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清代中后期的戏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京剧和地方戏的改革 戏剧改良运动促进了京剧的改革。 戏剧改良运动促进了京剧的改革。给京剧改 良以更大推动的是汪笑侬。 良以更大推动的是汪笑侬。他创作和改编剧 目约三十余种,代表作为《哭祖庙》 目约三十余种,代表作为《哭祖庙》。 三、话剧的输入 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话剧被介绍到中国。 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话剧被介绍到中国。 最早的话剧叫做“新剧” 文明戏” 最早的话剧叫做“新剧”或“文明戏”。 光绪三十二年( ),一批留日学生在东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一批留日学生在东 ), 京成立“春柳社” 对话剧的发展影响较大。 京成立“春柳社”,对话剧的发展影响较大。 宣统二年( ),任天知等人在上海组织 宣统二年(1910),任天知等人在上海组织 ), 进化团,这是我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 进化团,这是我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
二、花部的兴起 各种地方戏适应观众的需要迅速地发展起来。 各种地方戏适应观众的需要迅速地发展起来。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 则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 则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 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李斗 扬州画舫录》 昆曲文辞声情均较高雅, 《扬州画舫录》)昆曲文辞声情均较高雅,故 称雅部。花部则指其声腔花杂不纯, 称雅部。花部则指其声腔花杂不纯,多野调俗 有明显的贬意。 曲,有明显的贬意。 经过多次花雅之争,花部进京, 经过多次花雅之争,花部进京,特别是四大徽班 称胜,加速了昆曲的衰落。 称胜,加速了昆曲的衰落。 焦循《花部农谭》是第一部记录花部史料的专著。 焦循《花部农谭》是第一部记录花部史料的专著。
三、清中叶主要剧作家 唐英,有戏曲集《古柏堂传奇》十七种, 唐英,有戏曲集《古柏堂传奇》十七种,其中 多数为杂剧和短剧。题材上能摆脱俗套, 多数为杂剧和短剧。题材上能摆脱俗套,取 材于社会中下层。长短随意。 材于社会中下层。长短随意。 蒋士铨,与赵翼、袁枚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蒋士铨,与赵翼、袁枚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藏园九种曲》 包括传奇和杂剧。 有《藏园九种曲》,包括传奇和杂剧。 杨潮观, 吟风阁杂剧》三十二种, 杨潮观,有《吟风阁杂剧》三十二种,是一部 独幕戏专集。 独幕戏专集。 黄图珌 有传奇《雷峰塔》 黄图珌,有传奇《雷峰塔》,是一部震撼人心 的爱情悲剧。 的爱情悲剧。 花部剧本多失传,少数保存于《缀白裘》 花部剧本多失传,少数保存于《缀白裘》中。
第二节
地方戏的发展和京剧的形成
一、京剧的形成 嘉庆后,花部剧种迅速发展, 嘉庆后,花部剧种迅速发展,各种声腔相互交 融。 徽剧(以二黄调为主要声腔)与汉剧( 徽剧(以二黄调为主要声腔)与汉剧(以西皮 为主要声腔)同台演出, 为主要声腔)同台演出,促成了二黄与西皮 的融合,形成为新型的全国性的剧种,即皮 的融合,形成为新型的全国性的剧种, 黄戏,因地点在北京,故亦称京剧。 黄戏,因地点在北京,故亦称京剧。 三庆班首席老生程长庚、四喜班老生张二奎、 三庆班首席老生程长庚、四喜班老生张二奎、 春台班老生余三胜, 春台班老生余三胜,被认为是京剧的主要奠 基人。 基人。
二、京剧的发展和繁荣 京剧的形成和迅速发展, 京剧的形成和迅速发展,带动了各地方戏的普遍 繁荣,从而在我国戏剧史上继元杂剧、 繁荣,从而在我国戏剧史上继元杂剧、明清传 奇之后,形成第三个高潮。 奇之后,形成第三个高潮。 它实现了戏剧文化以剧本创作为中心让位于以表 演为中心的重大转折。 演为中心的重大转折。 三、四大声腔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各地方剧种就其音乐构成而言, 各地方剧种就其音乐构成而言,可分为两种结构 形式,一是曲牌联套的结构,包括昆腔、 形式,一是曲牌联套的结构,包括昆腔、高腔 和柳子腔;一是板式变化的结构, 和柳子腔;一是板式变化的结构,包括梆子腔 和皮黄腔。 和皮黄腔。
第三节 戏剧改良运动与话剧的出现
一、戏剧改良的提出和现代剧的创作 首先提出戏剧改革的是梁启超, 首先提出戏剧改革的是梁启超,其三种传奇 揭开了以旧的戏曲形式反映时代精神, 揭开了以旧的戏曲形式反映时代精神,即 戏剧改良运动的序幕。 戏剧改良运动的序幕。 光绪三十年(1904)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 光绪三十年( )柳亚子、 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刊物《二十世 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刊物《 纪大舞台》 纪大舞台》。之后一大批宣传革命的现代 题材的戏剧及中外历史题材鼓吹民族革命 的戏剧陆续问世。 的戏剧陆续问世。
第八章
第一节
清代中后期的戏曲
清中期剧坛和花部的兴起
Biblioteka Baidu
一、清中叶戏曲创作的衰落及其原因 清代中期戏曲创作的主要问题有二: 清代中期戏曲创作的主要问题有二:即脱离 现实和脱离舞台,大写历史剧而远离现实, 现实和脱离舞台,大写历史剧而远离现实, 大写案头剧而不适合演出。 大写案头剧而不适合演出。 清中叶戏曲创作不振,原因有二: 清中叶戏曲创作不振,原因有二:一是文化 专制的加强,文字狱的增多, 专制的加强,文字狱的增多,宫廷大戏的出 二是杂剧、 现。二是杂剧、传奇等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 本身已经老化。 本身已经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