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任洪生编写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前言............................................................................................................................................ .........1154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154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154 第一章国际政治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 (1156)第一节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1156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156 二、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离.................................................................................................1156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回归. (1156)第二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1157 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争论.................................................................................................1157 二、国家与市场的逻辑的出发点.........................................................................................1157 三、国际与市场的逻辑 (1157)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1157 五、国家和市场逻辑对立的结果.........................................................................................1157 第三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1157)一、Problem-solving approach............................................................................................1157 二、Ideological analysis approach.........................................................................................1158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1158)四、研究方法.........................................................................................................................1158 思考题. (115)9 参考文献 (1159)第二章世界经济中的权力.................................................................................................................1160 第一节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1160 一、结构性权力与联系性权力的概念.................................................................................1160 二、结构性权力的四个来源.................................................................................................1160 第二节世界经济中的权力结构.................................................................................................1160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安全结构.....................................................................................1160 二、安全的含义.....................................................................................................................1160 三、安全结构.........................................................................................................................1160 四、生产结构.........................................................................................................................1161 五、金融结构.........................................................................................................................1161 六、知识结构.........................................................................................................................1161 第三节世界经济中的次级权力结构.........................................................................................1161 一、运输体系:海运和空运.................................................................................................1161 二、贸易 (1161)三、能源 (1161)四、福利 (1162)思考题 (116)2 参考文献 (1162)第三章古典重商主义 (1163)1148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一节重商主义的历史.............................................................................................................1163 一、古典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1163 二、重商主义时代.................................................................................................................1163 第二节重商主义的表现.............................................................................................................1163 一、地理扩张。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5章
所谓集体安全,就是以集体的方式威慑或制止侵略,从而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与原则。 根据集体安全理论,一国如果侵犯其他国家,必然遭到其余所有国家的反对和制约,从而使任 何侵略行为遭到失败,使潜在的侵略意图得到抑制。集体安全方案包含两个原则:威慑原则 和普遍性原则。
10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冲突的类型
根据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把国际冲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从冲突的内容上区分
国际冲突在国际政治中的各个问题领域都有显现,但是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经济 等领域。
政治冲突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非暴力手段。经济冲突可以发生在国际贸易、投资和 金融等各个领域,因而具有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式。军事冲突则是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的国际冲突形式,包括战争,也包括不构成战争状态的军事对抗行动。
相互作用,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的不同而处于自觉地对立之中的相 互行为和相互活动。
2. 国际冲突的本质 国际冲突具备冲突内涵的一般规定性。国际冲突是一种以对抗性或敌对性为主要特
征的国际相互作用形式,是国际行为体之间有意识的对抗性活动。 国际冲突对冲突各方的身份有着特殊的规定,即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国际行
0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
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行为及其产生与发
展
1. 国际行为
国际行为是指国际行为体的对外行为及相互行为,它是人类政治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研究方法;理解国际政治学是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发展过程,理解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对象;掌握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第二节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二、二、方法论概述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跨国主义、建构主义三个主要学派的发展过程;理解和掌握现实主义、跨国主义、建构主义学说对于国际关系研究主题的主要观点。
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一、一、古典现实主义二、二、新现实主义三、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新发展四、四、对现实主义的批评第二节跨国主义一、一、理想主义二、二、新自由主义三、三、民主和平论四、四、对跨国主义范式的批评第三节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一、世界体系理论二、二、规范理论三、三、女性主义理论四、四、批判理论五、五、历史社会学六、六、后现代主义七、七、建构主义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关系行为体的一般特征,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理解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形成、类型及所具有的特点,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掌握主权国家的含义,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第一节国家行为体一、一、主权的概念二、二、主权受到的影响与制约三、三、有关国家类型的讨论第二节非国家行为体一、一、政府间组织二、二、国际非政府组织三、三、跨国公司四、四、其他行为体第三节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第四章国际体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体系架构的主要理论形成过程及社会建构理论观点;理解掌握国际权力结构与国际合作体制的主要观点。
第一节权力政治与世界格局一、一、权力的概念二、二、影响权力的因素三、三、国际权力结构第二节相互依赖与制度合作一、一、国际合作的概念二、二、国际体制第三节观念互动与社会建构第四节应怎样看待国际体系?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安全概念的内涵;理解现代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的出发点和战略选择;掌握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安全战略观点。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大纲)
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二、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三、国际政治学研究方法一、国际政治学概念1.什么是国际政治?汉斯·J·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
昆西·赖特:国际政治是“一门艺术,它影响、操纵或控制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团体。
促进某些团体的目的的实现,反对其他团体的相反目的的实现”。
梁守德:“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体间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实施外向决策的活动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民主、人权与主权、剥削与发展、结盟与不结盟、动乱与秩序等现象的关系的统称。
”周敏凯:国际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多种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与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各种联系”。
王逸舟:“国际政治”是相对于“国内政治”而言的,但理解上又有多义:一种是指国家之间的政治,英文里叫“politics among nations”,通常是指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如外交、国家贸易、势力均衡、相互宣战等;另一种是指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且作用于这个特殊社会的各个国家的政治,英文为“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种政治的参与者较多,不止有国家、民族、政府,更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生态组织、恐怖组织等,它的重点不在国家(政府)层面,而在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
我们不妨将前一种称作狭义的国际政治(又叫“国家间政治”),后一种则为广义的国际政治(也可叫“世界政治”)。
2.什么是国际政治学?周敏凯: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主权国家及其他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与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
教材观点: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国际政治学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限选课程。
是本、专科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学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目的、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选择切实可行的战略、策略而努力,为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我们在已学习过《政治学原理》的基础上,再学习本课,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与行政管理学同属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我们在学习国际政治理论的同时能够了解许多国家的对外政策,这些都是国家对内政策的延续,即一国立法机关,政府行政机关的延续。
所以它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所必需学习和掌握的课程。
三、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既要简单又要系统,重在联系当前国际的实际,阐明基本概念、一般理论和研究目的、意义。
2、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对个案的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3、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我国与别国的对外政策,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与支持。
四、四、教学方法与形式1、1、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2P课件,CAI课件,网上课堂等。
2、2、面授、辅导侧重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
3、3、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主要运用案例导入、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4、4、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学习期间安排和组织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创新研究。
5、5、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运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授课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PPT教程: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
二、新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开始了新的起步。但是,“文化 大革命”使中国刚刚开始的国际问题研究受到严重损害。直到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才重新出现了生机,并开始朝着 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政治学科体系和国际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方向前进。
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和学者在下述几个研究领域和理论问题上作出了重要 贡献:
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国际政治学又是一门更综 合、更宏观的学科。 ●国际关系史 ●外交学 ●国际法学 ●政治学(狭义的、一般政治学)
国际政治学概论
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 的政治相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国际社会 ●行为主体 ●政治关系 ●一般规律
冷战的结束加快了建构义的兴起,使建构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开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包括:(1)国际体系的结构包括物质结构 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2)认同是利益的基础,认同构成利 益和行为。(3)国际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成 关系。
第四节 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
2.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1)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区分。 (2)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3)民族自决权原则。 (4)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战争。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四、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说
(1)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落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现实主义的理论中,权力和利益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汉 斯·摩根索的“以权力限定利益”的公式以及“现实主义六 原则”乃是其最典型的代表。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本讲主要内容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二)国家的分类(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一、国家行为体概说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 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国家的类型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其他标准三、国家主权1,主权概念的提出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内主权对外主权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
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
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
国际政治学概论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国际政治教学大纲
“国际政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11090/02010090课程名称:国际政治学时:64/54学分:4/3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开课部门:政法学院先修课程:政治学、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考核要求:以闭卷笔试为主,也可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并辅以作业、小论文等考核方式。
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修订程毅,《国际经济政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刘德斌,《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此外,还采用地图、影视资料课件进行教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相关课程教学及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政治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学识和能力。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 2 3 4 5 6 7 8 9绪论国际社会历史时代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政治模式西方政治学派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中国在世界上地位与作用255666666 总计48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太少,今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收集资料。
五、教学内容绪论1、基本内容:绪论一、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
二、学习研究国际政治的意义、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政治课程的基础知识。
3、教学重点、难点: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4、教学建议:应讲清外交史、国际政治、世界通史等课程的关系。
第一章国际社会1、基本内容:第一章国际社会第一节国际社会的构成第二节信息社会的到来第三节国际社会的突出问题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构成、发展阶段及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国际社会构成。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导论
8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学的思想理论渊源
国际政治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但是它的思想理论渊源可以追溯至近代,甚至是古代。在 古代中国思想家的著述中,孔子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孟子的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以及古人 “止戈为武”“和为贵”“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等思想至今对我们仍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9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政治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20世纪风云的产儿” 自形成至今,国际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国际政治学的初创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政治学主要处于初创阶段。 首先是组织机构的大发展,即各种类型的国际研究机构纷纷建立。 其次是各国大学、学院中的国际政治教学研究机构大量涌现,国际政治学的课程有了明显的发展。 最后是开始出版了一些国际政治的教科书和理论著作。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系统论的方法,这在目前已经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 和采用,它包括: (1)整体性原则,即要求把研究的对象纳入它所属的整体,从整体来认识和对待; (2)相互联系性原则,即强调整体内的各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 (3)有序性原则,即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律的; (4)动态性原则,即整体、部分、要素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绝非静止不变的; (5)定量化原则,即它们的运动变化都可以用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
国际政治教学大纲
大学生电脑主页-dxs –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国际政治教学大纲导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国特色国际政治学的兴起。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政治体系、格局、秩序的形成和演变的规律。
把握和理解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立足于国际社会。
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列宁加以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后又以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为代表,适应国际社会的演变,说明新现象,回答新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以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从中国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前后共经历了四个时期。
国际政治学的美国学派。
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指的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中国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演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章总论国际政治的总体全貌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体现。
大学生电脑主页-dxs –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国际政治的定义:认识和研究国际政治要弄清三个层次和三个规律性现象。
三个层次是国际政治是行为体在世界范围内为谋求自身权益而实施决策的一种活动,即外向性活动;国际政治是行为体实施决策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的现象和关系,并连结成独立的整体;国际政治是行为体相互作用呈现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机制。
三个规律性现象是:国际政治处于多系统中,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国际政治以权利、权力和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核心,超越一切;国际政治处于竞争、对抗与协调、合作状态,且相互渗透,遵循国际控制和调节机制的制约。
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国际社会是一个总系统,包括有许多子系统和孙系统。
这个总系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文明文化等等领域。
国际社会充满对立统一。
国际社会处于多中心状态,有序与无序并存。
国际政治显示国际社会的基本面貌。
二、国际政治是一种综合现象国际政治是世界经济的集中表现:国际政治以世界经济为基础和根源;国际政治反作用于世界经济。
国际政治向世界经济渗透。
国际政治以国家对外战略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
IP教学大纲1003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程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专业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分:3 学分主讲教师:陈岳、房乐宪、方长平、闫谨、田野等指定教材: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印刷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际政治学的专业理论,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加强专业训练,培养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并初步具备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方法观察分析国际关系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为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和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认识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范畴,熟悉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重要思想及当代国际政治学的不同流派和观点,了解及当前的发展动态和学术前沿,掌握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以及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重大现实问题,从而加深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理解。
课程简介:《国际政治学概论》是大学国际政治、外交学和政治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是国际体系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熟悉国际政治学的专业理论,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加强专业训练,培养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并初步具备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方法观察分析国际关系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为国际政治、外交学和政治学专业其它专业课程和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国际政治体系实际上是一般政治系统的延伸与部分重合。
作为一种国际系统,它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它集中表现为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定结构状态,即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国际政治体系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即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即国际组织、跨国政党、跨国公司等等。
《现代国际政治史》 教学大纲
《现代国际政治史》教学大纲课程号:02132520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现代国际政治史(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History)开课学期:春周学时:2 学分:2先修课程:世界现当代史一、基本目的本课介绍约20世纪以来现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脉,将比较注重现实世界政治经济等事务的事实与文化领域一些理念之间的结合。
“自由”和“理性”在本课中将是一对核心概念,本课认为现当代世界演进的历程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展开的,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世界演进的历程是曲折回环的,无论如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主要途径。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第一讲“当代世界史”与“现代国际政治史”2学时“当代世界史”的含义;“现代国际政治史”的定义第二讲“自由”与“理性”2学时“自由”的意义;“理性”的意义第三讲上个世纪的“世纪之交”2学时霍布森的讨论;自由抑或垄断?第四讲“法西斯运动”2学时“现代中产阶级”;法西斯运动的温床第五讲“大萧条”2学时“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大萧条”的后果第六讲二战时代2学时二战中的结构;斯大林式的苏联体制第七讲冷战中的“自由”2学时冷战中社会主义的兴起;反殖民主义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第八讲“福利国家”2学时福利国家社会的来临;福利国家社会存在的历史条件第一次讨论:自由的“边界”2学时“自由”的原始状/形态是什么?“自由”如何变为“理性”?第九讲“新自由主义”的崛起2学时哈耶克及其《通往奴役之路》;新自由主义崛起的时代条件第十讲冷战的结束2学时冷战终结:“历史的终结”?社会主义国家削弱的时代背景第十一讲“文明的冲突”2学时“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文明冲突”背后的世界第十二讲“全球化”与08年全球金融危机2学时“全球化”;全球化中自由的进与退第二次讨论:理性与自由的关系2学时理性是谁的理性?有无自由的“理性”?第十三讲当代世界史中的“大转折”2学时博兰尼的“大转折”概念;当代世界史中的两(三?)次“大转折”(另有2学时进行期末课程总结和辅导)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下阅读、集体讨论相结合。
《国际政治学概论》
《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计划(四年级)第一课 A Field of Silence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著名女诗人散文家Annie Dillard(1945-)生平;2、介绍作家主要著作:作品探讨对世界的哲学理解和人生的意义;3、介绍整理的玄学思想;4、介绍捷克小说家Milan Kundra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5、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6、课文讲解与讨论:P. 82-P. 88倒数第二段。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
第5-6课时课文的语篇分析1、描述文介绍;2、客观描述(objective description);3、印象描述(impressionistic description);4、描述文中细节的运用;5、描述文中修辞手段的运用;6、详细讨论A field of Silence 的描述性特征(descriptive features);7、讨论A field of Silence 的主题。
第7-8课时讨论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题:1、作家在课文中具体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具有诗歌一般的美感?2、作家是如何驾驭语言使得silence 具有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3、在课文中silence 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是什么?第二课New York (第七册)课时:2 周,共8 课时教学内容第1-2课时背景知识及课文讲解1、介绍美国作家Gay Talese 及主要作品;2、讨论纽约;3、过渡到课文: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考虑课文的主题;4、课文讲解与讨论:P. 109-P. 111第一段结束。
第3-4课时继续课文讲解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P. 111第二段开始到P. 115第一段结束。
第5-6课时继续课文讲解并课文的语篇分析1、继续课文讲解与讨论,完成全篇课文;2、详细讨论New York 的描述性特征(descriptive features);3、讨论New York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43025学时数: 51学时(含课外学时)学分: 3学分适用对象:公共管理学院三年级政治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考核要求:闭卷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陈岳主编,《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主要参考书目:1.梁守德,洪银娴. 《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2.王逸舟. 《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诲人民出版社,1995 3.倪世雄等.《世纪风云的产儿——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4.张季良. 《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5 陈汉文. 《在国际舞台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6.张历历等.《现代国际关系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7.[美] 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仕,1992 8.[美] 罗伯持·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949.[美] 罗伯持·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10.[美] 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11.[美]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12.[美] 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13.[美] 詹姆斯·多尔蒂等.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14 [美] 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7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国际政治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通过国际政治学概论知识的讲解、国内外相关著作的解读,以及对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分析的结合。
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门人才,以及具备国际知识、国际战略意识和世界眼光的人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该课程要求理解和掌握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理解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国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的动力以及国际政治的法律规范等相关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理解当今世界格局和重大国际政治问题。
三、学时分配《国际政治学概论》课程学时数分配表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鉴于这是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尤其要注意理论原理深入浅出,多联系国际政治中的主要案例尽量用多媒体进行讲授,播放3-5课时政治重大事件的录像及其他电教片;2.注意课堂互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人数适中的情况下,可以就当前国际热点问题(含中国)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
基本内容1)几个基本概念。
该节首先厘清几个政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等几个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2)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个层次:国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的基本方式;国际政治的基本驱动力;国际政治秩序;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
国际政治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第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第三,坚持政治与经济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第四,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立场、第五.学习和借鉴人类宝贵的国际政治方法论遗产。
3)国际政治学理论。
包括国际政治学理论来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现代国际政治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现状四个部分。
首先分析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来源于以下五大学科,即哲学、政治学、世界史学、国际法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
其次,重点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再次,对现代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各流派,如理想主义学派、现实主义学派、新现实主义学派、建构主义学派、认知心理等学派进行介绍和评述。
最后,对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述。
2。
教学基本要求厘清国际政治学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国际政治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对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及流派要有总体了解。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难点在于如何理解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以及对目前世界理论界,包括中国国际政治的理论的影响。
4。
教学建议可以出几道思考题:1)试析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试析国际政治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主要异同?3)综合评述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现状。
第二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1.基本内容1)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基本条件。
国际政治的行为体,即国际社会舞台上演出“国际政治”戏剧的诸角色。
该节包括行为体的定义、行为体的条件与基本特征以及行为体的类型三部分内容。
2)国家行为体。
国家,英文称为STATE,法文是ETATE,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最主要的角色。
也是国际政治学所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和逻辑起点。
该节包括国家的特征和类型和国家权益(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两部分内容。
3)非国家行为体。
非国家行为主体也叫次国家行为角色,是通常通过跨国活动追求其目标的国内行为角色。
或者是指国家以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
他们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民族国家之间密切交流的结果。
非国家行为体主要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个人、民族团体、恐怖主义组织和教会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主要构成,概念以及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非国家行为体不断增加,对国家行为体以及国际政治产生的影响。
4.教学建议思考题:随着历史的发展,非国家行为体有增加的趋势,为什么?对国家行为体构成什么影响?对国际政治又产生什么影响?第三章国际政治的体系1.基本内容1)世界体系形成及其特征。
该节分世界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世界体系的发展演变、世界体系的基本特征三个部分。
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国际政治的体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国际政治生存或所存在的体系;二是国际政治自身的体系。
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前者指的国际政治所处的大环境;而后者指的是国际政治自身的结构体系;前者可以用世界体系来表述,内涵和外延比国际政治的结构体系要大,后者可以叫做国际政治结构。
形成的历史背景首先是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其次,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又一重要因素;再次,殖民政策的出现是世界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总之,世界体系主要由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世界余融体系和以统治剥削为基础的。
世界殖民体系所组成,它打破了民族壁垒,完全把世界联成一体。
世界体系自形成之后,迄今为止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90年代初,这是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类则的经济制度在一个统一的世界体系小升存、竞争、共处的时期,第四个时期,冷战结束后。
世界体系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1) 新科技革命的发展;(2) 社会主义同家的建立与影响。
3)第三世界的崛起;4)垄断资本的两重性。
世界体系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范畴,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相互联系性、不平等性。
2)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类型。
包括一元格局,或称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和一极多元格局。
3)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进。
国际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区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状态,形成为不同酌国际政治格局形态。
该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二战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以及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对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有整体把握,了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对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重新组合和结构调整,了解各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特点进行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形式,如何理解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之间的关系将是这章的难点和重点。
4.教学建议为了对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以及演变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放映录像片《百年国际风云》。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1.基本内容1)国际政治动力的类型与特征。
国际政治动力的类型分直接动力和制约性动力,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最根本的推动力。
其特征是:国际政治中多样化的矛盾运动表现两种状态,一是国际协调与合作;二是国际竞争与冲突。
2)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与实力。
本节包含国际政治中权力概念、权力来源以及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三部分内容。
在国际政治中,权力一词(POWER)有多重含义,可以视为强权、强力、权威等等。
如果借用马克斯·韦伯的概念的话,可以将权力定义为一个行为角色说服或强迫另一个或另一群行为角色的能力。
汉德森认为,权力可以分软性权力或硬性权力、实际权力与潜在权力,同时也可以分为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
而权力的来源主要有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3)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
本节包括国家利益的内涵、特性及作用三部分。
国家利益是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
国家利益不仅作为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家对外行为的动因,而且作为一个实践工具,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特别是指导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方面确实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其次,它是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着眼点;再次,它是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件的重要工具。
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为什么说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如何看待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国家利益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3.教学难点和重点在强调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的同时,如何理解国家追求强权政治以及国家利益最大化引起的国际道德问题。
4.教学建议可以用美国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国际政治中权力与实力,并以美国近年外交政策为例分析其国家利益在国家决策中的作用。
第五章国际政治的基本表现形式——冲突与合作1.基本内容这是不同于教材而补充的一章。
主要基于这样的基本思路:在整个世界体系中,冲突和合作或者叫战争与和平是国际社会的常态,因而,国际政治研究的主题也即主要内容是冲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