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专题:主观幸福感
1主观幸福感的涵义
1.1定义
在心理学研究中,对幸福感的测量主要是以主观判断而非客观指标为依据,常常使用Subject Well一Being(SWB)来表示幸福的心理感受,这个单词直译就是主观美好的存在,是指一种健康的、快乐的生存状态。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Diener)。Diener(1997)认为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高兴、愉快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消极的情绪诸如焦虑和抑郁等。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真正兴起大致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得益于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马斯洛(Masfow)、荣格(Roger)、塞利格曼(Sehgman)等人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包含人本主义心理学),该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测量工具。在生活质量研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共同推动下,兴起了主观幸福感的科学研究。
1.2结构
主观幸福感是由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三个成分构成。
生活满意度:是人们的一种认知评价,指人们将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时,对其生活质量作出的整体性判断,包括对生活各个具体领域(如工作、家庭、休闲等)满意度的判断。
正性情感:指人们对那些能带来幸福、向上的感受或感情(如:愉快、欢乐、轻松、满意、幸福等),一般而言,正性情感体验有利于身心健康。
负性情感:指人们对那些不能使人感到幸福的感受或感情(如:愤怒、忧郁、恐惧、痛苦、失望等),一般而言,负性情绪情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1.3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迪纳(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SWB)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主观性。这是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来自他人或外界的标准来评估,它依赖的评价指标是主观的。每个人可能做出相同的评价结果,但他们心中发生的一系列评价过程以及他们所依据的评价指标却是千差万别的。
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生活满意度(认知评价)也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
相对稳定性。主观幸福感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研究证明,主观幸福感具有跨
情境的一致性。
2、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取向
主观幸福感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以来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哲学层面上升到科学层面,先后形成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三种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向。
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Diener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研究者选取的主观幸福感维度包括总体生活满意感、具体领域满意感及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
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则主要是由心理学家进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人们的幸福感状况取决于一一定时期内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权衡。如果人们较多体验到愉快的情感而较少体验不愉快的情感,便可推定他们是幸福的;否则就不幸福。另一种观点则是对短期情感反应能否用来说明一个人整体的幸福感状况表示怀疑,他们试图从短期情感反应和长期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全面地反映人们的幸福感状况。
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
研究内容:主要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方面着手。(1)外部和内部因素。在幸福感研究进展中逐渐分化成两种研究取向或研究策略,一是热衷于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外因,主要包括生活质量和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如考察收入、住房、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受教育水平、社会关系、健康状况、婚姻质量、生活事件、文化差异等影响;另一个取向是探讨个体内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如个性、气质、认知方式等。(2)文化因素和个体因素。文化因素方面如国民收入总值、政治自由、社会安全等。个体方面健康、教育、归属感、个性等。
归纳起来,从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生活事件、文化差异和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着手探讨主观幸福感。
3主观幸福感研究的进展
3.1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西方幸福观研究分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和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80年代初期),研究者们着眼于测量不同群体的幸福感状况,并根据测量结果描述不同群体幸福感的平均水平。这类研究以描述性为主,采用的主要是单项目测验,有些研究者试图对导致不同群体幸福感差异的原因进行某些推断。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一90年代),把研究重点集中在幸福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研究者们深入地考察了几种幸福感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人格理论、目标理论、活动理论、判断理论、特质理论、动力平衡理论等。(目标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活动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活动本身而非活动目标的达成。判断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现实条件与某些标准的比较。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主观幸福感提高,反之,主观幸福感则降低。特质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以积极方式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即有快乐的素质。动力平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生活事件水平和平衡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它们都建立在稳定的个人特点之上。)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实证性研究阶段,在对幸福感的测量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发展了对幸福感的多项目测验。
3.2我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我国从心理学视角,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学者关注幸福感的问题。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国外理论和量表的引进阶段。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零散分布于各个年份,成果较少。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本世纪初期:应用国外研究工具小范围测查阶段。主要表现为几乎每年都有研究成果发表,主要是针对老年人、大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研究,样本都小于400人,同时这一阶段也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