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06485518af45b307e871975c.png)
一般而言,不同类别的非货币性资产因其产生经济利
益的方式不同,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时间、金额和风
险方面也不相同。不同类别的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
交换,一般具有较易判断。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
的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通常较难判断。
另外,判断商业实质时还要注意是否有关联方关系,
交易双方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表明交易不具有
2)借:主营业务成本
80万元
贷:库存商品
80万元
2019-5-18
谢谢观赏
17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1)支付补价的企业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 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 入当期损益。
换入资产 = 换出资产 + 应支付的 +支付补价 入账价值 公允价值 相关税费
(二)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
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 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
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不准备
持2019有-5-18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谢等谢观。赏
谢谢观赏
22
乙公司该交易若不具有商业实质,按账面价值计量 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8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
贷:库存商品
8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元
2019-5-18
谢谢观赏
23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1)支付补价的企业 换入资产 = 换出资产 + 应支付的 +支付补价 入账价值 账面价值 相关税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ce40e2a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2.png)
(1)根据税法有关规定:
公小允汽价 车值的为账补1面5原价0万价元为/换。300入万元资,在产交换公日的允累计价折旧值为19(0万元换,公出允价资值为产万元公; 允价值+补价)<25%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收到补价的一方: 在建工程成本=630×77.8%=490.14(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2)与非所有者的非互惠转让:政府补助《企业
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互惠转让 2.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 取得的非货币性
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换入资产的计量 2.换出资产损益是否确认、计量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550 000
(2)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4)计算各补项换价入资/产换账面出价值资占换产入资公产账允面价价值总值额的(比例换: 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25%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为适应公司不同经营活动的需要,经协商,ABC 公司决定用一辆桑塔纳轿车交换EDF公司的一辆标 致轿车 在交换日
价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低于25%,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 准则
高于25%(含25%),适用《企业会计准 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准则。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本章所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以下交易和事项 1.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277cf181d4d8d15abe234e7a.png)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一控制下非货币性交换探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规定(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涵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通常以涉及的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判断标准。
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发行股票过程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也不适用非货币交换准则。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模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计量模式计量,决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该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人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
商业实质的判断依据也有两个: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人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除上述规定外,准则还特别提出了要对关联方之间非货币性交换的商业实质进行特别关注。
同一控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存在的问题(1)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选择问题。
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因此计量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则交易双方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且双方都不会产生损益。
但是在同一控制下,以账面价值计量就可能会产生一个利益输送的问题。
假设A母公司同时控制了B和C两家公司,且B公司是上市公司。
如果母公司让B公司的优良资产与C公司的劣质资产进行非货币性交易,且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这样A公司就侵占了上市公司利益,且不会产生税收成本。
如果B上市公司是国有股控股的公司,这样就很容易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同一控制下,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双方选择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企业间的交易看似实现了公允,但实际上,更可能成为企业间盈余调控的工具。
非货币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
![非货币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044cc1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3.png)
Hale Waihona Puke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债
务
重
组
的
方
式
以资产清偿债务
将债务转为资本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简称为“混合重组方式”
债 务 重 组 日 的 确 定
债务重组日是指债务重组完成日,即债务人履行协议或法院裁定,相关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将债务转化为资本或者修改债务条件后偿债条件开始执行的日期。
2. 附 或 有 条 件 的 债 务 重 组
(1)对于债务人而言,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之和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 (2)对于债权人而言,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果涉及或有应收金额,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根据谨慎性原则,或有应收金额属于或有资产,或有资产不予确认。只有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才计入当期损益。
14.1.4 账 面 价 值 计 量
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涉及补价 ①支付补价的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②收到补价的,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14.2债 务 重 组 概 述
债务重组的概述
公 允 价 值 计 量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⑴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相当于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和按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予以列示。 ⑵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⑶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8d80fa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4.png)
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例2】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4辆汽车。
贷: 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四、 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性房地产后续支出含义
三、 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 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性房地产经减值测试后确定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的公估允计 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应按固定资产有关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贷以(转或 换借日)公:允价性值房作地为产-性公房允地价产值的变入动账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换日确认的)
七借、:累性计房折地旧产(的摊处销置)
第八章 性房地产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 性房地产及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
第一节 性房地产
一、 性房地产的性质和范围 性质: 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范围: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
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自用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 性房
准备,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 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p217;例3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1.采用条件 (1) 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
场。 (2)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
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 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三、 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取得时均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取得
性房地产时和直至使该项 性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前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必要的、合理的支出。 (一)外购的 性房地产 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 的其他支出。 借: 性房地产—成本 贷: 存款等 p216;例1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64b21a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9.png)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级会计实务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交易。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的情况,这些非货币性资产可能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
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这些交易,以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和真实。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确定交换对价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可以以合理价格交易的金额,它反映了交易双方在交易时间点上对交换资产的价值认定。
在确定公允价值时,企业可以参考市场价格、专家评估和其他可获得的市场信息,以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和可靠。
其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对原始资产和获得的新资产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对于原始资产,企业需要按照资产的分类加以处理,例如,将实物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将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或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对于获得的新资产,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除了确定公允价值和进行会计处理外,还需要注意相关的税务影响和法律合规性。
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需要确保合规,遵守相关的税法和法律法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纳税风险和法律争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企业并购和重组。
在企业并购和重组过程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以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某公司计划收购一家竞争对手,双方达成一致,在交易中确定以公司股票作为对价进行资产交换。
根据交易协议,被收购企业将以其所持有的一批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公司将发行相应数量的股票给被收购企业作为对价。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确定交易日的股票公允价值,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将被收购资产纳入公司的会计报表。
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和资源共享中。
例如,某公司与一家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同意进行资产交换,以提高资源互补性,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第八章 无形资产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 无形资产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533d8232844769eae109ed28.png)
例题2
• 甲股份有限公司接受a公司以其所拥有的 专利权作为出资,双方协议约定的价值 为500万元,按照市场情况估计其公允 价值为480万元,已办妥相关手续。
20
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480(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0 贷:实收资本500(约定价值)
21
练习1
• 乔峰公司接受A公司以其所拥有的专利 权作为出资,双方协议约定的价值为30 000 000元,按照市场情况估计其公允 价值为20 000 000元,已办妥相关手续。
13
例题1
• 段誉公司20×6年1月8日,从王语嫣公司购买一项商 标权,由于段誉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王语嫣 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 项商标权总计6 000 000元,每年末付款3 000 000 元,两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2年期 年金现值系数为1.8334。
7
基本特征
• 不存在实物形态; • 可在未来多个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
利益; • 必须是有偿取得的、且成本可以可靠地
计量; • 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8
构成和分类
• 按照经济内容分类: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 著作权、经营特许权、非专利权
• 按照是否有规定期限分类:有期限无形资产、无期限 无形资产
• 按照能否单独辨认分类:可单独辨认无形资产、 不可单独辨认无形资产
9
账务处理
• 账户设置: “无形资产”总分类账户,用于 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该账户借方登记无形资 产的取得成本;贷方登记企业转让出售、投资 转出以及分期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期末余额 在借方,反映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即无 形资产净值。
贷:银行存款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0c4c2c2dcfc789eb172dc851.png)
营业外收入 124.5
例题 2008年8月,甲公司因经营战略发生转变,原生产产品的专有设备、专有技术已不符合新产品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其设备及专有技术与乙公司正在建造中的一幢建筑物、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甲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 200万元,已提折旧750万元;专利技术账面原价为450万元,已摊销金额为270万元。乙公司在建工程截止到交换日的成本为525万元,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50万元。由于甲公司持有的专有设备和专利技术市场上已不多见,因此,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的在建工程因完工程度难以合理确定,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由于丙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乙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假定甲、乙公司均未对上述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16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0
营业外支出 4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800
应交税费——营业税 3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 15.3万
B公司账务处理
销项设备入账价值=90+15.3-15.3=90万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 9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15.3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
分析:40.5÷(1000+100+350)=2.790%<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且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条件,甲乙均应已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总成本,并确认产生的资产交换损益。
甲公司处理:
(1)计算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
库存商品:350X17%=59.5万元
设备: 100X17%=17
银行存款 64.385
营业外支出 270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doc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doc](https://img.taocdn.com/s3/m/bc31a5160912a21614792978.png)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实务工作中,交易双方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方面可以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出。
如某企业需要另一个企业拥有的一项设备,另一个企业需要上述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双方就可能会出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行为。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不涉及如下交易和事项:一是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
所谓非互惠转让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或由其所有者或其他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无代价地转让给企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所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互惠转让,即企业取得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必须以付出自己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代价。
与所有者的非互惠转让如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等,属于资本性交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企业与所有者以外方面发生的非互惠转让,如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属于政府以非互惠方式提供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二是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股票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其成本确定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以发行股票形式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相当于以权益工具(如发行股票方式)换入非货币性资产,其成本确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本章着重讲解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的认定,换入资产的成本确定和资产交换产生损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中级]X年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练习试题[全]0801
![[中级]X年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练习试题[全]0801](https://img.taocdn.com/s3/m/8e46555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e.png)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单项选择题2.SK公司发生的以下非关联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换入甲公司的一项出产零件的流水线,并支付补价60万元B.以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长虹股份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液晶电视一批,用于职工福利,并支付长虹公司补价25万元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专利设备换入某公司一项电子设备,并支付补价140万元D.用一项筹办随时变现的股票投资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出产设备一台,并支付补价110万元3.以下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筹办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换入固定资产B. 以银行汇票购置材料C.以银行本票购置无形资产D. 以固定资产换入股权投资4.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项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一项专利技术,该项交易不涉及补价。
假设其具有商业本色。
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
乙公司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
甲公司在此交易中为换入资产发生了20万元的税费。
甲公司换入该项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50B.2205.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
甲公司以一台原价为200万元的设备与乙公司交换,该设备已计提折旧额为80万元,未计提减值筹办。
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交换中发生固定资产清理费用5万元。
乙公司以自产的一批钢材进行交换,钢材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
钢材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90万元,并支付甲公司补价为10万元。
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本色。
那么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70B.6.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l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
甲公司以一台原价为200万元的设备进行交换,累计折旧为80万元,未计提减值筹办,交换中发生固定资产清理费用5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章节难度排名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章节难度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592a917901f69e3143329433.png)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章节难度排名第一名:第十九章财务报告。
从这一章教材的厚度就可以看出来老大的风范了。
它不仅是集大成的一章,更重要的是合并报表的出现大大加重了这一章的分量。
个人认为,在学习这一章时,与合并报表有关的内容投入70%的精力,其它内容投入30%的精力。
第二名:第十六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这一章的名字可真够长的)。
个人认为,这一章其实就是一个筐,只有基本功很扎实的情况下,才能够学好这一章。
第三名:第十七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这一章是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列强章节,好在它是老面孔了。
如果这一章出大题的话,那么能够在这道大题上获得80%以上分数的考生,也算得上是高手了!第四名:第十三章收入。
这一章之所以能坐上第四把交椅,除了本身能出大题、能与其它众多章节相结合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十分紧密。
不管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实际工作,都应认认真真的学好这一章。
第五名: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
这一章本身就可以出一道让人头疼的高分题,更要命的是它可以和除第一章、第二十章外所有的章节结合起来,尤其是第十九章中的合并报表,因此众位考生对这一章要足够的重视。
换句话说,不重视这一章,就甭想过中级,没办法呀!第六名:第六章金融资产。
这一章表面上十分吓人,实际上也十分吓人。
这一章并不容易,它对众位考生来说是十足的陌生面孔,再加上这一章本身核算的复杂性,从而使这一章成为很多考生最讨厌的章节之一。
但我个人认为,这毕竟不是CPA考试,不会出过于复杂的题目过分难为大家的,但出有些复杂的题目还是有可能的。
第七名:第十章负债。
这一章并没有把所有的负债都讲到,但却把负债中的难点都讲到了。
这一章既可以独立出题,也可以与列强章节相结合,而且都不容易!第八名:第十五章所得税。
这一章是无论如何都要和其它章节一起出题的,简单的题有了这一章会变得复杂,复杂的题有了这一章会变得更加复杂。
无论对这一章有多烦,都要耐着性子把它啃下来,否则很难通过考试。
高级财务会计第8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44页PPT.pptx
![高级财务会计第8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44页PPT.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17f683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1.png)
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注:这时,补价构成收到资产中的一部分) ②确认交换损益。
17
(二)公允价值基础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举例: 例1:(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举例)
[资料]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9000元、公允价值为 10000元的A产品,交换乙公司账面价值为11000元,公允价值
为10000元的B产品;甲公司支付运费300元,乙公司支付运费 200元。甲、乙两公司均未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增值税率均为 17%,甲、乙两公司换入的产品均作为材料入账。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参见《新准则
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我国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
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
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 价)。
货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 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8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 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这种情况是指换入资产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即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换出资产对该企业的特定价值存在明显 差异。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f37489e9551810a6f524867b.png)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 • • • • (一)换入资产的成本及损益的确认 1.不涉及补价 2.涉及补价 3.损益的确认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损益,为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损益,本质上是换出资产的处置损益。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的,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 入资产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的会计问题: 1.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是否确认损益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 • • • (一)换入资产的成本及损益的确认 1.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可靠)
【例7】甲公司用一项账面余额为50万累计摊销为20 万,公允价值为25万的无形资产,与丙公司交换 一台账面原价为40万,累计折旧为18万,公允价 值为24万的设备。甲公司为换入资产发生相关税 费1.5万,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补价1万。该交易符 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条件,则甲公司换入设备的 入账价值为(C) A.24万元 B.25万元 C.25.5万元 D.30.5万元
•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金额方面与换 出资产显著不同。 •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 如以库存商品换取固定资产。 •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 如以专利技术换取设备。 •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 如以商标权换取专利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 和计量
• 一、商业实质的判定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 实质:
•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 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 间不同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重点
•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 2、商业实质的认定 • 3、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难点
•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条件 的理解
• 2、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 定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A、如果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甲公司:
• 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交纳增值税+支付的补价
=60+100X17%+20=97
• 借:固定资产
97
•
营业外支出 4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
应交税费-增(销)17
•
银行存款
20
• 借:主营业务成第八本章非货6币性0资产交换
• 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
账面价值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 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 入》按其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 1、货币性交易:一般的商品销售
•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 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 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 货币性交易)。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 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 补价÷交易额<25%
•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25%
•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 (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
• 乙公司:
• 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可抵扣的增值税-收到的补价= 110-20-
17= 73
•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 累计折旧
40
• 贷:固定资产
150
• 借:库存商品 73
• 应交税金—增(进)17
• 银行存款
20
• 贷:固定资产清理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10
• B、如果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二者中较高的公允价值)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
• 下列交换哪个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 A、甲企业有一辆汽车,公允价值10万元,交换 乙企业有一设备,不支付补价
• B、甲企业汽车公允价值10万元,交换乙企业设 备值,另外收取补价1万元
• C、甲企业汽车公允价值10万元,交换乙企业设 备值,另外支付补价1万元
案例
• 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D公司的一台乙设 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2万元,已提折 旧3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万元,甲设备的
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换入的乙设备的 公允价值为24万元。D公司另向A公司收取 补价2万元。两公司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A公司换入乙设备应计入当期收益的金额为 ( )万元。
17=83
•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 累计折旧
50
• 贷:固定资产
150
• 借:库存商品 83
• 应交税费—增(进)17
• 银行存款
20
•
贷:固定资产清理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10
• 注:同时换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 • 1、对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
可靠计量的: • 按公允价值分配确定各项非货币性资产
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 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 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 业实质.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2007)
• 下列各项中,能够据以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 有商业实质的有( )。 A.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 额相同,时间不同 B.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 额相同,风险不同 C.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 间相同,金额不同 D.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 值相比具有重要性
• 【答案】B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 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 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 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 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
• 【答案】×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例:甲企业用一批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的一 台设备。库存商品成本60万元,公允价值和 计税价格均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17%。 乙公司设备原值150万元,累计折旧40万元, 公允价值120万元.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补价20 万元.
• 一、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 1、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
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 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债券投资等。 • 2、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 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股权投资等。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 险不同
•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 额不同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注: •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
• 其他资产:按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收益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
• 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D公司的一台乙设 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44万元,已提折 旧6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万元。甲设备和 乙设备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D公司另 向A公司支付补价4万元。A公司换入的乙 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30 B.29 C.29.4 D.28.6
• D、丙企业对乙企业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10万元,
甲企业有一项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权性投资
换取丙企业股权投资,公允价值9万元,甲企业支
付1万元。
• 答案: D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
• 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 A.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设 备 B.以公允价值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 专利权 C.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A车床换取B车床, 同时收到20万元的补价 D.以公允价值70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 小汽车,同时支付30万元的补价
• 答案:ABCD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 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计量原则:
•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为基础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 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 的相关税费-进项税+支付的补价(-收到的 补价)
•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 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案例(2007)
• 企业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 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 值不含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会计处理中, 正确的是( )。 A. 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收入 B. 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 入 C. 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 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D. 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 额确认资产减值第损八章非失货币性资产交换
的入帐价值; • 2、对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
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 按原账面价值分配确定各项非货币性资
产的入帐价值。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甲公司:
• 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交纳增值税+支付的补价
=100+100X17%+20=137
• 借:固定资产
137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
应交税费-增(销)17
•
银行存款
20
•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
贷:库存商品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6换 0
• 乙公司:
• 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抵扣的增值税-收到的补价= 120-20-
=9.09%
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3)A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 元,A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 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10/(100+10) =9.09%
• (4)A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 元,A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 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10/100=10% • 注意:补价比例=补价÷交换
• 假定以下交易除补价外,均为非货币性资产 的交换。
• (1)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A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 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10/100=10% • (2)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