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纵隔肿瘤胸腔镜手术 PPT
合集下载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PPT课件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a1f3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5.png)
肺、后纵隔手术 常用体位及切口
2
半
俯
卧
位
食管手术常用 体位及切口
Company Logo
3
半
仰
卧
位
前纵隔手术常 用体位及切口
18
主要技巧
1. 视觉为主
2. 眼手协调
3. 长杆操作
❖ 手术组过织程中安安排好医生,内腔镜器械,摄
像机镜头, 以及电视屏幕 ❖ 医生,镜头以及手术器械都应对准病灶 ❖ 医生,镜头,病变与屏幕互成一条直线
其它
C
椎旁脓肿引流术
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 D
Company Logo
27
禁忌症
1中央型肺癌
2严重肺气肿
3无顺应性肺
4深部的肺间 质肿块
1
2
6
7
3
5
4
5严重的胸膜 粘连、胸腔
闭锁 6恶性纵隔肿
瘤 7有外侵的食
管肿瘤等
28
Company Logo
手术步骤
(一)肺叶切除 ❖ 1.侧卧位,切口处皮肤暴露范围要适当大些,显露出预置切口。 ❖ 2.放人胸腔镜:在选定的部位作长1~1.5cm的皮肤切口,用血管钳分开
2.全身标准 全身反应减轻 主要脏器功能的影响减小 对血液及生化 指标影响减小
3.心理标准
消除术前手术恐惧心理 消除和减轻术后心理负担(如保 持美观等)
Company Logo
4.社会标准 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容易推广
费用低 技术难度下降 可操作性强
3
病人条件 设备条件
术者技术 团队协作
开展胸腔镜外 科技术的要素
胸部由骨性胸廓构成的天然腔隙 肺萎陷后形成的巨大空间
5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护理配合PPT课件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护理配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4dde4a227916888486d7ed.png)
1.概念及相关解剖
纵膈肿瘤概念:
它不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解剖区域。 纵膈里面有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 心包,食管,胸腺及大量脂肪,神经和淋巴组织。因先天发育过程异常和后天 囊肿或肿瘤形成,就成为了纵膈肿瘤。
1.概念及相关解剖
纵膈肿瘤相关解剖:
解剖及肿瘤的好发部位通常采用四分法,以胸骨角和第四胸椎下缘的平面上纵 膈和下纵膈,下纵膈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纵膈,中纵膈和后纵膈。
检查仪器设备是 否完好,物品准 备是否齐全,杜 绝安全隐
术前
严格执行安全核 查制度
7.小结
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要掌握巡回 流程,工作得心应手, 全程做好病人安全管来自理术中器械护士
器械护士要提前准备 好所有用物,熟悉相 关的解剖,精准快的 配合手术
7.小结
患者平安出入手术 室是我们的责任
患者康复是我们 的心愿
4.物品准备
5.器械护士的配合
1)提前20min洗手上台整理器械用物,与巡回护士共同 清点台上所有物品
5.器械护士的配合
2)协助医生消毒铺巾
5.器械护士的配合
3)连接、检查及调 节腹腔镜摄像系统
5.器械护士的配合
4)操作孔位置
❖ 前纵膈肿瘤:取左侧或右侧第5、6肋间隙与腋中线交界处 做小切口为胸腔镜入口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护理配合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1
概念及相关解剖
2
临床表现体征和诊断
3
麻醉方式与体位
4
物品准备
5
器械护士的配合
6
巡回护士的配合
胸腔镜的手术配合PPT演示幻灯片
![胸腔镜的手术配合PPT演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08b9d89de80d4d8d05a4f63.png)
18
器械护士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 2.根据医生要求递尖刀选择三个穿刺孔,在腋中线第7肋间开一约1.5cm
切口置观察镜,腋后线第5肋间,腋前线第4肋间各开约2.0cm 切口穿入 鞘管 3.直视下放入操作钳,递无齿卵圆钳提起肺大泡,递电凝钩分离肺大泡 与胸壁粘连,递一次性切割缝合器夹闭肺大泡及少许组织后切割夹闭, 取出所切组织,必要时需上多个钉舱,肺大泡切除后。 4.请麻醉师鼓肺通气,少量生理盐水检查是否漏气,如有出血用电凝止 血,试水检查后,改双肺通气,反复冲洗胸腔。 5.术毕于腋中线第7肋间切口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依次缝 合各切口,常规包扎。
4
临床表现
症状
1)胸痛 2)呼吸困难 3)咳嗽 4)休克
5
1.肺的解剖位置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 左右各一。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 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 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 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 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 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 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2)手术操作配合。根据手术步骤主动、及时、准确递送器 械和物品,既要观察显示器掌握手术进度,又要机敏地提前 准备好所需的器械,还要兼顾医生讨论的手术过程及时补充 各种物品,熟练地、准确无误地将各种器械、材料平稳的送 到术者手中,及时收回所用的器械擦净保持手术区周围的清 洁、整齐。手术完毕,再次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器械、 缝针等,确保无误。
胸腔镜的手术配合
1
病史简介
患者:王宝和,男性,33岁,主因:间 断左侧胸痛胸闷1天入院,查体:体温 36.5,脉搏:99,呼吸:19,血压: 120/85 诊断:自发性气胸入院。定于1 月17日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
器械护士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 2.根据医生要求递尖刀选择三个穿刺孔,在腋中线第7肋间开一约1.5cm
切口置观察镜,腋后线第5肋间,腋前线第4肋间各开约2.0cm 切口穿入 鞘管 3.直视下放入操作钳,递无齿卵圆钳提起肺大泡,递电凝钩分离肺大泡 与胸壁粘连,递一次性切割缝合器夹闭肺大泡及少许组织后切割夹闭, 取出所切组织,必要时需上多个钉舱,肺大泡切除后。 4.请麻醉师鼓肺通气,少量生理盐水检查是否漏气,如有出血用电凝止 血,试水检查后,改双肺通气,反复冲洗胸腔。 5.术毕于腋中线第7肋间切口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依次缝 合各切口,常规包扎。
4
临床表现
症状
1)胸痛 2)呼吸困难 3)咳嗽 4)休克
5
1.肺的解剖位置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 左右各一。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 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 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 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 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 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 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2)手术操作配合。根据手术步骤主动、及时、准确递送器 械和物品,既要观察显示器掌握手术进度,又要机敏地提前 准备好所需的器械,还要兼顾医生讨论的手术过程及时补充 各种物品,熟练地、准确无误地将各种器械、材料平稳的送 到术者手中,及时收回所用的器械擦净保持手术区周围的清 洁、整齐。手术完毕,再次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器械、 缝针等,确保无误。
胸腔镜的手术配合
1
病史简介
患者:王宝和,男性,33岁,主因:间 断左侧胸痛胸闷1天入院,查体:体温 36.5,脉搏:99,呼吸:19,血压: 120/85 诊断:自发性气胸入院。定于1 月17日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手术
纵隔肿瘤PPT幻灯片
![纵隔肿瘤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2a2a2a52998fcc22bcd10dc5.png)
♣压迫大血管: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上腔静脉压 迫综合症;压迫无名静脉可致单侧上肢及颈静 脉压增高。
临床表现
♣压迫神经系统:压迫交感神经干时,出现Horner 综合症;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压迫臂丛 神经出现上臂麻木、肩胛区痛疼及向上肢放射性 痛疼。哑铃状的神经源性肿瘤有时可压迫脊髓引 起截瘫。
♣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
♣文献报道有50%~60%的胸腺瘤病人伴发重症肌
无力,约10%~25%的重症肌无力病人经检查可 发现胸腺瘤。
♣在患有肌无力病人的胸腺中观察到有对乙酰胆碱
的抗体。认为病人自身抗体的抗原来于胸腺的肌 样体细胞(Myoid cell)。
界线,因此当肿瘤长大时,它可占据一个以上 的区域。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上纵隔
胸腺瘤 淋巴瘤 胸内甲状腺肿 甲状旁腺腺瘤
前纵隔 胸腺瘤 畸胎瘤 淋巴管瘤 血管瘤 脂肪瘤
纤维瘤
纤维肉瘤
中纵隔
后纵隔
纤维肉瘤 支气管囊肿 淋巴瘤 间皮瘤
神经源性肿瘤 肠源性肿瘤 嗜铬细胞瘤 胸导管囊肿
临床表现
♣纵隔肿瘤的病人大约1/3无症状,系因其 它疾病或健康查体时X线检查而发现。
包括上纵隔的后方至椎体的前方。
♣脊柱旁沟(亦称脊肋区)是脊柱两侧,紧邻肋
骨的区域,为一潜在的间隙。
纵隔的分区
Shields纵隔分区示意图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纵隔内组织器官较多,其胎生结构来源复杂,
所以纵隔内就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肿瘤,并且 这些肿瘤都有其好发部位。
♣由于纵隔划分是人为的,其间没有真正的解剖
纵隔的分区
临床表现
♣压迫神经系统:压迫交感神经干时,出现Horner 综合症;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压迫臂丛 神经出现上臂麻木、肩胛区痛疼及向上肢放射性 痛疼。哑铃状的神经源性肿瘤有时可压迫脊髓引 起截瘫。
♣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
♣文献报道有50%~60%的胸腺瘤病人伴发重症肌
无力,约10%~25%的重症肌无力病人经检查可 发现胸腺瘤。
♣在患有肌无力病人的胸腺中观察到有对乙酰胆碱
的抗体。认为病人自身抗体的抗原来于胸腺的肌 样体细胞(Myoid cell)。
界线,因此当肿瘤长大时,它可占据一个以上 的区域。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上纵隔
胸腺瘤 淋巴瘤 胸内甲状腺肿 甲状旁腺腺瘤
前纵隔 胸腺瘤 畸胎瘤 淋巴管瘤 血管瘤 脂肪瘤
纤维瘤
纤维肉瘤
中纵隔
后纵隔
纤维肉瘤 支气管囊肿 淋巴瘤 间皮瘤
神经源性肿瘤 肠源性肿瘤 嗜铬细胞瘤 胸导管囊肿
临床表现
♣纵隔肿瘤的病人大约1/3无症状,系因其 它疾病或健康查体时X线检查而发现。
包括上纵隔的后方至椎体的前方。
♣脊柱旁沟(亦称脊肋区)是脊柱两侧,紧邻肋
骨的区域,为一潜在的间隙。
纵隔的分区
Shields纵隔分区示意图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纵隔内组织器官较多,其胎生结构来源复杂,
所以纵隔内就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肿瘤,并且 这些肿瘤都有其好发部位。
♣由于纵隔划分是人为的,其间没有真正的解剖
纵隔的分区
纵隔解剖及原发性纵隔肿瘤PPT课件
![纵隔解剖及原发性纵隔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6e728d19e8b8f67d1cb94a.png)
体位置而定。 (4)定性诊断:即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91
纵隔肿瘤的定位诊断
纵隔内肿块: 自纵隔向肺野膨凸, 肿块与纵隔 有较宽基底相连(两者之间密度一致) , 其肿块 与纵隔的夹角大于90°(钝角) , 阴影位置的中 心点在纵隔。 若在透视下转动病人可见任何角度里肿块与 纵隔均不能分开。
92
近纵隔的肺内肿块: 可见肿块将纵隔胸膜推挤 向纵隔内移位, 其肿块与纵隔的夹角小于 90°(锐角) , 阴影位置的中心点在肺内。
93
在透视下可见肿块有肺野与纵隔的间隙(透亮 带) , 在深吸气与呼气时肿块阴影能随呼吸上 下移动。同时见有肺内肿块的征象, 如分叶征、 毛刺征等。
94
95
71
6、心包囊肿
间皮囊肿即胸膜心包囊肿,发生在心包的称 为心包囊肿。
X线: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轮廓光滑、清楚, 多位于右侧心膈角处,侧位胸片呈滴水状, 上尖下圆,变换体位后囊肿形态亦会发生变 化。
72
CT:平扫病变与心包不可分割,壁光整,多 无钙化,腔内为液性密度,增强囊内无强化, 囊壁强化亦不明显。
后纵隔为神经源性肿瘤多见。
9
10
1、胸腺瘤
胸腺瘤,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多位于前纵 隔的中部,少数可发生于上部或下部。可见良 性及恶性胸腺瘤。
良性胸腺瘤: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呈圆形或卵 圆形,形态大多数规则,可伴有囊变。增强良 性呈均匀轻度强化。
11
侵袭性胸腺瘤CT 表现为密度不均, 形态不规则, 界 限不清,边缘呈小结节样突起或侵犯纵隔间隙,纵隔器 官间脂肪层消失,血管受压变形和移位、管腔狭窄、 胸膜增厚、粘连和多发结节状影,胸腔或心包积液等。 增强扫描恶性者不规则强化。
91
纵隔肿瘤的定位诊断
纵隔内肿块: 自纵隔向肺野膨凸, 肿块与纵隔 有较宽基底相连(两者之间密度一致) , 其肿块 与纵隔的夹角大于90°(钝角) , 阴影位置的中 心点在纵隔。 若在透视下转动病人可见任何角度里肿块与 纵隔均不能分开。
92
近纵隔的肺内肿块: 可见肿块将纵隔胸膜推挤 向纵隔内移位, 其肿块与纵隔的夹角小于 90°(锐角) , 阴影位置的中心点在肺内。
93
在透视下可见肿块有肺野与纵隔的间隙(透亮 带) , 在深吸气与呼气时肿块阴影能随呼吸上 下移动。同时见有肺内肿块的征象, 如分叶征、 毛刺征等。
94
95
71
6、心包囊肿
间皮囊肿即胸膜心包囊肿,发生在心包的称 为心包囊肿。
X线: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轮廓光滑、清楚, 多位于右侧心膈角处,侧位胸片呈滴水状, 上尖下圆,变换体位后囊肿形态亦会发生变 化。
72
CT:平扫病变与心包不可分割,壁光整,多 无钙化,腔内为液性密度,增强囊内无强化, 囊壁强化亦不明显。
后纵隔为神经源性肿瘤多见。
9
10
1、胸腺瘤
胸腺瘤,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多位于前纵 隔的中部,少数可发生于上部或下部。可见良 性及恶性胸腺瘤。
良性胸腺瘤: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呈圆形或卵 圆形,形态大多数规则,可伴有囊变。增强良 性呈均匀轻度强化。
11
侵袭性胸腺瘤CT 表现为密度不均, 形态不规则, 界 限不清,边缘呈小结节样突起或侵犯纵隔间隙,纵隔器 官间脂肪层消失,血管受压变形和移位、管腔狭窄、 胸膜增厚、粘连和多发结节状影,胸腔或心包积液等。 增强扫描恶性者不规则强化。
纵膈肿瘤医学PPT课件
![纵膈肿瘤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ea75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2.png)
3
纵膈肿瘤的诊断 1、胸闷、胸痛、咳嗽、气短是最常见的症状。 2、体检 可有胸骨隆起,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局限姓哮鸣 音,或出现上腔静脉综吅征。 3、X线检查可见纵膈肿块 阴影或囊性阴影。 4、CT呾核共振检查可见纵膈占位病发。 5、纵膈肿块穿刺活检,绅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4
纵膈肿瘤临床表现 ( 1) 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
7
(一)术前健康指导 1、讲解肿瘤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气管可造 成气管移位或引起呼吸困难,如压迫上腔静脉可引起上肢 浮肿。 2、如有上腔静脉压迫征者,不宜在上肢作静脉滴注。 3、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取得 病人的合作。 4、劝导病人戒烟,保持口腔清洁
8
(二)术后健康指导 1、向患者说明术后咳嗽,咳痰的必要性,鼓励其咳嗽咳 痰。 2、在情况允许下,鼓励多饮水,每日1000毫升,分四次。 3、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鼓励病人尽早活动,预防并 发症。 4、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勿过饱。 5有胸腔闭式引流者,指导患者多翻身,避免压住胸管, 影响引流
纵膈肿瘤
什么是纵膈肿瘤 纵膈丌是器官,而是一个解剖的区域。 纵膈里的组细器 官多,因而可収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 使肿瘤很小也会 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呾神经系统的功能 障碍。儿童纵 膈肿瘤的収病率较成人为低,但癌发机会多。 约有2/3的 病儿早期有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 是呾儿童 胸腔容量小有关。有些病儿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 而収现, 如果是恶性肿瘤则有贫血呾消瘦现象。収现上述 症状应 及早就医,医生可由胸部X摄片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通 过超声波检查得知肿瘤的性质
作单位建议休息2-3个月,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要有 充裕的睡眠时间,穿宽松棉质睡衣,使用棉质床上用品, 保证睡眠质量,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2.运动
纵膈肿瘤的诊断 1、胸闷、胸痛、咳嗽、气短是最常见的症状。 2、体检 可有胸骨隆起,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局限姓哮鸣 音,或出现上腔静脉综吅征。 3、X线检查可见纵膈肿块 阴影或囊性阴影。 4、CT呾核共振检查可见纵膈占位病发。 5、纵膈肿块穿刺活检,绅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4
纵膈肿瘤临床表现 ( 1) 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
7
(一)术前健康指导 1、讲解肿瘤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气管可造 成气管移位或引起呼吸困难,如压迫上腔静脉可引起上肢 浮肿。 2、如有上腔静脉压迫征者,不宜在上肢作静脉滴注。 3、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主要内容,取得 病人的合作。 4、劝导病人戒烟,保持口腔清洁
8
(二)术后健康指导 1、向患者说明术后咳嗽,咳痰的必要性,鼓励其咳嗽咳 痰。 2、在情况允许下,鼓励多饮水,每日1000毫升,分四次。 3、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鼓励病人尽早活动,预防并 发症。 4、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勿过饱。 5有胸腔闭式引流者,指导患者多翻身,避免压住胸管, 影响引流
纵膈肿瘤
什么是纵膈肿瘤 纵膈丌是器官,而是一个解剖的区域。 纵膈里的组细器 官多,因而可収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 使肿瘤很小也会 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呾神经系统的功能 障碍。儿童纵 膈肿瘤的収病率较成人为低,但癌发机会多。 约有2/3的 病儿早期有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 是呾儿童 胸腔容量小有关。有些病儿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 而収现, 如果是恶性肿瘤则有贫血呾消瘦现象。収现上述 症状应 及早就医,医生可由胸部X摄片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通 过超声波检查得知肿瘤的性质
作单位建议休息2-3个月,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要有 充裕的睡眠时间,穿宽松棉质睡衣,使用棉质床上用品, 保证睡眠质量,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2.运动
胸腔镜下纵膈肿物切除术中心跳骤停一例病例讨论 (1)ppt课件
![胸腔镜下纵膈肿物切除术中心跳骤停一例病例讨论 (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b843d5901020207409c3d.png)
开胸后其他病理生理改变
1、 开胸后胸膜腔及肺内压的改变及手术操作对肺门等部位的
刺激导致呼吸、循环及内分泌的功能障碍。 2、 体热和体液的大量散失
体位对呼吸的影响
(一)胸腔手术病人多被置于侧卧位,腹内脏器将膈肌推向胸内,使之 上升约4cm,两肺功能余气量(FRC)各减少约0.8L。
(二)清醒时,下胸侧通气量( V )大于上胸侧;受重力影响其血流量 (Q)也大于上胸侧,因此两肺V/Q比值无大改变,氧合功能也无大变 化。 (三)全麻使侧卧位病人FRC进一步减少0.4L。肌松药的应用及重力的影 响使上侧肺通气好,血流不足;而下侧肺因体位及纵隔下移及重量的 压迫及腹内压的增加肺 FRC 进一步减少,通气亦减少,而血流较多, 形成通气不足,血流过多。 (四)胸腔手术时上侧开胸为正压,手术操作,压迫等使上肺膨胀不全, 通气不足,因此,呼吸功能主要依赖于下侧肺及恰当的通气方法,才 能免除低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胸腔镜下纵膈肿物切除术中心 跳骤停一例病例讨论 (1)
病史
患者,男,50岁,身高175cm,因“间断胸痛半年 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 160/100mmHg,自服长压敏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尚 可,无药物过敏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术前访视
患者一般情况可, 间断咳嗽、咳痰,咳中量白色粘痰, 痰易咳出,伴胸闷、气短,伴乏力,伴盗汗,伴潮热,体 温正常, 听诊:心脏听诊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双肺听诊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均 正常 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均正常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56) 该患者为ASAI级,心功能I级。
(四)肺泡通气与血流灌注(V/Q)比率异常
胸外科腔镜手术麻醉ppt课件
![胸外科腔镜手术麻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4c69d6ba0d4a7302763ac1.png)
支气管镜
局部麻醉
内科胸腔镜检查
局部麻醉 静脉麻醉
纵隔镜
用于肺癌的分期 、诊断纵 隔肿块或对有淋巴瘤或肉 芽肿病变患者行淋巴结取 样 并发症包括出血,喉返神经 损伤造成的声带麻痹;胸 导管损伤引起的乳糜胸 在手术室中全麻条件下进 行
胸腔镜
全身麻醉/硬膜外复合全伴有重症肌无力的胸腺切除术 良性畸胎瘤切除术 支气管囊肿/肠源性囊肿切除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 心包开窗术
胸外科腔镜手术的适应症
心脏:PDA钳闭术、二尖瓣交界分离术、 二尖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 椎旁脓肿引流术 膈神经游离术 胸椎融合术
胸腔镜手术的基本特点
肺功能要求比剖胸手术低 更强调术前定位诊断的必要性 气管内双腔插管
胸外科腔镜手术
小切口,手术方式较复杂,对外科医生技 巧和熟练程度要求高 出现严重出血和并发症时需开胸手术 需要麻醉医生的配合:双腔管定位、肺复 张
胸外科腔镜手术
支气管镜 内科胸腔镜检查 胸腔镜 纵隔镜 腹腔镜
腹腔镜并发症及其防治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低氧血症、高CO2血症与酸中毒 CO2栓塞 反流与误吸 恶心呕吐
皮下和纵隔气肿、食管裂孔疝气胸
人工气胸法
单腔气管插管 术侧低速充气( CO2 2~3 L/min)、维持 胸内压6~10 mm Hg 术中生理: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压升高(, 肺内分流率(Qs/Qt)上升,肺压缩,纵隔向 对侧移位,PaCO2升高 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腹腔镜-呼吸系统
膈肌移位 体位变化引起V/Q比值失衡 CO2经腹膜吸收入血
三病区纵膈肿瘤查房ppt课件
![三病区纵膈肿瘤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1be1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b.png)
纵隔肿瘤常见部位
各种特定的病变常有其好发 部位。上纵隔多见胸腺瘤、 甲状腺瘤、淋巴瘤等。前纵 隔常有胸腺瘤、畸胎类肿瘤、 脂肪瘤等。中纵隔有心包囊 肿、支气管囊肿、淋巴瘤。 后纵隔有神经原性肿瘤、肠
原性囊肿等。
甲状腺瘤 淋巴瘤
胸腺瘤 畸胎类瘤脂
肪瘤
神经原性肿瘤 肠原性囊肿
心包囊肿 支气管囊肿淋巴
瘤
术前护理->药物治疗
1、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应用,如吡啶斯的明15-30mg、Tid~Qid或Q6- 8小时,适当给予激素治疗,保证患者按时、准确服用药物,观察 患 者用药前后的反应。
2、凡影响肌肉传导,降低肌肉细胞膜兴奋性或抑制呼吸的药物都可以 加重患者肌无力症状,镇痛药如吗啡、度冷丁,镇静药如巴比妥,抗 生素类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应慎用或禁用。
5、胸腺瘤最常见的转移是胸内转移(如胸膜、心包),可伴胸水,引起 呼吸困难、胸痛、胸部不适等症状。胸外和血行转移少见,转移部位 以骨骼系统最为常见,引起相关的转移症状。
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 。 2.压迫症状:压迫静脉或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 3.合并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MG)1、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RCA)、低2 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部局部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喘鸣、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呼 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霍纳综合征、上腔静脉综合征、心包 填塞、脊髓受压等症状。 3、全身症状有发热、体重下降、疲劳、食欲减退、盗汗等。
临床症状
4、胸腺瘤常具有特异性表现,合并多种副瘤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最 常见;红细胞发育不良;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多肌炎;系统性红斑狼 疮;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炎等多种疾病。某些研究还发现胸腺瘤患 者患第二原发肿瘤的几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