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一至四专题测试题
【2019年整理】必修三专题一至专题四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三(专题一至专题四)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C、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加强君主集权D、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2、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4、《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A、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的思想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D、以柔克刚的思想5、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6、如果我们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以下哪种情况不能发生A、教科书选择的多样性B、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C、到太学读书D、东汉太学生具有较强参政意识7、张载对理学的贡献在于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主要是指其()A 、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质合而为一 B、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C 、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D、寻找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统一的本原8、下列人物中主张把伦理道德和理气结合起来,指出用道德理性支配和指导人们行为的是:()A、孔子B、朱熹C、李贽D、顾炎武9、王守仁继承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主要表现在()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②“致良知”③“知行合一”④“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10、下列有关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表述正确的是()A、顾炎武为反对封建礼教提出“童心说”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王夫之提出C 、黄宗羲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李贽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11、下列哪些因素为明末清初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基础()①封建制度的衰落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封建制度的完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②④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启蒙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 B 、最初的指南仪器称做“司南”C、毕升创造木活字印刷技术 D 、唐末开始使用火药箭14、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发家D兵家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B民贵君轻主张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6、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8、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A、程颢、程颐B、朱熹C、孟子D、王阳明9、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0、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儒学。
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11、“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这句话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A、破除对孔子迷信的思想B、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C、抨击封建道德观念D、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12、下列表述中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的是A、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C、“静即含动,动不含静”D、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13、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C、商品经济的发展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14、顾炎武与王夫之都主张A、经世致用B、工、商皆为民生之本C、物质第一性D、天下为主,君为客1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答案:D2.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全国财政的机构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户部D. 礼部答案:C3.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高炽D. 朱瞻基答案:A4.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发生在清朝末年B.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C.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D. 鸦片战争后,中国获得了香港岛答案:C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答案:D6.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封建主义”答案:D7.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全民族抗战B. 抗日战争的起点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C.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D. 抗日战争的结束标志是1945年的日本投降答案:C8.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 新中国的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答案:B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B. 文化大革命的口号是“打倒一切”C.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遭受了严重破坏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标志是1976年毛泽东的逝世答案:D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B. 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C.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答案:ABC2. 下列关于唐朝盛世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B.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C.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D. 唐朝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答案:ABC3.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鸦片战争发生在清朝末年B.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C.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D. 鸦片战争后,中国获得了香港岛答案:ABC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答案:ABC5.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封建主义”答案:ABC三。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第一学期历史测试卷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1.(2016·湖南永州一模·2)《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
《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
不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仍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睦《易经》有着亲密的联系。
因而可知《易经》( )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合B.其思想宽泛浸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D.是后代著书立说的范本2.(2015·陕西宝鸡二模·26)“民生”一词最早出此刻《左传》里“民生在勤,勤而不溃”;《尚书》中记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里“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更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资猜中所说的“民生”已应用于政治经济生活B.这里统治阶级眼中的“民生”只好是以公众勤奋营生为基本要求C.资猜中“民生”与此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实质同样D.孙中山的“民生”上涨到政治革命的范围,与资猜中民生实质不一样3.(2015·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24)中国古代的社会构造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亲母亲,行政,难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亲母亲也?”这反应出( ).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系统B.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看法截然相反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着了孔子“礼”的学说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4.(2015·湖南怀化二模·26)法国学者皮埃尔·拉斯洛在《盐:生命的粮食》一书中说到,“盐税相当于王权”。
有中国学者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单盐税相当于王权,并且食盐自己就是王权的表现,王权的象征。
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试题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
”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①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①宋明理学的形成 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①男女平等 ①议会至上①工商皆本 ①实行众治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3.清代学者吴定说:“道学之名,不见于经。
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
”由此可见宋元之际()A.道教形成众多流派B.道家与儒家思想交锋激烈C.理学成为儒学正统D.儒学经典开始成为科考内容4.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
这主要反映出()A.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B.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C.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D.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5.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 )A.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B.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D.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6.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学D.大一统思想7.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①荀子主张礼法并施①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①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8.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9.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一、单选题1.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
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2.董仲舒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这反映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A.德主刑辅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重视伦理3.“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
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4.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 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5.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6.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 A.外儒内法,大一统 B.无为而无不为C.仁为本,为政以德D.礼法并施7.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一、单选题(30道试题)1.《春秋》原是鲁国国史,后经孔子修订整理,成为儒家经典,并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这一现象反映了A.鲁国史官记史最为真实B.重史传统影响现实政治C.孔子借助史书治理国家D.儒家高度重视编撰史书2.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
这说明A.百家融合的趋势B.“尚同”的治世理想C.人性本恶的思想观念D.依法治国的合理性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远远超越了西方科技的发展水平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智慧D.包含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4.“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思想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事物自相矛盾C.事异则备变D.逍遥无为5.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
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
这种现象A.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6.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道:“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这一评论针对的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荀子曰:“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董仲舒曰:“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
二者关于“天”的论述的主要区别是A.“天”是否有意志B.“天”是否客观存在C.“天”是否施行“仁政”D.“天”是否高高在上8.钱穆《秦汉史》认为:“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103页附答案)目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
”这一说法()A.肯定了蔡伦是中国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B.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C.旨在说明蔡伦在古代造纸术改进中的作用D.属于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解析:A项说法错误,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不是唯一发明者;题干中的历史论文不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B项;根据“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历史论文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不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C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术麻烦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印数少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如果印数多了的话,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故选A项。
答案:A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A.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故选C项。
答案:C4.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含解析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专题质量检测(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是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2.《孙中山选集》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
”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3.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4.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5.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情况,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6.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理论7.2016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8周年。
高中历史必修Ⅲ(3-4单元)阶段测试卷.doc
高中历史必修Ⅲ(3-4单元)阶段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小题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他的思想体现了: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2.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B.他们主张知识即美德C.他们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D.他们创立了逻辑学3.下列有关希腊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②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③智者学派强调人文精神④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苏格拉底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A.最早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5.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其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④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 ②④6.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反映了:A.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7.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
”对这句台词有下列一些解释:①说明这时商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②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③反映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心理④表明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金钱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8.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A.薄伽丘的作品B.莎士比亚的作品C.但丁的作品D.彼特拉克的作品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伟大作品的产生,它主要体现了当时欧州:A.世俗社会的生活状况B.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C.封建社会的经济繁荣D.反对基督教的宗教活动11.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后三杰的作品题材大多来自《圣经》,说明了:A.资产阶级尚无成熟的思想体系B.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C.他们不反对天主教会D.新兴的阶级不愿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12.下列观点有悖于人文主义思想的说法是:A.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B.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C.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D.真正的高贵并非先天生成,而是自为的13.下列有关16世纪欧州宗教改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B.有力地打击了罗马的天主教会C.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D.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的发展14. 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C.前者侧重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侧重反对封建专制D.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15.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这一原则的实质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16.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D.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17.下列对启蒙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法国大革命不断深入的主要原因B.直接向封建专制制度发起冲击C.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D.影响了亚非拉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18.下列对启蒙思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批判现存社会,提出新社会的设想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与平等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的自由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19.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
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
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作用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2、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3、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5、(2015•安徽)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2015浙江)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5 浙江)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单元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2.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
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
由此可知“焚书坑儒”() A.巩固了秦初的统治B.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C.推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是秦始皇反对迷信的体现3.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
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
这些措施()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4.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
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5.六朝壁画大多是以大乘佛教经典为依据,在画中常常可以见到对现实生活片段的描绘;在南北朝与隋之交的佛教壁画中,对人物造型动作、环境背景的描绘也都表现出写实性。
这体现出当时()A.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B.佛教成为主流思想C.绘画受玄学影响较深D.绘画题材较为单一6.如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初唐时期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唐朝中期需经过“户部籍阅”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唐朝后期“举人曾为官司科罚,曾任州县小吏,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任,考试官贬黜”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7.《授时历》测定的回归年长度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历法基本相同,在时间上则要早上300年,对于这一成就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辽阔的疆域便于选择天文观测点B.理学的盛行利于研究天文地理学C.行省制度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阶层扩大8.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1-4)综合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专题一~专题四测试题(本测试题仅在教师书中体现,学生书中没有,仅供教师备用。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主要是()A.用政治变革代替军事战争B.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C.承认矛盾的存在但力求回避矛盾D.在教育思想上都承认私学的重要意义【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相同点。
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老子强调回到小国寡民,孔子强调维护周礼,为政以德,这都是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
在这两人的思想中体现不出A项;C项是老子的思想;D项是孔子的思想。
2.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一观点()A.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B.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C.体现鲜明的民本思想D.强调了宗族血缘关系【答案】 B【解析】材料体现了孟子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各阶层都要注重“仁”,这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故选B项。
3.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墨翟“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答案】 D【解析】“知足常乐”体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4.“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 C【解析】材料体现了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兼爱”主张。
5.(2014·南昌三中)“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_新教材高中历史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滚动综合测评(三) (第一~五单元)一、选择题1.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古印度一再遣使来唐,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这些使者和商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
这主要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A.范围广泛,内容丰富B.全面繁荣,兼收并蓄C.交通发达,影响深远D.西学东渐,交流频繁B[材料“日本”“古印度”“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都受到唐政府尊重”等信息表明唐朝时期对外交流全面繁荣,兼收并蓄,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外交往的具体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影响深远,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与“西学东渐”无关,排除D项。
]2.在印加帝国首都蒂瓦纳库城遗址中,还保存着一座卡拉萨亚神庙,庙中有巨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9月22日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门上刻有花纹,上一排为完整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
这主要反映了印加人( )A.虔诚的宗教信仰B.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C.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D.已经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B[根据材料“每年9月22日正午……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加人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故选B项;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题干不涉及其他地区的文化,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D项与史实不符。
]3.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个帝国是( ) 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帝国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灭亡,而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故B项正确,A项错误;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信仰伊斯兰教,与材料中“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不符,排除C、D两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一至四专题测试题命题:凤安居士(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8 分)1.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无为而治,知足不争③克己复礼,贵贱等级④小国寡民,结绳而用⑤有教无类,因材施教A.①②⑤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2.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人性本善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法不阿贵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 .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 .君主的地位始终不可动摇6.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A.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B .心外无物,心即是理C.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D .内心反省,以致良知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8.公元 751 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C. 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 D .火炮与突火枪9.古代有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重视调查。
这位科学家是()A.贾思勰B.王祯C.徐光启D.李时珍10.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11.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B.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C.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D.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12.下列作品的书法特色以其法度与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A.B.C.D.13.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残卷由于历史原因现分藏于海峡两岸。
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实甫《西厢记》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4.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
下列文学作品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有()①《诗经》②《离骚》③《巴黎圣母院》④《战争与和平》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发展演变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贵族化 B.逐渐神秘化C. 逐渐宗教化D.逐渐平民化16.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 年访问美国, 1935 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杰出代表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D.艺术交流可以调解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17.“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C.人人生而平等D.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18.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
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回答:“认识你自己! ”这里的“他”是()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9.《最后的晚餐》《圣母子》《西斯廷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这三幅作品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最后的晚餐》《圣母子》《西斯廷圣母》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D.都表达了作者对至高无上的神性的赞美20.有一位英国哲学家指出: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21.21 世纪以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人络绎不绝,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
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你使我们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B.“你以非凡的智慧和犀利的思想,为新时代的到来播下了一粒粒种子”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你是思想之王”D.“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革命战士的斗志”22. 1859 年,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A.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神创说”B.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23.下列作品中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揭露入木三分的是( )A.《唐璜》B.《西风颂》C.《等待戈多》 D .《人间喜剧》24.一个生活在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①去德国欣赏由贝多芬出演的音乐会②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③去电影院观看由卓别林出演的幽默片电影④通过电视观看第14 届奥运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第Ⅱ卷材料题(共52分)25. ( 14 分)阅读材料:材料一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
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
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
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
??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三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
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知识分子“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的主要成果。
( 2 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借鉴了哪些其他思想?( 2 分)( 2)材料二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4 分)(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 2 分)如何看待该观点。
( 4 分)26.( 24 分)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国在明清之际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 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
??到17、18 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
到 18 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 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
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请回答:(1) 列举两位材料一所说中国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主要代表。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4分)(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4 分)(3) 材料二中 18 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 (6 分 ) 试析启蒙运动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4 分)(4) 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含义是什么?(2分)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2 分)27. ( 14 分)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表材料二16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6 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 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牛顿力学体系清宋应星《天工开物》18 世纪至瓦特蒸汽机清19 世纪中期进化论材料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中西对比500 年》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 3 至 15 世纪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6 世纪至 19 世纪中期中西科技发展的根本性差异。
(2 分)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分析欧洲科技发展的原因。
(4 分)( 3)结合材料三,试论科技创新与文明转型的关系。
(2 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8 分)1— 5: CBBAD 6 — 10: ADACD11— 15: DDCBD 16 — 20 : CCBDC21— 24: DADB二、材料题:(共 52 分)25. ( 1)主要成果:开创理学( 2 分)借鉴的思想:佛教和道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