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
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研究
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研究
泰戈尔诗歌中的意象是一种抽象的、象征性的语言,它可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泰戈尔的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它们表达了其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的理解。
本文将分析泰戈尔诗歌中的意象,以及它们如何表达他的思想。
泰戈尔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鸟类。
他在《绿珠》中写道:“鸟儿唱着欢乐的歌,把我带到梦里去。
”这句话表达了泰戈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逃离现实的折磨,进入一个美好的梦境。
此外,泰戈尔还用鸟类来比喻人类的自由,他在《自由的祈祷》中写道:“主,求你赐予我们自由,就像鸟儿
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一样。
”他希望人们能够摆脱枷锁,获得自由。
另一种常见的意象是花朵。
泰戈尔在《花朵》中写道:“花朵
是美丽的,它们像火焰一样燃烧。
”这句话表达了泰戈尔对爱
情的热烈感情,他认为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让他们充满活力。
此外,泰戈尔还用花朵来比喻人们的思想,他在《思想的花朵》中写道:“每个人的思想都像花朵般美丽,它们可
以改变世界。
”他认为人们的思想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改变
世界。
泰戈尔诗歌中还有许多其他意象,比如月亮、星星、树木等等。
这些意象都表达了泰戈尔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以古诗英译为例
中, 在译文 中保留原诗中的文化意象。应优先考虑对 原诗 中文化意象进行移植这一翻译策略。文化意象的
文化意象是 中国诗歌最基本 和最 主要 的审美单 这是 翻译 中的异化策略 , 音译能丰富 目的语 中词汇表 元翻 。文化意象是主)I 感同客观物象 的结合物 , 【隋 见 J 借物 达方式 , 而加注能在 目的语 中构建认 知语境 , 引起与 象抒发情感。文化意象在建构诗歌美感 的同时 , 又增 源语言中读者等同的审美效果 。 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译者若要将汉语诗歌翻译成英 例 1 :
、
长沙 民政 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金昌绪 :春怨》 《
I s r ea a h r l s mu t i w yt eo o e d v i
这两句描述诗人处于进退两难 的境地 , 因为 自己 不能改变积极人世的志向 , 愧对巢父和许 由这两位高
An o lt e cyi h et e . dn t e t m r nt r s h e
意象移植 出现困难时 ,可以对其进行浅化或替代 , 在 ee e r tn fo e i  ̄ t s i o m t n ] id c p os h g 。因此意象可 以理解为跟 保证能传递原诗 中的整体意象的前提下 , i 可以对文化 想象有关 , 是某一群 体所 共有的一 种观念 、 象征及对 意象进行省译。 某一事物的基本态度和取 向, 是对某一事物的生动 的 1文化意象的移植 (r sl t uuaI ae 、 Ta p noC l r g ) n a f t lm 描绘。 即采取异化手段将原诗 中的文化意象植入译文
“ 意象” 的英语为 i ae柯林斯 C B ID高级英 m g, O UL
汉双解词典 (o i O U L D A C D DC I — C l s B IDA V N E ITO l C n N R E gs ) iae A Yo nlh 对 m g 的解释为 Iyuhv a — f i f o ae n m i
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重构
关键词 : 诗歌翻译 ; 文化意象 ; 传递与重构 ; 异化策略 ; 模糊策略
中图分类号 : 4 16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8 2 1 )3— 12— 4 10 04 思 想感 情 表 达 与交 流 的 工具 , 而且是 文化 的组 成部 分 , 文 化 的 载体 。语 言 能 真 是
诗 歌 翻译 中 的文 化 意境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主体 , 是诗歌美的集中体现 , 是 诗歌 的灵魂 。意 境 是诗 歌 创 作追 求 的最 高境 界 , 也 是诗歌 最突 出的艺 术特征 。诗 歌翻译 的最 高 目标
在 于准 确 地 运 用 目标 语 言 来 表 达 原 文 的 “ ” 形 和
第 3期
周蕾 等 : 诗歌翻译 中文化意象 的传递与重构
・3 13・
要 的作 用 , 过对 诗 歌 字句 的反 复 锤炼 而 达 到 意 境 通
词, 使得译者无法完全再现和传递中文原句特有的
意境 。 翻译 中常见 的文化 障碍 往往并 非 出于原文 晦 涩
的深化 。如 , 陶渊 明《 饮酒》 “ 菊东篱下 , 然见 :采 悠 南 山” 中的“ ” 杜 甫 《 见 ; 曲江 对 雨》:林 花 着 雨 胭脂 “
( 江西师范大学 a 外 国语学院; . . b 国际教 育学院, 江西 南 昌 30 2 ) 30 2
摘
要: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 , 诗歌 中的文化意 象传达是诗歌翻译 的关键 。诗歌翻译 的过程是译者在语 言、
文化 、 意境等方面的重建过程 。语言文化差异和译 者的文 学创造 力构成影 响翻译 中意境 传递与 重构的主要 因素。 异化 策略 、 模糊 策略等运 用在翻译 实践 中能有效地 传递和 重构原文的意象。
浅析汉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
浅析汉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摘要:意象是诗人或作者运用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一首诗的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广义的意象和狭义的意象。
所谓广义的意象是指整首诗烘托出的总意境;狭义的意象则是指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
如何处理这两种意象,直接影响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
这篇文章试图通过对意象派大师庞德(Ezra Pound)、弗莱彻(W.J.B. Fletcher)、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翟里斯(Herbert A. Giles)翻译李白《月下独酌》三种译文的意象再现情况加以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意象翻译意象处理一、诗歌中的意象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以精炼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意象来表现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歌,语言尤为优美、意象极其丰富,以其独有的意象美和音韵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汉诗英译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传播中国思想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
而好的诗歌译文既要忠实于原诗的意象,又要在最大程度上模拟出原诗的意境。
所以在汉诗英译中如何处理意象,直接影响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
“意象”的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它是中西文艺理论与诗学当中所共用的概念。
意象一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1、表象的一种。
2、中国古代文论术语。
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一般说来,在诗歌创作当中,意,指心意;象,指物象。
诗人构思出诗歌的主题思想后,需要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所以,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
一首诗的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种:广义的意象和狭义的意象。
所谓广义的意象是指整首诗烘托出的总意境;狭义的意象则是指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
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两种意象,直接影响译文对原诗韵味的传达。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意象丰富、意境优美。
其原文如下: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转换对策
古诗英译中文化意象转换对策摘要翻译不仅体现的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它还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译诗即译意象。
译者对诗歌意象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他在翻译过程中对意象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也直接影响译本质量。
本文从概念整合角度,对古典诗歌四种文化意象的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诗歌翻译文化意象概念整合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中国是诗的王国,要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宝库,必然要研究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优美精练,往往一个字就包涵了无穷的联想。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一首诗,不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意象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
它本身积淀和折射出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
通过意象的创造,诗人可以含蓄而鲜明地表现个人的主观情感,使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化。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成为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丧失了它就等于丧失了原诗的精华。
对于古诗的英译,西方盛行的是对等翻译理论,而中西方语言形式和意义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引发了中国译界对长期以来信奉的“信、达、雅”的标准争论。
于是,各种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应运而生。
如:徐志摩的“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统一;翁显良提出的“以散体译诗”;王佐良的“以诗译诗,诗人译诗”;汪榕培的“传神达意”;许渊冲的“三美”理论等。
诗歌翻译由于翻译本身的功能、目的以及读者层等认知要素的不同,不可能只用一种模式或标准去衡量其价值。
本文从概念整合的角度,以古诗意象转换为切入点,对古诗英译的翻译标准及策略应该多元化给予合理阐释。
二概念整合与古诗英译gilles fauconnier提出了心理空间理论,开创了新的关于认知和语言关系的研究。
谈李白诗歌英译中的意象传达
、
三 行 末 “ih ” “ r h ” 韵 。二 、 行 末 的 “ g o n ” l t 与 b i t押 g g 四 a ru d
与 “ rwn d 押 韵 。 “ o d rftsrsa ru d 忠 实 地 再 do e ” w n e ii f t go n ” ’ o
现 了 诗 人 的 疑 惑 . B w n . h me ik e s ’’ d o n d” “ o i g i o sc n s II1 r w e . n 1 更 是 成 功 地 再 现 了 原 诗 的 主 旨之 所 在 — — 诗 人 的 思 乡 之 情 。“i e l b ” “r s a r u d 、 t e o r h ” 成 功 s v r i t 、 f t g o n ” “h mo nb g t 也 l g o i
■
谈 李 白 诗 歌 英 译 中 的 意 象 传 达
万 蕾 司欢 欢 龙 荣培
420 ) 4 0 0
( 北 医药学 院 外 语课 部 , 北 十堰 湖 湖
摘
要 :李 白 诗 歌 饱 含 丰 富 绮 丽 的 意 象 , 英 译 中 在
融 、 与 景 的 结 合 是 主 观 与 客 观 的 统 一 . 此 产 生 出 富 有 情 由
故乡。
译 文 : T a q iNih A r n u l g t
Ab d, e i e l h , e I ea sl r i t s v g 1 n e i i ’ fo t g o n . wo d r f t S r s a r u d Lo k n p, f dt emo nb i h ; o i gu I n h i o rg t
、
前 言
英诗汉译中意象的传达——以吕志鲁的《英语爱情名诗选译》为例
1 意 象 的分 类
为 了方 便 分 析 意 象在 诗 歌 翻译 中的 传达 , 们 我 可 以 根 据 意 象 是 否 具 有 比喻 意 义 将 其 大 致 分 为 两 类: 比喻性 意 象 和非 比喻性 意象 比喻性 意象 是具 引。 有修 辞意 义 的意 象 , 往 以某种 修辞方 式 而存在 , 往 如
呵 , 的爱 人像 一 朵红红 的玫瑰 , 我
词 。 昌龄在《 王 诗格 》 中提 出“ 求 于象 , 搜 心入 于境 。 神 会于 物 , 因心 而得 ” 主 张 。司 空 图在 《 品 》 说 : 的 诗 则 “ 意象 欲 出 , 化 已奇 。 西方 文论尤 其 是诗 论也 十分 造 ” 重视 诗歌 的意 象 。一 代 东方学 权威 亚 瑟 ・ 韦利认 为
关键词 : 象; 意 比喻 性 意 象 ; 比喻 性 意 象 非 中 图 分 类 号 : 5 H0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0 6 2 1 3 0 —0 5 一O 1 7 —2 0 ( 0 0 ) 3 0 9 4
翻译 是把 一种语 言所 传达 的信 息转 换成 另一种
为意 象是 诗歌 的要 素 , 主张用 鲜 明 的、 感觉 中 的具 体
对 象来 表 达 诗 意 , 对 空 泛 的抒 情 和 议 论 , 反 由此 可
挚 、 热 的爱 而 做 的 比喻 , 火 而非 诗 人 直接 看 到 、 到 听
或 闻 到的东 西 。 非 比喻性 意象 可 以看作 是诗人 真 正感 知到 的意
“ 象 是诗 歌 的灵 魂 。 而 以庞 德 为 主 的意 象 派则 认 意 ”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象的文学作品。
它可以通过押韵、音调和节奏等手法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不同的语言中,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从中英文诗歌相互翻译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中英文诗歌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文诗歌注重凝练、深含意境,注重意境。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而英文诗歌则注重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
例如莎士比亚的诗歌《十四行诗》中“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通过优美的韵律和形象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深情和赞美之情。
中英文诗歌在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也有所差异。
中文诗歌注重对词语的深度和多层次的运用,常采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恐秋节近,天涯过此中”,通过对花将谢和人将散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担忧和不舍。
而英文诗歌则更注重对押韵和音调的追求,常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手法。
例如约翰·克莱尔的《I Am》中“a spirit in an earthly mould; / Embued with saddest hues of sky”, 通过押韵和形象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中英文诗歌的翻译也是一项艺术。
诗歌的翻译需要保持原作的美感和表达手法,同时又要考虑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理解。
在翻译中,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还需要注意词汇的选择和句子的结构,以使翻译更加贴近原作的风格和意境。
由于中英文诗歌的差异,译者还需要在保持原作意义的基础上,对语言和文化差异做出适度的调整。
文学翻译中的意象转换及其策略
文学翻译中的意象转换及其策略摘要文学翻译要在目标文本中展示源文本所具有的美学意象,以使读者像读源文本一样得到快乐的享受。
意象充满于文学作品中,建构了场景和背景,描述了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本文通过介绍诗歌、小说、散文中的意象转换,对文学翻译中意象转换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文学翻译意象转换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奈达认为翻译就是“用受众的语言重新产生与源文本信息接近自然对等的文本”,翻译还意味着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以达到接近的自然对等为目标,成功地与目标读者交流源文本的信息,以实现与读者的交流。
伯克的“认同”理论建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实现源文本作者与目标文本读者交流的过程中达成认同。
认同度越高,交流就越成功。
如果与读者的认同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的话,译者与作者的认同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其次是形式上,而与读者的认同包括在价值观、态度和知识结构结构上的认同,如图式。
图式有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文化图式三种类型。
图式是指在这之前获得的个人背景知识结构。
在语言理解上,读者图式与文本相互作用促进了对文本的解读。
按照图式理论,翻译是一个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首先用自己的图式解释源文本,之后转换成目标文本,激活读者头脑中的图式,表征它们。
文学翻译是对文学文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的翻译。
它要在目标文本中展示源文本所有的美学意象以使读者像读源文本一样得到快乐享受。
意象充满于文学作品中,建构了场景和背景,描述了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意象应该按照人类的感官或作者的意图和使用的方式去划分。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要传达语言因素,而且要传达美学价值和文化因素。
本文主要研究了诗歌、小说、散文中的意象转换。
它们尽管有共同点,但都有各自独具的特点。
一文学翻译中的意象在心理学中,“意象”意味着一个心理表征,一段记忆,过去感动的或感知的经验。
“意象最初仅仅指影像、仿制品或者复制品”,一个达到“使读者似乎看见了某物的过程”这样目标的工具。
诗歌翻译中意象的再创造_赖长江
总之 , 诗歌意象在翻译中不能一概地将原诗 意象原原本本地移入 目的语的诗歌之中 , 有些意 象需要译者的巧妙操纵 , 适度地再创造 。一首诗 之所以为一首诗 , 意象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 果都原封不动地将原诗中的意象移译至译人语 , 即便译者对有些有不同内涵的意象写有注脚 , 恐 怕这也会影响原诗的原有诗歌韵味 , 这将大大降
气右
赖长江
大多数类型的翻译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与原文意 义对应 , 而是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增删 意大利有 句谚语叫做 “ 加 ,加 记 主 扔 招 灿 , ` , 其意义为翻译意味 , 背叛 这句谚语从一 个侧面反映了绝对的等同与原文的翻译是很难找 到的 至于诗欧意象的变形 , 这是为了再现原诗 意象的一种必要手段 如果一味地 照搬原意象 , 则原意象很可能由于 目的语国家与源语国家之 间 在文化 、 历史 、 心理以及审美观念等诸 多方面的 差异而导致原诗意境的丧失 , 使得译诗诗意顿无 。 这也难怪弗洛斯特 叹 乍笼 匀 吐
诗 歌翻译 巾 息象 的再
南昌陆军学院副教授
诗歌的意象在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 中都占有
相 当宜要的地位 如何把原诗中的愈象恰当地传 递给 目的语的读者一直是诗歌翻译中的一个难翅 究其原 因 , 就是相同的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国度里有不同的内涵 比如 , 汉诗中经常用 “ 蛾 眉 ” 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而 “蛾眉 ” · 这一意象却会令英语读者感到恶心 又比如 汉 诗中也会把美丽的女子描绘成 “ 玉 ” , 而 “玉 ” 这一意象在英语中所传达的内涵却是 “ 轻浮 俗气的女子 ” 的意思 。 因此 , 诗歌翻译中对意象 的处理就要相当懊重 , 必要时要对原意象进行适 当的意象转换 。 意象的转换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翻译的再创造 问题 。然而 , 再创造必然引起原诗意象在某种程 度上变形和原诗意义或多或少的增减 事实上 ,
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研究
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泰戈尔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研究,尤其是在印度和英语之间进行翻译时,意象究竟如何改变。
首先,我们分析了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例如大自然、神性、友情和纯洁。
接下来,我们仔细研究了几首诗歌,来检验它们是如何转化为英语的。
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些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带来什么变化。
泰戈尔的诗歌里经常出现大自然、神性、友谊与纯洁等意象。
这些意象是泰戈尔高尚的情感的最佳诠释。
一首印度名称为“The Child”的诗,描述了一个家庭小孩的满足感。
这首诗在翻译为英语后,仍然保留了许多大自然、神性和友谊等意象。
诗中的语言比喻用于表达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当人们变得自满和地步时,还有空间留给神性的奇迹。
此外,一首印度名称为“The Heavens”的诗,说明大自然对人们来说是一种美妙而神奇的事物,是一种慰藉和礼物,也代表着人们如何以自由精神释放压力。
在这首诗的翻译中,意象同样是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蕴藏着泰戈尔文学启示。
诗句中使用的元素,如鸟儿、飞翔和羽毛,以及大自然所表达的神奇,都通过翻译着重突出。
从总体上来看,体现泰戈尔意象的翻译是令人激动的。
尤其是当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同时也表现出情感,那么,翻译就会更加真实。
通过翻译,
泰戈尔意象的表述将被确立,自然也就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浅淡诗歌翻译中意象问题的处理
浅淡诗歌翻译中意象问题的处理"浅淡诗歌翻译中意象问题的处理"随着英汉文化的相互交流,跨文化的翻译变得日益重要。
特别是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处理意象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本文将以“浅淡诗歌翻译中意象问题的处理”为例,就翻译中“意象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在翻译中,意象(Image)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要素,它能够使诗歌表达出丰富的内容。
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意象,就会让译文丰富、准确地表达原作的内容。
然而,翻译中的意象问题也并非容易处理,因为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有时很难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表现的意象。
因此,针对浅淡诗歌翻译中的意象问题,需要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首先,翻译者应该尽量挖掘诗歌中的意象细节,从字的构成、语法结构、文化情境等方面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原意,帮助翻译者清楚地了解原作的意象内涵。
其次,翻译者应该考虑源语文化的因素,尤其是对当代文化和时代背景的认知。
对于源语中意象的理解,必须要考虑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视角,以及掌控语言的社会条件等因素,而译语文化也要考虑到相同的因素。
在译语文化中,应当遵守原作的意象表达,在追求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应文化背景的表达方式,以呈现出原有的意象内涵。
此外,翻译者还可以借助其他实践要素,比如语音色彩、历史传统、民族创作等,来补充诗歌中缺失的意象信息。
综上所述,翻译中处理意象问题,需要翻译者进行相应的准备和考虑,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仅凭“准确性”和“完整性”是远远不够的,翻译者必须全力以赴,在保留原作意象表达的前提下,熟悉源语、掌握目的语文化,一点掉线就能让整个翻译断档,所以,翻译中“意象问题”的处理,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极高难度的工作。
汉英诗歌互译中的意象关系
收稿日期:2007-10-26作者简介:穆志刚(1977-),男,河南省汝州人,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汉英诗歌互译中的意象关系穆志刚(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2)摘 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在汉英诗歌互译中意象的翻译非常重要。
本文作者首先把意象区分为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并以此为标准来分析汉英诗歌互译时意象间的关系。
然后以几首诗歌的翻译为例,着重阐述汉英诗歌互译中存在的三种意象关系:1、完全相等,即译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与原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完全相等;2、部分相等,即译文中的字面意象或联想意象与原文中的字面意象或联想意象只有一部分相等,而不是完全相等;3、完全不等,即译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与原文中的字面意象和联想意象完全不等。
本文还简要探讨了造成这三种意象关系的原因。
关 键 词:诗歌;翻译;意象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08)01-0102-04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诗歌都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学习汉语,学习诗歌无疑都会极大地促进对目标语的掌握。
进而在汉语诗歌欣赏和英语诗歌欣赏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李创国在分析汉语诗歌的意象(I m age )时指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1]意象在汉英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汉英诗歌互译中保持意象相等就是保持灵魂相等,可见保持译文和原文意象相等在汉英诗歌互译中的重要性。
陈黎红指出:“意象不但在汉语和外语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翻译中意象的保留和重现也是异常重要的。
只有那些能够使原文中的意象忠实地重现于译文的翻译才是成功的翻译。
”[2]无论是把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诗歌还是把英语诗歌翻译成汉语诗歌,有一个问题是难以避免的,那就是原文中的意象应该怎样处理?为了便于分析问题,笔者试图把意象分为两类:字面意象(The Word I m age )和联想意象(The A ss ociat 2ed I m age )。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
意 象转换的基础
“ 意象” 形象 ” 和“ 在英语 中都 是 i ae 但这 两 m g,
中的个性 特点 。同时 , 健康 向上的诗 歌可 以满 足人
的精 神需要 , 更好地 开发个人 潜力 , 消极 、 但 颓废 的
与它们所反 映的文化 内涵相 结合 , 这样才 能领会 诗
人真正 的含义 , 这是意象转换 的基础 。
译作 为一种特殊 的文化交 流活动 , 其重要 性不 言而 喻。然而 , 如何译诗 , 这既是 个深 奥的理 论问题 , 又
是个 棘手 的实 践问题 : 为什 么有 些声音 和意象 的组
合能对某 些人 群 产 生特 殊 的作 用? 图像 、 字 、 文 声
音、 符号这些 物质 的表象 是否 与某 种更 深奥 的精神
例 如 在 济 慈 《夜 莺 颂 》( et d t K a:O e o a Ng t g l 的第七节 中 : ihi ae) n
- - -
存在有着联 系?这些 问题 涉及宗 教 、 学 、 哲 心理 学 、 人类学 、 文化 学等 内容 。同时 , 在诗 歌 创作 和诗 歌
是 个值得研 究的问题 。笔者通过理 论和 实践 两个方面的探讨 , 为“ 认 形神 兼备” 是诗 歌翻译 的理 想
境界 , 但在诗歌 的 实际翻译过 程 中进行一定 的变通与转换 , 同样具有一 定的必要 性。 也
关键词: 诗歌 ; 诗歌 翻译 ; 象转换 意
中图分类号 : 3 5 9 H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l 1 5 2 0 ) 4— 0 5— 3 17 —l6 ( 0 6 0 0 4 0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析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移植
种经验 、素养和理想等综合形成 的对作 品的潜在审美期
待 。作 品要 被读 者接 受 , 须符 合 其期 待 视 野 , 要启 迪 必 还 他 们 。 者 阅读作 品时 , 自己期待 视 野 内 的作 品并 不是 读 对 很感 兴趣 ,反 而对超 出 自己期待 视 野 的作 品有 浓 厚 的兴
【 文章编 号]17 — 0 X 2 1)1 0 9 — 3 6 1 8 2 (0 0 — 0 9 0 1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析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移植
剥、 晨
( 州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 河 南 郑
郑州
40 0 ) 5 0 1
[ 摘
要 ] 歌 是一 种 特殊 的 文 学体 裁 , 诗歌 创 作 中 , 象又起 着极 其 重要 的作 用 。诗 人 往 往 通过 生动 的意 象表 诗 在 意
在 处理意 象 时的技巧 。 [ 关键 词 ]接 受 美学 ; 歌 翻译 ;意 象 ; 诗 移植 【 中图分类 号 ]t3 59 t l. [ 文献 标识 码 ] A
一
、
接 受美 学概论
颜色 和 香 味 的构 成 要素 一样是 不 明智 的。 紫 罗兰 必 须再
接 受美 学 又 称接 受理 论 ,O世 纪 6 2 0年 代 出 现 于联 邦德 国 , 始人 为姚 斯 、 瑟 尔等 , 传 播到其 他 国家 。接 创 伊 后
2 1 年第 1 0 1 期
安 徽 电子信 息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N . 2 1 o 0 1 1
锺 1专 总第 5 期)JRL H CIA OE; COC I R T HLY ee l o 2V 1 0 2 ONOAUOT L LGO LTNS N MIT NO nr . o 1 UAF I A N LEFERI&F A NE OG G a N 5 NV O C E O O C .0
郭沫若诗歌翻译中意象重构的三化手法
2017.03一、引言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诗歌言情表志的重要手段。
从某种程度而言,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也正因为如此,在诗歌翻译中,意象传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意象的传达。
然而,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达与重构却是最难的任务。
因此,如何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意象,这是每个诗歌翻译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翻译的艺术》中,许渊冲教授提出了翻译的“三化论”。
他认为,在诗歌翻译中传达原诗的意象美时,可以酌情采用深化、等化和浅化的方法。
因此,本文拟从“三化论”的视角,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方法,对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意象重构进行鉴赏。
二、等化手法所谓“等化”,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词汇表达的意义直接对等译成译文中的表达,比如“tree”译为“树”,“fa-ther”译为“父亲”。
在诗歌意象重构的过程中,如果意象为中西文化中都有的事物,且措辞为普通用词的时候,等化翻译是较好的选择。
例如,苏格兰诗人ThomasCampbell的诗歌《生命之川》中的名句“A day to childhoodseems a year/And years likepassing ages”,郭老译为“儿时的一天如同一载/一载如同几个朝代。
”此处,作者着重描写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生命的历程流逝之快的感觉。
其核心语义词汇“day”译为“天”,“year”译为“载”,“ages”译为“朝代”,都属于等化翻译。
这种等化手法,紧扣了核心词汇的基本语义,确保了原诗内容和译诗内容基本等同,较好地重构了原诗的意象。
在《英诗译稿》中,我们也发现了个别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英国诗人Thomas Nash诗歌《春》的第二节开头两句“The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houses gay/Lambs frisk andplay,the shepherds pipe allday”,郭老译为“榆柳呀山楂,打扮着田舍农家/羊羔嬉游,牧笛儿整日价吹奏。
诗歌翻译中形式和意象的处理--鱼与熊掌的选择
诗歌翻译中形式和意象的处理--鱼与熊掌的选择金利明;陈智钢【摘要】诗歌由于其蕴含的意象或别致的格式,给其翻译造成极大的障碍,有些译者甚至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
我们认为,译者只要处理好诗歌中意象与形式的关系,在保留诗歌意象与形式间做出理性的选择,那么译诗不但是可行的,而且还是可以译好的。
%The vivid image and the unique form,an important feature of poetry,proves an obstacle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some translators even hold the view that poetry is untranslatable.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the idea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translate poetry successfully as long as we can handle we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and form .【期刊名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诗歌的翻译;意象;形式【作者】金利明;陈智钢【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九江 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1 引言意象(imagery)是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美国诗歌意象派奠基人庞德(Pound)认为:“‘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情感的复合体”。
我国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认为“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
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本中诗歌翻译的意象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本中诗歌翻译的意象分析摘要: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情感与雄心壮志,其中意象表达起着关键的作用。
不同的意象寄托着不同的情感,也象征着诗人独具一格的风格。
如何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翻译中有效准确体现意象所带来的意境美这一点十分重要也最为复杂。
本文通过分析许渊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英文译本,探析译文如何通过优美的语言来准确表现诗人苏轼的思想感情及人生态度。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象;《水调歌头》;许渊冲一、引言豪放和旷达是苏轼一贯的风格,他将激昂有时略带悲凉的情感融入诗词中,他将慷慨豪迈的形象融入雄伟壮阔的场面。
苏轼的许多经典诗词被不同译者转译为各种语言。
本文此次选取许渊冲先生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作的译本为例,分析许先生在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翻译手法和处理技巧。
走进许老先生讲究的“三美”翻译风格-音美、形美、意美,看看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对传统翻译标准如何具体化。
以及许老先生十分注重翻译时的押韵,自称“诗不押韵死不休”,本文还将探讨对诗歌意象进行翻译的同时保留诗歌的朗朗上口的韵调。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题与意象《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为后世十分之喜爱,曾在《人民日报》评选40首最受喜爱的诗歌活动中排名首位。
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中点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可见苏轼这首《水调歌头》的地位所在。
此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所作。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为官。
中秋之时,与胞弟苏辙分别七年未得团聚的苏轼面对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这一景象,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水调歌头》上阕描写了苏轼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由把酒问月,转而想到月宫的清寒怎比得上温暖的人间?词中隐约透露出现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脱的情绪,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对人间的眷恋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卷 第1期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Vol .6 No .12008年1月 Journal of Xi ’an Eurasia University Jan .2008 收稿日期:2007206204 作者简介:张清宏(1972—),男,陕西宝鸡人,西安欧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张清宏(西安欧亚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诗歌离不开意象,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关系着诗歌翻译的成功与否,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但凡优秀的诗歌译作,都凝聚着译者在意象处理中的匠心独用,精思巧构。
阐述了意象在诗歌翻译中的作用和意义。
并分析归纳了意象难译的三点原因:文化的差异,诗歌的模糊性,诗歌翻译中的“意”与“形”之间的矛盾。
提出了意象处理的基本原则:非比喻性意象应该保留,比喻性意象应该变通。
关键词:诗歌翻译;比喻性意象;非比喻性意象;保留;变通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008)0120072204Image processi n g i n tran sl a ti on of poem sZHANG Q i n g -ho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n Eurasia University,Xi’a n 710065,China )Abstract:Poe m s could not exist without i m ages .I 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it is of great i m portance t o p r ocess these i m ages .A ll good translati ons of poe m s undoubtedly involve translat ors’wisdom of deal 2ing with i m a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 ole and significance of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and analyzes three main fact ors contributing t o the difficulty in p r ocessing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which are cultural differences,a mbiguity of poe m s,and dile mma of translati on in keep ing both mean 2ings and for m s .Finally,the paper puts f or ward the basic p rinci p le for p r ocessing i m ages in translati on of poe m s:f or figurative i m ages,they should be l oyally retained;f or non 2figurative i m ages,they should be flexibly transfor med .Key words:trans lati on of poe m s;figurative i m ages;non 2figurative i m ages;retaining;transf or m ing一、意象的作用和意义人们喜爱诗歌,欣赏诗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诗歌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亦即诗歌具有审美价值。
诗歌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诸多方面,大致可分为显性的审美价值和隐性的审美价值。
就汉诗而言,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语体、语气、音韵、形体、篇章结构、语言文采、时代特征等等有关语言及其使用的各个方面的特色构成诗歌的显性审美价值因素,而格调、韵致、神思、本色、虚实、立意、意象、意境及艺术感染力等特质则构成隐性审美价值因素。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应尽最大努力,将诗歌的显性和隐性的审美价值因素尽可能的传达出来,实现音美,意美,形美[1],以期达到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获得最大限度相同的美的享受,实现读者反应相似[2]。
本文将重点探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达与处理。
意象、意境是诗歌的格调和诗人的精神气质及思想感情的体现与依托。
不论是中国诗,还是西方诗,意象都是诗人用来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意象”一词缘于中国,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3]。
意象之于诗歌,犹如盐之于美羹,是美味之根本[4],其再现与变通是诗歌风格翻译中的最高层次。
意象,根据感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五类: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
如,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的意象就涉及到了视觉、听觉、触觉。
各种意象将人的各种感觉综合地调动起来,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第1期张清宏: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流露出惜花惜春之情。
感时光之美好,叹岁月之无情。
全诗语言平淡自然,却意蕴深远。
倘若在翻译中,不传达意象,而将诗人的惜花惜春之情直接显化,则情趣全无,味同嚼蜡,毫无美感可言。
然而若对意象的传达等闲视之,肆意所为,不仅会破坏诗歌的美感,而且会扭曲诗人的意图。
二、译诗难,意象是难中之难意象的难译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一)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渊源的不同。
西方文化的主源有三:希腊文化、犹太宗教和现代工业主义。
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用柏拉图、《旧约全书》和伽利略来代表西方文化的三种渊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主要源自儒学、道教、佛教。
由于东西文化渊源迥异,其内容也必定相去甚远。
其差异性表现有四:价值观念有别、家族观念各异、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方式差异[5]。
这些差异性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文化中就可能会引起不同的联想,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二)诗歌的模糊性有的诗句,诗篇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刘勰称这种诗歌特点为“隐”,他说,“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文心雕龙・隐秀篇》)。
“隐”就是“模糊性”[6]。
造成模糊性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其二是诗歌在流传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增值义。
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很难说孰对孰错。
(三)诗歌翻译中的“意”与“形”之间的矛盾逐字对译(metaphrase)和散文化意译(p r ose paraphrase)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然而,它们都难以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
要做到形神兼似,就必须采用诗化翻译法(versified transla2 ti on)。
它比意译多了一个挑战性的步骤,即诗化(versificati on)。
翻译中,译者既要考虑意象、意境、意蕴,又要考虑样式、节奏、韵脚。
这往往会陷入难以取舍的境地。
三、意象的处理意象难译,但又不能不译。
一般说来,译者应忠实地将原诗的意象再现出来,而不应根据个人的喜好对意象随意更改、增加、删除。
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语言表达、文化传统以及欣赏习惯的不同,要做到一成不变地保留原诗的意象是非常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7]。
译者可以用新的意象代替旧的意象,或删除旧的意象,或增加原诗没有的意象。
具体讲,对意象的处理可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非比喻性意象的处理1.保留非比喻性意象,是诗人真切感受到的事物,是诗歌中现实存在的内容。
若删除、改变、或增加新的意象,都会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
对于非比喻性意象,译者一般应忠实地再现原诗的意象。
例如,李白的五言绝句《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全诗围绕一个“独”字,写一种世无知音的孤寂之情。
诗中描绘了诗人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描写诗人的寂寞冷落,但作者通过真实感受到的意象:花、一壶酒、杯、明月、影和三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寂寞寥落。
表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诗内容隽永,意味悠长。
译文若要实现原诗的美学价值,处理好原诗的意象就非常重要。
对于诗中作者真正感受到的、真实存在于诗人所描绘的诗的世界中的非比喻性意象,译者无权改变,应忠实的再现。
Fr om a pot of wine a mong the fl owersI drank al one.There was no one with meTill,raising my cup,I asked the bright moonT o bring me my shadowand make us three.———Translated by W ritter Bynner 此译对意象的处理较好,但由于采用的是散文化意译(p r ose paraphrase),没有实现原诗的韵律和节奏,没有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
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在写景,每一句也是在写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中的景都是诗人眼中所真实看到的实景,有黄鹂在翠柳中婉转的春色,有白鹭在蓝天翱翔的秋景,西望有远山皑皑的白雪,门前有东去繁忙的商船。
这四幅时空交错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思绪千载、视通万里的广阔胸怀和战乱后生活归于安静的陶然心情。
对于诗中非比喻性意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窗、西岭、雪、门、东吴、万里船,译者应忠实的再现出来。
下面请37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年看许渊冲[8]的译文:A QuatrainT wo g olden ori oles sing a m id the will owsgreen;A fl ock of white egrets flies int o the blue sky.My window fra mes the snow-cr 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My door oft says t o east w ard-going shi p s“Good2 bye﹗”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象,黄鹂译为golden ori oles,翠柳译为green will oes,白鹭译为white egrets,青天译为blue sky,窗译为window,西岭译为western mountain,雪译为snow,门译为door,船译为shi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