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考点归纳

合集下载

考古学资料整理

考古学资料整理

考古学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1.三期说:1816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在对博物馆杂乱无章的藏品编排顺序时,依据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划分为依次承继的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

其后在1836年出版的《国家文物指南》一书中把史前文化分为三期: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三期说”的提出标志着考古学的诞生。

2.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典型的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居址为向心性环壕聚落,圆形或方形半地穴式。

墓葬为公共墓葬,婴儿死后瓮葬。

陶器以红陶尖底瓶为代表。

3.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纹陶器并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文化。

玉器精美,房屋为长方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

4.铜石并用时代:又称金石并用时期,自新时期时代晚期起,人类开始使用天然金属来制造工具,但由于金属工具数量少,仍然代替不了石器,磨制石器依然是新时代时代末期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加工工具,这一时代被称为铜石并用时代。

5.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

兴盛于商朝中后期。

安阳殷墟小屯是现今发现甲骨最多的地方。

甲骨文在商朝中后期主要用于王室占卜吉凶记事,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6.妇好墓:于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北宫殿区内被考古工作者发掘,保存完好,为商王武丁妻子妇好之墓。

是长方形竖穴中型墓,也是殷墟唯一保存完好的王室墓葬。

随葬品丰富,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近2000件。

考古学概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概论复习资料

1.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2. 遗迹是古代人类所遗留下来的生居死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设施,多属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3. 遗物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多属于可移动性的器物。

4. 遗迹和遗物统称为文化遗存。

5. 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6. 考古学研究的方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设备,以地层学和类型学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方法,还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科学获取古代遗存的信息资料。

7. 关于考古学研究目的,传统认识就是重建历史,即拼合、复原远古时期的物质文化和历史图景。

直到目前国内对考古学目标的定位仍然是“重构国史”,即认为考古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为历史学科服务。

欧美考古学界流行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复原文化历史只是考古学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考古学仅止于这一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要“重建相关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8. 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被公认为是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学科分支。

9. 考古学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科学中的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既包括学术思想的相互渗透、研究方法与成果的相互借鉴,也包括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方面,考古学本身的研究有赖于其他学科在理论、资料、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和协助;另一方面,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对象涉及面十分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拓宽了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充实了各学科的研究内容。

其中与考古学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主要有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化学、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狭义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古文字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美术史学、建筑史学、绘画、摄影等均与考古学研究关系密切。

考古重点

考古重点

1、二里头遗址:公元前1900-公元前1500年,是夏代晚期城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1959年被发掘,从中出土了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示,水器鸭型陶壶,洒器青铜爵等。

由于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文化遗存比较丰富,文化面貌特征比较鲜明,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977年被任命为二里头文化,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

2、“夏文化”:夏人活动区域内夏王朝时期的居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叫夏文化,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对象。

3、“夏代文化”:指的是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夏王朝以前或以后的文化都不能叫夏代文化,与夏王朝同时存在的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能叫夏代文化。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有助于探索夏代文化的重要遗址。

4、为什么说“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首先,从年代上看,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大致为公元前2010年至公元前1625年之间,与文献汇载的夏代纪年相当吻合;其次,从地理上看,二里头吻合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和西南部,其中以豫西、晋南为中心;这都与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豫西、晋南也完全一致;然后,从文化特征上看,二里头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富有特征的陶器上,如鸡冠形,并且出现酒器,说明饮酒之风盛行,并出现青铜器;从文化来源上看,二里头文化源于龙山文化;从社会发展阶段上看,二里头文化的墓葬出现等级之分,并且发现了奴隶,说明当时发展到奴隶阶段。

从以上五个方面考察,二里头文化就是考古学文化,即夏文化。

5、偃师商城:公元前1600年-1400年,是商代早期都城,位于河南省偃师市。

1983年被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铜刀,铜戈,铜。

是目前夏商时期布局节后最清楚的都城遗址,并为夏文化和商文化的分界提供了实物证据。

它也是目前中国早期城址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城址,它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6、郑州商城: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050年,是商代前期都城,位于河南安阳市,1928年被发掘,殷墟的宫殿和宗庙建筑多有夯土台基、台基上设柱础。

考古学背诵知识点

考古学背诵知识点

1.考古-金石学:宋代始形成为一项专门学问,是考古学的前身。

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

2.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3.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这是考古学与狭义历史的最大区别。

4.什么是文物:文物是指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具有历史的、艺术、科学价值的一切有形的物质遗存。

5.典型文物及价值:(1)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2)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3)唐昭陵六骏时刻:唐昭陵六骏石刻是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立于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北司马门内的6块大型浮雕石刻,型浮雕石刻,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一作特勤骠)“青骓”“飒露紫”。

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4)清乾隆金镶宝金瓯永固杯: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清乾隆时期的故宫金器,此杯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另外1只金质造办于嘉庆初年。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金,嘉庆二年造)、台北故宫博物院(1金,乾隆年造)、伦敦华莱士博物馆(1金、1铜鎏金乾隆年造)。

(5)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

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6、考古学的功用:(一)补史:1、文献资料不足(1)时间上:史前社会文字未发明文献记载不全(2)内容:只是人类社会的某些方面(二)证史,用考古资料来证史实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三)纠史、辨史,即用考古材料纠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四)考古材料比较直观生动。

考古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考古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考古学导论知识点总结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来揭示过去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学科。

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过去,还能为我们理解人类的发展和变迁提供重要的线索。

以下是对考古学导论中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一、考古学的定义与目标考古学简单来说,就是对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进行研究的学科。

这些实物包括遗址、遗物、遗迹等。

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建古代文化历史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分析和研究,拼凑出古代社会的文化面貌,包括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

2、了解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探究人类是如何从早期的原始状态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阶段和变化。

3、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考古研究,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特点。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遗址这是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所,如村落、城市、宫殿、寺庙等。

遗址能够提供关于古代人类居住环境、社会组织等方面的信息。

2、遗物指古代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各种物品,如工具、武器、陶器、金属制品等。

遗物可以反映当时的生产技术、审美观念和生活水平。

3、遗迹如墓葬、城墙、道路、沟渠等。

遗迹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的社会结构、工程技术和宗教信仰等。

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考古这是考古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考古工作者通过实地勘察、发掘,获取第一手的考古资料。

在田野考古中,需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发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考古地层学根据地层堆积的先后顺序来判断遗址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一般来说,下层的堆积年代早于上层。

3、考古类型学通过对遗物的形态、纹饰等特征进行分类和比较,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文化归属。

4、科技考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碳十四测年法、DNA 分析、金相分析等,对考古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取更精确的信息。

四、考古学的年代测定1、相对年代通过地层关系、器物类型学等方法确定的年代顺序,如某一遗址或遗物相对早于或晚于另一遗址或遗物。

考古学复习重点

考古学复习重点

考古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文化遗存:既人工遗物,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中留下来的带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各种各样的遗物和遗迹现象,包括制成品和非制成品。

在人工制品中除完整器物外,废弃品和特殊物品及其附著物也应予以重视。

2、考古地层学:又叫考古层位学,是以地层理论来指导考古调查发掘的一门学问,研究古代遗存中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

3、考古类型学:或称为标型学、器物形态学,它是通过对考古遗存的心态对比,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时空关系,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

4、考古年代学:考古学研究中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求证或检测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的科学。

考古学中的年代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前者指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和遗存在时间上相对早晚关系,后者则以确切的纪年给出时间顺序。

5、考古学文化:指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遗存总和,是特定文化遗存的共存关系。

它反映了人类活动遗存的类别或不同群体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由它表述的人们共同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6、文化遗存分析法:分析出一个考古学遗存内部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因素的组成情况,以认识其文化属性.即确定它在考古学文化谱系中的位置。

7、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二、简答、论述:1、关于人类起源: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

“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

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的前进进化。

“走出非洲”说。

直立是前人从人缘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

2、旧石器工业: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中每天都在选石、制造和使用石器,我们把这个过程和包含的文化行为称为旧石器工业。

主要包含石器原料与选料、石器制作技术与石器类型、石器使用功能。

考古学基本知识

考古学基本知识

考古学基本知识【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实物史料包括传世文物和考古发掘工作中获得的遗迹、遗物。

考古工作者据以研究古代政治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北宋开始已有研究古代金石器物的“金石学”;二十世纪初,开始有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研究,使考古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考古学文化】用以表示考古遗迹中(特别是原始社会遗迹中)属于同一时期的有地方性特征的共同体。

同一文化的遗存,有着同样形式的工具、用具和相同的制作技术等。

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大多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点命名,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

也有以该文化中的某一具体特征性的遗物来命名的,如“细石器文化”、“印纹陶文化”等等。

后一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近年来这种命名方法已逐渐为人们所淘汰。

【文化层】指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

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

考古工作很重要且具科学意义的一项内容,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地区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从各层中取样测定的孢粉资料,可以了解当时各个阶段的植被和自然环境。

【遗迹】指古代的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井、窑址、壕沟、栅栏、围墙、界壕等等。

由于地域、时代及民族的不同,遗迹面貌也各不一样。

就新石器时代居址而言,各地居室的形式与营建方式各不相同,山区有洞穴居址,沿海有贝丘遗址,沼泽有干栏式建筑,平原地带、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盛行粘土木构建筑的居室或半地穴居址等。

考古学考点

考古学考点

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发现地点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 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

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

在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还包括巫山人、元谋人等。

2、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20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类型学最初是为了解决考古遗存的时代问题,也被应用于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铜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

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4、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5、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得名于山东省滕州市北辛遗址的发掘。

主要分布于泰山南北两侧及汶河、泗河流域,年代在公元前5500-4200年之间。

典型的遗址除北辛遗址外,还有泰安大汶口遗址的下文化层、兖州王因遗址的下文化层等。

考古学通论笔记

考古学通论笔记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考古学通论笔记整理

考古学通论笔记整理

夏商周名词解释1.二里头文化:(1)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而命名的。

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

重要遗址有河南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山西夏县东下冯等。

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于商代二里冈文化。

按年代早晚分一、二、三、四期。

可划分为两个类型,豫西地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遗存的二里头类型和晋南地区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遗存的东下冯类型。

(2)二里头文化反映的社会形态:1.我国最早青铜器和铸铜遗物的出现,标志着二里头文化时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2.二里头城址及两个大型宫殿的发现表明这时期国家政权已经出现;2. 夏代文化: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

3. 探索夏文化的方法:(1)年代上应该与文献上记载的夏代纪年大致吻合;(2)地域上只能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范围内进行;(3)文化特征上应当区别于原始社会晚期文化与早商文化;(4)社会发展阶段上,从发现的文化遗存应能说明当时已经进入国家阶段。

4. 早商文化(二里岗期文化):二里岗期文化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命名。

属于商代早期文化。

二里岗文化遗存在我国较大范围内普遍存在,它以河南为中心,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

重要遗址有河南郑州二里岗、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山东济南大辛庄等。

二里岗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从河南龙山文化到殷墟文化这段空间中的一环,找到了殷墟商晚期文化的直接来源,为了解殷墟文化以前商文化的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还为进一步寻找夏文化打下了基础。

5.晚商文化(小屯文化):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获得大量珍贵资料,影响深远。

6. 偃师商城:为商代早期一座大型城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区西部,地处洛河北岸。

年代属商代二里岗期。

偃师商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城的四周均有坚固的夯土城墙,墙外有壕沟或护城河环绕。

现已发现5座城门,城内还发现若干条纵横交错的主干大道,均与城门相通。

城内有多处宫殿区、制陶遗址和中、小型房址,发现铜渣和陶范等青铜冶铸遗物。

中国考古学复习~

中国考古学复习~

1.考古学:以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学问。

它和狭义考古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的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

2.遗存:即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

必须是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加工的,如果是自然物,必须是与人类活动有关,能反映人类活动的。

主要包括遗迹、遗物,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不可以移动的遗存,如村落、房屋、墓葬、窑场、作坊等;遗物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可以移动的遗存,依质地可分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玉器等;依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礼器等。

3.考古学文化: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一群有同种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文化遗迹的文化遗存。

一般用于对史前或文献没有记载确切名字的一群遗存的描述。

4.考古学文化命名:①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②遗址的名称,如山顶洞文化③某一遗址典型遗存,如庙底沟二期文化④具有特征性的遗物,如黑陶文化、彩陶文化⑤族别,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

5.考古学文化类型:①同一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在其文化面貌上有一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用文化类型区分,如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又可分为“两城类型”“城子崖类型”“青土固堆类型”②有些考古学文化被发现初期,人们对于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先后关系还不了解,用类型区别,如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③在考古实践中类型还常常被用以某一种新遗存刚刚被认识,但尚不能确认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时对这种遗存的称谓。

6.考古学作用:考古学是历史科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文字出现前的史前社会的研究,完全依赖于考古学资料。

②对文字出现后的历史时期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的错误③对研究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有很大作用7.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调查和发掘两个内容。

考古学通论知识点

考古学通论知识点

考古学通论知识点第一次整理1、兴隆洼文化位于今内蒙古敖汉旗,西辽河,大凌河流域,时间早于红山文化。

陶器:均就是缠砂陶。

火候高质地结石,胎壁较薄,内壁磨光大多呈圆形黑色。

均手工制,泥圈套接捏合成器,器口外贴付泥条。

器表大多存有纹饰,纹饰以压印的线纹、之字纹居多。

器型直观,以筒状罐数量最多,少量碗钵。

石器:有打制(石铲、盘形器、敲砸器)、琢制(磨盘、磨棒)、磨制(石斧、石锄)、压制(骨梗石刃鱼鳔)四种。

其中以打制石器数量最多,器型较大。

骨器:种类较多,常用的有骨锥、匕、镞,镰形的鱼鳔。

房屋:台北盆地周围辨认出围沟,房址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圆角方形。

2、红山文化今内蒙古昭乌达盟以及部分辽河流域地区经济生活:一定程度的农业定居生活,渔猎是主要经济部门。

房屋:半地穴式房址。

发现了窑址六座,分为单室窑和连室窑两种。

在东山嘴和牛河梁遗址都发现了大型祭祀遗址。

陶器:夹砂褐陶和泥质白,均为手制。

夹砂陶火候高质地结石;器型直观,大口浅腹平底罐最多,少量平底碗、筒状瓮;颇具特色的时四海“之”字形纹饰。

泥质陶火候较低器型多样,存有小口双耳罐、资产规模浅腹平底碗、资产规模曲腹平底盆、钵等;外表常有黑色彩绘,常用的存有三角涡纹、横方块、菱形纹、鳞形纹等。

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琢制石器有磨盘磨棒等。

叶形。

细石器占到三分之一,包含窄小的石叶,条形石片、拇指砌刮削器、细长状器和石镞。

大型磨制石器存有捅斫器、斧状器、桂叶状石器。

研磨石器存有梯形石斧、梭形石畚、石刀等。

墓葬:牛河梁积石冢。

每座积石冢内都有数十人列棺而葬,按身份安置在不同大小的石砌棺中,数十石棺上覆盖石块结构构成一个整体,外围放置筒形陶器,形成积石大冢。

冢内随葬大量精美玉器。

3、东山嘴遗址:坐落于大凌河西岸一个高于河床50米的山梁正中,就是一座原始社会晚期的大型石砌祭拜遗址。

就是一组南北长60米,东西阔40米得石砌建筑群。

整个建筑所用石材均经过加工,砌筑很规整。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1考古学定义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名称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

最初泛指古代科学,后又指对古物和古迹的研究。

现今的考古学有它特定的涵义。

○1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还可引申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2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3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并论证其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2考古学性质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

3考古学研究对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实物资料。

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类。

○1遗迹:指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聚居村落及其相关的建筑遗迹和埋葬死者的坟墓等等。

包括住宅、墓穴、宫殿、寺庙、手工业作坊等。

○2遗物:指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包括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品等。

另外,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或者是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农作物、家畜、渔猎和采集所得的动植物遗存也属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研究的实物,主要研究它的社会性,而不在于个人的创造。

因此研究的重点是对遗迹和遗物的整个系列和类型进行研究,而不是去研究孤立的、单个的某一件器物。

4考古学研究范围两个范围:一是年代范围;二是内容范围。

○1年代范围:古代。

中国考古学的年代,其下限,一般定在明朝的灭亡为止。

○2内容范围:包括古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扩大的范围:研究人类本身的发展及其生活环境的变迁。

如,环境考古、气候考古、农业考古、科技考古、水文地震考古、民族考古、边疆考古等分支学科的产生,就说明考古学研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人类社会的范围,而是研究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

5考古学功用○1补史。

例:○2证史。

例:○3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例:○4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的建设服务。

例:6考古学的方法和步骤○1田野调查发掘与资料收集○2资料的整理分析○3综合性理论性研究7地层学概念地层学是用来指导考古发掘的方法。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

考古学复习资料考古学复习资料一、考古学综述考古学: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即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来研究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恢复人类的历史。

最终目标是阐明历史发展规律,既要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探索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及其成因。

1. 重建文化历史2. 重建文化形态3. 解释文化发展过程考古学的局限性:一、遗存的物质性二、遗存的不完整性三、时空的不确定性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和发掘、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

使用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广泛采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运用考古学方法论进行调查发掘以发现古代遗迹和遗物。

主要是以发掘为中心,同时勘察地面上的遗存。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植物学,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二、历史与突出贡献人物古物学:以古典时代(即希腊、罗马时代)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古代艺术品和镌刻在金属、石头、泥板、象牙等材料上的铭文,据此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和语言文字。

与中国过去的金石学相类似。

金石学: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偏重于铭文的著录和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形成于北宋,清代为鼎盛时期,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刘敞《先秦古器记》“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正其世谥。

”吕大临《考古图》摹录图像,铭文,记录尺度,重量,容量,出土地点,并进行考释,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古器物图录。

“探制度之原始,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

”王黼编《宣和博古图》元葛逻禄廼贤《河朔访古记》乾隆御纂《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和《乙编》德国J.J.温克尔曼《古代美术史》萌芽期约从1760至1840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C.J.汤姆森,三期论J.J.A.沃尔索把“三期论”用于野外古迹的分期《丹麦原始时代古物》使“三期论”从此成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形成期从1840至1867年“三期论”在史前考古体系的确立埃及和西亚的考古商博良罗塞达碑(Rosetta Stone),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

中国考古六大段的基础知识

中国考古六大段的基础知识

考古的基本知识要点考古类型学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

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

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

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

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3、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

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

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型石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

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

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

考古学重点整理啦啦

考古学重点整理啦啦

一、“考古学”名称的由来:北宋中叶,吕大临《考古图》标志着金石学诞生。

三、考古学研究的对象1、实物资料(文化遗存),分为遗物和遗迹两大类。

2、各种精神文化。

如美术观念、信仰等。

“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同一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应该是属于有着共同传统的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与民族的形成有关。

同样的工具,同样的技术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种文化的特征。

(3)断定文化遗存的年代A、考古学上的“年代学”相对年代: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类型学和地层学的研究。

同时也采用自然科学技术等手段。

绝对年代:是指遗迹和遗物形成时距今的具体年代。

确定绝对年代的可靠依据:年历学、碑碣、墓志、铜器铭文、甲骨、简牍及其它各种器物的纪年铭文。

对史前时期的文化遗存,断定绝对年代必须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

B、断定文化遗存年代常用的主要方法: 其一,文字资料。

其二,地层学的研究。

地层学:是对地层堆积的层位上下、对堆积时代的相对迟早关系的研究。

即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

必须遵守的原则:一是叠压关系;二是打破关系。

其三,类型学的研究。

类型学:是将同类遗存按其形态的差异程度不同进行排比,研究其相互序列和相互关系。

必须遵守的原则:一是类型学所研究的遗存必须是同一类的;二是类型学必须要有“地层学”作依据。

其三,地质年代学。

如田野地质的结构、古物学的证据等。

其四,自然科学方法。

如碳的放射性同位素断代法(简称c14法)、热释光法、古地磁法等。

考古学的分支一、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是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围划分的。

它们所研究的时间围以文字的发明为界限。

1、史前考古学研究文字未出现以前的历史。

2、历史考古学历史考古学仅限于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

其共同性是: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遗迹和遗物。

考古复习

考古复习

1、田野考古发掘中常见的两种地层关系:P13(1)叠压关系:由上而下顺序相叠的未经扰动的地层关系;(2)打破关系:是一种挖破的地层,较为复杂,有两个地层之间的相互打破也有遗迹单位之间的相互打破关系;2.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1)绝对年代:指文化遗存形成时距今的年代;P16(2)相对年代: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3.型:同类器物中具有平行关系者;式:具有上下(先后)发展关系者;P154.遗物、遗迹:P25.文化层:P12 文化层关系有三种:叠压、打破、共有关系、原则上是新上旧下;6.考古学文化:指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遗存总和,是特定文化遗存的共存关系。

它反映了人类活动遗存的类别或不同群体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由它表述的人们共同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例如在考古工作中,发现某几种特定类型的器物,经常地在一定地区的某一类型的居址或墓葬中共同出土,这样一群有着特定组合关系的遗存,即可以称为一种“文化”。

由于他们总是共同存在于同一文化层或墓葬中,表明它们属于同一时代。

一个文化不能由一种特征来划分,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找到类似的文化因素。

只有许多特征的总合才能把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划分开来。

)P15导P27.红山文化考古发现:(夏)东北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铜石并用早期文化类型,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分布于辽西、内蒙古东部和燕山南北地区。

以农业为主,但狩猎采集占相当地位。

陶器基本属筒形罐“之”字纹文化系统,但又受仰韶文化影响而有细泥彩陶。

玉器文化发达。

重要的遗址有牛河梁遗址,发现有一处“庙”与冢结合的祭祀遗址女神庙以及积石冢墓地。

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

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

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

考古复习

考古复习

遗迹:指不可移动的古代遗存。

遗物:遗物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

金石学:金石学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考古学分支:按照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等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分支。

元谋人: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

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

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

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

北京人: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

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

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

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

属晚期智人。

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

华北地区旧石器两大系统:两大系统分别被命名为"鹰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

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称"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关中及丹江上游地区,存在于约公元前6000年至5000 年。

大地湾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既是中国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区最早产生的农业文化。

因其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所以处处显露出原始的特征。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考古学考点归纳与总结——Collected by QQ考古学导论名词解释【分支学科】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物质资料】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相关著作】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考古三大杂志】【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气候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AMS、达曼表【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论述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关系(北大赵辉写的论文)2·中国考古学史旧石器时代考古名词解释【人类化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文化遗址】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匼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工具类】《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砾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加工工具》石锤、石占【制作技术类】《石料加工各部名称》台面、打击点、半锥状、石片角、辐射线、同心波纹、阴面、阳面、锥疤《直接打击法》锥击法、碰站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间接打击法》击钎法、压剥法《修理技术》压制法、指垫法【技术模式】奥杜威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细石器技术、修理台面技术、预制石核技术、盘状石器技术【技术研究方法】微痕分析法、埋藏学、孢粉分析法、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石器拼合【技术理论】莫维斯理论、竹木文化说、石器工业南北二元结构、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人类与文化起源理论与研究】特异进化、镶嵌进化、夏娃理论、区域连续进化理论、中心营地说【旧石器环境】《黄土》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青藏运动、昆仑—黄河运动、共和运动【著名考古学家】桑志华、魏敦瑞、步达生、裴文中、贾兰坡论述1·周口店2·区域渐进理论3·南北技术系统4·华北两大技术系统5·细石器6·莫维斯线及其意义7·中国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变8·中国旧石器时代最早人类与分布9·旧石器分期及各期代表新石器时代考古名词解释【时代说】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李家村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白石村文化、新乐文化《长江流域》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皂市文化、大溪文化、薛家岗文化、龙扎文化、河姆渡文化、青莲岗文化、陶寺文化、造律台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客省庄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遗址】舞阳贾湖、秦安大地湾、白音长汗、姜寨遗址、东山嘴、牛河梁、陶寺遗址、夹山咀、西水坡、半坡遗址、反山墓地、瑶山墓地、莫角山、朱封大墓、郑州西山城、淮阳平粮城、八十垱、城头山、甑皮岩、玉巉岩、仙人洞、吊桶环、贝丘遗址、沙苑遗址、西阴村、仰韶村、后岗、良渚【遗物】《石器类》磨制石器、石磨盘、技术、管钻法《牙骨器》龟甲器、卜甲、卜骨、蝶形器、牙璋、骨耜《玉器》钩云形器、玉琮、壁、环、玦、瑗、玉猪龙《陶器》红顶碗、尖底瓶、陶鬶、觚形器、夹炭陶、原始瓷、蛋壳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陶尊<技法>泥条盘筑、泥片贴塑、轮制法《纹饰》兽面纹、朱书陶文、绳纹、之字纹、附加堆纹、丁公陶文、云雷纹【墓葬制度】瓮棺葬、居室葬、土墩遗址、萨满教、奠基牲、二层台【建筑类】地穴式、半地穴式、土骨泥墙、干栏式【文化研究】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文化因素分析法、文化功能观、文化系统论、条块说、满天星斗说【农业起源研究】山地说、华南说、外来说、边缘起源学说、广谱革命【国家起源研究】聚落形态、酋邦理论、分层理论、古国、方国、王国、三部曲与三模式【著名考古学家】安特生、李济、梁思永、苏秉琦、张光直、夏鼐、严文明论述1·陶瓷起源2·农业起源和稻作起源3·良渚文化遗存发现与研究4·陶寺墓地与文明研究5·文明起源6·中石器时代7·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8·各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谱系9·龙山时代10·新石器发现的早期城址及其意义11·考古学文化研究12·概述北方地区中期文化及共同的特征夏商周考古名词解释【考古学文化】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东下冯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先商文化、先周文化、岳石文化(平度东岳石)、湖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赤峰)、夏家店上层文化、吴城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四坝文化、西团山文化、光社文化、蜀文化、吴文化、越文化、下七垣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大师姑城址、岳石城址、二里冈遗址、东下冯商城、垣曲商城、盘龙城遗址(黄坡)、焦作府城遗址、偃师商城、殷墟、三星堆遗址、新干大洋洲、周原遗址、丰镐遗址、金沙遗址、燕下都、临淄齐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侯马晋故城、楚纪南城、成周、秦都雍城、周公庙、北赵晋侯墓地【墓葬】西北岗王陵、妇好墓、琉璃阁商墓、武安村大墓、丰鸡台墓地、屯溪西周墓、上村岭虢国墓、蔡侯墓、曾侯乙墓、中山王墓、秦公1号大墓、赵卿墓(太原金胜村)、印山大墓、真山墓地、京观、大堡子台、苏埠屯大墓(益都)、燕侯墓、湖北大冶铜绿山、江西瑞昌铜岭铜矿(商中期、战国早期)【遗物】《铜器类》司母戊方鼎、大丰簋、利簋、何尊、令彝、宜侯矢簋、盂鼎、克鼎、史墙盘、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吴王光鉴、鄂君启节、兆域图、裘卫四器、铁刃铜钺,青铜、红铜、黄铜《货币类》刀币、空首布、布币、鼻蚁钱、齐法化、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齐造长邦之法化秦汉考古名词解释【遗址】汉长城、未央宫、东汉洛阳城、明堂、九庙、太学、灵台、辟雍、罗经石遗址、京师仓、铁生沟、瓦房庄、滇文化【建筑】竹马【墓葬】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刘焉墓、满城汉墓、大葆台汉墓、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沂南画像石墓、卜千秋墓、洛阳烧沟汉墓、罗泊湾汉墓、和林格尔墓地、望都汉壁画墓、安丘画像石墓、武威雷台汉墓、石寨山墓地、武氏石祠、孝堂山石祠、【墓制】画像石、画像砖、黄肠题凑、外藏椁、回廊、便房、砖石墓、崖墓、石棺墓葬、大石墓、空心砖墓、金缕玉衣、绞裘之制、买地券、朱书解除文、摇钱树、模型明器【遗物】《铜器》商鞅量、秦诏版、秦量、秦权、新莽嘉量、长信宫灯、大司农平斛、铜镜、铜奔马、昭明镜、日光镜、规矩镜、五铢钱、半两钱、新莽钱<技术>金银错、鎏金工艺(涂金工艺)《铁器》生铁、块炼铁、块炼钢、百炼钢、灌钢、炒钢、胆铜法、书刀、熟铁<技术>生铁技术、熟铁技术、铸铁技术《陶器》低温釉陶、解谪瓶、高温硬陶、瓦当、空心砖《漆器》银口黄耳<技术>锥画工艺、堆漆工艺、戗金工艺、金银平脱工艺、涂金工艺《石器》石翁仲、天禄、辟邪、刻石、画像石、正始石经、熹平石经、石阙<技术>粗线刻、细线刻、凸面刻、浅浮雕、透雕《纺织》通经短纬、旌旗《竹木》简牍、居延汉简、天水秦简、江陵秦简、临沂银雀山、汉简、简帛文字、云梦秦简、凭几、里耶秦简、告地策、遣策《玺印》封泥、滇王之玺、广陵王玺、汉倭国玉玺【工商制度】工官、铜官、铁官、尚方、考工、盐铁令【相关著作】《三辅黄图》、《考工记》、《元和郡县图志》【著名考古学家】斯坦因、斯文赫定【其他】西北科学考察团论述1·铁的早期发现及冶铁技术的发展2·商周至秦汉陵园制度的形成3·秦咸阳城的发现4·汉代诸侯王墓形形5·汉画像石墓的发现6·洛阳地区汉墓7·汉代的工业8·秦始皇王陵与兵马俑9·西汉帝陵特点10·先秦文化探源11·汉代铜镜12·汉代画像内容与流行魏晋隋唐考古名词解释【遗址】《城址》尼雅城址、楼兰遗址、大明宫、大明宫含元殿、兴庆宫、含嘉仓、正仓院、金镛城、瓮城《窖藏》何家村、丁卯桥《墓葬》方山永固陵、司马金龙墓、姜【】墓、徐显秀墓、湾漳墓、茹茹公主墓、崔芬墓、北周李贤墓、安伽墓、虞弘墓、封氏墓地、李秀润墓、永泰公主墓、李贤墓、史思明墓、张九龄墓、王处直墓、南唐二陵、刘华墓、王建墓、李静训墓、渤海公主墓、李宪墓、东吴朱然墓、小河墓地、冯素弗墓、模印拼嵌画像砖墓《石窟类》克敦尔石窟、炳灵寺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瓷窑》安阳窑、刑窑、黄堡窑、洪州窑、吉州窑、长沙窑、定窑、官窑、越窑《其他》大雁塔、龙兴寺、法门寺、慈恩寺塔、渤海遗址、永宁寺、华清池【制度】墓葬制度哪个朝代的(这个时期的)、墓道、甬道、天井(狮子山楚王墓就有)、壁龛、影作木结构、号墓为陵、衰册、别敕墓、祔葬墓【其他制度】里坊制度、萨宝府、文思院【遗物】《专门随葬遗物》墓谒、墓刺、墓志、魂瓶、堆塑瓶、陶牛车、墓龙、镇墓兽、(为葬而葬)《铜镜》神兽镜、画像镜、宝相花镜、四神十二生肖镜、螺钿镜、平脱镜、葡萄镜、《钱币》开元通宝、会通开元、乾元重宝、月痕开元、得壹元宝、玳瑁币《陶瓷、玻璃器》三彩器、鸡首壶、堆塑罐、秘色瓷、琉璃《其他》走马楼吴简、华元罄、开成石经、汲冢竹书【手工工艺】《制陶工艺》釉下彩、绞胎工艺、堆塑技法(仿锤揲花纹)《金银器工艺》金花银器、步摇、锤揲技术《纺织工艺》庸调布、通经断纬、缂丝、缂毛技术、蜡缬、绞缬、夹缬、染色、织花、印花【中西交流】《文字类》法卢文书、李柏文书、粟特文书《其他》萨珊玻璃、伊斯兰玻璃、波斯陶、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玳瑁币、《佛教类》中心塔柱、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佛因缘故事、金刚石指环、键陀罗艺术、丝绸之路、绢马贸易、丝绸战争【相关著作】《水经注》、《大唐西域记》《历代名画记》、《封氏见闻记》、《世说新语》、《元和郡县图志》、《洛阳伽蓝记》论述1·唐长安洛阳城2·隋唐城址类型3·唐墓壁画形制及演变4·唐陵5·里坊制度6·邺城7·六朝壁画形制宋辽金元明考古名词解释【遗址】《城址》辽上京、黒城遗址、元大都、锯鹿古城、高昌故城《墓葬》白沙宋墓、张士城母亲墓、黄昇墓、萧沙姑墓、宝山大墓、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齐国王夫妇墓、明定陵、时立爱墓《建筑》界壕边堡、瓮城、永乐宫《窑址》建窑、景德镇窑(御窑遗址)、浮梁瓷局、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德化窑、龙泉窑、磁洲窑《其他》南海一号、黑石号【墓葬制度】五音姓利墓地、漏泽园墓、攒宫、石藏子【遗物】《瓷器》青花、彩青、釉里红、釉下彩、绿红、水彩、粉彩、珐琅彩、法华器、冰裂纹、秘色瓷、甜白、脱胎瓷、绞胎瓷、芒口、鸡冠壶、《铜器》湖州镜《其他》碑石、平江图碑【相关著作】《东京梦华录》、《南村缀耕录》、《元故宫遗录》、《陶记》、《格古要论》、《梦溪笔谈》、《天工开物》、《营造法式》、《清明上河图》、《宣和博古图》、《园治》、《水经注》论述1·汴梁城2·辽上京3·元大都4·砖室墓5·瓷器(注意中西文化交流)6·宋元明地方城市布局及类型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