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乡土地理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乡土资源是指一定地域内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社会等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在地理学研究中,乡土资源的分析和评价是学者们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对乡土资源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为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在乡土资源研究中,我们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
例如,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对乡土资源进行系统地分类和评价;收集和整理区域内的历史文献和口述资料,掌握当地的历史文化变迁和发展脉络;开展社会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人文、社会和经济状况等信息。
这些实践形式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我们还应该注重结合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例如,可以联合当地企业或组织,共同研究乡土资源在产业开发中的应用和开发路径,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也可以通过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让乡土资源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反哺当地居民,增强其文化自信和地方自豪感。
此外,乡土资源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例如,可以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多方面交流和讨论,形成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好地促进乡土资源研究的深入开展。
同时,也应该注重地理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跨界合作,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实现乡土资源研究与产业、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
总之,在乡土资源研究的学习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科融合和跨界合作,从而使乡土资源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经验总结-精选文档
如何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经验总结基础教育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改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探索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
这是课程改革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特的课程领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1]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内涵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是一种课程类型,也可以看做是以知识与经验并重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综合概念,包括两方面的意义,既有学习的内容,又有课程的内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研究性教育的定义是:“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预测交流结果。
”[2]二、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地理是指家乡的地理知识,它的内容是学生家乡的地理环境,乡土地理的教学不能仅仅限于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中的几个要素,开展研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乡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乡土地理环境就在学生身边,是学生身边可触可及的熟悉事物,展开实地调查简单易行,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和交通状况,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改善家乡面貌激情。
[4]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大自然,走入社会生活,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分析调查本地自然条件对社会环境、经济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改变。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地理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传统地理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科书知识的传授,缺乏实地体验和案例分析,导致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与此乡土资源作为地理教学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包含丰富的地理现象和文化特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机会。
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成为了当前地理教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深入挖掘乡土资源,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探索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意义乡土资源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和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与路径,以期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乡土资源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地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乡土资源的开发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分析问题,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地理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对本土文化和环境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环境保护意识。
2. 正文2.1 乡土教育资源概述乡土教育资源是指地理位置、景观、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特色和价值的资源,广泛分布于农村和乡镇地区。
乡土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对于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
通过深入了解乡土资源,学生可以了解地方的特点、优势和问题,增强地方认同感和自豪感。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引言地理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方式与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在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能够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研究。
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与价值乡土地理资源的定义乡土地理资源指的是位于乡村地区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人口分布等。
乡土地理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
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乡土地理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域性:乡土地理资源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每个地区的资源具有独特性,反映了地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2.多样性:乡土地理资源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
3.可观察性:乡土地理资源通常比较真实、可观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观察到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4.实践性:乡土地理资源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5.教育性:乡土地理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乡土地理资源的价值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具有以下几个价值:1.增强学习兴趣:乡土地理资源能够提供真实、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与课堂内容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拓宽知识面:通过参观、考察乡村地区的地理资源,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增强实践能力:乡土地理资源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对地理知识进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研究乡土地理资源,学生能够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如地理观察、地理分析、地理判断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托乡土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依托乡土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作者:商航嘉徐睿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9年第03期[关键词: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十堰]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
结果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比较高,但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2000年研究性学习诞生了,它指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相关的课题,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活动。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热爱学习,增进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但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选择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难度不能过大。
同时在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尽量将课题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课题的实用价值。
按照如上的选题要求,笔者通过研究,撰写了三篇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案例1: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水污染状况调查。
1.调查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经由地域性问题演变为全球性问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关心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和短缺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十堰作为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区,更应该将保护水质放在重要地位。
因此,有必要调查汉江河水的污染状况,通过调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意识。
2.调查研究过程:1.选择汉江十堰段作为研究对象。
2.确定研究的主题:汉江水污染状况调查。
3.开展调查。
问卷调查周边居民对于保护水质的重视程度,走访调查哪些企业排放了污染物,寻找污水排放口,拍照记录污染现象,抽取河水进行水质分析,分析水质现状,找出主要污染源。
3.记录研究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如下:①治理水污染: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和检查;整改排污量大的企业;关闭排污设施落后的企业;建立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养殖场建立治污设施;环保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清理江内的垃圾;②植树造林:江水周边地区建立绿化带;恢复源头地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③开展班会,主题为“节约用水”。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乡土资源是指地理信息中的一种特殊资源,它是指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农田、山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
这些资源在地理学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它们才是地理学习者进行研究的最好对象。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地理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地域特点,提高地理意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进行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地理学习者要深入了解乡土资源所在的具体地理环境。
比如通过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乡村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自然环境特点。
同时也要了解当地的村落布局、农田面积、种植作物、畜牧业发展情况等人文环境特点。
只有深入了解乡土资源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研究性学习。
进行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
在深入了解乡土资源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之后,地理学习者可以就当地的资源进行实际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改善土地荒漠化问题,通过水稻种植来提高农田产量,通过农村旅游业开发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等。
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够提高地理学习者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又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进行乡土资源的综合研究分析。
在乡土资源的实践研究中,地理学习者需要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进行乡土资源的综合研究分析。
可以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自然环境特点,结合农田面积、种植作物、畜牧业发展情况等人文环境特点,进行乡土资源的优势劣势分析,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进行乡土资源的科普宣传活动。
作为地理学习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意识,同时也要为乡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贡献。
可以通过举办乡村地理知识讲座、开展地理科普宣传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乡土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乡土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利用效率。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不仅能够帮助地理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同时也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一定的贡献。
如何利用乡土地理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
如何利用乡土地理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第一篇:如何利用乡土地理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示例4:如何利用乡土地理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思路选题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开端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就学生的培养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乡土地理环境中蕴含的研究性学习素材是相当丰富的,从乡土地理环境中挖掘出一些平时视而不见的而知识价值很大的研究性学习素材,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应用就在身边,从而由熟悉的地理环境入手,学习地理基本知识,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应用地理知识为家乡建设服务,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乡土地理环境中挖掘研究性学习素材,具体可循以下的思路去设计。
自然地理:地形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地质构造:名称、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开发现状前景气象及气候资源:气象要素的分布及特点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开发现状、水污染及环境保护自然带及其森林、草场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和保护灾害性的地理现象:台风、梅雨、伏旱、寒湖、滑坡、地震、泥石流人文地理方面: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农业生产及农业布局、专门市场的布局等例如,从天津市城市规划的重要举措----海河两岸开发来设计一系列研究性学习课题就是极具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第二篇: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1)新闻联播与“地理”(2)山谷风的形成(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8)城市功能分区(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11)月相变化观测(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14)火山模型的制作(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7)中华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第三篇:高二地理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高二地理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开展高二地理研究性学习。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乡土资源是指国家或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人文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增强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地球与地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乡土资源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绘制出属于自己家乡的地图,通过实践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和地图元素的含义。
这样的学习方式比简单地阅读教科书更加直观和生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比如观察家乡的地貌类型、测量山川河流的长度和宽度、考察地质构造等等,可以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去调查、采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经济地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家乡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措施等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地理学科的本质是研究人与地的关系,通过学习地理,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乡土资源是指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区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本文对于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的相关建议。
首先,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区来进行实地调查和实地观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自然景观区、人文景观区或者历史古迹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自接触、观察和体验。
通过实地调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并深入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其次,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进行案例研究。
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资源,用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案例,深入了解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内在规律。
第三,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
乡土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有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来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例如进行地质实验、水质检测、气候观测等。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和实践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进行地理项目研究和调研报告。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择一个具有地理特色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例如当地的农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
通过调研报告,学生可以了解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案例研究、实践操作和项目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地理知识更加具体和实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乡土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该地区的独特之处和特色。
乡土资源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也可以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实践的基础。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研究乡村农田利用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去当地农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农田利用情况,进行采集数据和样本,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述。
这样的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学生对农田利用的理解和认识。
乡土资源还可以作为地理实验的素材。
在地理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当地的乡土资源特点,设计一些与实际情况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入探索地理知识。
利用当地山区的地貌特点,设计一个模拟山地水文过程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形对降雨径流的影响。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把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乡土资源还可以用来进行地理项目研究。
学生可以选择当地的某一乡土资源进行研究,当地的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等等。
他们可以查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完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通过这样的项目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乡土资源的特点和问题,还能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乡土资源还可以与地理学科的其他内容进行整合。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同时还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乡土资源的探索和研究,可以促进跨学科学习和合作。
在研究当地的农田生态系统时,可以引入生物学的知识,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
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认识和理解。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有着许多优势和价值。
通过乡土资源的实地考察、实验设计、项目研究和跨学科整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习的效果。
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探索和研究地理知识。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乡土地理资源是指位于乡镇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元素,包括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
在普通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利用乡土地理资源。
首先,乡土地理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在讲解相关概念和理论时,可以对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实例说明,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内容。
例如,在讲解溶洞地貌时,可以选取当地著名的溶洞景点作为案例进行介绍,揭示地貌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够使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具体的地理实物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
其次,乡土地理资源可以作为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中,可以选择乡土地理资源作为目的地或任务点,让学生亲身接触实地环境,感受地理资源的独特之处。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身体验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了解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学生对自己乡土地理资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应该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提升上。
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加入乡土地理资源的相关要素,对学生对当地地理资源的了解和认识进行评估。
例如,在测试中设立与乡土地理资源相关的选择题或应用题,测试学生对当地地理资源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参与乡土地理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普通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将乡土地理资源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乡土地理资源作为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实地环境;通过评价学生对乡土地理资源的认知程度和应用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究感兴趣的课题,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解决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论证推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应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乡土资源的重要性乡土资源是地理研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资源是指特定地区土地上所蕴藏的各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这些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地理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基础。
乡土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乡土资源反映了地域的特色和文化传承。
每个地区的乡土资源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历史底蕴,反映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方式。
通过研究乡土资源,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乡土资源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实践平台。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乡土资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深化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实践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乡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乡土资源的特点和潜在价值,可以有效地引导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合理规划资源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乡土资源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乡土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发展。
1.3 研究性学习与乡土资源的结合研究性学习与乡土资源的结合是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探讨话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发现规律、解决挑战,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乡土资源是指各地具有一定地域特色、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等资源,如农田、村庄、乡村美景、传统文化等。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一、引言乡土地理资源是指当地特有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地理条件和现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方式,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乡土情感,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1. 乡土地理资源的调查与分类通过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将乡土地理资源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整理。
2.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乡土地理资源的认知程度和兴趣,分析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3.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包括课堂讲解、实地考察、乡土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
4.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通过对比实验和成绩分析的方式,对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预期能够系统地总结出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方式,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乡土地理资源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最终形成一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报告,为今后的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乡土资源是指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一个地区的独特特色和重要财富。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利用自然资源做案例教学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形成的供人们利用的各种自然物资,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在教学中,可以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案例,让学生通过探究当地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深入理解资源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和所包含的地理知识。
例如,如果是一个山区地区,可以以“山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为案例,让学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山区水资源来发展农业、养殖业等产业,同时又要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二、开展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考察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情况。
比如,组织学生前往本地的自然保护区、湿地等地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美丽的山水风光,了解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历史名胜、文化遗址等地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本地的文化历史,形成对于当地特色文化的深入了解。
三、借助本地人文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人文资源是指人在地理环境中留下的各种文化景观和人文遗产。
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本地的人文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例如:1.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调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如制作民间手工艺品、节日等活动。
2.通过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成就等方面,深入探究当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3.以本地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了解本地产业的发展历程、特点等,并探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景。
总之,地理学科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积极地利用乡土资源,创造各种多样化、活泼实践的教学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了解当地和环境。
以乡土地理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以甘肃省永靖县为例
探索篇•教学研究以乡土地理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以甘肃省永靖县为例杨光阔(甘肃省永靖中学,甘肃永靖)乡土素材的开发与利用是发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研究已表明,乡土素材取自生活实际,融入乡土素材的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理充分地将乡土素材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增强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让学生从身边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两大理念“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两大理念不谋而合。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
永靖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东北与兰州市接壤,贴近欧亚大陆桥,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
地理位置东经102°53′至103°39′,北纬35°47′至36°12′。
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呈独特的S形穿境而过。
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为学生开展地理学科类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一、乡土地理资源的分类乡土地理资源的挖掘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区域有所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先将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归类,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研究的小课题。
以永靖县为例,乡土地理资源的分类如下:(一)自然资源:1.水文类(炳灵湖、太极湖、黄河等);2.生态类(黄河三峡太极岛湿地公园、叭咪山森林公园等);3.地形地貌类(姊妹峰、毛公山和炳灵石林、丹霞地貌等);4.气象类(灾害天气、雷暴天气等)。
(二)人文资源:1.工农业类(塑料温室大棚、永靖工业园区等);2.交通、商业类(折达路的建设、鸿瑞假日大酒店、太极文化广场等);3.城建类(公共交通站点与线路、古城新区建设等);4.科考类(炳灵寺石窟、刘家峡水电站等)。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运用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土地理教材一直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到了地球上各个地区和各种自然环境的特点。
在过去的教学中,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往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学生对于乡土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对乡土地理教材进行重新审视和改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探究该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现状,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二是解析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三是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四是探讨如何有效地将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运用到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提出相应的实践方法和建议;五是评估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推动作用,探讨其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旨在为教育教学改革和乡土地理教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而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展开讨论,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以主题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联系到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和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主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在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中的应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空间分布、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关系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反映现代文化发展和人类自我认识的学科。
在新发展阶段下,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有效手段。
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究,使学生坚定地津湖系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地理素质,成为了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动态问题。
一、针对乡土资源,在教学中融入地理综合实习
二、针对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创新实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性地利用乡土资源,通过地理探究、地理设计等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地理科技、地理测量、地理信息、地理科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运用先进地理技术手段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最前沿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乡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三、针对乡土资源,在地理考察中揭示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在对乡土资源进行地理考察的基础上,需要通过提问、分析等方式,揭示出当地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立体分析,探究其中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地理环境变迁的规律,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环保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针对乡土资源,可以通过综合实习、地理创新实践和地理考察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地理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能动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更好地感受乡土资源的魅力,坚定环保意识,为保护乡土资源做出积极贡献。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
而在地理学的学习中,乡土资源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为乡土资源是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交汇点,它们不仅承载着地理环境的特色和资源禀赋,更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影响和塑造。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实践与思考两个方面对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进行深入探讨。
1. 研究性探究乡土资源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以实地调研和实验为基础,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探究。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当地的乡土资源进行研究,可以是当地的农作物、水资源、地形地貌等。
通过调查和采集数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该资源的特征、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情况,从而对本地的乡土资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2. 开展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地理学习要求学生深入到具体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次对地理知识的实践检验。
在乡土资源研究中,学生可以前往田野、山川、河流等实地地理环境进行考察和调查,也可以参与当地的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以丰富和深化对乡土资源的认识。
3. 进行小学科研项目4. 各类地理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提到的具体实践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地理实践活动来进行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可以参加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验课、地理实训等学科实践活动,也可以参加地理科普实践活动、地理社会实践活动等综合性实践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乡土资源的研究中。
1. 强调地理学习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乡土资源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为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能体现人的实践活动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地理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体验和实践中去深刻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和资源。
利用本土地理文化资源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
利用本土地理文化资源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地理文化资源是丰富的,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探究性主题活动。
利用本土地理文化资源,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探究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本土地理文化资源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在选择探究性主题活动时,可以考虑结合地方特色和孩子们的学习需求,选择一些新颖有趣、与学生身边生活相关的主题。
可以选择“探究我们的家乡”、“发现家乡的美丽风景”、“了解我们的土地神话故事”、“发现我们的地方特色食品”等主题。
通过这些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地理文化资源,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探究性主题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例如实地考察、实验探究、问卷调查、小组合作、听力观察、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注重探索性学习探究性主题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学习地理文化资源。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提供信息,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合跨学科知识地理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可以结合跨学科知识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
在探究有关风景名胜的主题中,可以结合美术、语文、历史等多门学科知识,使学生不仅了解自然风光,还能了解历史文化、传统风俗、地方民俗等知识。
五、提供资源支持在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支持,如图书、地图、实物、图片、影像、多媒体资料等。
还可以邀请当地的专业人士、知名学者、地方志愿者等参与到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乡土情境化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为例
乡土情境化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为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能更好的掌握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分异规律,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处于教材最后一章,是对必修第一册和选择性必修1的总结和提升,是中学自然地理内容学习的阶段性总结。
在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里就已指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并在“活动”中运用一幅自然景观图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及其相互联系。
学生在这一节中较为系统地接触并学习到了自然环境各圈层具有相互联系,为本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书的前序章节中,以单独的章节学习了地貌、气候、水文等诸多自然要素,而本章节则是对前序章节的总结提升,以整体性视角综合看待各自然环境要素,侧重于地域空间过程,在较大尺度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将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本节《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为下一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地理班级学生,部分学生是来自于西藏地区。
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比较好,但是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各有差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分组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汇报,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发挥每位学生优势,让每位学生学有所获。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在必修一中对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对其表现、特征能进行识别描述,在选择性必修一前四个单元中已经学习了地球运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这一部分内容,对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以及气候的形成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自然地理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但是要素间是如何进一步的发生联系的大多数学生理解不深刻、不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4:如何利用乡土地理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思路选题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开端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就学生的培养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乡土地理环境中蕴含的研究性学习素材是相当丰富的,从乡土地理环境中挖掘出一些平时视而不见的而知识价值很大的研究性学习素材,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应用就在身边,从而由熟悉的地理环境入手,学习地理基本知识,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应用地理知识为家乡建设服务,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乡土地理环境中挖掘研究性学习素材,具体可循以下的思路去设计。
自然地理:地形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
地质构造:名称、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
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开发现状前景
气象及气候资源:气象要素的分布及特点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开发现状、水污染及环境保护
自然带及其森林、草场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和保护
灾害性的地理现象:台风、梅雨、伏旱、寒湖、滑坡、地震、泥石流
人文地理方面: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农业生产及农业布局、专门市场的布局等
例如,从天津市城市规划的重要举措----海河两岸开发来设计一系列研究性学习课题就是极具现实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