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

合集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师课堂实录一、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比较深的情景有哪些?生1:在文章的第四段长妈妈给小鲁迅讲故事的内容令我印象特别深。

师:长妈妈讲故事印象比较深。

还有呢?生2:第二自然段鲁迅在百草园里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我印象深刻。

师:还有吗?生3:在第七段冬天的百草园,小鲁迅在那边捉小鸟的情景。

师:雪地捕鸟。

师:那么读到现在,你们有没有还不太明白的地方?生4:写三味书屋是为了衬托百草园是作者的乐园,可为什么还要写在三味书屋里作者的趣事?师:这是为什么呢?生5:为什么第9自然段要用德语说再见?师:他的眼力很好,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

为什么呢?生6:我还要问一个问题,既然前面说“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后面却又说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为什么这两个规矩都不常用,还要被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师:很会读书啊。

前后似乎矛盾了啊!但矛盾吗?我们来把这句话读一下。

生齐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师:“最严厉的书塾”。

“严厉”的前面有一个什么词?“最”。

“最”的前面还有一个什么词?“称为”。

可见这是听说而已,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前后矛盾吗?不矛盾。

还有吗?生7:“我”提问“‘怪哉’这虫”,为什么先生不肯回答呢?师:先生怎么回答的?“不知道!”。

这就是他的回答吗?问题是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呢?你认为呢?生8:我觉得先生是装作不知道,因为他在14段里写了“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从“怒色”可以看出他不高兴“我”问这样的问题。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先生觉得“怪哉”这个问题与学习没什么关系。

师:先生喜欢孩子读的是什么?生:学校里学习的书籍。

老师:就是正统的书籍,四书五经,而我问的确是旁门左道。

比如你们问我演员杨幂又演了哪些电视剧,那我肯定会有些不高兴的。

还有别的问题吗?生9:为什么鲁迅先生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这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师:他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师:上节课我们读到周树人小朋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的童年乐园百草园,很不情愿地来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到这里,我们很自然地开始关心一个问题,周小朋友的读书生活还能够像在百草园一样快乐吗?大家已经回去做了预习,能不能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哦,郑欣渝先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生1:请大家看第十七小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师:你读这一小节想告诉我们什么?生1:我从这一节中知道周树人小朋友在三味书屋也可以像在百草园一样玩。

师:嗯,“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这句话貌似很面熟啊?在哪儿见过呢?(生恍然大悟,纷纷回答:“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对!文章开头第一句就说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是不是?所以这里才用“也”字,这样三味书屋就和前面写的百草园联系起来了。

好,你还想告诉大家什么?生1:虽然说他离开了百草园,但是在三味书屋这儿也有一个花园可以供大家玩耍。

师:供他们玩耍,虽然很小,但是——生1:也有很多的乐趣。

师:都有什么乐趣呢?生1:可以去花坛去折蜡梅花,也可以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找蝉蜕。

师:还可以干什么?生1:还可以捉了苍蝇喂蚂蚁。

师:对啊,有很多的乐趣,跟在百草园里差不多好玩的是吧。

还有哪位同学想说?……朱奕飞,你来说说看。

生2:请大家看第二十四小节,“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

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师:好!朱奕飞你在这里先稍微停一停好吗?我刚才听到有一句话你是这样读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朱奕飞,你再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一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新版)北师大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上课。

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二页。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翻到前面,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我们先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单元说明)师:好了,我们看一下。

学习本单元的说明,给了我们什么提示?生: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然后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师:对了。

好,你再说说看。

生:文章是记录人的成长历程。

师:在这儿涉及到成长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我们仔细想想看,我们有过幸福的回忆。

生:有。

师:这就不多说了,美好的向往,小小的烦恼,现在没有很大的烦恼,可能你认为已经很大了,但是至少在这儿都属于成长的过程。

成长的过程,有美好的,也有烦恼的,这是很正常的,你不要想一切都是美好的。

然后,我们注意一下学习技巧,刚才孟之沫说了,一是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那么在学文章的时候,这两点注意一下,结合文章的表达技巧,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文章的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文章的标题,我们一起读一下。

预备起——生:(齐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那这个标题读了之后,你能看出一些什么门道来?生:这篇文章是从一个地点写到另一个地点。

师:对不对?生:对师: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也就是两个地点。

哪两个地点?生:百草园,三味书屋。

师:那么就是说,由这个标题,我们知道文章的什么?文章的内容是不是写这两个地点呢?没看文章,有极大的可能。

那么,还有“从”“到”呢?顺序,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

过渡词,我们快速的浏览文章,找到“到”对应是的哪个段落?生:第十段。

师:你读一下。

生:(读第十段)师:刘洛含找到第十段,你是否同意?生:我觉得是第九段。

(读第九段)师:现在有两种意见。

哪种意见正确一点?生:第九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编辑发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前创设情境欣赏音乐罗大佑的童年二、上课过程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用左手摩擦右手,然后攥起右手然后放开,看有东西吗?生:没有。

师:这就对了,这就是游戏,童年的鲁迅也喜欢游戏,今天我们就一块看一下鲁迅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从百草到三味书屋》。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假如童年鲁迅邀请你到他家做客,并和你一同浏览百草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生浏览课文后思考可以和同桌讨论,然后四人一组交流。

班上交流:生1:我选择冬天去,因为可以玩雪并且能捉麻雀。

师:好,现在我考考你,在百草园里怎么捕麻雀,不准看课本,其他同学听一听,他的方法行不行?生1:用一截木棍支起一个筛子,在筛子下面撒些谷子,用绳子拴着木棍远远的拉着,看到麻雀走到筛子底下,一拉就能罩住麻雀。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行吗?生2:应等雪下得大一些,麻雀找不到吃的时,扫出一块空地,放谷子太浪费,用秕谷就行。

师:经过这两个学生的合作同学们满意了吗?生(齐声):满意了。

师:好,下面把刚才同学说的动词划出来,同学们要养成及时划出重点的习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福楼拜曾经说过表达某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最合适。

同学们齐读一下这一段,注意划出的动词要重读。

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我建议同意冬天去百草园的同学经常与鲁迅联系,下雪时好去游百草园。

生边笑边点头。

师:同学们继续说出自己的选择。

生:我想春天去,因为春天百草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很多美景。

师:请你找出描写美景的句子,读一下。

生读第2自然段。

师:春天的有,春末夏初的也有,你春末夏初去最好。

师: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我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吃桑葚。

师:桑葚是什么时候成熟?生齐声:春末夏初。

师:对,我建议你们组和刚才一个组都在春末夏初去。

生:我们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捉蟋蟀和蜈蚣。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是第九课,主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的老师是文学方面的专家,她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书院文化,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书院文化的传承。

话题导入: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图片,这是南宋“金陵十景图”之一——八大山人的《百草园图》。

并引出话题:“这幅画家喜好草木,八大山人这个称呼也正是取自于此。

但是,草木盛开的百草园,与书院有什么关系呢?”课堂内容:1. 书院的概念和分类老师进一步说明:“书院,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机构,制度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各地的书院又因其历史背景、宗旨不同,而有所分类。

不同的书院,也有不同的宗旨。

”2. 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接着,老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她举了几个例子说明:1)书院可以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在唐宋时期,书院由贵族子弟创办,邀请名家讲授诗词歌赋,培养士子、谋士,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2)书院可以传播文化和知识。

在文化和知识匮乏的时代,书院成为了传播文化与知识的场所,多年来积累沉淀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资源。

3)书院可以传承文化遗产。

古代书院主要传承儒家经典,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书院文化的传承最后,老师带领我们思考书院文化的传承问题。

她说,书院文化的传承是大家来共同维护的,书院是一种精神的倡导。

传承有不同方式,比如书院领袖传承、书院制度传承、书院精神传承以及书院文化创造等。

老师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扬书院的文化传统和优秀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底蕴,以更好地地承接和传承中华文化。

结语: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领略到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中华文化,就是一种彻底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追求,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最后让我们跟老师一起说一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空之余一定要坚持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堂实录师:上课。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下,我们一起来研究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的生活经历,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生1: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生2:在风筝中,他是一个粗暴蛮狠的人。

师:有没有同学来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我们对他的评价?生: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师:很好,那他有哪些作品呢?生1:《阿Q正传》生2:《朝花夕拾》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

这本散文集的名字《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请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先生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他通过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包括两个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到”字连接的,起到了过渡作用。

生1:“到”字在第9自然段。

师:是的,第9自然段连接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思考一下,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哪个部分?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指导)在这个场景中,一些学生争论着喊出“百草园!百草园!”而另一些则坚持喊出“三味书屋!就是三味书屋!”然而,老师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使得学生们不再争论,安静下来。

老师提出这些不同的观点并不是问题,他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来研究。

因此,这节课他们将首先研究“百草园”这部分。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百草园”这个词。

老师问学生们哪些地方让他们感到灵感,让他们发现作者倾向于百草园。

一个学生回答说,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个词语让人们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

将本文放在本单元第一篇有其目的性与示范性。

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文章中语言表现的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优美迷人,又蕴涵哲理,了解与掌握课文的表达与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学习文章中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三大目标、一个重点、一个难点:⑴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⑵能力目标:学会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分析散文与语段、语言的方法。

⑶情感目标: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关注自身的生活与成长,同时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与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将美好的童年生活内容与情趣表现出来的。

三、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比较争强好胜,老师要紧抓这一特点,通过开展:预习谁最好、资料收集谁最多、朗读谁最棒、研究谁最深、活动谁最积极等,选出学习上具有示范作用的学生,通过榜样带领全体来更好的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示范朗读等,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学生、教师的示范,通过竞争比赛,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形成学习的动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特点与重点,我主要采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学法,该方法教学时先预习了解课文内容,收集作者资料与平时趣味游戏资料,经过初读、细读、精读、品读等环节,对重点段落熟读成诵。

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22•初中 2019.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李祖贵(宜昌市教科院,湖北 宜昌 443000)◆精品课例本版编辑/张志刚课 堂一、介绍作者,辨析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先生大家都知道,但你们对他到底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师:你说得好全面啊!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注释中。

师:对,注释中有。

鲁迅先生的主要作品有——生(杂):《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师:这篇文章选自他的散文集——生:《朝花夕拾》。

师:对。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在《旧事重提》的基础上,增加了几篇文章重新出版的散文集。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这是改得更好了,还是改得不如以前了?生:更好了!师: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旧事重提”不是很有美感;把“旧事重提”比喻成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再采摘更美,更有诗意。

师:他认为“旧事重提”是一种写实的说法,“朝花夕拾”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谁来说一说“朝花夕拾”蕴含的意思?或者说,“朝花夕拾”的表达意图与内涵是什么?生:就是鲁迅晚年的时候回忆童年时经历的美好事情。

师:“朝花夕拾”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形象的说法。

不管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历过什么,但他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回忆的事情,都是他觉得非常美好的,也是值得回忆的,就像花朵一样明艳美丽,让人难忘。

文学的语言就是这样,往往是拐着弯形象地说,比喻地说,象征地说。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文学语言的功底。

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学的东西非常多。

今天我们只学那些字里行间比较有趣味的东西,只要大家开动脑筋,就一定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和收获。

二、感知课文,理清结构师: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有一种常见的写法叫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观察点和视角,所描写的景物随着视角和立足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篇1)【设计创意】“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

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说作品表现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色束缚和损害”,那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我认为这种解读存在着教条化、程式化、上纲上线化的倾向。

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

所以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的解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放一段音乐《童年的小摇车》)同学们,我们听到的歌曲《童年的小摇车》中唱到“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

歌曲向我们展现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体验,也会有小小的烦恼。

无论怎样,只要我们打开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灿烂的春光中有无限的童趣,无味的寒冬中有亮丽的风景,自由的嬉戏中有烂漫的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缺乏快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板书课题,简介作品(《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XXX《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一、直接导入: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研究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抢答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生:XXX(板书)师:他原名——生:XXX,字——豫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师:这篇文章出自他的散文集——生:《朝花夕拾》。

师:请一位同学来简单的介绍《朝花夕拾》生:是回忆性散文集,早晨的花到了晚上才拾取,比喻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了中年以后写成回忆性文章。

师:《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就象盛开在晨光里的带露朝花,浸透着儿时的甜美,溅起的是读者深思的心灵浪花。

二.检查预。

师: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掌握的情况:(幻灯片展示),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确凿菜畦骨髓收敛桑椹倜傥蝉蜕宿儒人迹罕至XXX:读。

生:齐读。

三.解释题目批文入情师:课文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明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在这两处记述中有一处明显的过渡,大家能找出来吗?XXX说:第九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声朗诵。

师:请注意这段的最后一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称蟋蟀,覆盆子,木莲为“我的”还是“们”,而且还突然冒出了德语,这种写法太特别了,我们能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吗?生:把百草园的动动物称为自己的朋友的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

师:在这朴实而又深情的语言中,你能体会到童年的XXX 在告别百草园是,是什么心情吗?生:不舍,依恋。

四.重回乐土,寻访童趣(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师:我们已经预了这篇文章,请大家回忆一下,百草园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给童年的XXX带来了乐趣?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第一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生:考虑,回答。

生一:百草园的精美,故事神秘,捕鸟的乐趣给童年的XXX带来了乐趣。

师:说的很全面,能不能说的再详细些。

生二:写了百草园中的菜畦,皂角树,桑椹,鸣蝉,石井栏,师:我们可以概括为大自然的美丽的景物。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百草园在少年鲁迅的时光里,是充满趣味性的。

你喜欢这座园子吗?(学生自由回答)二、百草园之“乐”对于同样的一处百草园,鲁迅之弟周作人也有一段描写: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园子?明确:“荒荒然无所有”的一座荒园。

其实鲁迅文中也有类似描述,ppt 出示: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明确:1.只有“野草”,却是“乐园”2.小范围的“泥墙根”,却有无限趣味追问:这两处矛盾能让你感受到什么?明确: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少年鲁迅的天真和童趣;鲁迅对百草园的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

小结:荒园却是乐园,看似可怖的蜈蚣和斑蝥,却极其有趣。

看来我们只要在文中矛盾的地方多读读,不仅能够发现文字中童年鲁迅的自由快乐,还能捕捉到文字背后成年鲁迅的深沉情感。

三、三味书屋之“趣”出了百草园,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来到了三味书屋,鲁迅的另一段深刻回忆,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聚焦矛盾,去解读鲁迅记忆中的三味书屋:ppt出示阅读小贴士,师引导学生回顾、巩固默读策略,问:有谁还记得默读的要求是什么?明确: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口气读完全文。

2.关注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生自主默读3分钟,边读边圈划表达矛盾的地方。

自主默读3分钟后,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ppt显示:小组讨论 7 分钟小组精彩实录:师:同学们,鲁迅笔下荒园却是乐园,像这样的矛盾之处,作者从百草园带到了三味书屋,那么在三味书屋,小组讨论后的你们又有何发现呢?组1:第8段说,“因为我早知道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而当我问起那种虫子名字的时候,他说,“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些怒气。

“渊博”和“不知道”是一组矛盾,渊博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一点昆虫学呢?说明寿镜吾先生他的教书有点古板,认为“怪哉”之虫这类的事与学习无关的,学生不需要知道。

师:感谢你们小组的精彩呈现,其它小组继续发表观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长春版七年级上册)今天,我来到了一节极有意义的课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节课是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的必修课,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百草园。

她讲到“百草园经”,这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

我们知道,古代的医学疗法是以草药为主,而百草园经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草药的特征与用途,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接着,老师转移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所写的一部小说。

冯梦龙通过写信、口述等形式把传统艺术云集在一起,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华文学的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

老师通过演示,呈现给了我们一位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生活、学习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和悠久。

同时,在这次课程中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四大传统艺术:绘画、书法、音乐和舞蹈。

中国的绘画历史需要自古到今,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核心的文化传统;书法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以载道”的艺术形式;音乐与舞蹈则是古代皇室文化的精华之一,它将中国人民的精神与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观察、聆听等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深厚。

同时,我们学习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仁爱、和谐、尊敬和传统。

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总之,这是一堂充满文化氛围和价值的课程。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造就当下的文化使命。

所以,今天的课程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这堂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它包含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与价值观,也是我们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

【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5 人教版

【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5 人教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好,上课。

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把书打开,翻到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

我们一起把单元说明读一次。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预备起。

生:(齐读单元说明)师:这段单元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刚才我们读得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XX,你说说看。

生:告诉我们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师:简单的说,就是学习方法。

有几点?第一点是什么?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然后有一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然后我们还得注意要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好了,接下来看,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看这题目,由题目,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先看看有几个词吧。

我们这样子,讲词组吧,更容易判断一点。

有几个词组?先确定,有几个是很容易明确的。

生:百草园,三味书屋师: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很容易确定的。

从和到,其实就组成了一个词组,所以这是三个词组。

由这三个词组,你能获取什么信息?文章题目有何作用呢?由这个题目我们猜想,这篇文章内容应该怎样?生:描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师:描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到底如何,我们要看文章,所以由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题目其实起到什么作用?概括文章内容,这个记一下。

(学生做笔记)标题的作用,由这篇文章中体现。

那么,除了这两个词语来看,从和到,文章哪个自然段体现这个“到”字?生:第九段师:为什么?谁说说看。

是不是确定第九自然段?过年都慵懒了,那只手都舍不得举一下。

是觉得这个问题太浅了?XX,你说说看。

你认为是哪个自然段?你觉得哪个人会知道?你让他回答。

XX,你知道,你说。

生:我觉得是第九自然段,因为三味书屋是个书塾,然后,他说到,他家里把他送到书塾,是因为在百草园怎么怎么样,这段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XX,你听明白了吗?你来说说看。

我没听,我听得不大懂。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连接,他家里把他送到三味书屋,是因为他在百草园怎么……师:怎么怎么你没听懂,不过刚才有一个词语“连接”,这在我们写文章中叫“过渡”“承上启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9篇课堂实录通常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8514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8514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2010-02-27 19:40:53)转载▼标签:分类:教学实录赵新香备课资料课堂实录教育授课时间:2009.3.18上午第四节授课地点:合肥65中多媒体教室授课班级:合肥65中七<3>班课堂实录师:上课。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音乐情境:播放舒缓的音乐,轻松氛围,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从而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禀赋才能。

)“童年”像陈年的美酒,搁得时间越长越香醇;“童年”像怒开的香花,芬芳扑鼻;“童年”像潺潺的小溪,流啊流啊,流到每个人的心中。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童年,一起来学习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作者是——生:(齐声)鲁迅。

师:(板书作者)能简单介绍一下鲁迅吗?生1: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生2:在风筝中他是一个粗暴蛮狠的人。

师3:(引导)有没有同学来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我们对他的评价?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师:很好,那他有哪些作品呢?生1:《阿Q正传》生2:《朝花夕拾》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请大家齐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大屏幕展示:“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朝花夕拾》小引(鲁迅)是的,那时正是先生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今天这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重读“百草园”“三味书屋”两词)唱的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题目中看出一些端倪?生:告诉我们文章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百草园部分和三味书屋部分。

师: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生1:“到”!师:(顺势)“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呢?生2:第9自然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

昏。风。无垠的旷野。一棵树。 ----就那么一棵树,孤零零的。风吹动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片叶子,都在骨头里作响。天高路远,是永不能抵达的摸样
...... 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
的地方,必定有光 最好的时光,是经由记忆粉饰的过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忘记伤痛,欢天喜地地投向下一个天国。过往的人事,在前行的途中偶尔显身于记忆,又不可挽留地悄然远去。谁也阻
一袭粉色拖地蝶园纱裙,长发垂至脚踝,青
丝随风舞动。 眸若点漆, 水灵动人, 冰肤莹彻, 气质脱俗, 眼波转动间却暗藏睿智锋芒。 淡雅如仙, 迎风而立的她, 宛若来自天堂的。 暖有时候猛烈地指责别人说谎, 其实是太渴望那消息真实。 原
来时间也会失误和出现意外,并因此迸裂,在某个房间里留下永恒的片段。尘世里,总有些什么,让我们不自觉地微笑,使我们的坚硬,在一瞬间变得柔软。婴儿的梦呓,幼童的稚语,夕阳下相
之后,回首遥望家园时的一种精神寄托。百草园,永远是我一个美妙而神奇的梦想,在那儿,
我可以自由的玩耍、嬉戏、猎奇、生存;百草园永远是我心弛神往的精神乐园,在那儿,我
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到成长与成熟的快感!
记:鲁迅先生,你说得太好了!你诗化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灵气而又富有纯美人
性的你!那么,从文章本身来看,你最得意,最拿手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不过,课堂不能是独角戏,不能只是部分同学的参与,而把另外的学生拒之门外,更不 是优秀的学生的专利,应想办法调动全体的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这就要教师有 更为高明的“导”和“点”的艺术) ,只有也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所有学生不断发 展成长的天地。
你曾落过的泪,最终都会变成阳光,照亮脚下的路。
他们连“怪哉”之类的问题也不敢作答。对当时的教育制度我是不满意的,这从百草园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转)(2010-02-27 19:40:53)转载▼标签:分类:教学实录赵新香备课资料课堂实录教育授课时间:2009.3.18上午第四节授课地点:合肥65中多媒体教室授课班级:合肥65中七<3>班课堂实录师:上课。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音乐情境:播放舒缓的音乐,轻松氛围,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从而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禀赋才能。

)“童年”像陈年的美酒,搁得时间越长越香醇;“童年”像怒开的香花,芬芳扑鼻;“童年”像潺潺的小溪,流啊流啊,流到每个人的心中。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童年,一起来学习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作者是——生:(齐声)鲁迅。

师:(板书作者)能简单介绍一下鲁迅吗?生1: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生2:在风筝中他是一个粗暴蛮狠的人。

师3:(引导)有没有同学来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我们对他的评价?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师:很好,那他有哪些作品呢?生1:《阿Q正传》生2:《朝花夕拾》师:《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请大家齐读大屏幕上的文字。

大屏幕展示:“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朝花夕拾》小引(鲁迅)是的,那时正是先生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今天这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重读“百草园”“三味书屋”两词)唱的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题目中看出一些端倪?生:告诉我们文章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百草园部分和三味书屋部分。

师: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什么连接起来的?生1:“到”!师:(顺势)“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呢?生2:第9自然段。

师:是的,第9自然段就起到了“到”字的作用连接起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那么这个自然段起到了——生:(齐声)过渡作用。

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章看看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思考(出示意大屏幕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属于鲁迅童年生活经历,时隔多年,作者回忆起来,感情更倾向于哪个部分?(生自由放声朗读,师来回巡视指导)师:同学们觉得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哪一个部分呢?生情绪高涨,有些嚷嚷“百草园!百草园”,有些却坚持“三味书屋!就是三味书屋!”师:(做了停的手势,生不再争论,安静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没关系,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来研究,按照课题的顺序,这节课我们先研究百草园部分。

(板书“百草园”)师: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灵感让你发现作者跟倾向于百草园的呢?生1:在文章的第一段(师示意读出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师板书“乐园”)生2:第9自然段的“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也可以看出来。

(语毕,教室内“啊?——”声幽幽)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想离开百草园,对百草园很依恋。

师:你说的真棒,大家明白了吗?(生纷纷点头)老师很不明白百草园不过是“只有一些野草”的荒园,有什么值得依恋的呢?生:百草园中有乐景、乐闻、乐事(是板书)师:看来百草园还真的很有意思呢,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那里到底有什么乐景吧,文章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生1:石井栏、皂荚树、桑葚、覆盆子。

生2:还有叫天子、蜈蚣、斑蝥、油蛉。

生3:第2自然段还有好多呢……师:没错,那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好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还要能读出感情来,大家能不能做到?生:(齐声)能!(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大家读的不错!读完之后觉得百草园哪里好玩呢?生1:这里可以拔何首乌藤,可以玩斑蝥!生2:这里还有好吃的桑葚!(师问还有没有更好吃的呢)覆盆子,“色味都比桑葚好的远”。

生3:桑葚是“紫红”的,菜畦是“碧绿”的,菜花和黄蜂是黄的!师:恩,这些还真好看!还有什么呢?生4:还有好听的(生已会用同样形式的词语概括),鸣蝉“长吟”,蟋蟀“唱歌”。

(师问鸣蝉和蟋蟀会长吟唱歌)这里是拟人的手法。

师:那么这个段落还是用了别的修辞手法了吗?生:还有比喻,这句“……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师:没错!这里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啊。

师:大家列举百草园内景物的时候,老师掰着手指数了数作者一共写了多少景物呀,结果十个指头没有数过来。

(师摊摊手表示无奈,生大笑)这么多的景物集中在这里,作者是如何把它们安排的井然有序的?(生静默,这个问题让他们有些懵)师:(站在学生中间边朗读边做出观看的神情)碧绿的菜畦(略低头)、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抬起头)、紫红的桑葚(仰头)……生:由低到高!师:那么这些呢?(大屏幕展示动物画面,自高至低:鸣蝉、黄蜂、叫天子)生:(齐声)又从高到低最后又高了。

(生笑)生:(学生举手)老师,先用两个“不必说”,再说“单是”,就从整个百草园写到了泥墙根一带,这是从整体到局部。

师:是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这样多有趣的东西了,那么这整个百草园更是有——生:(齐声)无限趣味!(师板书)师:鲁迅先生果然是文学巨匠、语言大师,聊聊几笔就将写出了景物的形、声、色、味,先整体略写,在局部详细描摹;先从低到高地写植物,再从高到低地写来动物。

它们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而且活泼多姿。

百草园里每一寸土地都这样让作者觉得充满趣味?你从哪里发现的?生:不是的,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说“长的草里是不去的”。

师:为什么不去呢?生:因为听说美女蛇……师:谁说给“我”听的?生:长妈妈。

师:请大家速读文章的3~6自然段,过一会儿,我要请个故事高手给我们将讲一讲美女蛇的故事!(生积极准备,师巡视,并提醒学生讲故事时要注意叙事的六要素)师:同学们有没有好的人选推荐给老师呀?(生推荐一个男生)请大家认真听故事,边听边思考,从中你能否悟出些道理?走上讲台来讲述美女蛇的故事,过程略。

该生口语表达能力极强,讲得绘声绘色,非常精彩。

故事讲完,全班报以极其热烈的掌声。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齐读第6自然段)看来这道理我们都明白了。

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是不是就吓着了?(生纷纷摇头)就再也不敢接近哪儿了?生:不会的,我会觉得那里有一点点可怕,但同时还会很向往那里的。

(师问为什么)我想看见美女蛇呀!(师生笑)师:看来百草园在美女蛇故事出现后变得更有魅力了!生:因为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师:没错的。

唉呀,百草园里趣味无限啊,春天有碧绿的菜畦乐景,夏天可以听蝉鸣和美女蛇故事,秋天还可以在蟋蟀的歌唱声中吃着覆盆子,就来作者自己也说“冬天的百草就比较无趣了”!生:(马上反对)不是的,老师!“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师:有什么不一样啊?生:可以捕鸟!师:什么时候才能捕鸟?生:雪下了三两日。

鸟儿找不着食了。

师:如何捕鸟?生:在第5页的第7自然段的“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便罩住了。

”师:原来冬天的百草园真的是别有趣味。

请大家看着大屏幕,我们一同回顾一下捕鸟的全过程,请注意那些红色的词语。

生齐读屏幕上的内容,师在讲台上示范文中提到的一系列的过程。

师:老师问问你们,你们现在会不会捕鸟了?生:(齐声笑答)会——师:把你们的手伸出来,跟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扫除一块雪……”(生边大声读边比划捕鸟的全过程)我们为什么这么快就学会捕鸟了呢?生:因为作者把每一步都写得很十分清楚。

师:哪些词语“十分清楚”,你能不能具体指出来?生: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师:好在哪里?生:很准确。

师:没错,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你发现有衔接不畅的地方吗?生:没有,非常连贯!师:很好,鲁迅先生在描绘小时候在百草园里的雪地捕鸟乐事时选用的动词准确而又连贯,请你模仿文中“捕鸟”片段,选一个你喜爱的活动(如钓鱼、放鞭炮、骑自行车……)进行仿写,注意准确选用动词。

生同桌两人一小组讨论交流。

师:有没有同学来试着说一说?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

生1:我选放鞭炮!擦着火柴,点燃炮仗。

(众生窃笑)师:他说的怎么样,有没有同学来评价一下?生2:他用的动词没有问题,就是太短了,而且不连贯。

师:好的,请你把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改更长些,更连贯些可以吗?生2:放一个炮仗在地上,擦着火柴,用手笼着火焰,点燃炮仗,没有了!(又一生笑)师: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在笑什么呀?生3:老师,他站在那里会给鞭炮炸伤的!(众人恍然大悟)师: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你说点燃之后还要有什么动作呢?请你再给我们放一次鞭炮,你来说,我来演,我们“双簧”!生3:先在地上放一个炮仗……(众生嚷嚷“支”)支起炮仗,擦着火柴,用手笼着师:(边动作边点评)集体的智慧啊,“支”和“笼”这两个动词都用得非常准确。

生3:然后点着引线(师做出无法完成状)……把手一伸,再飞快地收回,然后走到旁边看(师按生口述完成动作)。

师:大家觉得如何?(生议论纷纷)“走”??生:(齐声)跑!师:为什么“走”这个动词不好呢?生:因为不够准确,点了炮仗之后一定会很快离开的,走不能显示“快”。

师:是的,老师问你:如果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很怕鞭炮炸伤自己,那么他离开你会用哪个词语呢?生1:逃——到一边!师:大家说怎么样?生:好!逃一定不会慢的,同时还很怕,非常的害怕。

师:你能不能在找一个准确的词呢?生2:我觉得“闪”也可以。

闪得速度很快很快,之所以那么快是因为心里害怕。

师:是的,大家用的词不仅都很准确,而且还很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心理呢。

大家觉得鲁迅先生在回忆他儿时雪地捕鸟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生:很快乐!无比怀念!师:可惜这在百草园观乐景、听乐闻、做乐事的无拘无束快乐自在的游戏生活很快就结束了,(音乐情景设置,舒缓又略带悲伤的童声合唱将生带入情境)日子一天天地长大,他就不得不离开他深深眷恋着的地方,我们可以想想——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被押解着,一步三回头,他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无助地一次又一次地回望他的乐园。

他不想走啊,又不得不走,他要去(生齐答三味书屋)上学了,还是附近最严的书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大家齐读文章第9自然段的后半部分。

请注意语速、语调,要表现出情感,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读好的!(生齐读)大家读得太棒了!那么我们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的呢?生:有些哀伤,有些舍不得……师:舍不得百草园啊。

哪像问问大家,当你四十岁的时候,百草园可以你无比怀恋了吗?生1:不会了,那是都老了不会喜欢这些了。

生2:我现在就不觉得百草园有趣,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师:我们同学现在十来岁就觉得那么不是那么的有意思了,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觉得那么难过会那么舍不得?生2:因为这是他在回忆他小时候的事情,那时他六七岁,所以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来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