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17501d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d.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用于将金属或者合金从固态转变为液态,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创造。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熔炼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熔炉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熔炉的温度计、压力计和其他仪表的准确性。
b. 检查熔炉的电源和燃料供应是否正常,确保供应充足。
c. 检查熔炉的保护措施,如熔炉外壳是否完好,是否配备了适当的防护设施。
d. 确保操作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安全帽、耐热手套等。
2. 准备熔炼材料a. 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准备所需的金属或者合金材料。
b. 对熔炼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c. 将熔炼材料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称量和配料,确保配比准确。
3. 熔炼操作a. 将熔炉加热至设定温度,确保熔炉内部达到熔点以上的温度。
b. 将预先称量好的熔炼材料逐步加入熔炉中,注意控制加入速度和顺序,避免剧烈反应。
c.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熔剂或者助熔剂,以促进熔化和合金化过程。
d. 在熔炉内搅拌熔体,以确保温度均匀分布和成份均一。
e. 监测熔炉的温度、压力和其他参数,确保熔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f. 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必要的温度和成份调整,以达到所需的熔炼效果。
4. 熔炼结束a. 当熔炉内的熔体达到预定温度和成份后,住手加热和加料。
b. 关闭熔炉的电源和燃料供应,等待熔体冷却。
c. 将熔炉内的熔体倒出或者抽出,注意操作时的安全,避免溅射和烫伤。
d. 对熔炼后的熔体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e. 清理熔炉设备和周围环境,确保无残留物和安全隐患。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熟悉熔炼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2. 在熔炉操作过程中,严禁单人操作,应有至少两人同时进行操作,以确保相互监督和应急处理能力。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ba602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5.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关键的工艺过程,用于将金属或其他物质加热至高温并使其熔化,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或制造。
本指导书旨在为熔炼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整齐,清除杂物和易燃物。
2. 检查熔炉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如温度计、熔炉炉体、电源等。
3. 确保作业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4. 检查熔炉内是否有残留物,如有需要清理干净。
三、熔炼操作步骤1. 打开熔炉电源并调节温度至所需的熔点。
2. 将需要熔炼的物质放入熔炉,确保物质的均匀分布。
3. 关闭熔炉门并确保密封良好,防止热量外泄。
4. 根据物质的特性和熔点,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使物质逐渐熔化。
5. 监测熔炉温度和物质的熔化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当物质完全熔化后,根据后续工艺要求,可能需要进行搅拌或添加其他物质。
7. 在熔炼过程中,注意观察熔炉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停止加热或报警。
8. 熔炼完成后,关闭熔炉电源,待熔炉冷却至安全温度后方可开启熔炉门。
四、安全要求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熔炼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2. 严禁单人操作,必须有至少两人同时在场进行熔炼作业。
3. 严禁在熔炉周围堆放易燃物品,确保通风良好。
4.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超出熔炉的额定容量和温度范围。
5. 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熔炉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及时报告损坏或异常情况。
6.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生活用火和明火。
7. 若发生熔炉内的异常情况,如熔炉温度过高或熔炉炉体出现破损,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8.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以应对高温环境的作业。
五、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熔炼作业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作为熔炼作业的参考指南,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熔炼作业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本指导书,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decc0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b.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熔炼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活动,涉及到金属、合金等材料的熔化和铸造过程。
为了保证熔炼作业的顺利进行,制定一份详细的熔炼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流程、设备维护、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匡助工作者更好地进行熔炼作业。
一、安全注意事项1.1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积聚。
1.2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熔融金属溅射伤害。
1.3 熔炉周围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二、操作流程2.1 检查熔炉设备是否正常,确保炉体完好无损。
2.2 准备熔炼原料,并按照配比要求投入炉内。
2.3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保证金属彻底熔化并达到所需的成份要求。
三、设备维护3.1 定期清洁熔炉内部,避免金属残渣积累影响熔炼效果。
3.2 检查熔炉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及时更换损坏的加热元件。
3.3 注意熔炉的绝缘保护,避免因电气故障引起安全事故。
四、质量控制4.1 对熔炼前的原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
4.2 熔炼过程中要不断监测金属成份和温度,及时调整熔炼参数。
4.3 对熔炼后的金属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五、环境保护5.1 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熔炼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5.2 妥善处理熔炼废渣,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3 定期进行熔炼设备的环保检查,确保设备符合环保标准。
总结:熔炼作业指导书是熔炼作业中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严格遵守指导书的要求,可以有效保障熔炼作业的安全性、质量性和环保性。
希翼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熔炼作业,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c7d58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1.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固态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并通过控制温度、时间和环境等参数,使其达到预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熔炼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熔炼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规范,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进行熔炼。
2. 准备熔炼设备:包括熔炉、熔炼罐、加热源等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3. 准备熔炼辅助材料:如熔剂、助熔剂、保护剂等,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
三、作业步骤1. 操作前准备:a.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
b. 检查熔炉和熔炼罐是否干净,无杂质和残留物。
c. 检查加热源的工作状态和温度控制装置的准确性。
d. 将熔剂和助熔剂按照比例准备好,并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
2. 加料:a. 将待熔材料按照工艺要求的比例准确称量,并放入熔炼罐中。
b. 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熔剂和助熔剂,以提高熔化效果和合金成分的均匀性。
3. 加热:a. 打开加热源,将熔炼罐置于加热装置中,并确保加热源的温度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b. 根据熔点和熔化温度确定加热时间,确保材料充分熔化,但避免过度热处理。
4. 搅拌:a. 在熔炼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搅拌工具对熔化的金属材料进行搅拌,以促进杂质的脱除和成分的均匀分布。
b.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溅射和烫伤。
5. 清理:a. 在熔炼完成后,关闭加热源,并等待熔炉和熔炼罐冷却至安全温度。
b. 将熔炼罐中的残留物清理干净,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操作人员应熟悉熔炼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资质认证。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熔炼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4.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规范和操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任意更改参数和步骤。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a22e5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2.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熔炼作业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原料转化为所需的形状和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熔炼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熔炼作业。
二、材料准备1. 原料: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金属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辅助材料:根据需要,准备熔炼过程中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熔剂、保护气体等。
三、设备准备1. 熔炼炉:确保熔炼炉的设备完好,温度控制准确,炉膛清洁。
2. 熔炼工具:准备好所需的熔炼工具,如铲子、夹具等。
四、操作步骤1. 清洁炉膛:在熔炼前,先清洁炉膛,确保没有杂质和残留物。
2. 加入原料:根据熔炼配方,将准备好的金属原料加入炉膛中。
3. 加入熔剂:根据需要,将熔剂加入炉膛中,用于促进熔化和除杂。
4. 加热炉膛:启动熔炼炉,将炉膛加热至所需温度,控制加热速度和温度均匀性。
5. 熔炼过程:当炉膛达到所需温度后,开始熔炼过程。
根据熔炼配方和工艺要求,控制熔炼时间和温度。
6. 浇注:当金属彻底熔化后,根据需要,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或者其他容器中,进行浇注。
7. 冷却:待金属冷却至适当温度后,进行冷却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8. 清理炉膛:熔炼结束后,清理炉膛,清除残留物和杂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
2. 严禁在熔炼过程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3. 注意熔炼炉的温度,避免烫伤。
4. 严禁将湿物品投入炉中,以免引起爆炸。
5. 在熔炼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六、质量控制1. 在熔炼前,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在熔炼过程中,定期取样,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确保熔炼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3. 对熔炼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
七、故障处理1. 熔炼过程中,如发现温度异常、炉膛漏气等故障情况,应即将住手操作,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8e1bf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2.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熔炼作业是指将固态材料通过加热使其熔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制备工作的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熔炼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准确。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熔炼材料和所需配比,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熔炼设备。
2. 检查熔炼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操作正常。
3.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如熔炼炉具、熔炼模具等。
4. 检查熔炼区域的环境安全,确保通风良好,防止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5. 确定熔炼作业的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
三、作业步骤1. 熔炼前的预处理:a. 将原料按照配比准备好,并进行称量,确保配比准确。
b. 清洗熔炼设备和模具,确保无杂质和污染。
c. 检查熔炼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能够精确控制熔炼温度。
2. 开始熔炼:a. 将预处理好的原料放入熔炼设备中,注意避免过量或不足。
b. 打开熔炼设备的加热系统,根据熔点和熔化特性,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监测熔炼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在合适范围内波动。
d. 在熔炼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搅拌或其他处理,以保证熔体的均匀性和纯度。
3. 熔炼后的处理:a. 关闭熔炼设备的加热系统,停止加热。
b. 将熔炼后的熔体倒入模具中,注意操作时的安全和防护。
c. 等待熔体冷却固化,根据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如冷却速率控制、淬火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严禁在熔炼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3. 注意熔炼设备的温度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引发设备损坏或火灾。
4. 在熔炼过程中,严禁将湿润的材料投入熔炼设备,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5. 在熔炼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和维护熔炼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作业记录与总结1.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及时记录关键参数和操作步骤,以备后续参考和总结。
2. 对熔炼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熔炼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03cfe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d.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关键的工艺步骤,用于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其熔点并使其液化,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制造。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熔炼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熔炼的金属或合金种类和数量,并将其准备好。
2. 检查熔炉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3. 准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火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三、熔炼操作步骤1. 将熔炉设备接通电源,并预热至适当的温度。
2. 将待熔金属或合金逐渐加入熔炉,避免一次性加入过多。
3. 使用合适的工具(如搅拌棒)搅拌熔炉中的金属,以促进熔化和混合。
4. 定期检查熔炉温度,确保其在所需的范围内。
5.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添加剂投入,如脱氧剂、合金元素等。
6. 保持熔炉内的温度稳定,并根据需要调整加热功率。
7. 在熔炉内形成合适的温度梯度,以便进行后续的分离和铸造操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熔炼作业前,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2. 在熔炉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
3. 确保操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严禁穿戴松散的衣物或饰品。
4. 确保熔炉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5. 避免熔炉内金属或合金的过热,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6. 注意金属或合金的熔点和熔化温度,避免超过其熔点范围。
7. 在熔炉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湿润的工具或容器,以免引发危险。
8. 在熔炉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并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物。
五、作业总结熔炼作业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艺步骤,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本指导书提供了详细的熔炼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操作人员顺利完成熔炼作业,并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
在进行熔炼作业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本指导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调整。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bfec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f.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关键的工艺过程,用于将金属或其他物质加热至其熔点,以便进行熔化、合金化或其他相关操作。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熔炼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熔炼目标:明确所需熔炼的金属或物质种类、质量要求等。
2. 设计合适的熔炉:根据熔炼目标选择合适的熔炉类型,如电弧炉、感应炉等,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3. 准备熔炼材料:根据熔炼目标准备足够的原材料,并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4. 检查熔炼设备:检查熔炼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冷却系统、传感器等。
5. 准备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三、熔炼操作步骤1. 安全操作:a. 在熔炼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入。
b. 确保熔炉周围的通道畅通无阻,以便紧急情况下的撤离。
c. 熔炉操作前,检查熔炉周围的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灭火器的有效期。
d. 确保熔炉设备接地良好,以防止静电积聚和意外放电。
2. 熔炼准备:a. 将熔炉加热至适当的温度,根据所需熔点确定。
b. 将适量的熔剂放入熔炉中,以促进熔化和合金化过程。
c. 将待熔材料按照预定比例放入熔炉中,确保均匀分布。
3. 熔炼操作:a. 根据熔点和熔化特性,控制熔炉温度,确保原材料完全熔化。
b. 根据需要,进行合金化或其他相关操作,如添加合金元素、脱气等。
c. 在熔炉操作过程中,定期检查熔炉内的温度、压力和熔化情况,及时调整操作参数。
d. 确保熔炼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火花或其他危险物质。
四、熔炼后处理1. 熔炼结束后,将熔炉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并关闭熔炉电源。
2. 将熔炼好的金属或物质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或容器中,以便后续处理。
3. 清理熔炉:清除熔炉内的残留物和杂质,确保下次熔炼的质量和安全。
4. 对熔炼后的金属或物质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分析,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8ea24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a.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关键的工艺过程,用于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其熔点并使其液化。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熔炼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熔炼过程。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并熟悉熔炼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2. 确保熔炉和相关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3. 检查熔炉的供电和冷却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并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称量和混合。
三、安全措施1. 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和安全鞋等。
2. 在操作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
3. 确保熔炉周围没有可燃物和易燃物,并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4. 在熔炉操作前,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查,确保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符合要求。
四、熔炼步骤1. 打开熔炉的电源,并将温度设定至所需的熔点。
2. 将原材料逐步加入熔炉中,避免过量加入导致溢出和安全隐患。
3. 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熔剂和助熔剂,以促进熔炼过程的进行。
4. 使用搅拌装置搅拌熔炉中的金属液,确保均匀加热和混合。
5. 监测熔炉内的温度和压力,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当金属液达到所需温度和浓度时,停止加热并关闭熔炉的电源。
7. 将熔炉内的金属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或容器中,注意避免溅出和烫伤。
五、作业结束1. 关闭熔炉的电源,并断开电源供应。
2. 清理熔炉和作业区域,清除残留物和杂物。
3. 将使用过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并妥善存放。
4. 对熔炉和相关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做好作业记录,包括熔炼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重要参数。
六、风险和应急措施1. 确保操作人员熟悉熔炼作业的风险和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火灾、溅溢、烫伤等。
2. 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并确保其可用性和有效性。
3. 在作业现场设置应急电话,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知晓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4d90a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8.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点并使其液化,以便进行后续的铸造、锻造或者其他金属加工过程。
为了确保熔炼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熔炼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场所干燥、通风良好,并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
2. 检查熔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温度计、压力计、电源等设备的功能性和准确性。
3. 准备所需的金属原料、熔炉炉料和辅助材料,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准确的称量和配比。
三、操作步骤1. 将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并确保炉料的均匀分布和充分堆积。
2. 启动熔炉,按照工艺要求设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并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3. 监测熔炉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加热功率和进料量,以保持熔炉内的温度和压力在合适的范围内。
4. 当金属原料彻底熔化并达到所需的熔化温度时,进行炉内温度的均匀分布和温度的稳定化。
5. 根据工艺要求,加入适量的炉渣剂和其他辅助材料,以调整熔炉内的化学成份和金属液体的纯度。
6. 进行金属液体的测温和化学分析,确保金属液体的温度和成份符合工艺要求。
7. 根据需要,进行金属液体的过滤和除杂处理,以去除杂质和不溶性物质。
8. 完成熔炼作业后,住手加热并关闭熔炉,确保熔炉内的温度和压力逐渐降低,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严禁在熔炉周围堆放可燃物品,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3. 在熔炉作业期间,严禁离开作业岗位,必要时可由其他人员代替。
4. 熔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应即将住手作业并上报相关负责人。
五、质量控制1. 对金属原料、炉料和辅助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2.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进行金属液体的温度和化学成份的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8b01a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9.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在金属冶炼、玻璃制造、陶瓷生产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本指导书旨在为熔炼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熔炼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熔炼材料和配料比例,并进行准确的称量。
2. 检查熔炉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炉体内无杂质。
3.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三、安全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防火服等。
2. 遵循熔炉设备的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绕过安全装置。
3. 熔炉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物体伸入炉内,以免发生烫伤或其他意外伤害。
4. 在熔炉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四、操作流程1. 打开熔炉设备的电源,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2. 将熔炉设备预热至设定温度,预热时间根据熔炉类型和材料特性而定。
3. 将准备好的熔炼材料和配料按照比例加入炉内,注意避免材料溅出。
4. 关闭炉门并启动熔炉设备,开始熔炼过程。
5. 在熔炼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温度和搅拌速度的调整,以确保材料充分熔化和混合。
6. 熔炼完成后,停止熔炉设备,打开炉门,将熔炼好的材料倒出。
五、质量检验1. 对熔炼好的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的瑕疵或杂质。
2.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保熔炼材料符合要求。
3.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密度等,以评估材料的质量。
六、清理与维护1. 熔炉设备停止运行后,及时清理炉体内的残留物,避免积累影响下次作业。
2. 定期对熔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密封性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七、紧急情况应对1. 如发生熔炉设备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在发生火灾时,立即使用灭火器或其他灭火设备进行扑灭,同时通知其他人员撤离。
八、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熔炼作业的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和质量检验要求,作为熔炼作业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作业安全和产品质量。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d9e7a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0.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状态,以便进行后续的铸造或其他加工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熔炼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熔炼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场所安全:清理作业区域,移除可能的障碍物,并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
2. 检查设备和工具:确保熔炼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准备熔炼原料:根据作业需求,准备所需金属原料,并进行必要的分类和标识。
三、熔炼操作流程1. 安全防护措施: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以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热辐射和金属飞溅的伤害。
b. 设置火灾报警器:在作业场所附近安装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风险。
c. 准备灭火器具:确保作业场所内配备适当的灭火器具,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准备熔炼设备:a. 检查熔炉状态:确保熔炉内无杂质和残留物,炉体结构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b. 预热熔炉:根据熔炼原料的特性,预热熔炉至适当的温度范围,以提高熔炼效率。
3. 加入熔炼原料:a. 量取熔炼原料:根据作业需求,准确地量取所需金属原料,并进行必要的称重和记录。
b. 加入熔炼原料:将量取好的金属原料缓慢、均匀地加入预热好的熔炉中,避免产生剧烈的喷溅和溅射。
4. 控制熔炼过程:a. 监测温度:使用合适的温度计监测熔炉内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b. 搅拌熔炼原料:使用搅拌器等工具,定期搅拌熔炼原料,以促进均匀的热传导和金属混合。
5. 熔炼结束:a. 关闭加热设备:在熔炼完成后,及时关闭加热设备,避免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b. 倾倒熔炼物料:根据作业需求,将熔炼完成的物料倾倒至预定容器中,以便后续的铸造或其他加工过程。
四、安全注意事项1.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本指导书中的操作流程进行熔炼作业,避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安全事故。
2. 防范火灾风险:确保作业场所内无易燃物质,严禁在熔炼过程中使用明火或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a98c5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6.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关键的工艺,用于将原材料转化为所需的金属或合金。
为了确保熔炼作业的顺利进行,本指导书将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要求。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熔炼目标:明确所需金属或合金的成分和质量要求。
2. 准备原材料:根据熔炼目标,准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原材料。
3. 准备熔炉和设备:检查熔炉和相关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准备保护措施:确保熔炼现场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爆和通风等措施。
5. 准备工具和辅助设备: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如夹具、铲子和温度计等。
三、熔炼操作1. 启动熔炉:按照熔炉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熔炉并预热至适当温度。
2. 加入原材料:根据熔炼目标和工艺要求,逐步加入原材料到熔炉中。
3. 加热和熔化: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熔炼工艺,控制熔炉温度和加热时间,使原材料完全熔化。
4. 搅拌和除杂:使用搅拌设备对熔融金属进行搅拌,以促进混合和除去杂质。
5. 添加合金元素:根据熔炼目标,逐步添加所需的合金元素,并确保充分混合。
6. 调整成分和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熔炼温度和成分,以满足产品要求。
7. 测量和记录:使用合适的测量设备,对熔融金属进行成分和温度的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8. 净化和除渣: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净化和除渣措施,以提高金属的纯度和质量。
9. 浇注和冷却:将熔融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并控制冷却速率,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组织。
10. 检查和质量控制:对冷却后的产品进行外观和尺寸的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测试。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熔炼现场工作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等。
2. 防火和防爆措施:确保熔炼现场的防火和防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包括使用防火材料和防爆设备。
3. 通风和排气:保证熔炼现场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
4. 避免中毒和烫伤:注意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和高温金属,必要时使用合适的防护措施。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99705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9.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关键的工艺过程,用于将原材料转化为所需的金属合金。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步骤和操作规范,以确保熔炼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熔炼合金的成分和比例,并准备相应的原材料。
2. 检查熔炉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状态。
3. 准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护眼镜、防火服、耐高温手套等。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熔炉设备的电源,并确保温度控制器处于适当的设置。
2. 将适量的熔炼剂加入熔炉中,以提高熔化效率和合金质量。
3. 将原材料按照预定的比例加入熔炉中,并注意控制加入速度,以避免溅射和喷溅。
4. 启动熔炉设备,并根据熔炼合金的要求,设定适当的温度和保持时间。
5. 在熔炉操作过程中,定期检查合金的熔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搅拌和均化。
6. 当合金完全熔化后,根据需要进行温度调整,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或浇铸工艺。
7. 在熔炼作业完成后,关闭熔炉设备,并进行冷却和清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熔炼作业前,必须佩戴适当的安全设备,如防护眼镜、防火服、耐高温手套等。
2. 确保熔炉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3. 在加入原材料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溅射和喷溅,以免造成伤害。
4. 在熔炉操作过程中,定期检查合金的熔化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搅拌和均化,以确保合金质量。
5. 熔炉操作过程中,严禁使用易燃和易爆物品,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6. 在熔炼作业完成后,及时关闭熔炉设备,并进行冷却和清洁,以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定期取样并进行化学分析,以确保合金成分和质量符合要求。
2. 对熔炼合金进行金相组织分析,以评估其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
3.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熔炼作业参数,以提高合金的质量和性能。
六、作业记录1. 每次进行熔炼作业时,必须详细记录熔炼合金的成分、比例、温度、保持时间等关键参数。
2. 记录熔炼作业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a828e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6.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熔炼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熔炼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环境1. 熔炼设备:熔炼炉、熔炼罐等。
2. 熔炼材料:金属、合金等。
3. 作业场所: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作业区域清洁整齐。
三、作业准备1. 检查设备:确保熔炼设备完好无损,炉体、炉底、炉盖等部位无渗漏。
2. 准备熔炼材料:按照配比准确称量所需的金属、合金等材料。
3. 准备熔炼辅助工具:包括铲子、铁夹等,确保工具干净、无杂质。
四、作业步骤1. 安全措施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面罩、防火服等。
b.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烟尘积聚。
c. 禁止在作业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
d. 熔炼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2. 加热炉体a. 打开熔炼炉的电源,调整温度控制器至所需温度。
b. 等待炉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关闭加热器。
3. 加入熔炼材料a. 将预先准备好的金属、合金等材料逐一加入炉内。
b. 注意控制加入速度,避免溅射和喷溅。
4. 搅拌熔融材料a. 使用铁夹等工具,搅拌炉内的熔融材料,确保均匀受热。
b. 搅拌过程中要保持稳定,避免破坏炉体结构。
5. 温度控制a. 根据熔炼材料的特性,调整炉体温度,确保熔融材料达到所需温度。
b. 定期使用测温仪器对熔融材料进行温度检测,确保温度稳定。
6. 炉体清洁a. 在熔炼结束后,关闭炉体电源,等待炉体冷却至安全温度。
b. 使用铲子等工具,将残留在炉内的熔融材料清除干净。
c. 清洁炉体表面,确保炉体无杂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单人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熔炼作业。
2. 在熔炼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炉体,避免烫伤。
3. 熔炼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炉体温度异常升高、炉体渗漏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4. 熔炼过程中应保持作业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放,防止发生意外。
5. 熔炼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作业区域,确保安全。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fb710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e.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用于将原料转化为所需的金属或合金。
为了确保熔炼作业的顺利进行,本指导书将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的熔炼过程。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a. 确保熔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检查加热元件、温度控制系统和保护措施的正常工作。
b. 检查冷却系统,确保水源充足且冷却系统畅通无阻。
c.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铲子、夹具、保护眼镜等。
2. 原料准备a. 根据工艺要求准备所需的原料,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b. 检查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确保其与所需产品相符。
三、熔炼操作1. 安全措施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服、安全鞋等。
b. 确保操作区域有足够的通风,并使用适当的排风设备。
c. 遵循熔炼操作规程,严禁单人操作,确保有人监控和支援。
2. 熔炼步骤a. 打开熔炉,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确保熔炉温度达到所需熔点。
b. 将预先准备好的原料逐步加入熔炉中,注意避免溅射和喷溅。
c. 使用铲子或夹具搅拌原料,促进均匀熔化和混合。
d. 监控熔炉温度和熔化进度,根据需要调整加热功率和加料速度。
e. 当原料完全熔化和混合均匀后,关闭加热系统,准备下一步操作。
3. 渣液处理a. 将熔炉中的渣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渣液处理设备中。
b. 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渣液的处理和分离,以获得所需的金属或合金。
四、质量控制1. 取样和分析a. 从熔炉中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b. 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分析。
c. 比对分析结果与工艺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 质量记录a. 记录熔炼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原料用量等关键参数。
b. 记录取样和分析的结果,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
c. 根据记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以评估熔炼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五、清洁和维护1. 清洁操作区域,清除熔渣和残留物。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熔炉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05798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e.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指通过加热和熔化金属或其他物质,以便进行形状改变、合金制备或其他工艺需求的过程。
为了确保熔炼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准备1. 熔炉选择:根据所需的熔炼温度和物质特性,选择合适的熔炉。
确保熔炉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温度控制能力。
2. 安全设备:确保熔炉周围配备灭火器、紧急停机装置等安全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3. 熔炼容器:选择适当的熔炼容器,如坩埚、熔炼罐等。
容器应具备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确保熔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工具准备:准备好适用于熔炼作业的工具,如熔化勺、搅拌棒、测温仪等。
三、操作流程1. 安全检查:在进行熔炼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检查熔炉、容器、工具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熔炼区域周围的安全措施完善。
2. 材料准备:根据熔炼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符合要求,并进行称量。
3. 加热熔炼:将原料放入熔炉中,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
在加热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加热速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问题。
4. 搅拌熔融物:当原料完全熔化后,使用搅拌棒等工具对熔融物进行搅拌,以确保熔融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5. 温度控制:通过测温仪等设备监测熔融物的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确保熔融物的温度在所需范围内稳定。
6. 倒出熔融物:当熔融物达到所需状态时,将其倒出到预定的容器中。
注意倒出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避免烫伤或溅射等意外事故。
7. 冷却固化:将倒出的熔融物进行冷却固化,使其逐渐凝固。
根据需要,可以采取自然冷却或辅助冷却的方式。
8. 检验质量:对冷却固化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等。
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9. 清理和维护:完成熔炼作业后,及时清理熔炉和工具,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等。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bf14a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1.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种重要的工艺过程,用于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其熔点,以便进行各种加工和制造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熔炼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熔炼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所有参与熔炼作业的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
2. 检查熔炼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炉子、燃料供应系统、温度控制装置等。
3.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料。
三、熔炼操作步骤1. 检查炉子内部是否清洁,并清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残留物。
2. 打开燃料供应系统,并按照燃料种类和炉子类型进行点火。
确保炉子内温度逐渐升高,避免瞬间温度过高引发事故。
3. 将预先准备好的原材料按照配料比例逐步加入炉子中。
注意控制加料的速度和方式,避免产生溅射和喷溅。
4. 在加料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添加熔剂和助熔剂,以促进金属或合金的熔化和混合。
5. 监测炉子内温度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调节燃料供应系统,确保温度稳定在所需范围内。
6. 当原材料完全熔化并达到所需的熔化温度时,关闭燃料供应系统,并将炉子内的液态金属或合金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或容器中。
7. 等待熔融金属或合金冷却固化,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熔炼作业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耐热手套等。
2. 熔炼作业过程中,应保持作业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和烟尘积聚。
3. 熔炼设备和周围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杂物和易燃物接触炉火。
4. 严禁在炉子附近堆放可燃物品,以防止火灾发生。
5. 熔炼作业结束后,必须彻底清理炉子和作业区域,确保无残留物和危险物质。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温度控制不稳定:检查温度控制装置是否正常工作,调整燃料供应系统以保持稳定的温度。
2. 炉子内渣滓过多:增加熔剂的投入量,并定期清理炉子内部以去除渣滓。
3. 炉子内部燃烧不完全:检查燃料供应系统和通风情况,确保燃烧充分并提供足够的氧气。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4b8dd8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c.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高温状态,使其熔化后进行后续加工或制造成所需的产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熔炼作业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熔炼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场所清洁整齐,无杂物和易燃物。
2. 检查熔炉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无损坏和故障。
3. 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并进行标记和分类。
4. 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三、熔炼作业步骤1. 将熔炉设备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
确保熔炉温度达到所需的熔点。
2. 将待熔材料按照比例放入熔炉中,并确保材料均匀分布。
3. 监控熔炉温度,确保温度保持在所需范围内。
如有需要,可调节熔炉加热功率。
4. 定期搅拌熔炉中的材料,以促进均匀熔化和混合。
5. 监测熔炉内的气氛,确保气氛稳定和无污染。
6. 根据需要,可进行材料的除杂和精炼操作,以提高产品质量。
7. 当材料完全熔化后,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倒炉或倒模操作。
8. 关闭熔炉设备,并进行冷却。
注意冷却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易燃和易爆物品,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3.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严禁离开作业岗位,以免发生意外。
4. 熔炉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私自改动和操作。
5. 熔炼作业场所必须保持干燥和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6.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防止污染环境。
五、作业记录与报告1.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记录相关数据,如温度、时间和材料用量等。
2. 每次熔炼作业完成后,必须填写作业报告,详细记录作业过程、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3. 作业记录和报告必须保存并归档,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查。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c4cca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a.png)
熔炼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熔炼作业是一项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熔炼作业指导书是对熔炼作业过程中所需遵守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
本文将从熔炼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应急措施和作业结束后的清理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熔炼设备的状态:检查熔炼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2 准备熔炼材料:根据作业需求准备好所需的熔炼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1.3 确认作业人员:确定参与熔炼作业的人员,确保每个人都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操作流程2.1 启动熔炼设备: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熔炼设备,调整设备参数至合适的工作状态。
2.2 加入熔炼材料:根据熔炼作业的要求逐步加入熔炼材料,注意控制加料速度和顺序。
2.3 监控熔炼过程:密切监控熔炼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熔炼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2 防止烫伤和爆炸: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烫伤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3 避免操作失误:在熔炼作业中要保持专注,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误操作设备、加料过量等。
四、应急措施4.1 紧急停止设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停止熔炼设备的运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2 报警求助:在无法解决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员求助,协助处理紧急情况。
4.3 安全疏散: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迅速疏散作业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五、作业结束后的清理工作5.1 关闭设备:在熔炼作业结束后,及时关闭熔炼设备,清理作业现场。
5.2 清洁设备:对熔炼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3 归档记录:对熔炼作业的记录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总结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段长
3 清炉 每月1号早班用5Kg清炉剂清理炉底和炉壁熔渣一次。
操作者
4
安全生产
操作工穿戴好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劳动保护用品;打开 打渣口的炉门时要关闭燃烧器火焰;伸入铝液工具必须预热。
班组长
5 现场6S 对操作现场进行6S保持。
设备设置的各项参数操作者严禁擅自改动,如需改动的必须请 6 设备维护 示工段长和技术员同意并形成书面标准;热电偶和热电偶套管
——
8
测氢仪真空度
——
负0.092MPa以 下
压力表
B
9
测氢仪抽真空 时间
——
4分钟
时间继电 器
B
10
氮气压力
——
0.2MPa
减压表
B
始业时
始业时
始业时
操作者
始业时
班组长
首、中、终
首、中、终
—— —— ——
11
氮气流量
——
0.3方/小时 流量计
B 首、中、终
首、中、终
——
12 除气机转速 ——
300±15 转速表 B 首、中、终
ZL107 GB/T1173-1995 3.5-4.5 6.5-7.5 <0.1 <0.3 <0.6 <0.5
<0.05 <0.01
注:ZL107的杂质总和不大于1.2%;AC2B的杂质总和不大于3%。
工序品质特性(制造条件)管理项目
序号
控制项目
控制标准 品质特性 制造条件
测量 重 要
自检
方法
度
检测频度 担当
首、中、终
——
注:1、重要度
A——关健
B——重要
C——一般
Hale Waihona Puke 编制:审核:审定:
审批:
工段长
更换后用手持式测温仪确认温度误差不大于±5℃;
异常事项
序号
项目
处理措施
担当
1 放水槽堵塞
要立即停止放水
2 天然气压力不足,铝液温度不能保证 停止生产并报告工段长,由工段上报处理
3 停气、停电
停止生产,超过一小时将铝液舀锭模浇 操作者 锭,报告工段,由工段上报处理
4 设备不能工作
停止生产并报告工段长,由工段上报处理
序号 名 称
工步内容及要求
工步内容及要求
1 放水
放水时间到(熔化炉内铝液合格,保温炉取水口液面下降50-100)后打开熔化炉放 水口(放水时间15~20分钟)。
保温炉铝液取水口温度保证在10月1日至来年4月30日710℃±20℃(5月1日至9月30日
2 保温精炼 700℃±20℃)范围内,铝液通过一级、二级除气口精炼除气后流入取水口(除气压
分析 各一次;每批回厂铝锭投用时通知开模班长浇铸试棒检测力学性能一次(合格品3件)。
化 学 成 分 表(%)
合金牌号 标准号
主要元素
杂质元素
Al
Cu
Si
Mg
Zn
Fe
Mn
Ni
Ti
Pb
Sn
Cr
AC2B JIS H5202:1999 2.0-4.0 5.0-7.0 <0.5 <1.0 <1.0 <0.5 <0.35 <0.2 <0.2 <0.1 <0.2 其余
首、中、终
工序检 验员
4 铝材抗拉强度 ≥150MPa
5
铝材延伸率
≥1.5%
万能材料试
B
验机
试棒模
(GB22876)
B
1次/1批回厂铝 锭
浇铸班长
1次/1批回厂铝 锭
工序检 验员
报告单
6
铝材硬度
≥HB70
布氏硬度计 (GB231)
B
7 天然气压力 ——
0.3-0.7MPa 压力表
B 首、中、终
首、中、终
力0.2MPa,流量0.3方/小时,除气机转速300±15转)。
3 打渣
一级、二级除气口铝液表面的氧化皮20分钟打一次渣(用专用舀勺每次加除渣剂50g) 取水口每10分钟用打渣瓢打一次氧化皮;炉内每班打渣不少于1次(每次加除渣剂1Kg)
取样测氢 熔炼工每30分钟从取水口舀取铝液测一次氢气含量;每班首、中、终取光谱分析试样 4 取样光谱
专检 记录形式
检测频度 担当
1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表 取样模 光谱仪 A
首、中、终
首、中、终 检验员 报告单
710℃±20℃(10
2
铝液温度
—— ——
月1日至来年4月30 日)
700℃±20℃(5月 1日至9月30日)
热电偶 测温仪
B
首、中、终 操作者 首、中、终 班组长 熔化记录 表
3
含氢量
≥三级
—— 测氢仪 B 1次/30分钟
注意事项
序号 项 目
内
容
担当 检查
控制放水量的大小,每500Kg放水时间15~20分钟;保温炉液面
1 放水 最高不能高于炉门口;放水口放水时不能离人;保温炉内铝液最
班组长
少不能低于炉口100mm。
保温炉每个取水口取水量不少于10台浇铸机正常取水浇铸,同时
2 保温精炼 不超过22台浇铸机同时浇铸;除气机和氮气必须有备用;除气口 打渣时打渣瓢不能碰到除气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