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Y18D设计计算书
18米高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设计与计算
18米高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设计与计算
1、前言
新近颁发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已对脚手架的设计原则、荷载取值、计算方法、构造要求等作出 了明确规定。
为了正确贯彻应用本规范,我们结合工
程实际条件进行设计与计算,发现实际应用还有一定
难度。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搭设方式与主要参数
脚手架用Ф48X3.5钢管和扣件搭设成双排架,其横距为1.05m,纵距为1.5m,步距为1.8m;
脚手架立杆下部支承在16#工资钢制作的水平悬挑梁上。
脚手架搭设高度共10步,计18m;里立杆离开墙面0.3m;每2步设一层木挑板;
施工作业层按2层计算,每层活荷载为200kg/m2,作业层设栏杆,和挡脚板;脚手架外立杆里侧面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施工;
剪刀撑应在外侧面整个长度与高度上连续设置;其它搭设要求遵照JGJ130-2001执行
3、荷载取值与组合
3.1、脚手架结构自重(包刮立杆、纵杆、横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表A-1得:
NGIK=18X0.1248=2464KN
3.2构配件自重:
3.2.1、外立杆:
(1)。
某18层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计算书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8个报警阀组。其中地下三层~地下二层为预作用阀组,其余为湿式报警阀组。地下三层至五层为低区,为加压后两次减压供水;六层至十八层为高区,为加压供水。
4.消防水泵接合器
自动喷水系统设计流量 ,水泵接合器的负荷流量为10~15L/s,故选3个水泵接合器。
(1)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根据实际情况<10米故取10m水柱。
L:水带长度取25m.
Ld:水龙带有效长度。
Ls:充实水柱垂直长度。
Sk:充实水柱长度。
(2)消火栓布置
消火栓其布置间距由下式计算:
Sn1、2、3:多排消火栓两股水柱时的消火栓间距。
Rf:消火栓的保护半径(米)
2.消防管道系统计算:
(1)选用 消火栓水枪口径19mm,水龙带长度 ,充实水柱长度
五、灭火器计算
地下车库
以地下三层车库为准,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为3850m2,为一个防护单元,灭火器设置在消火栓箱内,共有14个设置点。地下车库为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计算如下:
选用5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具灭火器3A,故每处设置点2具灭火器。
地上部分以标准层为准:
地上层最大一个防护单元面积1903m2,灭火器设置在消火栓箱内,共有6个设置点。地上办公区为中危险级A类火灾,计算如下:
4.系统分区: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规定,消火栓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地下三~五层为低区,减压阀减压供水;六层~十八层为高区,加压供水。
5.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设计:
按规范规定:室内消防流量 ,一个DN100的水泵接合器的负荷流量为10~15L/s,故选3个水泵接合器,高、低区共用。
某18层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计算书
一、生活给水部分
系统分区:I区:D3F~2F;II区:3F~9F:III区:10F~18F;
1.I区:生活给水
总当量: 流量: 管径:DN65
II区:生活给水
总当量: 流量: 管径:DN50
III区:生活给水
总当量: 流量: 管径:DN65
2.中水回用水系统分区:I区:3F~9F;II区:10F~18F;
4.系统分区: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规定,消火栓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地下三~五层为低区,减压阀减压供水;六层~十八层为高区,加压供水。
5.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设计:
按规范规定:室内消防流量 ,一个DN100的水泵接合器的负荷流量为10~15L/s,故选3个水泵接合器,高、低区共用。
选用5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具灭火器3A,故每处设置点2具灭火器。
4.生活给水总量
总当量: 流量: 管径:DN65
水泵房选用变频给水机组Q=16m3/h H=100m N=7.5X3kW
选用拼装式不锈钢水箱V=25m3
中水回用水总量
总当量: 流量: 管径:DN80
水泵房选用变频给水机组Q=33m3/h H=104m N=11X3kW
选用拼装式不锈钢水箱V=25m3
详细计算见附图表。
四、高位水箱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规定,在机房层加设高位消防水箱,水箱容积为18m3。高位水箱高度不能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及最不利喷头最低工作压力要求,故设置两套消防增压稳压设施。配立式隔膜式气压罐一个,V=450L。配25LGW3-10X5型稳压泵两台,N=1.5Kw,一用一备。
18方浮式抓斗起重机设计计算书》精品资料
18方浮式抓斗起重机设计计算书设计:编制:校对:审核:批准:舟山海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目录概论 (1)一,概述 (1)二,主要性能与技术参数 (1)三,机械传动路线 (2)四,结构形式组成 (2)五,主要材料选用 (3)六,起升机构动力计算 (4)(-)动力输出的扭矩及起升重量 (4)(二) 整机工作等级的确定 (5)(三) 机构分级 (7)(四) 结构件或机械零件的分级 (7)(五) 计算载荷及载荷组合 (9)(六) 强度计算: (14)(七) 疲劳计算: (15)(八) 等效载荷的计算(参考《起重机计算实例》P25面) (17)(九) 钢丝绳的选择与计算 (19)(十) 滑轮和卷筒设计与计算 (20)(十-) 联轴器的计算 (23)(十二) 主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31)(十三) 轴承的校核 (38)(十四) 迴转摆动齿轮校核计算 (40)(十五) 摆动行星减速机的计算 (42)(十六) 迴转滚轮与轨道板的校核计算 (43)(十七) 天轴强度校核计算 (46)(十八) 卷筒轴强度校核计算 (47)(十九)卷筒齿轮校核 (49)(二十)卷筒轴轴承校核 (50)(二十一)底盘抗倾翻校核计算 (51)(二十二)底盘主梁设计计算 (54)(二十三)臂架(吊杆)的设计与计算 (56)(二十四)人字架的计算与校核 (66)(二十五)起升制动器的计算 (74)一.总结 (76)二.使用标准依据 (77)三.参考文献18方浮式抓斗起重机设计计算书一,概述18方浮式抓斗起重机主要安装在工程船上,具备挖泥起吊和吊钩起吊双重功能;主要从事航道疏浚,港口建设等水下的抓、挖泥工程的工程机械。
也可以从事水上船舶之间的装缷及水上桥梁建设大梁安装工程,其在工程船上可以360°旋转,其起重范围抓斗挖泥直举120吨,起吊半径R=15米;抓斗最大挖泥深度可达70米,吊钩最大下放深度70米;由于本30方浮式抓斗起重机釆用了液粘调速、变矩离合器和2台可燃烧重油的柴油机具有节能降耗,降低使用成本。
PCC桩设计计算书
PCC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1.1 土层分布1、K0+106.7122.K1+694.8013.K2+991.524表1-1-3 土层1.2 单桩承载力计算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有单桩静载荷试验值时,应按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0.5倍取值;2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对于初步设计可按下式估算:uk a 1Q KR =(3.4.4) 式中: uk Q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K ——安全系数,取 K =2。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可按下式计算:p pk P 1k s uk A q l q u Q ni i i ξ+=∑= (3.4.5)式中:u —— 桩身外周长(m );n ——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ξP —— 端阻力修正系数,与持力层厚度、土的性质、桩长和桩径等因素有关,可取0.65~0.90,桩端土为高压缩性土时取低值,低压缩性土时取高值;q s i k —— 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 );当无当地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取值;q pk ——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当无当地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取值;l i —— 桩穿过第i 层土的厚度(m )。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到单桩承载力为:188.94kN1.3 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强度验算应符合下式规定:c 'p c a f A R ψ≤ (3.4.6)式中: f c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a),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取值;Ψc —— 桩工作条件系数,取0.6~0.8;'p A —— 桩管壁横截面面积(m 2)。
管桩截面积'p A =0.3318, Ψc =0.6, f c =9600'p A Ψc f c =1911 kN>188.94 kN ,桩身强度满足要求。
外压容器计算
钢板负偏差 C1 腐蚀裕量 C2 焊接接头系数 ф=
过程设备强度设计书
计算单位
MPa ºC
mm mm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椭圆封头简图
MPa MPa
MPa
mm mm
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有效厚度 最小厚度 名义厚度 结论
e n C1 C2 min n 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2 e
校核条件
T T
校核结果
许用外压力 结论:
p B
D0 e 合格
压力及应力计算
合格
mm mm mm
kg
MPa MPa MPa
外压碟形封头计算 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 pc 设计温度 t 内径 Di 曲面高度 hi 材料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
外压内圆筒计算 计算条件
计算压力 pc
设计温度 t= 内径 D i= 材料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过程设备强度设计书
计算单位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筒体简图
MPa
ºC mm
MPa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
MPa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MPa
钢板负偏差 C1
mm
腐蚀裕量 C2
mm
焊接接头系数 ф=
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有效厚度 名义厚度 结论
e n C1 C2 δn = 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重量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
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值
pT 1.25pc
压力试验允许通过的应力水平 T T 0.90 s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16页)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16页)《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所在学院:专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2011年月日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填料塔(或板式塔)设计。
设计题目:各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工艺参数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填料塔(板式塔)DNXXX设计。
例:精馏塔(DN1800)设计2、设计任务书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4、文献查阅要求设计说明书中公式、内容等应明确文献出处;装配图上应写明引用标准号。
5、设计成果1、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2、提交塔设备(填料塔、板式塔)装配图一张(A1)。
(精馏塔设计例题)二. 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1、设计参数精馏塔设计的工艺条件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而得。
工作温度°C:120 设计温度°C:150 工作压力MPa:0.1 设计压力MPa:0.11 塔体内径mm:1800 塔板数块:38 介质:苯-甲苯混合物2、结构简图(根据自己的设计题手画)图1 精馏塔结构简图三. 精馏塔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泵与泵站设计计算书word文档
目录目录 (1)第一章概述 (2)1.1设计对象的概况 (2)1.2设计任务 (2)第二章水泵机组的选择 (3)2.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杨程的估算 (3)2.1.1设计流量Q (3)2.1.2设计扬程H (3)2.2水泵选型 (4)2.2.1选择原则 (4)2.2.2选泵计算 (4)第三章总体设计与计算 (4)3.1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5)3.2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设计计算 (5)3.3 机组与管道布置 (5)3.4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 (6)3.5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高度计算 (8)第四章附属设备的选择 (8)4.1起重设备 (8)4.2引水设备 (8)4.3排水设备 (9)4.4通风设备 (9)4.5计量设备 (9)第五章泵房尺寸的确定 (9)5.1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9)5.2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小结 (9)参考文献 (10)第一章概述1.1设计对象的概况某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水量120000m3/d,要求远期发展到270000m3/d,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一级泵站),用两条直径为1200mm的钢制自流管从江中取水。
自流管全长160m。
水源洪水位标高为30.50m(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18.60m(97%频率),常水位标高为25.10m。
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47.30m,泵站切换井至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输水干管全长为1800m,吸水间动水位标高以17.5m计,现状地面标高按24.5m考虑。
1.2设计任务1.绘制图纸(1)水泵站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上应绘出泵房的平面,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
平面图上绘出各种连接管渠,管道上需注明管径。
图中应附设备一览表,说明各设备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
图中应附图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图中应附比例。
(2)水泵站剖面图剖面图上应绘出各水泵之间的连接管渠。
图上应标出各水泵的顶、底及水面标高,应标出主要管渠、设备机组和地面标高。
带式输送机计算设计说明书
======带式输送机计算设计说明书======文件名称:输渣皮带.sms2012年02月03日11:31:55设计单位:河北宏达输送机制造有限公司项目名称:苏丹项目工程名称:水利工程---------------------------------------一. 原始参数:===主功能节===设计种类=普通带式输送机设计===标准节===基本标准=DTII(A) 头架标准=DTII(A) 尾架标准=DTII(A) 拉紧装置标准=DTII(A) 中间架及支腿标准=DTII(A)导料槽标准=DTII(A) 头部护罩及漏斗标准=DTII(A) 卸料车及专用中间架标准=DTII(A) 卸料器标准=DTII(A)驱动装置标准=DTII(A) 传动滚筒标准=DTII(A) 改向滚筒标准=DTII(A) 上托辊标准DTII(A) 下托辊标准=DTII(A)===物料参数节===物料名称=炉渣松散密度=0.9 安息角=25 最大块度=80 输送量=500 工作条件选择(确定模拟摩擦系数f)=2运行条件选择(确定传动滚筒和橡胶带之间的摩擦系数μ)=1 物料粒度(确定冲击系数fd)=2 工作条件(确定托辊阻力系数)=1工况条件(确定工况系数fa)=1 工作条件(确定输送带系数)=1 物料特征(确定橡胶输送带覆盖胶的厚度)=1 橡胶输送带覆盖胶的厚度(上)=0橡胶输送带覆盖胶的厚度(下)=0 运行条件(确定运行系数fs)=3===主参数参数节===带宽=1200 速度=2 头轮(传动滚筒)直径=800 尾轮(改向滚筒)直径=630 拉紧方式=中部垂直重锤拉紧传动滚筒头架型式=角形改向滚筒尾架型式=角形中间架种类=轻中型中间架支腿种类=轻中型传动滚筒形式=胶面传动滚筒胶面形式=菱形改向滚筒形式=胶面===几何参数节===输入方式=普通简易输入方式工艺布置形式=凹弧输送方向=由右至左尾部带面倾角=0 头轮顶部实际高度=1500尾轮顶部实际高度=1500 尾部地基标高=0 头部地基标高=11415 水平投影长度=258000 带面到通廊地基高度=1200弧起点到尾轮中心距离=185000 斜廊起点到尾架最小距离=185000 斜廊终点到头架最小距离=1500 弧段数量=1弧半径=20000 设置双折线否=否===输送带参数节===输送带种类=聚酯带输送带规格=EP-200 扯断强度=200 每层厚度=1.1 每层质量=1.6 层数=6 上胶厚=4.5下胶厚=1.5 带厚=0 钢丝绳最大直径=0 钢丝绳间距=0===尾部(拉紧)参数节===中部垂直重锤拉紧支架到头架距离=15000 中部垂直重锤拉紧支架基础标高=5000 中部垂直重锤拉紧支架地脚凸台高度=0垂直重锤拉紧装置形式=箱式===头架参数节===头架类型=0 有无漏斗=有头部漏斗形式=普通有无衬板=有===驱动参数节===驱动所在位置=1 驱动方式=电机-减速器系统驱动电机-减速器类型=Y-DBY/DCY 电机-减速器位置(布置形式)=左侧里边采用耦合器否=是设置逆止器否=是设置制动器否=是传动效率=0.88 启动系数=1.5 滚筒驱动形式=头部单滚筒驱动第1驱动滚筒电机数量=1===托辊参数节===上托辊形式=槽形(35度) 上托辊直径=133 下托辊形式=平形下托辊直径=133===落料参数节===落料点个数=1 每处落料点宽度=500 每处落料点间距=4500===导料槽节===布置形式=随落料点自动设置矩形口===缷料参数节===缷料方式=普通头部缷料卸料器类型=电动(气动) 卸料器个数=1 每个卸料器形式=单侧(左) 卸料器间距=5000卸料车形式=普通卸料车=双侧距头轮最小距离==5000 距头轮最大距离==10000===柱标参数节===纵向柱标数量=0 横向柱标(尾部)数量=0 横向柱标(头部)数量=0===计算参数节===模拟摩擦系数=0.03 传动滚筒和输送带间摩擦系数=0.35 托辊和输送带间摩擦系数=0.35 物料和输送带间摩擦系数=0.6物料和导料档板间摩擦系数=0.7 输送带和清扫器间摩擦系数=0.6 清扫器和输送带之间的压力=100000 输送带安全系数=13运行系数=1.2 冲击系数=1.04 工况系数=1.1 基础荷载系数(尾部)=1.2 基础荷载系数(中部)=1.2 基础荷载系数(头部)=1.2基础荷载系数(驱动部分)=1.2===厂房标识节===标注荷载否=是设置主厂房标识否=否设置基础厂房标识否=否===价格节===产生价格否=否-------------------------------------二. 计算过程:===输送带上最大的物料横截面积S===已知条件:托辊槽角=35 运行堆积角=25S=0.18 m3(注:查表获得)===输送能力===已知条件:最大截面积S=0.18 带速v=2 物料密度ro=900 倾斜系数k=0.99(查表获得) 最大输送能力IvMax=S*v*k=0.356 m3/s最大输送能力ImMaxMax=Iv*ro=320.225 kg/s最大输送能力QMax=3.6*ImMax=1152.811 t/h实际输送量Q=500 t/h实际输送量Im=Q/3.6=138.889 kg/s实际输送量Iv=Im/ro=0.154 m3/s===输送带宽度===已知条件:最大截面积S=Q/(3.6*v*k*ro)=0.0779 托辊槽角lanbuta=35 运行堆积角sita=25计算输送带宽度B=0.8m===计算圆周驱动力-FH(主要阻力)===已知条件:模拟摩擦系数f=0.03 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L=258.249m 重力加速度g=9.81m/s2 输送机在运行方向上的倾斜角deta=2.5334度输送机承载分支托辊间距ao=1.2m 输送机回程分支托辊间距au=3m 承载分支或回程分支每米输送带质量qB=19.536kg/m每米输送物料的质量qG=69.444kg/m 输送机承载分支托辊旋转部分质量qRO=18.45kg/m 输送机回程分支托辊旋转部分质量qRU=6.427kg/m承载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质量G1=22.14kg 回程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质量G2=19.28kg 托辊前倾角epsl=1.383度计算主要阻力FH=f*L*g*(qRO+qRU+(2*qB+qG)*cos(deta))=10130.16N===计算系数C(附加阻力)===已知条件:附加长度L0=90m 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L=258.249m系数C(附加阻力)=(L+L0)/L=1.349===计算圆周驱动力-附加阻力FN===已知条件:附加阻力FN=0N===计算圆周驱动力-主要特种阻力Fs1===已知条件:槽形系数Cep=0.43 托辊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mu0=0.35 装有前倾托辊的输送机长度Le=258.249m 承载分支或回程分支每米输送带质量qB=20kg/m 每米输送物料的质量qG=69.444kg/m 重力加速度g=10m/s2 输送机在运行方向上的倾斜角deta=2.533度托辊前倾角epsl=1.383度托辊前倾的摩擦阻力Fep=Cep*mu0*Le*(qB+qG)*g*cos(deta)*sin(epsl)=818.21N已知条件:物料与导料栏板间的摩擦系数mu2=0.7 输送能力Iv=0.154m3/s 被输送散状物料的堆积密度ro=900kg/m3导料栏板(导料槽)的长度l=2m 输送带速度v=2m/s 导料栏板间的宽度b1=0.73m导料槽拦板间的摩擦阻力Fgl=mu2*Iv*Iv*ro*g*l/(v*v*b1*b1)=138.097N主要特种阻力Fs1=Fep+Fgl=956.307N===计算圆周驱动力-附加特种阻力Fs2===已知条件:清扫器个数n3=5 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A=0.012 m2 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压力P=100000 N/m2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mu3=0.6 输送带宽度B=1.2 m 犁式卸料器的阻力系数或刮板清扫器的阻力系数ka=1500N/m犁式卸料器个数na=0输送带清扫器摩擦阻力Fr=A*p*mu3=720 牛梨式卸料器摩擦阻力Fa=na*B*ka=0 牛附加特种阻力Fs2=n3*Fr+Fa=3600 牛===计算圆周驱动力-倾斜阻力Fst===已知条件:每米输送物料的质量=qG69.444 kg/m 重力加速度g=9.81 m/s2 输送带卸料点与装料点间的高差H=11.415m倾斜阻力Fst=qG*g*H=7776.469 牛===计算功率=== --总功率--已知条件:传动滚筒上所需圆周驱动力Fu=25993.31 牛输送带速度v=2 m/s 传动效率eng=0.88 电压降系数engp=0.95多机驱动功率不平衡系数engpp=1传动滚筒所需运行功率Pa=Fu*v/1000=51.987 kW驱动电机所需运行功率Pm=Pa/(eng*engp*engpp)=62.185 kW--头部单驱动-第1驱动滚筒单元--传动滚筒上所需圆周驱动力Fu=25993.31 牛电机数量n=1 台每台电机所需运行功率Pm=62.185 kW===输送带张力======满足垂度条件下输送带张力===已知条件:输送机承载分支托辊间距ao=1.2 m 输送机回程分支托辊间距au=3 m 承载分支或回程分支每米输送带质量qB=19.536 kg/m每米输送物料的质量qG=69.444 kg/m 重力加速度g=9.81 两组托辊之间输送带的允许垂度hpa=0.01满足垂度条件下,承载分支输送带最小张力Fmino=ao*(qB+qG)*g/(8*hpa)=13093.472 牛满足垂度条件下,回程分支输送带最小张力Fminu=au*qB*g/(8*hpa)=7186.806 牛===头部单驱动-第1驱动滚筒单元=== ===按照输送带不打滑条件计算输送带张力===已知条件:传动滚筒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mu=0.35 输送带在传动滚筒上的包围角fai=3.316 自然对数的底e=2.718启动系数KA=1.5 传动滚筒上所需圆周驱动力Fu=25993.31 牛输送机满载启动或制动时出现的最大圆周驱动力Fumax=KA*Fu=38989.965 牛保证不打滑条件下,输送带在传动滚筒奔离点处最小张力F2min=Fumax/(e(mu*fai)-1)=17790.607 m滚筒上输送带奔离点(松边)张力F2=Max(F2min,Fminu)=17790.607 牛滚筒上输送带趋入点(紧边)张力F1=F2+Fu=43783.917 牛===计算输送带张力-各特性点张力===已知条件:模拟摩擦系数f=0.03 重力加速度g=9.81 m/s2 输送机回程分支托辊旋转部分质量qRU=6.427 kg/m 承载分支或回程分支每米输送带质量qB=19.536 kg/m 输送带清扫器摩擦阻力Fr=720 牛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L=258.249 m 中部垂直重锤拉紧支架到头架距离Lczj=15 m传动滚筒趋入点张力St1=43783.917 牛传动滚筒奔离点张力St2=17790.607 牛传动滚筒支架增面改向滚筒趋入点张力Stg1=St2+1.0*Fr=18510.607 牛传动滚筒支架增面改向滚筒奔离点张力Stg2=1.02*Stg1=18880.819 牛垂直重锤拉紧支架90度改向滚筒趋入点张力Scj11=Stg2+f*Lczj*g*(qRU+qB)-qB*g*H+1.5*Fr=19617.639 牛垂直重锤拉紧支架90度改向滚筒奔离点张力Scj12=1.03*Scj11=20206.169 牛垂直重锤拉紧支架180度改向滚筒趋入点张力Scj21=1.04*Scj11=21014.415 牛垂直重锤拉紧支架180度改向滚筒奔离点张力Scj22=1.04*Scj21=21014.415 牛垂直重锤拉紧支架90度改向滚筒趋入点张力Scj31=Scj22=21014.415 牛垂直重锤拉紧支架90度改向滚筒奔离点张力Scj32=1.03*Scj31=21644.848 牛尾部增面改向滚筒趋入点张力Swg1=Scj32+f*(L-Lczj)*g*(qRU+qB)-qB*g*H+1.5*Fr=22854.555 牛尾部增面改向滚筒奔离点张力Swg2=1.02*Swg1=23311.646 牛尾轮趋入点张力Sw1=Swg2=23311.646 牛尾轮奔离点张力Sw2=1.04*Sw1=24244.112 牛尾轮改向滚筒上合力Fwl=Sw1+Sw2=47555.759 牛(第1驱动单元)传动滚筒上合力Fcd=F1+F2=61574.524 牛(第1驱动单元)传动滚筒的扭矩M=Fu*D/2000=10.397 千牛.米输送带最小张力Fmin=F2=17790.607 牛输送带最大张力(稳定工况下)Fmax=Fmin+Fu=43783.917 牛===计算拉紧力===已知条件:垂直重锤拉紧支架180度改向滚筒趋入点张力Si=20206.169 牛垂直重锤拉紧支架180度改向滚筒奔离点张力Si1=21014.415 牛中部垂直重锤拉紧力F0=Si+Si1=41220.584 牛===输送带选择计算===已知条件:输送带最大张力(稳定工况下)Fmax=43783.917 牛输送带静安全系数n=13 输送带扯断强度xigma=200 牛/毫米.层输送带计算层数Z_js=Fmax*n/(B*xigma)=2.372 层输送带允许最小层数Zmin=4 层输送带允许最大层数Zmax=6 层输送带实选层数Z=6 层输送带实选层数Z满足:Zmin<=Z<=Zmax输送带实选层数Z满足计算层数要求:Z<=Z_js输送机几何尺寸决定的输送带周长Lz=520.001 米接头数N=Lz/100=6 个已知条件:输送带层数Z=6 层输送带阶梯宽度bp=400 毫米接头长度La=(Z-1)*bp+B/tan(60)=2.693 米输送带订货总长度Ld=Lz+La*N=536 米已知条件:输送带层数Z=6 层输送带上胶厚dB2=4.5 毫米输送带下胶厚dB3=1.5 毫米输送带总平方米Md=B*(z+(dB2+dB3)/1.5)*Ld/1000=6432 平方米===选择第1传动滚筒驱动===已知条件:计算扭矩M=10.397 千牛.米计算合力F=61.575 千牛传动滚筒图号=DTII(A)120A107 传动滚筒许用扭矩=12 千牛.米传动滚筒许用合力=80 千牛计算扭矩M<=传动滚筒许用扭矩,扭矩满足计算合力F<=传动滚筒许用合力,合力满足===选择电动机功率===每个电动机计算所需功率Pm=62.185 kW 每个电动机选择功率P=55 kW 每个电动机计算所需功率Pm>每个电动机选择功率P,不满足要求===选择拉紧装置和重锤块数量===已知条件:计算拉紧力=41.221 千牛拉紧装置图号DTII(A)120D2061C 拉紧装置许用拉紧力50 千牛计算拉紧力<=许用拉紧力,满足要求已知条件:拉紧装置(包括改向滚筒)重量Gk=14067.54 牛拉紧装置配重G=F0-Gk=27153.044 牛每个重锤块质量zckKg=15 kg重锤块数量Gnum=G/zckKg=185===选择尾轮改向滚筒===已知条件:计算合力F=47.556 千牛尾轮改向滚筒图号=DTII(A)120B306 尾轮改向滚筒许用合力=90 千牛计算合力F<=许用合力,合力满足-------------------------------------三. 计算结果:===物料计算===允许最大输送量=1152.811 t/h===张力计算===第1传动滚筒所需圆周驱动力=25993.31 千牛第1传动滚筒所需最大圆周驱动力=38989.965 千牛第1传动滚筒合力=61574.524 牛第1传动滚筒扭矩=10.397 kN.m 输送带张力(第1传动滚筒趋入点)=43783.917 牛输送带张力(第1传动滚筒奔离点)=17790.607 牛改向滚筒(尾轮)合力=47555.759 牛输送带张力(尾轮趋入点)=23311.646 牛输送带张力(尾轮奔离点)=24244.112 牛===输送带计算===输送带最大张力=43783.917 牛输送带最小张力=17790.607 牛===功率计算===传动滚筒总轴功率=51.987 千瓦驱动电机总功率=62.185 千瓦第1传动滚筒驱动单元轴功率=51.987 千瓦第1传动滚筒驱动单元电机数量=1第1传动滚筒驱动单元每个电机轴功率=62.185 千瓦第1传动滚筒驱动单元每个电机功率=55 千瓦-------------------------------------四. 结果校对:-------------------------------------五. 地脚荷载:基础荷载系数(尾部)=1.200尾部荷重(垂直向下):17.899 kN尾轮输送带合力(尾部输送带倾角方向):57.067 kN基础荷载系数(头部)=1.200头部荷重(垂直向下):79.489 kN头轮输送带合力(头部输送带倾角方向):73.889 kN基础荷载系数(中部)=1.200中部每对支腿荷重(垂直向下):9.799 kN-------------------------------------六. 零部件统计:序号:标准图号:名称:材料:数量:单重(kg):共重(kg):价格:备注:1 DTII(A)120A107 传动滚筒 D=800 部件1 1026 10262 DTII(A)120B104 改向滚筒 D=400 部件1 405 4053 DTII(A)120B205 改向滚筒 D=500 部件2 731 14624 DTII(A)120B306 改向滚筒 D=630 部件1 1090 10905 DTII(A)120B206 改向滚筒 D=630 部件1 893 8936 DTII(A)120C514 槽形托辊 D=133 槽角35度部件192 59.2 11366.47 DTII(A)120C514H 缓冲托辊 D=133 槽角35度部件4 80.6 322.48 DTII(A)120C514M 槽形调心托辊 D=133 槽角35度部件21 121.2 2545.29 DTII(A)120C560 平行下托辊 D=133 部件72 30.3 2181.610 DTII(A)120C561M 下调心托辊 D=133 部件14 114 159611 DTII(A)120JA1075Q 角形传动滚筒头架 H=1100 D=800 b=9.0858%%d 结构件 1 596 59612 DTII(A)120JB3063Q 角形改向滚筒尾架 H=1185 D=630 b=0%%d 结构件 1 432 43213 DTII(A)120JD001C 垂直拉紧装置架导杆 H=3840 结构件1 605.7 605.714 DTII(A)120JD631C 垂直拉紧装置架支座结构件1 185 18515 DTII(A)120D2061C 箱式垂直重锤拉紧装置部件1 541 54116 DTII(A)D111 配重块部件185 15 277517 DTII(A)120JC11Q 中间架 L=6000 结构件41 123 504318 DTII(A)120JC12Q 中间架 L=3163 结构件1 66.3 66.319 DTII(A)120JC12Q 中间架 L=4366 结构件1 90.3 90.320 DTII(A)120JC22Q 凹弧中间架 L=3229 R=20000 结构件1 67.6 67.621 DTII(A)120JC5512 高式支腿 H1=830 结构件25 23.6 590.522 DTII(A)120JC5512 高式支腿 H1=1065 结构件1 26.9 26.923 DTII(A)120JC5512 高式支腿 H1=1130 结构件61 27.8 169724 DTII(A)120M111Z-1 导料槽 L=1500 喇叭口结构件2 203 40625 DTII(A)120M111Z-5 导料槽前帘喇叭口结构件1 11 1126 DTII(A)120M111Z-6 导料槽后挡板喇叭口结构件1 35 3527 DTII(A)120L805 普通漏斗 (有衬板) 结构件1 1448 144828 DTII(A)120E11 头部清扫器部件1 78 7829 DTII(A)120E21 空段清扫器部件1 27.8 27.830 DTII(A)Q515-6ZD 驱动装置组合号=515 部件1 1699 169931 DCY315-31.5 减速器 i=31.5 部件132 Y250M-4 电动机 W=55kw 部件133 YOXIIZ450 耦合器部件134 YWZ5-315/50 制动器部件135 YF50 耦合器护罩部件136 ZL9 140x252/110x212 联轴器部件1 126.3 126.337 DTII(A)JQ415Z-D 驱动装置架 H=1100 部件1 1459 145938 EP-200 聚酯带 B=1200 L=540m Z=6 上胶 4.5 下胶 1.5 部件1 10471.3 10471.3。
精馏塔及其附属设备的计算参考设计书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绪论 (3)第一章设计原则与步骤 (4)1.1 设计任务 (4)1.2 设计原则 (4)1.3 设计步骤 (5)第二章精馏塔工艺设计 (6)2.1产品流量和组成的确定 (6)2.2塔板数的确定 (7)2.2.1进料线方程的确定 (7)2.2.2操作线方程 (8)2.2.3理论塔板数求解 (8)2.2.4实际板数的求取 (9)2.3精馏塔主体尺寸的计算 (10)2.3.1相关参数和物性数据计算 (10)2.3.2塔径的计算 (12)2.3.3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14)2.3.4填料塔高度的计算 (14)2.4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5)2.4.1溢流装置计算 (15)2.4.2 筛孔数目、筛孔排列及塔板布置 (16)2.5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17)2.5.1单板压降 (17)2.5.2液面落差 (18)2.5.3雾沫夹带 (18)2.5.4漏液 (19)2.5.5液泛 (19)2.6塔板负荷性能图 (20)2.6.1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20)2.6.2提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22)第三章辅助设备 (26)3.1接管 (26)3.1.1进料管 (26)3.1.2回流管 (26)3.1.3塔顶蒸汽出口管 (26)3.1.4塔底出料管 (27)3.1.5塔顶蒸气出料管 (27)3.2换热器的计算 (28)3.2.1塔顶冷凝器设计: (28)3.2.2塔底再沸器的选型 (30)3.2.3塔顶产品冷却器选型 (31)3.2.4塔底产品冷却器选型 (33)3.3储罐的选择 (34)3.4离心泵的选择 (34)3.4.4进料泵的选择 (34)3.4.2回流泵的选择 (34)第四章工艺流程 (35)第五章精馏塔的节能设计 (36)5.1精馏塔节能概述 (36)5.2节能方案 (36)第六章设计结论 (39)设计总结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1 一般设计安全规范 (43)附录2 设计过程中主要符号说明 (44)附录3 Aspan软件模拟结果 (46)摘要精馏、吸收、解析作为典型的化工分离单元操作广泛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特别是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等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一、传动方案拟定第三组: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1)工作条件:使用年限8年,工作为二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2)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000N;带速V=2.0m/s;滚筒直径D=500mm;滚筒长度L=500mm。
二、电动机选择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2、电动机功率选择:(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η总=η带×η2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0.96×0.982×0.97×0.99×0.96=0.85(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P工作=FV/1000η总=1000×2/1000×0.8412=2.4KW3、确定电动机转速:计算滚筒工作转速:n筒=60×1000V/πD=60×1000×2.0/π×50=76.43r/min按手册P7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a=3~6。
取V带传动比I’1=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I’a=6~24。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a×n筒=(6~24)×76.43=459~1834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种传支比方案:如指导书P15页第一表。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2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3KW,满载转速960r/min,额定转矩2.0。
质量63kg。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伟动比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960/76.4=12.572、分配各级伟动比(1)据指导书P7表1,取齿轮i齿轮=6(单级减速器i=3~6合理)(2)∵i总=i齿轮×I带∴i带=i总/i齿轮=12.57/6=2.095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1、计算各轴转速(r/min)nI=n电机=960r/minnII=nI/i带=960/2.095=458.2(r/min)nIII=nII/i齿轮=458.2/6=76.4(r/min)2、计算各轴的功率(KW)PI=P工作=2.4KWPII=PI×η带=2.4×0.96=2.304KWPIII=PII×η轴承×η齿轮=2.304×0.98×0.96=2.168KW3、计算各轴扭矩(N?mm)TI=9.55×106PI/nI=9.55×106×2.4/960=23875N?mmTII=9.55×106PII/nII=9.55×106×2.304/458.2=48020.9N?mmTIII=9.55×106PIII/nIII=9.55×106×2.168/76.4=271000N?mm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1)选择普通V带截型由课本P83表5-9得:kA=1.2PC=KAP=1.2×3=3.9KW由课本P82图5-10得:选用A型V带(2)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由课本图5-10得,推荐的小带轮基准直径为75~100mm则取dd1=100mm>dmin=75dd2=n1/n2?dd1=960/458.2×100=209.5mm由课本P74表5-4,取dd2=200mm实际从动轮转速n2’=n1dd1/dd2=960×100/200 =480r/min 转速误差为:n2-n2’/n2=458.2-480/458.2=-0.048<0.05(允许)带速V:V=πdd1n1/60×1000=π×100×960/60×1000=5.03m/s在5~25m/s范围内,带速合适。
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参考)传动方案的拟定1传动方案的分析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
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
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
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传动承载能力较低,在传递相同转矩时,结构尺寸较其他形式大,但有过载保护的优点,还可缓和冲击和振动,故布置在传动的高速级,以降低传递的转矩,减小带传动的结构尺寸。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是现代机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构之一。
本设计采用的是单级直齿轮传动。
减速器的箱体采用水平剖分式结构,用HT200灰铸铁铸造而成。
2传动方案的拟定(1)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0年,每年按300天计算,单班制工作,载荷平稳。
(2)原始数据:输送带拉力F=3kN滚筒带速V=1.6m/s滚筒直径D=280mm运动简图如下1:电动机2:带传动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齿轮5:联轴器6:滚筒7:带式输送机4 确定电动机型号5总传动比:6分配各级传动比根据参考资料【1】P20表2-2中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V带传动比i带=2~4,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i齿=3~5,则合理总传动比i总的范围为i=6~2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Nw=(6~20)×109.19=654~2180r/min由参考资料【1】P19表2-1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得出以下三种符合条件的电动机由以上电机对比及从经济上考虑,选择Y132M-47.5型电动机其主要参数如下额定功率:7.5kw满载转速:1440r/min额定转矩:2.2总传动比i总i总=n电/n筒=1440/109.2=13.19(1)取i带=3 其符合V带传动一般传动比范围(2)i总=i齿×i带故i齿=i总/i带=13.19/3=4.40则i齿=4.4符合一般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范围。
某18层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计算书
某18层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计算书 1:某18层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计算书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1.2 设计目标1.3 设计范围1.4 设计依据第二章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2.1 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2.2 给水设计原则2.3 排水设计原则第三章给水系统设计3.1 给水系统概述3.2 给水管径计算3.3 给水管网布置原则3.4 给水泵房设计3.5 消火栓设计3.6 防水电动机和水箱设计第四章排水系统设计4.1 排水系统概述4.2 排水立管计算4.3 排水管道设计4.4 排水井设计4.5 排水泵房设计4.6 雨水排放设计第五章给排水系统计算5.1 给水系统计算5.2 排水系统计算5.3 防排风系统计算第六章管道材料与规格选择6.1 管道材料选择原则6.2 给水管道材料与规格选择6.3 排水管道材料与规格选择第七章监控与保护装置设计7.1 给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设计7.2 排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设计第八章设备与材料清单8.1 给水系统设备清单8.2 排水系统设备清单8.3 材料清单第九章施工、运维与管理9.1 施工要求9.2 运维管理要求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设计总结10.2 展望未来附件:附件1:给排水系统布置图纸附件2:设备清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一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法律。
2. 建设法:一部规范国家建设行为,保护建设参与者权益的法律。
======================================================= ================2:某18层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计算书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1.2 设计目标1.3 设计范围1.4 设计依据第二章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2.1 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2.2 给水设计原则2.3 排水设计原则第三章给水系统设计3.1 给水系统概述3.2 给水管径计算3.3 给水泵房设计3.4 消防给水设计第四章排水系统设计4.1 排水系统概述4.2 排水立管及管道设计4.3 排水井设计4.4 排水泵房设计4.5 雨水排放设计第五章给排水系统计算5.1 给水系统计算5.2 排水系统计算5.3 降雨计算第六章管道材料与规格选择6.1 管道材料选择原则6.2 给水管道材料与规格选择6.3 排水管道材料与规格选择第七章设备与材料清单7.1 给水系统设备清单7.2 排水系统设备清单7.3 材料清单第八章监控与保护装置设计8.1 给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设计8.2 排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设计8.3 消防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设计第九章施工、运维与管理9.1 施工要求9.2 运维管理要求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设计总结10.2 展望未来附件:附件1:给排水系统布置图纸附件2:设备清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一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法律。
卧式铣床设计计算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目录第1章机床的规格及用途 (2)第2章运动设计 (2)2.1 确定极限转速 (2)2.2 确定公比 (2)2.3 求出主轴转速级数 (2)2.4 确定结构式 (3)2.5 绘制转速图 (3)2.5.1 选用电动机 (3)2.5.2 确定传动轴的轴数 (3)2.5.3 绘制转速图 (4)2.5.4 齿轮齿数的确定 (5)2.6 传动系统图 (5)2.7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5)第3章传动零件的初步计算 (7)3.1 传动轴直径初定 (7)3.2 主轴轴颈直径的确定 (7)3.3 齿轮模数计算 (8)3.3.1 初算齿轮模数 (8)3.3.2 对各种限制的讨论 (9)3.3.3 其余验证 (10)第4章零件的验算 (10)4.1 第2变速组的验证计算 (10)4.1.1 小齿轮的弯曲强度验算 (10)4.1.2 大齿轮的接触强度验算 (12)4.2 传动轴II的验证计算 (13)4.2.1 传动轴II的载荷分析 (13)4.2.2 传动轴II的最大挠度计算 (15)4.2.3 传动轴II的在支承处的倾角计算 (17)4.3 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 (17)4.3.1 计算条件的确定 (17)4.3.2 两支承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 (19)第5章结构设计的说明 (22)第6章参考文献 (22)第1章机床的规格及用途本设计机床为卧式升降台铣床,其级数Z=17,最小转数n min =35.5r/min ,转速公比为 1.26ϕ=,驱动电动机功率N=7.5 kw 。
主要用于加工钢以及铸铁有色金属;采用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材料做成的刀具。
第2章 运动设计2.1 确定极限转速由已知最小转数n min =35.5r/min ,级数Z=17,得到主轴极限转速m a x 1400/mi nn r =,转速调整范围maxmin39.44n R R R ==。
2.2 确定公比由题给条件,转速公比 1.26ϕ=,由参考文献[1],查得其转速数列为: 35.5,45,56,71,90,112,140,180,274,280,355,450,560,710,900,1120,1400(/min)r 。
设备设计计算书
设备设计计算书同步碎石封层设备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书同步碎石封层设备(一下简称“设备”)的主要工作部分由沥青泵、布料辊、导热油马达、搅拌站和布料起升装置构成。
本套设备的液压系统,采用开式LS 回路+萨奥-丹佛斯PVG系统(即比例控制阀组),设备要求精度较高的部分为沥青的洒布量须与设备的行走速度相匹配,主要的工作部件分别为:沥青泵驱动马达设备、布料辊驱动马达设备、导热油泵驱动马达设备、物料搅拌站驱动马达设备和物料举升设备。
各部分的设计计算如下:一、已知设计参数π=3.14发动机转速为n=1800RPM液压系统容积效率ηv=0.95液压系统机械液压效率ηmh=0.95液压系统总功率ηt=ηv*ηmh=0.9二、沥青泵驱动马达设备设计计算及选型该部分系统的设备参数为:沥青泵型号为NYP110,理论排量Qv=110L/100r=1100cc/r,适用流体粘度为600,最大转速N1max=550RPM,出口压差为ΔP1=0.6MPa;沥青泵的机械效率取η1=0.5;该系统的设定工作压力为ΔP=15MPa=150BAR计算沥青泵的驱动扭矩M1=(Qv*ΔP1)/(2πη1)=210N*m设定万向轴的传递效率为η2=0.9在系统工作压力为ΔP的情况下,计算出驱动液压马达的排量为Vg1=20π*M1/(ΔP*ηmh*η2)=102cc/r由于是采用的液压马达直连沥青泵,则液压马达在N1max=550RPM的情况下,其需要输入的流量为Qv1=Vg1*N1max/(1000*ηv) =60L/min马达的输出功率为P1=( Qv1*ΔP1*ηt)/600=13.5kW根据上述计算,经过圆整,可供选取的马达排量为100cc/r,可供选择的定量马达型号为1、宁波欧易液压马达:NHM1-100,采用标准配油盘,排量为100cc/r,额定工作压力25MPa,最高工作压力为32MPa,转速为15-1000RPM;三、布料辊驱动马达设备设计计算及选型该部分系统的设备参数为:布料辊端面半径R=100mm;布料辊摩擦系数f=0.5;物料斗举升倾角α=40°;料斗长度a=4.8m;料斗宽度b=2.5m;流量调节板开度h=0.012m;骨料密度ρ=1700kG/m3;该系统的设定工作压力为ΔP2=5MPa=50 BAR布料辊转速为n2=50-130RPM液压马达相关机械设备的传动效率为η2=0.9计算布料辊的驱动扭矩M2=F*R--------------------------○1F=N1*f----------------------------○2N1=Gco s50°--------------------○3H=h/sin50°----------------------○4G=abHρg-------------------------○5联立上述5式,带入数据,可得M2=abhρgfRctg50°=100.3N*m在压力差为ΔP2=50BAR的情况下,驱动马达的排量为Vg2=20π*M2/(ΔP2*ηmh*η3)=147cc/r马达需要输入的流量为Qv2=Vg2*N2max/(1000*ηv) =21L/min马达的输出功率为P2=( Qv2*ΔP2*ηt)/600=1.6kW根据上述计算,经过圆整,可供选取的马达排量为150cc/r,可供选择的定量马达型号为1、宁波欧易液压马达:NHM2-150,采用标准配油盘,排量为150cc/r,额定工作压力25MPa,最高工作压力为32MPa,转速为15-1000RPM。
设计计算内容
3.2齿轮传动设计输入功率P 1=?KW ,小齿轮转速n 1=?r/min,传动比i =? 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小齿轮选用45调质钢,硬度为230HBS ;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硬度为200HBS 。
取小齿齿数1Z =24,Z 2=i ×Z 1=? 齿轮精度按GB/T10095-1998,选择7级,齿根喷丸强化。
初步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2131)][(12H E H d t t Z Z u u T K d σεφα⨯±⨯≥2.确定各参数的值(1)初取K t =1.3(2)T 1=95.5×105P /n 1=?N·mm (3)查表3-31选取齿宽系数φd =? (4)查表3-30得弹性影响系数:Z E =?MP a 1/2(5)由图3-77查得接触疲劳强度极限Hlim=Hlim1Hlim2=?Mpa(6)由式(3-88)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 1=60n 1j L h =?N 2=N 1/u=?(7)由图3-75查得寿命系数:K HN1=? K HN2=?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S=S H =1由式3-87得 []a H N H H MP S K 10121115088.0lim 11=⨯==σσ []a H HN H MP S K 10351115090.0lim 22=⨯==σσ3.设计计算①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 t 12131)][(12H E H d t t Z Z u u T K d σεφα⨯+⨯≥=?mm②计算圆周速度υ=⨯=10006011 n d t πυ?m/s③计算齿宽b 和模数nt m计算齿宽bb=t d d 1⨯φ=?mm 计算摸数m nnt m =d1t/z1=?④计算齿宽与高之比hb齿高h=2.25 nt m =?mmhb =? (4)计算载荷系数由表3-26查得使用系数K A =? 由图3-68查得动载系数K V =?对于直齿轮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 H α=K F α=? 由表3-28查得齿向载荷分配系数K Hb=?由b /h =8.53,K H β,查图3-71得K F β载荷系数K= K A K V K F αK F β=? (5)修正分度圆m m K K d d tt 48.763.1558.100.723311=⋅==(6)计算模数m m=d 1/z 1=?mm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由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n m ≥)][(cos 212213F S F ad Y Y Z Y KT σεφββ∂∂⑴ 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1小齿轮传递的转矩=kN·m确定齿数z因为是硬齿面,故取z =,z =i z =3 初选齿宽系数=按对称布置,由表3-33查得=15 载荷系数K K =K K KK=?6 查表3-31取齿形系数Y 和应力校正系数Y查得: 齿形系数Y=? Y=?应力校正系数Y =? Y=? 7 计算大小齿轮的][F S F F Y σαα安全系数由表查得S =1.4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N1=60n1JLh =? 大齿轮应力循环次数N2=N1/u =? 查表3-75得到弯曲疲劳强度极限FE=FE1FE2=?MPa查表3-73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 1FN =0.88 K 2FN =0.91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 [F σ]1=? [F σ]2=? 8 计算Y Fa Y Sa /[F] ??取数值大.选用. ⑵ 设计计算 1 .计算模数n m =)][(cos 212213F S F ad Y Y Z Y KT σεφββ∂∂=?对比计算结果,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 大于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的模数主要取决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因此可取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m =?mm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所得的分度圆直径d 1=76.48mm ,计算小齿轮齿数: z 1=d1/m=?那么z 2=? 2. 几何尺寸计算=====10判断危险截面的并验算强度右起第四段剖面C 处的当量弯矩最大,而其直径与相邻段相差不大,所以为危险截面。
减速箱设计计算及说明
一.设计任务书:1.任务:(1) 减速器装配图(1号)…………1张(2) 低速轴工作图(3号)…………1张(3) 大齿轮工作图(3号)…………l张(4)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2.时间: 2012年1月2日至1月13日3.设计参数:(1) 传动带鼓轮转速n=100r/min(2) 鼓轮轴输入功率P=3.3kW(3) 使用年限:5年4.其它条件:双班制16小时工作、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有轻微振动二.传动方案:2.1 传动方案说明(一)、选择传动机构类型的基本原则为:1.传递大功率时,应充分考虑提高传动装置的效率,以减少能耗、降低运行费用。
2.载荷多变和可能发生过载时,应考虑缓冲吸振及过载保护问题。
3.传动比要求严格、尺寸要求紧凑的场合,可选用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
4.在多粉尘、潮湿、易燃易爆场合,宜选用链传动、闭式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
根据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此设计采用的传动方案为单级圆柱齿轮传动。
(二)、传动装置的合理布置传动装置布置的原则:1.传动能力小的带传动应布置在高速轴。
2.开式齿轮传动应布置在低速轴。
这样具有以下优点: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2.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冲吸收振动。
3.过载时出现打滑现象,使传动失效,但可防止其他零件损坏。
4.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外廓尺寸大、无固定传动比、寿命短、传动效率低。
结论:对于此传动装置的要求,低速轴由于其要求以固定的传动比传动,且所需传动效率很高,所以齿轮传动适用。
2.2 电动机的选择2.2.1 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型式类型:根据电源及工作机条件,选用卧式封闭型Y(IP44)系列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ZBK22007-88。
2.2.2 确定电动机的容量(1)工作机所需功率PW=3.3kW(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d:Pd =PW/η电动机至工作机主动轴之间的总效率:η总=η1·η2·η3·η4…ηn根据辅导书P7表2-4:η总=ηV带传动*η滚动轴承*η圆柱齿轮*η滚动轴承*η弹性联轴器=0.95*0.99*0.97*0.99*0.992=0.896η总=0.896(3)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 P ed =4≥P d =P/η总=3.3/0.896=3.68,根据《课程设计》P196选择电动机,电动机额定功率为P ed =4kW2.2.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由《课程设计》书P4页表2-1: V 带传动的单级传动比推荐值为2~4圆柱齿轮传动的单级传动比推荐值为3~6, 卷筒轴工作转速为170r/mi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名称: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产品型号:PCSY8D型产品用途:用于大型轿车的停放产品性能:采用以载车板升降或横移存取车辆的机械式停车设备见附图一1.前言1-1设计内容: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1-2设计依据:本公司自行研制开发1-3设计标准:JBJ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JB/T10475-2004《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GB17907-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JB/T8713-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1-4设计计算标准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钢结构件的强度、稳定性计算符合GB/T 3811-2008的规定2.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计算基本数据2-1 产品组成:钢结构部分、载车板及搬运器部分、升降装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等。
2-2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使用等级U3 (很少使用-6.30X104<C T<1.25X104)2-3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工作级别Q4 (经常吊运额定载荷-0.05<Kp≤1.00)A5 (工作级别)2-4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钢结构使用等级T1 (很少使用-tr≤200)2-5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钢结构工作级别L43(机构有时承受最大载荷,一般承受较大载荷0.250<Km≤0.5)M2 (工作级别)2-6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电气控制级别(由电气设计人员提供)3.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计算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钢结构部分采用六柱结构型式,结构框架稳定性好,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特别适用于多层式或重列式的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
3-1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载荷组合与计算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载荷组合包括:常规载荷;偶然载荷;特殊载荷及其他载荷等。
常规载荷: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正常工作时经常发生的载荷,包括由重力产生的载荷,由驱动机构或制动器的作用使PCS18D 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加速或减速而产生的载荷及因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结构的位移或变形引起的载荷。
3-1-1 自重载荷: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本身的钢结构部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最多停放车辆的质量的重力总和。
自重载荷=(钢结构部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停放车辆(18台))X9.8=(40+......+……+(1.7X18))X9.8=237.2(KN)额定起升载荷=(载车板组件+停放车辆(1台))X9.8=24.5(KN)自重振动载荷=自重载荷X1.05=249.06(KN)起升动载荷=额定起升载荷X2=49(KN)3-1-2 偶然载荷:偏斜运行时的水平侧向载荷、坡道载荷、风载荷、雪和冰载荷、温度变化引起的载荷等不予考虑3-1-3 特殊载荷:碰撞载荷与缓冲碰撞力不予考虑。
碰撞载荷: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水平运行最大横移速度是:0.24米/秒。
小于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第4.2.3.2.2.1中规定的:0.7米/秒。
无需考虑此缓冲碰撞力。
静载荷试验载荷:动载荷试验载荷:3-2PCS18D梳齿提升装置设计计算:Q235许用应力为:[σ]= σs/1.5=157 MpaW≥M/[σ]=12490NM/157x106N/M2=79.6x10-6m3=79.6cm3 查手册14#槽钢W=80.5 cm3>79.6cm3可用。
3-3小轮轮压接触强度计算P j=1.2RA=147.6kg P j-kg b.D-cmσx=600=520.6kg/cm2≤[σx]材料采用45#或Q235的车轮[σx]=7000kg/ cm23-4配重及对重的设计计算1、由许昌博玛技术专家提供:曳引机在空载时松边单根钢绳的拉力最小为200kg,共8根钢绳,固将提升器及配重的重量设计为1600kg。
2、根据国标的曳引条件T1/T2C1C2≤e fa,T1/T2为不同工况下,曳引机两边较大的力与较小力之比。
设对重的重量为W对T1/T2=W对/1600 T1`/T2`= 3300 /W对、最佳的曳引条件为T1/T2= T1`/T2`即:W对/1600=3300 /W对、则:W对=(3300x1600)^2=2298kg取对重量为2300kg3、验算平衡系数KK=(2300-1600)/1700=0.41符国标规定的K=0.4~0.5的要求。
3-5曳引机电机功率设计计算:提升器:1600kg 汽车:1700kg 对重:2300kg考虑到功率储备选择许昌博玛22.3kw曳引电机。
3-6钢丝绳的计算选择最大起重量:3500kg冲击载荷系数:1.2钢丝绳数量:8根钢绳破断系数:0.85安全系数:12(大于国标规定的7)则单根钢绳的破断拉力:S=(3500x1.2x12)/(8x0.85)=74x103N=74kw查机械设计手册,选择φ性12mm 6x19 FC其破断拉力最小数75KN 3-7滑轮设计计算d-钢丝绳直径R=0.53~0.6d2β=35°~45°D≥e²d e=16~30T-查手册槽距15mm,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到18mm。
曳引拉轮直径的计算:许昌博玛提供的曳引电机参数:N=22.3kw n=140rpm提升器设计速度1.75/s则:曳引轮节园直径D=(1.75m/sx2x60s/minx100mm/m)/πx140rpm/min=477mmD/d=477/12=40 符合曳引轮设计要求3-8曳引条计算(欧拉公式)(T1/T2)XC1XC2≤e fa式中T1、T2取不同工况计算C1:动力系数,提升器加减速度a=1m/s2C1=(g+a)/(g-a)=1.23C2:对于半圆切口槽取值,1e:自然对数的底其值,2.718f:曳引绳在绳槽中的当量摩擦系数f值的计算:f=[4μ(1-sinβ/2)]/(π-β- sinβ)式中,μ:钢丝绳与曳引轮槽的摩擦系数,铸铁曳引轮值:0.09 β:半圆槽的切口角,值为:1.84911所以f=0.2203997α: 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150°,其值: 2.618计算得e fa=1.7807分两种工况计算T1/T2xC1Xc2=(2300/1600)x1.23x1=1.768<e faT1/T2xC1Xc2=(3300/2300)x1.23x1=1.765<e fa结论:钢丝绳在曳引机轮中不会打滑采用定滑轮机构曳引驱动形式:曳引驱动机房设置在停车设备上方,传动形式的曳引比为2。
钢丝绳的一端连着升降梳齿式搬运器,钢丝绳绕过定滑轮或水平定滑轮后,再绕过曳引轮与导轮,使钢丝绳的另一端连着对重,当曳引电机驱动曳引轮旋转,带动钢丝绳使升降轿厢与对重作上下运动。
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升降轿厢的起吊方式是四点起吊,八根钢丝绳(二根钢丝绳为一组)连接在升降轿厢的四个角。
与单点起吊相比,这样的布置,可以使得升降轿厢在提升的时候比较平稳,避免产生晃动。
3-8梳齿平移装置设计计算:Q235许用应力为:[σ]= σs/1.5=157 MpaW≥M/[σ]=12490NM/157x106N/M2=64.5.6x10-6m3=64.5cm3 查手册14#槽钢W=80.5 cm3,>64.5cm3可用。
横移行程:L=2375mm;按L=2400mm计算。
3-8-1、横移设计计算:横移时间:t=20秒横移速度:V=L/t=2400/20=120mm/s=0.12m/s=7.2m/min。
行走轮:材质:铸钢;尺寸:直径:80mm。
横移梳齿存车架重量:W架=300kg=3000N。
横移额定载重:W车=1700kg=17000N。
3-8-2、电机转速计算:n=60XV/3.14XD=60X0.12/3.14X0.08=180/3.14=28.66rpm行走轮与梳齿存车架的静摩擦系数ц静=0.15行走轮与梳齿存车架的滚动摩擦系数ц动=0.05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ц滚=0.00153-8-3、横移机构电机功率计算正压力:W总=W架+W车=3000+17000=20000N起动驱动力矩:M起=W总X行走轮半径Xц静=20000X0.04X0.15=120N行走驱动力矩:M走= W总X行走轮半径X(ц动+ц滚)=20000X0.04X(0.05+0.0015)=41.2NM起/ M走=120/41.2=2.91(倍)P起= M起³n/9550=120X28.66/9550=0.36kwP走= M走³n/9550=41.2X28.66/9550=0.124kwP起/ P走=0.36/0.124=2.9(倍)故选择横移机构电机功率为: 0.4kw查: 明椿电机进行设计。
选型为: 明椿电机型号:CLPK22040503电机功率:0.4kw; 输出转速:29rpm 输出扭力:10.91kg.m3-9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电气控制方案电气控制系统是垂直升降类停车库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根据操作输入指令通过电脑程序完成存车、取车的全部动作,直接关系到存取车的速度。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1)供电部分,提供各种动作所需的电源及相应的短路、过载、缺相、错相等电源自动保护。
(2)程序控制部分,根据输入指令进行存取车程序分析,输出各种控制动作指令。
(3)召唤操作盘和信号指示部分,用于输入存取车指令,显示工作状态或故障信息,操作运行可采用全自动运行或手动分解运行方式。
(4)调速部分,采用VVVF变频器控制电机或泵站实现升降速度、横移速度的调节。
(5)故障自动跟踪检测及处理部分。
3-9-1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GB17907-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一般设有:(1)紧急停止开关。
(2)防止超限运行装置(越程限位开关、安全钳与限速器)。
(3)汽车长、宽、高、重限制装置。
(4)阻车装置(防止车辆在搬运器上滑行)。
(5)载车板上汽车位置检测装置。
(6)出入口门、围栏安全检查装置。
(7)防重叠存车自动检测装置。
(8)车辆出入停车库时警示装置。
(9)升降装置失速冲顶和蹾底保护装置(如搬运器、缓冲器和对重缓冲器)。
(10)车辆出入停车库自动门防夹装置。
(11)车辆门弹开自动停止运行保护装置。
(12)停电时的制动及恢复时正常运行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