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平面解析几何教案
平面解析几何教案
平面解析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2)掌握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学会用坐标表示直线、圆等几何图形;(3)学会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如距离、角度、面积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认识坐标系,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点;(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直观理解直线、圆等几何图形的性质;(3)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2)点的坐标表示方法,直线、圆等几何图形的坐标表示;(3)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2)坐标表示直线、圆等几何图形的性质;(3)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坐标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坐标系;2. 数形结合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直观展示直线、圆等几何图形的性质;3.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4.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多媒体设备;2. 学具:练习本、坐标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坐标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坐标系;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点;3. 课堂讲解:讲解直线、圆等几何图形的坐标表示,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距离公式;2. 理解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和平行关系;3. 学会运用坐标系判断线段的长度及位置关系。
教案平面解析几何
精品教案平面解析几何第一章: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1.1 坐标系学习笛卡尔坐标系及其特点理解原点、x轴、y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概念1.2 点、直线和圆的方程学习点的坐标表示方法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点斜式和一般式学习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第二章:直线方程2.1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学习斜截式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斜截式方程的求法2.2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学习点斜式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点斜式方程的求法2.3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学习一般式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一般式方程的求法第三章:圆的方程3.1 圆的标准方程学习圆的标准方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3.2 圆的一般方程学习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圆的一般方程的求法3.3 圆的方程的应用学习圆的方程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四章:解析几何中的图形变换4.1 坐标轴上的平移学习坐标轴上的平移对图形的影响掌握坐标轴上的平移的规律4.2 坐标轴上的旋转学习坐标轴上的旋转对图形的影响掌握坐标轴上的旋转的规律4.3 坐标轴上的对称学习坐标轴上的对称对图形的影响掌握坐标轴上的对称的规律第五章:解析几何中的几何问题5.1 点到直线的距离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和求法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5.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判断方法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5.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和判断方法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六章:直线与直线的相交问题6.1 两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学习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斜率是否存在掌握两条直线斜率存在时的解题方法6.2 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学习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条件掌握两条直线垂直时的解题方法6.3 两直线平行的问题学习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时的解题方法第七章: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7.1 直线与直线交点问题学习如何求解两直线交点问题掌握直线与直线交点问题的解题方法7.2 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学习如何求解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掌握直线与圆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7.3 圆与圆的最值问题学习如何求解圆与圆的最值问题掌握圆与圆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第八章:解析几何中的轨迹问题8.1 动点的轨迹问题学习如何求解动点的轨迹问题掌握动点轨迹问题的解题方法8.2 直线与圆的轨迹问题学习如何求解直线与圆的轨迹问题掌握直线与圆轨迹问题的解题方法8.3 圆与圆的轨迹问题学习如何求解圆与圆的轨迹问题掌握圆与圆轨迹问题的解题方法第九章: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问题9.1 面积问题学习如何利用解析几何解决面积问题掌握解析几何解决面积问题的方法9.2 距离问题学习如何利用解析几何解决距离问题掌握解析几何解决距离问题的方法9.3 几何图形构造问题学习如何利用解析几何解决几何图形构造问题掌握解析几何解决几何图形构造问题的方法第十章:解析几何的拓展与提高10.1 参数方程学习参数方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参数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10.2 极坐标方程学习极坐标方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极坐标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10.3 解析几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利用解析几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析几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点斜式和一般式斜截式、点斜式和一般式是直线方程的三个基本形式,掌握它们的定义和特点是理解解析几何的基础。
平面解析几何教案
平面解析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2)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了解线段中点坐标公式;(3)掌握直线的斜率公式,能够计算直线的斜率;(4)学会用两点式、截距式、斜截式求直线方程;(5)了解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能够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感受坐标系在描述几何图形中的作用;(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直观理解直线的斜率概念;(3)运用转化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平面解析几何问题;(4)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平面解析几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坐标系的应用。
2.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中点坐标公式。
3. 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概念,斜率公式,直线的倾斜角。
4. 直线方程的求法:两点式、截距式、斜截式求直线方程。
5.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应用;(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线段中点坐标公式;(3)直线的斜率公式及直线的倾斜角;(4)直线方程的求法;(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2. 教学难点:(1)直线的斜率公式的推导;(2)直线方程的求法;(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2. 利用数形结合,直观展示几何图形的性质;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运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坐标、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的求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 教学素材:坐标轴、点、直线、圆的模型或图片;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第1讲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直线的方程创新教学案含解析
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1讲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直线的方程[考纲解读]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并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这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重点)2.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等),并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难点)[考向预测] 从近三年高考情况来看,本讲是命题的热点,但很少独立命题.预测2021年高考对本讲内容将考查:①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斜率公式;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或应用,求直线的方程.试题常以客观题形式考查,难度不大。
1。
直线的斜率(1)当α≠90°时,tanα表示直线l的斜率,用k表示,即错误!k =tanα。
当α=90°时,直线l的斜率k不存在.(2)斜率公式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经过P1,P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错误!k=错误!.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名称已知条件方程适用范围点斜式斜率k与点(x1,y1)错误!y-y1=k(x-x1)直线不垂直于x轴斜截式斜率k与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错误!y=kx+b直线不垂直于x轴两点式两点(x1,y1),(x2,y2)错误!错误!=错误!(x1≠x2,y1≠y2)直线不垂直于x轴和y轴截距式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错误!错误!+错误!=1(a≠0,b≠0)直线不垂直于x轴和y轴,且不过原点一般式—错误!Ax+By+C=0(A2+B2≠0)任何情况1.概念辨析(1)直线的斜率为tanα,则其倾斜角为α。
( )(2)斜率相等的两直线的倾斜角不一定相等.( )(3)经过点P(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 )(4)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x-x1)(y2-y1)表示.()答案(1)×(2)×(3)×(4)√2.小题热身(1)直线l经过原点和点(-1,-1),则直线l的倾斜角是( )A.45° B.135°C.135°或225° D.60°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直线l的斜率k=错误!=1,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是45°.(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错误!x+y-3=0的倾斜角是()A.错误!B。
2022数学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教师文档教案文
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0页[基础梳理]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2)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0,π).2条件公式直线的倾斜角θ,且θ≠90°k=tan__θ直线过点A(x1,y1),B(x2,y2) 且x1≠x2k=y1-y2 x1-x23.条件两直线位置关系斜率的关系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斜率分别为k1,k2平行k1=k2k1与k2都不存在垂直k1k2=-1k1与k2一个为零、另一个不存在4。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名称已知条件方程适用范围点斜式斜率k与点(x1,y1)y-y1=k(x-x1)不含直线x=x1斜截式斜率k与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y=kx+b不含垂直于x轴的直线两点式两点(x1,y1),(x2,y2)错误!=错误!(x1≠x2,y1≠y2)不含直线x=x1(x1=x2)和直线y=y1(y1=y2)截距式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错误!+错误!=1(a≠0,b≠0)不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一般式Ax+By+C=0(A2+B2≠0)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都适用5.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线段P1,P2的中点M的坐标为(x,y),则错误!此公式为线段P1P2的中点坐标公式.1.斜率与倾斜角的两个关注点(1)倾斜角α的范围是[0,π),斜率与倾斜角的函数关系为k =tan α,图像为:(2)当倾斜角为90˚时,直线垂直于x轴,斜率不存在.2.直线A1x+B1y+C1=0与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为A1A2+B1B2=0。
[四基自测]1.(基础点:根据两点求斜率)过点M(-2,m),N(m,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的值为()A.1B.4C.1或3 D.1或4答案:A2.(基础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直线x+错误!y+1=0的倾斜角是()A.错误!B.错误!C。
〖2021年整理〗《学案《平面解析几何》》优秀教案
[巩固层·知识整合]教师用书独具[提升层·题型探究]直线方程及其应用【例1】过点A5,求直线的方程.[思路探究]已知直线过定点A,且与两坐标轴都相交,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已知.求直线方程时可采用待定系数法,设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再由面积为5列方程,求直线的斜率.[解]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为+4=+5,交轴于点错误!,交轴于点0,5-4,S=错误!×错误!×|5-4|=5,得252-30+16=0无实根,或252-50+16=0,解得=错误!或=错误!,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5-10=0,或8-5+2021.1.求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要掌握直线方程五种形式的适用条件及相互转化,能根据条件灵活选用方程,当不能确定某种方程条件具备时要另行讨论条件不满足的情况.2.运用直线系方程的主要作用在于能使计算简单.错误!1.过点+4=5-3m,2 : 2+5+m=8.当m分别为何值时,1与2:1平行?2垂直?[思路探究]已知两直线的方程中都含有参数,求不同的位置关系时参数的取值,可以利用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列方程求解.[解]1由3+m5+m-8=0,解得m=-1或m=-7.经过验证:m=-1时两条直线重合,舍去.∴m=-7时,两条直线平行.2m=-5时,两条直线不垂直.m≠-5时,由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可得:-错误!×错误!=-1,解得m=-错误!.∴m=-错误!时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利用直线的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是这部分知识常涉及的题型.求解时,可以利用斜率之间的关系判定;若方程都是一般式,知道平行或垂直关系,求参数的值时也可用如下方法:直线1:A1+B1+C1=0,:A2+B2+C2=0.211∥2时,可令A1B2-A2B1=0,解得参数的值后,再代入方程验证,排除重合的情况;21⊥2时,可利用A1A2+B1B2=0直接求参数的值.错误!2.已知点A2,2和直线:3+4-2021.1求过点A,且和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2求过点A,且和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解]1因为所求直线与:3+4-2021平行,所以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4+m=0.又因为所求直线过点A2,2,所以3×2+4×2+m=0,所以m=-14,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3+4-14=0.2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3+4-2021垂直,所以设所求直线方程为4-3+n=0.又因为所求直线过点A2,2,所以4×2-3×2+n=0,所以n=-2,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4-3-2=0.距离问题【例3】12a、b的值.1直线1过点-3,-1,并且直线1与直线2垂直;2直线1与直线2平行,并且坐标原点到1、2的距离相等.[解]1∵1⊥2,∴aa-1+-b·1=0.即a2-a-b=0.①又点-3,-1在1上,∴-3a+b+4=0.②由①②解得a=2,b=2.2∵1∥2且2的斜率为1-a,∴1的斜率也存在,错误!=1-a,即b=错误!.故1和2的方程可分别表示为:a-1++错误!=0,1:a-1++错误!=0.2∵原点到1与2的距离相等,∴4错误!=错误!,解得a=2或a=错误!.因此错误!或错误!距离公式的运用1距离问题包含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牢记各类距离的公式并能直接应用,解决距离问题时,往往将代数运算与几何图形的直观分析相结合.错误!3.已知正方形中心为点M-1,0,一条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5=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正方形中心到直线+3-5=0的距离d=错误!=错误!.设与直线+3-5=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3+C1=0.由正方形的性质,得错误!=错误!,解得C1=-5舍去或C1=7.所以与直线+3-5=0相对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3+7=0.设与直线+3-5=0垂直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3-+C2=0.由题意,得错误!=错误!,解得C2=9或C2=-3.所以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9=0和3--3=0.求圆的方程【例4】=0与2+2=5的交点的圆的方程.[思路探究] 解答本题可利用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求解,也可求出两交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解] 法一:设所求圆为2+2-+-2+λ2+2-5=0, 化为一般式,得2+2-错误!+错误!-错误!=0.故圆心坐标为()()11,2121λλ⎛⎫- ⎪ ⎪++⎝⎭,代入直线3+4-1=0,得λ=-错误!. 再把λ代入所设方程,得2+2+2-2-11=0,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2+2-2-11=0. 法二:解方程组错误!得两圆的交点为A 1,-2和B 2,-1.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2+2+D +E +F =0.∵A ,B 在圆上,且圆心错误!在直线3+4-1=0上, ∴错误! 解得错误!∴所求圆的方程是2+2+2-2-11=0.求圆的方程主要是联系圆系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解题.一般地,当已知圆的圆心或半径的几何特征时,设圆的标准方程,并结合圆的几何性质求解;当已知圆上三个点时,设圆的一般方程;当所求圆经过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交点时,常利用圆系方程来解答.过两个已知圆2+2+D 1+E 1+F 1=0和2+2+D 2+E 2+F 2=0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2+2+D 1+E 1+F 1+λ2+2+D 2+E 2+F 2=0λ≠-1.错误!4.圆心在直线5-3=8上,且圆与两坐标轴均相切,求此圆的标准方程.[解] 设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02+-02=r 2r >0.因为圆与两坐标轴均相切,故圆心坐标满足0-0=0或0+0=0.又圆心在直线5-3=8上,所以50-30=8.由错误!得错误! 由错误!得错误!所以圆心坐标为4,4或1,-1,相应的半径为r =4或r =1,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42+-42=16或-12++12=1.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5】 已知圆M :-12+-12=4,直线过点()()2242x y -+-()()224325-+-()22132++in =8-2错误!.]研究有关点间的距离的最值问题时,常用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或利用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再结合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意义去解决有关的最值问题提醒:应用定义解决问题时,需紧扣其内涵,注意限制条件是否成立,然后得到相应的结论错误!7.以抛物线C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D,E两点.已知|AB|=4错误!,|DE|=2错误!,则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A.2 B.4C.6 D.8B[设抛物线的方程为2=2,又()m a ca-()2m a ca-+1m≠0错误!错误!、B两点.1若抛物线2=4错误!的焦点为椭圆C的上顶点,求椭圆C的方程;2对于1中的椭圆C,若直线交轴于点M,且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变化时,求λ1+λ2的值.[解] 1根据题意,直线:=m+1m≠0过椭圆C:错误!+错误!=1a>b>0的右焦点F,∴F1,0,∴c=1,又∵抛物线2=4错误!的焦点为椭圆C的上顶点,∴b=错误!,∴b2=3.∴a2=b2+c2=4,∴椭圆C的方程为错误!+错误!=1.2∵直线与轴交于M错误!,设A1,1,B2,2,由错误!得3m2+42+6m-9=0,Δ=144m2+1>0,∴1+2=-错误!,1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又由错误!错误!错误!=λ11-1,-1,∴λ1=-1-错误!,同理λ2=-1-错误!,∴λ1+λ2=-2-错误!错误!=-2-错误!=-错误!,∴λ1+λ2=-错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主要涉及判定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个数、求弦长、最值等问题,它是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直线的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涉及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主要有:1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公共点的个数问题,应注意数形结合;2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3有关垂直问题,要注意运用斜率关系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简化运算错误!10.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O中,点,n在直线OM上.1求曲线C的方程及t的值;2记d =错误!,求d 的最大值. [解] 12=2,即点Qm ,m ,依题意,直线AB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AB 的斜率为≠0, 且A 1,1,B 2,2, 由错误!得1-21+2=1-2, 故·2m =1,∴直线AB 的方程为-m =错误!-m , 即-2m +2m 2-m =0. 由错误!消去,整理得2-2m +2m 2-m =0,∴Δ=4m -4m 2>0,1+2=2m ,12=2m 2-m . 从而|AB |=错误!·|1-2| =错误!·错误! =2()()2214m m m +-.∴d =错误!=()21(1)1m m m m -≤+-=,当且仅当m =1-m ,即m =错误!时,上式等号成立, 又m =错误!满足Δ=4m -4m 2>0. ∴d 的最大值为1.数学思想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例10】 已知定点F 0,1和直线1:=-1,过定点F 与直线1相切的动圆的圆心为点C . 1求动点C 的轨迹方程; 2过点F 的直线2交轨迹于两点()221143y k x x y =-⎧⎪⎨+=⎪⎩()2212143k k ++的方程为=-错误!-1,点A 到直线m 的距离为错误!,所以()21212114x x ++错误!+错误!,由1+22<31得m <33.又由m =错误!+错误!≥2,所以m ∈[2,33, 从而|AB |·|CD |=()()2815m m ++.所以,当m =2时,|AB |·|CD |min =2错误!.该题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为载体,考查焦点弦的弦长,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函数的最值等,将问题综合化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通过该题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的能力,通过运算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错误!已知圆C 经过椭圆错误!+错误!=1的右顶点A 2、下顶点B 1和上顶点B 2. 1求圆C 的标准方程;2直线经过点G -6,1且与直线-+1=0垂直,,N ,求四边形CN 面积最小,此时|CN 面积的最小值为S =|PM |·r =5错误!.。
数学教案:解几基础教师版
八、平面解析几何 教案圆锥曲线部分 一、椭圆:(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
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10(<<e e 的点的轨迹。
其中: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定直线叫做准线。
常数叫做离心率。
注意:||221F F a >表示椭圆;||221F F a =表示线段21F F ;||221F F a <没有轨迹; (2)椭圆的标准方程、图象及几何性质: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标准方程 )0(12222>>=+b a by a x )0(12222>>=+b a bx a y 参数方程⎩⎨⎧==θθθ(sin cos b y a x 为参数)⎩⎨⎧==θθθ(sin cos a y b x 为参数)图 形顶 点 ),0(),,0()0,(),0,(2121b B b B a A a A -- ),0(),,0()0,(),0,(2121a B a B b A b A --对称轴 x 轴,y 轴;短轴为b 2,长轴为a 2焦 点 )0,(),0,(21c F c F -),0(),,0(21c F c F -焦 距 )0(2||21>=c c F F 222b a c -=离心率)10(<<=e ace (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准 线c a x 2±=ca y 2±=通 径ep ab 222=(p 为焦准距) 焦半径0201||||ex a PF ex a PF -=+=0201||||ey a PF ey a PF -=+=xO F 1 F 2 P yA 2B 2 B 1xO F 1F 2 Py A 2A 1B 1B 2 A 1焦点弦)(2||B A x x e a AB ++=仅与它的中点的横坐标有关)(2||B A y y e a AB ++=仅与它的中点的纵坐标有关焦准距cb c c a p 22=-=二、双曲线:(1)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21F F )的点的轨迹。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2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示范教案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对第二章根本知识与方法总结与归纳,从整体上来把握本章,使学生根本知识系统化与网络化,根本方法条理化.通过小结与复习,对全章知识内容进展一次梳理,突出知识间内在联系,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上提高一步.采用分单元小结方式,让学生自己回忆与小结各单元知识.在此根底上,教师可对一些关键处予以强调.比方可重申解析几何根本思想——坐标法.并用解析几何根本思想串联全章知识,使全章知识网络更加清晰.指出本章学习要求与要注意问题.可让学生先阅读教科书中“思考与交流〞有关内容.教师重申坐标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及分类与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本章中特殊地位.三维目标1.通过总结与归纳直线与直线方程、圆与圆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知识,对全章知识内容进展一次梳理,突出知识间内在联系,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上提高一步.2.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探究与思考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分类讨论思想与抽象思维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解析几何解题根本思路与解题方法形成.教学难点:整理形本钱章知识系统与网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1.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更是一个不断积累过程.送给大家这样一句话:疏浚源头流活水,承上根底梳理已整合;千寻飞瀑悬彩练,启下重点突破须提升.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总结复习,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刚完毕本章.引出课题.设计2.为了系统掌握第二章知识,教师直接点出课题.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111思考交流,画出本章知识构造.讨论结果:知识构造应用例如思路1例1直线l与直线3x+4y-7=0平行,并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面积为24,求直线l方程.解:设l :3x +4y +m =0,那么当y =0时,x =-m 3;当x =0时,y =-m 4. ∵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面积为24,∴12·|-m 3|·|-m 4|=24.∴m=±24. ∴直线l 方程为3x +4y±24=0.点评:与直线Ax +By +C =0平行直线方程可设为Ax +By +m=0(m≠C).变式训练求满足以下条件直线方程:(1)经过点P(2,-1)且与直线2x +3y +12=0平行;(2)经过点Q(-1,3)且与直线x +2y -1=0垂直;答案:(1)2x +3y -1=0.(2)2x -y +5=0.例2求圆心在直线2x -y -3=0上,且过点A(5,2)与点B(3,-2)圆方程.分析:因为条件与圆心有关系,因此可设圆标准方程,利用圆心在直线2x -y -3=0上,同时也在线段AB 垂直平分线上,由两直线交点得出圆心坐标,再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出圆半径,从而得到方程.解:方法一:设圆方程为(x -a)2+(y -b)2=r 2,由条件得⎩⎪⎨⎪⎧ 2a -b -3=0,5-a 2+2-b 2=r 2,3-a 2+-2-b 2=r 2.解得⎩⎪⎨⎪⎧ a =2,b =1,r =10.所以圆方程为(x -2)2+(y -1)2=10. 方法二:因为圆过点A(5,2)与点B(3,-2),所以圆心在线段AB 垂直平分线上,线段AB 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12(x -4).设所求圆圆心C 坐标为(a ,b),那么有⎩⎪⎨⎪⎧ 2a -b -3=0,b =-12a -4.解得⎩⎪⎨⎪⎧ a =2,b =1.所以圆心C(2,1),r =|CA|=5-22+2-12=10.所以所求圆方程为(x -2)2+(y -1)2=10.点评:此题介绍了几何法求圆标准方程,利用圆心在弦垂直平分线上可得圆心满足一条直线方程,结合其他条件可确定圆心,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出圆半径,从而得到圆标准方程.其实求圆标准方程,就是求圆圆心与半径,有时借助于弦心距、圆半径之间关系计算,可大大简化计算过程与难度.如果用待定系数法求圆方程,那么需要三个独立条件,“选标准,定参数〞是解题根本方法,其中选标准是根据条件选择恰当圆方程形式,进而确定其中三个参数.变式训练求经过两点A(-1,4)、B(3,2)且圆心在y 轴上圆标准方程.解:2+(y -b)2=r 2.∵该圆经过A 、B 两点,∴⎩⎪⎨⎪⎧ -12+4-b 2=r 232+2-b 2=r 2⎩⎪⎨⎪⎧ b =1r 2=10.所以圆方程是x 2+(y -1)2=10.方法二:线段AB 中点为(1,3),k AB =2-43--1=-12⎩⎪⎨⎪⎧ y =2x +1x =0,得⎩⎪⎨⎪⎧ x =0,y =1.故点(0,1)为所求圆圆心.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圆半径r =10.所求圆方程为x 2+(y -1)2=10.思路2例3自点A(-3,3)发出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x 2+y 2-4x -4y +7=0相切,求光线l 所在直线方程.解:(待定系数法)设光线l 所在直线方程为y -3=k(x +3),那么反射点坐标为(-31+k k,0)(k 存在且k≠0). ∵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线l′所在直线方程为y =-k[x +31+k k], 即l′:y +kx +3(1+k)=0.∵圆(x -2)2+(y -2)2=1,且l′与圆相切,∴圆心到l′距离d =|2+2k +31+k |1+k2=1. ∴k=-34或k =-43. ∴光线l 所在直线方程为3x +4y -3=0或4x +3y +3=0.点评:此题是方程思想典例,方法较多,无论那种方法都是设出适当未知数,列出相应方程求解,对光线问题解决,一般利用对称方法解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结果.变式训练 点A(0,2)与圆C :(x -6)2+(y -4)2=365,一条光线从A 点出发射到x 轴上后沿圆切线方向反射,求这条光线从A 点到切点所经过路程.解:设反射光线与圆相切于D 点.点A 关于x 轴对称点坐标为A 1(0,-2),那么光线从A 点到切点所走路程为|A 1D|在,Rt△A 1CD 中,|A 1D|2=|A 1C|2-|CD|2=(-6)2+(-2-4)2-365=36×95. ∴|A 1D|=1855,即光线从A 点到切点所经过路程是1855. 知能训练1.如果直线x +2ay -1=0与直线(3a -1)x -ay -1=0平行,那么a 等于( ) A .0 B.16C .0或 1D .0或16答案:D2.直线l 过点P(5,10),且原点到它距离为5,那么直线l 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x =5或3x -4y +25=03.直线x -2y +b =0与两坐标轴所围成三角形面积不大于1,那么b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2,0)∪(0,2]4.经过点P(0,-1)作直线l ,假设直线l 与连接A(1,-2),B(2,1)线段没有公共点,那么直线l 斜率k 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1)∪(1,+∞)5.直线l 1:mx +(m -1)y +5=0与l 2:(m +2)x +my -1=0互相垂直,那么m 值是__________.答案:m =0或m =-126.求经过点P(2,3)且被两条平行直线3x +4y -7=0与3x +4y +8=0截得线段长为32直线方程.解:因为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d =|-7-8|32+42=3, 所以所求直线与直线3x +4y -7=0夹角为45°.设所求直线斜率为k ,那么tan45°=|k --34||1+-34k|. 解得k =17或k =-7. 因此x -7y +19=0或7x +y -17=0为所求.6.直线l :3x +4y -10=0与曲线C :x 2+y 2-5y +p =0交于A ,B 两点,且OA⊥OB,O 为坐标原点,求实数p 值.解:直线l 与曲线C 方程联立,得⎩⎪⎨⎪⎧ 3x +4y -10=0,x 2+y 2-5y +p =0,消去x ,得25y 2-125y +100+9p =0.∴y 1y 2=100+9p 25. 同理,x 1x 2=16p -10025. ∵OA⊥OB,∴y 1y 2x 1x 2=-1. ∴100+9p2516p -10025=-1, 解得p =0.拓展提升设有半径为3 km 圆形村落,A 、B 两人同时从村落中心出发,A 向东而B 向北前进,A 出村后不久,改变前进方向,斜着沿切于村落周界方向前进,后来恰好与B 相遇,设A 、B 两人速度都一定,其比为3∶1,问A 、B 两人在何处相遇?分析:首先建立适当坐标系,结合几何知识解题.由于是圆形村落,A 、B 两人同时从村落中心出发,于是可以以村落中心为原点,以开场时A 、B 两人前进方向为x 、y 轴,建立坐标系,这就为建立解析几何模型创造了条件,然后再准确设元,列出方程.解:以开场时A 、B 两人前进方向为x 、y 轴,建立坐标系,由题意可设A 、B 两人速度分别为3v km/h ,v km/h ,再设A 出发x 0 h 后在点P 处改变前进方向,又经y 0 h 在点Q 处与B 相遇,那么P 、Q 两点坐标为(3vx 0,0),(0,v(x 0+y 0)),如以下图所示.由于A 从点P 到Q 行走时间是y 0 h ,于是由勾股定理有|OP|2+|OQ|2=|PQ|2,有(3vx 0)2+[v(x 0+y 0)]2=(3vy 0)2.整理,得(x 0+y 0)(5x 0-4y 0)=0.又x 0+y 0>0,所以5x 0=4y 0.①于是k PQ =0-v x 0+y 03vx 0-0=-x 0+y 03x 0.② 把①代入②得k PQ =-34.由于切线PQ 与y 轴交点Q 对应纵坐标v(x 0+y 0)值就是问题答案,于是转化为“当直线y =-34x +b 与圆相切时,求纵截距b 值〞.利用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圆半径,得4|b|32+42=3,解得b =154(b>0).因此A 、B 两人相遇位置是离村落中心正北334km 处.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1.复习本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2.解决与直线、圆有关问题.作业本章小结稳固与提高 6,7,9,11题.设计感想本节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了两点:一是表达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既有根底知识复习、基此题型联系,又为了满足高考要求,对教材内容适当拓展.本节课对此进展了归纳与总结.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加强横向沟通,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利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能力.在课堂上进展解题方法讨论有助于活泼学生思维,促进发散思维培养,提高思维灵活性,抓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总结解题规律,充分表达解析几何研究方法.教会学生思想方法比教会学生解题重要多.数学知识将来可能会遗忘,而数学思想方法会影响一个人一生.备课资料备选习题1.假设过定点M(-1,0)且斜率为k 直线与圆x 2+4x +y 2-5=0在第一象限内局部有交点,那么k 取值范围是( )A .0<k< 5B .-5<k<0C .0<k<13D .0<k<5 答案:A2.点P 从(1,0)出发,沿单位圆x 2+y 2=1逆时针方向运动120°弧长到达Q 点,那么Q 坐标为( )A .(-12,32)B .(-32,-12)C .(-12,-32)D .(-32,12)答案:A3.过坐标原点且与x 2+y 2-4x +2y +52=0相切直线方程为( )A .y =-3x 或y =13x B .y =-3x 或y=-13xC .y =-3x 或y =-13x D .y =3x 或y=13x 解析:过坐标原点直线为y =kx ,与圆x 2+y 2-4x +2y +52=0相切,那么圆心(2,-1)到直线方程距离等于半径102,那么|2k +1|1+k 2=102,解得k =13或k =-3,∴切线方程为y =-3x 或y =13x.答案:A4.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x -4y +5=0相切圆方程为( )A .(x -2)2+(y +1)2=3B .(x +2)2+(y -1)2=3C .(x -2)2+(y +1)2=9D .(x +2)2+(y -1)2=9解析:r =|3×2-4×-1+5|32+42=3.答案:C5.圆:x 2+y 2-4x +6y =0与圆:x 2+y 2-6x =0交于A 、B 两点,那么AB 垂直平分线方程是________.答案:3x -y -9=06.从点A(-4,1)出发一束光线l ,经过直线l 1:x -y +3=0反射,反射光线恰好通过点B(1,6),求入射光线l 所在直线方程.解:设B(1,6)关于直线l 1对称点为B′(x 0,y 0),那么⎩⎪⎨⎪⎧x 0+12-y 0+62+3=0,y 0-6x 0-1·1=-1,解得⎩⎪⎨⎪⎧x 0=3,y 0=4.∴直线AB′方程为y -14-1=x +43+4,即3x -7y +19=0.故直线l方程为3x -7y +19=0.7.直线l :2x -y +1=0与点A(-1,2)、B(0,3),试在l 上找一点P ,使得|PA|+|PB|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解:过点B(0,3)且与直线l 垂直直线方程为l′:y -3=-12x ,由⎩⎪⎨⎪⎧2x -y +1=0,y =-12x +3,得⎩⎪⎨⎪⎧x =45,y =135,即直线l 与直线l′相交于点Q(45,135).点B(0,3)关于点Q(45,135)对称点为B′(85,115),连接AB′,那么依平面几何知识,知AB′与直线l 交点P 即为所求.直线AB′方程为y -2=113(x +1),由⎩⎪⎨⎪⎧2x -y +1=0,y =113x +2713,得⎩⎪⎨⎪⎧x =1425,y =5325,即P(1425,5325),相应最小值为|AB′|=-1-852+2-1152=170 5.。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二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含解析)-高三全册数学教案
第二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两条直线平行:①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若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②当直线l 1,l 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2)两条直线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设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②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l 1⊥l 2.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与l 2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 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3.三种距离公式 P 1(x 1,y 1),P 2(x 2,y 2)两点之间的距离 |P 1P 2|=x 2-x 12+y 2-y 12点P 0(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 d =|Ax 0+By 0+C |A 2+B 2平行线Ax +By +C 1=0与Ax +By +C 2=0间距离 d =|C 1-C 2|A 2+B 21.(2018·金华四校联考)直线2x +(m +1)y +4=0与直线mx+3y -2=0平行,则m =( )A .2B .-3C .2或-3D .-2或-3解析:选C ∵直线2x +(m +1)y +4=0与直线mx +3y -2=0平行,∴2m =m +13≠4-2,解得m =2或-3. 2.“a =14”是“直线(a +1)x +3ay +1=0与直线(a -1)x +(a +1)y -3=0相互垂直”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由直线(a +1)x +3ay +1=0与直线(a -1)x +(a +1)y -3=0相互垂直,得(a +1)(a -1)+3a (a +1)=0,即4a 2+3a -1=0,解得a =14或-1,∴“a =14”是“直线(a +1)x +3ay +1=0与直线(a -1)x +(a +1)y -3=0相互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2018·浙江五校联考)已知动点P 的坐标为(x,1-x ),x ∈R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它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y =1-x ,即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y -1=0.原点到直线x +y -1=0的距离为d =|0+0-1|1+1=22,即为所求原点到动点P 的轨迹的最小值.答案:x +y -1=0 221.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易忽视斜率是否存在,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根据条件进行判断,若无斜率,要单独考虑.2.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时易忽视两方程中的x ,y 的系数分别相等这一条件盲目套用公式导致出错.[小题纠偏]1.已知P :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Q :a =-1,则P 是Q 的(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由于直线l 1:x -y -1=0与直线l 2:x +ay -2=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1×a -(-1)×1=0,即a =-1.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2.(2018·安庆模拟)若直线l 1:x +3y +m =0(m >0)与直线l 2:2x +6y -3=0的距离为10,则m =( )A .7B.172 C .14 D .17解析:选B 直线l 1:x +3y +m =0(m >0),即2x +6y +2m =0,因为它与直线l 2:2x +6y -3=0的距离为10,所以|2m +3|4+36=10,解得m =172. 考点一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已知a ≠0,直线ax +(b +2)y +4=0与直线ax +(b -2)y -3=0互相垂直,则ab 的最大值为( )A .0B .2C .4 D.2解析:选B 若b =2,两直线方程分别为y =-a 4x -1和x =3a,此时两直线相交但不垂直.若b =-2,两直线方程分别为x =-4a和y =a 4x -34,此时两直线相交但不垂直.若b ≠±2,两直线方程分别为y =-a b +2x -4b +2和y =-a b -2x +3b -2,此时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a b +2,-a b -2,由-ab +2·⎝ ⎛⎭⎪⎫-a b -2=-1,得a 2+b 2=4.因为a 2+b 2=4≥2ab ,所以ab ≤2,且当a =b =2或a =b =-2时取等号,故ab 的最大值为2.2.(2018·诸暨模拟)已知a ,b 为正数,且直线ax +by -6=0与直线2x +(b -3)y +5=0平行,则2a +3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由两直线平行可得,a (b -3)=2b ,即2b +3a =ab ,2a+3b =1.又a ,b 为正数,所以2a +3b =(2a +3b )·⎝ ⎛⎭⎪⎫2a +3b =13+6a b+6b a ≥13+2 6a b ·6b a=25,当且仅当a =b =5时取等号,故2a +3b 的最小值为25.答案:253.已知两直线l 1:mx +8y +n =0和l 2:2x +my -1=0,试确定m ,n 的值,使(1)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2)l 1∥l 2;(3)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解:(1)由题意得⎩⎪⎨⎪⎧ m 2-8+n =0,2m -m -1=0,解得m =1,n =7.即m =1,n =7时,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2)∵l 1∥l 2,∴⎩⎪⎨⎪⎧m 2-16=0,-m -2n ≠0,解得⎩⎪⎨⎪⎧ m =4,n ≠-2或⎩⎪⎨⎪⎧ m =-4,n ≠2.即m =4,n ≠-2或m =-4,n ≠2时,l 1∥l 2.(3)当且仅当2m +8m =0,即m =0时,l 1⊥l 2.又-n8=-1,∴n=8.即m=0,n=8时,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谨记通法]1.已知两直线的斜率存在,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方法(1)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等;(2)两直线垂直⇔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提醒] 当直线斜率不确定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2.由一般式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直线方程l1:A1x+B1y+C1=0(A21+B21≠0)l2:A2x+B2y+C2=0(A22+B22≠0)l1与l2垂直的充要条件A1A2+B1B2=0l1与l2平行的充分条件A1A2=B1B2≠C1C2(A2B2C2≠0)l1与l2相交的充分条件A1A2≠B1B2(A2B2≠0)l1与l2重合的充分条件A1A2=B1B2=C1C2(A2B2C2≠0)[提醒] 在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时,比例式A1A2与B1B2,C1C2的关系容易记住,在解答选择、填空题时,建议多用比例式来解答.考点二距离问题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1.(2018·衢州模拟)若直线l 1:x +ay +6=0与l 2:(a -2)x +3y +2a =0平行,则l 1与l 2间的距离为( ) A. 2 B.823C. 3D.833解析:选B 因为l 1∥l 2,所以1a -2=a 3≠62a,解得a =-1,所以l 1:x -y +6=0,l 2:x -y +23=0,所以l 1与l 2之间的距离d =⎪⎪⎪⎪⎪⎪6-232=823. 2.直线3x +4y -3=0上一点P 与点Q(2,-2)的连线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点Q 到直线的距离即为P ,Q 两点连线的最小值,∴|P Q|min =|3×2+4×-2-3|32+42=1. 答案:13.若直线l 过点P (-1,2)且到点A (2,3)和点B (-4,5)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法一: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1),即kx -y +k +2=0.由题意知|2k -3+k +2|k 2+1=|-4k -5+k +2|k 2+1,即|3k -1|=|-3k -3|,∴k =-13. ∴直线l 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也符合题意.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3y -5=0或x =-1.法二:当AB ∥l 时,有k =k AB =-13, ∴直线l 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 当l 过AB 中点时,AB 的中点为(-1,4).∴直线l 的方程为x =-1.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3y -5=0或x =-1.答案:x +3y -5=0或x =-1[由题悟法]处理距离问题的2大策略(1)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可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求.(2)动点到两定点距离相等,一般不直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处理,而是转化为动点在两定点所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使计算简便.[即时应用]1.已知P 是直线2x -3y +6=0上一点,O 为坐标原点,且点A 的坐标为(-1,1),若|PO |=|PA |,则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法一:设P (a,b ),则⎩⎪⎨⎪⎧ 2a -3b +6=0,a 2+b 2=a +12+b -12, 解得a =3,b =4.∴P 点的坐标为(3,4).法二:线段OA 的中垂线方程为x -y +1=0,则由⎩⎪⎨⎪⎧ 2x -3y +6=0,x -y +1=0.解得⎩⎪⎨⎪⎧ x =3,y =4,则P 点的坐标为(3,4).答案:(3,4)2.已知直线l :ax +y -1=0和点A (1,2),B (3,6).若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法一:要使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AB ∥l ,或A ,B 的中点(2,4)在直线l 上.所以-a =6-23-1=2或2a +4-1=0, 解得a =-2或-32. 法二:要使点A ,B 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a +1|a 2+1=|3a +5|a 2+1,解得a =-2或-32. 答案:-2或-32考点三 对称问题题点多变型考点——多角探明[锁定考向]对称问题是高考常考内容之一,也是考查学生转化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点关于点对称;(2)点关于线对称;(3)线关于线对称.[题点全练]角度一:点关于点对称1.过点P(0,1)作直线l使它被直线l1:2x+y-8=0和l2:x -3y+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平分,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l1与l的交点为A(a,8-2a),则由题意知,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B(-a,2a-6)在l2上,把B点坐标代入l2的方程得-a-3(2a-6)+10=0,解得a=4,即点A(4,0)在直线l上,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l的方程为x+4y-4=0.答案:x+4y-4=02.已知直线l:2x-3y+1=0,点A(-1,-2),则直线l关于点A(-1,-2)对称的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法一:在l:2x-3y+1=0上任取两点,如M(1,1),N(4,3),则M ,N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N ′均在直线l ′上.易知M ′(-3,-5),N ′(-6,-7),由两点式可得l ′的方程为2x -3y -9=0.法二:设P (x ,y )为l ′上任意一点,则P (x ,y )关于点A (-1,-2)的对称点为P ′(-2-x ,-4-y ),∵P ′在直线l 上,∴2(-2-x )-3(-4-y )+1=0, 即2x -3y -9=0.答案:2x -3y -9=0角度二:点关于线对称3.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求:(1)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2)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解:(1)设A ′(x ,y ),则⎩⎪⎨⎪⎧ 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 x =-3313,y =413.∴A ′⎝ ⎛⎭⎪⎫-3313,413. (2)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直线m ′上.设M ′(a ,b ),则⎩⎪⎨⎪⎧ 2×a +22-3×b +02+1=0,b -0a -2×23=-1.解得M ′⎝ ⎛⎭⎪⎫613,3013. 设直线m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 ,则由⎩⎪⎨⎪⎧ 2x -3y +1=0,3x -2y -6=0.得N (4,3).又∵m ′经过点N (4,3),∴由两点式得直线m ′的方程为9x -46y +102=0.角度三:线关于线对称4.直线2x -y +3=0关于直线x -y +2=0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A .x -2y +3=0B .x -2y -3=0C .x +2y +1=0D .x +2y -1=0解析:选A 设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P (x ,y ),则P 关于x -y +2=0的对称点为P ′(x 0,y 0),由⎩⎪⎨⎪⎧ x +x 02-y +y 02+2=0,x -x 0=-y -y 0,得⎩⎪⎨⎪⎧ x 0=y -2,y 0=x +2,由点P ′(x 0,y 0)在直线2x -y +3=0上,∴2(y -2)-(x +2)+3=0,即x -2y +3=0.[通法在握]1.中心对称问题的2个类型及求解方法(1)点关于点对称:若点M (x 1,y 1)及N (x ,y )关于P (a ,b )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x =2a -x 1,y =2b -y 1,进而求解.(2)直线关于点的对称,主要求解方法是:①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②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两对称直线平行,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2.轴对称问题的2个类型及求解方法(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P 1(x 1,y 1)与P 2(x 2,y 2)关于直线l :Ax +By +C =0对称,由方程组⎩⎪⎨⎪⎧ A ⎝ ⎛⎭⎪⎫x 1+x 22+B ⎝ ⎛⎭⎪⎫y 1+y 22+C =0,y 2-y 1x 2-x 1·⎝ ⎛⎭⎪⎫-A B =-1,可得到点P 1关于l 对称的点P 2的坐标(x 2,y 2)(其中B ≠0,x 1≠x 2).(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一般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演练冲关]1.已知直线y =2x 是△ABC 中∠C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若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4,2),(3,1),则点C 的坐标为( )A .(-2,4)B .(-2,-4)C .(2,4)D .(2,-4)解析:选C 设A (-4,2)关于直线y =2x 的对称点为(x ,y ),则⎩⎪⎨⎪⎧ y -2x +4×2=-1,y +22=2×-4+x 2,解得⎩⎪⎨⎪⎧ x =4,y =-2,∴B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2-14-3(x -3),即3x +y -10=0. 同理可得点B (3,1)关于直线y =2x 的对称点为(-1,3),∴A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2=3-2-1--4(x +4),即x -3y +10=0.联立⎩⎪⎨⎪⎧ 3x +y -10=0,x -3y +10=0,解得⎩⎪⎨⎪⎧ x =2,y =4,可得C (2,4).2.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M (-3,4),被直线l :x -y +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点M (-3,4)关于直线l :x -y +3=0的对称点为M ′(a ,b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点M ′,所以⎩⎪⎨⎪⎧ b -4a --3·1=-1,-3+a 2-b +42+3=0,解得a =1,b =0. 又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06-0=x -12-1, 即6x -y -6=0.答案:6x -y -6=0 3.已知△ABC 中,顶点A (4,5),点B 在直线l :2x -y +2=0上,点C 在x 轴上,求△ABC 周长的最小值.解:设点A 关于直线l :2x -y +2=0的对称点为A 1(x 1,y 1),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2(x 2,y 2),连接A 1A 2交l 于点B ,交x 轴于点C ,则此时△ABC 的周长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A 1A 2.∵A 1与A 关于直线l :2x -y +2=0对称,∴⎩⎪⎨⎪⎧y 1-5x 1-4×2=-1,2×x 1+42-y 1+52+2=0, 解得⎩⎪⎨⎪⎧ x 1=0,y 1=7.∴A 1(0,7).易求得A 2(4,-5), ∴△ABC 周长的最小值为 ||A 1A 2=4-02+-5-72=410.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1.(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a =-1”是“直线ax +3y +3=0和直线x +(a -2)y +1=0平行”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 因为直线ax +3y +3=0和直线x +(a -2)y +1=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a a -2=3×1,a ×1≠3×1,解得a =-1,故选C.2.(2018·丽水调研)已知直线l 1过点(-2,0)且倾斜角为30°,直线l 2过点(2,0)且与直线l 1垂直,则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交点坐标为( )A .(3,3)B .(2,3)C .(1,3) D.⎝ ⎛⎭⎪⎪⎫1,32 解析:选C 直线l 1的斜率为k 1=tan 30°=33,因为直线l 2与直线l 1垂直,所以k 2=-1k 1=-3,所以直线l 1的方程为y =33(x +2),直线l 2的方程为y =-3(x -2).两式联立,解得⎩⎪⎨⎪⎧ x =1,y =3,即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交点坐标为(1,3).3.(2018·诸暨期初)已知点A (7,-4)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B (-5,6),则该对称直线l 的方程为( )A .6x +5y -1=0B .5x +6y +1=0C .5x -6y -1=0D .6x -5y -1=0解析:选D 由题可得,直线l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因为A (7,-4),B (-5,6),所以k AB =6+4-5-7=-56,所以k l =65.又因为A (7,-4),B (-5,6)的中点坐标为(1,1).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1=65(x -1),即6x -5y -1=0. 4.已知点P (4,a )到直线4x -3y -1=0的距离不大于3,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点P 到直线的距离为|4×4-3×a -1|5=|15-3a |5.因为|15-3a |5≤3,即|15-3a |≤15,解得0≤a ≤1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10].答案:[0,10]5.若两平行直线3x -2y -1=0,6x +ay +c =0之间的距离为21313,则c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依题意知,63=a -2≠c -1, 解得a =-4,c ≠-2,即直线6x +ay +c =0可化为3x -2y +c 2=0, 又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1313, 所以⎪⎪⎪⎪⎪⎪c 2+132+-22=21313,解得c =2或-6. 答案:2或-6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2018·舟山调研)在直角坐标平面内,过定点P 的直线l :ax +y -1=0与过定点Q 的直线m :x -ay +3=0相交于点M ,则|MP |2+|M Q|2的值为( )A.102B.10 C .5 D .10 解析:选D 由题意知P (0,1),Q(-3,0),∵过定点P 的直线ax +y -1=0与过定点Q 的直线x -ay +3=0垂直,∴M 位于以P Q 为直径的圆上,∵|P Q|=9+1=10,∴|MP |2+|M Q|2=|P Q|2=10.2.(2018·慈溪模拟)曲线y =2x -x 3在x =-1处的切线为l ,则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 )A.722B.922C.1122D.91010解析:选A 由题可得,切点坐标为(-1,-1).y ′=2-3x 2,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该切线的斜率为k =2-3=-1,所以切线的方程为x +y +2=0.所以点P (3,2)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3+2+2|12+12=722. 3.(2018·绵阳模拟)若P ,Q 分别为直线3x +4y -12=0与6x +8y +5=0上任意一点,则|P Q|的最小值为( )A.95B.185C.2910D.295解析:选C 因为36=48≠-125,所以两直线平行, 由题意可知|P Q|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即|-24-5|62+82=2910, 所以|P Q|的最小值为2910. 4.(2018·厦门模拟)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得点(0,2)与点(4,0)重合,点(7,3)与点(m ,n )重合,则m +n 等于( )A.345B.365C.283D.323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纸的折痕应是点(0,2)与点(4,0)连线的中垂线,即直线y =2x -3,它也是点(7,3)与点(m ,n )连线的中垂线,则⎩⎪⎨⎪⎧ 3+n 2=2×7+m 2-3,n -3m -7=-12,解得⎩⎪⎨⎪⎧ m =35,n =315,故m +n=345. 5.(2018·钦州期中)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f (x ,y )=0,P 1(x 1,y 1)和P 2(x 2,y 2)分别为直线l 上和l 外的点,则方程f (x ,y )-f (x 1,y 1)-f (x 2,y 2)=0表示( )A .过点P 1且与l 垂直的直线B .与l 重合的直线C .过点P 2且与l 平行的直线D .不过点P 2,但与l 平行的直线解析:选C 由直线l 的方程为f (x ,y )=0,知方程f (x ,y )-f (x 1,y 1)-f (x 2,y 2)=0表示与l 平行的直线,P 1(x 1,y 1)为直线l 上的点,则f (x 1,y 1)=0,f (x ,y )-f (x 1,y 1)-f (x 2,y 2)=0化为f (x ,y )-f (x 2,y 2)=0,显然P 2(x 2,y 2)满足方程f (x ,y )-f (x 1,y 1)-f (x 2,y 2)=0,所以f (x ,y )-f (x 1,y 1)-f (x 2,y 2)=0表示过点P 2且与l 平行的直线.故选C.6.已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 (4,-1),它的两条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l 1:x -y -1=0和l 2:x -1=0,则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A 不在这两条角平分线上,因此l 1,l 2是另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点A 关于直线l 1的对称点A 1,点A 关于直线l 2的对称点A 2均在边BC 所在直线l 上.设A 1(x 1,y 1),则有⎩⎪⎨⎪⎧ y 1+1x 1-4×1=-1,x 1+42-y 1-12-1=0,解得⎩⎪⎨⎪⎧ x 1=0,y 1=3,所以A 1(0,3).同理设A 2(x 2,y 2),易求得A 2(-2,-1).所以BC 边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3=0.答案:2x -y +3=07.(2018·余姚检测)已知直线l 过点P (3,4)且与点A (-2,2),B (4,-2)等距离,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显然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4=k (x -3),即kx -y +4-3k =0,由已知,得|-2k -2+4-3k |1+k 2=|4k +2+4-3k |1+k2, ∴k =2或k =-23. ∴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2=0或2x +3y -18=0. 答案:2x -y -2=0或2x +3y -18=08.如图所示,已知两点A (4,0),B (0,4),从点P (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上,最后经直线OB 反射后又回到P 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解析:易得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y =4,由于点P 关于直线AB 对称的点为A 1(4,2),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A 2(-2,0),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即A 1与A 2两点间的距离.于是|A 1A 2|=4+22+2-02=210.答案:2109.(2018·绍兴一中检测)两平行直线l 1,l 2分别过点P (-1,3),Q(2,-1),它们分别绕P ,Q 旋转,但始终保持平行,则l 1,l 2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l 1∥l 2,且P ∈l 1,Q ∈l 2,∴l 1,l 2间的最大距离为|P Q|=[2--1]2+-1-32=5,又l 1与l 2不重合,∴l 1,l 2之间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5].答案:(0,5]10.已知△ABC 的顶点A (5,1),AB 边上的中线CM 所在直线方程为2x -y -5=0,AC 边上的高BH 所在直线方程为x -2y -5=0,求直线BC 的方程.解:依题意知:k AC =-2,A (5,1),∴l AC 的方程为2x +y -11=0,联立⎩⎪⎨⎪⎧ 2x +y -11=0,2x -y -5=0,得C (4,3).设B (x 0,y 0),则AB 的中点M ⎝ ⎛⎭⎪⎫x 0+52,y 0+12, 代入2x -y -5=0,得2x 0-y 0-1=0,联立⎩⎪⎨⎪⎧ 2x 0-y 0-1=0,x 0-2y 0-5=0,得B (-1,-3),∴k BC =65, ∴直线BC 的方程为y -3=65(x -4), 即6x -5y -9=0.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1.已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A (0,-3),B (3,0),且直线y =2λx +λ+2与线段AB 总相交,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因为y =2λx +λ+2恒过定点C ⎝ ⎛⎭⎪⎫-12,2,连接AC ,CB ,所以直线AC 的斜率k AC=-10,直线BC 的斜率k BC =-47. 又直线y =2λx +λ+2与线段AB 总相交,所以k AC ≤2λ≤k BC ,所以λ的取值范围为⎣⎢⎡⎦⎥⎤-5,-27. 答案:⎣⎢⎡⎦⎥⎤-5,-27 2.已知直线l :(2a +b )x +(a +b )y +a -b =0及点P (3,4).(1)证明直线l 过某定点,并求该定点的坐标.(2)当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时,求直线l 的方程. 解:(1)证明:直线l 的方程可化为a (2x +y +1)+b (x +y -1)=0,由⎩⎪⎨⎪⎧ 2x +y +1=0,x +y -1=0,得⎩⎪⎨⎪⎧ x =-2,y =3,所以直线l 恒过定点(-2,3).(2)由(1)知直线l 恒过定点A (-2,3),当直线l 垂直于直线PA 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又直线PA 的斜率k PA =4-33+2=15, 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l =-5.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3=-5(x +2),即5x +y +7=0.。
11、1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1、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1.1直线与方程【知识网络】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典型例题】[例1](1)直线3y + 3 x +2=0的倾斜角是()A .30°B .60°C .120°D .150°(2)设直线的斜率k=2,P 1(3,5),P 2(x 2,7),P (-1,y 3)是直线上的三点,则x 2,y 3依次是 ( )A .-3,4B .2,-3C .4,-3D .4,3 (3)直线l 1与l 2关于x 轴对称,l 1的斜率是-7 ,则l 2的斜率是 ( )A .7 B.-7 C.7D .-7 (4)直线l 经过两点(1,-2),(-3,4),则该直线的方程是.(5)从直线l 上的一点A 到另一点B 的纵坐标增量是3,横坐标增量是-2,则该直线的斜率是.[例2]一条直线经过点M (2,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和是6,求该直线的方程。
[例3]已知直线方程为ax -y +2a +1=0(1) 若x ∈(-1,1)时,y >0恒成立,求a 的取值X 围;(2) 若a ∈(-16 ,1)时,y >0恒成立,求x 的取值X围;[例4]设动点P ,P’的坐标分别为(x ,y ),(x ’,y’),它们满足⎩⎨⎧x' =3x +2y +1,y' =x +4y -3.若P ,P’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问:这样的直线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课内练习】1. 过点A (x ,4)和点B (-2,x )的直线的倾斜角等于45°,则x 的值为( )A .1B .-1C .22D .-2 2.直线ax+by+c=0同时通过第一、第二、第四象限,则a 、b 、c 应满足( )A .abc>0B .ac<0且bc<0C .b=0且ab<0D .a=0且bc<03.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 .经过点P (x 0,y 0)的直线一定可以用方程y -y 0=k (x -x 0)表示B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y -y 1)(x 2-x 1)= (x -x 1)(y 2-y 1)表示C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x a + yb=1表示D .经过点A (0,b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kx +b 表示 4.已知直线l 1:ax-y-b=0,l 2:bx-y+a=0,当a 、b 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它们的图形可以是( )5.将直线l 1:x-y+3–2=0绕着它一面的一点(2,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5º,得直线l 2,则l 2的方程为.6.倾斜角α= 120°的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S 不大于3,则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X 围为 .7.经过点A (3,2)且在两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8.某一次函数图象沿x 轴正方向平移2个长度单位后,经过点P (-1,3),再沿y 轴负方向平移1个长度单位后,又与原图象重合,求该一次函数解析式.9.设a ,b 是参数, c 是常数,且a 、b 、c ≠0,1a + 1b = 1c ,证明:直线 x a + yb = 1 必过一定点,求此定点的坐标.10.过点P (4,3)作直线l ,它与两坐标轴相交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个平方单位,求直线l 的方程。
届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师文档教案文
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8页[基础梳理]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判断方法(1)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①d〈r⇔直线与圆相交;②d=r⇔直线与圆相切;③d〉r⇔直线与圆相离.(2)代数法:联立方程,消去x(或y)得一元二次方程,计算Δ=b2-4ac.①Δ〉0⇔直线与圆相交;②Δ=0⇔直线与圆相切;③Δ〈0⇔直线与圆相离.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O1:(x-a1)2+(y-b1)2=r错误!(r1〉0),圆O2+(y-b2=r2方法位置关系几何法:圆心距d与r1,r2的关系代数法:两圆方程联立组成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外离d〉r1+r2无解外切d=r1+r2一组实数解续表相交|r1-r2|〈d〈r1+r2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内切d=|r1-r2|(r1≠r2)一组实数解内含0≤d〈|r1-r2|(r1≠r2)无解位置关系内含内切相交外切外离公切线条数01234圆的方程两种设法技巧:(1)经过直线l:Ax+By+C=0与圆x2+y2+Dx+Ey+F=0的交点的圆的方程表示为(x2+y2+Dx+Ey+F)+λ(Ax+By+C)=0.(2)经过圆x2+y2+D1x+E1y+F1=0与圆x2+y2+D2x+E2y+F2=0的两个交点的圆的方程表示为x2+y2+D1x+E1y+F1+λ(x2+y2+D2x+E2y+F2)=0。
[四基自测]1.(基础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y=x+6与圆x2+y2-2y-4=0的位置关系为()A.相离B.相切C.相交且不过圆心 D.相交过圆心答案:A2.(基础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x2+y2-2y=0与x2+y2-4=0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内切C.外切 D.内含答案:B3.(基础点:圆的弦长)直线l:3x-y-6=0与圆x2+y2-2x-4y=0相交于A,B两点,则|AB|=________.答案:104.(易错点:求圆的切线方程)已知直线l:y=k(x+错误!)和圆C:x2+(y-1)2=1,若直线l与圆C相切,则k=________.答案:0或3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8页考点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挖掘1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自主练透[例1](1)直线l:mx-y+1-m=0与圆C:x2+(y-1)2=5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9.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案 理 新人教A版-新
§9.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最新考纲考情考向分析1.能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根据位置关系求参数的X 围、最值、几何量的大小等.题型主要以选择、填空题为主,难度中等,但有时也会在解答题中出现.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的两种方法(1)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的半径r 的大小关系.(最重要)d <r ⇔相交;d =r ⇔相切;d >r ⇔相离.(2)代数法:――――→判别式Δ=b 2-4ac ⎩⎪⎨⎪⎧>0⇔相交=0⇔相切<0⇔相离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O 1:(x -a 1)2+(y -b 1)2=r 21(r 1>0),O 2:(x -a 2)2+(y -b 2)2=r 22(r 2>0)方法位置关系几何法:圆心距d 与r 1,r 2的关系代数法:联立两圆方程组成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外离 d >r 1+r 2 无解 外切 d =r 1+r 2一组实数解 相交 |r 1-r 2|<d <r 1+r 2两组不同的实数解 内切 d =|r 1-r 2|(r 1≠r 2)一组实数解 内含0≤d <|r 1-r 2|(r 1≠r 2)无解概念方法微思考1.在求过一定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时,应注意什么?提示 应首先判断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若点在圆上则该点为切点,切线只有一条;若点在圆外,切线应有两条;若点在圆内,切线为零条.2.用两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一解或无解时能否准确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提示 不能,当两圆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一解时,两圆有外切和内切两种可能情况,当方程组无解时,两圆有外离和内含两种可能情况.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内打“√”或“×”) (1)若直线平分圆的周长,则直线一定过圆心.( √ ) (2)若两圆相切,则有且只有一条公切线.( × )(3)从两圆的方程中消掉二次项后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是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 )(4)过圆O :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是x 0x +y 0y =r 2.(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若直线x -y +1=0与圆(x -a )2+y 2=2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X 围是( ) A.[-3,-1] B.[-1,3]C.[-3,1]D.(-∞,-3]∪[1,+∞)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得,圆的圆心为(a ,0),半径为2, ∴|a -0+1|12+-12≤2,即|a +1|≤2,解得-3≤a ≤1.3.圆(x +2)2+y 2=4与圆(x -2)2+(y -1)2=9的位置关系为( ) A.内切B.相交C.外切D.外离 答案 B解析 两圆圆心分别为(-2,0),(2,1),半径分别为2和3,圆心距d =42+1=17. ∵3-2<d <3+2,∴两圆相交.4.圆x 2+y 2-4=0与圆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长为________. 答案 2 2解析 由⎩⎪⎨⎪⎧x 2+y 2-4=0,x 2+y 2-4x +4y -12=0,得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为x -y +2=0.又圆x 2+y 2=4的圆心到直线x -y +2=0的距离为22= 2.由勾股定理得弦长的一半为4-2=2,所以所求弦长为2 2.题组三 易错自纠5.若直线l :x -y +m =0与圆C :x 2+y 2-4x -2y +1=0恒有公共点,则m 的取值X 围是( ) A.[-2,2]B.[-22,22]C.[-2-1,2-1]D.[-22-1,22-1] 答案 D解析 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2+(y -1)2=4,圆心为(2,1),半径为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1+m |2,若直线与圆恒有公共点,则|2-1+m |2≤2,解得-22-1≤m ≤22-1,故选D.6.过点A (3,5)作圆O :x 2+y 2-2x -4y +1=0的切线,则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 答案 5x -12y +45=0或x -3=0解析 化圆x 2+y 2-2x -4y +1=0为标准方程得(x -1)2+(y -2)2=4,其圆心为(1,2),半径为2, ∵|OA |=3-12+5-22=13>2,∴点A (3,5)在圆外.显然,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与圆相切,即切线方程为x -3=0,当切线斜率存在时,可设所求切线方程为y -5=k (x -3),即kx -y +5-3k =0.又圆心为(1,2),半径r =2,而圆心到切线的距离d =|3-2k |k 2+1=2,即|3-2k |=2k 2+1, ∴k =512,故所求切线方程为5x -12y +45=0或x -3=0.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命题点1 位置关系的判断例1 已知点M (a ,b )在圆O :x 2+y 2=1外,则直线ax +by =1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B.相交C.相离D.不确定 答案 B解析 因为M (a ,b )在圆O :x 2+y 2=1外,所以a 2+b 2>1,而圆心O 到直线ax +by =1的距离d =|a ·0+b ·0-1|a 2+b 2=1a 2+b 2<1.所以直线与圆相交.命题点2 弦长问题例2 若a 2+b 2=2c 2(c ≠0),则直线ax +by +c =0被圆x 2+y 2=1所截得的弦长为( ) A.12B.1C.22D. 2 答案 D解析 因为圆心(0,0)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d =|c |a 2+b2=|c |2|c |=22,由勾股定理得,弦长的一半就等于12-⎝⎛⎭⎪⎫222=22,所以弦长为 2. 命题点3 切线问题例3 (2020·某某部分重点中学联考)点P 为射线x =2(y ≥0)上一点,过P 作圆x 2+y 2=3的两条切线,若两条切线的夹角为90°,则点P 的坐标为( ) A.(2,1) B.(2,2) C.(2,2) D.(2,0)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设切点为A ,B ,则OA ⊥AP ,OB ⊥BP ,OA =OB ,AP =BP ,AP ⊥BP , 故四边形OAPB 为正方形, 则|OP |=6,又x P =2,则P (2,2).命题点4 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中的最值问题例4 过点(3,1)作圆(x -2)2+(y -2)2=4的弦,则最短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y -2=0解析 设P (3,1),圆心C (2,2), 则|PC |=2,半径r =2,由题意知最短弦过P (3,1)且与PC 垂直,k PC =-1,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 -1=x -3,即x -y -2=0. 思维升华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几何法.(2)处理直线与圆的弦长问题时多用几何法,即弦长的一半、弦心距、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 (3)圆的切线问题的处理要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从而建立关系解决问题. 跟踪训练1 (1)(2020·某某江淮十校联考)已知直线l :x cos α+y sin α=1(α∈R )与圆C :x 2+y 2=r 2(r >0)相交,则r 的取值X 围是 ( )A.0<r ≤1B.0<r <1C.r ≥1D.r >1 答案 D解析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1cos 2α+sin 2α=1,故r >1. (2)已知圆x 2+y 2+2x -2y +a =0截直线x +y +2=0所得弦的长度为4,则实数a 的值是( )A.-2B.-4C.-6D.-8 答案 B解析 由圆的方程x 2+y 2+2x -2y +a =0可得,圆心为(-1,1),半径r =2-a .圆心到直线x +y +2=0的距离为d =|-1+1+2|2=2,由r 2=d 2+⎝ ⎛⎭⎪⎫422,得2-a =2+4,所以a =-4.(3)(2019·某某)已知圆C 的圆心坐标是(0,m ),半径长是r ,若直线2x -y +3=0与圆C 相切于点A (-2,-1),则m =________,r =________. 答案 -25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知A (-2,-1),C (0,m ),B (0,3),∵k AB =2,∴k AC =-12,∴直线AC 的方程为y +1=-12(x +2),令x =0,得y =-2, ∴圆心C (0,-2),∴m =-2. ∴r =|AC |=4+-2+12= 5.(4)从直线l :x +y =1上一点P 向圆C :x 2+y 2+4x +4y +7=0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462解析 方法一 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2)2+(y +2)2=1, 圆心为C (-2,-2),半径r =1. 设直线l 上任意一点P (x ,y ), 则由x +y =1,得y =1-x . 则|PC |=x +22+y +22=x +22+1-x +22=2x 2-2x +13.设过点P 的切线与圆相切于点Q ,则CQ ⊥PQ .故|PQ |2=|PC |2-r 2=(2x 2-2x +13)-1=2x 2-2x +12=2⎝ ⎛⎭⎪⎫x -122+232,所以当x =12时,|PQ |2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32,此时切线长为|PQ |=232=462. 方法二 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2)2+(y +2)2=1, 圆心为C (-2,-2),半径r =1.设过点P 的切线与圆相切于点Q ,则CQ ⊥PQ . 故|PQ |=|PC |2-r 2=|PC |2-1. 故当|PC |取得最小值时,切线长最小.显然,|PC |的最小值为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d =|-2-2-1|12+12=522, 所以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5222-1=46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5 已知两圆x 2+y 2-2x -6y -1=0和x 2+y 2-10x -12y +m =0.求: (1)m 取何值时两圆外切?(2)m 取何值时两圆内切,此时公切线方程是什么? (3)求m =45时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解 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x -1)2+(y -3)2=11,(x -5)2+(y -6)2=61-m , 圆心分别为M (1,3),N (5,6), 半径分别为11和61-m . (1)当两圆外切时,5-12+6-32=11+61-m .解得m =25+1011.(2)当两圆内切时,两圆圆心间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差的绝对值.故有61-m -11=5,解得m =25-1011. 因为k MN =6-35-1=34,所以两圆公切线的斜率是-43.设切线方程为y =-43x +b ,则有⎪⎪⎪⎪⎪⎪43×1+3-b ⎝ ⎛⎭⎪⎫432+1=11.解得b =133±5311.容易验证,当b =133+5311时,直线与圆x 2+y 2-10x -12y +m =0相交,舍去.故所求公切线方程为y =-43x +133-5311,即4x +3y +511-13=0.(3)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2-2x -6y -1)-(x 2+y 2-10x -12y +45)=0, 即4x +3y -23=0.由圆的半径、弦长、弦心距间的关系,不难求得公共弦的长为2×112-⎝⎛⎭⎪⎫|4+3×3-23|42+322=27. 思维升华 (1)判断两圆位置关系的方法常用几何法,即用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及差的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判断,一般不用代数法.重视两圆内切的情况,作图观察.(2)两圆相交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的求法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x 2,y 2项得到. (3)两圆公共弦长的求法求两圆公共弦长,常选其中一圆,由弦心距d ,半弦长l2,半径r 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跟踪训练2 (1)(2020·某某模拟)圆C 1:(x +2)2+(y -2)2=4和圆C 2:(x -2)2+(y -5)2=16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B.相交 C.内切D.外切 答案 B解析 易得圆C 1的圆心为C 1(-2,2),半径r 1=2,圆C 2的圆心为C 2(2,5),半径r 2=4,圆心距|C 1C 2|=[2--2]2+5-22=5<2+4=r 1+r 2且5>r 2-r 1,所以两圆相交.(2)若圆x 2+y 2=a 2与圆x 2+y 2+ay -6=0的公共弦长为23,则a =________. 答案 ±2解析 两圆作差得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a 2+ay -6=0.原点到a 2+ay -6=0的距离为d =⎪⎪⎪⎪⎪⎪6a-a .∵公共弦长为23,∴a 2=(3)2+⎪⎪⎪⎪⎪⎪6a-a 2,∴a 2=4,a =±2.1.已知a ,b ∈R ,a 2+b 2≠0,则直线l :ax +by =0与圆C :x 2+y 2+ax +by =0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能确定 答案 B解析 圆C 的方程可化为⎝ ⎛⎭⎪⎫x +a 22+⎝ ⎛⎭⎪⎫y +b 22=a 2+b 24,圆心C ⎝ ⎛⎭⎪⎫-a 2,-b 2,半径r =a 2+b 22,圆心到直线ax +by =0的距离为d =⎪⎪⎪⎪⎪⎪-a 2×a +⎝ ⎛⎭⎪⎫-b 2×b a 2+b 2=a 2+b 22=r ,所以直线与圆相切.2.直线l :mx -y +1-m =0与圆C :x 2+(y -1)2=5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确定 答案 A解析 方法一 由题意知,圆心(0,1)到直线l 的距离d =|m |m 2+1<1<5,故直线l 与圆相交.方法二 直线l :mx -y +1-m =0过定点(1,1), 因为点(1,1)在圆x 2+(y -1)2=5的内部, 所以直线l 与圆相交.3.若两圆x 2+y 2=m 和x 2+y 2+6x -8y -11=0有公共点,则实数m 的取值X 围是( ) A.(-∞,1) B.(121,+∞) C.[1,121] D.(1,121) 答案 C解析 x 2+y 2+6x -8y -11=0化成标准方程为(x +3)2+(y -4)2=36. 圆心距为d =0+32+0-42=5,若两圆有公共点,则|6-m |≤5≤6+m , 所以1≤m ≤121.故选C.4.(2019·某某八市重点高中联考)已知圆x 2+y 2-2x +2y +a =0截直线x +y -4=0所得弦的长度小于6,则实数a 的取值X 围为( ) A.(2-17,2+17) B.(2-17,2) C.(-15,+∞) D.(-15,2) 答案 D解析 圆心(1,-1),半径r =2-a ,2-a >0,∴a <2, 圆心到直线x +y -4=0的距离d =|1-1-4|2=2 2.则弦长为22-a2-222=2-a -6<6.解得a >-15,故-15<a <2.5.已知点P (a ,b )(ab ≠0)是圆x 2+y 2=r 2内的一点,直线m 是以P 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直线l 的方程为ax +by =r 2,那么( ) A.m ∥l ,且l 与圆相交 B.m ⊥l ,且l 与圆相切 C.m ∥l ,且l 与圆相离 D.m ⊥l ,且l 与圆相离 答案 C解析 ∵点P (a ,b )(ab ≠0)在圆内,∴a 2+b 2<r 2. ∵圆x 2+y 2=r 2的圆心为O (0,0),故由题意得OP ⊥m , 又k OP =b a ,∴k m =-a b,∵直线l 的斜率为k l =-a b =k m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d =r 2a 2+b 2>r 2r=r ,∴m ∥l ,l 与圆相离.故选C.6.(2020·某某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过点A (a ,0)(a >0),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与圆O :x 2+y 2=r 2(r >0)相切于点B ,且|AB |=3,则△OAB 的面积是( ) A.12B.32C.1D.2答案 B解析 由切线的性质可得△ABO 是以点B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在Rt△ABO 中,∠OAB =30°,AB =3,则OB =1,OA =2,△OAB 的面积是12×1×3=32.7.已知直线x -2y +a =0与圆O :x 2+y 2=2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实数a 的值为( ) A.6或-6B.5或-5C.6D. 5 答案 B解析 因为直线x -2y +a =0与圆O :x 2+y 2=2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a |12+-22=1,所以a =± 5.8.(2020·西南地区名师联盟调研)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x -4y +5=0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2)2+(y +1)2=9 解析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3×2-4×-1+5|5=3,则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1)2=9.9.(2020·某某“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已知圆C 经过直线x +y +2=0与圆x 2+y 2=4的交点,且圆C 的圆心在直线2x -y -3=0上,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 -3)2+(y -3)2=34解析 方法一 联立方程⎩⎪⎨⎪⎧x +y +2=0,x 2+y 2=4,解得交点坐标为A (-2,0),B (0,-2).弦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1=x +1即x -y =0.由⎩⎪⎨⎪⎧x -y =0,2x -y -3=0,解得⎩⎪⎨⎪⎧x =3,y =3.弦AB 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所以圆心坐标为(3,3), 半径r =[3--2]2+32=34, 故所求圆C 的方程为(x -3)2+(y -3)2=34.方法二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4)+a (x +y +2)=0, 即x 2+y 2+ax +ay -4+2a =0,∴圆心为⎝ ⎛⎭⎪⎫-a 2,-a2,∵圆心在直线2x -y -3=0上,∴-a +a2-3=0,∴a =-6.∴圆的方程为x 2+y 2-6x -6y -16=0, 即(x -3)2+(y -3)2=34.10.若过点P (1,3)作圆x 2+y 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PA →·PB →=______. 答案 32解析 由题意,得圆心为O (0,0),半径为1.如图所示,∵P (1,3),∴PB ⊥x 轴,|PA |=|PB |= 3. ∵△POA 为直角三角形,其中|OA |=1,|AP |=3, 则|OP |=2,∴∠OPA =30°,∴∠APB =60°.∴PA →·PB →=|PA →||PB →|·cos∠APB =3×3×cos60°=32.11.(2019·某某青山区模拟)已知圆C :x 2+y 2-8y +12=0,直线l :ax +y +2a =0. (1)当a 为何值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2)当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22时,求直线l 的方程.解 (1)根据题意,圆C :x 2+y 2-8y +12=0,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y -4)2=4,其圆心为(0,4),半径r =2,若直线l 与圆C 相切,则有|4+2a |1+a 2=2,解得a =-34. (2)设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AB |22+d 2=r 2,即2+d 2=4,解得d =2,则有d =|4+2a |1+a 2=2,解得a =-1或-7,则直线l 的方程为x -y +2=0或7x -y +14=0.12.已知一个圆与y 轴相切,圆心在直线x -3y =0上,且在直线y =x 上截得的弦长为27,求该圆的方程.解 方法一 ∵所求圆的圆心在直线x -3y =0上, ∴设所求圆的圆心为(3a ,a ),又所求圆与y 轴相切,∴半径r =3|a |,又所求圆在直线y =x 上截得的弦长为27, 圆心(3a ,a )到直线y =x 的距离d =|2a |2,∴d 2+(7)2=r 2,即2a 2+7=9a 2,∴a =±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3)2+(y -1)2=9或(x +3)2+(y +1)2=9, 即x 2+y 2-6x -2y +1=0或x 2+y 2+6x +2y +1=0. 方法二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 则圆心(a ,b )到直线y =x 的距离为|a -b |2,∴r 2=a -b22+7,即2r 2=(a -b )2+14.①由于所求圆与y 轴相切,∴r 2=a 2,②又∵所求圆的圆心在直线x -3y =0上,∴a -3b =0,③联立①②③,解得⎩⎪⎨⎪⎧a =3,b =1,r 2=9或⎩⎪⎨⎪⎧a =-3,b =-1,r 2=9.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3)2+(y -1)2=9或(x +3)2+(y +1)2=9, 即x 2+y 2-6x -2y +1=0或x 2+y 2+6x +2y +1=0. 方法三 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Dx +Ey +F =0,则圆心坐标为⎝ ⎛⎭⎪⎫-D 2,-E2,半径r =12D 2+E 2-4F .在圆的方程中,令x =0,得y 2+Ey +F =0. 由于所求圆与y 轴相切,∴Δ=0,则E 2=4F .①圆心⎝ ⎛⎭⎪⎫-D 2,-E2到直线y =x 的距离为d =⎪⎪⎪⎪⎪⎪-D 2+E 22,由已知得d 2+(7)2=r 2, 即(D -E )2+56=2(D 2+E 2-4F ).② 又圆心⎝ ⎛⎭⎪⎫-D 2,-E 2在直线x -3y =0上, ∴D -3E =0.③联立①②③,解得⎩⎪⎨⎪⎧ D =-6,E =-2,F =1或⎩⎪⎨⎪⎧D =6,E =2,F =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6x -2y +1=0或x 2+y 2+6x +2y +1=0.13.(2019·某某师大附中月考)已知圆x 2+(y -1)2=2上任一点P (x ,y ),其坐标均使得不等式x +y +m ≥0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X 围是( ) A.[1,+∞) B .(-∞,1] C.[-3,+∞) D .(-∞,-3] 答案 A解析 如图,圆应在直线x +y +m =0的右上方,圆心C (0,1)到直线l 的距离为|1+m |2,切线l 0应满足|1+m |2=2,∴|1+m |=2,m =1或m =-3(舍去),从而-m ≤-1,∴m ≥1.14.由直线y =x +1上的一点向圆(x -3)2+y 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 答案7解析 设直线上一点P ,切点为Q ,圆心为M ,M 的坐标为(3,0),则|PQ |即为切线长,|MQ |为圆M 的半径,长度为1,|PQ |=|PM |2-|MQ |2=|PM |2-1,要使|PQ |最小,即求|PM |最小值,此题转化为求直线y =x +1上的点到圆心M 的最小距离, 设圆心到直线y =x +1的距离为d , 则d =|3-0+1|12+-12=22,∴|PM |的最小值为22, |PQ |=|PM |2-1=222-1=7.15.已知圆O :x 2+y 2=9,点P 为直线x +2y -9=0上一动点,过点P 向圆O 引两条切线PA ,PB ,A ,B 为切点,则直线AB 过定点( )A.⎝ ⎛⎭⎪⎫49,89B.⎝ ⎛⎭⎪⎫29,49C.(1,2) D.(9,0) 答案 C解析 因为P 是直线x +2y -9=0上的任一点,所以设P (9-2m ,m ),因为PA ,PB 为圆x 2+y 2=9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所以OA ⊥PA ,OB ⊥PB ,则点A ,B 在以OP 为直径的圆(记为圆C )上,即AB 是圆O 和圆C 的公共弦,易知圆C 的方程是⎝ ⎛⎭⎪⎫x -9-2m 22+⎝ ⎛⎭⎪⎫y -m 22=9-2m2+m24,①又x 2+y 2=9,②②-①得,(2m -9)x -my +9=0,即公共弦AB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2m -9)x -my +9=0, 即m (2x -y )+(-9x +9)=0,由⎩⎪⎨⎪⎧2x -y =0,-9x +9=0得x =1,y =2.所以直线AB 恒过定点(1,2),故选C.16.已知圆C 经过(2,4),(1,3)两点,圆心C 在直线x -y +1=0上,过点A (0,1)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M ,N 两点. (1)求圆C 的方程;(2)①请问AM →·AN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②若OM →·ON →=12(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 的方程. 解 (1)设圆C 的方程为(x -a )2+(y -b )2=r 2, 依题意,得⎩⎪⎨⎪⎧2-a 2+4-b 2=r 2,1-a 2+3-b2=r 2,a -b +1=0,解得⎩⎪⎨⎪⎧a =2,b =3,r =1,∴圆C 的方程为(x -2)2+(y -3)2=1. (2)①AM →·AN →为定值.过点A (0,1)作直线AT 与圆C 相切,切点为T , 易得|AT |2=7,∴AM →·AN →=|AM →|·|AN →|cos0°=|AT |2=7, ∴AM →·AN →为定值,且定值为7.②依题意可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1,设M (x 1,y 1),N (x 2,y 2),将y =kx +1代入(x -2)2+(y -3)2=1,并整理,得(1+k 2)x 2-4(1+k )x +7=0,∴x 1+x 2=41+k 1+k 2,x 1x 2=71+k2,∴OM →·ON →=x 1x 2+y 1y 2=(1+k 2)x 1x 2+k (x 1+x 2)+1=4k 1+k1+k2+8=12, 即4k1+k1+k2=4,解得k =1, 又当k =1时Δ>0,∴k =1,∴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
平面解析几何教案
平面解析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掌握点的坐标表示方法;(2)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能运用直线方程解决简单问题;(3)掌握圆的方程,能运用圆的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点;(2)通过几何直观,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学会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圆的方程,学会运用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点的坐标表示;(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圆的方程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直线方程的推导和应用;(2)圆的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 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方程;3. 运用实例讲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3. 几何画板或其他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已学过的坐标系知识,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2)通过实例,介绍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自主探究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2)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直观,理解直线方程的推导过程。
3. 课堂讲解:(1)讲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的推导过程;(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1)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2)引导学生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2)强调直线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1. 直线的一般方程与斜截式方程;2. 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平面几何初步课程要求1.直线及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及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及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及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考情分析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基本知识点,我们学习它是为了后面学习空间几何和圆锥曲线打基础。
但平面几何作为一个考点,还是会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一道,而且难度适中。
为了拿到这5分,并且为后面的解答题做准备,我们需要牢牢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
知识梳理1一、直线及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倾斜角:x轴正向及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及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直线的斜率: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斜率反映直线及轴的倾斜程度斜率的公式:给定两点()()y x p y x P ,,222111,,x x 21≠,则直线P P 21的斜率平行及垂直:两条直线l l 21,,他们的斜率分别为k k 2,12.直线的方程点斜式:直线l 过点()y x p 000,,且斜率为k,那么直线方程为: 斜截式:直线l 斜率为k ,且及y 轴交点为(0,b ), 那么直线方程为: y=kx+b两点式:直线l 过点(),y x p 111,()y x p 222,,其中x x 21≠,y y 21≠,那么直线方程为xx x yy y x y 121121--=--直线的一般方程:0=++C By Ax ,(A ,B 不同是为0) 3.两点间的距离 4.点到直线的距离点()y x p 000,到直线l :0=++C By Ax 的距离为:B2200+++=A y x CB A d5.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已知两条平行线0:,0:C 2211=++=++By Ax By Ax l C l ,则l l 21与的距离为BA C C d 2221+-=二、圆及方程1.圆的定义(1)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2)确定一个圆的要素是圆心和半径. 2.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22()()x a y b r -+-=,其中圆心为A(a,b),半径为r ;(2)圆的一般方程:220x y Dx Ey F ++++=()2240D E F +->注:上述方程配方得:22224224D E D E F x y +-⎛⎫⎛⎫+++= ⎪ ⎪⎝⎭⎝⎭3.求圆的方程的一般步骤为:(1) 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者一般方程; (2) 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b r 或者,,D E F 的方程组; (3)解出,,a b r 或者,,D E F 代入标准方程或者一般方程.4.点00(,)M x y 及圆222()()x a y b r -+-=的关系: (1)若2200()()x a y b -+->2r 则点M 在圆外;(2)若22200()()x a y b r -+-=,则点M 在圆上; (3)若2200()()x a y b -+-<2r ,则点M 在圆内.5.直线l :0Ax By C ++=及圆 222()()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1)若圆心A 到直线l的距离d r =>,则直线及圆相离;(2)若圆心A 到直线l的距离d r =<,则直线及圆相交; (3)若圆心A 到直线l的距离d r ==,则直线及圆相切; 6.圆及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l ,则判别圆及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 下几点:(1)当21r r l +>时,圆1C 及圆2C 相离; (2)当21r r l +=时,圆1C 及圆2C 外切;(3)当<-||21r r 21r r l +<时,圆1C 及圆2C 相交;注:当圆()()2221111:C x a y b r -+-=及圆()()2222222:C x a y b r -+-=相交及A 、B 两点时,上述方程相减即得直线AB 方程. 题型分类1.求直线的方程:例. 如图所示,已知两条直线l 1:x -3y +12=0,l 2:3x +y -4=0,过定点P (-1,2作一条直线l ,分别及直线l 1、l 2 交于M 、N 两点,若点P 恰好是MN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平面解析几何10.1直线方程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一、教学内容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 直线的方程3. 直线的平行与垂直4. 两条直线的交点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二、教学要求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斜率公式,并会运用。
2. 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和一般式方程,能较熟练地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方程。
3. 掌握两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并会熟练运用。
4. 掌握求两直线交点的方法并会运用。
5. 熟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会运用。
简单介绍直线方程的概念我们把0kx y b -+=(y kx b =+转换过来)叫做直线l 的方程,反过来说直线l 的方程表示就是0kx y b -+=。
例1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2360x y ++=(1)求直线l 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2)判断点1(1,1)M -、210(2,)3M -是否在直线l 上。
解:(1)要求坐标轴上的点,我们可以知道在x 轴上坐标(,0)x ,在y 轴上坐标(0,)y 把(,0)x 带入方程,得3x =-把(0,)y 带入方程,得2y =-(2)要问点是否在直线上,我们只需把点的坐标带入方程,方程左右相等,那么点就在直线上,否则就是不在。
把1(1,1)M -带入方程左边,左边7=≠右边,所以点不在直线上。
把210(2,)3M -带入方程左边,左边0==右边,所以点在直线上。
例2 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120x y -+=(1)求直线l 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2)判断点1(2,6)M --、2(2,3)M -是否在直线l 上。
解:(1)要求坐标轴上的点,我们可以知道在x 轴上坐标(,0)x ,在y 轴上坐标(0,)y 把(,0)x 带入方程,得4x =-把(0,)y 带入方程,得12y =(2)要问点是否在直线上,我们只需把点的坐标带入方程,方程左右相等,那么点就在直线上,否则就是不在。
把1(2,6)M --带入方程左边,左边12=≠右边,所以点不在直线上。
把2(2,3)M -带入方程左边,左边21=≠右边,所以点不在直线上。
10.1.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沿x 轴正方向,逆时针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作∂,那么∂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
(2)图像表示:(3)倾斜角的范围:000180≤∂2、直线的斜率(1)定义:直线的倾斜角∂0(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通常用k 表示。
即tan k =∂ 000(0180,90)≤∂∂≠(2)斜率的四种情况:1、当00∂=时,0k =;2、当00090∂时,0k ; 3、当090∂=时,k 不存在;4、当0090180∂,0k 。
(3)已知直线上两点求直线斜率:111(,)p x y 、222(,)p x y 图可不画2121y y k x x -=-(21x x ≠)若:21x x =,直线垂直与x 轴,这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例 1 经过点(3,2)A 、(1,6)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解:212162113y y k x x --===---- tan 1k =∂=- 000(0180,90)≤∂∂≠0135∂=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1,倾斜角为0135。
例 2 已知直线直线1l 的倾斜角060∂=,直线1l 与直线2l 互相垂直,求1l 、2l 的斜率? 解:直线1l的斜率:011tan tan60k =∂=因为12l l ⊥,00026090150∂=+=022tan tan150k =∂== 例 3 习题 书后练习8.1.2 直线的方程1、点斜式方程:00(,)P x y ,斜率k00()y y k x x -=-例 1 求经过点(2,4),倾斜角为045的直线的方程?解:根据已知条件得02x =、04y =、0tan 451k == 带入点斜式方程:00()y y k x x -=-41(2)y x -=⨯-2y x =+例 2 已知经过点(1,2)A 、点(3,5)B -的直线方程?解:2121523314y y k x x --===---- 带入点斜式方程:00()y y k x x -=-32(1)4y x -=-⨯- 31144y x =-+ 2、斜截式方程:斜率k ,纵截距by kx b =+例 3 求与y 轴交与点(0,3)B -且倾斜角为4π的直线方程? 解:先解释下纵截距b(0,)B b 3b =-tan 14k π==带入斜截式方程;y kx b =+3y x =-例 4 已知横截距为2a =、纵截距2b =-,求直线l 的方程?解:根据题意得:点(2,0)、(0,2)-212120102y y k x x ---===-- 带入斜截式方程;y kx b =+2y x =-3、直线的一般方程把上面4个例子改成就行0Ax By c ++=10..1.3 两直线平行和垂直1、两直线平行定义:1212l l k k ⇔=例 1 已知过点(4,3)-且平行与直线250x y +-=的直线方程?解:把一般方程改写成斜截式方程250x y +-=⇒25y x =-+22k =-1212l l k k ⇔=∴12k =-带入点斜式方程:00()y y k x x -=-32(4)y x +=-⨯-25y x =-+2、两直线垂直定义:12121l l k k ⊥⇔⋅=-例 1 已知过点(1,2)-且垂直与直线250x y +-=的直线方程?解:把一般方程改写成斜截式方程250x y +-=⇒1522y x =-+212k =-12121l l k k ⊥⇔⋅=-∴12k =带入点斜式方程:00()y y k x x -=-22(1)y x +=⨯-24y x =-10.1.4 两直线的交点例 1 书P8 例题10.1.5 两直线的夹角 (不讲)1、定义:两直线所形成的最小的角θ角叫两直线的夹角2、夹角范围:00090θ≤≤当00θ= ⇔ 12l l当090θ= ⇔ 12l l ⊥3、夹角公式:2112tan 1k k k k θ-=+ 例 1 求直线1l :220x y -+=和直线2l :320x y -+=的夹角θ?解:根据题意求出两直线斜率12k =、213k = 2112123tan 111123k k k k θ--===++⨯45θ=例 2 习题练习10.1.5 点到直线的距离点00(,)P x y 到直线方程0Ax By c ++=的距离d =(A 、B 不全为0)例 1 求点(1,3)P -到下列直线的距离:1、230x y +-=;2、31x =;3、1y = 解:1、d ====2、3 两条直线要么平行与x 轴,要么垂直与x 轴,我们采用图像法更简单。
例2 采用书后习题10.2 圆及其方程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一、教学内容1. 圆的方程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二、教学要求1. 掌握圆的定义、标准方程,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2. 熟悉圆的一般方程,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一般方程,会根据所给方程判断是否表示一个圆,并会进行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互化。
3. 会根据方程讨论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0.2.1 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其中(,)C a b 为圆心;r 为半径。
例 1 指出下列圆的方程的圆心和半径?1、22(3)(3)16x y -++=圆心(3,3)-、4r =2、22(1)(2)9x y +++=圆心(1,2)--、3r =例 2 求以(2,1)C 为圆心的圆与之直线3460x y +-=相切,求此圆的方程? 解:根据题意得:r d === 45=带入圆的方程:222()()x a y b r -+-= 2224(2)(1)()5x y -+-=2216(2)(1)25x y -+-=2、圆的一般方程(已知圆经过三点)220x y Dx Ey F ++++=结合书P15讲解10.2.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相交、相离1、 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方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与圆的半径r 作比较d r 相离d r = 相切d r 相切例 1 判别直线3430x y -+=与圆22240x y x y +-+=的位置关系解:根据题意得:22(1)(2)5x y -++=圆心(1,2)-、半径r =d = 14 2.85== d r 相离10.2.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简单介绍下 以书上例子讲解下10.3 椭圆及其方程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一、教学内容1. 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 椭圆的几何性质二、教学要求1. 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了解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 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能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它的范围、焦点坐标、顶点坐标、长轴长、短轴长、焦距和离心率。
10.3.1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两定点1F 、2F 叫做焦距,两焦点1F 、2F 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 椭圆的标准方程(1) 焦点在x 轴上: 22221x y a b +=(2) 焦点在y 轴上: 22221y x a b+=10.3.2 椭圆的的几何性质1、x 轴方程22221x y a b+=(1)图像(2)a 为长半轴、b 为短半轴、c 为焦半距;2a 为长轴、2b 为短轴;2c 为焦距。
222a b c =+(3)顶点(,0)a ±、(0,)b ±;焦点(,0)c ±。
(4)离心率:ce a=2、y 轴方程22221y x a b+=(1)图像(2)a 为长半轴、b 为短半轴、c 为焦半距;2a 为长轴、2b 为短轴;2c 为焦距。
222a b c =+(3)顶点(,0)b ±、(0,)a ±;焦点(0,)c ±。
(4)离心率:c e a=例 1 已知椭圆方程22416x y +=,求其长轴、短轴、离心率、顶点坐标、焦点坐标,并指出为何轴方程?解: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221416x y += 216a =、24b =4a =、2b =、c ==为y 轴方程长轴28a =、短轴24b =、焦距2c = 顶点坐标(,0)b ±、(0,)a ± (2,0)±、(0,4)± 焦点坐标(0,)c ±(0,±例2 已知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焦距与长半轴的长的和为10,离心率为13,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根据题意得 210c a += 13c e a == 6a =、2c = 22232b a c =-=x 轴方程22221x y a b+=2213632x y +=例 3 椭圆经过(2,0)、(0,3)-,求椭圆方程? 解:分析题型注意这个两点的特殊性 根据题意得:3a =、2b =、方程为y 轴方程:22221y x a b +=2222132y x +=22194y x += 例 4 参考书后习题P21-2210.4 双曲线及其方程 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一、教学内容1.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二、教学要求1. 知道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了解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