的作用,帮助农民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然而,尽管有美好的愿望,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他们却遭受了重重的困难和挫折。
韩少功通过描写三毛的艰辛经历和内心的痛苦,展现了知青们在农村计划生育、土地改革、生产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的不可逆转的劳动实践,以及他们内心的困惑和疑惧。
小说中描写的生活处于社会大转型期,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他们在困难中艰难前行,始终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坚毅和勇气令人敬佩。
韩少功在《三毛解放记》中描绘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顽强拼搏。
尽管农民之间存在许多内部矛盾和矛盾,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困境时总是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帮助,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付出,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种团结和拼搏精神,是我国农村一直保持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与此同时,小说还强调了知识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在知青插队下乡的过程中,三毛和他的战友们不仅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还要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们要摆脱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与当地农民相互沟通和相互学习。
通过知识青年与农民的交流和合作,农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知识青年也从中得到了成长和启示。
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于知识青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三毛解放记》,我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那个特殊时期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敬佩。
无论是知青还是农民,他们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令人动容。
知青岁月读后感范文
《知青岁月》是一部描写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生活、情感、思想与心路历程的小说。
这部小说揭示了那个时代知青们的艰苦生活和奋斗,是一部代表当时群体的杰出作品。
阅读此小说,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小说中,主人公中有许多人是像我一样的大学生。
他们的命运被迫改变,从城市走向农村,参加艰苦的劳动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困苦,但却在此中收获了许多人生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知青们的生活艰苦却充满着生机。
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农村缺乏文化、设施落后、生活条件恶劣等,但却没有被这些因素打败。
相反,他们努力学习农业知识、请求政府帮助改善条件、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社会志愿服务等,并且许多人在这些经历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知青们不仅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了成长,也在思想上得到了提高。
他们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并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价值观与世界观等等。
这些思考和反思成为他们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此外,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感人的动人场景。
比如,当知青遇到疾病和意外的时候,大家会同舟共济,一起渡过难关。
他们相互支持,关心和爱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情感是在生活中培养的,深刻而真实。
阅读小说《知青岁月》,我感受到了一种柔软的力量,这种力量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自我激励。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都昭示着人类的超越和进步、信仰和理性。
这也让我感到自己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我将如何贡献社会。
这部小说激发了我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
我感谢这些知青们,他们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了无穷的勇气、智慧和坚定,这些性格在现代社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做出贡献。
知青岁月读后感800字
知青岁月读后感800字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岁月》是一部以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为题材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小康的视角,展现了知青们在艰苦的插队生活中所经历的磨砺和成长。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让我对知青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同情。
小说以小康作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展现了知青们在插队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小康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城市知识青年,到逐渐成熟起来,接受了插队生活的艰苦和磨砺。
他在插队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朴实的农民,也经历了很多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努力适应和融入了这个陌生的环境。
通过小康的成长历程,作者向读者展现了知青们在插队生活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变化。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小康的视角,展现了知青们在插队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挑战和磨砺。
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中,面临着艰苦的劳动和简陋的生活条件,他们需要适应农村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也需要接受农民的教导和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知青们经历了很多磨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努力适应和融入了这个陌生的环境。
通过小康的成长历程,作者向读者展现了知青们在插队生活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变化。
在小说中,作者还通过小康的视角,展现了知青们在插队生活中所结识的朴实的农民,以及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在农村的生活中,小康结识了很多朴实的农民,他们教会了小康很多农村的知识和技能,也给予了小康很多帮助和关心。
在这个过程中,小康和农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真挚的友情让人感动,也让人对农民的朴实和善良心怀感激。
通过这部小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让我对知青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同情。
知青们在插队生活中所经历的艰辛和磨砺,让人感叹他们的坚韧和勇敢,也让人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由衷的敬佩。
同时,知青们和农民之间真挚的友情也让人感动,这种友情不分地域和身份,只要心灵相通,就能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七年知青 读后感
七年知青读后感《七年知青》是一本讲述了中国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真实故事的书籍。
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也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他们要面对艰苦的劳作、简陋的生活条件以及与乡亲们的相处。
这些描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让我对知识青年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他们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走进了农村,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地付出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另外,书中还描写了知青们之间的友情和相互帮助。
在陌生的农村,他们成为了彼此最亲密的朋友,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起面对着困难和挑战。
这种团结和友爱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对知识青年们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合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阅读《七年知青》,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在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需要大量的知识青年去支援农村,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
知识青年们义无反顾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投身到了农村的建设中。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读完《七年知青》后,我深深地为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们感到自豪和敬佩。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默默地奉献着。
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通过阅读《七年知青》,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在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需要大量的知识青年去支援农村,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
知识青年们义无反顾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投身到了农村的建设中。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读完《七年知青》后,我深深地为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们感到自豪和敬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
一为了能更好地探讨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我们不妨先对知青小说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以便明确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的特殊位置,找准其在知青文学中的座标。
“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
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
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
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
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
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
引领知青小说潮头的是以卢新华的《伤痕》和竹林的《生活的路》为代表的知青“伤痕小说”。
我们发现,文本中充满了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在这里,知青们美好的青春、信念被一点点埋葬,心灵被一段段扭曲。
这类小说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有回首往事的悔恨与悲哀。
可以这样说,知青“伤痕小说”唱出了那代知青的人生“悲歌”,它燃烧着满腔的愤怒与沮咒。
知青们心灵的创伤、积压的情感,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以一吐为快的决堤气势冲向社会,它的每一声带血的呼喊,都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力控诉和批判。
当伤痕的情感潮流决堤般地渲泄之后,知青小说便走上了理性的河岸,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历程。
知青“反思小说”的源头之作当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
这是一部以爱情与理想的乞求为线索,表现一代知青崇尚科学理性的思想特点的小说。
孤傲的气质、坦诚的情感、深刻的思辩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在当时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读者。
此时的“反思”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那时生活的留恋、迷惘,暗示一种情感的较为理性的回归;有的则从文化和哲学角度对知青生活进行深刻的观照,或写知青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弱点(如,张抗抗的《隐形伴侣》);或借知青生活追寻理想的文化人格(如阿成的《棋王》)。
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发生“分裂”:或者继续坚持对“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和对生活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并且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
梁晓声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赤诚与顽强,也最具代表性,他用他的笔为知青一代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而“英雄主义”则是这座丰碑永远的魂。
二梁晓声有过七年在北大荒的“知青”经历,这为他创作知青小说提供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刘再复曾说过:“事实上,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生活的‘敏感圈’,作家在自己的‘敏感圈’中,有自己独特的素材积累、情感积累,有自己的心灵体味过的许多动人的东西。
作家在这个敏感圈中,完全处于自由状态,文学研究WENXUE Y ANJIUdernohinesecM32IANDAIXUWENY2005.11他能听懂这个敏感圈中独特的语言,能感知这个圈内各种情感的微妙差别和变异。
”可以这样说,七年的“知青生活”就是梁晓声的生活“敏感圈”。
他的小说,如《白桦林作证》、《北大荒纪实》、《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收获》、《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等,皆以十年动乱为背景,以辽阔、苍凉的北大荒和北大荒人为基本素材,虽然也写到了知青所受的愚弄,但更表达了“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的“无悔”宣言,谱写了一曲豪迈悲壮的知青交响乐,在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
在“知青”小说创作中,梁晓声自有其独到之处。
他不再去诉说“文革”中所遭受的不幸,也不再去表现“知青”返城后对农村的怀念、对土地的眷恋或在新情况下的迷惘和追求,而以充沛的激情和非凡的豪情,去歌颂和礼赞那一代“知青”的英雄主义——悲壮的英雄主义,始终保持着一种是非分明的道德立场和悲壮的浪漫情怀。
这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共同主题,也是他知青小说一贯的创作追求。
在梁晓声看来,“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荒谬的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卷入这场运动前后达十一年之久的千百万知青也是荒谬的。
恰恰相反,他们是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梁晓声认为“在人人需要证明忠勇的年代,英雄主义是青春的至高涅磐。
葬青春之土地,岂不为神圣的土地?殉土地之青春,正所言贞烈之青春……”(《梁晓声知青小说选序》)《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白桦林作证》、《今夜有暴风雪》、《为了收获》等,便是对这一代“知青”的热情颂歌。
作为人类理想人格的终极化身,“英雄”蕴藉着人类生命最丰富的价值涵量。
一个社会需要有自己的英雄观,从而保证和维系每一个人对至善、理性和进步的信心。
尽管我们在思想上无法认同尼采所谓的超人哲学,但我们决不会因此而漠视那些充实、雄厚、伟大而强悍的灵魂。
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渴望自己成为英雄,都企盼自己有限的生命能充满内在生机,使自己的人生步入崇高与庄严的行列,这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的必然所使,决非什么妄想与虚幻。
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寻找各种各样的英雄,本质上就是寻找理想生命的凝聚方式,寻找一种拯救自己生活困境与危机的途径,寻找一种生命的力度和人格的高度。
英雄情结是一种独立不倚、刚健、完美的心理要件,它激活了人们心中对人的最高本质的终极关怀。
因此,从遥远的古希腊神话开始,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英雄常常与神在一起相提并论并进入文学领域,与生死爱欲等共同组成了文学的永恒母题。
梁晓声同样在他的知青小说中寻找着自己心中的“英雄”,而他所寻找到的“英雄”是一种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的化身,注重的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的笔力完全不用于写垦荒的艰难,而倾注于写垦荒者的“精神”状态。
在这里,垦荒的艰苦和险恶,“鬼沼”满天风雪以及荒原下野狼的绿眼组成了一幅令人可怖的大背景,而李晓燕、王志刚、梁珊和“我”四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在这里牺牲了三个,连同他们圣洁的爱情,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人间悲剧。
但作者写悲而不伤,其可贵之处不在于他有意扩大逝去的不幸岁月,渲染人生的无常,而在于歌颂生生不息的创业信念和高贵的生命质量,在小说阅读中,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李晓燕们在神圣的“使命感”的驱使之下,毫无畏惧地走向了“鬼沼”,走向了荒原。
无论历史是何等荒谬,这些年轻的生命和闪光的青春却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树立起了一座不无悲怆的丰碑,这也是整篇小说的感人之处。
而这种与自然界斗争中的勇敢无畏,其实也是我国古代神话的主题,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体现出了一种悲壮的浪漫主义情怀。
发表于1983年的《今夜有暴风雪》,则体现了北大荒的另一种自然和社会的景观。
1979年春节前后,北大荒出现几十万“知青”大返城的浪潮,造成了一场空前的骚动和混乱。
作者说:“60年代末铺天盖地而来,70年代末又卷地而去的北大荒四十万知识青年大返城,在我心中造成的震撼,是远远超过我所经历的任何一场暴风雪的。
”(《关于今夜有暴风雪》的断想,《青春》丛刊1983年第1期)这篇小说便是以北大荒四十万知青大返城为切入点,着重写了“兵团战士”十年屯垦戍边的壮举。
小说并没有回避在极“左”的黑色风雪下知青们遭受的痛苦与折磨,作品更突出地写出了他们在困境、逆境、险境中从单纯幼稚的孩子逐渐变得成熟坚强起来;虽然在荒谬的历史中,他们也有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却没有丢失理想和激情,因而在新的人生选择面前,他们以崇高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完成了壮美的人生答卷,完成了人格的升华。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虽然那个时代已经终结,但知青们所做的牺牲(即所表现出的“英雄”行为)是不应该忘记的。
梁晓声的这种追求,实际上是对理想、信仰、正义的执著追求和守护,这与中国古代文人所倡导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梁晓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反思着北大荒知青的坎坷命运,在否定那段历史的荒谬的同时,十分深刻地从历史的迷雾中寻找着闪光的东西,从那一代人的狂热和盲从中剔析出了真诚、坚毅、理想、情操和牺牲精神,使被遗忘的知青价值在文学中得到最为直接的追认。
也许这正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价值之所在。
1 9 8 5年前后,梁晓声创作了长篇小说《雪城》。
有人把它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称之为梁晓声的北大荒知青小说的“三部曲”。
小说《雪城》以众多的人物、宏阔的生活图景,展示了几十万兵团战士从北大荒返城后一场新的人生搏斗。
正如作品中所写的:“北大荒有北大荒的严峻性,城市有城市的严峻性啊!很难说明哪一种严峻性小些,她和他们,这一代人命中注定要从一种严峻的现实,进入另一种严峻的现实。
”这里不再是知青与自然对峙时所表现出的浪漫与壮烈,主人公也不再有北大荒时期的崇高感,而是有了不少世俗之气。
作为城市的弃儿,徐淑芳们在城市中找不到自己生活的位置,城市也并未像母亲一样张开怀抱欢迎他们,而是给他们以生活无着的烦恼,难以排解的失落和幻灭,但是他们终于带着知青的不屈和自信纷纷从困厄中解脱出来,走向了明天。
在这里,主人公在与艰难生存环境、与自我的斗争中,表现出的开拓精神、变革精神,蕴含着作者关于个人、历史和国家相互关系的沉重思考和深刻反思,这可以说也是“英雄主义”在知青小说中的一种延伸,一种变形。
从“神奇的土地上”的慷慨悲歌,到面临返城风潮的“疾风暴雨”,再到返城后的“奋斗和追求”,梁晓声就是这样为我们展示了知青生活的全景图画,这其中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怀贯穿始终,成为他知青小说的灵魂所在。
三对于梁晓声知青小说所呈现出的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怀,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因为他们当时是真诚的,那里有他们的汗,有他们的血,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生命。
梁晓声曾说过:“归根结底,我们一代人的所谓命运,是时代使然。
当年那样或今天这样,皆因时代曾那样和这样……凡留下开拓者足迹的地方,注定有卓越的精神之光闪烁。
纵然时代扭曲而此精神不可亵渎;纵然时过境迁而此精神不可轻薄。
因为它乃是从祖先至我们以人类的名义所肯定的奋勇。
十年之久,并非仅仅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几乎整整一代人和他们影子的寓言。
如果我是雕塑家,我将为当年的我们——一代知青凿铸这样一尊雕像——一条腿屹立在大地上;另一条腿长跪不起。
一只手托着改天换地的豪情高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攥着‘脱胎换骨’的虔诚扪于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