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实验报告
针灸的实验报告
一、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的影响,通过观察其疼痛行为、神经递质水平及组织学变化,以期为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
2. 分析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3. 探讨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灸组、药物组,每组15只。
2. 模型制备:采用慢性压迫性疼痛模型制备方法,在模型组大鼠后肢跖部制作压迫性损伤。
3. 针灸方法:采用电针法,取穴“足三里”、“太冲”,频率2Hz,强度以大鼠出现肌颤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连续7天。
4. 药物组:采用曲马多片(50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天。
5. 疼痛行为观察:采用热板法检测大鼠的疼痛阈值。
6. 神经递质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神经递质(如5-HT、NE 等)水平。
7. 组织学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学变化。
四、实验结果1. 针灸组大鼠的疼痛阈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
2. 针灸组大鼠脊髓背角中5-HT和NE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
3. 针灸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学变化明显减轻,神经纤维密度增加。
五、讨论1. 针灸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发挥镇痛作用。
2. 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
3. 针灸可能通过改善脊髓背角组织学变化,发挥镇痛作用。
六、结论针灸对慢性疼痛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改善组织学变化有关。
七、展望本实验结果为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并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中医诊断实验报告针灸(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颈肩疼痛已成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中医认为,颈肩疼痛多由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筋骨失养等因素所致。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颈肩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实验,验证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目的1. 探讨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临床疗效。
2. 分析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机理。
3. 评估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安全性。
三、实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颈肩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2. 治疗方法实验组:(1)取穴:主穴:肩髃、曲池、阿是穴;配穴:肩井、合谷、风池。
(2)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穴位局部消毒后,采用0.35mm×40mm针灸针,快速进针,行捻转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对照组:(1)物理治疗:采用超短波、微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2)功能评分: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SST)对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3)安全性评价: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四、实验结果1. 疼痛评分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治疗在缓解慢性颈肩疼痛方面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2. 功能评分实验组治疗后SS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治疗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3. 安全性评价实验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五、实验结论1. 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
2. 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六、实验讨论1. 针灸治疗慢性颈肩疼痛的机理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针灸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疼痛。
针灸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以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疗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为了深入了解针灸的疗效和操作技巧,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本人于近期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针灸实践培训。
现将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1. 针灸简介针灸,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等手法,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预防疾病目的的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范围广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特点。
2. 实践目的通过本次针灸实践培训,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深入了解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等,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灸治疗患者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内容1. 针灸理论学习(1)针灸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腧穴学说、针灸疗法等。
(2)针灸临床应用:了解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如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面瘫等。
(3)针灸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了解针灸治疗过程中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安全。
2. 针灸操作技能培训(1)针刺手法:学习掌握正确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行针、出针等。
(2)艾灸手法:学习掌握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等艾灸手法。
(3)穴位定位:掌握常见穴位的定位方法和操作技巧。
3. 临床实践(1)跟师学习:跟随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学习,观察其治疗过程,了解临床操作技巧。
(2)独立操作:在医师指导下,独立进行针灸治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四、实践心得1. 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针灸操作需严谨规范针灸治疗过程中,操作需严谨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要熟练掌握针刺手法、艾灸手法和穴位定位,遵循“轻、慢、准、稳”的原则。
3. 注重患者沟通与心理护理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针灸人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针灸对人体生理、心理及病理状态的影响,验证针灸治疗疾病的疗效,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20-45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分组:将5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选取足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治疗过程中,采用0.25mm×40mm的一次性针灸针,刺入穴位,深度约为15-20mm,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
(2)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穴位治疗,即在相同部位进行针刺,但不刺入穴位,深度约为5mm,留针30分钟。
4. 实验指标:(1)生理指标:测量实验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
(2)心理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实验前后受试者的心理状态。
(3)病理指标:观察实验前后受试者疼痛、疲劳等症状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实验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心理指标: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病理指标:实验组疼痛、疲劳等症状在治疗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实验结论1. 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生理指标,降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2.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受试者的心理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
3. 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疲劳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实验讨论1.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生理、心理及病理状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本实验选取的穴位具有代表性,如足三里、曲池、合谷等,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等功效。
针灸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针灸治疗的基本技能,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针灸穴位定位(1)了解人体经络走向和穴位分布。
(2)学习常用穴位定位方法,如骨度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等。
(3)掌握穴位定位技巧,提高定位准确性。
2. 针刺手法(1)了解针刺手法的分类,如直刺、斜刺、平刺、深刺、浅刺等。
(2)学习并掌握各种针刺手法,如提插法、捻转法、刮法、摇法等。
(3)练习针刺手法,提高操作熟练度。
3. 针灸治疗(1)了解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和适应症。
(2)学习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案。
(3)进行临床模拟,实际操作针灸治疗。
三、实验步骤1. 针灸穴位定位(1)观察人体经络走向和穴位分布图。
(2)根据所学方法,对常用穴位进行定位。
(3)相互检查穴位定位准确性。
2. 针刺手法(1)学习并理解各种针刺手法的操作方法。
(2)在指导下,练习针刺手法。
(3)相互评价针刺手法熟练度。
3. 针灸治疗(1)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临床模拟病例。
(2)在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3)观察治疗效果,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针灸穴位定位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能够准确找到常用穴位,定位误差在1cm以内。
2. 针刺手法实验结果显示,同学们对各种针刺手法有一定掌握,但操作熟练度有待提高。
3. 针灸治疗实验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对模拟病例有一定效果,但需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针灸治疗的基本技能。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身在穴位定位、针刺手法等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改进方向。
3.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针灸治疗水平。
六、实验建议1. 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针灸治疗技能。
3. 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针灸的中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针灸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验证针灸对常见疾病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名患有颈肩疼痛的成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30名,女30名,年龄在20-60岁之间。
2. 分组: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名。
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3.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选取穴位包括风池、肩井、曲池、合谷、阿是穴等,采用针刺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日3次,连续治疗2周。
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
5.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
三、实验结果1. 疼痛程度:治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评分降低明显(P<0.05)。
2. 肩关节活动度:治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升高明显(P<0.05)。
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明显(P<0.05)。
四、讨论1. 针灸治疗颈肩疼痛的效果:本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颈肩疼痛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针灸作用机制:- 疏通经络:针灸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
- 调和阴阳:针灸可以调和人体阴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扶正祛邪:针灸可以扶助正气,驱除病邪,调整人体内环境,从而改善疾病症状。
3.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针灸治疗颈肩疼痛具有以下优势:- 无明显副作用:针灸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针灸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针灸学应运而生,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针灸作用原理、腧穴定位、针灸疗效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本报告针对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了解实验针灸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实验内容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腧穴定位:通过实验验证腧穴的准确性,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依据。
(2)针灸作用原理:探讨针灸对机体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揭示针灸作用机理。
(3)针灸疗效:通过实验评估针灸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4)针灸不良反应:观察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2. 实验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健康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动物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评估针灸治疗效果。
(2)人体实验:在人体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实验室检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针灸作用机理、腧穴定位等进行深入研究。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腧穴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实验验证,腧穴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 针灸作用原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针灸对机体生理、生化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如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
3. 针灸疗效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针灸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如疼痛、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4. 针灸不良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四、实验结论1.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为针灸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2. 实验针灸学实验方法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为针灸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实验结果表明,针灸具有多方面的生理、生化作用,为揭示针灸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针灸取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针灸取穴在治疗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观察其对于脾胃病、中风后遗症、小儿脑瘫等疾病的改善情况,从而验证针灸取穴的疗效。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名患者,其中脾胃病患者20名,中风后遗症患者20名,小儿脑瘫患者20名。
2. 实验分组: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脾胃病组、中风后遗症组和小儿脑瘫组。
3. 针灸取穴:- 脾胃病组:根据中医理论,选取胃经、脾经、大肠经、心经、肾经、膀胱经、心包络、督脉、肝经、任脉等穴位进行针刺。
- 中风后遗症组:采用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选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
- 小儿脑瘫组:针对肢体瘫痪者,选取曲池、外关、环跳、昆仑、委中、承山、血海、太冲、涌泉、阳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伴有智力障碍者,选取大椎、风池、哑门、百汇等穴位。
4. 实验操作:由专业针灸师进行操作,每组患者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5. 疗效评价:采用中医症候评分法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 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评分减少≥70%。
- 有效:症状有所改善,评分减少≥30%。
-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评分减少<30%。
三、实验结果1. 脾胃病组:经过针灸治疗,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
2. 中风后遗症组:经过针灸治疗,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
3. 小儿脑瘫组:经过针灸治疗,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
四、讨论1. 针灸取穴在治疗脾胃病、中风后遗症、小儿脑瘫等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2. 针灸取穴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情、体质、针灸师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
3.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选取穴位,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针灸取穴在治疗脾胃病、中风后遗症、小儿脑瘫等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2022年针灸实习报告4篇【模板】
2022年针灸实习报告4篇针灸实习报告篇1为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针灸推拿系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号召,充满激情的开展了我系____年暑假社会实践。
今年实践活动主题共为两个:一为传承以往的“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服务活动,发挥专长,以“卫生下乡”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我系今年共确定了4支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
分别是赴宁波镇海“三下乡”小分队、赴上虞“三下乡”小分队、赴海宁“三下乡”小分队和赴宁波奉化“三下乡”小分队。
我系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所学所长,发挥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在火热的七月围绕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健康普查、常见病的治疗、卫生常识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常规体检)、文化宣传、环保宣传、科技支农及企业帮扶、支教扫盲、文体联欢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我们在活动前集中加强培训,开展动员大会,帮助各位同学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
活动期间,针对需求开展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带去实惠。
在返校后,我们也加强联系,对于活动结束后的情况追踪了解并总结反思,交流体会收获,扩大教育成果。
此次的“三下乡”活动扩大了我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锻炼能力,以使理论与实际能力相结合,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达到了在实践中“长才干、作贡献、受教育”的目的。
二为广泛开展“感知就业”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紧密结合,开拓社会实践新领域。
“感知就业”活动具体围绕三方面内容展开:用人单位信息调查,采访校友,就业实践。
今年我系共有4组小分队申报院里的用人单位调查活动。
暑假开始不久,个各小分队就奔赴宁波、舟山、桐乡、奉化等地开展活动。
其中宁波队访问了11家医院,舟山队和奉化队调查了6家医疗单位,桐乡队也对4家单位进行了探访。
他们获取了各单位的情况资料介绍,整理成为一份份宝贵的资料,为将来几年间我校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了指导方向。
针灸学实验报告
针灸学实验报告引言: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疗法,在近年来备受全球医学界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针灸学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针灸学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一:针灸对疼痛缓解的作用实验目的:观察和分析针灸对疼痛缓解的效果,确定其治疗疼痛的可行性。
实验设计:1. 随机选择40名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真针灸治疗,另一组接受伪针灸治疗(针刺未刺入皮肤);2. 通过热痛敏度测试和主观评分,比较两组参与者的疼痛感受。
实验结果:真针灸治疗组的参与者在热痛敏度测试中的阈值明显高于伪针灸治疗组,且主观评分也显示出真针灸治疗组的疼痛感受较轻。
这说明针灸能够刺激神经系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内源性物质的释放,改变疼痛信号传递,从而缓解疼痛。
实验二:针灸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实验目的:探讨针灸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评估其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的价值。
实验设计:1. 选取30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2. 通过测量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水平以及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的变化来评估针灸的疗效。
实验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更显著的抑郁程度下降和焦虑水平减轻,同时生理指标也呈现正向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康复情况更好,这说明针灸在调节神经功能和改善心理状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验三:针灸对失眠的疗效实验目的:研究针灸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参数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1. 将50名失眠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2. 通过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和睡眠监测设备记录失眠患者的睡眠情况,比较两组的差异。
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下降,睡眠参数(如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患者的睡眠状况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针灸对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明显疗效。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对疼痛、抑郁症和失眠等问题具有明显的缓解和改善作用。
用针灸做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
本实验旨在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观察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2. 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3. 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慢性疼痛提供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我院疼痛科门诊确诊为慢性疼痛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疼痛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严重疾病。
2. 分组: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
3. 治疗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包括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肝俞等。
针灸方法:采用0.3×40mm针灸针,刺入穴位,深度约0.5-1.0寸,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4. 观察指标:(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5.2±1.3)、(2.8±0.9),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5.1±1.2)、(3.6±1.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8.2±5.6)、(72.3±6.8),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7.9±5.3)、(68.5±6.2)。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共3)(二)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共3)(二)引言概述:本实验报告是对实验针灸学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针灸学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我们希望能够探索针灸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在本实验报告中,我们将要介绍实验针灸学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分析所采集的数据,总结并讨论实验结果。
正文内容:1. 实验设计1.1 实验目的1.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1.3 实验对象的选择和分组1.4 实验流程和步骤2. 实验方法2.1 针灸实验器材和设备2.2 针灸操作技术和方法2.3 针灸实验参数的测量和记录方法2.4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 实验过程和结果3.1 针灸实验的临床效果观察3.2 针灸对生理指标的影响3.3 针灸对疼痛感知的影响3.4 针灸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5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影响4. 数据分析和讨论4.1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4.2 实验结果的解读和比较4.3 针灸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机制探讨4.4 针灸的优势和局限性分析4.5 针灸实验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5. 结论5.1 实验针灸学的实验结果总结5.2 针灸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前景展望5.3 实验针灸学对促进医学发展的意义总结:本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实验针灸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针灸对人体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生理指标、减轻疼痛感知,对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和讨论,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针灸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针灸的其他作用效应,并发展出更加精确的针灸治疗方案,以实现针灸的最大化效果。
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对于促进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针灸把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把脉,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脉象,从而判断其健康状况和疾病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现代实验方法,探讨把脉的原理及其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把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探讨把脉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分析把脉结果与西医诊断方法的关联性。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实验对象:3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在20-45岁之间。
- 实验仪器:电子脉搏仪、计时器、记录表。
2. 实验方法(1)把脉操作- 实验者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把脉的基本方法。
- 对实验对象进行把脉,记录脉象特征,包括脉率、脉象、脉位等。
- 使用电子脉搏仪测量脉搏,与把脉结果进行对比。
(2)数据分析- 对比把脉结果与电子脉搏仪测量结果,分析把脉的准确性。
- 分析把脉结果与西医诊断方法的关联性。
四、实验结果1. 把脉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30名志愿者共有9种脉象,分别为:浮脉、沉脉、滑脉、涩脉、弦脉、细脉、数脉、迟脉、结脉。
- 把脉结果与电子脉搏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5次/分钟范围内。
2. 数据分析- 把脉结果与西医诊断方法的关联性分析:通过对把脉结果与患者病情的对比,发现把脉结果与西医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浮脉多见于感冒、表证等;沉脉多见于虚证、寒证等。
五、实验结论1. 把脉是一种有效的中医诊断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脉象特征。
2. 把脉结果与西医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3. 本实验为把脉的原理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推动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六、实验讨论1. 把脉的原理把脉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气血理论。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把脉能够反映经络和气血的状况。
通过观察脉象,可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和病情变化。
2. 把脉的应用把脉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把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针灸实验报告操作体会(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针灸作为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其疗效和安全性逐渐被国内外医学界所认可。
为了更好地了解针灸的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针灸实验操作。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针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对针灸实验操作的一些体会。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进行针灸实验之前,我们首先对实验所需器材进行了准备,包括毫针、艾条、酒精棉球、镊子、消毒棉签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穴位定位方法和针灸操作规范。
2. 实验步骤(1)穴位定位: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找到相应的穴位。
通过观察解剖图谱,我们掌握了穴位定位的方法,如摸、压、找等。
(2)消毒:在针灸操作前,我们需要对穴位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
消毒过程包括用酒精棉球擦拭穴位周围皮肤,确保无菌操作。
(3)进针:在定位准确后,我们按照规范进行进针。
进针时,手法要轻柔,以免损伤局部组织。
(4)行针:进针后,我们需要进行行针操作,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行针方法有提插、捻转、弹拨等。
(5)留针:行针一段时间后,我们需要将针留置在穴位上,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6)起针:留针结束后,我们需要将针轻轻拔出,同时按压穴位,防止出血。
三、实验体会1. 严谨的实验态度在进行针灸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严谨的实验态度的重要性。
从实验准备到操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穴位定位的准确性穴位定位是针灸操作的关键环节,准确的穴位定位是保证针灸效果的前提。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穴位定位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针灸操作的规范性针灸操作规范是保证针灸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
4. 针灸原理的认识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针灸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
针灸针刺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针刺法在治疗慢性疼痛疾病中的疗效,并通过实验验证针灸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60例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采用针灸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2. 实验分组(1)实验组:采用针灸针刺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 选取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
② 针刺方法:采用直刺法,针尖朝向穴位中心,深度约0.5-1寸。
进针后,进行捻转、提插等手法,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③ 针刺频率: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30分钟。
(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3. 实验指标(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4. 实验数据统计采用SPSS 2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三、实验结果1. 疼痛评分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6.8±1.2)、(3.4±0.8),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6.5±1.1)、(4.9±1.0)。
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0.2±7.5)、(80.4±8.2),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9.8±7.8)、(72.5±8.1)。
实验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刺疗法_灸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疗法与灸法在治疗特定疾病中的效果,并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两种疗法的优劣。
实验以缓解慢性疼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主要目标。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50名慢性疼痛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
2. 实验分组:- 针刺组: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
- 灸法组:采用灸法进行治疗。
3. 实验材料:- 针刺器材:一次性针灸针、针柄、消毒棉球、无菌手套等。
- 灸法器材:艾条、艾柱、艾绒、温针盒、温度计等。
4. 实验方法:- 针刺组:选取患者疼痛区域附近的穴位,进行针刺操作。
针刺过程中,采用提插、捻转等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目的。
- 灸法组:在患者疼痛区域附近的穴位进行艾灸操作。
使用艾条或艾柱进行温热刺激,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5. 实验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 局部血液循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治疗区域的血流情况。
6. 实验时间:每组治疗10次,每次治疗间隔为1天。
三、实验结果1. 疼痛程度变化:- 针刺组:经过10次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AS评分从治疗前的(7.2±1.5)降至治疗后的(3.8±1.0)。
- 灸法组:经过10次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也有所减轻,VAS评分从治疗前的(6.9±1.6)降至治疗后的(4.2±1.2)。
2. 局部血液循环变化:- 针刺组:治疗区域的血流速度明显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平均血流速度从治疗前的(0.54±0.12)cm/s 提高至治疗后的(0.78±0.15)cm/s。
- 灸法组:治疗区域的血流速度也有所提高,平均血流速度从治疗前的(0.53±0.11)cm/s 提高至治疗后的(0.72±0.14)cm/s。
四、实验讨论1. 针刺疗法:针刺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实验报告
针灸实验报告篇一:针灸实验报告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篇二: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根底。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开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顶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到达可以手术这段时间。
〔一般在25~40min左右〕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屡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响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响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响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针灸实验报告骨度分寸(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针灸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中,骨度分寸法是针灸学中重要的取穴方法之一。
骨度分寸法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按比例折算作为取穴标准。
为了验证骨度分寸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我们开展了本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骨度分寸法的原理和应用;2. 验证骨度分寸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3. 掌握骨度分寸法的操作技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性别不限。
2. 实验材料:针灸针、酒精棉球、一次性手套、骨度分寸法测量尺等。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志愿者进行骨度分寸法的基本知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将志愿者分为两组,每组10人。
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3)实验组:按照骨度分寸法的要求,测量志愿者的各个穴位,包括头部、胸腹部、背腰部、上肢部和下肢部等。
(4)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穴位定位方法,即以患者身体上的自然标志为基准进行穴位定位。
(5)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实验结果1. 骨度分寸法在头部、胸腹部、背腰部、上肢部和下肢部的穴位定位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
2.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穴位定位误差较小,操作过程更加规范、便捷。
3. 实验结果表明,骨度分寸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五、实验结论1. 骨度分寸法是一种有效的针灸取穴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等优点。
2. 骨度分寸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3. 为了提高骨度分寸法的应用效果,建议针灸从业人员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六、实验讨论1. 骨度分寸法作为一种古老的针灸取穴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骨度分寸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篇二: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
(一般在25~40min左右)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第一节: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1、循经感传的基本特征:1循经扩布,2趋向病所,3宽度和深度不均,4感觉性质多样,5慢速传导,6双向循行和回流现象,7可以阻滞,8影响脏腑功能活动2、常见的经络现象及其特点:常见的经络现象(1)生理现象——循经感传现象(2)病理现象——循经性感觉障碍和可见的经络现象:①循经性感觉障碍;②可见的经络现象:循经性皮肤病、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特点:(1)循经感传现象基本特征:1)循经扩布;2)趋向病所;3)宽度和深度不均;4)感觉性质多样;5)慢速传导;6)双向循行和回流现象;7)可以阻滞:①机械压迫②局部降温③局部注射普鲁卡因和生理盐水,亦称张力阻滞④皮肤触觉刺激⑤外加磁场刺激第三节:3、牵涉痛特征:①牵涉痛出现的部位,多发生在与病变器官同一神经节段的皮节区或肌节区。
②牵涉痛一般均为可逆,当去除内脏病变后,其牵涉痛也随之消失。
③皮肤过敏带不仅对接触、压迫、牵引等出现感觉过敏,而且皮下组织硬度也发生变化,有时用手可以触到有结节和条索状物等,有的还可见皮肤变厚的现象。
④皮肤过敏带的毛细血管出现循环障碍,如发生痉挛等,从而引起局部缺血。
5、神经节段性分布与穴位主治功能的关系1)躯干部经穴主治功能与神经节段的关系分析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肾经和脾经位于颈部、上胸部、下胸部和腰骶部经穴的主治病症,可发现其有明显的神经节段性。
从神经解剖学分析,人体躯干部穴区所属神经节段与其主治内脏所属神经节段具有相当的一致性7、远距离取穴可以用“中枢汇聚理论”解释。
8、胃耳反射:传入神经—迷走神经;传出神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中枢神经—下丘脑后外侧区第二章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与影响因素1、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2良性、双向性,3功能性、早期性2、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1个体差异,2穴位功能特异性,3得气,4针法灸法的刺激参数,5时间因素3、穴位功能特异性的表现(举例):p765、艾灸的刺激参数及临床意义:p86①灸温:温度幅值、温度升降速度、温度作用面积②艾灸壮数、③每壮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④灸量、⑤灸时、⑥灸质第三章1、疼痛特点:①痛觉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感觉。
(而是和其他感觉糅合在一起组成一种复合感觉。
)②痛觉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构成相当复杂的心理活动。
③疼痛还具有“经验”的属性。
④能引起痛觉的刺激多为伤害性刺激。
疼痛分类:(根据疼痛的性质):①刺痛:又称快痛、第一痛。
其特点是痛觉清晰、尖锐,定位明确,迅速发生又迅速消失,引起较弱的情绪变化,常伴有受刺激的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射。
②灼痛:又称慢痛、延缓痛、第二痛。
其特点是痛觉缓慢形成,持续时间较长,定位较差,呈烧灼感,使人不易忍受,常伴有情绪反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
③酸痛、胀痛、绞痛:其特点是痛觉难以描述,定位差,难以确定痛源部位。
伴有内脏反应和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
2、常用体外致痛物质(七种):k+、h+、组织胺、乙酰胆碱、5—ht、缓激肽、sp3、闸门控制学说的中心思想(p111):刺激皮肤发生的传入神经冲动进入脊髓后,被引进三个系统:闸门控制系统,中枢控制系统,作用系统。
这三个系统协同作用才能产生痛感觉和痛反应。
4、针刺镇痛的一般规律:⑴针刺镇痛作用的性质:具有以下特点:①针刺既能镇急性痛,又能镇慢性痛;②针刺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乃至消除深部痛和牵涉痛;③针刺既能抑制痛感觉,又能减低疼痛的情绪反应;④针刺既能减低痛觉分辨率,又能提高报痛标准。
⑵针刺镇痛作用的强度:在适宜的针刺刺激条件下,针刺可使正常人痛阈和耐痛阈提高,达到65%~180%。
⑶针刺镇痛的空间作用范围:针刺具有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但穴位与针刺镇痛部位之间有相对的特异性。
⑷针刺镇痛作用的时程:在人体从针刺开始至痛阈或耐痛阈升高至最大值一般需20~40min,继续运针或通电刺激可使镇痛作用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停针后其痛阈呈指数曲线形式回复,半衰期为16min左右。
⑸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因素:针刺镇痛作用主要受到个体差异、时间因素、刺激参数等的影响。
5、针麻特点:①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②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便于与医生配合。
③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
④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作用:①辅助镇痛作用,②镇静作用,③抗内脏牵拉反应作用,④抗创伤性休克作用,⑤抗手术感染作用,⑥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⑦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
★缺陷/局限性(针麻“三关”):镇痛不全、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肌肉松弛不够。
6、针刺镇痛的作用原理:一、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1、针感感受器的兴奋,2、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纤维(针刺传入主要由躯体感觉神经中的ⅱ类、ⅲ类纤维传导。
)3、同神经电针镇痛的外周机制。
二、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论述题)第四章针灸的免疫调节作用1、举例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肿瘤免疫、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等):⑴针灸对白细胞的调节作用:针灸可以调节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
①针灸对白细胞数量的调节:例如针灸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内关,可使血中白细胞总数上升,并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为主,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
②对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针刺足三里或合谷穴,均能提高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
⑵针灸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例如针刺老年大鼠双侧足三里和关元穴,能使老年大鼠肝内巨噬细胞在数量上增多,体积上增大,吞噬功能增强。
⑶针灸对肿瘤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例如电针荷瘤大鼠足三里、合谷和三阴交,可以提高cd4+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下降3、针灸的抗炎作用(三个方面)(论述题):(1)对渗出的影响:针灸可抑制炎症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症渗出物;减轻炎症灶白细胞浸润;改善炎症局部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炎性水肿。
(2)对变性的影响:针灸可控制和缩水炎症灶坏死面积,延缓和防止坏死的发生,从而减轻炎症的变性病变。
(3)对增生的影响:针灸可促进细胞的修复再生和瘢痕化进程;在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的同时抑制其过度增生。
第五章针灸对各器官系统功能的调节(论述题)1、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①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②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③改善脑电活动,④抑制免疫炎性反应,促进内皮细胞的修复,⑤保护受损神经元(a、降低自由基水平,b、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c、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d、抑制钙超载)2、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①影响血糖水平(双向调节)、②影响血脂水平(降低)、③改善胰岛素抵抗、④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a、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b、改善神经病变)3、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针刺内关穴可以改善急性心肌缺血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泵血功能,②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状态,③调节心电活动,改善心电图指标,④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⑤调节血管活性物质。
4、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①改善肺功能,②对多种炎症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③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④调整免疫功能第六章科研方法1、医学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2、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①提出问题,确定选题,建立假说;②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③科研设计;④观察实验与验证;⑤整理资料,实验结果的分析;⑥撰写论文与发表。
3、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适用性、可行性、效能性。
基本程序(了解):1提出问题、2查阅文献、3建立假说、4确立选题、5选题的说明5、实验设计的三要素: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四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盲法原则篇三:实验针灸学实验第二章实验针灸学实验实验一动物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