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础复习笔记
初中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知识点整理

初中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知识点整理社会科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它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对社会科学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社会科学研究的常识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社会科学的概念。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及其各种现象和规律。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社会科学旨在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常常涉及主观性和复杂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是通过观察和实证来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验证或推翻假设或理论。
理论研究则是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来建立理论体系,以解释社会现象和规律。
除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还可以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以获取和分析相关数据。
另外,社会科学研究也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研究素养和技能。
首先是观察力和实践能力,研究者需要善于观察社会现象,并通过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实证数据。
其次是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研究者需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社会问题,并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
此外,研究者还应具备文献综述和写作技能,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撰写研究报告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还需要遵守一些科研伦理和方法论的原则。
首先是知情同意原则,研究者需要在研究前向受试者或被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取得他们的同意参与研究。
其次是保护隐私原则,研究者需要保护受试者或被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此外,研究者还应尊重研究对象的自愿参与和退出权利,并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社会科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型的社会调查来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
社会学知识点归纳

社会学知识点归纳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关系的学科。
通过研究社会学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变化。
本文旨在对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行为的学科,通过观察、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变化。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包括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社会角色等。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以获得关于社会现象和行为的真实数据和信息。
二、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机构都有各自的功能,通过相互合作和互补,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
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阶级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所驱动的,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通过这种斗争实现的。
3. 互动主义理论:互动主义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互动和意义构建,认为社会行为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共享意义来实现的。
4. 符号学派理论:符号学派理论认为社会行为和现象是通过符号和象征来进行交流和表达的,意义是通过符号的解释和理解而产生的。
三、社会学的重要概念1.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交往和互动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并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规范。
2. 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通过社会机构和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社会控制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和法律,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来实现。
3.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和转变。
社会变迁可以由技术革新、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等因素引起。
四、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 犯罪学:犯罪学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原因,通过犯罪预防和治理来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平。
社会学重点笔记

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对芝加哥学派的看法与评价:将社会看成简单的人际关系,忽略了人在交换活动中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其特点是强调社会学的应用性和应用研究。
社会学的产生是以对以往思想家们关于社会的探索为基础的。
社会学产生之前,有很多思想家对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化的规律以及未来图景进行过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思想,以及哲学和伦理观念。
这些思想成果作为基础推动着人们对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综合,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的要素:人口;自然环境;文化。
社会的功能: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社会运行: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主要分为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
区分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的原则。
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值内。
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单它们还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例如公社化大跃进等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阻碍、离轨、失控。
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1.方法论:指导思想2.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研究的行为类型和模式3.具体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使用技巧。
####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社科综合笔记

社科综合笔记1. 社会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到底要研究什么内容呢?它要寻找的是以下领域的一些问题——(1)探究——如何利用多种研究工具得出经验现象领域的假说和理论;;(2)认识论——如何运用经验和理论思考来为我们提出的假说和理论提供依据;(3)形而上学——对组成现象范畴的实体和过程的类型进行说明;(4)社会科学知识结构理论——种关于社会科学探究目的的概念和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式观念(理论还是经验研究结果体系?统计法则还是单一的规律?重大社会过程的叙事诗解读?多组因果假设?)2. 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究方式有哪些特征?他的方法论基础和特点有哪些,试加以论述。
(1)马克思主义的探究方式起源于马克思本人的研究,它有以下几个特征:1.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对于社会构成要素,文化、法律等,技术和权力是最为根本的。
2.辩证的——把黑格尔头足倒立的辩证逻辑颠倒过来。
马克思公开申明是黑格尔的学生,并强调用辩证方法建立起来《资本论》框架体系;这种辩证法还用于制度变革的假设,历史进程不是机械的,而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社会科学几乎总是通过发现意外结局或反常效果才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体现了辩证法在马克思著作中所起的作用。
(2)方法论基础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既承认、吸收了一般性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
A.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是唯物史观“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B.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
·研究的起点是“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不变的人;·强调从主体、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客观世界,认识社会现象;·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求从实践的起源与发展去认识人类社会的变迁及其发展的规律;·从客观的实践出发,意味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笔记

课程章节1.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论2.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3. 社会矛盾研究法4. 历史主体研究法5. 社会过程研究法6.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7.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世界视野第一章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认识的方式和达到的水平是很不相同的。
1.1社会科学简介科学词源:1. 古汉语:指的是“科举之学”。
2. 英语:science来自于拉丁语,指有系统的知识,现在指自然科学。
3. 现代中文:来自日文,“science”翻译为科学。
维基百科:科学是一个探寻知识的系统。
而探寻知识的途径必需依靠科学方法。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取的结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体系。
科学可以分为纯科学与应用科学。
应用科学把学术研究运用到人类具体的需求中。
科学的方法论∙遵循自然界规律∙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解释∙在经验世界里是可以被检验的∙其结论是暂时的,不必是最终结论∙是可证伪的科学主义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
盛行于现代西方。
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社会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大学制度的建立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社会科学是以社会对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关心的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的活动规律,关心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
社会科学的本质在于其整体性,在于其整体话的研究意向、研究维度和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功能1. 是现代社会秩序赖以形成的前提2. 是现代社会中国家和政府民主科学决策的信息、知识、和职能基础3. 社会科学中的知识和专家系统,是人们关于社会的公正、民主和进步等新年形成的精神基础4. 是一种现代化的规范理论,不仅是现代性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现代性发展的矫正仪社会科学建制∙单独的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社会科学“科学”吗1. 强客观性阶段(自然主义)1. 实证主义2. 生物学主义2. 中客观性阶段1. 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之争2. 韦伯的“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三大学科社会科学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在当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科学社会主义课堂笔记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笔记2009-9课程构架:七个专题一、方法论方法论:思想与思维方法,用之作为工具来关注对象的一把尺子正确、科学看待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思路1、在现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中/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现象中归纳出理论来指导实践2、对已有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反思和重新判断二、飞跃论飞跃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发展的发源史、奋斗史、建设史社会主义在世界:三个阶段——1)1842年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马&恩);2)前苏联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为具体的社会制度;3)20世纪90年代前后社会主义由单一旧有的僵化模式发展为多元模式社会主义在中国:三个飞跃——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由新民主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错误尝试(试图从农业社会直接迈向现代化工业社会);3)改革开放至现在:社会主义的多种实现途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改革开放)三、模式论模式论:社会主义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并非教条化的纵向替代关系,社会主义应当是资本主义的横向并列。
2、社会主义制度条件变化时,应变化模式四、改革论改革论:通过改变模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小步走、渐进式改革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中国共产党自身自主的改革,社会改革是世界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改革不可忽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前的考题:从前苏联和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说明中国渐进式改革步伐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推行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路线。
渐进式改革使中国经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10%左右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着“中国模式”。
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点是,在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时,遵循了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外到内、从下到上的原则,采取了稳打稳扎、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的改革方略。
社会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学的知识领域(第1周)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家。
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学以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社会。
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百度来的)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其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
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②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
所以说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③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对圣西门试图用物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都对社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
发展阶段和理论家:创立时期(1839-19世纪末):孔德《实证哲学研究》斯宾塞《社会学研究方法》为社会学提供基本概念1839年孔德发表《实证哲学研究》标志社会学的诞生形成时期(二战前):韦伯迪尔凯姆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多元发展时期(二战-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后:吉登斯(现代化)福科布迪厄埃利亚斯哈贝马斯等社会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家:实证主义学派(发现规律性):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后者研究社会进步问题)社会秩序由人性、家庭、宗教、劳动分工组成社会动力学:社会分为3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斯宾塞:社会与个人关系迪尔凯姆:社会事实、个人事实个人注意学派:马克思·韦伯研究对象:人、精神,发现个性化、特性、理性化,重视个体精神世界,强调对精神世界的理解,提出解释性理解方法形式社会学:齐美尔结构功能主义(综合学派):帕森斯(美现代社会学之父)批判学派:弗洛姆批判是社会学的基本路程(先批判后研究)冲突功能主义:科塞(冲突促进均衡)社会交换论:布劳总结:实证主义取向: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人文主义取向:韦伯舒茨批判主义取向: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贝马斯)综合取向:帕森斯二、社会角色和社会化(第2周、第3周)复习知识点:社会角色社和会化的系列相关概念解释。
社会科学知识点大全总结

社会科学知识点大全总结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学科体系,其研究的范围涉及到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
社会科学涵盖了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解和改善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工具。
本文将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整理和总结,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社会科学知识梳理。
一、社会学1.社会学的概念和发展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关系等问题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等。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欧洲,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和丰富,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和学术观点。
2.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理论等。
其中,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和协调;冲突理论则强调社会结构中存在着阶级、利益、权力等相互冲突的因素,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则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意义构建和角色扮演,认为社会现实是通过符号和意义不断地建构和重建的。
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
调查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实验研究则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抽样等方式验证假设,历史研究则通过史料的收集和分析揭示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规律,比较研究则通过对不同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的比较来发现异同和规律性。
4.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社会治理等方面。
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社会结构研究包括家庭、组织、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结构的组织和功能,社会变迁研究涉及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等社会变迁的影响和机制,社会问题研究包括贫富差距、犯罪问题、环境问题等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社会治理研究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社会治理机制和途径。
社 会科学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社会科学,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高深莫测的领域,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社会科学涵盖了众多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旨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行为。
让我们先来谈谈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
想象一下,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资源是有限的,比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但人们的欲望却是无穷的。
那么如何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这就是经济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比如说,一个国家要决定是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教育还是医疗,是发展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这都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政治学则关注权力的分配和运用,以及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不同的政治制度,如民主制、专制制、共和制等,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方式。
在民主国家,公民通过选举来选择代表,参与政治决策;而在专制国家,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政治决策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公平和发展,比如税收政策的制定会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外交政策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
它关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阶层等方面。
例如,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流动和社会融合问题,或者探讨家庭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家还会研究社会不平等现象,为什么有些人富有,有些人贫困?为什么某些群体更容易受到歧视和排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它研究人的认知、情感、动机和人格等方面。
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在压力下能够表现出色,而有些人却会崩溃?为什么我们会有某些偏好和习惯?了解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助于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人类学则从文化、社会和生物等多个角度研究人类。
它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以及人类的进化和发展。
社会学概论考研笔记整理

社会学概论考研笔记整理一、社会学的定义与性质1.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它探讨社会成员如何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形成和影响社会结构。
2.社会学的性质: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跨学科的学科。
它综合了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全面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
二、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对维持整个社会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冲突理论:关注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社会的影响。
3.互动理论: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互动方式和过程,以及这些方式和过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1.定量研究:使用数字和统计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
2.定性研究:通过深入观察和访谈来理解特定情境下的社会现象,以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过程。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观察和比较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反应,以确定因果关系。
四、社会结构与分层1.社会结构: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方式,包括家庭、组织、社区等。
2.分层:指社会成员因财富、权力、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等级。
3.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包括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
五、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1.社会互动: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包括合作、竞争、冲突等。
2.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包括亲密关系、友谊、同事关系等。
3.社会网络: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和相互联系,包括家庭、社交圈等。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笔记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笔记如何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几个维度?所谓社会,就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它包括以下意思:第一,社会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在一起的群居生活共同体。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本质。
第四,社会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即社会交往和相互作用的产物。
理解社会可以从几下维度展开,从而形成不同的学科:研究社会中权力的分配(政治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资源配置及其经济行为(经济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学)等。
总而言之,可以从行为与制度两个视角研究社会。
还可以从生产力系统与生产关系系统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应当考虑四个维度:时间维、空间维、价值维、领域维。
任何研究对象都有一个时间定位,社会科学研究也不例外。
时间维的含义主要是指应考虑研究对象的时间特性。
是大尺度的,还是小尺度的,是属于某一时间区间的,还是属于某一时点的,等等。
由于任何事物都随时间而演化,所以处在不同时间段的事物肯定会有不同的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应尽可能考虑所研究对象的时间特性。
空间维,就是指所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特征。
局部特性不同于整体特性;甲部分特征不同于乙部分特征。
空间特征是任何事物都有的一个很重要特征。
在研究问题时,我们只有找准所研究事物的空间位置,才能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问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价值维,就是指所研究对象的价值偏好。
价值维是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价值维是中性的,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则不然。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总要涉及到人及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价值偏好,所以社会科学研究,总有一个对所研究对象的价值偏好进行定位的问题。
不同的价值偏好将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
领域维,主要是指所研究对象处在什么领域。
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不同的研究领域。
对于同一个对象,可以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内进行研究。
社会科学基础复习笔记

(二)哲学研究的对象
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人, 是人对于世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 根据对普遍性程度把握的不同和抽象程度的不同,哲学 的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最抽象层次,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 2·次抽象层次,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这三大领 域中各自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 3·抽象程度较低而应用性较强的层次,主要研究三大领 域中的一些较小领域的某类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普遍本质和 一般规律。
2·英国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科学的发展代表了 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科学分类也应当依照认识能力的不同 进行划分。
3·法国
孔德(1798——1857),哲学家和社会学创始人:按照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把科学划分为天文学、物理、化学、 生物学和社会学,并把数学看成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点
三、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1·在宗教——科学二元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2·主题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3·哲学派别的对立互动发展 (二)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1·古希腊罗马哲学(约公元前8世纪~5世纪) 2·中世纪经院哲学(约5~14世纪) 3·欧洲近代哲学(15~18世纪) 4·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19世纪) 5·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末至今)
(二)社会科学是否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证实方法
1·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由一 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每一个具体的人 都是有意识的,个 人的意识是千差万别的,社会生活的客观进程也是不可重复 的,因此我们无法运用自然科学的证实方法。 2·尽管社会中的个人是复杂多变的,但由个人组成的社 会仍是一个有机பைடு நூலகம்。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 活动而发生改变。社会有机体具有超越个体而存在的独立性 和永恒性,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社 会科学就同样可以采用证实的研究方法去认识社会的发展规 律。
社会学 复习笔记

考试类型名词解释 4个选择 15个简答3个论述1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社会学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运行的基础1.人口:指特定时间、特定区域所在的人口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2.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中国政府提出)。
3.试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答: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由此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再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4.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应的环境。
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1.社会功能: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2.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其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3.什么是社会运行?答: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纵向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继承的关系;变异的关系;中断的关系。
横向运行指在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表现为:交叉与渗透的关系;制约的关系;促进的关系;转换的关系。
(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主要是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要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具体学科’表明社会学不是哲学科学,而是对社会系统进行有社会学理论视野的、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的具体科学。
‘综合性’表明社会学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对象。
‘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
”机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严复1903《群学肆言》把社会学看作一门研究社会治和乱,兴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达到治的方法或规律的学问。
表现在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与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社会学的最早提出:1838.10出版《实证哲学教程》,法国,孔德。
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的实践的要求。
西欧资本主义出现,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政治大革命所带来的后果。
社会学思想来源:第一,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第二,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傅立叶,圣西门)三大思想来源。
第三,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第四,17-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涂尔干《自杀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社会学的功能: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别的具体社会学科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
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
研究三大发展类型的主要途径: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指标及其体系。
社会学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社会学基础知识笔记整理————————————————————————————————作者:————————————————————————————————日期: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种观点在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主要代表为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这两类观点影响至深,后世的许多定义多为这两类观点的变形或混成。
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学者中,既有主张第一种类型的观点的,也有赞成第二种类型的。
但他们都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为指导的,都赞成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3)至于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社会学概念: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三,构建和谐社会。
二、社会1.社会及其构成(一)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西方学者对于“什么是社会?”有两种基本观点。
一是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德等。
二是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G?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克姆等。
以上两种观点各执一端,虽然包含了某些合理因素,但未免失之偏颇。
2023年新版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2023年新版社会学知识点整理1. 社会学简介-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2. 社会学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社会交往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3. 社会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访谈- 实地观察- 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 统计分析4. 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 家庭和亲属关系- 社会阶层和社会层级- 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 社会机构和组织5.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社会变迁的原因与影响- 社会发展的模式与趋势- 社会变迁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6.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社会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社会犯罪与治安问题-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政策- 教育和医疗问题与政策7. 性别、种族和社会差异- 性别和性别不平等- 种族和种族关系- 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 社会多元化与社会一体性8. 全球化与社会变革- 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 全球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科技和信息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作用9. 环境与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 气候变化与生态破坏-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份文档整理了2023年新版社会学的知识点,包括社会学简介、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性别、种族和社会差异、全球化与社会变革以及环境与社会问题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读者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学的知识领域(第1周)复习知识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及重要理论家。
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学以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社会。
社会学诞生的历史条件:(百度来的)①历史背景(时代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其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
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②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
所以说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③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分析,以及对圣西门试图用物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都对社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
发展阶段和理论家:创立时期(1839-19世纪末):孔德《实证哲学研究》斯宾塞《社会学研究方法》为社会学提供基本概念1839年孔德发表《实证哲学研究》标志社会学的诞生形成时期(二战前):韦伯迪尔凯姆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多元发展时期(二战-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后:吉登斯(现代化)福科布迪厄埃利亚斯哈贝马斯等社会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家:实证主义学派(发现规律性):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问题,后者研究社会进步问题)社会秩序由人性、家庭、宗教、劳动分工组成社会动力学:社会分为3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斯宾塞:社会与个人关系迪尔凯姆:社会事实、个人事实个人注意学派:马克思·韦伯研究对象:人、精神,发现个性化、特性、理性化,重视个体精神世界,强调对精神世界的理解,提出解释性理解方法形式社会学:齐美尔结构功能主义(综合学派):帕森斯(美现代社会学之父)批判学派:弗洛姆批判是社会学的基本路程(先批判后研究)冲突功能主义:科塞(冲突促进均衡)社会交换论:布劳总结:实证主义取向: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人文主义取向:韦伯舒茨批判主义取向: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贝马斯)综合取向:帕森斯二、社会角色和社会化(第2周、第3周)复习知识点:社会角色社和会化的系列相关概念解释。
《社会科学基础 》重点

1、当前比较通行的也是最为简单的划分就是将整个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
2、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构成了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结构,在每一科学门类之下又可以区分出大量的学科群。
在三大学科群中,分别汇集着人类对自然物质世界、社会生活世界和人类精神文化领域进行认识和探索的系统结果。
3、人文社会科学兼具科学性和价值性两种特点;同时兼具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4、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的形成是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欧洲社会大变动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受近代自然科学影响的结果。
5、哲学正是起因于人类的这种终极关怀,起因于对万物的惊异和对终极问题的追寻。
6、在哲学的产生过程中,离不开人类世界观的形成,科学知识的增长,以及人类对自身存在之谜的揭示。
7、魏晋玄学是以《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抽象思辨为形式,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基本内容,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主要目的,以“儒道兼综”为重要特征的哲学思潮。
8、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经济制度下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方式。
9、凯恩斯在1936年正式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是一本革命性的书,在这本书中凯恩斯提出来不同于西方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
10、秦汉时期形成并确立了影响此后中国古代法和法学发展两千余年的正统的法学世界观。
“三纲”和“德主刑辅”绝对化为永恒不变的真理,终于形成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1、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两千多年发展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西方政治学“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1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正式产生。
列宁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出了宝贵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变革促使社会科学产生 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的形成提供条件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1·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 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和价值,是为人类生存意义 作出说明和解释。 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现实的社会生活,并提出一整套 安排社会生活的理论。
第二节 哲学与科学
一、哲学与科学发展关系的演变
哲学要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 的引导和规范。
二、正确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一)科学是哲学把握世界的基础和中介
(二)哲学是对科学发展成果的总结和反思
1·对科学所提供的关于世界的各个领域的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2·对科学发展史的动态反思和把握 3·对科学理论本身的探讨与反思 4·对科学方法的方法论反思与提炼 5·对科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反思
(二)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创生和形成时期
先秦哲学,“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2·发展和分化阶段
(1)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魏晋时期:“魏晋玄学”,亦称“形而上学”。 (3)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家、道家和儒家思想相互辩 驳、交融。
3·中国古代哲学进一步发展和总结时期 宋明时期儒家哲学通过对佛、道思想的批判与吸收,并 借助对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重新阐发,实现了儒家哲学的新 发展,史称“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主要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4·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哲学的近 代发展时期。
3·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演变刺激了哲学家对哲学方法的变 革。 4·自然科学社会功能的双重性使得哲学研究出现了分化。
第三节 现代哲学发展的主要思潮
一、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与特点
背景:1·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征:1·哲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形式的多样化 2·拒斥或扬弃传统的本体论 3·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密切联系
(二)哲学研究的对象
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人, 是人对于世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 根据对普遍性程度把握的不同和抽象程度的不同,哲学 的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最抽象层次,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 2·次抽象层次,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这三大领 域中各自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 3·抽象程度较低而应用性较强的层次,主要研究三大领 域中的一些较小领域的某类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普遍本质和 一般规律。
(三)哲学的功能
1·哲学具有认识论功能 2·哲学具有人生观功能
3·哲学具有方法论功能
二、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 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的发展 具有以下特点: 1·密切关注社会政治、伦理和人生问题 2·“天人合一”的特有思维模式 3·中国哲学的无神论传统 4·深层生态学的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出发,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社会科学如何在处理不同价值取向时保持自己的科 学性。 1·社会科学的研究应当保持价值中立,社会科学研究 不必与实际的社会发展进程相联系,从而保持自身的客观性 和科学性。 2·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应当保持价值中立,应当参与到 实际生活中去,发挥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影响社会生活, 改造现实世界。
二、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 (一)逻辑思维方法: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1·比较方法 2·归纳与演绎 3·分析与综合
(二)理论分析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因果分析方法 2·结构与功能分析法 3·系统分析方法
第三节 学习社会科学的意义
一、社会科学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二、社会科学推动社会发展
(一)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生产力 (二)社会科学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 (三)社会科学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1·在宗教——科学二元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2·主题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3·哲学派别的对立互动发展 (二)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1·古希腊罗马哲学(约公元前8世纪~5世纪) 2·中世纪经院哲学(约5~14世纪) 3·欧洲近代哲学(15~18世纪) 4·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19世纪) 5·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末至今)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变革
1·经历了空前全面的技术革命 2·科学开始形成为一个分支很多而又联系密切的综合体 3·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哲学的影响 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派别的产生和演变 提供了科学背景。
2·科学在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型发展的趋势,也为哲 学内部的分化和互渗准备了科学前提。
(三)哲学对科学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1·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整体性的世界图景 2·哲学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是科学认识的基础 3·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 4·哲学通过伦理原则和审美原则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加以外部规范 5·哲学还可以通过思维方式的锻铸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中亚的影响
三、现代科学发展影响着哲学的变革
(二)社会科学是否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的证实方法
1·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由一 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每一个具体的人 都是有意识的,个 人的意识是千差万别的,社会生活的客观进程也是不可重复 的,因此我们无法运用自然科学的证实方法。 2·尽管社会中的个人是复杂多变的,但由个人组成的社 会仍是一个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 活动而发生改变。社会有机体具有超越个体而存在的独立性 和永恒性,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社 会科学就同样可以采用证实的研究方法去认识社会的发展规 律。
二、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要思潮
(一)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1·中国现代哲学的准备和发端时期 “新青年派进化论”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2·西方哲学大规模传入时期 “唯物史观”、“实验主义”、“伯格森主义”、“新 实在论”、“尼采哲学”、“马赫主义”等
3·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时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
4·中国现代哲学的展开与成熟时期
(二)现代中国哲学思潮 1·自由主义思潮 2·保守主义哲学思潮 3·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第一节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地位
一、科学与科学的分类
(一)什么是科学
1·一般而言,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等思维形式 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按照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科学区分 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
(二)对科学分类的历史反思 1·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德(元前384——前322):哲学是一切 科学的总汇,包括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艺术三大类 理论科学:第一哲学、数学和物理学,以及作为理 论科学导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 实践科学:指导个人实践的伦理学和指导公共实践 的政治学。 艺术:包含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技艺。
2·英国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科学的发展代表了 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科学分类也应当依照认识能力的不同 进行划分。
3·法国
孔德(1798——1857),哲学家和社会学创始人:按照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把科学划分为天文学、物理、化学、 生物学和社会学,并把数学看成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点
三、社会科学促进教育改革的实现
(一)学习社会科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 需要 (二)学习社会科学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三)学习社会科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 哲学及其历史发展
一、哲学的特点与功能
(一)哲学的产生:“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为 “爱智慧”。在汉语中,“哲”即“智慧”,哲学就是“ 智慧之学”。 1·世界观的产生为哲学的出现准备了初步的条件 2·哲学为了达到对事物和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和意义的 真正把握,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之学,还离不开人类对科学 知识的追求和积累。 3·哲学对事物存在的本质和意义的探究,归根到底,是 从人自身出发,也以人为最后归宿的。
2·人文科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会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所积累下来的人文知识,同时 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精神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 动力。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科学是以人类人文知识和人文 精神为基础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三)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科学性、价值性。 科学性:它能够反映、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 价值性:不仅以求真为目的,同时还要有求善的效果。 社会科学的两重属性并非相互隔绝。科学性是价值性的 前提,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是以其科学性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