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精华)
职业卫生管理准则及操作规程(完整版)
职业卫生管理准则及操作规程(完整版)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管理准则及操作规程,帮助组织和个人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主要内容概要:1. 引言- 目的:明确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及其对职工及组织的价值。
-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组织和个人。
- 定义:列举职业卫生相关术语和概念的定义。
2. 职业卫生管理原则- 领导承诺:组织领导层应对职业卫生管理负责,并树立模范作用。
- 参与策划:各级员工应参与制定和改进职业卫生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 风险识别:全面识别和评估职业卫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健康监护:建立健康监护制度,定期检查职工的健康状况。
- 资源投入: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 预防原则: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职工接触有害物质和危险环境的可能性。
3.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1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与控制- 职业病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工作环境进行评估。
- 工作场所监测:监测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职业卫生控制策略:制定和实施职业卫生控制措施以减少风险。
- 个体防护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培训,确保职工的个人防护。
3.2 健康监护与教育- 健康监护计划: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 健康教育与培训:为职工提供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健康意识和职业保护知识。
3.3 应急管理与事故防控-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职业事故的预防、应对和处置措施。
- 事故调查与报告:对职业事故进行调查,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 事故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职业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 职业卫生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确保职业卫生管理规程的有效实施。
- 问题处理与改进:及时处理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问题,并持续改进管理水平。
本文档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准则和操作规程,有助于组织和个人更好地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煤矿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精华】1
煤矿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精华】1 煤矿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 .. (1)职业病危害防治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 . (10)煤矿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 ...................................................................... . (11)赵家梁煤矿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 (12)煤矿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目录总则 2 第一章第二章接触粉尘危害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2 第一节采煤机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2 第二节泵站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2 第三节变、配电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3 第四节井下电钳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3 第五节井下爆破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3 第六节掘进机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4 第七节耙岩机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4 第八节皮带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4 第九节刮板输送机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5 第十节电机车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5 第十一节绞车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5 第十二节信号把钩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6 第十三节人车跟车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6 第十四节轨道维修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6 第十五节采煤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6 第十六节掘进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7 第十六节拌料、搬运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7 第十七节管网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7 第十八节局扇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7 第十九节井上手选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8 第二十节给煤机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8 第三章接触噪声危害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8 第一节井下爆破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8 第二节主提升机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9 第三节主扇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9 第四节空压机司机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9 第五节锅炉工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9 XX矿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并结合本矿开采工艺及实际情况,特制订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作业人员要掌握本岗位职业安全健康防护知识,经过职业安
全健康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按时参加职业危害岗位的健康体检。
2、作业人员要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劳动用品(工作服、手套、防噪耳塞、防尘面具等),不许随便取下不用。
3、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作业人员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防护。
4、作业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报告,不准班中带病作业或饮酒后作业。
5、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各种危害标识,不得故意损坏。
6、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7、班中要时刻检查防护用品、设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
8、作业中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
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救援。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是指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环境质量,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一、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从事有害物质接触的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制药、冶金、建筑等行业。
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要求1. 职业卫生管理责任(1)明确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2)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1)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包括对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接触途径等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3. 职业卫生监测(1)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噪音、辐射等的监测。
(2)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装备(1)根据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结果,配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装备,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2)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装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5. 职业卫生培训(1)对从事有害物质接触的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括有害物质的性质、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2)培训应定期进行,新进职工应在上岗前接受培训。
6.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职业卫生监测记录等。
(2)档案应妥善保管,便于随时查阅和更新。
7. 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1)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责任人和处置措施。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8.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1)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包括讲座、宣传栏、培训等。
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监督1.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在工作场所进行公示。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岗位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2.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维护好防毒设备,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3.有毒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1进入岗位后要认真对岗位配置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确认通风设施正常运转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
2如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致使岗位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及时安排对通风设施进行维修处理故障,确保操作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浓度正常后,方可进行岗位操作.3。
3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3.4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3.5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3。
6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
4。
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
1生产现场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保持通风良好。
4。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4。
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4.4坚持湿式作业,减少粉尘危害。
4。
5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清洁文明生产。
5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
1作业中,应加强降噪设施的性能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5。
2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5.3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在采取个体防护的同时,建立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5。
车间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三篇)
车间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总则车间岗位职业卫生是指针对车间内各个岗位,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旨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岗位,任何岗位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
二、岗位卫生管理1. 岗位环境卫生(1) 保持岗位环境整洁,不得乱堆乱放。
(2) 保持岗位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3) 定期清理岗位周边区域,确保无垃圾和积尘。
(4) 使用岗位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后,要及时清理和归位。
2. 岗位个人卫生(1) 岗位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2) 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
如需要接触有害物质,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3) 不得在岗位上吸烟、喝酒、嚼食等。
(4) 如需进食,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并保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三、岗位职业病防护1. 劳动保护(1) 各个岗位应依据所处工作环境的不同,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具。
如防护手套、口罩、耳塞等。
(2) 操作机械和设备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
(3) 岗位上禁止进行危险的操作或尝试。
2. 职业病防治(1) 岗位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和政策,了解自己面临的职业病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3) 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有害物质泄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应对。
四、岗位卫生培训1. 新员工培训(1) 新员工入职时,要进行岗位卫生和职业病防护的培训,包括有害物质的认识、防护用具的使用等内容。
(2) 新员工培训内容应在岗位操作前全部完成,并签订相关的岗位职业卫生培训确认表。
2. 定期培训(1) 车间应定期进行岗位的职业卫生培训,对各个岗位的卫生要求和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再次强调和梳理。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分析。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概述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准则。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包括办公室人员和生产线工人。
在工作过程中,员工应遵守本操作规程的要求,并参与相关的职业卫生培训。
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公司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由公司高层领导和专业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
他们负责监测工作环境,评估职业卫生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三、工作环境监测公司将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以评估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振动、辐射等因素。
监测结果将被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
四、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公司将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以确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职业卫生风险。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暴露、噪音暴露、尘埃暴露等。
五、职业病防护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首先,公司将优化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暴露。
其次,公司将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耳塞等。
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六、职业卫生培训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的预防、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急救知识等。
员工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七、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公司将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卫生事故。
预案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处理流程、伤员救治等内容。
员工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八、职业卫生记录和报告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记录和报告系统,记录相关的职业卫生数据和事件。
记录内容包括工作环境监测结果、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结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一、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劳保手套及防护眼镜等)。
2、使用焊机前检查电器线路是否完好,二次线圈和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3、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移开才能工作。
4、起动电焊机前检查电焊钳柄绝缘是否完好。
电焊钳不用时,应放到绝缘体上。
5、推闸刀开关时,人体应偏斜站,并一次推足,然后开动电焊机。
停车时,要先关电焊机,再拉闸刀开关。
6、电焊工作台必须装好屏风板,肉眼切勿直视电弧。
7、严禁焊接封闭式的筒及松香筒、香蕉水筒氢气筒等易燃物品容器,否则会引起爆炸事故。
8、移动电焊机位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9、电焊机如有故障或电线破损漏电或保险丝一再烧断时,应停止使用,并报告有关人员修理。
10、下班时,应关掉电源,并将电源线及焊接线整理好。
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电工必须具备必要的电工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熟悉供电系统和各种配电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2、值班电工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用电规定,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仪表和防护用具、设备是否完好有效。
3、各种电气设备一律必须在停机、断电情况下取下熔断器,并挂上“禁止分闸,有人工作”的警告牌后方可进行工作。
4、每项维修结束时,必须清点所带工具、零件以防遗失和留在设备内造成事故。
5、低压设备上必须进行带电工作时,要经过领导批准,并需有专人监护,工作时要穿好防护服,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进行。
6、电器或线路拆除后,必须及时用绝缘包布包扎好,熔断器的容量要和设备与线路安装容量相适应。
7、工作时,工作位置周围不得有各种易燃易爆及其他影响操作的物件。
8、登高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使用梯子时,梯子和地面之间的角度以60℃为宜,并需有防滑措施,使用人字梯时,拉绳必须牢固。
9、在启动发电机组之前,必须认真检查机组各变速箱、离合器等各部分的完好情况,并确认无误方可开机,运行过程中,每小时记录一次主机进行情况。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工作场所中可能浮现的职业病和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一、概述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是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其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中可能浮现的职业病和事故,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暂时工。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
三、职业卫生管理1. 职业卫生评估:公司将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工作环境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依据。
2. 职业病防护:公司将根据职业病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设立防护区域等。
3. 职业卫生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等,以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安全操作规程1. 工作场所安全: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正确使用设备、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等。
2. 个人防护措施:员工在进行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3. 危(wei)险物品管理:员工必须正确使用和储存危(wei)险物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危(wei)险物品不会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4. 应急预案:公司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逃生路线,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五、责任和监督1. 公司负责人有责任确保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部门负责人有责任监督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的行为和环境。
3. 所有员工有责任遵守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预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引言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是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规范职业卫生工作而制定的。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职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1.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应包括职业卫生政策、目标、职责、职业卫生组织结构、资源保障、监督评审等要素。
2.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相衔接。
三、职业卫生风险评估1.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是指对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2.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应包括有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暴露时间、暴露途径等内容。
3.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职业卫生监测1. 职业卫生监测是通过对职业环境、职工健康状况及职业卫生控制措施的监测,评估职业卫生状况的过程。
2. 职业卫生监测应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工健康监测、职业卫生控制效果监测等内容。
3. 职业卫生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职业卫生控制措施1. 职业卫生控制措施应根据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和监测结果确定,并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个人防护措施等方面。
2. 工程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改变职业环境、降低有害因素浓度等措施。
3. 行政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制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卫生培训等措施。
4. 个人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
六、职业卫生培训1. 职业卫生培训应包括职业卫生知识、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内容。
2. 职业卫生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人员、时间等信息。
3. 职业卫生培训应针对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职业卫生应急管理1. 职业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或事故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职业卫生应急管理应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演练、应急物资的储备等内容。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引言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规范职业卫生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室人员、生产工人以及其他从业人员。
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1. 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公司领导层应确立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同时,应指派专人负责职业卫生事务,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2. 职业卫生目标:公司应设立明确的职业卫生目标,包括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提高员工健康水平等。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指标和考核体系,定期评估和监控职业卫生工作的效果。
3. 职业卫生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方法等。
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岗位和工种的特点进行调整,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职业卫生风险评估与控制1.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公司应对工作环境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包括对有害物质的检测和测量,分析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评估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职业卫生风险控制:根据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结果,公司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和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四、职业卫生监测与检查1. 职业卫生监测: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包括对员工体内有害物质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的监测等。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2. 职业卫生检查: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检查,包括对员工的健康体检、职业病筛查等。
检查结果应及时通知员工,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
五、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1. 职业卫生事故预防: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事故预防机制,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演练等。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 职业卫生事故处理:一旦发生职业卫生事故,公司应即将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救治伤员、隔离事故现场等。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样板(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职业卫生工作的岗位和环节。
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全面管理。
2. 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职责:(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3)监督、检查职业卫生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5)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卫生设施设备1. 建立职业卫生设施设备清单,包括通风、除尘、防毒、防噪、防辐射等设施设备。
2. 定期对职业卫生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严禁擅自拆除、改造或关闭职业卫生设施设备。
四、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岗位操作前,员工应了解并掌握岗位职业卫生危害因素,熟悉本岗位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 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
3.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报告。
4. 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5. 定期对操作场所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6. 遵守个人卫生,保持工作场所整洁,不得在工作场所进食、吸烟。
五、职业卫生培训1. 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职业卫生意识。
2.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岗位操作规程、防护用品使用等。
3. 员工应积极参加培训,掌握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六、职业健康检查1.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2. 员工应按照规定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填写检查结果。
3. 对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公司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治疗和保障。
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1.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包括员工职业健康检查记录、防护用品使用记录、培训记录等。
2. 严格保管职业卫生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
八、附则1. 本规程由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噪音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本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
造成职业病的主要产生于锯材、修补等工序。
三、总务部依法对员工办理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业病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定期为员工发放防护用品。
四、职业安全卫生科负责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及时报告整改。
五、技术科负责安装各车间的防尘设施,并完善制度、建立台账,做好检测、检查、维护工作及相关记录。
六、生产部加强除尘设备日常检查和使用管理。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落实整改,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用。
七、上级部门定期组织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监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在告知牌上及时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八、总务部或相关单位,在负责实施建设项目时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工作场所及职工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九、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防护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十、在有可能发生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
确定责任人和检查周期,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十一、职业安全卫生科负责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目标、方法、资金、时间等。
年底进行检查并考核落实情况,确保职业危害的防治的防治与监控效果。
十二、各生产车间总务部发现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的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十三、安环部要严把就业职工身体素质关。
负责落实职工体检制度,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及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精华)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一、总则1、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搞好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协调发展,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并要求职工在作业中不折不扣执行操作规程。
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2、职工在作业活动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认为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保护个人的,可以不予遵守。
培训职工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二、操作事项1、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创建清洁工作场所(1)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2)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3)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露物、灰尘和污物。
(4)清洁—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
要求各部门严格实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创建安全、舒适而清洁的工作场所,要做到及时清理无用物品,归整有用物品,物品拿取方便,有毒无毒分开,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2、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要经常检查,不得擅自拆除。
当操作人员发生错误操作,或者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便起到保险作用,从而能够预防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
工作场所配置通风、除尘、排毒、净化、防暑降温、抗震、防噪声等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从而保障劳动者健康。
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当定期维护,并遵守:(1)不得随意拆除,不得使其失效。
(2)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尽快维修。
(3)即使安全装置正常,也不得接触危险部位,必须接触时应使用辅助工具。
(4)必须拆卸安全装置或防护设施时,应切断电源,并加强信号联络。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人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第一条总则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3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3.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条名词解释1.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矽尘是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的无机性粉尘。
矽尘和煤尘是煤矿行业工人接触的主要粉尘,长期职业接触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是矽肺、煤工尘肺。
2.噪声:是给听到它的人和自然界带来烦恼的、不受欢迎的声音。
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长期暴露于一定强度噪声下,可以对人的听觉系统产生损害,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
噪声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接触高噪声能引起噪声性聋。
3.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指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都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窒息。
4.烟尘:烟尘是指在燃料的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中形成的漂浮于空中的颗粒物。
作业现场典型的烟尘有焊接烟尘、爆破烟尘,烟尘的粒径很小,一般小于1gm。
5.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6.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为中毒。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中毒按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一次接触大量毒物所致的中毒,为急性中毒;多次或长期接触少量毒物,经一定潜伏期而发生的中毒,称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亚急性中毒,有时也难以划分。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涂装岗位涂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使用的涂料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1. 涂料的调配必须在专门的调配间内进行,调配作业时,必须先打开通风装置后再作业,调配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3至5分钟后关闭。
2. 涂覆作业应在喷漆室或喷漆房(间)内进行。
涂覆开始时,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环境及设备情况,确认符合作业条件后,应先打开通风装置,喷涂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5至10分钟。
3. 完成每批的涂料调配作业和涂覆作业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置在专用器具内,不得乱扔乱放。
不应用汽油或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喷洒在地面上清除涂料残留物。
4. 涂料及有机溶剂的储存必须密封,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
不应直接将残余的或废弃的涂料倒入下水道,废弃物的处置时应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5. 本单位应根据《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规定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保持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6. 涂覆作业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应立即停止作业,到户外通风处换气休息,如情况较为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去检查。
7. 涂料或有机溶剂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应立即就医。
与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加清水清洁。
8. 涂装作业场所应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卫生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9. 生产场所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的要求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二、粉尘岗位粉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粉尘性质及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完整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完整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为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企业所属部门及各个车间,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包括粉尘、噪声、高温和有害气体。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本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主要针对生产性粉尘进行规范。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
因此,本规程适用于造粒岗、锅炉岗、打托岗等接触粉尘危害的岗位。
在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确认设施无异常现象时,开启除尘设施。
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以确保生产性粉尘浓度不超过最高容许浓度。
同时,应注意定期清洁和维护除尘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超标的生产性粉尘浓度,应立即停止生产,排除故障并进行清理。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粉尘扬尘,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本规程的制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和《噪声作业分级》等文件。
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称为生产性噪声,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称为噪声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配漆岗位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及卫生工作:(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命令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容器和油漆,按配比要求完成配漆工作;(2)完成每批的配漆工作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3)配漆开始时,必须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有机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4)配漆结束后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搞卫生清洁工作。
2、职业防护措施:(1)工程机械防护:无设备;(2)个人防护: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对个人防护用品,应该爱护使用并定期更换;(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如: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二、喷漆作业岗位操作规程:1、操作及卫生工作:(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命令单上的要求将各种油漆用喷枪喷于产品上;(2)完成每批喷漆工作后必须将原材料空桶和废抹布清理干净;(3)喷漆开始时,必须先打开送排风装置,以降低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送排风装置,油漆及甲苯容器必须上盖;(4)喷漆结束后,在搞卫生清洁工作时,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2、职业防护措施:(1)工程机械防护:送排风装置必须完好,能正常使用;(2)个人防护:在加料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爱护使用并蒂奇更换;(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上海青浦车灯喷漆厂2008年1月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喷漆室的通用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喷漆室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和维修。
2引用标准GB 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4053.1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2固定式钢斜梯GB 4053.3工业固定式防护栏杆GB 4053.4工业固定式钢平台GB 4385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GB 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 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通风净化GB 7231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GB 1236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J 4工业企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TJ 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术语3.1喷漆室spray booth一个完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具有良好机械通风和照明设备的、专门用于喷涂涂料的房间或围护结构体。
室内气流组织能防止漆雾、溶剂蒸气向外逸散,并使其集中安全引入排风系统。
3.2控制风速control speed of flow在操作人员呼吸带高度上与主气流垂直的断面平均风速。
3.3干扰气流irregular flow影响控制风速的一切气流,如工件和操作人员移动时产生的气流、车间穿堂风和门窗隙缝形成的气流等。
4通风排毒4.1控制风速4.1.1喷漆室内部为涂漆区,必须设置通风系统,其控制风速应按下表规定采用。
喷漆室的控制风速注:大型喷漆室一般为完全封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在室体内操作,同时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中小型喷漆室一般为半封闭的围护结构体,作业人员面对敞开面在室体外操作,仅设置排风系统。
4.1.2专门喷涂含铅或铬等涂料的喷漆室,控制风速应适当增大。
4.2冬季送风温度大型喷漆室除必须配置排风系统外,还应配置送风系统,冬季送风温度不得低于12℃。
4.3最高容许浓度喷漆室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作业人员呼吸带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GB 6514表2的规定。
4.4大气排放喷漆室排出空气中的漆雾和溶剂蒸气,当影响四周环境空气质量时,应经净化处理,使其符合TJ 36第12条的规定,再排放大气。
人口密集和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应符合地方标准的要求。
4.5排毒介质的处理4.5.1在水为排毒介质的喷漆室应设置气水分离器和集水池,气水分离器宜设置检修门,集水池宜设置稳定水位装置。
4.5.2集水池内宜加入弱碱性漆雾凝聚剂,并设置供集块状漆渣排出的排渣口。
4.5.3喷漆室用水为排毒介质,使用后排放必须符合GBJ 4第3章的规定。
4.6送排风系统4.6.1大型喷漆室送风系统采用静压室控制气流分布时,静压室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同时其维护、清理应方便。
4.6.2喷漆室的排风管道不得与其他工艺用通风管道连接。
4.6.3喷漆室排出的空气不宜进入喷漆室再循环使用,当喷漆室内无人操作时,允许部分排出的空气循环使用,但其防火防爆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
4.6.4喷漆室的排风管道和送风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应符合GB 6515第7章的规定。
5防火防爆5.1爆炸危险场所等级符合第4章通风排毒的喷漆室的内部及其配套的排风系统均为1区爆炸危险场所;与喷漆室开敞面以外垂直和水平距离3m以内的空间为2区爆炸危险场所。
凡属布置在以上区域的电动机,电器和其他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其相应的电气防爆安全技术与管理的规定。
5.2室体围护结构5.2.1喷漆室室体及与其相联接的送风、排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备。
室体内表面应平滑、连续而无棱角。
5.2.2喷漆室的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备,或辅覆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5.3作业人员和工件出入口大型喷漆室的内部高度不低于2m。
室内任何操作位置至作业人员出口应畅通无阻,如仅有一个出口,其宽度应不小于0.9m,门应向外开。
当工件出入口采用甲级防火卷帘门时,应具有断电时手动开启的装置。
5.4配套部件5.4.1干式漆雾去除装置、导流板、分布板、撞击板均应选用不燃材料制备,并应方便取出,经常清理。
5.4.2大型喷漆室送风系统所配置的加热器,无论何种类型,均不得布置在室体内。
5.4.3喷漆室内所有金属制件: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接地。
5.5照明灯具5.5.1喷漆室内应采用固定灯具照明,并用透光板将固定灯具与外界隔开。
透光板应采用难燃材料制备。
5.5.2喷漆室内严禁使用行灯。
5.6监测5.6.1大型喷漆室宜设置多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其报警浓度下限值应调整在所监测的可燃性气体爆炸下限的25%。
5.6.2静电喷漆室的防火应符合GB 6514第5章和GB 12367第4.5条的规定。
5.6.3喷漆室所在的建筑物内,应在室体附近配置自动或手动灭火装置或灭火器。
6防噪声6.1配套部件与喷漆室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阀件的噪声级应符合该产品出厂时容许噪声级的测定,并符合GBJ 87的规定。
6.2容许噪声级喷漆室的各个噪声源部件及其风管、水管应采取减振、隔振、消声和隔声措施,使其噪声级对操作位置的影响不得大于85dB(A)。
对四周环境及居民区有影响时,应采取噪声综合治理措施,并符合GB 3096的规定。
7防静电7.1防止室体静电积聚静电喷漆室的室体应符合第5.2条的规定。
当采用非静电导体(如混凝土或石材等)制备室体时,为防止带电绝缘体对作业人员造成电击,利用设置在带电绝缘体附近的感应式静电消除器,使空气电离,或在绝缘室体内配置适量导电材料,控制其静电电位在5kV以下。
7.2静电接地7.2.1静电喷漆室内所有金属部件、构件都应可靠接地,设置专用的静电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带电体的带电区对地的总泄漏电阻值不大于1×108Ω。
7.2.2采用手工静电喷漆设备的静电喷漆室地面应铺设导电面层,其电阻值不大于1×106Ω。
7.3其他防静电要求静电喷漆室的其他防静电要求符合GB 6514第11章的规定。
8喷漆室布置8.1布置要求喷漆室的布置必须符合GB 6514第2章和第8章的规定。
8.2操作空间喷漆室的操作位置所占空间应保证作业人员的头、臂、手、腿、足有充分的活动余地;并应考虑作业人员交替各种操作姿势所需要的空间和支撑件。
9操作安全与卫生9.1作业人员喷漆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喷漆作业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9.2操作安全9.2.1静电喷漆时,作业人员必须穿防静电鞋或导电鞋,其电阻值应不大于1.5×105Ω,并符合GB 4385的规定。
9.2.2与喷漆室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等部件易发生故障处,宜配套有响声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连锁。
9.2.3配套的气管、水管、油管和电线管外观颜色应符合GB 7231的规定。
9.3登高作业当喷漆室内操作和维修工作位置在室内地面2m以上时,须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扶梯,以及防坠落的栏杆、安全网、防护板,并应符合GB 4053.1~4053.4的规定。
9.4操作卫生9.4.1喷漆室内的最低照度规定如下:a.当采用混合照明时为:300 lx;b.当采用一般照明时为:100 lx。
9.4.2喷漆操作中使用的物料不得与皮肤接触,宜采用防护服、防护眼镜或长管面具与人体隔离。
9.4.3喷漆操作中所用溶剂或稀释剂不得当作皮肤清洁剂使用。
10维护10.1清理可燃残留物喷漆室内各种可燃残留物及受其污染的垃圾,以及沾有涂料和溶剂的棉纱、抹布等物料,必须及时清理,放入带盖的金属桶内,妥善处理。
10.2清除可燃积聚物喷漆室室体内壁、管道内外表面和用固体材料为排毒介质的漆雾去除装置的气流通流部分,所残留的各种可燃积聚物,必须及时清除。
清除时用刮板、刮刀或其他类似工具,必须选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11安全监察11.1设计喷漆室应按照持有专业设计证书的专业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制造;或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制造,符合GB 7691第4章的规定。
11.2验收11.2.1喷漆室出厂应具有由国家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参加鉴定的技术文件、产品铭牌、使用说明书和检验合格证。
11.2.2喷漆室交付使用前,应由使用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或选用单位)和制造厂在各项设计性能指标检验和性能检测资料齐全后,进行竣工验收。
11.3检查喷漆室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测定和电气安全技术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记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