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特点是多变、不稳定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是相对稳定二、天气符号:P68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天等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气温1、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2、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3、P72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活动题1、2(气温分布规律)二、降水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分布地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P75图4-14)4、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干极:撒哈拉沙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地球的运动(P80图4-21)1、地球上的五带(P81图4-23)、活动题1-7(1)名称(2)分界线(3)太阳直射情况(4)极昼极夜现象(5)获的光热情况二、地形地势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0。
6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三、地球的形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维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四、海陆分布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在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
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56张PPT)
请读 右图观察 总结。
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温线较为 平直 (曲折或平直),原因是:南半 球 海洋 广阔,物理性质 单一 。
A
B
10℃
12℃ 14℃
1.此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北半球 2.如果此时为夏季,A和B哪里是陆地? 哪里是海洋? A是陆地,B是海洋
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 出来的程度。
J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降水稀少 集中在夏季
判断气候类型
A
B
1、A是亚热带季风 气候,B是 地中海 气候 2、AB两种气候的相同点是最冷月均温>0℃ 不同点是 A夏季降水多,B冬季降水多
比较: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1、气候的相同点?从气温、降水方面说明? 2、不同点? 3、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P
M
N
温带大陆性气候
K C
90° 80° 70° 60°
40°
温带海洋 温带季风 性气候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气候
地中海气候 F 30°
20°
10°
0°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A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 润气候 E
35°
D 热带季风气候 林 气 候
0
25°
雨
10°
中纬度气候类型分布简图
空气温度在什么情况下会降低?
气流上升
锋面雨
对流雨
地形雨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山东
要会阅读此图 中某地的年降 水量数值
0 200 500 1000 2000 mm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 ①赤道地区降水 多 ,两极地区降水 少 ; ②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 多 , 内陆降水 少 ;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降水 多 , 大陆西岸及内陆降水 少 。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湘教版第一节天气与气候1、天气:指某个地址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刻内的具体状况。
(时刻短、转变快)2、气候:指一个地址连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具有相对的稳固性)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4、记住简单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情形。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
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六、那个符号叫做“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那个符号中的小短线,叫做“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
1个风级用半个短线表示,如:北风五级北风三级。
那么是东风8级。
那么是东北风6级。
第二骨气温和降水、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在北半球最热月出此刻7月,最冷月出此刻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此刻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此刻日出前后。
3、世界气温散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域向高纬度(两极)地域慢慢降低。
4、非洲是最酷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严寒的大陆。
、气温的散布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日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一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六、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7、降水形成的条: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八、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进程中空气上升的缘故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要紧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确实是由于位于低纬度迎风坡而形成的。
九、世界降水的散布规律:赤道周围降水多,两极地域降水少;中纬度地域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域降水少;南北回归线双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 第四章 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知识点汇总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气候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时间变化情况天气短时间时刻在变气候长时间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3、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4、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3)气温日变化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4)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比如阴晴、风雨、冷热等。
它是多变的,经常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
比如说,今天可能是晴天,明天就可能下雨。
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这就是在描述一种长期稳定的气候特征。
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1、气温气温是衡量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热月一般出现在 7 月,最冷月出现在 1 月;海洋则分别推迟一个月。
南半球相反。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低。
2、降水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的水。
衡量降水的多少通常用降水量来表示。
降水的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
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台风活动带来的是台风雨。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素材 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最大值为90°,即太阳直射。
(2)太阳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谈重点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气温也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释疑点气温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一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气温就会越高。
析规律纬度、太阳高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与气温的关系【例1】)A.地球形状B.地球运动C.地表起伏D.海陆分布解析:由于地球的球状特征,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答案:A2.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释疑点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向太阳的一半是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有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特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
谈重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特征,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在南、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②四季更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特点:多变。
描述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2、气候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特点:相对稳定。
描述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气温1、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放置位置:百叶箱(离地 15 米,通风良好)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在 7 月,最冷月在 1 月;海洋,最热月在 8 月,最冷月在 2 月。
南半球相反。
3、气温的分布纬度因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三、降水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3、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4、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世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4、寒带气候类型苔原气候: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5、高山高原气候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不同,气温和降水存在差异。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解析 湘教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解析1.热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
【例1】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在()。
A.亚洲 B.欧洲C.非洲D.大洋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主要的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在非洲面积最大。
答案:C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在地球的五带中,温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没有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漫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生存,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
(1)名称亚热带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迥然不同。
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各月气温均在0 ℃以上;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释疑点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只是因为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最广泛,我们称之为地中海气候。
【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2)该气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学会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做这部分题的关键。
从气温曲线最冷、最热月来看,应该属于亚热带;从降水来看冬季多,夏季少,应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1)地中海(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3.温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温带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温带。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
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知识点 4: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七上 P76-P77)
1.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读数值 读出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数值及对应月份
(1)最高气温在 7 月,为北北半球;最
判断南 高气温在 1 月,则为 南半球
北半球 方法
(2)根据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上凸 为北半球,下凹为南半球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知识点 1:天气和气候 ★★★(七上 P67-P70)
1.天气、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天气
气候
区别 短短时间;多变的
较长时间;相对稳定
晴空万里、雷雨交加、大雪纷
举例
四季如春、炎热干燥、秋高气爽等
飞等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平均状况的概括
知识点 2:气温 ★★★★★(七上 P71-P74) 1.定义: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摄氏氏度度(℃)表示。 2.气温的测定:一般在北京时间 2 时、8 时、14 时、20 时测得的气温 平均值为日平均气温。
3.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北 半 球 中 纬 陆地
度地区
海洋
南 半 球 中 纬 陆地
(B )
知识点 3:降水 ★★★★(七上 P74-P76) 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类型和形成原因 (1)对对流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降水。 (2)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 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 (3)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 冷却凝结而产生降水。
(A )
湘教版地理七上第四章第五章知识点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课本67—70页)7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
7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被污染的越严重。
74.天气符号的识别:(重点图:P68 图4-3)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本71—76页)75.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76.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下午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
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77.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重点图:P72图4-9)78.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79.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南半球,大致和纬线平行,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80.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不同、相同)a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b 冬季气温,陆地低,海洋高。
81.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亚洲中部0℃等温线穿过青藏高原,比周围其他地区气温低,原因是受地形地势影响,海拔高,气温低。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82.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
除南极洲外,寒冷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83.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84.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赤道地区)、地形雨(山地迎风坡)、锋面雨(我国东部沿海)。
②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其降水类型属于地形雨,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
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三多三少”(重点图:P75 图4-14)①赤道附近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多,大陆的西岸降水少。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核心知识点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的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5.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
6.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7. 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对流雨是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是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14.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15. 温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分步最广泛的气候类型。
8.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9.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表格、坐标图、等值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等。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夏至在6月22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
11.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即全球气候变暖。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考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考点总结第一节天气和气候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想要获取更多知识点详情请点击gt;gt;gt;gt;gt;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知识点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想要获取更多知识点详情请点击gt;gt;gt;gt;gt;初一湘教版地理上册气温和降水知识点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两方面:海陆位置以及地形海陆位置:位处亚欧大陆东岸,面对太平洋,纬度方向上,横跨热带、亚热带、北温带,主要以亚热带为主,所以我国的气候受季风的影响比较大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西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进入我国西北腹地,使得我国气候最终定型想要获取更多知识点详情请点击gt;gt;gt;gt;gt;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想要获取更多知识点详情请点击gt;gt;gt;gt;gt;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重点讲解世界的气候考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一地理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气候的复习(56张)PPT课件
(3)“金砖国家”的这种会晤交流属于“ ”; (4)金砖国家中,没有热带气候的是()国家?
2021
54
世界的气候
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
基本概念
天气
气温
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变化
气候 降水
基本概念 降水的分布
气温 降水 组合
降水的变化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等温线图 气温曲线图
降水量图 降水柱状图
名称 分布 特征
2021
53
2012年3月28日至29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
中国和南非)领导人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会晤。据此回答(1)~(2)
题。 (1)“金砖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A )
A.俄罗斯
B.中国
C.巴西
D.印度
(2)“金砖国家”分布在(C )
A.两个大洲 B.三个大洲
C.四个大洲 D.五个大洲
1.地球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的平面成_6_6_._5_°__的 固定夹角。 2.太阳直射点总在_南__北__回__归__线___之间来回移动。 3._赤__道___地方一年中都是昼夜等长的。
自西向东(逆时针) 自西向东(逆时针)
一天
一年
昼夜交替
季节变化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年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_C___, 地球上,( )昼夜相等。
海 陆
气温 夏季陆地气温_高__,海洋气温低___。
冬季陆地气温低___,海洋气温高___。
影 响
分 布
降水
近海迎风坡降水_多__,内陆_少__, 近海背风坡降水_少__。
气
气温 阳坡气温_高__,阴坡气温_低__。
候 地形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湘教版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3、天气符号:识记课本P68天气符号,特别注意雾、雷雨、沙尘暴、霜冻、雪、风台风及其中心等天气符号。
4、画有风尾和风旗的一方,即指示风的方向,风尾和风旗均画在风杆的右侧5、空气质量Ⅰ级代表优,Ⅱ级代表良,Ⅲ级代表轻微污染,污染指数0-50代表优;51-100代表良;101-150代表轻微污染;151-200代表轻污染;200以上代表中度污染;300以上代表重度污染。
6、气温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7、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的气温之和除以4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年较差)8、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9、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阿塔卡马沙漠.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升温快。
)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1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
12、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1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14、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分布对流雨赤道附近,某些地区的夏季午后强度大,历时段,范围小,常伴有雷电地形雨山地迎风坡山坡处(迎风坡山脚,背风坡降水少,沿海背风坡降水也少)锋面雨寒暖流交汇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青岛地区就是锋面雨历时长,范围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亚洲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降水少且集中分布在夏季,气温年温差大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日本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1,、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主要岛屿自北向南: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岛2.、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仅分布在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3、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四周环海所以在气候上海洋性显著。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2、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对外依赖严重,以加工贸易经济为主。
3、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2、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澳大利亚知识点1.位置、范围、面积:⑴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归纳素材湘教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归纳
月平均 气温
降水
分布范围
全年 十二 个月 平均 气温 在 200C 以上
全年各月降水较多 年降水量 2000mm
雨季(6、7、8、9 月份) 降水 1000mm,干季无降 水 雨季(6、7、8、9 月份) 降水 2000mm,干季无降 水 全年各月降水很少
热带 气候 类型
亚热 带的 气候 类型
温带 气候 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课本 75 页 4-30 图
热带草原气候 课本 75 页 4-32 图
热带季雨林气候课 本 75 页 4-31 图
热带荒漠气候 课本 75 页 4-33 图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气候 课本 78 页 4-39 图
地中海气候 课本 80 页 4-42 图
赤道附近 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 来群岛 (76 页 34 图)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如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如印度半岛、中南半岛(77 页 36 图)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 如撒哈拉沙漠、亚洲的阿拉伯 半岛、 大洋洲的大沙沙漠
夏 季 月 平 均 夏季(5、6、7 月)多雨 气温 在 200C 以上; 冬季月平均 气温 在 00C 以上;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①全年高温②一年分旱季 和雨季, 年降水量少 ①全年高温②一年分旱季 和雨季, 年降水量多 全年高温少雨
冬季最冷月在 00C 以上,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 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看课本 81 页 4-45 图)
寒带 气候
高山 高原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课本 82 页 4-47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
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
3、天气符号:识记课本P68天气符号,特别注意雾、雷雨、沙尘暴、霜冻、雪、风台风及其中心等天气符号。
4、画有风尾和风旗的一方,即指示风的方向,风尾和风旗均画在风杆的右侧
5、空气质量Ⅰ级代表优,Ⅱ级代表良,Ⅲ级代表轻微污染,
污染指数0-50代表优;51-100代表良;101-150代表轻微污染;151-200代表轻污染;200以上代表中度污染;300以上代表重度污染。
6、气温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7、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的气温之和除以4
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8、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9、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阿塔卡马沙漠.
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升温快。
)
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
1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
12、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1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14、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分布
对流雨赤道附近,某些地区的夏季午
后强度大,历时段,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地形雨山地迎风坡山坡处(迎风坡山
脚,背风坡降水少,沿海背风
坡降水也少)
锋面雨寒暖流交汇处,如我国东部沿
海地区,青岛地区就是锋面雨
历时长,范围广。
1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雾和霜不属于降水。
16、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做雨量器
17、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从赤道向两季逐渐递减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受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影响,沿海地区降水多)
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降水很少,东岸降水较多
18、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为气温和降水
1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额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两纬度不同地区气候差别受纬度位置影响
一个沿海地区,一个内陆地区气候差别受海陆分布影响
海拔不同地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差别受地形地势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热岛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与人类有关的气候问题受人类活动影响20、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角度最大为90°,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角度逐渐减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运动,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越靠近北回归线,北半球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21、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自转公转绕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一年
产生现象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四季变化
五代划分
22、地球的公转
①在上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②A这一天是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秋季指9、
10、11三个月
③B这一天是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冬季指12、1、2三个月
④C这一天是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春季指3、
4、5三个月
⑤D这一天是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夏季指6、7、8三个月
23、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其中,寒带(极圈以内)特有的现象是极昼极夜,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特有的现象是太阳直射,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
24、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25、全球气候变暖
成因: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
后果:海平面上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26、臭氧层空洞
成因:大量排放氟氯化合物破坏高空臭氧层
后果: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机人类健康
27、热岛效应
成因:人口密度,工业集中的城市
后果: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较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层云增多28、填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高定球、以水定型、以温定带
如图,由赤道向北极大陆东岸依次出现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大陆西岸依次出现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
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31、亚欧非三大洲气候分布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